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無著品第五
佛告颰陀和。是菩薩三昧當云何譬。如佛今於若前說經。菩薩當作是念。諸佛悉在前立。當具足念諸佛端正。悉欲逮見一一想。當想識無有能見諸佛頂上者。悉具足作是想見諸佛。當作是念我身亦當逮得如是。亦當逮得身想如是。亦當逮得持戒三昧如是。當作是念。我當從心得從身得。復更作念。佛亦不用心得。亦不用身得。亦不用心得佛。亦不用色得佛。何以故。心者佛無心。色者佛無色。不用是心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佛色以盡。佛痛癢思想。生死識了盡。佛所說盡者。愚痴不見不知。智者曉了之。作是念。當持何等念得佛。當持身得佛。當持智慧得佛。復作是念。亦不用身得佛。亦不用智慧得佛。何以故。智慧索不能得。自復索我了不可得。亦無所得。亦無所見。一切法本無所有念有因著。無有反言有亦著。是兩者亦不念。亦不復適得其中。但用是故。亦不在邊。亦不在中。亦不有亦不無。何以故。諸法空。是如泥洹。亦不壞亦不腐亦不堅。亦不在是間。亦不在彼邊。無有想。不動搖。何等為不動搖。智者不計。是故不動搖。如是颰陀和。菩薩見佛。以菩薩心念無所著。何以故。說無所有。經說無所有。中不著。壞本絕本。是為無所著。如是颰陀和。是菩薩守是三昧。當作是見佛。不當著佛。何以故。設有所著為自燒。譬如大叚鐵著火中燒正赤。有智者不當以手持。何以故。燒人手。如是颰陀和。菩薩見佛不當著。色痛癢思想生死識不當著。何以故。著者為燒身。見佛但當念其功德。當索摩訶衍。佛告颰陀和。是菩薩於三昧中不當有所著。不著者疾得是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如新磨鏡盛油器 女人庄飾自照形
於中起生淫慾心 放逸恣態甚迷荒
追不至誠虛捐法 為色走使燒其身
女人患害從是起 用不解法非常空
有想菩薩亦如是 我當成佛逮甘露
度脫人民憂惱患 有人想故為不解
求索人本不可得 亦無生死及泥洹
法不可擁如水月 觀察佛道無歸趣
黠慧菩薩當了是 解知世間悉本無
於諸人物無所著 疾速於世得佛道
諸佛從心解得道 心者清凈明無垢
五道鮮潔不受色 有解是者成大道
一切諸法無色漏 離想者空無想空
絕去淫慾則脫心 有解此者得三昧
精進奉行求佛道 常聽諸法本清凈
無得行求無不求 於是三昧不難得
觀察所有如虛空 道意寂然審第一
無想無作亦無聞 是為解了尊佛道
見一切色不想念 眼無所著無往來
常觀諸佛等如空 已度世間諸所求
其人清凈眼無垢 奉行精進常寂然
無量經法悉受持 思惟分別是三昧
行是三昧無所著 除一切冥得定意
不見世雄無賢聖 諸外異道聞此惑
超度思想當志求 心以清凈得見佛
睹諸佛已不復見 爾乃解是尊三昧
於地水火莫能礙 風種虛空亦不蔽
行是精進見十方 坐遙聽受所化法
如我於是講說經 樂道法者面見佛
作行勤力而不著 唯從世尊所說法
行者如是無所念 專聽道義興法施
常念解了是三昧 普諦受誦佛所講
過去諸佛皆論法 當來世尊亦復然
贊說宣布分別義 皆共嘆講是三昧
我亦如是為人尊 在世無上眾生父
皆悉解知此道眼 故解說示寂三昧
其有講受是三昧 身常安隱意不荒
是為諸佛無量德 致尊佛道獲不難
廣采眾經不可議 欲達一切諸佛化
速疾去欲諸垢塵 精進行是凈三昧
現世欲見無數佛 樂從諸尊聽受法
