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劍史
劍屬雙刃短兵,有單劍和雙劍、長劍和短劍之分。它的結構一般分為劍尖,劍刃,劍脊,護手,劍炳,劍首,再加上劍鞘和劍穗。劍長約三尺左右,一般是根據人的高矮,左手反持劍時劍尖與耳上邊緣齊。也有的劍是根據人的身高,體重或不同拳種的特殊需要打制而成的加長,加寬,加重的劍,比如象八封掌門特製的八封劍。 遠古時期,武器的設計和製造非常簡單,尚處於初級階段,為了利於近戰,那時主要使用的是短兵,在有限的九種短兵中劍輕便靈活,有尖、有刃直刺橫割運用自如,所以非常受人喜愛。殷商以前就有了關於劍的記載。隨著時光的展轉習劍崇劍的社會風氣日甚一日,對劍產生一種神秘感,似乎劍在戰爭中體現著一種超人的不可抵擋的威力。因而使劍在民間流傳著不少神話傳說,如漢高祖平定天下之後將他所佩帶的寶劍收在兵器庫中,一日見庫中劍氣象雲一樣飛出了庫外,好象龍蛇一般上下飛舞。《晉書 張華列傳》中也記述民這樣一段傳說:豐城令雷煥掘土時得寶劍一口,後來傳給其子雷華,一日雷華佩劍渡河,忽然劍從腰間飛出來躍入水中,他敢忙叫人到水中去打撈,結果寶劍不見了,只見兩條數丈長的龍在水中遊戲。 由於當時對劍的崇拜心理,在鑄劍時便衍生出許多儀式化的行為方式,《吳霸佔春秋》卷二講述了一個有名的制劍匠人幹將與妻莫邪在為吳王闔閭鑄劍時,「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裝炭」,莫邪還虔敬地將自己的頭髮,指甲剪下投入在熔爐中。在唐陸廣微 《吳地記匠門》對這個傳說又有了不同的記載:春秋時吳王闔閭令幹將在匠門鑄劍,鐵汁流不下來,幹將妻莫邪問該怎樣辦,幹將說:從前先師歐冶子鑄劍時,曾以女人配爐神。莫邪聽說後就投身爐中,鐵汁流出來了,鑄成二劍,雄劍名幹將,雌劍名莫邪,幹將進雄劍於吳王,而藏雌劍,雌劍思念雄,常悲鳴。
古書除記載了幹將,莫邪寶劍之外還有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神劍,都為世人所稱道。一九六五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在地下埋藏了二千多年,仍舊閃光鋒利。
春秋戰國時期習劍、斗劍、佩劍之風非常盛行,《莊子說劍》中記述了趙文王喜劍,三千餘劍干日夜為他相鬥表演的故事,可見場面何等壯觀。置此,男子佩劍不僅顯示出威儀的雄風,也是一種狂猖風雅的服飾,更是一種權力地位的象徵,因而產生了與佩劍、習劍相適應的嚴格的佩劍制度。
劍素有「百刃之君」「百兵之帥」的美稱。各門各派的武術都有自己不同風格的劍術招法,和劍術理論。劍的應用方法很多,基本上分為,刺,點,劈,掛,掃,砍,撩,挑,雲,托,抹,絞,剪,崩等等,以及由基本招法演變組合而成的連環招數。
劍穗也叫劍疆或劍胞,劍穗分為長穗和短穗兩種,雖然劍是主體,劍穗是附件,但劍穗並不僅僅是劍的裝飾品,它不象近些年有些類似舞蹈的劍術套路,為了追求美和飄,著重舞動劍穗,以追求劍穗造型為目的表演,甚至有時劍穗在先,劍尖和刃在後,突出劍穗的舞花表演,乎略了劍穗的本來面貌。劍穗的本來面貌是什麼呢?我們翻開歷史有關古代兵器的卷宗,從劍穗的發展演變過程,就不難看出劍穗在驁心動魄的搏擊中是起一定作用的,並非只是一般的附件和裝飾。
古代馬一作戰除用長兵器,同時也佩帶劍和刀等較短的兵器,劍作為用於近戰備用的武器,為了使用方便和防止脫落,往往用皮繩將劍炳拴在馬鞍或手腕上,人們把拴在劍上的皮繩稱之為「劍疆」,也叫「劍胞」。後人稱之為劍穗。
在激烈複雜的搏擊中,要求人的身體每個部位都要為搏擊服務,手持的兵器當然也不例外了,要求從設計到使用都要有利於靈活出擊,達到迅速殺傷對手的目的,由此人們利用劍疆比較柔軟的特性,用劍疆纏繞對方使劍穗成為近蹁刃戰中劍所不到的作用。人們還學會利用劍疆比較隱敝的特點,出奇不意地擊打對方的眼部、面部,後來甚至發展到在劍穗中藏小型的暗器偷襲對方等等。中國的鑄劍術在春秋戰國時產生了劃時代的發展。近年出土的名劍如越王勾踐劍即是當時鑄劍師的傑作之一。
我願一提的其它兩柄名劍是步光和屬鏤。其中,屬鏤乃不祥之劍。夫差用它殺了吳子胥而亡國。越王又用它殺了文種而終亡越。步光乃仁義之劍,得者而王天下。此二劍或已龍蛇而江澤,抑尚污淖而伴亡侯耶?
