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中國傳統人居之哲學解讀

中國傳統人居之哲學解讀

周國平:朋友們好,我非常感謝華聯置業集團邀請我到文化大講堂和深圳的朋友們交流!其實我是不太喜歡作講座的,在北京他們邀請我作講座,我一般都拒絕,因為我有自知之明,我這個人口才不好,不像余秋雨先生出口成章,我沒有那個能力。我自己覺得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坐在家裡看書、寫東西,我覺得這是最舒服的狀態,所以一般我不太願意出來作講座,但是我比較願意到深圳來作講座(眾人鼓掌)。  為什麼呢?我來過幾次,包括讀書月的活動、團中央和深圳團委舉辦的青年讀書節活動。我也在何香凝美術館講過尼採的美學,這些講課的經歷給我一個感覺,我覺得深圳人熱愛文化、深圳人有文化。可能有些人,比如說北京是有文化的地方,但是北京文化的特點是集中在一些學者、作家、所謂的文化人身上,一般的市民對文化不是特別感興趣。我覺得深圳雖然沒有那麼多的文化人。但是各個階層的人、各個行業的人都對文化有一種渴望,所以我覺得這個東西是更主要的。  從文化來說,我認為像學術類的東西是淺層次的,深層次的就是一個人的教養、對文化的興趣、生活的興趣。這個東西是更重要的。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深圳人的素質我是很欣賞的(眾人鼓掌)。  深圳作為一個開放的城市、一個移民的城市,都是來自各地的有抱負的人來這裡闖事業,本來就有相當的文化素質。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這種對文化的熱愛仍然存在,這是我比較喜歡到深圳來作交流的原因。

但是對今天講的題目,說實話我一開始是猶豫的,主辦方一開始給我講的時候,我是推辭的,因為我覺得對人居文化不是特別關注,我覺得我沒有資格講。我這個人就算講熟悉的話題都有點困難,如果講陌生的話題就更不能講的。所以一開始我是推辭。後來跟我聯繫的先生跟我說,沒有關係,就按照我自己的思路講,講我熟悉的東西,至於居住文化,稍微沾一點邊就行了。  但是我聽就像我參加一場考試,考官說不管怎麼回答都及格(眾人笑)。但是我覺得不能離題太遠,我還是作了一些準備。我還是圍繞居住文化的問題使勁的調動我的人生儲備。我確實對中國傳統居住文化也好、對建築文化也好,我是一個外行。我會做一些宏觀的聯繫,肯定不專業。對居住這個問題,我總是有一些直觀的感受,所以我會聯繫起來說一說。  我著重從哲學方面談談我對居住文化的一些感覺,不能說是理論,無非是一些感受的東西。  首先我談談對「居住文化」這個概念的理解。最近我看了一下這方面的資料,居住文化是人們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  什麼叫居住文化呢?首先要搞清楚什麼叫文化?但是文化這個概念有很多的解釋。從我的看法來說,我覺得文化實際上是指人區別於動物的活動及其產品。就是說人的生活有兩個方面:第一,他是從動物轉變過來的,他用動物性、生物性的活動。這個不能稱為文化。但是從跟動物有區別的時候文化就開始了。就像馬克思說,文化是從製造工具開始的。根據有一些人的看法,開始人住在窯洞里,但是我們原始人開始在岩洞上畫簡單圖畫的時候,那個時候文化就開始了。  也就是說,實際上文化不僅僅是滿足自己生物性的慾望,開始滿足自己精神的一些需要,像那樣一些活動就是文化活動了。最純粹的文化就是純粹滿足人們精神的需要,比如哲學、科學、宗教、藝術、文學,這些東西都是很純粹的精神文化,他們的存在純粹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