速疾去色除所著 行是清凈寂三昧
於是無貪及嗔恚 舍離愚痴捐憎愛
棄遠無黠除狐疑 如是得解空三昧
般舟經四輩品第六
颰陀和菩薩白佛。難及天中天說三昧者。若有菩薩。棄愛欲作比丘。聞是三昧已。當云何學。云何持。云何行。佛言。若有菩薩。棄愛欲作比丘。意欲學是三昧者。誦是三昧者。持是三昧者。當清凈持戒。不得缺戒大如毛髮。何等為菩薩不缺戒。一切悉護禁法。出入行法。悉當護不得犯戒大如毛髮。常當怖畏遠離於諛諂。悉當護禁。作是護者是為清凈持戒。何等為菩薩缺戒者。是菩薩求色。何等為求色。其人意念。持是功德。使我後世生若作天。若作遮迦越王。佛言。用是比此菩薩為缺戒。其人久持是行持是戒。持是自守福欲所生處。樂於愛欲中。是為毀戒。佛告颰陀和。是菩薩比丘。欲學是三昧者。清凈持戒。完具持戒不諛諂。持戒當為智者所稱譽。為羅漢所稱譽。於經中當布施。當精進所念強。當多信勸樂。常承事於和上。當承事於善師。所從聞是三昧者。所可聞是三昧處。當視其人。如佛。佛告颰陀和。是菩薩視師如視佛者。得三昧疾。設不恭敬於善師。輕易於善師。欺調於善師。正使久學是三昧。久持久行。設不恭敬師者疾亡之。佛告颰陀和。是菩薩。若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得聞是三昧當視如佛。所聞三昧處當尊敬。佛告颰陀和。菩薩所聞是三昧處。不當持諂意。向是菩薩不得諂意。常當樂獨處止。不惜身命。不得悕望人有所索。常行乞食。不受請。不嫉妒。自守節度。如法住。所有趣足而已。經行不得懈。不得卧出。如是颰陀和。如是經中教其棄愛欲作比丘學是三昧者。當如是守。如是颰陀和菩薩白佛難及天中天所說法。若有後世懈怠菩薩。聞是三昧已不肯精進。其人自念。我當於後當來佛所索是三昧。耳。云何言我曹身羸極有病瘦恐不能求。聞是經已懈怠不精進。若復有菩薩精進者。欲學是經。當教之隨是經中法教。用是經故。不惜軀命。不望人有所得者。有人稱譽者不用喜。不大貪缽震越。無所愛慕。常無所欲。聞是經不懈怠。常精進。其人不念。我當於後當來佛所乃求索。自念使我筋骨髓肉皆使枯腐。學是三昧終不懈怠。自念我終不懈怠死也聞是經已無不歡樂。時佛言。善哉善哉颰陀和。所說者無有異。我助其歡喜。過去當來今現在佛悉助歡喜。佛爾時頌偈言
如我今所說法 悉受學獨處止
行功德自守節 是三昧不難得
常乞食不受請 悉棄捨諸欲樂
所從聞是三昧 敬法師如世尊
有誦行是三昧 常精進莫懈怠
不得惜於經法 不求供乃與經
其有受是三昧 爾乃為是佛子
學奉行如是者 得三昧終不久
常勤力不懈怠 除睡眠心開解
當遠離惡知識 然後從是法行
去放逸不休息 常舍離眾聚會
比丘求斯三昧 隨佛教當如是
颰陀和菩薩白佛。比丘尼求菩薩道。欲學是三昧。欲守是三昧。當持何等法。住學守是三昧。佛告颰陀和。比丘尼求摩訶衍三拔致。是三昧學守者。當謙敬。不當嫉妒。不得嗔恚。去自貢高。去自貴大。卻於懈怠。當精進棄於睡眠不得卧出。悉卻財利。悉當凈潔護。不得惜軀命。常當樂於經。當求多學。當棄淫恚痴。出魔羅網去。當棄所好服飾珠環。不得惡口。不得貪愛好缽震越。當為人所稱譽不得有諛諂。學是三昧時。當敬善師視如佛。當承是經中教守是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比丘尼行恭敬 不妒嫉離嗔恚
除憍慢去自大 行是者得三昧
當精進卻睡卧 捐所欲不貪壽
一心慈於是法 求三昧當如是