近世論劍多譽龍泉。又名龍淵,蓋唐時已有是劍,避高祖諱而稱龍泉。此其一說。又因鑄者以龍泉泉水淬劍,劍化龍而去,故名。此其二說。劍術在春秋後期開始出現,史籍中也開始出現關於劍術家的記載。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卧薪嘗膽、報仇復國的越王勾踐,曾請了一個埋名隱姓、生活在山林中的劍術家越女給他的士兵傳授劍術。這個越女不僅劍術精通,而且還有一套理論。她說,劍術看起來似乎淺顯而容易,但是其中的道理卻深邃而精妙,有門戶的開合,陰陽的變化。用劍進行搏鬥時,精神要充足,外表要沉穩,看上去安祥平和,像一個文靜的少女,一經交手才知道兇狠如同惡虎。這樣的劍術家可以以一當百,以百當萬。
劍術不僅在春秋戰國的戰場上發揮著臨陣殺敵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一種表演藝術。。。。在這一時期,無論是臨陣打仗,還是擊劍娛樂,劍術的好壞都關係到格鬥者的生死存亡,所以這是的劍術都是非常實用的實戰技術,沒有半點華而不實之處。在格鬥時,往往先以假動作欺騙對方,等到對手開始動作,自己再動。不動則已,一動起來就急如閃電,這樣雖然是後發制人,卻往往搶在對手之前擊中對手。(『莊子。說劍』)
收持兵器的舞蹈在秦末漢初有了新的發展,成為軍隊中的一種娛樂。公元前206年項羽的謀士范增為了除掉與項羽爭天下的劉邦,在項羽招待劉邦的酒宴上,示意手下的戰將項莊在席間刺殺劉邦。於是,項莊就以舞劍助興為名,持劍舞向劉邦,準備在舞劍中找機會行刺。這時,同情劉邦的另一楚軍將領項伯件勢不妙,借口一個人獨舞不如雙人對舞好看,也急忙拔出劍,跳入場中於項莊對舞起來,暗中用身體保護劉邦(『史記。項羽本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就作為成語流傳下來。這說明在秦朝末年已經有了用兵器舞練的一些套路動作,這種套路不僅可以單人演練,也可以雙人表演。項莊和項伯都是行伍中的戰將,因此,他們的舞劍很可能是把自己所熟悉的戰鬥動作串在一起表演的。出土的漢畫像中,也可以看到以對打形式出現的各種較為複雜的武藝動作,如:弓步扎槍、躍步前刺、歇步架劍、弓步格擋等等。
為了對付匈奴的騎兵,漢朝也發展起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軍隊。騎兵交戰中以砍斫為主,很少有刺的動作。於是,環柄刀代替了劍,使得劍在戰場上的使用價值大大下降。到了東漢末年,環柄刀幾乎完全取代了劍,成為軍中主要的短兵器。
劍在戰場上地位的下降反而使擊劍的風氣在社會上風行開來,人人喜歡擊劍,喜歡佩帶寶劍,劍術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每人都在腰間掛一口寶劍(『晉書。輿服志』)。雖然從漢代起,重文輕武的社會風氣已經形成,但是,當時的讀書人卻一點兒不像封建社會後期那些弱不禁風的白面書生,大家都以能文善武而自豪,許多文人墨客與劍術結下了不解之緣。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祖上在趙地就是以傳授劍術而馳名;東方朔15歲就學習擊劍;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年輕時不僅喜歡讀書,而且喜歡擊劍。漢武帝時,渤海郡博學多文的儒士雋不疑,應邀去見一個大官,看門人要他解下佩劍,雋不疑十分堅決地回答道,劍是君子用以自衛的武備,不能解(『漢書。雋不疑傳』)。陳壽寫到他在「安平之世而刀劍不離於身」(『三國志。吳書。物主傳』)。這個時期還出現了不少專門講擊劍方法的文章,據『漢書』記載,這樣的文章有38篇,可惜後來都失傳了。東漢末年,劍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不少技藝高超的擊劍家,這些人遊走四方,傳授劍術。如在漢恆帝和漢靈帝年間(公元147-189年),在首都洛陽城,一個叫王越的劍師就十分有名,教過不少徒弟。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盛大的朝代,特別是在開國後的100多年裡,萬象更新。兩晉南北朝時期那種萎靡不振的文弱風氣被一掃而光,整個社會充滿了蒸蒸日上、朝氣勃勃的陽剛之氣。唐代的文人們不但用筆來歌頌兵刀弓馬的軍旅生活,寫出了大量的邊塞詩篇,而且非常喜愛武藝,一手握筆,一手提劍。被譽為「詩仙」的李白,15歲就喜愛擊劍,25歲仗劍遠遊,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36歲時還「學劍來山東」。他不僅劍術高明,而且善騎馬,能射箭。
