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水陸法會的源起及意義

編輯:陳昭良據《佛祖統紀》「水陸齋」記載水陸法會之起緣,源自於中國梁朝武帝時期,梁武帝蕭衍日理萬機閒暇之中,專研苦讀佛教義理,幾日夜晚就寢間,夢見一位高僧,對著梁武帝說:「六道四生,受無量苦,惟啟建水陸無遮大法會拔濟之,始能脫苦。」梁武帝便於問文武百官,都無法詳加說明此夢的意義,唯有寶誌禪師建言梁武帝何不廣詢經典教理,察明夢中之因緣。隨後便派遣法師迎請大藏經至法雲殿,每日披覽群經,綜合慈悲梁皇寶懺、阿難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施食一事,用制儀文,歷經三年光陰,才完成此水陸法會之儀軌。梁武帝就在宮廷內,嚴建道場,手中捧著儀文,命令隨從將所有燈燭熄滅,祈禱表白三寶,而自誓道:「若此水陸儀文,理義協合於六道凡夫三賢十聖,願拜起時,燈燭不燃自明。若此水陸儀文,體式有所違背教義,不能廣濟含生,則此燈燭暗己不明。」說完時,對佛一禮,頃刻之間燈燭自然通明,光耀大殿;再禮時宮殿微微震動,顯示安詳;三禮時天空飄下香花,預示祥瑞。梁武帝乃於天監四年年二月十五日鎮江金山寺依儀修設,始命僧佑禪師宣讀儀文,由梁武帝當齋;於是開啟了歷史上第一場水陸法會,為廣大眾生普度懺罪的勝會便於盛行至今。水陸法會是中國佛教中,儀式最隆重、功德最殊勝的法會,略稱悲齋會、水陸會、水陸道場,全稱是「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逐字分解開來即:法界:指諸佛與眾生本性平等,理常一致,通稱法界。聖凡:指十法界的四聖六凡。四聖-佛、菩薩、緣覺、聲聞;六凡-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水陸:指眾生受報居住之處,分為水陸空三界。但因水中、陸中的眾生受苦較重;天空中的眾生,如欲界天、色界天,受樂較多,因此普濟著重水陸二處,故名水陸。普度:對六道眾生悉皆度化,使令解脫。大齋:指不限制的普施飲食。勝會:除了擴大瑜珈燄口施食以外,又有誦經持咒的法施,可令受苦眾生心開意解,得法水滋潤,藉此廣結善緣,共成佛事,故名勝會。水陸法會啟建約需數十位至百位法師,動員人力、物力頗鉅,一般寺院並不輕易啟建;最早的水陸法會是由朝廷發起啟建,時至今日,由一般信眾共同發起,集資修設,稱為「眾姓水陸」;如果財力雄厚,發大心獲資營辦,稱為「獨姓水陸」;佛光山嚮以廣結善緣為原則,每次啟建水陸法會都希望以萬緣共成佛事,故稱「萬緣水陸法會」。在老一輩人心目中,「水陸」曾是佛教的代名詞,很多關於佛教的儀式、經文、信仰的知識,都是先從水陸道場裡得到的;其法會內容又以誦經、禮懺、說戒、奉浴、齋僧、放生、放燄口等活動為主。關於水陸法會的種種儀式,一般少則須七晝夜,多則四十九天,一般分為內壇和外壇兩部分,外壇依道場場地大小可分七個壇場:大壇、藥師壇、諸經壇、法華壇、淨土壇、華嚴壇、楞嚴壇等,每壇同等重要,缺一就不能名之水陸法會。水陸法會的佛事,由外壇的熏壇灑淨開始。法會中,要禮請諸佛菩薩等聖眾光臨壇場,因此必須灑淨清潔場內外,同時,也讓信眾身心清淨,依此參加各項佛事。依內、外壇佛事程序,逐一說明其意義,外壇佛事設有各種不同經懺,以淨除眾生之業障,增長福德智慧。梁皇大壇:禮拜《梁皇寶懺》二十四部、《金剛經》一百二十部、《梵網經心地品》四十八部,並依儀軌施放瑜珈焰口、齋天、放生、普佛,超度功德廣大無邊。藥師壇:恭誦《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一百二十部,為消災滅罪,祈求身體健康、病痛消除之良方。祛災延壽、祈求平安。諸經壇:恭誦《佛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大乘金光明經》、《大方廣圓覺經》各二十四部,闡述各種解脫法門,除一切橫逆不順與業障。法華壇:恭誦《大乘妙法蓮華經》二十四部,行大悲願,得大加持。