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音樂概述

一 客家音樂起源、流變、種類與分布

客家音樂,是流傳在客家地區為客家民眾喜愛的民族民間音樂。客家音樂包括客家器樂曲中漢樂和閩西十般、客家山歌、山歌號子、客家小調、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歌舞音樂以及宗教音樂。

客家是我國漢族一大民系。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漢民遷徙南方的群體。現分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達1億多人。較為集中的是我國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地區。客家音樂的起源是古代中原音樂。由於戰亂及自然災害等諸多原因,自西晉(265-316)以來,經過五次大遷徙,中原民向南到贛之南、嶺之東、閩之西的廣大客家地區,先後經歷了千餘年時間,中原漢民把漢文化包括中原音樂傳播到閩、粵、贛為主的廣大客家地區,經過與本土音樂的有機融合,久而久之,形成了客家人獨特的客家音樂。  客家漢樂是客家器樂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器樂合奏樂種。漢樂有稱客家漢調音樂,也有人叫中州古曲,還有人稱客家漢樂為「外江弦」。 客家漢樂最具代表性的是廣東漢樂,廣東漢樂系列包括了絲弦樂、中軍班音樂和鑼鼓樂等樂種。以廣東漢樂為例,漢樂中的樂曲不少源於古代河南一帶、湖北一帶的古曲,戲曲音樂和民間音樂,己有近千年的歷史。廣東漢樂是黃河文化、長江文化、嶺南文化在粵東北交匯融合的結果。一些曲目與中原音樂有一定聯繫,如《安陽調》、《巴山調》、《小揚州》、《京八板》、《江西調》等。雖然暫時無法找到其實證依據,但完全可以作出設想與合理的推測。《安陽調》可推測為是河南安陽移民把安陽一帶樂曲帶到客家地區而取此曲名;《小揚州》可推測為與揚州移民有關。另外,客家漢樂的許多曲名均與中原各地樂曲相同或相似。如:《高山流水》、《到春來》、《小開門》、《大開門》、《九連環》、《將軍令》、《綉荷包》、《朝天子》、《步步嬌》、《得勝令》等。在現存樂曲中,也可以看到許多由聲樂曲牌移植改編而來的變體形式。如《玉芙蓉》、《新水令》、《折桂令》、《滿江紅》、《步步嬌》、《上小樓》、《朝天子》、《節節高》、《孟姜女》、《王婆數雞》等幾十種。這些由聲樂曲牌移植而成的廣東漢樂樂曲, 均可從中原一帶的戲曲、曲藝、民歌中找到其母體原型,從中亦可看出中原音樂對客家漢樂的直接影響。因此,漢樂具有古樸、醇和,既有中州古樂的典雅風韻,又有南方民歌質樸的音樂風格。廣東漢樂樂曲種類豐富,曲目眾多。有譜可查的有612首。其中絲弦樂300多首,中軍班音樂200多首。廣東漢樂的樂器,分為文樂和武樂兩大類。文樂類大部分樂器為絲弦樂常用樂器,吊圭子為領奏樂器。武樂類樂器,即打擊樂,中軍班音樂的主要樂器。客家漢樂主要流行於廣東的北部、東南部、我國的閩西南、贛南和台灣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一帶海外有華裔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閩西十般, 又叫十番, 是流行於福建西部客家地區,包括永定、龍岩、武平、長汀以及連城、上杭等縣的民間器樂演奏形式。據說是從漢口、寧波、揚州一帶傳入。閩西十般有坐奏和行奏演奏形式, 一般有十多種樂器一起進行演奏。其曲調多為漢樂、小調及吸收漢劇、潮劇過場音樂。具有優美抒情的音樂的特點。 客家山歌是中國民歌之一,根植於客家民眾的生產勞動之中並為廣大客家民眾喜愛。客家山歌起源於中原古代民歌。由於戰亂以及水、旱等自然災害的原因,自西晉末年,中原漢民歷次向南遷徙,與江准一帶音樂以及閩、粵、贛三省交界原住民的本土音樂,特別是與畲族、瑤族的音樂水乳交融結合,逐步形成了新的音樂形態 —— 客家山歌。明代我國著名的文人馮夢龍曾編輯有《山歌》,其中有:「郎有心來姐有心,唔怕人多屋又深,人多那有十隻眼,屋深那有千重門」。流傳在梅州的傳統客家山歌中有:「哥有心來妹有心,唔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開路,水深自有撐渡人」。兩相比較,可以看到傳統客家山歌與我國江准一帶南方民歌二者之間許多相似的痕迹,可見,客家山歌是漢民族與其他民族智慧溶合的結晶,是移民文化的產物。客家山歌主要分布在我國閩、粵、贛三省客家地區以及廣西、四川、台灣等客家人聚居地區。