唐代的民間武術在套路化、娛樂化的方向上又朝前邁進了一大步,這突出地表現在劍術方面。唐代以前已經有了娛樂化的種種表現,如在戰國時已有叫蘭子的宋國人可以同時玩弄七支劍,其間總有五支在空中飛舞,有些像今天的雜技表演。這種表演到東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張衡的『西京賦』里有對邊走繩索,邊做這種拋劍表演的生動描寫。到了唐代,持劍舞蹈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友人宴飲時也舞劍助興,如大詩人李白每至酒酣耳熱之際,便拔劍起舞,「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玉壺吟』)「萬里橫歌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南陵別兒童入京』)。李白的劍術到達很高的水平,當他起舞拂長劍」時,「四座皆揚眉」。就是體弱多病的杜甫,在年輕時也曾「把臂開樽飲我酒,酒酣擊劍蛟龍吼。」(『相從行贈嚴二別駕』)
這種表演性劍術到達了出神入化的境地,精通劍術的人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劍術家就是斐[min上曰下文],劍一到他的手中,就像有了生命。『獨異志』對他的劍術是這樣描寫的:斐[上曰下文]騎在疾馳如飛的馬上,手中的劍左右揮舞,寒光閃閃,忽然,他振臂一揮,寶劍一下飛起數十丈高,直逼雲端,發出閃電般耀眼的光芒,隨即從高空刺下來,疾如流星,只見斐[min上曰下文]舉鞘一揚,「喀嚓」一聲,寶劍入鞘。站在一旁圍觀的人,看的頭髮根直發麻。斐[min上曰下文]的劍術、李白的詩和張旭的草書在唐代被人們稱為「三絕」。斐[min上曰下文]的劍術與實戰已經有了相當的距離,帶有明顯的娛樂化、藝術化特徵,所以能夠吸引數千人。
劍術與藝術的進一步結合便是劍舞,也可以稱之為藝術化的劍術套路表演。唐代的劍舞已經達到極高的水平,大詩人杜甫看來著名的公孫大娘的舞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過了50年後,在看公孫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的表演時不禁回首當年,記憶猶新,寫下了千古名篇『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使我們今天似乎還能看到公孫大娘的劍舞如雷霆震怒,蛟龍出水,觀眾驚訝失色的生動情景。杜甫說,大書法家張旭就是因為常去觀看公孫大娘的劍舞而收到啟發,草書大為長進。
公孫大娘的劍舞因為是舞蹈,需要高度的藝術化加工,自然與軍事武藝完全不同,就是斐[min上曰下文]的劍術也與實際的作戰技術有較大的差距,這與後來緊緊扣住攻防格鬥為主題發展起來的武術套路有明顯的區別,這說明唐代的套路武術還不成熟。但是武術,尤其是套路武術,需要極為豐富的動作素材,唐代舞蹈的高度發達,特別是武舞達到一個高峰,為後來武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吳鉤」。乃吳越時名劍也。吳王夫差乃狂暴之君,挾其祖闔廬的勇武,又秉桀劣的本性,閑時尤好擊劍,舉國皆仿效之。故東周列國志寫到此慷慨曰:「吳王好擊劍,百姓多傷痕」。 吳王因愛利劍,朝中媚臣多貢奉之。官吏更於民間賦斂之。有一鑄劍師,奈於官吏催逼,造劍幾日夜不成,想到全家性命,愁苦不堪。其子時尚頑童,偶問之,其父因告原由,並言非人之精血祭劍之魂,劍終不成。子憤然起,願犧牲以救,遂躍身爐火中而化。當劍之成也,猶隱形火焰中。漾如靜水,色青如龍,緲緲一綹青煙遙接雲漢。當出劍時,鑄劍師淚墜劍上,劍嘶嘯似童子哭。吳王最愛此劍。然貢收愈多,型制皆一,遂混亂它劍中而不辨,吳王病之,遍詰群臣而無能助者。遂召鑄劍師。至則於眾劍中一呼子乳名而劍飛貼胸上。蓋此劍乃童子之魂也,故其父之呼,童子猶能辨識爾。
吳 鉤 行
