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編輯如何拓展和提高策劃能力

報刊編輯如何拓展和提高策劃能力

隨著傳媒多樣化的擴張和新聞競爭的日趨激烈,報刊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編輯活動的社會環境也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如何破解網路衝擊、傳媒競爭、受眾爭奪等一系列發展難題?如何提高編輯自身的策劃能力,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需求,為所屬報刊在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是每一個報刊編輯都應該時常思考的問題。筆者在報業工作十年,從普通記者成長為版面編輯、執行主編,從最初不知道如何找選題,到開闢多個品牌專欄、策劃多次重大系列專題報道,歷經了不少磨鍊,取得一定經驗。反思自己的成長,對報刊編輯如何拓展和提高策劃能力總結出以下四點體會:

一、學會創新,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創新,就是要堅持主題,創新思路、創新方式、創新內容。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提高,報刊才能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報刊編輯工作極富創造性。每一個版面的謀篇布局,每一篇稿件的選擇,每一個欄目的設置,每一次專題的策劃,都需要編輯充分發揮創新思維,這樣才能慧眼識珠,才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筆者所在報紙屬於教育類行業報,讀者大多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礎教育領域的一線教師。對於教師,有一種稱謂叫「教書匠」。此稱謂雖然不甚貼切,但多少也反映出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教書,是需要技能的。21世紀初,正值我國全面鋪開義務教育課程改革關鍵階段。新課程背景下,筆者感覺到讀者十分需要一線專家(尤其是中小學特級教師)課堂教學的專業引領,為此,筆者在自己當時主持的名師版上開設了「聽名師講課」欄目,名字親切、定位清晰的欄目一上版,即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現代教育報》名師版上的『聽名師講課』欄目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學習平台。」「『名師版』是普通教師心中的伊甸園,『聽名師講課』欄目讓我們找到了成長的路徑。」……讀者對欄目的厚愛,增強了報紙在讀者中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幾年下來,「聽名師講課」刊登了大量對一線教師有實際指導意義的好文章,並在筆者的進一步梳理、策劃後彙編成《聽名師講課》(語文卷、數學卷)套書,成為2004年度教師專業用書排行榜前十名暢銷書。而隨著讀者需求的不斷變化,該欄目也不斷的創新中發展成「精彩課堂」、「名師教學藝術」,將欄目傳遞的內容從單純的「聽課」到「學會磨課」再到「追求課堂教學藝術」。而筆者在創新欄目的過程中也不斷拓展著自己的策劃能力:不僅經常創新自己編輯的欄目,還將欄目中系列的好文章編輯成讀者需求的《好課是這樣煉成的》、《中小學名師教學藝術》等專業用書。業界有一種說法,欄目是版面的靈魂。各個版面上不同定位、不同特色、滿足不同讀者需求的欄目,猶如報紙的一個個支點,形成了報紙的特色和個性。因此,編輯根據欄目的設置要求,在認真篩選與欄目相對應的好稿優稿外,還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欄目創新。編輯這種對欄目創新能力的培養,必然會養成他們創新的思維習慣,以致無論是在選一篇稿還是面臨重大事件或話題時,都能及時有新思路和新表現方式。這樣,報紙就總能給人既有思想又耳目一新的感覺。以筆者所在報社為例,針對讀者群多為教師這一特殊性,每年都在教師節、年終盤點等特殊時間策劃大型專題系列報道。而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奧運會召開、紀念改革開放30年等特殊歷史事件中,筆者及時、敏銳地參與或主持策划了「情系汶川」、「奧運志」、「改革開放30年特刊」等重大專題,引起較大社會反響。二、善於發現,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對於報刊而言,策劃無處不在,大到報刊整體,小到文章一篇。策劃在日常編輯中,常體現為選題、立意、謀篇布局、畫龍點睛。策劃就是把1-1,組合成H還是A的技術。