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從緊 央行強按信貸龍頭

引言]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央行將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控制流動性過剩,控制信貸;另一個方面就是加大匯率彈性,進一步放開匯率波幅            2007年12月5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中國向實施了三年的貨幣和財政「雙穩健」政策說了再見。會議明確,2008年將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  當日下午,央行即召開會議,部署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具體措施。據悉,央行將採取信貸限額管理等一攬子政策,以控制住信貸。  貨幣政策重新回到從緊的區間。這也是自1997年以來的第一次。而在當時,過熱和通貨膨脹也是宏觀調控的兩大主題。    [A]雙防之役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不僅要繼續「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而且要「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脹」。  對於前者,中央的態度向來明晰,當2007年10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創下年內最高增速,而新開工項目也高速反彈之時,市場對更嚴厲的政策導向的出台已經沒有疑問。  後者則是「第一次有了明確的說法」。半年前,在2007年年中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對此問題的表述依然是「價格上漲壓力加大」,沒有認同「通脹」之說。北京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施建淮認為,措辭變化背後,已經說明了物價上漲的程度和強大的現實壓力。  2007年10月份,CPI再次反彈,重回十年高點,達到6.5%。雖然國家統計局和發改委一致認同CPI上漲只是「結構性」的,不是普遍的物價上漲,但是,在央行近期的調查中,對於未來物價看漲的人數有增無減。  在未來普遍看漲的預期中,發改委的相關負責人也坦言,「今後一段時間價格總水平的上漲壓力仍然較大」。  他認為,推動價格總水平繼續攀升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三:一是2007年的食品價格上漲主要在下半年,對2008年的滯後影響較大;二是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仍在上漲;三是理順資源環境價格會推動價格上漲。  2007年12月4日,在中國社科院舉行的2008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所研究員李金華表示,CPI的較高上漲已經成為宏觀經濟經濟趨向過熱的明顯信號。  這似乎意味著,自2003年以來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局面也許將不再延續。    [A]貨幣政策從緊    這樣一種判斷最終決定了宏觀調控政策的基調。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組合,不僅宣告沿用十年的「穩健的貨幣政策」的終結,2005年以來的「雙穩健」政策也退出舞台中心。  消息人士稱,央行會實行信貸限額管制,要求各個銀行拿出2008年信貸投放方案,並提出指導性意見,比如,有的規定不能超過2007年前10個月的信貸量,有的要求與2007年持平。  如果哪個銀行信貸增長偏快,央行會採取定向票據、專項存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該人士稱,控制住信貸,就算按住了問題的「龍頭」。  一位工商銀行的人士也認為,2008年商業銀行的貸款速度肯定會收縮,利率上升是必然的,「央行可能根據宏觀情況採取小幅調整,並且可能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不過,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並不認為從緊的貨幣政策意味著重大的政策轉向。他的判斷是,這只是決策層對2007年以來實行政策的追認。他甚至認為,一些跡象表明,2008年央行的加息壓力還可能進一步減弱。他預測,從現在到明年末,央行可能加息1~2次。而在多重抑制通脹的政策壓力下,2008年通脹率將可能由今年的4.6%降至3.8%。    [A]匯率是核心    中金公司宏觀經濟分析師邢自強認為,造成央行窘境的原因在於,貨幣增長的根源並沒有消除,這個根源就是匯率。  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央行採取了「小步快跑」的匯率政策,導致市場形成了強烈的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由於外匯占款高增長而投放的基礎貨幣使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幾近喪失。  施建淮認為,貨幣政策只能有一個目標,央行既要維持幣值穩定又要防止通貨膨脹,是做不到的,當把穩定匯率作為第一要義的時候,實際上貨幣政策在控制通脹方面已經喪失了很大的獨立性。  上述工商銀行的人士也預期,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央行將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控制流動性過剩,控制信貸;另一個方面就是加大匯率彈性,進一步放開匯率波幅。  這種看法與中金和高盛的看法不謀而合。  中金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未來貨幣緊縮和人民幣升值將是政府對抗通脹的最有效方式。中金的計算髮現,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每升值10%,其他條件不變,中國CPI漲幅短期內將下降0.8個百分點,長期將下降3.2個百分點;貨幣增速每下降一個百分點,CPI漲幅短期內將下降0.2個百分點,長期將下降0.8個百分點。  中金相信,政府將重視使用人民幣匯率工具,2008年實現升值10%,從而將2008年的CPI控制在3.5~4.0的水平。  實際上,各大國際投行的分析師都調高了對2008年人民幣升值幅度的預期,他們普遍認為,人民幣在2008年將升值10%左右。而在2007年年初,各大投行預計人民幣2007年的升值幅度為5~7%。      [鏈接]財政貨幣政策搭配十年轉換    1996年,中國尚未擺脫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的陰影。11月末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調仍然是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一年後,1997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然延續了這樣的措辭,不過,沒有人料到,亞洲金融危機已悄悄逼近。  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物價急轉直下,中國陷入通貨緊縮泥潭。1998年財政貨幣政策即已悄然轉向,然而,當年GDP「保八」任務最終沒有完成。1998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度明確,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拉動國內需求。現實中,我們不僅用「赤字政策」,即大量國債投資彌補了需求的不足,而且,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鬆動信貸供給,防止了經濟增長下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范建軍博士認為,從執行效果上看,當時執行的實際是一種雙擴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從1998年到2002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一直持續著「七上八下」的格局。  在為2003年定調時,積極財政政策仍然擔綱宏觀調控主角。不過當年即出現了經濟過熱苗頭、外匯儲備開始加速增長,要求積極財政淡出的呼聲日高,不過,當年末的經濟工作會議,為2004年仍然定下了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搭配的基調。  「雙穩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在2005年登上了歷史舞台。這一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也從之前持續多年的7%上調為8%。  實行「雙穩健」的初衷,一是盡量拉長本輪經濟增長周期,二是在平穩較快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的雙調整。為防止經濟大起大落,在政策操作上,更加講求「微調」和政策的連續性。  實際上,「雙穩健」的模糊定義,為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靈活調整提供了很大的空間。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財政與稅收研究室楊志勇博士認為,這一時期的財政政策是一個由擴張而逐步回歸中性的過程,而貨幣政策則保持了相對的「緊縮意味」。  尤其是2007年以來,由於「三過問題」突出,即投資過快增長、流動性過多、出口增長過快,從2007年年中開始,央行的貨幣政策開始轉為「穩中適度從緊」。  范建軍認為,「政策的結果是一種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沒有達到緊縮的初衷」。而從實體經濟來看,投資和CPI的高企,也表明了雖然貨幣政策竭盡全力,但調控效果收效甚微。  至2007年年中,在過熱和通貨膨脹壓力下,決策層明確給出的信號是「穩健的貨幣政策適度從緊」。截至目前,央行一年中已經5次加息,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幾乎已經為2008年的調控定下了基本的趨向。(杜艷)  (本組文章摘自2007年12月10日《經濟觀察報》,作者為該報記者)


推薦閱讀:

關於投資理財的12個數學原理
比特幣官網管理者Cobra認可BCH支付屬性
在大城市迷惘,在房價中掙扎,你絕望了嗎?
5月份暴跌後, 加密貨幣是否接近底部?
【債市月報】20180429 2018年4月貨幣市場回顧和展望:資金面超預期緊張

TAG:貨幣 | 信貸 | 政策 | 貨幣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