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神經系統、免疫、內分泌系統的相互影響

一.神經系統對免疫系統的影響http://www.med66.com/html/2008/9/zh4342359241229800224486.html 大量的臨床資科和實驗研究表明精神因素能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與預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住往有切身的體會,在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悲傷等條件下機體的抵抗力降低,容易誘發很多疾病。在病人得知身患絕症時,精神打擊導致疾病的急劇惡化,加速病人的死亡。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心因性疾病病人有免疫功能異常。動物實驗也有相當多的資科證明精神活動對免疫功能有影響,愉快的情緒能使免疫功能增強,淋巴細胞對有絲分裂原植物血凝素的增殖反應增強、NK細胞活性增強;惡劣的情緒可使免疫功能抑制。

1.中樞神經系統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實驗證明定位刺激或損毀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部位的研究發現,損毀腦幹上部可使速發和遲發某些部位對免疫功能有影響。損毀腦幹不同部過敏反應增強;而損毀腦幹尾部則可抑制上述反應;損毀腦幹中部特別是腦橋網狀結構,可以降低由注射佐劑引發的關節炎。有關損毀下丘腦不同部位的研究較多。損毀雙側下丘腦前部可抑制脾臟和胸腺的功能,使T淋巴細胞對有絲分裂原的增殖、NK細胞毒性、抗體產生和致死性的過敏反應均受到抑制,而垂體切除則可消除上述變化。損毀下丘腦其它區域所得結果不完全一致,例如損毀下丘腦後部可抑制T、B淋巴細胞活性,但可使同種移植排斥反應增強。損毀海馬或杏仁核對胸腺和脾臟的細胞數無影響,但可使淋巴細胞對有絲分裂原的反應增強電刺激背側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可抑制周圍血NK細胞活性。損毀大腦皮層也可以改變機體的免疫功能,且存在不對稱現象。切除左側前額葉或頂葉皮層可抑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反應,切除右側前額葉或頂葉皮層可使免疫反應增強,切除左側或右側枕葉均對免疫反應無影響。

2.外周神經對免疫系統的直接作用

免疫器官的神經支配被視為神經免疫調節的直接通道。形態學研究表明:胸腺、骨髓、脾臟、淋巴結以及消化道淋巴組織都有植物神經的支配。實驗證明,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動物模型上,疾病癥狀加重出現交感神經支配減少,且化學切除交感神經可使病情惡化。交感神經抑制免疫功能,而副交感神經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切除單側交感神經,同側頜下淋巴結的空斑形成細胞活性、遲發性超敏反應及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均增強,而切除副交感神經可使空斑形成細胞活性降低。已有用化學藥物通過交感神經改變機體的免疫狀態的研究。目前認為,支配免疫器官的神經末梢有多種類型,包括去甲腎上腺素(NA)、血管活性腸肽(VIP)、P物質(SP)、縮膽囊素(CCK)、神經肽Y(NPY)、乙醯膽鹼(Ach)及神經緊張素等,所以周圍神經和免疫系統間有直接聯繫。

二.神經內分泌系統對免疫系統的調節作用http://www.med66.com/html/2008/9/zh18467134122980022233.html

腎上腺皮質激素是最早發現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一種激素,它幾乎對所有免疫細胞都有抑制作用,但許多實驗證明,在切除腎上腺後,應激所引起的某種免疫功能的變化依然存在,說明還存在其它的神經內分泌調節機制,其中生長激素、催乳激素、阿片肽、多巴胺等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GH具有廣泛的加強作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起著廣泛的抑制作用,而阿片肽則表現複雜的影響。它們與其他神經內分泌激素一起共同維持著免疫系統對不同環境刺激的應答反應。

1.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作為腎上腺皮質產生的激素,在免疫調節中的作用早已為人們熟知。糖皮質激素能抑制白細胞、單核細胞及巨噬細胞向炎症區域聚集,並能明顯抑制這些細胞產生和釋放細胞因子。與此同時,糖皮質激素充當著內分泌和免疫系統之間的槓桿,當免疫增強時,免疫細胞糖皮質激素受體表達上升,對糖皮質激素受體的敏感性也相應增強,從而發揮糖皮質激素受體的免疫抑制作用,保護機體免受過強免疫反應的損害。

2.生長激素(GH)