無得聽貪淫心 棄嗔恚及愚痴
莫得墮魔羅網 求三昧當如是
設有學是三昧 無調戲舍貪身
一切捐眾狐疑 當至誠不虛飾
舍小慈常大慈 敬善師無己已
當去離於眾惡 求三昧當如是
行求法欲得者 不貪著缽震越
從人聞爾三昧 視如佛等無異
颰陀和菩薩白佛。若有白衣菩薩。居家修道。聞是三昧已欲學者。欲守者。當云何於法中立。學守是三昧。佛告颰陀和。白衣菩薩。聞是三昧已欲學守者。當持五戒堅凈潔住。酒不得飲。亦不得飲他人。不得與女人交通。不得自為。亦不得教他人為。不得有恩愛於妻子。不得念男女。不得念財產。常念欲棄妻子。行作沙門。常持八關齋。齋時常當於佛寺齋。常當念布施不念我。當自得其福。當用萬民故施。常當大慈於善師。見持戒比丘不得輕易說其惡。作是行已。當學當守是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有居家菩薩 欲得是三昧
常當學究竟 心無所貪慕
誦是三昧時 思樂作沙門
不得貪妻子 舍離於財色
常奉持五戒 一月八關齋
齋時於佛寺 學三昧通利
不得說人惡 無形輕慢行
心無所榮冀 當行是三昧
奉敬諸經法 常當樂於道
心無有諂偽 棄捨慳妒意
有學是三昧 常當行恭敬
舍自大放逸 奉事比丘僧
颰陀和菩薩白佛。若有優婆夷。求摩訶衍三拔致。聞是三昧已欲學守者。當行何等法學守是三昧。佛告颰陀和。若優婆夷。求摩訶衍三拔致。聞是三昧已欲學守者。當持五戒自歸於三。何等為三自歸於佛歸命於法。歸命於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示吉良日。不得調戲。不得慢恣。不得有貪心。優婆夷常當念布施。歡樂欲聞經。力多學問優婆夷常當敬重於善師。心常不倦不懈。若比丘比丘尼過者。常以坐席賓主飲食待之。佛爾時頌偈言
若有優婆夷 誦是三昧者
當從佛法教 奉五戒完具
守是三昧時 當尊敬於佛
及法比丘眾 恭敬其善師
不得事余道 勿祠祀於天
行是三昧者 見人立迎逆
除去殺盜淫 至誠不兩舌
無得向酒家 當行是三昧
心不得懷貪 常當念施與
除去諛諂意 無得說人短
常當恭敬事 比丘比丘尼
聞法語悉受 學三昧如是
般舟經授決品第十
颰陀和菩薩問佛。少有及者天中天怛薩阿竭。乃說是三昧。諸菩薩所樂精進行。無有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般泥洹後。是三昧者。當在閻浮利內不。佛告颰陀和菩薩。我般泥洹後。是三昧者當現在四十歲其後不復現。卻後亂世佛經且欲斷時。諸比丘不復承用佛教。然後亂世時。國國相伐。於是時是三昧當復現閻浮利內。用佛威神故。是三昧經復為出。颰陀和菩薩。羅鄰那竭菩薩。從坐起正衣服。叉手於佛前白佛。佛般泥洹後亂世時。我曹共護是三昧。持是三昧。具足為人說之。聞是經卷無有厭極時。摩訶須薩和菩薩。憍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因坻達菩薩。和輪調菩薩。共白佛言。佛般泥洹去。卻後亂世時。是經卷者。我輩自共護持。使佛道久在。其有未聞者。我輩當共為說。教授是深經。世間少有信者。我曹悉受之。時五百人從坐起。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叉手於佛前往白佛。佛般泥洹後亂世時。聞是三昧悉自持護願持。我五百人囑累是八菩薩。時佛笑。口中金色光出。至十方不可計佛國。悉照明還繞身三匝從頭上入。阿難從坐起更被袈裟。前至佛所為佛作禮。卻住叉手。以偈贊曰
