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掌權類古代名女016
各個階層的古代名女128
編者:清南文兵 這次搜集整理的古代影響較大的傑出女性(包括臭名遠揚的)128人,因為題目是各個階層的,所以包含的面較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當然還有一些非常有名的,因受篇幅所限,本貼沒有收錄。反過來說,本貼所列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公認的最有名的人,只是個人看法,請大家見諒。每人都附一張畫片,這張畫片是不是畫的就是那個人,這一點可不敢肯定了。因為這些畫片是藝術家們的想像、創作,所以不要以為介紹的人物就是畫片上那樣的人。我在網上發現,有的一個人有好幾種畫片相伴,還有的是一張畫片被好幾個人佔用。所以不敢說人和畫片是相對的。
關於分類,純屬個人看法,因為有的人能以多重身份出現,最能說明問題的是,一個妓女出身的人,後來嫁了一個將領,南征北戰,最後成了女將,這也確有其人,所以我的簡單分類也不能概括人的一生,只是一個個人看法的分類而已。
總的分了8大類,32小類,每小類大致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由於本文較長,這次我按大類分8個貼子發出,每大類16個人。因為這是第一篇,所以在這裡把總目錄列一下。
為了能讓大家一下子就抓住這些女人的特點,我又編輯了一篇小作,名為《古代名女的韻口溜兒128》,特點是簡單押韻的順口溜,這次一起發出來,你看看是否感興趣?
先列一下總分類目錄:
第一部分執政掌權類:四大掌權、四大垂簾、四大亂政、四大內賢
第二部分內庭後宮類:四大太后、四大國母、四大帝妃、四大公主
第三部分軍政英傑類:四大英傑、四大威武、四大首領、四大俠骨
第四部分文學典故類:四大典故、四大成語、四大傳說、四大戲劇
第五部分才貌出眾類:四大美人、四大佳文、四大知音、四大超群
第六部分良賢孝奇類:四大良母、四大賢妻、四大孝女、四大新奇
第七部分歌舞娼妓類:四大舞姬、四大歌伎、四大娼優、四大名妓
第八部分兇悍禍淫類:四大兇殘、四大潑悍、四大禍水、四大淫亂
第一部分 執政掌權四大掌權上榜人物及理由,四大掌權的特點是曾經執政,說一不二,但一定要功大於過,所以這四人是:帝後始政呂雉、唯一女皇武則天、才比呂武(呂后、武則天)劉娥、位高權重孝庄,本來想把慈禧列在這裡,但覺得慈禧是禍國殃民之人,還是放到四大垂簾中較合適。
001帝後始政——呂雉
呂雉(前24~前180 年),名雉,劉邦之妻,單父縣(今山東東單縣)人,劉邦稱帝,立呂雉為皇后,為劉邦剪除異姓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呂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劃誅殺諸舊臣,從中取得實際政權。惠帝不滿呂后所為,憂鬱而死。呂后遂臨朝稱制,為中國帝後專政的第一人。
呂雉早年稱得上是賢惠的女人,她為了劉邦歷盡艱辛,九死一生。她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只是沛縣的一個泅水亭長,呂后嫁過來之後,織布耕田,燒飯洗衣,孝順父母及養育兒女都落在呂后一人身上。秦末天下大亂,劉邦率眾進人沛縣被擁立為沛公,呂雉被尊稱為
呂后為人有謀略,漢初,呂后助劉邦殺韓信,彭越等異姓王,消滅分裂勢力,鞏固統一的局面。前195年,劉邦死,惠帝立,尊呂后為皇太后,惠帝仁弱,實際由呂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為呂后所殺,有怨言。呂后遂殺少帝,立常山王劉義為帝。呂后先後掌權達十六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的第一個。呂后雖實際掌握大權,但她是遵守劉邦遺囑的,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在呂后統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域,均全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呂后晚年,因沒有子孫,怕高祖的子孫欺凌呂氏,故大封外戚諸呂為侯。前180年,呂后崩,終年62歲,與漢高祖合葬長陵。諸呂欲為亂,周勃、陳平等誅平。
