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與晉商

一、形意拳

形意拳乃中華民族之國粹,是我國四大拳種之一。她起源於山西永濟縣,發展完善於山西晉中一代,傳播於海內外。目前已列入武術院校的重點課程,為全民健身做出了貢獻。

形意拳之所以能發展完善,與明、清及民國初年山西晉中祁縣、太谷等縣興盛的商業是分不開的。考究資料表明形意拳與晉商是相扶相襯的關係。

1、形意拳的概念

形意拳的概念是以"心意誠於中而肢體形於外",或"以形取意,以意取形,形隨意轉,意自形生"。實則為意為本,形為標,以意練形,形意相隨並練的拳種。她在心意六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和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的外三合)的基礎上,操練劈、崩、鑽、炮、橫五行拳。龍、虎、猴、馬、蛇、雞、燕、鷂、鷹、熊、鮐、鼉十二形拳。在五行拳與十二形拳基礎上發展了形意拳單練套路、對練套路以及形意拳散打。在兵器方面有形意器械單練與對練套路,以及器械技擊。形意拳歷代傳人打破門派取長補短,發展了形意拳彈腿、洗髓經、獅吞手、鴛鴦腳制敵絕技、形意八卦、形意太極等,進一步完善了形意拳。

  2形意拳簡史

  (1)形意拳始祖姬際可

形意拳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公認的鼻祖是山西省永濟縣人姬際可。姬際可字龍峰,生於是1602年(明神宗萬曆三十年),卒於1683年(清康熙二十六年)。據資料記載:姬際可從小學文習武,無不專心。稍長,擅長槍術,有飛馬點椽頭絕技,號稱"神槍"。1644年後,姬 際可訪學於嵩山少林寺,終日與眾僧研討武技。少林寺有豐富的拳譜資料,高僧有精湛的拳法技藝。他根據少林拳譜《少林古傳秘本、十法》要旨,聯繫"五行生剋"理論;參照少林寺龍、虎、豹、蛇、鶴五拳及有關拳法;又得"鷹熊竟智"及兩雞相格鬥之啟發,會其理於一本。通其形於萬珠遂以六合為法,陰陽為母,四象為根,並寓槍術精妙於其中。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順序,創編劈、崩、鑽、炮、橫五行拳。之後又創編了龍、虎、猴、馬、蛇、雞、燕、鶴、鷹、熊十形拳。同時,以 "心之發動曰意,意之所向為拳"為拳理,名曰"心意六合拳"。

姬際可在少林寺學藝十年,創建了"心意六合拳"。可以說"心意六合拳"出於少林,故稱之為"少林外家支派"。

有資料記述"岳飛創心意拳"云:"岳武穆王,受業於名師,精通槍法,脫槍為拳,以教將佐,名曰意拳,神妙莫測,蓋從古未有之技也。金元明數代,鮮有其技。獨我姬公際可字龍峰者,訪名師於終南山,得岳武穆王拳譜,意既精粹,語亦明暢"。故為心意拳為岳飛所傳,目前學術界仍有爭論。

  心意六合拳始祖姬際可傳人曹繼武、曹又傳戴隆邦、馬學禮。

  (2)形意拳北派之祖戴隆邦

  戴隆邦,山西省祁縣小韓村人,生於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卒於1802年(嘉慶七年)。戴家為山西祁縣歷代名門,曾在河南、安徽一代經商。戴隆邦拜師於曹繼武,深得先師愛戴,贈於隆邦《姬際可自述》和《拳論十法摘要》。在師祖姬公創編心意十形拳的基礎上創編了鮐、鼉二形,成心意十二形拳。清咸豐,同治年間武林界有《心意拳北派之祖戴隆邦》之稱。傳人代表弟子戴文雄(二閭),戴文雄傳李飛羽等。他們為山西祁縣、太谷、平遙商業票號保鏢事業有卓越貢獻。

(3)形意拳神拳巨手李飛羽

李飛羽(1808年一1890年),字能然,世稱"李老農",河北深縣人。1845年投師於戴文雄(戴隆邦二子),對繼承"心意拳",創立"形意拳",做出歷史性貢獻。在山西太谷立鏢局,保鏢於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有"神拳李"之威名。在咸豐、同治年間,與八卦拳之董海川,太極拳之楊露禪鼎足而三。為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武林之領袖。