我們現在講的居住文化是另外一個層次的,我把它稱為日常生活的文化。就是說,人的衣食住行完全是為了維持自己生存的這些活動,這些活動本身不能稱為文化,但是一旦人從這裡面得到一種精神的享受,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身體的需要,那個時候文化就開始了。比如現在講的人的兩大本能,食、色。如果僅僅是為了滿足吃飽肚子,那個時候人們不會談所謂的食文化。一旦從吃這個行為中感覺到一種享受,審美的享受也好或者更多的快樂,那個時候就有飲食文化了。比如烹調藝術。  當吃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且成為快樂的源泉、成為審美行為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成了所謂的飲食文化。  如果一個人在那裡吃東西,我覺得這很不文化。這種感覺特別難受。我一個人在家裡工作的時候,中午我一個人在家裡填飽肚子,我這個時候覺得這個行為是多餘的,很不舒服。但是有幾個朋友在一起,一起吃飯、喝酒、聊天,那個時候就很有文化。你的感覺就非常好。這是一種精神享受。當吃的行為你從中得到精神享受的時候,這就成為文化了。這個來源很早,古希臘有一個哲學家柏拉圖,他有一篇著名的對話,就是《宴飲》,這裡專門講他的朋友這裡又吃又喝又聊天,聊什麼呢?聊愛情。這是柏拉圖一個很重要的對話。  如果性僅僅是為了生殖、繁衍後代,那個時候就一點都不文化。但是從人類把性不僅僅當做繁衍後代的手段,有更高的目的,比如快感甚至審美享受,從那個時候開始性也成為一種文化。歷來,無論中國還是西方都有情色文化或者叫做性文化。像古羅馬有一個作家澳威爾,他寫了一篇文章說到男人怎麼勾引女人、女人怎麼使自己有魅力、男人怎麼使自己有魅力,這個東西是一個經典。中國也有很多這樣的經典,像《素女經》,專門講怎麼從性行為得到快感,這不僅僅是為了生物生存。在我看到性文化最高表現就是愛情。愛情中,人從兩性關係不僅僅得到了是身體的快樂,而且是一種精神的快樂。  人的日常生活除了這個還有衣著,穿衣有服裝文化。如果穿衣僅僅是為了避免寒冷,那個還不能稱為文化。衣服最早的起源還不是為了抵禦大自然的寒冷,最早還是羞恥心,為了把自己下體遮蓋下來,這本身就是一個文化行為。按照《聖經》的說法,亞當和夏娃他們是吃了智慧果後才開始用無花果的樹葉做成圍裙把自己遮擋起來。所以衣著本身就是一個文化行為,這是動物沒有的,只有人才有。像吃和性動物是有的,但是穿衣服動物是沒有的。當然服裝文化越來越發達,人們從服裝中得到了很大的精神快樂,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居住。當然除了蜜蜂這些為了自己做巢是自然行為。人最早的時候利用一些自然的條件給自然避寒。當人們最開始給自己蓋房子,中國韓非子為了避禽害,那個時候大家生活的環境非常差,有各種禽獸、還有毒蛇等等,為了避禽害,就開始搭了窩。從古時候開始用木頭搭房子的時候就是一種文化行為了。  總的來說,如果說人的居住僅僅是為了避寒冷或者避禽害,僅僅是為了生存的話,那個時候你說是文化也是一個非常初級的文化。我們現在開始談居住文化說明我們對居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生存的需要,而且我們開始向居住要求精神享受,要求他滿足我們的精神需要,從這個時候開始居住文化才成為一個話題,才值得我們去討論。

居住能夠滿足人的什麼樣的精神需要呢?人對居住的精神需要、精神滿足大概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人對自然的需要。一開始的時候,人要蓋房子是為了避免自然對人的傷害,包括自然的風雨、寒冷、蟲害、野獸。實際上在某種意義上是要把自己和自然有一個隔離。但是人歸根到底還是自然的孩子,用《聖經》里亞當說的話來說:你是來自泥土,還要回到泥土。這是事實。從根本利益上說,自然是人的永恆價值。土地是人的永恆家園。我們需要一種人工的建築,把自己和自然有一定的隔離,避免他為我們所害,但是我們不能隔離到那種地步,真正把人和自然的聯繫切斷。如果那樣的話,你建起來的居住的東西實際上它的害處更大,它把人最根本的需要等於是堵塞了,不能滿足人的最根本需要。    