呂后先後掌權達十五年,稱制時出現五星連珠(一種天象,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顆星排成一條直線,古人認為出現這種天象是順應天命),但是史書沒有記載。總之,呂后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女性統治者。歷史上對呂雉的評價毀譽參半。但無論如何,在我們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當時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成績為定論的。所以僅在這一方面,對她的評價應該是正面的。002獨尊女皇——武則天武則天(624~705年),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唐高宗時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後自立為武周皇帝,史稱「武周」,705年退位。
武氏之父為山西平民出生的木材商,靠戰亂平步青雲。武則天在四川利州度過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時期,12歲父親去世,她和母親受到族兄的虐待。貞觀十一年,14歲的武則天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最初非常寵愛她,賜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將她冷落一邊。在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唐太宗的兒子後來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唐太宗死後,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感業寺為尼,但是她與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唐高宗即位後,他的妃子蕭淑妃專寵,永徽二年,皇后復召武則天入宮,企圖「以毒攻毒」,26歲的武則天回宮後迅速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武則天工於心計,心狠手辣,兼涉文史,富有才氣。唐高宗也借「廢王立武」重振了皇權。於是,在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為皇后,武則天隨後殘忍地虐殺了王皇后和蕭淑妃;讓自己的兒子李弘做了太子;並為高宗出謀劃策,實現了君主集權。「廢王立武」事件沉重打擊了貴族集團,改變了皇權不振的情況,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顯慶五年(660年),高宗初患風疾,開始讓武后處理部分政務。真是天遂人願,此後由於各種因素,出現了少有的「政通人和」的局面,武則天又將唐高宗的皇帝稱號改為「天皇」;自己則稱「天后」,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上元二年,太子李弘病死,改立李賢,不久又被武廢黜,三子李顯被立為太子。永淳二年,高宗去世,中宗李顯即位,武氏為皇太后。嗣聖元年(684年),廢李顯為廬陵王,立李旦為帝。武后臨朝稱制,從此武則天開始了真正獨斷朝綱的時代。同年九月,武則天平定了徐敬業的叛亂,誅殺了顧命大臣裴炎等人,基本清除了朝中的反對派。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定東都洛陽為神都,史稱「武周」。武則天以67歲的
