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形象排名緣何下滑

BBC日前公布,其委託進行的一項全球民調顯示,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印象轉差,降至八年來的最低點。調查顯示,與2012年比,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受訪者比例為42%,降低了8個百分點;持負面看法的比例為39%,上升8個百分點。

排名降至八年來的最低點

總體上看,中國2013年排名第九位,比2012年下降4位。排行榜前八位依次為德國、加拿大、英國、日本、法國、歐盟、巴西、美國,印度排名第十二位。

  • 德國領跑日本丟冠

    2013年,德國重新成為國際社會最欣賞的國家,對其持正面看法的平均比例高達59%。日本則從2012年的第一名跌至第四名,正面看法比例跌至51%。英國獲得55%的積極評價,比2012年增長4個百分點,從第四位升至第三位。

  • 巴基斯坦對華最好

    對中國印象最好的國家與2012年基本相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仍然對中國評價頗高,但這些國家對中國的熱情態度有所降溫。78%的奈及利亞受訪者認為中國對世界主要產生積極影響,但這一比例較2012年下降11個百分點。68%的迦納受訪者給予中國積極評價,但消極評價為21%,較2012年上漲11個百分點。這一趨勢在肯亞更為明顯,對中國的積極評價較2012年下降17個百分點至58%。

  • 巴基斯坦是對中國評價最高的國家,81%的巴基斯坦人對中國影響力持積極看法,較2012年上升5個百分點。埃及對中國的積極評價也呈上升勢頭,達到57%,消極評價下降14個百分點,僅為11%。

  • 金磚國家對中國的看法也以正面為主,尤其在巴西,對中國的積極評價較2012年上漲6個百分點至54%,消極評價則下降7個百分點至24%。俄羅斯對中國的積極評價也遠高出消極評價,分別為42%和24%。在印度,民眾對中國的看法也從2012年的基本持平(30%積極,31%消極)轉變為積極為主(36%積極,27%消極)。

  • 歐美對華評價惡化

    中國評價總體下降的原因,該民調報告認為,這主要是由於歐盟內部對中國看法惡化引起的。英國受訪者對中國的積極評價僅為37%,下降20個百分點,而消極評價則為50%,上漲18個百分點,總體意見從2012年的積極為主轉變為嚴重消極。德國2013年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受訪者比例僅為13%,負面看法則高達67%(2012年分別為42%和47%)。法國和西班牙對中國持負面態度的比例將近七成,分別為68%和67%,均較2012年上漲19個百分點。希臘和波蘭2013年首次被納入此項民調中,兩國對中國持負面態度的比例分別為41%和38%。

  • 加拿大和美國對中國的積極評價也均降至2005年民調開始以來最低點。加拿大2012年對中國持正面態度的比例為53%,負面比例39%,2013年正負態度比例轉變為29%和59%。在美國,2012年正負評價比例分別為42%和46%,2013年持正面態度的比例僅為23%,負面為67%。墨西哥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態度的比例較2012年上升10個百分點,達47%,至2005年以來最高點,2012年墨西哥對中國正負態度持平,均為37%。

  • 周邊地區不容樂觀

    中國周邊地區國家,尤其是東部鄰國的評價情況也不容樂觀。日本是該地區中對中國評價最低的國家,僅有5%的日本人對中國持正面態度,持負面態度的比率則高達64%。同樣,只有23%的韓國受訪者對中國持正面態度,負面態度高達六成以上。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積極評價也從2012年的61%急劇下降至2013年的36%。但與此相對的是,印度尼西亞對中國的態度穩定保持積極,55%受訪者給與中國正面評價,27%給與負面評價。

  • 調查方式存在爭議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際社會對相關國家的態度變化,有一定參考價值,但由於調查方式簡陋、調查範圍小,並且存在過多影響結果的變數,因此可信度有較大水分。

  • 從調查本身來看,在全球25個國家對約2.6萬人進行訪問,平均每個國家約一千人受訪,在人口超過10億的中國和印度,以及人口剛過1100萬的希臘,受訪人數均為一千人左右,這樣狹小的調查範圍和不均衡的受訪人數,令人質疑其結果是否足夠體現公眾態度。

  • 此外,調查問題是「相關國家的國際影響力主要積極還是主要消極」,不同的受訪者可能選擇不同理解方式,既可以客觀分析國家對外行為是否有益於世界,也可能出於主觀喜好,對相關國家以「友好」或「不友好」劃分,也會出現受訪者在對相關國家缺乏了解的情況下隨意選擇的現象。

  • 西方媒體經常醜化中國

    國外媒體在報道中,尤其是西方媒體,採取偏頗立場甚至醜化中國的情況仍時有發生。隨著國內輿論監督進一步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國外媒體對中國內貪污腐敗、環境污染和貧富差距等一些社會問題的報道也難免令中國國際形象受損。

  • 對於2013年調查結果較以往的變化,這一方面受國家外交行為和重大事件的影響,也受到媒體在報道中採取的立場和態度的影響。以中國為例,近年來中國外交在國際舞台上更加活躍,積极參与歐債、敘利亞、朝鮮等國際問題的協調工作,對外貿易也進一步增長,在客觀上增加了同其他國家產生摩擦或意見不合的機會。

  • 對於中印兩國負面印象的上升,美國馬里蘭大學國際政策民意研究計劃主管史蒂文·庫爾認為,「儘管中國和印度通過有效抵禦經濟危機增強了聲望,但增長率放緩和腐敗泛濫的印象卻拖了它們的後腿。圍繞印度女性遭遇的醜聞可能也對2013年的民調結果有所影響」。

    中國國際形象的關鍵挑戰是能否持續地向外界講述成功的故事,讓更多人從中國夢中獲益。

  • 推薦閱讀:

    日媒:日本連續兩年成為中國遊客首選旅遊目的地
    中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你知道幾個?
    主題: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的前景
    中國皇帝列表(6)
    中國古代神異獸全集(二)上古神獸

    TAG:中國 | 形象 | 國際 | 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