好的居住環境是應該能夠使人和自然聯繫起來,達到一種親密關係、和諧關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要求。  我自己很有體會,我小時候是在城市裡長大的,在上海大城市。像我的祖母、祖父、外祖母他們都在上海郊區,我記得小時候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到郊區、到鄉下去,現在那裡都變成城市了。那個時候有一條小河、有一些農田,有一些樹木,樹上有各種昆蟲、蟋蟀、河裡還有魚。為什麼那個時候特別快樂?實際上你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你是屬於大自然的。我就稱之為大自然生命共同體,大自然有一個生命共同體,植物、動物、人,你有很多親戚,他們都是你的親戚,這種生活很充實。當時我就感覺城市的生活很枯燥,我就說城市裡的孩子是沒有童年的。現在的居住方式發展使我們絕大多數孩子沒有童年,他們始終在封閉的環境里生活,和土地是隔離的。  人和大自然的聯繫不光是和土地,還有天空。天空對人類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居住的地方永遠看不到天的話,這對人的精神是一種壓抑,人的精神不能很好的發展。  我們的哲學是怎麼開始的?按照古希臘哲學家的說法,哲學是從對世界感到驚奇,對世界怎麼感到驚奇?看到天,尤其是夏天的晚上看星空的時候,用康德的說法就是:最讓我們敬畏的是兩個東西,一個是頭上的星空。一個是心中的道德。古希臘哲學家就是這樣開始的,哲學是從仰慕天空開始,無限的宇宙到底是什麼東西?想弄清楚。這個時候就開始人的哲學思考、也開始了人類的科學探索。  人的精神生活兩種最重要的方式,一種是哲學、一種是科學。還有一種重要的精神生活形式,就是宗教或者道德。那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從一種敬畏開始的。看天空會產生兩種感情,一種是驚奇,導致了你去探索、思考,這個時候有了科學、哲學。一種是敬畏,原來宇宙是這麼偉大,人類還是很渺小的,那個時候產生了信仰、宗教。它的源頭在這裡。我們始終在封閉的結構里生活,沒有看天空機會的話,人的精神慾望是被萎縮的,人的精神能力被萎縮了。可能某些個人可以突破這個,但是從整個群體來說、整個人類來說,這是一種悲哀。

為什麼說現在的哲學比古時候的哲學差多了,當代很少出大的哲學家,能出柏拉圖、孔子、老子這樣的人嗎?出不來。我覺得這是跟居住環境有關係。  在一定意義上,我可以說居住決定了世界觀。你看藏族。藏民都是很有信仰的、很虔誠的,他們生活在高原,天天看的就是無際的藍天、白雲、雪山,他們很自然就對自然產生了敬畏之情,他們認為山是神聖的、是神居住的地方。如果你長期居住在這種地方,你自然就產生這種感情,但是這種感情在大都市裡就產生不出來,大都市裡人的精神觀肯定是世俗的、更加註重一些給你帶來物質快樂的東西。這跟大城市環境有密切關係。  無論我們的居住技術方面或者說居住產業如何發達,我們一定不能讓他把我們和自然的關係割斷開,因為這是人最根本的精神需要。  第二,人是一種社會的動物,居住還應該滿足人社會性的需要。除了自然外,人最需要的是人。人不可能完全獨居,不能跟自然割裂開,也不能跟自己的同類隔絕起來。和自己同類隔絕開了,你居住環境再好也會無法忍受。  當然這裡面有一個度的問題,可能西方,包括我們現在,從居住來說,人際關係越來越疏遠。我想這是很普通的事情了。比如張愛玲,死了幾天才發現,他一個人居住,和周圍鄰居沒有任何聯繫。這麼大一個作家,最後死的很氣量。這恐怕也是比較不人性的。  中國人從傳統的居住來說是比較強調一個家族在一起住,人的關係很密切,這個東西也有缺陷,沒有個人自由了。我覺得兩者應該有一個度,既能夠和你的同類、你的親人、你的鄰居或者整個社區之間有一種人情的聯繫,同時保證每個人的自由空間,這兩方面應該有一個合適的度,因為這兩方面都是人性的需要。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應該滿足人的審美需要。人除了對建築有功能要求之外,還有審美的要求。