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挾菜置口的說法人── 神鼎洪諲禪師的生平

真觀   禪宗史上,有二位洪諲禪師。一位是唐朝的徑山洪諲禪師(?~ 904 )。他是吳興人,俗姓吳,是溈仰宗溈山靈佑禪師法嗣(得法弟子)。另一位才是北宋的神鼎洪諲禪師,也就是本文的主角。他是襄水人,俗姓扈,為臨濟宗首山省念禪師法嗣。徑山洪諲為南嶽 ( 懷讓禪師 ) 下四世,神鼎洪諲為南嶽下九世。他們本是不相干的兩個人,卻因為法名相同,往往有張冠李戴的情形。   他十八歲時,本來只是想到開封學一點經論,作為一生修行的指南。不料,到了汝州,忽然興起,上了首山(今河南襄城縣南五里),被省念禪師( 926 ~ 994 )當頭一槌,頓時浹背流汗,豁然開悟。在充滿法喜的狀態下,他不自覺的跪下來禮謝省念三拜,成為臨濟宗第六代傳人。   得法之後,洪諲和幾位禪門老宿在襄水與漢水之間參訪,在山野間的飯店參加齋僧會,碰到一位僧人在談論禪旨,雄辯濤濤。洪諲問那僧:「您剛才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識唯心,眼聲耳色。"這是誰說的話?」那僧答:「是法眼文益大師所說的偈。」 又問:「是什麼意思呢?」 答:「因為唯心的緣故,感官(根)與境界(境)全都是一心,所以沒有感官可以察覺境界(根境不相到)。因為唯識的緣故,便有萬種聲色的顯現。」 又問:「舌頭是感官、味道是境界相嗎?」那僧答:「是。」洪諲聽了,便以筷子挾菜入口,嘴巴含著菜,語聲含糊地問:「這樣子叫做相入嗎?」   文益是法眼宗的開山祖師,洪諲當然不會否定他所開示的法要,所以他其實是在境界相當中,顯示唯心、根境不相到的宗門旨趣。只是他所顯示的,明明是味塵涉入舌根的境界相,一般人無法理解:為什麼在這時候,也是根境不相到?   開示根境不相到的經教,不在少數,如《金剛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維摩詰所說經》「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等等。不是真參實悟的人,對這類的經教,只有文字概念的理解,遇上洪諲這種絲毫取巧不得的機鋒,只有瞠目結舌的份了。這便是見道者與凡夫的分野所在。   洪諲便不客氣的,把那位好說理而不務實證的僧人,結結實實的教訓了一頓:「路途上的快樂,並不等同到家。你見解固然微細,卻還不是真見道。參須實參,悟須實悟。未悟言悟,死後到了陰間,閻羅王可不怕你多言好辯!」   以上公案,在禪門中非常的有名,這是洪諲初出茅廬之作,也是他一生當中最有名的機鋒,如雄獅怒吼,聲震叢林,奠定了他大宗師的地位。此時的他,可能只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少年郎,最多也不過三十歲。   披露頭角之後,本可開山說法,揚名立萬,但他卻甘於隱晦,於太宗淳化元年( 990 年),到南嶽三生藏隱居。直到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1009 ),有一位潭州(治今湖南長沙)富豪來福嚴寺遊玩,偶然看到他「氣貌閑靜」,室中除了一隻缽掛在牆上之外一無長物,生起景仰之心,因而邀請他到潭州神鼎山弘法。十年之後,有徒眾三十人,仍以一張朽木床,作為說法的床座。   北宋雲門宗著名禪僧契嵩( 1007 ~ 1072 ),年輕的時候曾經到神鼎山參訪。洪諲跟他說:「你來得正是時候,我們寺院今年才剛有醬菜可以吃。」 第二天早餐的時候,契嵩看到有人從竹筐拿東西分配到僧眾的缽中,覺得很奇怪,特地出去看,原來都是一些碎餅餌。人家告訴他:「這寺院從來不煮粥,要是有施主請僧,住持洪諲便請僧眾輪流赴請,把吃不完的食物帶回來,弄碎後以小火焙乾,當作早餐來吃。昨天堂頭和尚說你來的正是時候,先前我們是沒有醬菜吃的。」契嵩沒想到這個寺院竟然節儉成這個樣子,著實吃了一驚。   據《禪林僧寶傳》,洪諲在神鼎山住持二十年時,智度寺沙門本延前來拜謁他。回去之後便稟報郡地方官:「洪諲公乃是真正的本色老宿,可惜隱沒在山中,未能廣度大眾。」地方官乃備具禮數,延請洪諲開堂說法。洪諲推辭不掉,只得應命。真宗天禧二年( 1018 ),洪諲於今長沙縣北方十里的智度寺開堂說法,從此之後,才廣收門徒。   洪諲晚年的時候,遭遇到一次法戰的挫敗,對手是他的法侄石霜楚圓( 986 ~ 1039 )。《禪林僧寶傳》記載,此事發生在洪諲住神鼎山三十年的時候,清《宗統編年》系此事於仁宗天聖元年( 1023 )。