客家小調,有稱客家小曲。大部分屬於我國江南小調,大都產生於明清之際。因中原漢民向南遷徙,歷經豫、鄂、皖及吳、楚之地,使許多江南小調流入客家地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客家民間傳統小調。客家小調主要流行於閩、粵、贛以及廣西、四川客家地區。客家小調在歌詞結構上, 基本上為七言四句體, 而在曲式結構上基本上為單句段的二句體和四句體。在調式方面, 客家小調主要是徵調式,羽調其次, 還有少量的商調式和角調式。為喧染氣氛,小調大量使用客家襯詞和襯句。在演唱形式上,客家小調有清唱,也有帶伴奏音樂演唱。客家小調音樂曲調風格自然流暢,優美舒展抒情,結構規整,節奏適中,很受客家民眾喜愛。據統計,僅在二00五年出版的《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廣東、江西和福建三卷中,就收錄了傳統客家小調共162首。其中《拆字歌》、《挪番歌》、《新娘歌》、《蚊蟲歌》、《擲錢歌》、《漁家樂》、《綉荷包》、《種黃瓜》、《瓜子仁》、《一匹綢》、《鳳陽花鼓》、《孟姜女》、《茉莉花》、《剪剪花》、《十想妹》、《賣雜貨》、《鬧五更》、《補缸調》、《懷胎調》、《罵調》等小調在客家地區較為流行。

山歌號子,也叫勞動號子。客家山歌號子,是客家民眾在進行各種不同的勞動時而歌唱的民歌。客家山歌號子主要產生於山林勞動、江河勞動和農事勞動。主要有伐木號子、木排號子、船工號子、築路號子、打夯號子、搖樁號子等。勞動者唱著有節奏的山歌號子,一定程度上減輕重體力勞動帶來的疲勞。山歌號子音樂粗獷豪放, 整齊有力。

客家說唱音樂,一是竹板歌,主要流行於閩、粵、贛、桂諸省區;二是南詞、北調,三是古文說唱,後兩種形式主要流行於贛南、閩西客家地區。南詞、北調,據說是清代中葉,由江蘇藝人傳至江西再傳到閩西各縣。此種說唱音樂, 唱腔主要為南詞、北調及結合一些民歌小調。古文說唱,又稱「鼓文」。由盲藝人演唱古代歷史故事而得名。這種說唱音樂主要採用民間小調。這一說唱形式主要流行於贛南、閩西, 並為當地客家民眾喜愛。現今流行在客家地區的說唱音樂五句板,因歌曲為五句體結構,故客家人稱為「五句板」, 許多地方稱「五句子」。因為歌唱時用四塊竹板敲打作「過門」,很多人也叫「竹板歌」。舊時,藝人賣唱,乞丐討飯,多唱竹板歌,也有人俗稱「叫化歌」或「乞食歌」,還有人叫「夾塞歌」。據說,清末民初,由贛南、閩西流入粵東客家地區。而贛南地區的竹板歌大多數為四句體,粵東、閩西的竹板歌多為五句體。 竹板歌的起源己無從查考,只能據我國古代民歌和老藝人的傳說去找尋它的歷史軌跡。從我國文學史上看,我國東漢、北朝時己有五句體民歌,到明、清以後更為常見,以「歌隨人走」的觀點,今天客家五句體的竹板歌,其源頭極可能為古代中原五句體民歌。五句板說唱音樂,其歌詞每首五句,一、二、四、五句末押韻。曲式結構與客家山歌基本相同,有平板、拖板、歡板、哭板、吊腔等。一般五句板曲調較平和低沉,節奏平穩,混合拍較多,唱腔字音清晰。竹板歌的內容大多為勸善、勸世、奉承、情歌、雜歌,還有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的傳本,如,《孟姜女萬里尋夫》、《梁山伯與祝英台》、《梁四珍與趙玉靈》、《秦香蓮》、《高文舉》等。