隨著居住條件的改善,我們這方面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當然這種要求除了一般審美標準外,還有個性問題,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居住空間能夠體現自己的個性、能夠實現自己的個性。這是我對居住文化的理解。  下面我講一講哲學對一般文化的影響,也包括對居住文化的影響。這個問題我想從中國和西方作一個對比,我覺得中國哲學跟西方哲學非常不同。這種不同也給我們中國和西方的居住文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哲學和居住文化之間的關係是互相影響的關係,從大的來說,大的居住環境決定了哲學、世界觀。世界觀和哲學又反過來對居住文化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他是一個互相影響的關係。  從中國和西方哲學對比來說,就很清楚。和西方哲學比較,我覺得中國哲學有兩大缺陷。這兩大缺陷不是我發現的,100年前就有中國學者發現了。哪兩個缺陷呢?一個是中國的哲學缺少了形而上學。這和我們以前宣傳的靜止的、表面看問題那樣來解釋形而上學完全是兩碼事。西方哲學說到底就是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是什麼意思呢?物理學是研究有形的世界、看得見的事情。哲學是研究看得見世界背後那個看不見的世界,有形世界背後的無形世界,這就是形而上學。按照西方來說,他認為我們看到的都是現象,這些現象背後一定有一個本質的東西。我們一定要去追問這個本質,世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就是所謂的終極觀念。他問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人既然有一死,到底最後有什麼意義?他要問最後的東西,這就是形而上學。  100多年前我們中國有一個學者叫做王國維,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國學大師,他成為國學大師之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對西方哲學極為感興趣的人,那個時候才21、22歲,非常喜歡德國哲學。自己在那裡啃康德、叔本華、尼采,那個時候他認為中國沒有純粹的哲學。他認為哲學應該是純粹的哲學,應該是形而上學,去研究那些、思考那些人生的根本問題,追問世界到底是什麼、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才是哲學,但是中國沒有這樣的哲學。  中國像孔子、孟子,他們的東西是道德學、政治學,他關注的是政治、道德,他沒有關注人生和世界這些根本問題。這是中國最大的缺陷。  這個缺陷造成什麼呢?中國的儒家太重視世俗的東西、人與人的關係,他最關係社會的秩序問題,要建立起社會穩定的等級秩序,每個人都安分守己做自己的事,要遵守規矩。儒家最關心社會穩定問題。  但是對於那些超出世俗範圍的精神追求,儒家是不重視的,認為那個東西在儒家裡很難找到。西方有很多人認為精神本身就是有價值的。不需要為精神的東西尋找一個世俗的根據,他本身就有價值。這就造成中西方有很大的差別,西方人尊重精神價值本身,而中國人往往更加實用一些。精神價值從實用方面追求。最後他說中國沒有本土的宗教,佛教是傳進來了,傳進來後也變得世俗化了,原本佛教的東西在中國也是很少了。比較原汁原味的佛教在中國是推不開的,在民眾里是推不開的,都是少數人在裡面研究。這是一個大的區別。  西方人喜歡形而上,中國人缺少形而上,缺少追問。所以造成中國沒有本土的宗教,比較世俗化,尤其比較關注社會的問題、社會的穩定。這個東西對建築、居住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西方最輝煌的建築是什麼呢?就是神廟、教堂。我看余秋雨也談到這個問題,古希臘、羅馬神廟,中世紀留下大量輝煌的教堂,他們往往花幾百年時間,好幾代人建一座大教堂,像巴黎聖母院都是幾百年建起來的。所有最偉大的藝術都用來裝飾教堂了。所以這在西方是最發達的建築。我們一般到西方去旅遊,主要參觀的就是教堂。