武則天稱帝後,先是改變了用人策略,開始任用賢臣治理天下,讓大批出身寒門的子弟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在經濟上,採取薄賦斂、息干戈、省力役政策使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在軍事上,武則天時期基本維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
武則天稱帝後,在太子問題上困擾了很久,最後覺得人民仍心向李唐皇室,再加上武氏子弟的不成器,最終下定決心重新立李顯為太子。解決了繼承人的問題後,武則天開始耽於享樂。第一個男寵銷聲匿跡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成為武則天的新寵。這就引起了政局的複雜化,神龍元年正月,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殺死二張,逼武則天退位,迎中宗複位。同年十一月,武則天去世,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
武則天為何要為自己豎一塊「無字碑」?至今仍然是個謎。比較多的一種猜測是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將自己的功過是非留給後人去評論,這是聰明之舉。003才比呂武——劉娥劉娥(968~1033年),即庄憲明肅皇后,祖籍太原,宋真宗趙恆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后,功績赫赫,常與漢之呂后、唐之武后並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劉娥的父親劉通是宋太祖時的虎捷都指揮使,領嘉州刺史,母親龐氏生劉娥不久,劉通犧牲於戰場上,龐氏只好帶劉娥寄居娘家。劉娥從小善說鼓兒詞。十三四歲的時候,龐家就把她嫁給一名年青銀匠龔美。龔美帶著她一起來到京城開封謀生。龔美善於結交朋友,包括襄王府里的人。襄王正是未來的宋真宗趙恆。龔美得知是王府選姬,不願放棄,改稱是劉娥的表哥,讓劉娥入王府。趙恆很快就看上了劉娥。但趙恆的乳母看不起劉娥的出身,劉娥被逐出了京城。然而,趙恆卻不願離開劉娥,與劉娥偷偷私會了十五年。
宋太宗病逝,傳位於趙恆。趙恆繼承大統,再也不用與劉娥偷偷來往了。趙恆未忘情於劉娥,很快把劉娥接入宮裡。郭皇后病薨。大中祥符五年,劉娥終於成為大宋王朝的皇后。
劉娥通曉古今,熟知政事,真宗根本離不開她。每日批閱奏章,劉皇后必侍隨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帶上劉娥。天禧四年,真宗患病,難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裡的政務實際上都由皇后劉娥處置。後來,真宗下詔:「此後由皇太子趙楨在資善堂聽政,皇后賢明,從旁輔助。」此詔書便認可劉娥裁決政事的權力。
乾興元年,宋真宗趙恆病逝,劉氏為皇太后,小皇帝趙楨這時只有十一歲,實際上就是由劉娥處理政務。當年六月,劉娥開始和仁宗趙楨一起聽政決事,正式垂簾。
劉娥號令嚴明,賞罰有度,雖然難免有些偏袒家人,但並不縱容他們插手朝政。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們的意見,劉氏姻族也沒有做出為害國家的禍事。劉娥也非常簡樸,當初身為皇后時服飾簡樸,當了太后依然未改習性。
明道二年二月,劉娥病逝於寶慈殿,享年六十五歲。004位高權重——布爾布泰布爾布泰(1613~1688年),即孝庄皇后,姓博爾濟古特,名布木布泰,生於蒙古科爾沁貴族世家,是成吉思汗的後裔。13歲那年,嫁給了後金國的四貝勒皇太極,被封為庄妃。皇太極稱帝後,她被封為庄妃。順治、康熙時,她被尊為皇太后、太皇太后。