把1-1組合成H還是A,這需要編輯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編輯要有眼力。從傳統意義上說,編輯就是「對來稿或現成的作品進行整理、加工」,即來什麼稿編什麼稿,換言之就是「成稿再加工」。然而,報業的市場化和日趨激烈的競爭,對采編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編輯的內涵應該更豐富深刻,絕不能囿於「成稿再加工」。對於報刊編輯而言,每天都會收到大量來稿或獲取大量的線索。如何從眾多稿件或線索中發現有價值的內容,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編輯對內容的理解。這就要考驗編輯的判斷力也就是眼力了。筆者在中國教育報社的一位同行告訴我,一次,她從一篇已經被扔掉的來稿中發現了一個重要選題。那天,她正好值班,看見每天從大量來稿中篩選出來擬不採用的、準備送到庫房去保存的稿件袋旁掉出了一篇稿件,她隨手拾起來準備放進袋中,但職業習慣讓她瀏覽了一下稿件內容。這一看,成就了一位典型人物的報道。這篇稿件是一個偏遠山區投來的關於一位農村校長的辦學事迹,文字寫得乾巴巴,但其中一點卻打動了她:這位校長在校舍緊張的情況下將學校辦到了廢舊的船上。事後,記者對這一事件進行深入採訪後,挖掘出這位校長很多感人的事迹,在讀者中引起不小的反響。「小升初」擇校問題,前幾年在全國各地都十分普遍。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也出台了各種政策制止「小升初」擇校,但效果始終不佳。2006年四五月間,筆者從北京教育主管部門了解到北京市將出台政策重拳治理這種現象,感覺這是治理頑症的契機,立刻在自己主持的版面上策划了「小升初」怪狀調查的系列報道,其中由筆者本人采寫的《「小升初」怪狀對策與政策過招》一文,刊發的第二天就被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媒體廣場轉播,並獲得該年度北京新聞獎二等獎。該篇報道與後來的三篇系列報道相呼應,及時地抓住了「小升初」怪狀的新聞時機,從「小升初」的潛規則入手,進行了大量、深入的調查採訪,從個案延伸到當前現狀,層層遞進、由表及裡,將問題的表象推進到對解決問題的呼籲,給讀者一個期待的方向。一時間,激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對後來北京市順利出台治理政策起到了良好的輿論導向作用。可見,編輯的前瞻性眼力對於好選題的策劃會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一位出版界前輩曾說:一個好的編輯看一部書稿的時候就像老中醫把脈,手往病人手脈上一探,就知道病症在哪裡。筆者認為此話同樣適合於報刊編輯,一個編輯去看稿子的時候,只要翻幾頁就知道作者水平之高下,知道該內容的價值何在。此等功夫,令人嚮往,但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培養出這種職業的直覺式觀察能力。 三、長於思考,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編輯的思考不僅僅表現為對版面內容及其形式的謀劃,在更深層次上,還反映了報紙及版面欄目規劃的價值取向和觀念定位,體現了宏觀文化背景下編輯對策劃對象的思想引導。這要求編輯一定要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無論欄目的設立、選題的確定、版面的布局,都需要編輯去綜合思考,去策劃。錢鍾書先生對編輯有一個很俏皮的說法,「編輯就是自己寫不出東西也不讓別人輕易寫出東西的人」。一句話點出了編輯的基本職能——刪和改。通常,新編輯在面對稿件時,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敬畏心態,不管作者說得對與不對,都照單全收,最多改幾個錯別字就匆匆在發稿單上籤發「同意發稿」甚至寫上「稿件有價值」云云。這樣盲目給作者戴高帽子反映上一個新編輯在駕馭一篇稿件時缺少做減法的能力。一個老編輯就不一樣了,他會先快讀一遍,看說了什麼東西,怎麼說的,篇章結構合理否,主題突出否,哪裡該詳哪裡該略,哪裡該小刪哪裡該大砍,哪裡有硬傷哪裡太平庸,等等,他會把這些問題列一個清單,有理有據,讓記者或作者老老實實修改。對「好稿件是刪改出來的」這句話,相信當過多年編輯的同行們都有很深的體會。這一改一刪里,彰顯的正是編輯長於思考的綜合能力。每年教師節,都是教育類報刊重頭策劃的良機。但策劃年年搞,特刊年年出,如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2007年教師節前夕,當筆者了解到該年度教師節的主題為「尊師重教,奠基未來」後,決定於9月10日當天在現代教育報教師周刊上「教師節特刊」。為了使特刊在以往基礎上有所突破,筆者事先做了大量讀者調查,了解到當前廣大一線教師最為關心的是生存狀態問題,便立即聯繫新浪網教育頻道在節前開展「教師生存狀態」網上調查,據不完全統計,近萬名社會人士及教師參加了此次調查。