佛教傳進來後,我們也有了佛廟、寺院,但是從本土來說、從中國傳統文化來說最發達的建築是什麼?我說不是皇宮,是陵墓。皇宮不是中國的特色,西方皇宮也很輝煌。你看巴黎凡爾賽宮都很輝煌,一點不亞於我們中國的。皇宮不是中國的特色,中國的皇宮往往是一層一層的,西方的皇宮像凡爾賽宮都是樓房。中國皇帝花了很大力氣修墓,從秦始皇開始。而且陵墓的修建基本也是私人的東西,他想把生前的生活死後繼續延續,所以秦始皇兵馬俑這些,還是想死後延續生活。他的生活是很世俗的。這些在巴黎是找不到的。很多都是為了紀念有貢獻人的,而且也是很簡單的墓碑,他們的墓園就像花園一樣。但是皇帝的陵墓你是找不到的。路易十四,一代偉大君主,他修了凡爾賽宮,但是你根本找不到他的陵墓,他們不看中這個,他們認為人死了後到了天國,靈魂升天了,死後就不是皇帝了,不可能過世俗的生活,但是中國人想把世俗的生活延續下去,這是一個很大的差別。  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還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如果說對人和世界關係上這個問題上,西方哲學是形而上學,追求終極的東西。西方的基督教相信上帝、相信天國,他這個東西雖然是後來受希伯來文化的影響,但是一開始在希臘哲學就有它的根據。柏拉圖就認為我們現實的世界是虛幻的世界,背後有一個更真實的世界,更本質的世界,他稱為理念世界,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世界,我們的靈魂要回到那裡去。這個東西到基督教就變成天國、變成上帝了。他有一種超越的追求,這是一個區別。  另外,在社會問題上,在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問題上,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有一個重大的區別。西方有個人主義或者叫自由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哲學是西方在社會問題上、社會問題上基本的哲學。在他們看來,社會是為什麼存在著?社會是為個人服務的。個人才是目的,社會是手段。這個思想在他們尤其是從古羅馬以來是一個非常牢固的思想,到了近代,從英國古典自由主義,像洛克、亞當斯密、約翰姆這些人都開始非常系統的闡述思想,社會是為了個人服務的。如果一個社會不是為了個人服務,他是一個抽象的東西。你判斷一個社會的好壞,就是看他是不是為了個人的發展提供了最好的環境。這個思想就叫自由主義,這個自由主義基本的出發點就是要保證個人自由。

為什麼要保證個人自由呢?我可以舉亞當斯密的論證,他說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生命個體。作為一個生命個體來說,他都是趨利避害的,對生命有利的喜歡,對生命不利的逃避。都是快樂的喜歡、痛苦的要逃避,這是人的本能,無所謂好壞。  從本性上來說,人是利己的,對於利己這一點,我們不能作道德的判斷,說是好還是壞,既然是本能,就不能批判他,應該順應他。  一個好的社會是怎樣的呢?就應該保護每個人的利己。你要追求個人利益,這是本性,可以。每個人都可以追求。但是你利己,他也利己,你可以利己,但是你不能阻礙別人利己,不能去損害別人。每個人都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都不能損害別人的利益。從利己這一點他推出人人都利己,我們允許人人都利己,但是不允許有人損害別人,因為你損害了別人,就損害了別人利己,這是不允許的。  一個自由的社會或者說一個法制社會,其實這兩個概念是一回事。