孝庄皇后是我國古代—位賢良卓識、才華出眾、功垂青史的傑出女政治家。她在民族矛盾及滿洲貴族內部鬥爭十分複雜的形勢下,她先後輔佐清太宗皇太極(夫君)、清成宗義皇帝多爾袞(下嫁)、世祖順治福臨(兒子)、清聖祖康熙玄燁(孫子)四代帝王,主持了入關、定都、滅明三件大事,對清代的建政、鞏固和政治清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孝庄皇后還有三件不平凡的事,一是勸說洪顧疇降清、二是毅然下嫁多爾袞、三是幫助康熙戰勝鰲拜。但是,她沒有任何政治頭銜,也不要政治名義,雖然朝臣一再奏請她「垂簾聽政」;她只以一位妻子(妃)、母親(皇太后)、祖母(太皇太后)的自然身份,在幕後默默地奉獻心血、智慧和才能。不論她做出什麼樣的貢獻,都全部歸功於丈夫、兒子、孫子。
她當時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亞於唐代的武則天,但她卻不稱帝;她的權利不小於後代的慈禧太后,但她也不「垂簾聽政」。四大垂簾
上榜人物及理由,四大垂簾的特點就是垂簾聽政,甚至也掌握實權,但雖然都是垂簾,也有好壞之分,這四個人是:實質領袖鄧綏、三次垂簾褚蒜子、女中堯舜高滔滔、喪要辱國慈禧。005實質領袖——鄧綏鄧綏(81~121年)東漢和帝皇后,今河南新野人,自小孝順慈愛、喜好讀書,六歲即讀史書,十五歲時,被選入宮中,因外貌出眾,次年即升為貴人。她平時注意素服不裝飾,衣服不敢與陰後同色。敬慎曲從,益受到皇帝的喜愛。她知道必須自謙以防遭到妒忌。陰後曾在和帝有病時預想得權之後要殺鄧家,然和帝病癒,鄧氏逃過一劫。永元十四年,陰後被廢,立鄧綏為皇后。鄧綏成為皇后之後,因有學識而逐漸參與政事。
漢和帝在元興元年去世,鄧後迎回了養於民間的和帝幼子漢殤帝即位,鄧後被尊為皇太后,因殤帝年幼,故她臨朝聽政。她屢次以皇太后的名義下詔書,並自稱為朕;因此雖然她自稱只是「權佐助聽政」,但事實上她已成為國家實質上的領袖。
不及一年,殤帝亦死,鄧太后先以年13歲的劉祜為帝,是為漢安帝。鄧太后繼續臨朝,一直到她死為止,共攝政達十六年之久。
鄧太后雖為一婦女,但她的統治在許多方面甚為成功。在後宮,她一反陰後對其他妃子的忌視,對於和帝的其它貴人甚為優遇。在宮中用度上力行儉約,她罷不合禮之祠官、免遣不少宮人,並減少衣食宴樂上的各種花費。在刑獄上精明體察,常能破除冤情;在學術上,鄧太后除本身甚為好學外,亦努力獎勵學術;在用人上,太后及鄧騭皆引用許多名士。
永寧二年三月間,41歲的鄧綏一病不起。鄧綏死後,與和帝合葬順陵,謚號為熹皇后。006三次垂簾——褚蒜子褚蒜子(324~384年)東晉康帝司馬岳的皇后,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晉成帝聞其美麗及才識,將之許配給弟弟琅玡王司馬岳,褚蒜子成為琅玡王妃。不久晉成帝病逝,傳帝位予司馬岳,是為晉康帝,公元342年冊封褚蒜子為皇后。褚蒜子和晉康帝之間育有一子司馬聃。由於晉康帝早逝,因此兩歲的幼子司馬聃繼承帝位,是為晉穆帝,褚蒜子晉陞為皇太后,由於晉穆帝年幼無法執掌國政,因此在朝臣的要求之下,暫由褚蒜子垂簾聽政,由褚蒜子抱著年幼的晉穆帝坐在御座上,面前垂下一重白色珠簾面聽大臣上奏國事。這是褚蒜子的第一次垂簾。昇平元年,晉穆帝司馬聃已15歲,褚太后提出歸政給穆帝。昇平五年夏五月,晉穆帝暴病而死。成帝長子琅玡王司馬丕即位,為晉哀帝。這個哀帝對政事不感興趣,卻迷信方士,只吃金石藥餌。因而年紀輕輕便病倒在床。拖了一年,仍不見好轉。大臣們只好再次請出褚太后臨朝。這是褚蒜子的第二次垂簾。興寧三年,哀帝死去,褚太后立司馬奕為帝。太后繼續聽政。咸安元年改立司馬昱為帝。這就是晉簡文帝。褚太后無須臨朝聽政,被尊為崇德太后,移居崇德宮。
簡文帝即位第二年七月,簡文帝卒。立太子司馬曜為帝。曜年幼,又請出褚太后聽政。這是褚蒜子的第三次垂簾。褚蒜子是個很有政治頭腦的女人,為了平衡朝中的政治勢力,使晉王朝有足夠的力量去對付北方敵人。太元元年,褚太后下詔歸政,孝武帝開始親政。至此,褚太后的聽政生涯正式結束。太元九年,卒於顯陽殿,終年61歲。葬於崇平陵。007女中堯舜——高滔滔高滔滔(1032~1093年)北宋宣仁皇太后高氏,小名滔滔,宋英宗的皇后,宋神宗的母親,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人,她的姨媽是宋仁宗的曹皇后,因此家庭地位顯赫。