夫差暴桀誅忠臣,錢塘潮湧子胥魂。 浣紗女娃腰如柳,宮妃餓死為效顰。 酒酣擲爵呼擊劍,從此舉國見傷痕。 步光屬鏤意不足,令動天下盡搜尋。 南郊有村深谷中,谷中水猛有龍聲。 地佔陰陽藏八卦,石沏成爐象五行。 龍沉爐底非凡鐵,火吞日月借仙風。 淬劍淘干谷中水,龍猶眠睡劍難成。 酷吏催逼無日夜,鑄者恨眼對寒空。 膝邊童子或相問,臨言心悸復逡巡: 劍專殺戮性嗜血,出世猶懾人精魂。 童子怒生眉眼間,攬衣揎袖立憤然。 一蹴躍入無情火,烈火突迸勢如山。 燒去肌膚痛刺骨,魂入龍軀始蕩然。 一入吳宮門萬千,遙望家園雲之南。 妝次多得西子撫,深夜時伺昏王眠。 日久天下貢已多,寂神養情鋒刃間。 眼前浮隱山邊路,身畔猶起爐中煙。 一日兵庫鐵鎖開,身隨眾劍殿前來。 鬢髮斑白彷彿是,初聞呼喚心猶猜。 躍飛胸前語難言,透衣唯覺劍氣寒。 青光或是當年怒,磨挲猶似兒時頑。 勾踐征旗罩日煙,夫差無奈死荒山。 西施舟載范蠡去,此劍遂隱天地間。 少年一股英雄氣,獨領劍風幾千年。 吳人稱短劍為「鉤」。今人稱「吳鉤」則特言此劍也。 龍泉,春秋戰國時屬越地;唐乾元二年置縣,公元1990年12月26日撤縣設市。千百年來,在這塊古老富饒的寶劍之鄉,不知誕生過多少著名的寶劍工藝大師,他的祖師爺便是歐冶子。歐冶子生活在戰國時代,他利用龍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鐵砂、木炭,為當時的霸主楚王鑄劍三柄,一曰「龍淵」,觀劍如登高山臨深淵;二曰「泰阿」,觀劍如見流水之波;三曰「工布」,其狀如珠不可衽。成為當時最銳利的兵器,開創了鐵兵器之先河,有如今天的愛國者導彈。在歐冶子鑄劍的歷史記載之前,未見過有關鐵劍的記錄,這樣歐冶子便是到目前為止能夠知道的唯一的天下第一劍的發明者。
以「龍泉」直接代稱寶劍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時曹植的《與楊德祖書》——「有威之容,阿論其淑媛;有龍泉之利,乃可議其斷割」。後代文人墨客襲用不絕,如唐代詩人李白就有詩曰:「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鑒湖女俠秋瑾也有詩曰:「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龍泉劍之所以被歷代稱頌,是因為歐冶子的傳人們經過千百年的積累,掌握了一手手絕活,這才使得龍泉劍以「堅韌鋒利」、「剛柔並寓」、「寒光逼人」和「紋飾巧麗」四大特色而聞名天下,為世所貴。
值得一提的是精製龍泉劍,歷代生產不多,物以稀為貴,加上鑄劍工藝之複雜,各朝各代的精品之劍就成了傳世之寶。歐冶子的傳人們到了清代時,生產正宗龍泉劍的劍鋪只有七家,所鑄之劍,大多為高官貴族、將軍武士的佩劍。而這七家劍鋪的姣姣者,當推沈廣隆。
沈廣隆的開山鼻祖叫沈庭璋,開爐於晚清年間,號稱「壬字型大小」。1911年,龍泉舉行鑄劍精英大比武,有七家名匠字型大小劍鋪參賽,結果,沈庭璋一劍洞穿三個銅板,並把對方的劍劈成兩段,一舉奪得劍魁。知縣楊毓其揮毫「沈廣隆劍鋪」橫匾相贈;鄉紳李觀養贈聯一幅:「論劍楊知縣,奪魁沈庭璋」。「沈廣隆劍鋪」因之得名,享譽寶劍業。爾後,沈氏寶劍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1930年,國術精英雲集南京比武,沈氏寶劍被評為最佳器材,從此沈廣隆劍鋪名聲大震,成為舉世公認的「天下第一劍」,暢銷海內外。
沈庭璋有五子,名煥文、煥武、煥周、煥清、煥全。五子天資聰穎,在父親的悉心傳授下,個個技術精湛,所鑄之劍以劍形獨特别致見長,時稱「鑄劍之家沈氏文武周清全」,被譽為「沈廣隆傳人第二代」。煥文、煥武、煥周於1942年曾為蔣介石鑄劍一柄,1955年,為毛澤東主席鑄劍一柄,均被傳為佳話。
埋藏地下2000多年,出土時仍寒氣逼人,鋒利異常,一劍可透十來層紙!越王勾踐劍、越王者旨於賜劍、越王不壽劍、越王州句複合劍是四代越王佩劍,它們的重現天日已是奇蹟,而由台灣收藏家龔欽龍傾力支持、三家省級博物館跨地聯手,四劍齊聚古都金陵更是大飽了南京市民的眼福。說到劍,大家很容易想到武俠小說中「斬金斷玉,削鐵如泥」的寶刀寶劍,那麼,歷史上是否真有能削鐵如泥的寶劍呢?專家的回答是肯定的:早在2500年前中國人就鍛造出鋒利的青銅花紋刃,花紋刃具有斬釘截鐵、切金斷玉的功力,其他刀劍與之接觸,很少有不被砍斷或損壞的,這不是武俠小說里的想像,而是現實里中國人的驕傲!
春秋時吳越之地鑄劍術天下第一,據史書記載,「夫吳越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斷盤」。當時著名的鑄劍大師有歐冶子、風鬍子、幹將、莫邪等,名劍則有:幹將、莫邪、湛盧、巨闕、純鉤、龍淵、太阿、工布、魚腸等。雖然這些千古名劍早已失落,但近三四年來發掘出的越王勾踐劍及其他越王佩劍,足以讓後人瞻仰先輩的優秀工藝。面對2000多年前的同行作品,冶金專家均嘖嘖稱齊:當時的青銅鑄劍工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鑄出的劍不僅鋒利無比,劍身上還有青銅合金自然形成的花紋與光澤,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一些鑄造技巧、構件紋飾甚至連今天的工藝都很難企及。