李老農擇優授徒廣為傳人。稱為國手者,在山西有:車永宏、宋世榮、宋世德、李廣亨。在河北有:郭雲深、劉奇蘭、劉曉蘭、賀運恆等。這就是山西形意拳史上,李老農之八大弟子。八大弟子各有傳人,遍及全國各地。

李老農"以心意誠於中而肢體形於外"的理論改 "心意拳"為"形意拳"。為形意拳改革做了巨大貢獻,被稱之為形意拳名家巨手"神拳李"。

(4)形意拳一代宗師車毅齋

車永宏(1833年--1914年)字毅齋,排行二,人稱車二師傅,山西太谷賈家堡村人。十六歲投太谷巨賈武柏年家做車夫,主僕關係甚好。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後投師武鴻圃、王長樂學習少林拳。咸豐六年由武柏年推薦,紳士巨賈孟綍如介紹,拜師於李老農學習形意拳。因神拳李保鏢經常外出,推薦於祁縣師戴文雄(二閭)那裡繼續深造。車二艱苦求藝, 奔波祁縣、太谷之間十來年,深深感動了戴文雄,將其家傳《心意六合拳》孤本贈於車毅齋。

車毅齋與其弟子李復禎,布學寬等在全面繼承先師拳法基礎上,博採諸家精華,揚長補短在巨賈紳士孟綍如協助下,對傳統形意拳進行了改革創新。在拳理上闡明了"以形取意,以意取形,形隨意轉,意自形生"的原理。拳套路上衝破"五行生剋"的觀點。提出了"破中有生,生之可破"的辯證關係,在練法上強調養氣練氣並重,橫進直進並重,搏擊防禦並重。在搏擊實踐中,糾正了直勁多、橫勁少,攻重於防的弱點。並創造了"拘馬拚"、"陰陽把"、"獅吞手"、"迂迴步"、"箭串步"等新套路。形成了"快打猛攻,亂而取之"與"引進落空,智而取之"的車氏技擊法"。在形意拳套路上,將五行拳,十二形拳進行了改革,取各形獨特拳法,創編了"進退連環"、"雞形四把"、"六合拳"、"八式拳"、"雜勢捶"等。入門拳有"十二路彈腿"、"六腿架"。對練套路有"五花炮"、"九拳""五踩六捶"、"十二連捶"、"挨身炮"、"九套環"、"劈捶"、"十六把"等。技擊上取形意拳精華,歸納了"散手六法"、"十四處打法"、"十六顧法"等,掌握攻防要領,提高技擊水平,使形意拳散打(撕扒),達到"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藝"的境地。

光緒十四年(1888年),車毅齋遵循武術界的武德,毅然赴天津打擂。憑一腔愛國激情和紮實的形意拳武功,打敗了狂妄至極的日本擂主坂三太郎,名震中外,清政府為此授予"頂戴花翎、五品軍功"。門人第子為之立碑紀念,以銘千秋。

車毅齋傳人有李復禎、布學寬、劉儉、呂學隆、王鳳翔、樊永慶、李發春等十八位弟子。1914年一代宗師車毅齋逝世後,由李復禎、布學寬等研究確定了"華幫維武尚社會統強寧"輩次排列。從華字上起傳人遍及海內外,為發展形意拳事業起了促進作用。

(5)形意拳師表布學寬

布學寬(1876年一1971年)字子容,山西祁縣鞏家堡人。幼年私塾讀書,後在太谷經商習武。1900年投師於車毅齋門下學形意拳,因他品學皆優,人緣好,成為車毅齋的得意門生。1918年,42歲的布學寬推選為太谷縣體育會主任,自然地成為形意拳掌門人。同仁們在他組織領導下,在太谷城關十所學校開設了國術課的先河。1930年廣有卓見的孔祥熙聘請布學寬為太谷銘賢學校的專職國術教師。直到1951年銘賢學校與國內其他大學合併為止。

1935年,在孔祥熙(中央政府財政部長)資助下,太谷成立了國術館;布學寬任館長,國術館成為"三晉"武術活動中心。以拳會友,切磋拳藝,培育後人起到促進作用。布學寬指導下,在研究形意拳套路基礎上,側重於散打(撕扒)訓練項目。吸引了省內,外形意拳愛好者參加國術館活動。湧現出一批技擊能手,如張永義、孟立綱、呂家麟、吳立孝、車采藻、孫德義、閻芝蘭、吳連富、梁煥章等。都是聞名一時的形意拳技擊能手。1937年後,布學寬的弟子們與日寇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如:候維煌、王大任、仝玉一、吳德凱、呂東賓、李士榮、郭振武等。有關他們可歌可泣故事,銘記史冊。