宗教音樂,流行在客家地區的宗教音樂,主要是佛教音樂和道教音樂,有人稱為「廟堂音樂」。唐代是中國佛教鼎盛時期,客都梅州陰那山靈光寺建於唐代咸通年間(860—874年)。但據史載,宋末,佛教傳入客家地區,明代嘉靖年後有了較大發展。明萬曆年後,外江戲大量傳入客家地區,佛教音樂逐漸發展起來。以梅州客家地區的佛曲為例,歌詞使用的是客家話和日常生活用語,具有通俗、形象,地方風格濃郁的特點。它吸收了大量客家山歌、五句板、小調及漢樂中軍班器樂曲作為曲調。梅州佛教音樂按做佛教法事儀式先後順序進行,如「沐浴」、「三神救苦」、「拜懺」、「把酒」、「接佛」、「關燈」、「開光」、「蓮池」。這些佛曲從內容上看,大都表達對觀音菩薩的歌頌,慨嘆人世,告慰亡魂,樂觀人生的思想感情;從佛曲音樂情調上看,多為音樂節奏平緩,婉轉清幽,低沉悲涼。客家道教音樂適應道教的齋醮儀式、佈道誦經的需求而產生, 是融會民間樂曲的一種宗教音樂。唱腔以客家山歌、五句板為主,調式多為羽調。說唱並舉,曲式結構自由。渲染空泛、低沉、哀傷的情調。從梅州宗教音樂看,僅在1981年7月出版《梅縣地區民間歌曲集成》(第二集)中,就收入了佛教歌曲56首,道教歌曲11首。

客家民間歌舞,從種類上大致有春牛舞、竹馬舞、馬燈舞、推車舞、獅舞、龍舞、火龍舞、船燈舞、搖船舞、茅船舞、龍船舞、採茶舞、杯花舞、鯉魚燈舞等。在江西客家地區,贛南茶藍燈舞、閩西採茶燈舞、贛南花鼓舞(龍南「夾湖花鼓」、興國「耕田花鼓」、安遠「大堂花鼓」)很有特色,現粵北、粵東的客家地區,春牛舞,龍舞、獅舞至今普通流傳。僅從客都梅州來看,較有特色的有豐順埔寨火龍舞、梅江區席獅舞、興寧杯花舞、五華竹馬燈舞、大埔花環龍舞與鯉魚燈舞、蕉嶺、平遠的船燈舞、平遠落地金錢舞等,這些民間歌舞一般認為起源於北方中原與其他地區, 傳入客家地區後逐漸具有了客家的特色。客家民間歌舞音樂,一般採用客家小調, 旋律流暢舒展,大幅跳進的較少。如蕉嶺、平遠「船燈舞」音樂優美抒情;閩西龍岩、永定、武平的「採茶燈舞」音樂輕快活潑流暢;梅州五華竹馬燈舞,採用了《新年調》、《觀燈調》、《問調》、《丑腔》、《金牡丹、菊花香》、《十二月古人(花會歌)》等,使音樂熱情奔放,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客家戲曲音樂包括漢劇、山歌劇、採茶戲、東河戲、木偶戲以及花朝戲等戲曲音樂。廣東漢劇,有別於湖北漢劇,為廣東三大劇種之一,因為是來自外省的皮簧劇種,一說湖北,一說安徽,所以有人也稱它是「外江戲」。漢劇源於湖北、安徽,流播於贛南、閩西、閩南、粵北和粵東。廣東漢劇先盛於潮州,清代乾隆年間,潮州建有「外江梨園會館」。清代道光、咸豐年間,潮州府各地己形成喜歡唱外江戲風俗。到了光緒年間,粵東正式成立的社班多達30多個,沿韓江上至閩西,下至潮汕演出傳播。抗日戰爭爆發後,漢劇活動重點轉向客家山區,梅州大埔最盛,被稱為「漢劇之鄉」。現今的廣東漢劇團大都是1949年建國後建立的。1956年成立「廣東漢劇團」,1959年組成「廣東漢劇院」。廣東漢劇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聲腔,以中州話為舞台話,唱腔音樂除了以西皮、二黃、大板等各種完整的唱腔外,還採用崑曲、民間小調和少量的梆子曲,在發展中還不斷吸收潮梅地區的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和中軍班音樂。

