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藏·周易圖》中的兩幅圖說起
明英宗十年(1445年)結集而成的《正統道藏》中有《周易圖》一書。是書約成於南宋末期,所集之圖大部分是楊甲《六經圖》易經圖(名《大易象數鉤深圖》)和鄭東卿《周易疑難圖解》之圖。其中,陳摶的《帝出震圖》和范諤昌的《四象生八卦圖》,卻是兩幅早出於北宋年間而不為人們有所注視之圖。
一般講「河圖洛書」、「先天圖」和「太極圖」這三大易圖的傳承,都要提到陳摶(字圖南,號希夷先生)和范鄂昌。我們先把這兩幅圖展現出來,或許會對弄清三大易圖的來龍去脈有所幫助。
一 陳摶的《帝出震圖》(見下圖)
圖說:希夷曰:「正位稱方,故震東、離南、兌西、坎北。四維言位,故艮東北、巽東南、乾西北、坤西南。坤獨稱地者,蓋八方皆統於地也。兌言『正秋』亦不言方位者,舉正秋則四方之主時為四正,類可見矣。離稱『相見』,以萬物皆見於此也。兌稱『說言』者,以正秋非萬物所說之時,惟以兌體為澤者,物之所說而不取其時焉。艮稱『成言』者,以艮之體終止萬物,無生成之義,今以生成初言者,以艮連於寅也,故特言之。坤加『致』字者,以其致用於乾也。觸類皆然。」
我們從此圖與說中可知,圖是本《說卦》而出,說是為解《說卦》而言。《宋史·隱逸傳》說陳摶「好《易》,手不釋卷」,這一圖及說正是他本《易傳·說卦》「手不釋卷」的心得。所謂「心得」,自然有他自己的體會,圖中加一「帝」字並有五空心圓點,注曰「主造化之尊稱,即天五也」,正是本於《尚書·洪範》「次五曰建用皇極」之義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陳摶在這裡只是以圖與說解釋《說卦》的有關文字,並沒有相對於「先天八卦圖」而稱此圖為「後天八卦圖」。又其作圖元素有空心圓點,則與後來劉牧《易數鉤隱圖》的作圖元素相同(如果將此圖的八卦標以「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為肩,六八為足」的黑白圓點,即得《易數鉤隱圖》中的《河圖第四十九》圖)。
此圖即為南宋鄭樵《通志》「記有」的「陳希夷易圖」。是我們所見唯一出於陳摶的易圖。後人因陳摶以五個空心圓點為奇數「天五」,以實心圓點為偶數二、四、六、八、十,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既有圖中標以「天五」之易圖,再全出「九宮數」之圖,亦是「順理成章」的事。至於稱之為「河圖」,或稱之為「洛書」,則又是稱者的個人體會而已。劉牧稱之為「河圖」,自有他自己的「道理」。然而,「建用皇極」出於《洪範》,而相傳《洪範》又是箕子敘「天乃錫禹洪範九疇」,漢時又有人說「洛書者,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於背,有數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這大概又是稱之為「洛書」的「道理」所在。無論他們的「道理」如何,我們由此倒可以得知:陳摶此圖正是後來「河圖」或「洛書」之源。也正因為有如此名份之爭,恰說明陳摶沒有傳出什麼「河圖」與「洛書」。
二 范諤昌的《四象生八卦圖》(見下圖)
圖說:范氏諤昌曰:「四象者,以形言之則水、火、木、金;以數言之則老陽、老陰、少陽、少陰,九、六、七、八。惟土無形,四象各以中央土配之,則是為辰、戌、丑、未之成數也。水數六,故以三畫成坎,餘三畫佈於亥上為乾;金數九,除三畫成兌,餘六畫佈於未上為坤;火數七,除三畫成離,餘四畫佈於巳上為巽;木數八,除三畫成震,餘五畫佈於寅上為艮。此四象生八卦也。」
漢時既有「分土王四季」之說。從圖中看到,在四正方各畫有五個空心圓點。生數一加五為成數六居北方;生數二加五為成數七居南方;生數三加五為成數八居東方;生數四加五為成數九居西方。這就是所謂的「四象」之數。《易數鉤隱圖》之「河圖四象第五十一」圖,正是以此四數的黑白圓點構成之圖。
范氏說「四象生八卦」,四正卦坎、離、震、兌各是「三畫」,四象數六、七、八、九所余之三、四、五、六,正是乾、巽、艮、坤四維卦的卦畫數。《易數鉤隱圖》之「河圖八卦第五十二」圖,正是以乾三、坎三、艮五、震三、巽四、離三、坤六、兌三之黑白圓點構成之圖。可見,《易數鉤隱圖》的「四象生八卦」說是來自范諤昌。(見下圖)文章來源:藏風得水 www.zangshu.com
《周易圖》中所列范諤昌之《四象生八卦圖》,正是鄭樵《通志》「記有」的「易源流圖」。也是宋末元初雷思齊於《易圖通變》中所言「范諤昌所著《大易源流》」中的「龍馬負圖出河,羲皇窮天人之際,重定五行生成之數,定地上八卦之體」的「河圖」。「天一正北,地二正南,天三正東,地四正西,天五正中。地六配子,天七配午,地八配卯,天九配酉,地十配中寄於未」,從雷氏所述范氏說中可知,范鄂昌所謂的「河圖」是五十五數,又不同於以九宮數所成四十五數之「河圖」。從《四象生八卦圖》中看到,四正方僅是六、七、八、九之「四象數」,而以九宮數所成之「河圖」,其四正方為一、九、三、七之數。由此可見,時至范鄂昌仍沒有以九宮數為「龍馬負圖出河」之「河圖」。到了劉牧著《易數鉤隱圖》時,雖以九宮數為「河圖」,然仍以四正方布以六、七、八、九數為「河圖」之「四象數」。這就說明,劉牧的「河圖」與「洛書」並非完全傳自范鄂昌,而是有其自己的「發明創造」。
北宋末邵伯溫說种放傳陳摶「象學」給許堅,許堅又傳范鄂昌,之後是「由此一枝傳於南方也」(見《易學辨惑》)。則知是南方三衢劉牧得范氏「象學」之傳。南宋的朱震於《漢上易傳卦圖》中說,四十五數的「河圖」是由陳摶傳下來的,經种放、李溉、許堅、范鄂昌,四傳而至劉牧。從以上二圖的分析中可知,謂三衢劉牧得陳摶「象學」之傳似可,謂其得陳摶的「河圖」之傳則不可。
推薦閱讀:
※中國近現代人物圖說
※圖說天下==【戀權者的下場】
※【圖說】警惕身邊的「吸血鬼」
※圖說健康:酒後頭疼?番茄汁加鹽幫您趕走不適
※圖說痛風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