解放後,布學寬任太谷縣武術協會主任。在他的精心努力下,先後建立了武術推廣站75個,有五千餘名武術愛好者參加活動,使太谷形意拳之鄉,重放光彩。布學寬為省體育總會委員,中國武協委員。榮獲國家體委主任賀龍元帥接見,併合影留念。 "文革"時,大部分寶貴資料遺失,1971年於世長辭,終年96歲。

布學寬以武學為業70年,在形意拳的研究、教學和應用上,獨樹一格。在技擊方面《形意拳十四處打法》,深得車毅齋教誨。運用嫻熟,尤精肩打、肘打,多以巧取勝。數十年教學生涯、精心體驗形意、八卦、太極和鴛鴦腳互相豐富,熔為一爐。他創編了"形意連環手"和"鴛鴦腳應用法"。特別是兩臂布陣,形如獅子張口,意如蟒蛇吸食。以打陀螺原理,變化手法,講究吞吐、舒展。隨招變手防中寓攻,攻中寓防。技法上直橫弧應用為主,勁力剛柔相濟。巧用園球勁,彈簧力,擊發如觸電一般。晚年以求實為宗旨,側重研究健身養生。將 "易筋經""八段錦""性命雙修功""保健按摩"等,結合幾十年練功經驗加以整理,並編寫了"洗髓經"一書留於後人。

孔祥熙傳辦的太谷銘賢學校武術兵器配備齊全,布學寬對"十八般兵器"做了系統編排、教授。在單練套路以及器械技擊都有創新,達到了形意拳器械練法的頂峰。

太谷銘賢學校培養學生萬餘人。普遍得到布學寬老師的武術教誨。數以百計的學生隨孔祥熙從政、經商、行武。在港、台以及海外拳藝也有一定的發展和影響。如巴西爵士武朝相曾在台灣傳藝,後旅居巴西創辦"中國文化研究院",建 "形意拳武館",門徒達3600之眾。另一弟子李英昂,在瓜地馬拉,精心研究武術,廣傳弟子,著書立說。

二 形意拳與晉商

"山西老西"這個諢號,中外人士皆知,其起源於山西人會做買賣。經商者布及海內外。山西商人云集於晉中。明、清兩代平遙"日升昌"票號,祁縣喬家、渠家,太谷曹家、孟家、宋家、貟家,榆次常家等。廣為人知。素有"金太谷"、"銀祁縣"之美稱。祁、太、平三邦為代表的商業布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庫倫、俄羅斯及日本和朝鮮等。商業的興旺,滲透著形意拳師們的心血。辯證地講,商業也促使形意拳發展完善,獨樹一派,成為中國四大拳種之一。

1、形意拳師為晉商保鏢

史料記載:"北方陸路上,響馬賊匪時出時沒,雖際承平株未然盡絕,故商旅之有輜重者,必僱用鏢客以保無虞。此等保鏢之人素有拳勇,每有絕技,倉卒之間盜匪眼識其人翻然避去。長途夜深,重載曉行,群盜不敢即時下手,車輛乃可安然過境。然所以酬鏢客者,其資亦不菲也。"

雲集晉中各縣商號達數千家,各大財東都有自家的鏢師。清嘉慶年間,祁縣形意拳師戴隆邦父子所設的"晉盛鏢局",主要服務於晉商巨賈。

戴家在河南、安徽一代帶經商時,戴隆邦投師於曹繼武。繼承和發展了祖師姬際可的"心意六合拳",成為心意拳北派祖師。裁隆邦的二子戴文雄(二閭)受父真傳,功力甚深。曾與少林寺武功高手鐵掌僧交手,技勝高僧,二閭名聲大震。同鄉人祁縣"金財主'喬家、"旺財主"渠家,經商於"兩湖"、"兩廣",往返途中常住戴家的"廣盛店"。多年僱用戴家"晉盛鏢局"護鏢於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運鏢從未有閃失。嘉慶末年,戴二閭從包頭"復盛公"保鏢返山西。路過白泥井村,遇上強人劫鏢。二閭不費吹灰之力擒巨首"黑頭太歲",並令他護送入關。二人交往為友,戴二閭名震關外。