高太后一向反對王安石變法,信任保守派舊黨的大官司馬光。1085年,神宗病故,新登基的皇帝哲宗趙煦只有十歲,還是個小皇上。時高太后已是太皇太后,她奉神宗遺詔輔佐年幼的皇上,垂簾聽政。高太后一執政,就開始任用司馬光為宰相,將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廢止。高太后雖反對王安石的變法派,但是卻有十分優秀的執政才能。高太后執政期間,「以復祖宗法度為先務,盡行仁宗之政」,起用保守派大臣司馬光、呂公著、文彥博、范純仁等,廢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史稱「元枯更化」。又應西夏的要求,將王安石變法期間宋侵佔西夏的安疆、葭蘆、浮圖、米脂四寨(今寧夏東部和陝西省北部)還給西夏。
高後的弟弟高士林任內殿崇班很長時間,當時英宗想升他的官,高後謝絕說:「士林能在朝做官,已經是過分的恩典了,怎麼好援照前代推恩後族的慣例?」神宗時幾次要為高氏家族修建豪華的宅第,高太后都不答應,最後由朝廷賞賜了一片空地,自己出錢建造了房屋,沒用國庫一文錢。高太后的兩個侄子高公繪、高公紀都該升觀察使,但她堅持不允。哲宗一再請求,才升了一級。一次高公繪呈上一篇奏章,請朝廷尊崇哲宗生母朱太妃和高太后的家族。高太后見奏召來公繪問道:「你文化水平不高,怎麼能寫出這樣的奏章?」公繪說出了這是邢恕的主意並代為起草的,高太后不但不允所請還把邢恕逐出了朝廷。
她執政期間,勤儉廉政,勵精圖治,因此這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也十分繁榮。因而,宋哲宗時期是北宋最後一個經濟繁榮、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國勢較強的時期。這與高太后的賢德是分不開的。高太后也被後人譽為女中堯舜。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9月,高太后病逝,終年62歲。謚號為宣仁聖烈皇太后,與宋神宗同葬永裕陵(今河南鞏縣)。008喪權辱國——慈禧
慈禧(1836-1908),葉赫那拉氏,乳名蘭兒,清咸豐帝奕之妃,同治、光緒兩朝實際最高統治者。那拉氏,祖居葉赫,故稱葉赫那拉。滿洲鑲藍旗人。咸豐十二年(1852),被選入宮,封蘭貴人。 1856年,生皇長子載淳。次年,封懿貴妃。在宮中的地位僅次於皇后鈕鈷祿氏,且因得咸豐帝寵幸,干預朝廷政事。1860年,英法聯軍進逼北京。她隨咸豐帝逃往熱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次年8月,咸豐帝病死,六歲的載淳繼位,她和鈕鈷祿氏被尊為皇太后,徽號慈禧、慈安,俗稱分別為西太后、東太后。
由於不滿八位「贊襄政務王大臣」專權,11月,她與恭親王奕等貴族官僚在北京發動辛酉政變,將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其他五人革職或遣戍,改元同治,實行兩太后「垂簾聽政」,自己掌握實權。她依靠漢族地主武裝,勾結外國侵略勢力,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和苗民、回民起義,使清王朝的統治得到暫時穩定。她一方面採用洋務派的方針,開辦一些新式工業,另一方面,又支持頑固派對洋務派進行牽制,以加強深宮集權。
1875年,同治帝病死,無子。她立載湉為帝,年號光緒,繼續「垂簾聽政」。中法戰爭期間,她免去奕的一切職務,從而獨攬朝政。1887年改「垂簾聽政」為「訓政」。1889年,在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仍操縱內政和外交大權。中日戰爭中戰敗,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於四大亂政
上榜人物及理由,四大亂政的共同特點就是有干政的前提,是皇后或者皇妃,然後亂政的特點不同,有的專殺大臣,有的奢侈無度,有的直接謀害皇帝,總之沒有好人。這四個人是:無惡不作賈南風、稱帝未遂韋後、濁亂朝政楊玉瑤、毆父害夫劉玉娘。
009無惡不作——賈南風賈南風(256~300年),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晉惠帝皇后。