其心清凈行無穢 神通無極大變化
已過諸礙超眾智 光明除冥去垢塵
智慧無量心普解 佛天中天鶡鴨音
一切外道莫能動 何緣而笑出妙光
願正真覺為解說 慈愍一切眾生尊
若有聞佛柔濡音 解釋達聖化俗行
世尊所感非唐舉 眾聖導師不妄笑
今者誰當在決中 世雄願為解此意
今日誰住道德堅 誰當逮得興妙行
誰今受得深法藏 無上道德眾所歸
今日誰當愍世間 誰當奉受是法教
誰堅立於佛智慧 世尊願為解說之
佛爾時為阿難說偈言
佛語阿難汝見不 五百人等在前立
其心歡然歌頌曰 我等亦當逮是法
顏色和悅敬視佛 我等何時得如是
皆悉竦立嗟嘆佛 我輩會當逮如是
五百人等今現在 名字雖異本行同
常樂奉受是深經 於當來世亦復然
今我囑累告汝等 佛慧無量知彼本
是等不獨見一佛 亦不立此得其慧
徹照彼之宿世命 以曾更見八萬佛
五百人等存在道 常解經義勉行成
勸助無數諸菩薩 常行慈哀護經法
勸化一切眾人民 悉令逮得大道行
知見過去諸世尊 睹八十億那術數
名德普大脫於心 擁護是法三轉行
現世於此受我教 分布供養是舍利
安諦受習佛所化 皆悉諷誦有所付
著於塔寺及山中 若付天龍乾陀羅
各各轉授經卷已 壽命終訖生天上
天上壽盡還世間 各各而生異種姓
當復取此佛道行 分別是經如所願
用愛樂斯經法故 求輒得之持奉行
令無數人得聽聞 欣踴難量心無等
是等黠慧不厭法 非貪軀體及壽命
降伏一切諸外道 授與經法弘其志
是經法者無能得 及持諷誦講說者
今四輩人住我前 五百之眾能堪持
是八菩薩颰陀和 羅鄰那竭那羅達
摩訶須薩和輪調 因坻須深憍曰兜
比丘及尼清信士 奉玄妙法上義句
常以經道哀世間 宣暢方等普流化
颰陀和等八菩薩 於五百眾為英雄
常當奉持方等經 於世之俗無所著
釋一切縛解空慧 紫磨金色百福相
恆行慈哀度眾生 施以安隱滅諸塵
壽終之後生法家 不復歸於三惡道
世世相隨常和協 然後逮得尊佛道
已棄捐於八難處 遠離一切諸惡道
其功德行莫能稱 所受福祐無能量
當復值見彌勒佛 咸同一心往自歸
悉共供養等慈哀 逮於無上寂滅句
其心僉然而和同 正意奉事人中尊
不猗俗事得法忍 疾逮無上大道行
彼常奉持此經法 夙興夜寐而諷誦
殖眾功德修梵行 睹彌勒時義若此
於是賢劫所興佛 慈哀世間放光明
每所在處普持法 奉事去來現在佛
皆悉供養諸世雄 見三世尊無眾毒
當疾逮得尊佛道 不可思議無有量
中有前得佛道者 後人展轉相供養
不可計劫那術數 如是終竟乃斷絕
於是居士颰陀和 羅鄰那竭那羅達
及須薩和憍曰兜 曾見諸佛如恆沙
常當奉事正法化 宣布諸佛無億教
道行無量不可稱 至於無數億劫中
假使有人受持名 所周旋處若夢中
如是勇猛導世間 皆當逮得無上道
若有睹見及聞聲 其心欣然踴躍者
皆得佛道不復疑 何況奉受供養者
若嗔恚之及罵詈 持惡意向撾捶者
於是八人威神恩 尚使得佛況恭敬
彼所受法不可議 名稱無量及壽命
光明無限德無疑 智慧無量行亦然
常得面見無量佛 清凈之戒如恆沙
於是廣普行布施 以用求索無上道
無數億劫說其福 莫能齊限厥功德
受是經法誦習者 逮於大道不復難
其有愛樂此經卷 受誦諷持講說者
當知五百人中人 其心愛樂終不疑
假使施得是經法 愛樂道義加精進
行清凈戒除睡卧 逮是三昧終不難
欲獲安隱布經戒 比丘受學在閑居
常行分衛知止足 逮是三昧終不難
舍離眾鬧不受請 口莫貪味棄愛欲