劍,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實則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候,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劍與藝,自古常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流傳至今,仍為世人喜愛,亦以其光榮歷史,深植人心,斯可歷傳不衰。
劍創始自軒轅黃帝時代。據黃帝本紀云:「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又據管子地數篇云:「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以上兩說,似黃帝與蚩尤,均己制劍為兵。
據以上所述,無論劍之創始人為誰,其出生於黃帝時代,可無置疑。黃帝於民元前四六一五年﹝公元前二七0四年﹞建廟,國號有熊氏,當時尚系初入青銅器時期,但由此推知,劍之出世極為古遠,歷史悠久,故後人稱之「短兵之袓」,確可當之無愧。
自黃帝至東周,大多以銅鑄劍,劍質頗佳,煉製技術亦逐漸進步。春秋戰國之時,並定劍制,詳言制劍之法。周禮考工記云:「 周官桃氏為劍,臘廣二寸有半,兩從半之,以其臘廣為之。莖圓長倍之。中其莖,役其後,身甚五其莖,重九鏘﹝按:周禮六兩半為一鏘﹞,謂之上制,上土服之。身長四其莖,重七鏘,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重五鏘,下士服之 」。又考古記云:「劍,古器名,兩刃而有脊,自背至刃,謂之臘,或謂之鍔﹝即劍身﹞。背刃以下,與柄分隔青,謂之首﹝即劍盤﹞,首以下把握之處曰莖﹝即劍柄﹞,莖端旋環曰鐸」。
由上文可知,劍為具有鋒刃之尖長兵器,而其大小長短,端視人體為標準,是以須量人而定。鄭鍔更於劍有所詳解,謂「人之形貌大小長短不一也,制劍以供其服,非直以觀美,要使各適其用而己。故為三等之制,以待三等之士,俾隨宜而自便焉。劍之莖其長五寸,劍身若五倍長其莖,則三尺也,重九鏘,則重三斤十二兩也,其長之極,重之至也,故謂上制。唯士之長而有力者,然後能勝之,故上士服之。劍身四其莖,莖之長則二尺五寸也,重七鏘,則二斤十四兩也,長短輕重得中焉,故謂之中制。唯人之得中者所宜服,故中士服之。若劍身止三其莖,則二尺耳,重止五鏘,則二斤一兩三分之中耳,輕而且短,故謂之下制。士之形短而力微者,可以服焉」。
上述劍制,大抵沿用於遠古,歷代仍多變更,自秦至宋,改易尤鉅。鄭鍔云:「若以秦漢之劍與宋時之劍比較,則宋時長劍有二十一寸三分,漢時長劍僅十七寸九分。宋時短劍十五寸二分,漢時短劍僅十寸五分,故宋時之劍較漢時之劍長,且品質更優」。言雖如此,當有所據,然亦未便苟同。蓋以劍之用途,雖非專供殺戮,亦為文士之飾品,然究仍以防身拒敵為主,如劍長則運用不便,劍短則難期致遠,短者輕而不易擊堅,長者重而揮動遲緩,二者均非劍制所宜。證以古籍有言:「漢高祖仗三尺劍而得天下」,則漢代劍長不及兩尺之說諒有所誤。若綜合劍史所記,大抵古劍之長,由一尺三寸至四尺多不等,其重量則為二至三斤,正符因人設制,應屬可信。
劍既亦為仕宦書生所同好,於是流為藝品,始則於劍身之上彫銘刻畫,繼則於劍柄上美化其型,附加蕙飾,進而於劍鞘上鍍金嵌玉,各其匠心,歷代相傅,靡有不然。
劍是短兵的一種,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於殷商以前,形極為短小,僅有短平莖,而無管筒。古人用此劍插腰,可割可刺,抵禦匪寇與野獸。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已成為主要短兵器,士類必有之佩備。連馮諼與漢初的韓信,雖然貧至無食,也仍然隨身攜帶。著名的有幹將、莫邪、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春秋時的龍泉劍,仍有一隻藏於故宮,至今仍很鋒利,證明我國在劍的製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歷史。