山歌劇是在客家山歌音樂基礎上產生的新興劇種。梅州的山歌劇是以梅縣為中心,流行於梅州七縣一區。山歌劇遍及廣東的梅州、河源、惠州、韶關以及江西贛南客家地區屬歌劇劇種。流行於福建龍岩、連城、漳平、長汀、上杭、永定、武平等縣的則稱為山歌戲,也是在客家山歌音樂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地方戲曲劇種。山歌劇產生於我國建國初期,1957年7月,梅縣組建民間藝術團,這是梅州山歌劇第一個專業性劇團,現今的梅州市山歌劇團的最早前身是1959年的汕頭專區民間藝術團,因轄區體制變化,經過幾次撤併,1988年改名為梅州市山歌劇團。山歌劇用客家方言演唱,唱腔音樂以客家山歌為基礎,此外,還採用了五句板說唱音樂、客家民間小調、宗教音樂(主要為佛曲)等進行編曲。

採茶戲, 它是茶文化的產物,流行在盛產茶葉之地,起初演唱的劇目多是以茶事為內容,而且是以當地地名命名的劇種。現在我國採茶戲劇種不下幾十種,主要流行於長江中游兩岸及嶺南一些地區。客家採茶戲,是以「採茶歌」音樂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地方劇種。採茶戲舞台道白用客家話,其採用的音樂包括「三腔一調」(茶腔、燈腔、路腔、雜調)。贛南人把「採茶歌」稱為「茶腔」。據有關史料記載,客家採茶戲最早形成於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的江西贛南。贛南採茶戲形成後,一是從贛南傳入閩西,再由閩西分兩路,一路傳入贛東、贛中、贛北,一路傳入福建漳州再傳到台灣。二是從贛水流域進入贛江上游的萬安、遂川一帶,沿羅霄山山脈向贛西、湘東傳播;三是經大庚梅嶺古官道向粵北傳播;四是經全南、定南、龍南等地傳至粵中東江流域及韓江流域。現今客家採茶戲主要有贛南採茶戲、粵北採茶戲、粵東採茶戲、廣西採茶戲和台灣採茶戲。

東河戲,是贛南古老劇種。產生於贛南貢江流域(贛縣)東河一帶。東河戲的音樂主要是採用高腔、崑腔、亂彈、南北詞、山歌以及客家民間雜曲小調。1954年成立贛州市東河戲劇團, 東河戲主要盛行於贛南地區18個縣以及附近地區。

提線木偶戲,客家人稱為「吊線戲」,古稱「傀儡戲」。在我國始於漢代,興於唐代,盛於宋代。隨著中原漢民南遷,客家民系的形成,木偶戲傳入客家地區。據記載,提線木偶戲於明代萬曆年間,由福建傳入梅州大埔、平遠、梅縣、五華等地。提線木偶戲的音樂唱腔與廣東漢劇基本一樣,道白為「中州音韻」,屬皮簧劇種。唱腔音樂有時也採用採茶歌、山歌及客家小調。