所從聞是經法者 敬如世尊常供事
除去慳貪受是法 斷絕淫慾棄愚痴
發起大道心無疑 然後學行是三昧
行無所著舍諸欲 常自謹慎棄恚恨
精進奉行佛法教 然後受學是三昧
不貪男女及所有 遠離憍慢並妻妾
居家修道常慚愧 然後學誦是三昧
無賊害心行柔順 不樂謗訕舍諸惡
不用色求得法忍 當善諷誦是三昧
若比丘尼學是法 常當恭敬棄憍慢
遠離調戲及貢高 得是三昧不復難
常行精進除睡卧 不計吾我諸人物
愛樂法者不惜命 然後學誦是三昧
制淫劮意舍所著 無嗔恚心棄諛諂
終不復墮魔羅網 持是三昧得如是
於諸眾生行平等 除去放逸眾塵埃
性無卒暴及粗言 然後學誦是三昧
於缽震越及衣服 不得須臾有貪愛
尊敬善師視如佛 然後學誦是三昧
以逮善利離惡道 一心信樂佛法教
遠離一切八難處 持是經者得如是
般舟經擁護品第八
颰陀和菩薩。羅鄰那竭菩薩。憍曰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倫調菩薩。見佛所說。是八菩薩皆大歡喜。持五百劫波育錦衣。持珍寶布施。持身自歸供養佛。佛語阿難。是颰陀和等。於五百菩薩人中之師。常持中正法。合會隨順教莫不歡喜者。歡樂心。隨時心。清凈心卻欲心。是時五百人皆叉手立佛前颰陀和菩薩白佛言。菩薩持幾事得是三昧。天中天。佛言。菩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不信余道。二者斷愛欲。三者如法行。四者無所貪生。是為四。菩薩疾得是三昧。佛告颰陀和。若有菩薩學是三昧者。若持若誦若守。今世即自得五百功德。譬如颰陀和慈心比丘終不中毒。終不中兵。火不能燒。入水不死。帝王不能得其便。如是菩薩守是三昧者。終不中毒。終不中兵。終不為火所燒。終不為水所沒。終不為帝王得其便。譬如颰陀和劫盡壞燒時。持是三昧菩薩者。正使墮是火中火即為滅。譬如大罌水滅小火。佛告颰陀和。我所語無有異。是菩薩持是三昧者。若帝王若賊若水若火。若龍若蛇。若閱叉鬼神若猛獸若大蟒若蛟龍。若師子若虎若狼若狗。若人若非人。若[狂-王+加]玃。若薜荔。若鳩洹鬼神。若欲嬈人。若欲殺人。若欲奪人缽震越。若壞人禪奪人念。設欲中是菩薩者終不能中。佛言。如我所語無有異除其宿命所請。其餘無有能中者。佛言。我所語無有異若有菩薩持是三昧者。終不病目。若耳鼻口。身體無病。其心終不憂終不厄。是菩薩。若死若近死。設有是患者。佛語為有異。除其宿命所作。複次颰陀和。是菩薩諸天皆稱譽。諸龍皆稱譽。諸閱叉鬼神皆稱譽。諸阿須輪皆稱譽。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皆稱譽是菩薩。諸佛天中天。皆稱譽是菩薩。複次颰陀和。是菩薩為諸天所護。為諸龍所護。四天王。釋提桓因。梵三缽天。皆護是菩薩。閱叉鬼神。乾陀羅鬼神。阿須倫鬼神。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皆共擁護是菩薩。諸佛天中天。皆共擁護是菩薩。複次颰陀和。是菩薩為諸天所敬愛。諸龍閱叉鬼神。乾陀羅鬼神。阿須倫鬼神。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皆共敬愛時菩薩。諸佛天中天。皆無有愛欲。以道德故皆復敬愛是菩薩。複次颰陀和。是菩薩諸天皆欲見之。諸龍閱叉鬼神。乾陀羅鬼神。阿須倫鬼神。