當時他大約七十歲,由於機鋒凌厲,尋常的參禪僧,是不敢登門求教的。有一天,楚圓卻故意留著長發,穿著破爛的衣服,講粗俗的地方話,自稱是洪諲的法侄來求見。話才說完,大家已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洪諲請小徒弟過去問:「請問長老,您是誰的弟子?」楚圓也不正視人家,把下巴抬得高高的,看著後面的屋子答:「我是親見汾陽善昭而來的。」 洪諲一看,不敢怠慢,問道:「傳說汾州有隻西河獅子,有這回事嗎?」楚圓突然指著他後面,高聲叫道:「房子倒了!」小徒弟信以為真,趕緊逃開。洪諲也猛然回頭看了一下,什麼事也沒有!這才警覺自己已著了楚圓的道。楚圓於是坐在地上,脫一隻鞋子給洪諲看,表示自己就是傳說中的那隻西河獅子。   按禪門的規矩,楚圓既以機鋒表明證悟者的身分,洪諲本該請他到方丈室奉茶的。但洪諲年紀大了,忘記自己剛才問了什麼,也弄不清楚圓的意旨,一時答不上話。楚圓看他答不上,便慢慢地站起來,整理衣服,邊走邊說:「好大的名氣,見面不過爾爾。」 洪諲派人去追,楚圓仍是揚長而去。   洪諲畢竟是氣度非凡的一代宗師,他並不以之為忤,反而讚歎著說:「汾陽善昭竟有這樣的徒弟!」本延和尚因此向郡地方官推薦,讓楚圓到道吾山興化寺擔任住持。石霜楚圓是汾陽善昭( 947 ~ 1024 )最重要的弟子,黃龍慧南和楊岐方會都是他的法嗣。楚圓後來能夠發揚臨濟宗旨,與洪諲的推薦,有很大的關係。楚圓這件事,並不影響洪諲的聲望,不但如此,大家反而越來越推崇他,將他與唐朝的趙州從諗禪師相提並論。   曾經有人畫他的肖像,要求他題字。他寫道:   神鼎真,誰人寫?吾之相,一如也。   真相既爾,秋天月夜,瞻之寫之。摩訶般若。   顯然,他並不是以色相為自己的真相,而要人家在秋天月夜,看看、寫寫,這樣才能找到他的真相。   七十六歲時,洪諲閑來於牆上寫偈:   壽報七十六,千足與萬足。   若問西來意,彼此莫相觸。   何付囑?報你張三 、 李四叔,山又青,水又綠。   這首偈相當於他的臨終傳法偈。意思是說,他能活到七十六歲,已經心滿意足了。如果有人問他:「何謂祖師西來意?」他會回答:「彼此莫相觸。」他付囑後人最重要的話是:「報你張三、李四叔,山又青,水又綠。」意思是說,你想知道西來意,就看看路上的張三、李四,還有青青的山、綠綠的水。他一直活到八十多歲,才與世長辭。   神鼎洪諲的生卒年皆不可考。僅能從文獻中估計他是出生於公元 954 年(後周世宗顯德一年),卒於 1038 年(仁宗景佑三年),誤差大約十年。基本上他是生於五代末期,卒於北宋仁宗時代。(1)  《建中靖國續燈錄》記載,洪諲有法嗣十四人,其中澧州夾山子英禪師、隨州善光山蘭禪師、天台妙智光雲禪師、潭州龍興禹禪師、江陵開聖寶情山主等五人有機語見錄。   洪諲年紀輕輕便聲震叢林,有銳利的智慧與辯才而甘於隱遁,一生隨緣、隨分,節儉而不事鑽營;老來法戰失利,不以為忤,而能舉薦賢良;若非真實悟道,豈能如此?惠洪《禪林僧寶傳》稱讚他:「譬如夜月行空,任運而去至,甘於枯淡,以遂夙志,依林樾以終天年。可以追媲其師也。」他的確是一位令人景仰的禪師。   (1).《禪林僧寶傳》記載,洪諲「得道時未壯,隱於南嶽二十年,乃領住持事。又二十年,方開堂說法」。他十八歲見道後,曾游於襄水與漢水之間,之後才隱於南嶽。所以,他開堂說法應該是六十歲左右。《宗統編年》記載,洪諲於公元 990 年隱跡於南嶽,公元 1009 年住神鼎山,此部分大體相符。但是,《宗統編年》說洪諲在智度寺開堂說法,是在 1018 年,此時他住神鼎山,應該只有九年,並不是《禪林僧寶傳》所說的二十年。《禪林僧寶傳》又說,洪諲住山三十年時楚圓來訪,據《宗統編年》的記載,此年是公元 1023 年,此時他住神鼎山只有十五年,二者亦明顯不符。   二種文獻記載不符,抉擇不易,但楚圓是黃龍派和楊岐派的共祖,有關楚圓的年代,準確性應該會比較高。《宗統編年》記載仁宗天聖元年( 1023 )楚圓訪洪諲,以及天聖二年楚圓住持道吾山興化寺,此部分與《禪林僧寶傳》所載事實基本吻合,所以應該是可信的,可作為推測其生卒年的基準點。   估計楚圓來訪時,洪諲七十歲,這樣他應該是出生於公元 954 年(後周世宗顯德一年)。再估計洪諲八十五歲去世,則他應該是卒於 1038 年(仁宗景佑三年)。即使以上的估計誤差十年,他仍然是生於五代末期,卒於北宋仁宗時代。


推薦閱讀:

你知道嗎?法人它不是人!
上海執法人員「釣魚」 設誘餌引人犯罪收罰款
(法人學校乾貨)東京法人學校最熱門top8-青田留學
最值得書法人旅遊的一個地方-頭條網

TAG: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