《初學記·武部·劍》:「其後楚有龍泉,秦有太阿、工 ,吳有幹將、鏌耶、屬鏤,越有純鉤、湛盧、豪曹、魚腸、巨闕諸劍。」
《管子》曰:「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此劍之始也。」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戟之術。處女將北見於王,道逢一翁,自稱袁公,問於處女:『吾聞子善劍,願一見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隱,惟公試之。』於是袁公即執林於竹,竹枝上頡橋未墮地,女即捷末,袁公則飛上樹,變為白猿,遂別去。見越王,越王問曰:『夫劍之道則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長於無人之野,無道不習。不達諸侯,竊好擊之道,誦之不休。妾非受於人也,而忽自有之。』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門戶,亦有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騰兔,追形逐影,光若彷佛。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復不聞。斯道者,一人當百,百人當萬。王欲試之,其驗即見。』越王即加女號,號曰『越女』。」(其言妙契精微,深得劍術之要。所謂「門戶陰陽」,即斗劍時進退縱橫之法。而「內實精神,外示安儀」,則是描述斗劍時精神貫注,從容不迫,觀變進招的形態。)
金庸更將此段傳奇,寫進了他的武俠小說《越女劍》中,將劍道的至高境界,作了非常深入的刻劃與探討。
在劍的演練中,一般分為「站劍」和「行劍」兩種。「站劍」一般指動作迅速敏捷,靜止動作沉穩,富雕塑性。而「行劍」則相對顯得停頓較少,動作連續不斷,均勻而有軔性。同時劍還有長穗、短穗之刀,穗又稱穗袍,它的作用是舞動以惑敵,演練時顯得龍飛鳳舞,形象優美。尤其長穗,隨劍飄舞,更顯神妙。
練劍要求身與劍合,劍與神合。《綠水亭雜識四》中說:劍「鋒鍔如槊刃,而以身為之柄,微州目連猷人之身法,輕如猿鳥,即劍法也。」這裡說的「以身為柄」,就是說以身領劍,這是練劍之要。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帶步光之劍,杖屈盧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為陣關下。」(《典略》:「周有屈盧之矛。」)
漢劉熙《釋名·釋兵》:「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又斂也,以其在身拱時斂在臂內也。其旁鼻曰鐔,鐔,尋也,帶所貫尋也。其末曰鋒,鋒末之言也。」
《戰國策·韓策一》:「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陽、合膊。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鄧師,鄧國有工鑄劍,因名鄧師。宛馮,宛人於馮池(滎陽)鑄劍,故號。龍淵,河南西平有龍泉水,亦名龍淵,可以淬刀劍,特堅利,故名。太阿,《吳越春秋》:吳有幹將,越有歐冶,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請幹將鑄作名劍二枚。幹將者,吳人也,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越前來獻三枚,闔閭得而寶之,以故使劍匠作為二枚,一曰幹將,二曰莫耶。莫耶,幹將之妻也。幹將作劍,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候天祠地,陰陽同光,百神臨觀,天氣下降,而金鐵之精不銷淪流。……於是幹將妻乃斷髮剪爪,投於爐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裝,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陽曰幹將,陰曰莫耶。陽怍龜文,陰作漫理。幹將匿其陽,出其陰而獻之。闔閭甚重。」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湛盧之劍惡闔閭之無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楚昭王而寤,得王湛盧之劍於床,昭王不知其故,乃召風鬍子而問,……風鬍子曰:『臣聞吳王得越所獻寶劍三枚,一曰魚腸,二曰磐郢,三曰湛盧。