花朝戲,為廣東四大稀有劇種之一。它是從道教法事「奉朝」演變發展而成。該劇種源於廣東紫金縣,主要流行於廣東東部的紫金、五華、揭西、陸豐等縣客家地區。花朝戲舞台語用客家話,其音樂為客家山歌、採茶歌以及民間小調。  總之,客家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的一支奇葩。產生於客家民眾的生產生活之中,反映客家民眾的思想感情。從它的起源與流變,種類與分布來看,可以說,「歌隨人走」,是移民的產物,是漢民族音樂與其他少數民族音樂有機融合的統一體。

二 客家音樂的藝術特徵

客家音樂從藝術特徵上看,其最主要的特徵是本土性。就以客家山歌、採茶戲音樂為例作一分析。

客家山歌的音樂本土性的藝術特徵主要表現在: 第一,客家山歌的歌詞從內容上反映了客家人的社會生活,充分體現了本土性。客家山歌大量的是客家情歌,表達客家男女之情。客家山歌以客家話演唱, 唱詞一般為七字一句,每首四句,多用比興、比喻、雙關、誇張等藝術手法, 歌詞通俗易懂,大量使用本地客家群眾語言, 口語化,使客家山歌生動有趣, 形象逼真,自然流暢,感情真摯,富有「客味」; 第二, 從客家山歌曲調來看, 曲調平穩流暢,起伏不大,古樸宛轉,音域較窄,用4至5個音的最多,使用裝飾音較多,常用自由延長音, 而且節奏自由,節拍多樣,常見混合拍。旋律多為四至五度跳進;曲式結構以二句體、四句體為多。因而客家山歌既不象西北高原民歌高亢激越,又不象江南民歌充滿水鄉秀色,甜美細膩,同時又與畲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民歌區別開來。第三, 本土性還表現在曲調風格韻味方面, 同是客家地區,客家山歌的調式風格也因地而別。客家山歌在調式上,宮、商、角、徵、羽五種調式都有,而閩、粵、贛客家地區山歌以徵調與羽調為主,但三地又各有區別,如,廣東梅州一帶的客家山歌調式多以羽調為主,哀怨的風格較為突出; 而贛南、閩西、廣西、貴州、湘東一帶的客家山歌徵調式較多,歡快的風格較突出。江西一帶的客家山歌歌詞中常使用客家話襯詞「唉呀里」,而梅州一帶的客家山歌歌詞則常用客家話襯詞「啊嘿」。不同客家地區語言的差異性形成客家山歌豐富多彩的風格韻味,因此人們也常常以地名稱呼不同地區的山歌調。 現流傳的傳統客家山歌中,曲調優美、婉轉、清新, 深受客家人喜愛的有很多,如梅縣鬆口山歌《八月十五光華華》、《送郎送到五里亭》、興寧石馬山歌《新綉荷包兩面紅》、五華長布山歌《唱歌愛上石馬峰》、蕉嶺長潭山歌《長潭行出公王陂》、大埔西河山歌《烏烏赤赤還過甜》、惠陽山歌《一樹難開兩樣花》、韶關曲江山歌《落水天》、江西興國山歌《打只山歌過橫排》、江西贛州山歌《照鏡子》、江西尋烏山歌《莫學楊梅暗開花》、福建龍岩山歌《《哪有情妹不戀郎》、福建上杭山歌《餓著肚皮來耕田》、福建長汀山歌《山歌會唱大家來》、台灣新竹、苗粟山歌《遠遠看妹飛飛來》等。