它是垂體前葉分泌的—種多肽,由191個氨基酸組成,對骨骼生長和代謝有促進作用。近年來GH的基因(DNA)及GH受體基因都已克隆成功。以GH重組基因所生產的GH也已成功地應用於臨床,研究發現GH對免疫功能有很重要的調節作用。 歸納起來,GH幾乎對所有免疫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巨噬細胞、NK細胞、中性粒細胞、胸腺細胞等都具有促進分化和加強功能的作用。因此在體內有廣泛的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實驗證明生乳素與生長激素對免疫功能有類似的作用,它們在某些方面是相輔相成的。

3.阿片肽

阿片肽是1975年發現的第一種肽類神經遞質。它包括內啡肽、腦啡肽和強啡肽等。除了鎮痛作用,阿片肽還參與腦對心血管、呼吸系統的調節,還與運動功能、體溫、睡眠和覺醒調節有關。目前已有很多實驗證明,阿片肽在免疫調節中有重要作用。它們能作用於下丘腦生乳素釋放激素(PRH)和生長激素釋放激素(GHRH),使血漿中PRL和GH升高,進而影響免疫功能。阿片肽對淋巴細胞轉化、T淋巴細胞玫瑰花環反應、NK細胞的活性、多形核白細胞及巨噬細胞功能、干擾素的產生等等都有調節作用。

三.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功能的關係http://www.med66.com/html/2008/9/zh72863824122980027740.html 神經與內分泌功能間有密切的關係,近來年的研究發現,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功能間也有密切的關係,並認為三者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調節網路。

(一)神經對免疫功能的作用

神經可以通過兩條途徑來影響免疫功能,一條是通過神經釋放遞質來發揮作用,另一條是通過改變內分泌的活動轉而影響免疫功能。骨髓、胸腺、淋巴結等免疫器官均有自主神經進入,雖然神經纖維主要是支配血管的,但末梢釋放的遞質(去甲腎上腺素、乙醯膽鹼、肽類)可以通過彌散而作用於免疫細胞。

去甲腎上腺素能抑制免疫反應,免疫細胞上有相應有腎上腺素能受體。乙醯膽鹼能增強免疫反應,免疫細胞上的膽鹼能受體主要為M型。腦啡肽能增強免疫反應,而β-內啡肽的作用比較多樣,有時能促進免疫反應,有時則抑制免疫反應。

神經細胞在特定的條件下也可產生免疫因子,例如在內毒素處理後可產生白細胞介素-1(白介素-1)等。

(二)免疫系統對神經活動的影響

在大鼠實驗中觀察到,用注入羊紅細胞的方法來誘導免疫反應,當抗體生成增多達頂峰時,下丘腦某些神經元的電活動增加1倍以上,提示免疫反應可以改變神經活動。在裸鼠中注入白介素-1,可以使下丘腦有關神經元釋放更多的促腎上腺皮持激素釋放激素,導致血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糖皮質激素升高几倍,說明白介素-1可以作用於下丘腦神經元。

(三)內分泌系統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能直接促使人外周白細胞(經內毒素預處理後)產生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內啡肽。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糖皮質激素一般也具有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均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促甲狀腺素、甲狀腺激素均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生長激素也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四)免疫系統對內分泌功能的影響

前文已述及白介素-1能作用於下丘腦而增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糖皮質激素的血中含量。在大鼠中觀察到,注入羊紅細胞誘導免疫反應達到高峰期間,血中糖皮質激素含量上升而甲狀腺激素含量下降,這一機制可能是一種負反饋調節,使免疫反應受到壓抑而不致過分。此外,較低濃度的白介素-1能使胰島B細胞的胰島素分泌增加。

免疫細胞具有內分泌細胞樣功能。免疫細胞分泌折各種免疫因子均為多肽或蛋白質,可以認為免疫因子是免疫細胞產生的內分泌樣物質。此外,免疫細胞還可產生一般的激素。例如,巨噬細胞經內毒素外理後能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β-內啡肽和腦啡肽,外周淋巴細胞在葡萄糖菌毒素A的刺激下可產生促甲狀腺素。


推薦閱讀:

第三屆特首選舉對香港各政治力量的影響 - 德洲博客 - 返回 論壇及投票區首頁 - Pow...
煞星的影響及化解-各種風水煞氣及化解方法-五黃煞
美國兩黨制將變三黨制,內亂影響,超級政黨為特朗普而生
祖墳是怎樣影響後代的(清明祭祖必讀)
中國和拉美文化的特點、歷史聯繫與相互影響

TAG:內分泌 | 神經 | 轉載 | 影響 | 免疫 | 系統 | 分泌 | 神經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