小的時候看小人書,就知道了賈南風,恨的牙根都疼,賈南風這個人,父親賈充就是三國時期的壞人,所以製造的這個賈南風也沒有一樣好事,長相和人品都是劣等,但她乾的壞事可無人能及。
賈南風長的丑,晉武帝稱她「丑而短黑」,雖是女流,但她善於鑽營,精於權術,史稱「妒忌多權詐」,司馬衷近似一個傻子,對賈南風又害怕,又喜歡。太熙元年,司馬衷即皇帝位,賈南風被冊立為皇后。賈南風為了掌握朝政大權,但害怕重臣楊駿阻攔,便借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之手,害死了楊駿。隨後誅殺了衛將軍楊珧、太子太保楊濟等多人。水平元年六月,賈南風又導演了一場「矯詔使楚王瑋殺太宰、汝南王亮,太保、淄陽公衛灌」事件。後又以「擅殺」罪名,誅殺了楚王司馬瑋。此後,賈南風大權獨攬,將朝廷完全置於自己控制之下,大肆委用親信、黨羽,派他們擔任重要官職。惠帝完全成為賈南風任意擺布的一個傀儡。
賈南風沒有兒子,暗地裡把妹妹的孩子收養起來。後來廢掉原太子,而以她所收養之子代立。賈南風的「暴戾」和「專制天下」及廢黜太子奸謀,終於引起司馬氏宗室諸王的強烈不滿和反對。於是右軍將軍趙王司馬倫、孫秀等人率兵入宮,廢賈南風為庶人,誅殺了賈南風的黨羽數十人。不幾日,趙王司馬倫又將賈南風殺死。
賈南風的干政,終於導致了「八王之亂」的發生,使西晉「宗室日衰」,大一統的中國,從此陷入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其中賈南風本人罪責是難逃的。010稱帝未遂——韋後韋後(? ~710年)唐中宗第二任妻子,名號不詳。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弘道元年(683年)唐中宗李顯即位,次年,立為皇后。同年,中宗被武則天廢黜,遷於房州(今湖北房縣),韋氏隨行。神龍元年(705年),中宗複位。每臨朝,韋後都要置幔坐在殿上,預聞政事。中宗任用曾為武則天掌文書的昭容(宮中女官)上官婉兒主持撰述詔令,以武三思為相。當時朝中形成一個以韋氏為首的武、韋專政集團。武三思通過韋後及其愛女安樂公主,誣陷並迫害擁戴中宗複位的張柬之、敬暉等功臣。中宗對揭發武、韋醜行的人處以極刑,武三思因而權傾人主,作威作福。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韋氏所生,遭到韋後厭惡;安樂公主與其夫武崇訓(武三思子)經常侮辱重俊。重俊於神龍三年七月發動部分羽林軍殺死武三思與武崇訓,謀誅韋後、安樂公主,因隨從的羽林軍倒戈,政變失敗,重俊被殺。武、韋集團權勢依舊不減。
此時內地水旱為災,戶口逃散,民不聊生。中宗卻與韋後恣意淫樂,不理朝政,還處死上書告發韋氏亂政的人。據說,景龍四年(710年)韋氏懼怕恐其醜行暴露,安樂公主想要韋氏臨朝,自為皇太女,遂合謀毒死中宗。景龍四年(710年),韋後臨朝攝政,立李重茂為帝,史稱唐少帝。韋後又任用韋氏子弟統領南北衙軍隊,並欲效法武則天,自居帝位。臨淄王李隆基(後來的唐玄宗)與太平公主(武則天女)發動禁軍攻入宮城,殺韋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及諸韋子弟,迫少帝讓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為帝,即唐睿宗。韋後之亂,至此結束。011濁亂朝政——楊玉瑤
楊玉瑤(?~約756年),稱虢
唐玄宗每年十月要游幸華清宮,屆時,虢
安祿山叛亂,唐玄宗被迫逃離長安,虢
虢
劉玉娘(生卒年不詳),後唐庄宗的皇后。劉玉娘原是名歌女,因長得漂亮又工於心計,慢慢做了晉
劉玉娘還是晉
四大內賢
上榜人物及理由,四大內賢一般都是開
