標籤:

提升胃氣

提升胃氣(2009-10-28 07:26:03)

轉載

標籤: 雜談

中醫治病的基礎:(1)提升胃氣

治病必須有胃氣

醫生必需首先保障病人的生命,然後再去治療病人的疾病。

中醫強調[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是中醫許多治則中的最基本的一條原則。中醫認為胃氣就是人體的元氣;損害了胃氣就是死路一條。

那麼什麼是胃氣呢? 「胃氣者。知飢也。」胃氣就是飢餓感!人體的最大弱點,就是消化吸收能力很差。這也是人體最容易被傷害的功能;因此保持旺盛的飢餓感是求生的先決條件。一個人沒有飢餓感就要生病了;一個病人沒有飢餓感就要死了。但是許多人不相信這個道理;甚至在病情危重的時候,依然選擇損害胃氣的治療方法。因此治療之後,迅速導致頑固性厭食症而死亡;這是非常可惜的。

在強烈的飢餓感的條件下,身體自己清理體內的壞死組織。中醫叫[氣化],西醫叫吸收。病理生理學解釋,這叫吞噬細胞的胞飲作用。也就是說,壞死組織被吞噬細胞吃掉了。而刺激吞噬細胞胃口大開的因素,是病人的飢餓感。如果沒有強烈的飢餓感,那麼壞死組織的吸收就不會被吸收。

那麼西醫怎麼解釋氣化或者吸收呢?西醫認為人體的血液里有一種免疫細胞,叫作吞噬細胞。這種細胞是人體的清道夫,專門吃掉壞死細胞;這就叫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傳染病有幾千種,一個人不可能注射幾千種疫苗,而且有些抗體是不能永恆存在的。因此,人體的免疫力,主要是依靠非特異性免疫力——吞噬細胞。

有趣的是,使用微觀攝影可以發現,當人的飢餓感很強烈的時候,血液中的幾個吞噬細胞像餓狼一樣,把一個壞死細胞撕碎吃掉。可是,當人的飢餓感不強烈的時候,吞噬細胞和壞死細胞擦肩而過,誰也不理誰。說到這裡,你應當明白了:人像餓狼一樣吃飯,吞噬細胞也像餓狼一樣吃掉壞死細胞。

自己如何根據客觀指征,去判斷自己有無胃氣呢?對著鏡子看舌頭。如果舌質淡紅,舌頭上有一層薄薄的白苔,那麼這就是有胃氣。反過來,如果舌質很蒼白,而且沒有任何舌苔,那麼就是很危險了。

既然西醫知道吞噬細胞的活性是重要的,那麼為什麼不去提高它呢?是啊,西醫一直在想辦法,去刺激吞噬細胞興奮。例如使用免疫增強劑:干擾素,白細胞介素,拉可細胞,硝酸士的寧等。可惜,這些藥物的使用,只能觀察吞噬細胞與壞死細胞在試管里的戰鬥,拿到病人身上就不行了。同時,這些所謂的免疫增強劑,在刺激吞噬細胞的時候,也刺激了壞細胞的興奮;吞噬細胞怎麼能夠吃掉活生生的壞細胞呢。不過,西醫一直在研究,能夠快速產生飢餓感的辦法;其意義就在於,單純刺激吞噬細胞興奮。但是至今尚未成功。

開胃湯提升胃氣

如何提升胃氣?很簡單, [開胃湯]:生北山楂100克,廣木香50克。每日一劑,水煎頻飲。

生北山楂,可以到菜場買新鮮的山楂;廣木香,500克才十幾元錢。這麼簡單的藥材,能夠提升人的胃氣!讓吃不下東西的病人如狼似虎的想吃肉!

如果是乙肝病人,應當加2味藥材:生北山楂100克,廣木香50克,豬苓50克,厚朴20克。每日一劑,水煎頻飲。

中醫使用[開胃湯]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增強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另一個是增強氣化功能。但是,如果喝[開胃湯]超過三個月,仍然不出現飢餓感,那麼這個人叫[胃氣已絕],或者叫[病入膏肓],就很難救了;也許只能拖延時間盡量延長生命了。

中醫治病的基礎:(2)正確補充營養

人類的抗病能力哪裡來?首先要有胃氣,其次要正確的補充營養,這是人類抵抗疾病的物質基礎。

什麼叫免疫力?免疫力就是抵抗疾病的能力。中醫叫[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那麼抗病能力從何而來呢?首先是升提胃氣,因為升提胃氣能夠提高吞噬細胞的活性。但是沒有足夠的營養,吞噬細胞的數量是很少的。

正確的補充營養簡單的說,就是:

(1) 喝開胃湯提升胃氣;

(2) 然後喝肉湯,喝果汁,吃粗糧小菜,不吃細糧和油脂。

恢復體力最快的方法,是每天喝[開胃湯],同時要喝牛肉湯或者喝鯉魚湯。

那麼現代醫學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人的生活必須依靠蛋白質。嬰兒的飲食是標準的;他們喝人奶,既有營養,又容易吸收。但是他們長大之後,就胡塗了。吃飯不講究營養和吸收,而是追求色香味形。如此一來,新陳代謝的原料就缺乏了。沒有原料,新陳代謝就不正常了。許多離奇古怪的疾病就來了。在世界上,抗病能力比較好的是歐美人,他們以牛排、牛奶、魚類為主食;各種疾病比較少。而抗病能力比較差的是一些亞非人,他們以稻米、小麥主食;各種疾病比較多。這是因為攝入蛋白質的數量,決定了吞噬細胞的數量;而吞噬細胞數量的多少,又決定了非特異性免疫力的高低。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蛋白質最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呢?答案是有胃氣的時候!

一個人沒有飢餓感的時候,不能完全消化吸收食物,甚至是酒肉穿腸過;這就是有些人吃得很好,吃得很多,而依然十分消瘦,百病纏身的原因。但是產生飢餓感以後,也只能夠消化吸收干硬食物的30%;也就是說,我們每天吃的大量的干硬食物,並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至少有70%被排泄了;這就是人類的巨大浪費。

那麼有胃氣的時候,應當如何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呢?為了高效率地大量地攝入營養物質,應當把肉類做成湯液。

例如,熬有鱗的河魚湯,熬瘦牛肉湯,熬牛筋湯,熬肉皮湯等。但是肉類經過長時間的水解,破壞了維生素,因此要吃蔬菜水果。吃蔬菜水果要壓榨成果汁,比如,蘋果、梨、桔子、桃等。又如,西紅柿、胡蘿蔔、黃瓜等。現代研究發現,人產生飢餓感的時候,這種湯液的消化吸收率高達80%;這種高效率的吸收,不僅可以大量攝入營養物質,迅速提高病人的免疫力;也減輕了牙齒、胃腸道的負擔;還避免了食物的浪費。

肉湯的消化吸收率是相當高的。嬰兒吃人奶要拉很多奶屎,小孩子喝牛奶也要拉很多奶屎。但是任何人喝肉湯之後,卻拉屎很少,因為肉湯幾乎被全部吸收了;喝蔬菜水果的果汁也是拉屎很少,因為果汁幾乎也被全部吸收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道理,一味講究飯菜的色香味形;要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要把蔬菜煮的很爛。結果是吃得多,拉得多,屁眼兒受折磨。消費了很多錢,並沒有得到營養。

幹什麼都有規矩。因此吃飯也有規矩。吃飯的規矩就是飯前喝肉湯;這是保持正常營養的規矩。而且肉湯不能喝幾口;要喝得半飽,再吃飯。只有這樣才能作到七分飽,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正常身材而不肥胖。

什麼是真正的三分治七分養

以上兩條,提升胃氣和正確補充營養,是治療疾病的基礎。這個,就是真正的七分養。

對於慢性病人來說,不要急於吃藥。慢性病本來發展很慢,七分養不但不會耽誤疾病的治療,反而可以控制疾病的發展,甚至戰勝疾病。七分養做好了,慢性疾病可以「不治」而愈!

病人最大的誤區,就是以為只有吃藥,才是治病。比如:

一個快要渴死的人,應當吃什麼葯? 當然是喝水而不是吃藥!

一個快要餓死的人,應當吃什麼葯? 當然是喝粥而不是吃藥!

一個快要累死的人,應當吃什麼葯? 當然是休息而不是吃藥!

其實,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於營養不良!

比如乙肝,肝炎、肝硬化主要有兩個問題:

(1) 一個是肝臟不能合成蛋白了,因此要補充蛋白質;

(2) 另一個是肝臟解毒功能減退了,因此不能亂用藥,尤其是化學藥物。但是目前的治療恰好相反,病人是亂吃藥物,因此極難痊癒。

後面將詳細的講到,什麼樣的疾病,應當補充什麼營養。

如何分辨真正的中醫

怎樣分辨真正的中醫呢?很簡單,你看病去了,如果這個中醫說不要緊,他仔細詢問你的生活習慣,然後指出你的錯誤,可能開一點兒很廉價的小葯,也可能不開藥,那麼你就碰到了真正的中醫。