魚腸之劍已用殺吳王僚也,磐郢以送其死女,今湛盧入楚也。……臣聞越王允常使歐冶子造劍五枚,以示薛燭,燭對曰:「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故闔閭以殺王僚。一名磐郢,亦曰豪曹,不法之物,無益於人,故以送死。一名湛盧,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寄氣托靈,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衝拒敵。然人君有逆理之謀,其劍即出,故去無道以就有道。今吳王無道,殺君謀楚,故湛盧入楚。』」
《初學記·武部·劍》:趙曄《吳越春秋》曰:「越王允常聘歐冶子作劍五枚,三大二小,三曰豪曹。秦客薛燭善相劍,王取豪曹示之,薛燭曰:『實非寶劍也。今豪曹五色,黯然無華,已殞其光,亡其神,此劍不登斬而辱,則墮於飲中矣。』王曰:『寡人置劍盧竹上,過而墜之,斷金獸之頸,飲濡其刃,以為利也。』」
《初學記·武部·劍》:《吳越春秋》又曰:「越王允常聘歐冶子作名劍五枚,一曰純鉤,二曰湛盧,三曰豪曹,四曰魚腸,五曰巨闕。秦客薛燭善相劍,越王取豪曹、巨闕、魚腸等示之,薛燭皆曰:『非寶劍也。』取純鉤示,薛燭曰:『光如屈陽之華,沉沉如芙蓉始生於湖,觀其文如列星之行,觀其光如水溢於塘,此純鉤也。』取湛盧示之,薛燭曰:『善哉!銜金鐵之英,吐銀錫之精,寄氣托靈,有游出之神,服此劍,可以折衝伐敵,人君有逆謀則去之他國。』允常乃以湛盧獻吳,吳公子光弒吳王僚,湛盧去如楚。」
《史記·蘇秦列傳》裴 《集解》引《吳越春秋:「楚王召風鬍子而告之曰:『寡人聞吳有幹將,越有歐冶,寡人慾因此請二人作劍,可乎?』風鬍子曰:『可。』乃往見二人作劍,一曰龍淵,二曰太阿。」
《初學記·武部·劍》:《賈子》: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帶劍,無事不得帶劍。」
《初學記·武部·劍》:《春秋繁露》:「禮之所興也,劍之在左,青龍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周官》:「桃氏為劍,臘(兩刃)廣二寸有半寸,兩從半之(劍脊兩面殺趨鍔者),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中其莖,設其後,身長五其莖長,重九鋝,謂之上制,上士服之。」
《孔子家語·好生》:「子路戎服見於孔子,拔劍而舞之,曰:『古之君子,固以劍自衛乎!』」
《莊子·說劍》:「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由此可見,當時劍術是作為主要武藝存在的。
《史記·項羽本紀》:「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張良曰:『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漢書·藝文志·兵書略》:《劍道》三十八篇。
漢代劍術已甚精備,斗劍中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曹丕《典論·自敘》:「余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游,具得其法,余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勛、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余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這段有聲有色的記載,反映了當時劍術的高超和斗劍風的興盛。
楊泉《物理論》:「阮師之作刀,受法於金精之靈,七月庚辛,見神於冶監之門,向西再拜,金神教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鏈,用陰陽之候,取剛柔之和,三年作刀千七百七十口,其刀背夾刃,方口洪首,截輕微不絕絲髮之系,斫堅剛無變動之異。」
但自唐開始,士大夫心理充滿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說,劍乃變為鎮邪凶之器,一若此數尺剛鐵,鑄成劍形,即具有無上魔力者。於是家懸一劍,即以為祥,不習劍術,而以為劍自可以禦敵而勝。所以自唐以後,劍類短兵,有一支為釋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