陰麗華(公元4~64年), 南陽新野人,劉秀結髮妻,是當地有名的美人兒。年輕的劉秀對陰麗華一見鍾情,當時還是一介布衣的劉秀有兩大人生目標:「仕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一理想在當時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有人就說:「劉秀窮得買不起鏡子,也不撒泡尿看看,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劉秀雖知陰麗華貌美,想娶陰麗華為妻還是一件渺茫的事。當時,義軍四起,山東有「赤眉軍」起兵,湖北有「新市兵」、「下江兵」和「平林兵」。28歲的劉秀和哥哥劉縯一起,藉機利用宗族勢力起兵,他們推立漢朝宗室劉玄為皇帝,以「反莽復漢」為口號,改元更始,一路攻略,戰無不勝,威望日增的哥哥受到劉玄的猜忌和排斥,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隨劉秀作戰的陰氏兄弟,深感劉秀前程遠大,抓住機遇,說服家人,把陰麗華嫁給了劉秀。陰麗華就勸慰丈夫:「向河北發展,也好相機獨樹一幟。」陰麗華雖是婦道人家,她的話卻給劉秀指明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劉秀就以河北做根據地,建立了東漢。劉秀稱帝的第二年,議立皇后。有一個陰氏,又有個戰爭時幫助過劉秀的郭氏,於是在冊立皇后的問題上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是立郭氏為後呢,還是立陰麗華為後。他認為陰麗華先娶,又雅性寬仁,欲立之為後,但陰麗華卻拒絕了,她認為郭氏有子嗣,堅決辭讓。
江山初定,三人倒也相安無事,隨著時光的飛逝和天下大勢的逐漸明了,三人之間的關係也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郭后以寵稍衰,數懷怨懟。來表達自己的怨氣與不安,帝後關係頗為緊張。終於,到了建武十七年,光武帝決定廢皇后郭氏為中山王太后,立貴人陰氏為後。
從皇后的角度來講,陰麗華十九歲追隨劉秀,先是奔波流離,躲避戰亂,後又降妻為妾,甘居人下十七年,直到三十六歲那年才終登後位,可謂坎坷頗多!但同時,陰麗華一生都受到了漢光武的愛慕和東漢後世歷代帝後的尊重,從一個女人的角度來講,也就算是榮寵之極了!014嚴治後宮——獨孤伽羅
獨孤伽羅(543~602年),名伽羅,洛陽人,北周大司馬獨孤信之七女。獨孤信覺得年輕的楊堅非尋常之人,就把十四歲的女兒嫁給了他。楊堅和獨孤伽羅婚後相敬如賓、恩愛有加,還立下誓言:「誓無異生之子。」楊堅稱帝(即隋文帝),建立隋朝,王妃獨孤氏自然而然成了皇后,其長子楊勇被立為太子。隋文帝認識到前朝沒落的原因在於政治腐敗,遠見卓識的他力圖改革官制,整頓朝綱,一心想做一位聖明的皇帝。獨孤皇后也非等閑之輩,她早就在籌劃嚴治後宮的龐大計劃。她大膽改革內宮管理體制,廢除三妃六嬪之慣例,禁止宮中女子濃妝艷抹,不允許年輕女子隨意親近皇帝。
獨孤皇后不僅僅對皇帝如此,對她的五個兒子也是嚴加防範。她定下嚴厲的家規,禁止兒子納妾生子。高熲是楊堅的重臣,和獨孤皇后的父親關係甚密。
獨孤皇后十分注意保持與皇夫的感情,「同返宴寢,相顧欣然。」楊堅每次上朝,她一定隨輦送到殿閣之外才返回宮中,還讓宦官暗中窺探文帝為政得失,若有失誤必定提出改正意見。文帝與她「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宮中稱為二聖」。
獨孤皇后還有一個聖明之處,就是公正廉明,不徇私情。大都督崔長仁是獨孤皇后的表親,犯死罪。隋文帝欲免。皇后則依法將崔長仁處死。有一個名叫陰壽的總管將一匣價值八百萬的明珠獻給獨孤皇后,她將明珠賞賜給了前方為國效力的將士。滿朝文武為之折服。
獨孤皇后之為人,也有「妒忌」的一面。她曾將隋文帝寵愛的一個美女暗中殺掉,隋文帝一怒之下,獨自騎馬從宮苑跑出,入深山老林二十餘里。高熲、楊素等大臣追上,扣馬苦諫道:「陛下豈以一婦人而輕天下!」文帝深夜才返回宮中。
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八月,獨孤皇后死於洛陽永安宮,年僅五十歲。604年,文帝駕崩,合葬於泰陵。015忠言良藥——長孫氏長孫氏(601~636),長安人,鮮卑族拓跋氏人,其父長孫晟為隋朝右驍衛將軍,兄長是唐朝的開國功臣長孫無忌,她從小愛好讀書,通達理儀,十三歲時嫁給李世民為妻。唐朝建立後,她被冊封為秦王妃。當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時,她對唐高祖盡心侍奉,對後宮嬪妃也殷勤恭順,極力爭取他們對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們對秦王的誤解。李世民登基後被立為皇后。