反過來,如果這個中醫說你的病很危險,這叫肝腎兩虛,還有脾腎不足,幸虧你碰見他,不然再晚點兒就沒命了,然後問你帶了多少錢來,並且提筆開出一大堆貴重的藥物,還可能十分熱心地幫助你交錢取葯,那麼你倒霉了,碰到了假中醫!。這是假中醫的一嚇二唬三要錢的慣用伎倆。

可以這麼說,如果只是給你開藥讓你吃藥,而不告訴你應該改變錯誤的飲食和生活方式的,都是只會賣葯的庸醫。

什麼是真正的辨證施治

辨證施治是中醫的最基本的指導思想。辨證的證是證侯群;證侯群是疾病的病理,是疾病的本質問題。

那麼人類的疾病到底有多少個證侯群呢?內經的病機是十九條,劉完素又新增了一條,也就是說證侯群只有20個。劉完素的後人明代太醫劉純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組織醫官討論確定了16個證侯群。

由於許多人得病之後,都是不想吃飯,結果是自己把自己餓死;因此還要研究如何讓病人想吃飯,以及吃什麼飯的問題。

因此,除了16個證侯群之外,還要加入升提胃氣和食療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病人不想吃飯了,餓也把人餓死了,還談得上怎麼治病呢?病人吃什麼飯才能迅速強壯呢?不能越治越虛弱啊!這樣算起來,應當是研究18個問題。也就是說,明代太醫劉純和醫官們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把繁文縟節的醫學條文,變成了提綱挈領的18個問題。因此執簡馭繁,是內行研究問題的例行辦法。

是的,證侯群是疾病的本質,也是中醫學的命根子。疾病的名稱很多,但是許多疾病的本質是類似的,抓住了疾病的本質,就能把問題迎刃而解。比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非典型肺炎、肺炎、急性呼吸衰竭等,是不同的幾種疾病;但是主證都是發熱、咳嗽,那麼都屬於一個風熱襲肺證侯群,因此治療方法應當是一樣的。又如,治療癌症也是如此,20世紀50年代,歐美的西醫認為不同部位的癌瘤,要用不同的化療方案;但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弗郎克醫生髮現了血管生成因子TAF。各種癌瘤的TAF分子結構是一樣的,於是斷定治療癌症只要使用一種反TAF藥物就可以了。

什麼叫辨證施治呢?例如,所有的感冒病人都屬於風熱襲肺,因此都要始終按照清熱宣肺的主方去治療。但是這個病人痰多,就要在主方上臨時加點化痰葯;那個病人咳血,就要在主方上臨時加點止血藥;還有的病人氣喘,就要在主方上臨時加點止喘葯。但是臨時加藥是次要的,而且不能和主方衝突。這就叫辨證施治。

可是今天看見病人痰多,就放棄了清熱宣肺的主方,改用滋陰化痰的方法;明天看見病人咳血,就放棄了清熱宣肺的主方,改用補血止血的方法;後天看見病人氣喘,就放棄了清熱宣肺的主方,改用止咳定喘的方法;或者主方是止血,可是加入了活血葯;主方是滋陰,可是加入了利尿葯;主方是清熱,可是加入了補陽葯;那麼這就不叫辨證施治,而是叫對症治療了。

然而對症治療也是有理由的,庸醫用[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作為理由。其實這叫讀書不求甚解。[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語出內經。原意是:急性病要立即採取應急措施,慢性病要治療疾病的本質問題。什麼叫應急措施?包紮、止血,骨折複位,搶救窒息!而慢性病要抓住本質,始終不能減弱主攻藥力。

有人說,中醫治病的特點是個性化;即便是相同的疾病,每個病人的癥狀也是不相同;因此每個病人的治療方法應當是不相同的。是的,世界上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健康人,因此也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病人。但是治療方法可以是一樣的。因為世界上任何病人都有206塊骨頭,都有639塊肌肉,都有細胞核的46條染色體;任何病人都要呼吸空氣、都要喝水,都要吃飯;這是任何病人的基本特徵。因此任何病人發生了共同的疾病,也有共同的病理解剖特徵;那麼解決了這個共同的特徵,就能治癒這些病人的疾病。至於一些次要的毛病,並不是疾病的本質。

但是現代確實有些中醫,使用對症治療去炫耀自己的知識淵博;也確實有些病人,以對症治療去證明醫生的負責任;於是確實有些人,認為中醫是不可捉摸的奇怪療法。例如,一個感冒病人,今天看病,中醫給予清熱止咳;明天看病,中醫給予止咳化痰;後天看病,中醫給予化痰消食。這個病人的感冒痊癒了,於是稱讚中醫高明。真的如此嗎?這種頻繁更改處方的中醫並不高明;如果遇上複雜的疾病,頻繁更改處方就會亂了套。因此傳統中醫講究:[症有千變。效不更方。]

