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國春節紀錄片怎麼不「黑」了?
觀察推薦
作者 | 張敬偉
選自 | 南華早報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交織的現實下,中國人走出國門赴歐美和全世界觀光旅遊已是尋常事。走出去才能拓展視野,發現別國他地的好,同時對本國本土有客觀的觀照和評價。走出去的中國人能客觀甚至溢美外邊的世界,別國尤其是西方國家來到中國,能否客觀評價呢?這是中國政府和民間最擔心的事情。中國並不擔憂西方官方對華的觀感和認知,政治家都是理性的利益者,他們曉得如何和中國打交道。中國所憂者是西方世界的主流媒體和機構對中國的誤讀和抹黑。情況也在發生變化。
譬如BBC(英國廣播公司)近期拍攝的三集電視紀錄片《中國新年:全球最大的慶典》,以「億萬人同時遷徙,只為一次團圓」為主題,講述了歸鄉、團聚和慶祝的故事。該紀錄片在猴年春節播出,引發了中國人極大的共鳴。這部紀錄片的主創人員花了很多功夫研究中國小吃,並在哈爾濱、廣西和雲南等中國的天南地北進行取景。所選鏡頭,或把中國城市最美的一面展示出來,或深入街頭、家庭,頗覺人情味道。BBC正面介紹中國春節,反而讓中國觀眾吃不消。他們不明白BBC為何這次不再「腹黑」「大天朝」,三集紀錄片怎們也找不到對中國的「黑點」,搞到中國網友們不好意思了:「BBC快別誇了...你這樣我們受不鳥...」;更有網友調侃,BBC比央視還CCTV。中國網友的調侃絕非矯情,而是對BBC等西方媒體有了慣性認知——它們總是要「黑」中國的。
中國人還記得BBC「黑」中國的兩部紀錄片,一部是《中國秘密》,還有一部是《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學校》。在這兩部紀錄片中,BBC對中國青年人和學校沒有添好言,什麼網癮呢,剩男剩女呢,都成為BBC諷刺挖苦的對象。以至於中國官媒新華社挖出猛料,主持《中國秘密》的主持人Billie JD Porter本身就是問題少女。這本身就是誤讀。兩種異質文明和文化的對撞,宛若當年康乾盛世對大英帝國——乾隆皇帝面對英王使節馬嘎爾尼時,一個是天朝大國皇帝的唯我獨尊,一個代表著新興帝國的頤指氣使。互相看不慣,也不屑於了解對方--只能是看對方不順眼。現實雖非歷史那麼荒唐,但中英兩國依然有隔膜。現實政治中的中英關係特別矛盾。英國首相卡梅倫會見達賴喇嘛,激起中國強烈反彈,可以說對英國和卡梅倫實施上外交上了的「冷暴力」,來自中國的有意忽略和漠視,讓英國費了相當的外交公關才使兩國恢復了外交關係。而中國對中國資本、企業開放的態度,讓中國感到英國對華友好超越其他西方國家,英國政府也不憚於宣示自己是對華對開放的國家。在亞投行上,英國更是壞了西方世界的規矩,不惜開罪美國,使觀望的一大批西方國家加入到中國主導的這一全球性金融治理機構。英國對華的捧場,恰到好處的契合了中國的戰略訴求,讓中國很感激,但當中國認為英國是西方世界可信任的夥伴時,英國在南海問題,特別是香港問題上,又開始和中國唱反調。英國跳出來,起碼是一些政要和媒體出來指責中國和支持香港民主派,讓中國很反感。對英國又愛又恨,成了中國輿論欲罷不能的複雜情緒。一點都不奇怪,一切以利益為基準。
英國歡迎中國資本,加入亞投行,是借中國資本和影響力為英國利益服務。英國支持香港民主派,則是證明自己曾經是香港的主人。英國不僅對中國如此,對美國和歐盟也是這樣,尤其是脫歐公投,更為了證明英國的特殊性,希望歐盟給予英國不同於其他歐盟成員的待遇……這意味著英國向中國、美國、歐洲乃至世界宣示,英國雖然沒落,但還是世界級大國。英國並不那麼自信,所以才遊走於大國之間,似乎開放自主,卻也複雜多變沒有定性。作為英國最有影響力的主流媒體,BBC對華視野開放多元,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作為西方世界的老牌媒體,也不可能對一個國家有固定不變的立場。就此而言,中國也應客觀對待BBC的新聞自由。然而,BBC對華報道也不必預設立場,而應理性、中庸、客觀、多元和有溫度。即如描寫中國春節的紀錄片。這個世界,無論國、家和人,其實都希望得到別國、人家和他人的認可,而不是被貶損。因而,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尤其是國家輿論之間的交流,相互尊重和換位思考,相當重要。
推薦閱讀:
※中國第一名媛竟是她 簡直就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中國神話中的西王母與東華帝君:道教神話里的神仙領導者
※第三十屆中國圍棋名人戰揭幕
※中國的柔性外交
※李迅雷:中國人口紅利拐點效應被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