從征軍士多用刀而鮮用劍,佩刀者漸多於佩劍者,這顯然對劍術的發展有相當的阻作用。
舞劍在唐代興盛起來,杜甫<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絕技:「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江海凝清光。」劍的聲光,似聞如見,精湛技藝,如呈眼前。
明唐順之《武編》說: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絕無比。會北戎遺使修貢,賜宴便殿,因出劍士示之,袒裼鼓澡,揮刃而入,跳擲承接,霜鋒雪刃,飛舞滿空。」這些高超絕技,對後來劍術套路及表演技藝的發展,影響很大,至今我們演練的武術套路中,亦有所見。
金庸《笑傲江湖》中的「沖靈劍法」,就是驚絕的特技。
明代各武術流派,在劍術應用的基礎上,創造了不少珍貴的劍法,如何良臣《陣紀》所云:「卞莊子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生之願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起之出手法」等,這些劍法為後世劍術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明代各武術流派,在劍術應用的基礎上,創造了不少珍貴的劍法,如何良臣《陣紀》所云:「卞莊子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生之願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起之出手法」等,這些劍法為後世劍術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劍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攪、壓、掛、雲等為主。它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吞吐自如,飄灑輕快,矯健優美,正如拳諺所形容的「劍似飛鳳」,由此可知其妙。
中華名劍巨闕 是歐冶子為越王允常所鑄的五把名劍之一。 劍脊高聳,劍身寒光逼人,光亮如鏡,堅韌鋒利,斬鐵如泥,劍柄和劍鞘採用上等的花梨木和凸花獸頭裝飾件精製而成,整把劍充滿著古色古香的味道。相傳巨闕剛煉成時,越王拿著它坐在露壇上,有個宮人駕著四匹馬拉的車子從鹿身邊馳過,馬車跑得飛快,把白鹿嚇得亂跑,越王抽出劍向 馬車一揮,馬車飛上了半空,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把它砍斷的。用它刺向銅鍋,砍向鐵鍋,鍋上刺開一個個缺口,就像切米糕一樣,所以把它叫做巨闕。湛盧寶劍 劍全長:97cm, 劍身77cm,劍柄25cm,劍身寬4cm,劍身厚1.2cm,凈重1.0kg,材料:中炭鋼七星劍全長:103cm, 劍身71cm, 劍柄29cm,劍身寬5.5cm,劍身厚1.5cm,凈重2.5kg,材料:中炭鋼
尚方寶劍劍身花紋細鑿,圖紋清晰,劍身一 面刻著騰飛的蛟龍,一面刻著展翅的鳳凰,而且劍身上還紋飾著北斗七星,以劍應天象之形,可以認為是基於對北斗七星的崇拜,同時也為了追憶鑄劍祖師歐冶子的功績。相傳尚方寶劍仍是皇帝御賜欽差大臣之物,不僅具有先斬後奏之權力,同時也是地位、權力的象徵。
春秋古劍 劍全長:117cm,劍身80cm,劍柄32cm,劍身寬6cm, 劍身厚1.5cm,凈重3.0kg,材料:中炭鋼劍身以中脊高聳向兩側為凹形坡度造型,成一高兩低, 具有堅韌、剛柔、並寓等特點,劍鞘造型、圖案具有傳統特色,劍架更是獨特造型,整把劍給人以氣勢宏偉的感覺
泰阿古劍 劍全長:93cm,劍身:63cm,劍柄:25cm,劍寬:5cm,凈重:1.5kg,材料:花紋鋼花紋劍是龍泉寶劍中的珍品,這種花紋與某些雕刻或化學腐蝕造成的花紋完全不同,是經過極其複雜的鍛煉、淬火自然形成的,磨之不去。
推薦閱讀:
※你覺得誰是中華幾千年最大的歷史罪人?-熊寶讀史的回答
※揭秘:中華五千年來承受最重的六次打擊
※本草中華第一集講的是什麼?
※中華姓氏---- 岳 姓
※中華道藏19_1
TAG: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