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皆思樂欲見是菩薩。諸佛天中天。皆各各欲使是菩薩往到其所。用人民故欲使往。複次颰陀和。是菩薩諸天皆來至其所。諸龍閱叉鬼神。乾陀羅鬼神。阿須輪鬼神。迦留羅鬼神。真陀羅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皆來至是菩薩所。與共相見。諸佛天中天。菩薩不但晝日見。夜於夢中。若見諸佛身。若諸佛各各自說其名字。複次颰陀和。是菩薩所未誦經。前所不聞經卷。是菩薩持是三昧威神。夢中悉自得其經卷名。各各悉見悉聞經聲。若晝日不得者。若夜於夢中悉見得。佛告颰陀和。若一劫。若復過一劫。我說是菩薩持是三昧者。說其功德不可盡竟。何況力求得是三昧者。佛爾時頌偈言
若有菩薩學誦是 佛說三昧寂定義
假使欲嘆其功德 譬如恆邊減一沙
刀刃矛戟不中傷 盜賊怨家無能害
國王大臣喜悅向 學此三昧得如是
蚖蛇含毒誠可畏 見彼行者毒疾除
不復嗔恚吐惡氣 誦是三昧得如是
怨仇嫌隙莫能當 天龍鬼神真陀羅
睹其威光皆嘿然 學此三昧得如是
山野弊狼及大蟒 師子猛虎鹿[狂-王+加]玃
無傷害心攝藏毒 悉來親護是行者
弊惡鬼神將人魂 諸天人民懷害心
感其威神自然伏 學此三昧得如是
其人不病無苦痛 耳目聰明無闇塞
言辭辯慧有殊傑 行三昧者速逮是
其人終不墮地獄 離餓鬼道及畜生
世世所生識宿命 學此三昧得如是
鬼神乾陀共擁護 諸天人民亦如是
並阿須倫摩睺勒 行此三昧得如是
諸天悉共頌其德 天人龍鬼真陀羅
諸佛嗟嘆令如願 諷誦說經為人故
其人道意不退轉 法慧之義而無盡
姿顏美艷無與等 誦習此經開化人
國國相伐民荒亂 饑饉荐臻懷苦窮
終不於中夭其命 能誦此經化人者
勇猛降伏諸魔事 心無所畏毛不豎
其功德行不可議 行此三昧得如是
妖蠱幻化及符書 穢濁邪道不正行
終無有能中其身 用愛樂法達本故
一切悉共歌其德 具足空慧佛尊子
然後當來最末世 手得是經得如是
常行精進懷喜踴 同心和悅奉此法
受持經卷講諷誦 今我以是為彼說
般舟經羼羅耶佛品第九
佛告颰陀和。乃往昔時不可計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羼羅耶佛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於世間極尊。安定於世間。於經中大明。天上天下號曰天中天。爾時有長者子名須達。與二萬人俱。來至羼羅耶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面。須達長者子問羼羅耶佛是三昧。羼羅耶佛。知須達長者子心所念。便為說是三昧。須達長者子聞是三昧已大歡喜。即悉諷受得作沙門。求是三昧八萬歲。時長者子須達。從佛聞經甚眾多。悉從無央數佛聞經。其智慧甚高明。長者子須達。其後壽終生忉利天上。以後復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爾時故劫中復有佛。名術闍波提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菩。時佛在剎利家生。爾時長者子須達。復於佛所聞是三昧復求之。時長者子須達。其後復於故劫中復有佛。名賴毗羅耶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婆羅門種。