明、清以來,河北滄州一帶武林名師倍出,人稱"藏龍卧虎"之地,向來有鏢不喊的舊規。鏢車路經滄州,都掩旗不喊,登門拜訪當地名師,贈金而通過滄州。一次,戴二閭的鏢車路經此地,隨從不知當地規矩,而引起當地拳師的麻煩。二閭給以賠禮道歉,滄州拳師則要見手比試高低。他們過招後,互相敬佩結為摯友。戴二閭名震武林,並引出河北深縣拳師李飛羽到山西祁縣苦心學心意拳的史話。

李飛羽(老能)藝成後,隨戴二閭出外保鏢。太行山牛家寨,活擒賽主,初露頭角,漸有名聲。後太谷富戶大賈孟家所聘,為孟家保鏢、護院的拳師。他與"鐵掌金剛"馮克智,"神蛋子"吳本忠等常為太谷孫、孟、曹、王等大賈保鏢於京、津、遼、沈及東口、西口、庫倫、烏拉爾等地。走一趟鏢少則數十天,多則數月。十餘年間,足跡遍及長城內外。遇強人劫鏢,無一次失事。武林中人都知李老能功藝不凡,他的車過處強人匿跡,無敢輕舉妄動。

同治六年,李老能年事已高,將保鏢重任交給弟子車毅齋。以後十數年間,車毅齋與他的弟子們成為太谷運鏢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足跡遍及北方各省。李老能保鏢時,曾多次遭強人的騷擾,但一一被制服。爾後,路霸聞李老能鏢車通過,無不聞風而避。近聞護鏢者為車二(車毅齋小名),各地路霸蠢蠢欲動,要與車二見高低。一次,車毅齋的鏢車由哈塔(赤峰)經天義(寧城)將到塔於溝(清源)時,十兒個強人截住鏢車。隨後又趕來大批強人,為首者兇悍絡腮鬍子要強行奪鏢。車毅齋好言相勸,話不投機。最後決定比試刀法以勝負決定鏢車通過。於是二人交手,車二以避實擊虛,連連截擊對方腕部,絡腮鬍幾乎將刀扔掉。當對方又向車二頭部砍來時,車用刀背向外一拔,反手一刀將對方頭巾削掉。強人大吃一驚,自覺功力遠不如車二。急跳出圈外,喊了聲"好刀法,山西人了不起"。交談下知道車二是李老能之弟子,倆人和好為友,鏢車順利通過。車毅齋保鏢刀勝強人名震塔於溝的事一直在後人中傳頌著。

車毅齋晚年,弟子李復禎、布學寬先後繼承師志,擔起保鏢重任,制服路霸凶漢多人。如:十八盤一帶號稱"青烏鶴"的凶漢,被李復禎制服。為晉、冀邊民除一大害。

布學寬保鏢於東、西口時,另有一凡情趣。據本人口述:"坐騎黃驃馬,腰挎盒子槍"。除有高強武功外,還有槍打香頭的絕技。他精通"黑國語",保鏢從未有閃失。

清代時對蒙、俄貿易中心在庫倫。而張家口則為內地去庫倫必經之關口(以其地往東故稱東口),出關口即為口外。本國商人,尤以晉商為夥。採辦兩湖之茶,曲沃之煙,許昌之綢,南京之緞,以及蘇,常、京、廣之雜貨運至庫倫,銷於蒙俄。復向庫倫運回外蒙之牛、羊、馬、駱駝、磨菇、皮毛,及俄產之回絨、哈拉、嗶嘰等毛織品。發售國內北平、四川、河南、兩湖、兩廣、江浙等地。貨商去蒙境交易,全系以物易物性質。其金觸周轉之時期約需一年。多仰賴東口金融界為之調劑。每年總結帳一次,必需以鏢車運現銀交解。固有一年一次的標期,按歸鏢期限建歸標。東口之標期稱為大寅標。因夏曆建寅,正月為寅月。標期多在正月而故名。帷國內商人如不出庫倫貿易,僅運到東口銷售。則其歸現之期,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標。

東口以外復有西口,西口在歸綏。為去外蒙鳥里雅蘇台及新疆鎮西之關口,其標期較東口為遲。因由東口運鏢至西口約需二十天,故西口標期較東口遲二十日,再遲二十日為太原標。太原標後五日為太谷標,太谷標後五日為太汾標。其間相隔之日期,皆為鏢車運行中所留之餘地。