一個自由的社會、一個法制的社會基本原則就是這樣,保護利己、懲罰損人。利己是允許的,損人是不允許的。他按照這個原則指導社會。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但是都不能侵犯別人的自由,這樣怎麼會沒有秩序呢?怕就怕既否定了這個利己,不讓每個人追求利己,同時損害別人利己又得不到懲罰,這個社會就亂套了這恐怕就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眾人鼓掌)。  所以這個個人主義是一個好東西,我們以前老是從道德方面批判。他並不是說損人利己,是利己不損人。可以利己,不允許損人。這是西方個人主義的核心。但是這個東西在我們中國是缺少的。這個東西是誰發言的,是嚴複發現的,100多年前,嚴復就指出了這一點,中國有兩個學者是最早學習西方的哲學,把西方的哲學引進來,一個是王國維,王國維引進德國哲學,把西方的形而上學引進過來。另外一個是嚴復,嚴復引進的是英國自由主義哲學。  他說,在中國你是找不到個人自由這個東西。歷來統治者從來不承認個人可以自由,歷來是否認的。

這個東西對居住有什麼影響呢?這個我可能有點牽強附會了(笑),但是還是有一點關係。中國的儒家是不承認個人地位的,從來不承認個人地位。中國儒家這是一個特別大的毛病。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麼?是仁。仁就是同情心的東西,孟子說,惻隱之心,人之觀也。人與人之間應該強調同情心。西方哲學家也重視同情這個東西。比如亞當斯密就說同情心是一切道德的基礎。有同情心產生兩種人類最基本的道德,一種就是正義。正義是什麼呢?按照亞當斯密的說法,每個人都是愛自己,都愛自己的生命,都利己。人除了利己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本性,幾乎是本性了,就是同情。就是推己及人,你是利己的,你愛自己的生命,你看到別的生命受到損害的時候就感到難受,這就是同情心,人是推己及人的。你覺得有害的事情,你也應該讓別人避免,就是不能損人。這是正義。正義的原則就是不要損人。  另外一個道德就是仁慈。你認為好的東西,你應該讓別人享受到,這是仁慈。你過得好了,你應該讓別人也過得好一點。  這兩個東西相當於孔子說的,正義就是脊索不予,勿施予人。仁慈就像孔子說的,利己則利人。同情心是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共同的。為什麼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有很多不一樣呢?我覺得這是源頭上說,西方是利己然後到推己及人。但是儒家哲學是否定利己的,人不能利己,只有小人才是利己的。他否定這個利己,如果沒有對自己生命的愛,怎麼推己及人呢?他沒有東西可推。你自己不愛自己的生命,怎麼同情別的生命。儒家哲學否定利己是一個大毛病。在這種情況下,他要推己及人怎麼推呢?他往往從宗族關係、家族關係推。仁就是對別人同情。孔子強調同自己身邊開始去愛別人。身邊人是誰呢?就是家人、親人。當然這也對。而且這種愛應該體現出有規矩。  人最後落實下來就是家庭里的孝,兒子要孝順父母。最後落實為孝。要守規矩。從國家來說就要落實到忠。臣民和皇帝關係就像兒子和老子一樣,把孝推過去就變成忠了,像服從老子一樣服從皇帝。所有全國人民都是他的兒子。這種東西一直延續了幾千年。