時長者子須達。復於佛所受是三昧。求守八萬四千歲佛告颰陀和。長者子須達。卻後八萬劫得作佛。名提和竭羅。爾時長者子須達。為人高明勇猛智慧甚廣。佛言。見是三昧不。颰陀和。饒益乃爾。使人成就得佛道。若有菩薩得是三昧者。當學誦當持當教人當守。如是者得佛不久。若曹知不颰陀和。是三昧者是菩薩眼。諸菩薩母。諸菩薩所歸仰。諸菩薩所出生。若知不颰陀和。是三昧者破去於冥。明於天上天下。若知不。颰陀和。是菩薩三昧者。是諸佛之藏諸佛之地。是珍寶淵海之泉。是無量功德之鎮益。明哲之經。當作是知三昧所出。如是從是中出佛。聞經正立於四意止中。何等為四意止中。一者自觀身。觀他人身。自觀身觀他人身者。本無身。二者自觀痛癢。觀他人痛癢。自觀痛癢觀他人痛癢者本無痛癢。三者自觀意。觀他人意。自觀意觀他人意者。本無意。四者自觀法觀他人法。自觀法觀他人法者。本無法。佛告颰陀和。是三昧誰當信者。獨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阿惟越致。阿羅漢。乃信之耳。有愚痴迷惑心者。離是現在佛前立三昧遠。何以故。是法當念佛當見佛。佛告颰陀和。是菩薩當念佛當見佛當聞經。不當有著。何以故。佛本無是法無所因。何以故。本空無所有。各各行法念。是法中無所取。是法無所著。如空等甚清凈。是法人所想。了無所有。無所有。是法假所因者空寂耳如泥洹。是法無所有本無是法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人本無。是法不著者近。有著者遠。佛告颰陀和。若有守是三昧者。因想入無想中。見佛念佛。守覺聞經念法。守覺不得念我。不得著法。何以故。有守覺。颰陀和有守覺不見佛。有所著如毛髮不得法。施他人有所悕望為不施。持戒有所悕望為不凈。貪於法不得泥洹。於經中有諛諂。不得為高明。樂於眾會中。喜於余道。終不能得一行。於欲中念難。有嗔恚不能忍辱。有所憎惡不得說他人。善求阿羅漢道者。不得於是見。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中不逮。無所從來。生法樂於中立。有所著不得空。菩薩終不得慳貪有懈怠不得道。有淫劮不入觀。有所念不入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是等功德不可計 奉戒具足無瑕穢
其心清凈離垢塵 行此三昧得如是
設有持是三昧者 智慧普大無缺減
博達眾義常不忘 功德之行如月明
設有持是三昧者 解了覺意不可識
曉知無量之道法 無數諸天護其德
設有持是三昧者 常自面見無數佛
聞無量佛講說法 輒能受持念普行
設有持是三昧者 惡罪勤苦皆滅除
諸佛於世行愍哀 悉共嗟嘆是菩薩
假使菩薩欲睹見 當來無數佛世尊
一心踴躍住正法 當學諷誦是三昧
其有持是三昧者 其功德福不可議
逮得人身最第一 出家超異行分衛
若有末後得是經 逮功德利最第一
得其福祐不可限 住是三昧得如是
推薦閱讀:
※後漢書 卷六十五 ? 列傳第五十五
※後漢書志第十一 天文中 明十二章五和三十三殤一安四十六順二十三質三
※後漢書志第十二 天文下 桓三十八靈二十獻九隕石
※全後漢文(清)嚴可均輯全後漢文卷八十
TAG:後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