山西之標可分兩種,一為太谷標,即為太谷一縣之標。一為太汾標,即太原所屬祁縣、榆次,與汾陽府所屬的平遙、介休之標。且各路運匯來之現銀,先集中於太谷。辦收交、開利率,悉以太谷為先為準。又省庫所收之銀,其元寶上有太谷縣孟家銀爐所印的"孟合"二字。即當作十足銀使用而不化臉。可知太谷縣在當時經濟勢力之大。

2、晉商為形意拳成名創造條件

清嘉慶、道光年間,太谷城商戶林立,時有"小北京"之稱。境內有曹、貟、孫、孟四大賈;又有王、武、張、喬、任、杜、籍、李八小賈。經商者足跡南至廣州,北至庫倫、俄羅斯。據太谷縣誌記載:"經商異域,講信耐勞,足跡遍天下,執各大埠商界之牛耳。起家在數十萬者,為尤穀人之特色。故有明以迄至清中葉,說三晉富庶之區者,無不於谷首屈一指。"由於商業的興旺發達,城鄉大賈爭聘著名拳師保鏢護院者比比皆是。數年間,被聘名拳師雲集於太谷。其中有聲望的有"鐵掌金剛"馮克智,"神蛋子"吳本忠,"神鉤"李發黝,"飛腿"胡鐸,"神手秀士"馬大春,"笑面虎"武鴻圃等。其中功力最好,威震武林號稱"神拳"李飛羽,和他的弟於車毅齋了。他倆先後為太谷巨賈孟綍如家的鏢頭。

  孟氏家族,於清初在江浙一帶經營商業。至乾隆、嘉慶、道光年間,舉人、進士倍出。前後有七人出任知府,遂成太谷城內望族。孟家鏢局取信於天下。他家的"元順昌"銀號為山西各地運來的標銀,溶化後元寶印上"孟合"二字的字型大小,而後孟家鏢局的鏢師護送各地,可見孟家經濟實力之大。

紳士孟綍如是形意拳成名的關鍵人物。

孟綍如(1824年一1902年),山西太穀人。自幼攻讀經史,諸子百家無所不通。不樂於仕途偏愛武術。隨他家鏢師申天保學藝,刀、槍、劍、棍無所不精。成年後,擅長槍術,有"二杆子"之稱。孟綍如文武兼通,重義廣交,常為人排憂解難。深受邑人尊敬,為太谷四大紳士之一。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孟綍如家鏢師申天保年老,主動推薦"神拳"李老能接替他的鏢頭職務。李老能受聘到孟家後,與主人孟綍如相處甚好。民間有李老能為"孟綍如先生座上客"之美譽。孟先生精心學李老能的戴氏心意拳,並物色傳人。在好友"吉安堂"商號主人武柏年推薦下,看中了練少林拳七年之久的車二。經李老能的考察後,決定收車二為徒。孟綍如為師徒寫拜師貼時,發現師徒二人名字不雅,當時給李老能起名為李飛羽,字能然。給車二起名為車永宏,字毅齋。從此師徒二人起用新名。孟綍如為李飛羽傳拳方便,將自己的廳堂騰出來做為習武藝的場所。他和下屬各商號的掌拒商量,吸收有習武素質的夥計,每晚來他家學拳。同時訂了"三傳","三義務","六不傳"等規約,讓師徒共同遵守。

"三傳":為國為民者、尊師敬長者、作仁作義者。

"三義務";維護正義、扶助貧弱、協助師長。

"六不傳":欺師滅祖、危友壓民、為非作歹、忘恩負義、品性不端、愚蠢狡頑。

此規約漸漸成為形意拳門人共同遵守的總則傳了下來。

咸豐年間,鴉片煙累禁不止,吸毒者比比皆是。民謠曰:"咸豐坐了十一年,口裡口外種洋煙,染上煙癮害殺人,家破人亡鬼吹燈。"一向憂心國事的孟綍如和李老能師徒,目睹太谷煙患現象,立志要改革拳術,以強國人。為使學者易學易懂,廣為傳播。他們對拳譜中"步為一身之根基,運動之軀扭。拳法中的千變萬化,莫不賴之以步。"的理論,作了認真研究。對比實踐,得出了"弓步變化不靈,雞步又顯得支絀"的結論。

