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要指望熟人能幫你!

我們中國人非常喜歡談人脈,可以說「社會關係就是生產力」。不管你喜不喜歡,在社會中做事情往往就是要依賴各種關係,求人未必可恥,孤獨未必光榮。

曾有一個調查,隨機選取100初入職場的人做面對面的訪問。發現其中通過正式渠道申請,比如看廣告投簡歷,拿到工作的不到一半。100人中有54人是通過關係找到的工作。

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 —— 當你絞盡腦汁糾結於簡歷這麼寫好還是那麼寫好的時候,一半以上的工作已經讓那些有關係的人先拿走了。

「關係」,是個正常的現象,但這裡面真正有意思的不是靠關係,而是靠什麼關係?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那麼這條路到底更有可能是什麼樣的朋友給的呢?調查發現,真正有用的關係不是親朋好友這種經常見面的「強聯繫」,而是「弱聯繫」。(弱關係指和聯繫不頻繁的人的關係)

上面那些靠關係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16.7%經常能見到他們的這個「關係」;而55.6%的人用到的關係人僅僅偶然能見到;另有27.8%的幫忙者則是一年也見不到一次的關係。

也就是說大多數你真正用到的關係,是那些並不經常見面的人。這些人未必是什麼大人物,他們可能是已經不怎麼聯繫的老同學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麼認識的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不在你當前的社交圈裡。

為什麼是「弱關係」會對我們的幫助更大呢?

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這幫人,很可能幹的事跟你差不多,想法必然也很接近, 如果你不知道有一個這樣的工作機會,他們又怎麼會知道?而 「 弱聯繫 」 則可能從你的圈外提供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

根據弱聯繫理論,一個人在社會上獲得機會的多少,與他的社交網路結構很有關係。如果你只跟親朋好友交往,或者認識的人都是與自己背景類似的人,那麼你大概就不如那些三教九流什麼人都認識的人機會多。人脈的關鍵不在於你融入了哪個圈子,而在於你能接觸多少圈外的人。

這樣來說,從一個人的社交網路結構,基本就能判斷這個人的經濟地位如何:社交網路多樣性越強,經濟排名就越高。

聯繫理論的本質不是「人脈」,而是信息的傳遞。

  

在創業方面,但更多的人選擇與自己的「熟人」合作,比如是曾經的同學、同事,或者僅僅因為二人是一個種族。而調查發現,找熟人搭檔,會極其顯著地減少成功的可能性。

習慣促使我們更願意跟我們熟悉的人交流,但是熟歸熟,工作歸工作。當我們考慮找人創業,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什麼信息的時候,「弱聯繫」才是最佳選擇。

推薦閱讀:

為本鄉熟人所作一墳 靈珠子
我的慢熟人生
上海這12家藏在巷子深處的美食,熟人帶路才找到!

TAG: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