客家採茶戲音樂的本土性的特徵主要表現在: 第一, 採茶戲音樂具有濃郁的山野風味,旋律高亢流暢,節奏明快輕鬆,情調優美質樸,清新亮麗;第二,從旋律、旋法及調式來看,採茶戲音樂是以五聲音階,級進為主,平穩進行,徵調式唱腔較多, 它保留了原有黃河流域的調性特徵, 曲調反映客家人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嚮往自由,追求幸福美好的願望。獨具一格的客家採茶戲音樂, 本土性還可以從客家採茶音樂流變中去考察,我們知道, 大多數採茶劇種主要是在本地民歌及歌舞基礎上發展而成,各有不同的風格,但表演形式、唱腔及伴奏,又互有影響,互相借鑒。同一曲牌(唱腔)在各地流行時,既存在旋律及音樂結構乃至伴奏形式上的某些共性,又有明顯的差異,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韻味。例如:贛南採茶戲《牡丹調》與粵北採茶戲《牡丹調》相比較,它們曲名相同,唱腔結構及落音、調式亦有諸多共同之處,都屬於採茶戲的變體。這種變體的不同在於:贛南的唱腔在高音區活動,前倚音的裝飾音較多,形成了唱腔的絢麗多姿;而粵北的唱腔基本上是在中音區進行,並且沒有裝飾音,樸實無華。旋律的這種變異與語言聲調並無關係,因為兩者都是採用客家話演唱,旋律變化的原因可能與表現的內容不同有關。再有就是與當地民間音樂的交融引起的變化有關。兩者旋律的這些細微的變異,形成了兩個兄弟客家採茶戲音樂的不同色彩。

三 客家音樂的現狀及發展

客家音樂作為中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鮮明的民族民間特性。在主義建設和現代化進程中,一方面我們要繼承和發展客家音樂,弘揚客家優秀文化傳統,更好地為廣大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另一方面,時代的迅速發展,一些傳統的客家音樂己經落伍了,需要我們去改革,以適應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面對這些重要問題,我們國家政府非常重視,自1949年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做了許多工作,並取得了極大的成效。具體表現在:

1大量搜集和整理流傳在民間的傳統客家音樂。我國各級政府非常重視民間的傳統客家音樂的搜集整理工作,以梅州為例,1980年至1981年,通過各縣文化館以及組織人力到全區39個公社採訪了100多位新老山歌手,收集了1萬多首流傳於粵東地區的客家山歌,整理編輯出版了《粵東客家山歌》及編印了《梅縣地區民間歌曲集成》。1987年春,歷時一年,市文化部門組織1800多人到全市進行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間諺語普查,僅梅州收集的民間歌謠就達39966首。

2舉辦各種活動,繼承和發展客家音樂。客家音樂的重要性及其價值越來越被政府部門領導所認識。舉辦各種活動,推動客家優秀文化傳統發展。如,1981年中秋節,梅州市舉辦中秋賽歌會、五句板匯演及山歌唱腔比賽;1983年春,梅州市決定每年中秋節為「山歌節」。當年首屆「山歌節」持續8天,觀眾達4萬多人次。1990年的「山歌節」,共進行四個項目:擂台賽、新人新作賽、研討會和合水歌會,這一屆「山歌節」,被稱為建國40多年來梅州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山歌活動。2004年梅州舉行的國際山歌節,形式更多樣,盛況更空前。除了這些活動外,改革開放以來,梅州市經常有「山歌搭台,經貿唱戲」的活動,在每年組團出訪中,挑一些山歌手參加,讓客家山歌在港、澳、台、東南亞各國以及留尼旺、模里西斯、美國等地的海外鄉親的心中蕩漾,激發他們的鄉思、鄉情,增進鄉誼,爭取更多的海外鄉親熱愛家鄉,關心家鄉,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此外,山歌劇團、漢劇團及木偶劇團等專業劇團每年還排練文藝節目送戲下鄉;在大中小學開設漢劇班、山歌班;在市、縣舉辦山歌新秀演唱比賽、新山歌創作演唱比賽;鼓勵與支持民間樂隊、劇團開展活動。使得客家音樂深入群眾,推動客家音樂的發展。