淨土壇:恭誦《阿彌陀經》、念佛、繞佛、拜佛等,祈求自身、親人命終及亡靈往生淨土。華嚴壇:恭誦《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闡揚佛世界的偉大,圓滿成佛因,成就佛果。楞嚴壇:恭誦《大佛頂首楞嚴經》二十四部,為解脫首楞嚴三昧法門,能就圓滿佛道,不遭魔業,成就菩提聖果。內壇佛事主要與四聖六凡交流,是整個水陸法會的心臟,加上內壇佛事繁重,主法者要承擔整個法會的因果,必須專心觀想,因此內壇必須結界,同時,為防止外人闖入壇場,以莊嚴壇場,故由部份功德主,代表所有功德主參加禮拜佛事。結界灑淨:以大悲咒水,使地下如淨琉璃般,沒有污穢;使道場四周,如金剛城牆般堅固;使香雲如大寶蓋,遍滿虛空。更承此淨水,讓與會大眾,六根清淨;道場上下四方,如同佛剎般莊嚴,迎請諸佛菩薩等聖眾光臨壇場。發符懸旛:壇場灑淨結界後,接著是昭告人天。好比宴請賓客,事先要發請帖,邀請貴賓前來赴勝會。諸佛菩薩,只要虔誠一念即能感應;六道群生,頻頻呼喚也會前來;惡業重之眾生,必須仰賴外現神王身的使者手持符牒﹑疏文到天、空、地、冥四界去邀請。佛事圓滿後,升起寶旛、九蓮燈,以歡迎四聖、次召六凡來赴會,並張貼榜文通告大眾。奉請上堂:既已發三寶諸天的請帖,恭請諸佛、菩薩、緣覺、聲聞、明王、八部、婆羅門仙、梵王帝釋二十八天等一切尊神,光臨壇場。主法依席位次第祈請,齋主出位拈香、散花、禮拜供養。並藉由入壇前諸佛聖賢的沐浴,使眾生去除心垢獲得清涼。奉供上堂:既蒙諸佛聖賢光臨壇場,理應準備醍醐妙味,如法供養。主法依席次奉供,手持淨水灑淨佳餚,觀想種種甘露上味,充滿法界,十方諸佛賢聖,納受供養,悉皆歡喜。齋主長跪桌前獻香、花、燈、寶、衣、法六塵供,願真法供養三寶聖賢,使一切眾生獲得法益。告赦:祈求大梵天王和帝釋天神,釋放被關禁的六道群靈,蒞臨法會,聽經聞法,發菩提心,袪除憂患得安樂。同時,外壇誦「小齋天」供養諸佛、諸天;內壇香燈誦《地藏經》,仰仗地藏菩薩威德拔濟三途受苦眾生。召請下堂:召請五嶽河海大地鬼神、地獄眾生、無主無依諸鬼神眾、六凡眾生等,來受法味飲食,同沾法益。授幽冥戒:引導六道眾生洗滌前愆,淨其業識,在三寶前懺悔所造惡業、發四弘誓願、皈依三寶、進求受戒法;希望亡靈消除業障,斷惡修善,才能與佛心相應。供下堂:備辦美味素齋,宴請六道群靈,並為其誦阿彌陀經及念佛,令功德迴嚮往生西方淨土。圓滿供:備辦美味素齋,普同供養四聖六凡。圓滿香:殷請六道群靈,懺悔業因,急當出離苦海,念佛求生淨土。送聖:佛事功德圓滿,即所謂「聖眾請歸雲路,六道眾生往生淨土」,恭送諸佛菩薩及聖賢等各回本位,。另有小齋天、延生普佛、三時繫念、瑜伽燄口、慈悲三昧水懺等佛事。當法會圓滿時,舉行送聖儀式,到此法會功德圓滿。水陸法會因以飲食供養的對像如宗賾《水陸緣起》說道:「上供養法界諸佛、諸位菩薩、緣覺、聲聞、明王、八部、婆羅門仙;次則供養梵王帝釋二十八天、盡虛空一切尊神;下則供養五嶽河海大地龍神、往古人倫、阿修羅眾、冥官眷屬、地獄眾生、幽魂滯魄、無主無依諸鬼神眾、法界旁生。六道中有四聖六凡,普同供養。對未發菩提心者因此水陸勝會發菩提心;未脫苦輪者,因此得不退轉;未成佛得道者,因此得道成佛。」除了不分聖賢、道俗、貴賤、上下給予衣食外,更要以佛法令眾生入無餘涅槃,即沒有煩惱、生死、罣礙。正如南嶽禪師所謂:「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別,即此義也。」《佛祖統紀》「水陸齋」記載,在唐高宗咸亨年中,長安法海寺有一位英禪師,因在夢中到泰山府君所,為泰山府君演說佛法,過十天後,獨自坐在方丈室中,見到一異人,衣冠穿著雄偉,前來說明來意:弟子向於泰山府君住處,竊見禪師尊容,且得知禪師慈德廣大,利物甚多,弟子聽聞世間有「水陸大齋」,可以利霑幽品,其文是梁武帝所集,此文現今在大覺寺吳僧義濟禪師所得,因長年藏匿於儲藏箱中,逐漸蛀爛腐蝕於遭致損壞,祈願禪師前往求得儀文,如能於來月十五日在山北寺,如法如儀修建水陸法會,其功德難以計量,禪師允諾將前往求之。