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心憂如焚:白白浪費了背靠中國大陸!!
06-12
該來的始終要來,討論多時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日前在山城重慶簽署,這是繼「三通」之後,兩岸經濟加速融合的另一個重要標誌。對此,港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一方面,港人樂意看到兩岸關係更上層樓,互利共贏;另一方面,又擔心中央政府為了政治上的需要,將不計成本地滿足台灣方面的要求,令香港失去兩岸之間的橋樑角色,加速邊緣化危機。港人對兩岸簽署ECFA的矛盾心情,在「東方報業民意調查」有清晰的體現。有兩成六受訪市民擔心,會加劇香港邊緣化危機;四成認為香港傳統的中介角色被澹化;一成七憂慮香港的固有優勢受損,影響經濟與貿易。市民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根據有關協議,兩岸將分階段減免八百種商品的關稅,其中大陸向台灣開放的商品為五百多種;大陸還向台灣開放金融、醫療、醫務等十一種服務行業。顯而易見,大陸為了達到兩岸經濟融合成不可分割一體化的目標,盡量誘之以利,對台灣方面的要求可謂有求必應。同香港與內地簽署的CEPA內容相比,兩岸協議有過之而無不及,香港從此再無任何政策優勢可言。其實,有關協議對香港影響最大的地方,不在於減免關稅,而在於大陸向台灣開放金融投資業務,台灣銀行今後可到內地開設辦事處,滿一年可以開分行,分行成立滿兩年,只要其中一年有盈利,即可經營人民幣業務。換言之,香港爭取多年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人民幣業務,在今次兩岸協議中一步到位,一步登天,意味著香港不僅失去兩岸之間人流、物流的中介地位,連資金流的橋樑地位也將一併失去。前年兩岸實現三通,對香港的負面影響已立竿見影,去年訪港的台灣旅客減少三成,台港之間的貿易總額則下降百分之七,以此推之,兩岸簽署ECFA之後,台灣必然搭上大陸發展的順風車,必將如虎添翼,成為新加坡、上海之後,香港即將面對的新競爭對手。但令人莫名其妙的是,面對兩岸雙贏、香港獨輸的危機,港府非但沒有採取對策,反而一再樂觀地鼓吹「分餅論」,聲稱兩岸經濟之餅愈做愈大,香港可以分「一杯羹」。然而,港府卻無法說明,香港如何能分享這一杯羹呢?說穿了,這只是港府的一廂情願。當然,不必嫉妒中央政府優待台灣,怪只怪香港自己不爭氣。實際上,二○○三年香港已與內地簽署CEPA協議,比台灣整整早了七年,可惜中央政府送給港府一把金鑰匙,港府卻不懂得利用它來打開寶庫,雖然年年簽署補充協議,但對香港經濟的幫助不大。近水樓台未得月,香港錯失了將CEPA協議轉為商機的先機,白白浪費了背靠中國大陸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實在是可恨復可悲。上述民調亦顯示,兩成七受訪者批評港府過分樂觀,漠視邊緣化危機;四成二指摘港府目光短淺,治港無方;一成六批評港府無能,難辭其咎。本港學者亦指出,港府未有發揮香港作為自由港的優勢,錯失左右逢源的商機。香港過去長期標榜的四大傳統經濟支柱,近年只剩下旅遊業及金融業尚在苦苦支撐,隨著上海被定位為國際金融中心,海南島被定位為旅遊之都,在國際競爭力方面香港一再輸給老對手新加坡,再加上香港作為兩岸中介的角色又變成可有可無,霎時間香港似乎已經失去發展的動力,邊緣化危機日甚一日,怎能不令人心憂如焚。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香港,你已被誰拋棄
※香港這副重擔誰挑較適合
※認識香港(11):香港有哪些優點?│脫苦海
※香港大學一年費用大概多少?
※如果中國爆發戰爭,香港和澳門的居民有義務參軍嗎,機制是怎麼運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