但是西醫是講究對症治療的。西醫不去研究疾病本質問題;而是一個病一個病地提出治療方案,這就把同一類疾病搞得很複雜。拿非典型肺炎來說,今年流行的是A病毒性,於是提出一個治療方案,大家會治了;可是,明年流行的是B病毒性,大家就不會治了;如果後年流行的是C病毒性,大家就更糊塗了。這叫沒有抓住疾病的本質。但是西醫高舉[解除病人痛苦]的大旗,確實迷惑了很多人:你發熱嗎,給你退熱;你疼痛嗎,給你止痛;你失眠嗎,給你鎮靜;但是疾病本質是什麼呢?對不起,搞不清楚!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將發現越來越多的新疾病;如果不能抓住疾病的16個本質,而是一個病一個病地研究;那麼人類就會為了治療幾萬種疾病,而羅列出幾萬個治療方法;一個醫學生即便一天學習一種疾病,也至少需要幾十年才能畢業,那麼畢業之後也就該退休了。為了縮短學習年限,如果醫學院分別按照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科、眼科、五官科、口腔科等分科教授學生;那麼由於分科過細,畢業生就會出現隔行如隔山的現像,其知識面就會非常狹窄。例如,內科畢業生不會處理瘡癤,外科畢業生不會處理感冒。那麼這是醫生嗎?

因此醫生必需知識全面,才能專深一門。但是不採取執簡馭繁的研究方法,是絕對不行的。

化繁為簡的十六種症候群

第一條:不育治法。癥狀:全身無力,腰疼陽痿。證候群:腎氣不足。現代病名:不育症、多內分泌腺功能減退症等。

第二條:咳嗽治法。癥狀:發熱流涕,咳嗽痰多。證候群:風熱襲肺。現代病名:感冒、急性支氣管炎、非典型肺炎、肺炎等。

第三條:霍亂治法。癥狀:發熱腹疼,里急後重。證候群:寒濕化熱。現代病名:霍亂、急性痢疾、急性胃腸炎等。

第四條:虛胖治法。癥狀:全身無力,腰腿腫脹。證候群:中氣下陷。現代病名:粘液性水腫、多睡症、重症肌無力等。

第五條:陽黃治法。癥狀:發熱腹脹,午後加重。證候群:濕熱內蘊。現代病名:肝炎、肝硬化、瘧疾、疰夏、艾滋病、性病等。

第六條:壽親要術。癥狀:納呆便秘,疲乏煩躁。證候群:胃陰不足。現代病名:亞健康狀態。

第七條:顛狂治法。癥狀:夜寐不安,顛狂夢醒。證候群:熱入心室。現代病名:癲癇、精神分裂症、戒毒等。

第八條:消渴治法。癥狀:多吃多喝,多尿便秘。證候群:陰虛內熱。現代病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等。

第九條:吞酸治法。癥狀:噯腐吞酸,腹瀉無時。證候群:運化失常。現代病名:慢性結腸炎、胃和十指腸潰瘍等。

第十條:乳岩治法。癥狀:硬結不疼,翻花流注。證候群:血熱妄行。現代病名:痔瘡、肺結核、惡性實體瘤、境界瘤等。

第十一條:崩漏治法。癥狀:全身無力,出血不時。證候群:脾不統血。現代病名: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功能性子宮出血。

第十二條:水腫治法。癥狀:晨起白尿,腰腿腫脹。證候群:脾虛夾熱。現代病名:慢性腎炎、尿毒症等。

第十三條:身痛治法。癥狀:畏寒疼痛,晨僵歷節。證候群:瘀熱互結。現代病名:跌打損傷、良性腫瘤、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第十四條:痰喘治法。癥狀:心煩憋氣,咳嗽痰多。證候群:痰熱壅肺。現代病名:慢性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

第十五條:瘡瘍治法。癥狀:發熱紅腫,便秘疼痛。證候群:胃腸實熱。現代病名:瘡癤、急性蘭尾炎、急性膽囊炎等。

第十六條:眩暈治法。癥狀:心煩憋氣,暮亂語塹。證候群:陰虛陽亢。現代病名: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震顫麻痹等。

推薦閱讀:

風水布局提升宅運之秘法
想提升足療店服務水平?你一定需要這份多達183項的服務標準。(已收藏)
[轉載]如何透過提高自己的振動頻率來提升自己的靈性
女人要提升自己的形象資本
女性地位到底有沒有提升?

TAG: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