醒後依循夢中線索尋往大覺寺吳僧義濟法師處所,果真求得梁武帝所撰水陸儀文,禪師便於約定日期,依儀文內容於山北寺修設水陸法會;於法會結束當天,再次夢見到此異人率領十餘位部屬,前來致謝禪師協助修設法會,並表示:弟子生前為秦莊襄王。隨後手指身後隨行部屬一一稱呼名字說道:這位是范睢、穰侯、白起、王翦、張儀、陳軫,都是秦國的大臣,皆因有罪障過失,長夜冥冥囚禁於陰府牢獄之中,無法脫離苦海。昔日梁武帝在金山寺啟建水陸大齋時,先前討伐商朝紂王的大臣,那時有很多人因此離苦得樂,弟子也因暫時解脫苦難,後因獄情尚未解決,不能離開陰府牢獄。今日承受吾師設立水陸大齋虔誠懺悔業障,使得弟子、部屬及列國諸侯們都能乘此善力,將要脫離囚牢降生人間,因憂慮未來誕生於人間,所處世界將有不同而無法再次見面,所以在未誕生於人間之前,特地前來致謝,說完便消失不見。經雲:「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菩薩欲普度眾生,須與眾生結緣,若不恆順眾生,則無法化導眾生。其中提出「四攝法」之一「布施攝」,亦為六度萬行之中,成佛修因的第一度第一行;布施有二種:一為財施,二為法施。財施令眾生得福,不受飢寒之苦;法施令眾生得慧,不受愚癡之苦,佛教因慈悲救濟眾生,水陸法會有利群品,是財與法二種並施。因以飲食上供諸佛菩薩及一切賢聖,下施法界一切有情;又引導六道眾生,洗滌前愆,淨其業識,皈依三寶,消除業障,斷惡修善,同生西方淨土,永斷生死苦厄。既飽以食,又施以法,法施食施無有二相,如此行施,動天地,感鬼神,警昏迷,燭幽闇,是為無上第一法施。佛光山所舉辦的水陸法會,秉持「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就是讓所有信徒參與勝會,同沾水陸功德利益,使十方信眾利益均霑。佛光山南天寺自開光來,除積極宣揚佛法,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對各項教育不遺餘力,多年來承蒙三寶加被,十方信徒護持,致力讓佛法普及,更帶動當地觀光事業,促進市政繁榮,因而促使臥龍崗市政府發心捐贈對面山土地,作為籌劃南天大學之用,此實為殊勝難得之因緣。欣逢南天寺落成十四周年,為光大如來慈悲利喜,普被群萌之廣大宏願,謹訂於9月26日至10月10日啟建「萬緣水陸大法會」,殊勝難得因緣,大集勝因以濟冥陽兩利、財法並施,消災解脫功德不可思議。集此法事之所有善款,將作為籌建南天大學基金,以俾工程早日完成,利益社會大眾。《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雲:「施諸鬼食,便能具足無量福德,則同供養百千俱胝如來功德等無差別。」況且宗賾《水陸緣起》說道:「今之供一佛、齋一僧,尚有無限功德,何況普通供養十方三寶、六道萬靈,豈止自利一身,亦乃恩沾九族。」若論水陸法會法事內容,重點雖以內壇為主,參加內外壇佛事的信眾,每日總迴向宣讀文疏,昭告十方法界,將每日所誦經功德迴向,因此水陸法會是不分內外壇功德大小,齋主們發一善心隨喜參與,就有無量功德存在;隨已發心以眾緣共成就此一法會,就是最大功德。誦經功德貴在自己的發心虔誠,能夠不為一己而為一切眾生,其所發的願心愈是廣大虔誠,則功德愈是不可限量。改惡、修善、淨心是佛教的根本教義,參加水陸法會的意義在於學習平等心度眾,以此勝會表達對一切眾生的友愛、關懷與好意外,重要的其實是度化我們自己的心,將內心的貪、瞋、癡、慢、疑等五毒惡鬼度化,將身、口、意所造的惡業度化,就如有一首偈說:「罪從心起將心滅,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在日常生活中如法修行、真心悔過,時時用慚愧心淨化心靈,讓心內佛法寶藏顯露出來,無形間以自身影響周遭親友,進而安定社會人心。
推薦閱讀:

命盤上各行星的意義
十二星座旅行的意義
祿存入十二宮之意義
試點認罪認罰從寬的三重意義
十神所表示的意義

TAG: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