長孫皇后生性節儉,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夠用為限,從不鋪張。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義,因此,下朝以後經常都要和她談起國家大事。但她認為自己是婦道人家,不能議論國家大事?所以始終沉默不語。
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和唐太宗為布衣之交,皇后認為漢朝的呂后、霍光之家,可為前車之鑒。所以再三阻擋,唐太宗只好給長孫無忌一個虛銜。
長孫皇后所生的長樂公主,被唐太宗視為掌上明珠。因此,在公主出嫁之時,唐太宗賞賜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兒長公主出嫁的物品多出一倍有餘。為此,魏徵當面向唐太宗提出異議。長孫氏深有感觸: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請陛下深思這個道理,那就是天下的最大幸運了。
貞觀八年(634),長孫皇后避暑時身染疾病,服了很多藥物,病情卻並未緩解。貞觀十年(636)六月,長孫皇后彌留之際,與唐太宗最後訣別。她用盡氣力對太宗說:「我的家族功勛不大、只是有緣成為皇親,才身價百倍。要想保持這個家族,請求陛下不要讓我的親屬擔任要職。我個人死後也不要厚葬,這就是對我最好的紀念。十一月死在立政殿,葬於昭陵。016穩軍護臣——馬秀英馬秀英(1331~1382年)安徽宿州人,馬後還很小時,父親和母親鄭氏早便相繼病故了。父親生前與濠州人郭子興是好朋友,臨終前將馬氏託付給郭子興撫養。郭子興像撫養自己子女一樣把馬後拉扯大了,便把馬氏嫁給了他喜愛的朱元璋,朱元璋做了上門女婿。
但郭子興的五個兒子卻很討厭朱元璋。兄弟們因小事與朱元璋爭執,便把他關在空屋中,不給他飲食。馬氏偷出剛出爐的熱餅,揣在懷裡給朱元璋送去,以至燙傷了胸脯。
馬氏仁慈有智鑒,喜好書史。郭子興曾經聽信了別人的讒言,對朱元璋產生了懷疑。馬氏善事其妻,嫌隙便消除了。朱元璋領兵征戰的年代,她還親手為將士縫衣做鞋。一次,與朱元璋敵對的陳友諒大兵臨城,不少官員百姓準備逃難。在人心慌亂的緊急時刻,馬皇后鎮定如常,「盡發宮中金帛犒士」,穩定了軍心,為朱元璋獲得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登上帝位,冊封馬氏為皇后。朱元璋想起馬氏以前給他做的燒餅,常常在朝廷上對群臣稱讚馬氏賢惠,與唐太宗長孫皇后一樣。朱元璋退朝後跟馬氏說起這事,馬氏說:「妾聞夫婦相保易,君臣相保難。陛下不忘妾同貧賤,願無忘群臣同艱難。且妾何敢比長孫皇后也!」
朱元璋在朝廷決事,有時大發脾氣。馬氏伺帝還宮,便隨事微諫,還救了不少人的命。參軍郭景祥據守和州,有人說其子拿著槊要殺父。朱元璋想把這不肖子殺了,可馬氏勸他:「郭景祥只有一子,別人的話也許不實,如果殺了他,郭景祥就要絕後了。」朱元璋派人查了此事,果然是冤枉。又如,李文忠據守嚴州,楊憲誣其不法,朱元璋想把李召還。馬氏又勸他:「嚴州是敵境,不宜輕率地更換將帥。並且李文忠素來賢順,楊憲的話忌可相信?」朱元璋這才罷休。李文忠後來果立大功。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後病重,可她卻不吃藥。朱元璋強迫她吃,她也不吃。朱元璋問其故,馬氏回答:「妾聞死生有命,即使有扁鵲,又有什麼用呢?假如妾服藥不效,你不就會殺掉醫生嗎?妾不忍其無罪而就死啊!」朱元璋說:「你暫且吃了葯,萬一有不效,我會免其死。」當月,馬氏終因不肯服藥而薨,年僅五十一歲。
推薦閱讀:
※學者:日本右翼執政有利於中日關係改善
※李光耀半生執政路上的「黑與白」
※蘇哈托執政32年 五十多萬華人被殘殺
※周恩來是怎樣進行執政考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