一次,他們受到"元順昌"化銀工人剪元寶姿勢的啟發,通過多次實踐,遂改弓步為"坐銀剪步"又稱"形意半馬步"。並將此步定為形意拳的基本步法。

繼而,他們以戴氏心意拳樁功中陰陽為母,四象為根的原理,按"三節"、"六合"、"八字"、"九歌"的要求,規定起手以"鷹捉",出勢以"虎抱頭"兩個基本動作,創立"三體式"。並以此為樁功,改革了蹲丹田的舊式樁功。孟綍如為三體式作歌云:"三體一站四象分,下步雞腿中龍身,熊膀猴相在上體,形意拳中此為根,起手鷹捉虎步出,身成六式寓意深。"練此樁功要求以意領氣,氣沉丹田,上松下實。鍛煉腳腿步的穩固和姿勢正確。要求抱裹嚴密,利干出擊顧破,是謂"一樁頂三功"。

並把"陰陽、八卦、四象、六合"等原理,貫穿於整個形意拳法中。李飛羽在此基礎上,創造了"盤根八法"。練時以前撲、後踩、上提、下按、外雲、內提、左捧、右捋八個基本動作。孟綍如為之作歌訣云:"撲踩提按勁不散,軟硬相濟成剛柔,雲抱捧捋緩緩做,中定動靜慢慢求。"讚歌為"盤根弓步豈無因,配合分明天地人;要把此身高位置,先從本實求精神;根株相蒂陳相固,盤結多端類有人;猿臂封侯誰可恨,千鈞一舉見其神。"

之後,李飛羽在孟綍如的協助下創造了"九宮步",進一步豐富了形意拳步法。並把戴氏心意拳兩肱過屈,重根節而難達稍,只利近身而忽視本身範圍內的運擊。通過實踐"宜屈則屈,宜伸則伸,似屈非屈,似直非直"。練功時,要求肩垂、肘墜、腕塌。由腰發勁,肩窩吐力,使丹田之力達於稍。將戴氏心意五行拳"把把不離鷹捉",改為每拳以左右式連接而使動作連貫,突出了五行各拳的特點。

並以擰轉步將劈、崩、鑽、炮、橫連接練習,為"五行合演"亦名"五行連環"。

同時,將戴氏心意拳中的挪步龍形,躍步龍形,踩步龍形,綜合為挪、躍、踩三結合的龍形練法。

李飛羽與弟子車毅齋根據五行生剋原理在孟綍如協助下,研究創編了"五行生剋拳"。為心意拳的改革創新邁出了大大一步。

他們對古拳譜中"心意誠於中,肢體形於外"的理論進行了多次認真深入的研討;他們認為:心意近於一理屬內,肢體屬外,具有象形取意之意。孟綍如還提出"人以物之形為形,物之意以人意悟之"的理論,他們決定以"形"代"心",更符合心意拳之特點。用"形意"之名,取代"心意"更為合理。自此"心意拳"易名為"形意拳"傳於後世。

同治六年(1867年),李飛羽年邁還鄉。車毅齋不驕不躁,繼承先祖之志,與孟綍如致力於形意拳的改革創新。他們在與李飛羽一道改革形意拳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形取意,以意取形,形隨意轉,意自形生"的新說。不久,又提出"以拳法結合形象,使形象服務於拳法"的主張。進一步完善了山西形意拳的理論。他們提出練功時要做到"內意外形,練氣養氣,防禦進攻"三者並重。在練法上,將五行拳改革為掌拳互變。將十二形改革為每形只取其中一個特技,以突出五形,十二形的技擊特點。又創編了,"進退連環","雞形四把","雜式捶"幾個單練套路。同時,孟綍如為形意拳改革套路諳寫了完整的歌訣。比知進退連環歌訣為:"進退連環是意門根,一馬三箭左右分;白鶴亮翅鼉形意,鷹熊鬥智龍翻身。"等等。

總之,孟綍如先生對形意拳的改革、創新完善上,以及成為中華民簇四大拳種之一,做了不懈的努力。與先師們改革形意拳有著相扶相襯的關係。形意拳的傳人們永遠銘記孟綍如先生的功德。 

註:作者;李啟榮1938年生,山西省孝義市人。畢業於"山西醫科大"現任"晉中市武術協會"、"晉中市布學寬武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1949年拜師學形意拳至今。曾任晉中市醫科所所長,主任醫師、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

推薦閱讀:

意拳散手
戴氏心意拳九大膀法初探
車潤田宋氏形意拳
盧忠仁傳形意拳十二形(二)

TAG:晉商 | 形意拳 | 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