3從理論到實踐,加大客家戲曲音樂的改革力度。2001年11月由廣東省音樂家協會主辦在河源市舉辦了「中國音樂文化.客家音樂研討會」,從理論上深入探討客家音樂的繼承、改革與發展問題。繼此次盛會後, 2002年11月又在粵北採茶戲之鄉南雄市召開了「中國音樂文化.採茶戲音樂研討會」,參加會議專家學者、戲曲工作者40多人。圍繞採茶戲音樂的源流、發展、風格、特點、改革、創新等問題進行研討,認為,戲曲音樂一要「縱向繼承」,即繼承劇種的音樂特徵,又要在繼承中去改革發展;二要「橫向借鑒」,就是借鑒吸收國內各劇種音樂的長處,豐富提高發展自已。同時,還要借鑒吸收外國歌劇的和聲、復調、配器以及合唱、伴唱等藝術手法,不斷在借鑒吸收中求壯大,在化他中求革新,使地方戲曲充滿青春活力,更為群眾喜愛。在實踐上,以梅州市為例,近幾年來,梅州市山歌劇團創作演出大型山歌劇《等郎妹》、《山魂》、《桃花雨》,政府大投入大製作,打造精品,特別是山歌劇音樂,曲調清新、優美,大膽借鑒吸收外國音樂,運用交響樂手法,聘請省交響樂團演奏、錄音,使戲曲音樂更能表達劇中人物的情感,更加震撼,更加動人。參加省及全國戲曲匯演連續獲得多項大獎。

4把許多客家音樂項目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加大投入促進客家音樂的發展。近年來,我國政府提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2006年8月,廣東梅州客家山歌、廣東漢樂、福建龍岩與福州市的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和茶亭十番音樂、江西贛南採茶戲和廣西博白縣桂南採茶戲、閩西漢劇、木偶戲、廣東紫金縣花朝戲等業共七項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著,各省、市級政府也在公布省級、市級非遺名錄。如客都梅州有13項被廣東省列為省級非遺名錄。廣東省還建立客家山歌基金,要把客家山歌做大做強。上述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與客家音樂息息相關,這也說明,我國政府比任何時候都重視客家音樂的繼承與發展,可以相信,通過上下的努力,客家音樂將更好地為現代化服務, 客家音樂藝術之花將越開越鮮艷,越開越芬芳。

參考書目、資料:

1《中國民間歌曲集成》 (廣東卷) 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 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廣東卷編輯委員會

中國ISBN中心出版 2005年7月

2《中國民間歌曲集成 》江西卷(上、下冊) 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江西卷編輯委員會

中國ISBN中心出版 1996年3月

3《中國民間歌曲集成 》福建卷(上、下冊) 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歌曲集成福建卷編輯委員會

中國ISBN中心出版 1996年12月

4《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廣東卷(上、下冊) 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 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廣東卷編輯委員會

中國ISBN中心出版 2006年11月

5《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福建卷(上、下冊) 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 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福建卷編輯委員會

中國ISBN中心出版 2001年6月

6《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廣東卷(上、下冊)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廣東卷編輯委員會

中國ISBN中心出版 1996年11月

7《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江西卷(上、下冊)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江西卷編輯委員會

中國ISBN中心出版 1999年12月

8《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福建卷(上、下冊)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福建卷編輯委員會

中國ISBN中心出版 2003年1月

9《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廣東卷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廣東卷編輯委員會

中國ISBN中心出版 2007年9月

10《梅州市志》(下) 梅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11《五華縣誌》 五華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12《客家音樂傳播》 馮光鈺著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0年1月

13《客家音樂文化概論》 溫萍編著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2007年1月

14《山歌野譚》 李壽粦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2年4月

15《山歌大師湯明哲傳》 胡希張著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4年1月

16《中國音樂文化.採茶戲音樂研討會論文集》廣東省音樂家協會編2003年2月

17《廣東漢樂新三百首》 大埔縣文聯、大埔縣廣東漢樂會編 1995年3月

18《梅縣地區民間歌曲集成》 梅縣地區文化局《梅縣地區民間歌曲集成》編輯小組編 1981年1月

樹林樂韻 撰寫

2009.10.24第一稿


推薦閱讀:

盧山:一個不會說「我滴孩來」的吃貨,不是一個好吉他手
唱功不輸陳奕迅 李克勤,被稱為原唱殺手的他卻從未大火過!
音樂播放器素材演示(十)
2016維秘內衣秀背景音樂有哪些?
李宗盛捧紅的女人們:寫盡女人心,難得白頭人

TAG:音樂 | 客家 |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