事後,以「2007年,考問教師生存狀態」為主打版面,共12個專題版面策劃,從多角度弘揚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展現人民教師的精神風貌,宣傳了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的方針,培養造就高素質教師隊伍和傑出的教育家的意義;昭示了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該特刊由於選題新穎、社會影響大、表現形式好,獲得了2005-2007年度教育部十大專題策劃獎。 春江水暖鴨先知。好編輯通常能在事情才剛剛萌芽別人還一團霧水渾然不覺的時候,就開始捕捉並行動了。同樣是開選題會,有些編輯能提出選題,有些編輯壓根沒想法,這就是思考得不夠。只有思考得深入才能錘鍊自己的匠心,否則就是跟風趕浪。四、做個雜家,具備較高的思想文化素養編輯應當是一個「雜家」。「雜」與「博」是新聞工作者特別是編輯所要求的「專」。具體來說,應該從四個方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養:第一,提高政治修養。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站穩正確的政治立場;要學習黨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要熟悉、研究新聞出版工作的各項政策規定,嚴格遵守宣傳紀律。如果報刊編輯的政治素質不高,那麼其政治敏感也不會強,遇到重大事件的發生也就很難從政治的高度去看問題和衡量事件的價值,也就無法去發現、策劃、組織出新聞精品。第二,提高思想修養。編輯是一項高尚、光榮的工作,同時又是艱苦無私奉獻的品德、開拓進取的精神、敬業樂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廉潔奉公的精神、嚴謹認真的態度,一絲不苟的作風。報刊編輯為他人做「嫁衣」不能草率行事,要對每一篇稿件、每一句話甚至一個詞語反覆推敲,做到取捨恰當,不偏不倚,不帶個人情緒,公正對待每位記者和通訊員的稿件。第三,提高業務修養。除了懂編輯業務外,還應儘力搞一些採訪和寫作,以便熟練掌握新聞的各種寫作知識,成為既能編又能寫的行家裡手。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識別稿件的好壞,真正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如果報刊編輯自身業務不強,就很難把稿件編好,也很難指導記者和通訊員寫出好作品。此外,報刊編輯還應儘可能地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知識。編輯部每天彙集眾多記者通訊員的來稿,報刊編輯知識面寬廣才能從容應對,把好關不出錯。報紙編輯不加強學習是很難編輯出新聞精品的。第四,提高心理修養。報刊編輯的工作,一方面是篩選、判斷、提高文稿的工作,一方面還是有序化系統的組織結構工作。無論工作的哪個側面,都是一種理性的、科學的工作。要做好這種理性的、科學的工作,就必須具備健全的心理素質。首先是對客觀秩序的承認與尊重。客觀秩序既有客觀規律、科學態度以及政策、法律等外在的秩序,也有自覺性、主動性以及道德、倫理等內在的秩序。報刊編輯認識、尊重客觀秩序,才可以獲得心理的平衡和有序,這是編輯工作所必有可缺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況下,去篩選、判斷稿件,組織編輯報刊,才可能做到有序化與系統化。有了上述修養,無論做什麼編輯工作,都能得心應手,別開生面。筆者原來是跑新聞,但消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與言論等都能寫;同時,編什麼研究什麼,筆者主持多年教學專業版面,就下工夫研究相關知識,在版面上設立了不少受讀者歡迎的專業類專欄,而通過自己的再次梳理,主編了二十多本教學專業類書籍。從北京市新聞獎到教育部年度十佳版面、全國教育報刊優秀欄目、教育部年度十大專題策劃獎,幾年來我獲得了二十餘次各類獎項。因此深深體會到,只有努力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素養,才能不斷拓展和提高自己的策劃能力。 本文作者為《現代教育報》主編雷玲


推薦閱讀:

最全活動策劃思路梳理,知名公司年會執行手冊,教你如何hold住大活動(附上校園活動策劃思維導圖)
以城鎮手機專賣店為例,如何做好一份門店開業活動策劃?
活動策劃最少必要知識
飛宮奇門策劃學 上下冊目錄
做策劃方案過程中,如何應對多次改稿?

TAG:策劃 | 能力 | 編輯 | 提高 | 報刊 | 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