中國人居非常強調聚居,規矩很嚴格,等級很嚴明。但是在西方就看不到這種東西了。  我們到歐洲旅遊的時候,除了教堂就是看城堡。一般家庭都是一個一個小家庭在那裡住,他沒有大家庭聚集在一起的,他最多請一些朋友聚在一起。他是比較強調個人空間。  從中西哲學比較來看,可能跟中西居住文化有點關係。但是我想這裡面我再補充一點,我們說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相比,沒有形而上學、沒有個人主義。但是我們更廣的看中國哲學的話,其實中國哲學有形而上學、有個人主義。在哪裡?在道家那裡。儒家沒有,但是道家有。但是道家這個東西是不佔主流地位的,但是對我們居住文化有相當影響。這次華聯做的城市山林從道家那裡尋找他的哲學根據,我覺得是找對了(眾人鼓掌)。  首先道家是有形而上學的,這是哲學界公認的。最早提出形而上學概念、追問世界背後是什麼東西的是誰啊?老子。中國最早的形而上學概念就是道。在老子看來,世界的根本是什麼?就是道。道這個概念很有意思。從老子來說,他很明確把道看成是世界終極的東西、根本的東西。人是遵循大地的原則,根據大地來生活的,以大地為規則、為自己的榜樣,地是以天為自己的榜樣,天是以道為自己的榜樣,道發自然,有人理解為道義自然為榜樣,有人又說這樣不對,應該是道義自己為榜樣。自己不是大自然,是自己的樣子,道是按照自己的樣子來存在的。這是比較細微的不同,問題不大。不管怎麼樣老子是形而上學的。他說萬物都是由道轉化來的。  到了莊子,莊子說道是自本自根,自己就是本,自己就是根源。天和地為他生出來的。很明確,他對世界的終極有自己的解釋、有他的追問。  不過老莊的道和西方形而上學有一點很大的不同:西方柏拉圖哲學是把世界分成兩個方面:一個是本質。一個是現象在他看來現象是虛假的。本質才是真實的。世界背後本質的東西才是真實的。這個東西最後造成容易否定我們這個世界。容易否定我們這個現實世界,否定我們的世俗生活。從好的方面來講,他有一種超越的追求,最後就走向了宗教、上帝。  老莊不一樣,老莊所說的「道」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無所不在。並不是世界分成本質和現象這兩個方面,本質就是本質,現象就是現象,兩個方面不沾邊。不是這樣的。按照老莊的說法,道在這個世界無所不在。

另外,他是不可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說不出來到底是什麼?是勉強用了一個概念說的。不像西方哲學,他把世界本質說的很清楚。最後結果就有這樣的區別,西方哲學最後走向的是超越,他要超越城市世俗生活。中國老莊哲學、道家哲學走的是超脫,不是超越,他不否認世俗的生活,但是你要超脫一點、保持距離。  西方哲學走向宗教、神。老莊哲學沒有這樣,他走向的是一個精神境界。後來道家變成道教,我覺得這是歪曲的道了,走樣了。  像莊子非常強調一種精神境界,人應該與天地精神往來,超脫現實生活,不要追求功利。老子也是這樣說,應該過自足的生活、恬淡的生活,不要跟世界爭什麼。要超脫。另外要有一種精神的境界,這種精神的境界就是跟天地精神相往。用莊子的話說,跟我們世界造物者一起週遊世界。這樣一種境界,而且是超脫的、生死的,他講的是一種精神境界。人應該有這樣的精神境界,不要把世俗的東西看得太重要。結果到了道教里,想把精神的境界變成一種現實的東西,不生不死,長生不老,變成神仙。所以到了道教,基本上就是一些養生術、煉仙丹啊,真的想要長生不死,這就是走樣了。這些沒有成為中國的主流。  另外個人自由主義這種東西在道家也有了,嚴復也看到了這一點,嚴復說中國沒有個人主義,主要是指我們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沒有個人主義。老子莊子那裡已經有了個人主義的思想。

做官做不成了,還有退路,就過道家倡導的生活。  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呢?就是擺脫世俗、歸於自然。  我覺得這個東西其實很有意思,就是中國的文化。實際上道家給中國文化增加了兩樣東西:第一,崇尚人的個性。在儒家哲學大格局裡,讓人有一種追求、精神自由有一種方式。儒家這個大格局你是跳不出來的,但是這裡面保留了一種個人追求自由,基本是靠道家主導。  另外給中國文化保留的一個東西是什麼呢?親近自然。儒家是不講這個東西,儒家和自然關係不大。儘管《論語》里也顯示出了親近自然的理念。有一次他問他的學生最喜歡什麼?有一個學生說就是這樣的生活,假日里幾個朋友出去,帶著孩子去划船、唱歌。孔子說我同意你的意見,我覺得這是孔子最可愛的表現。但是這是道家的基本理念,就是喜歡大自然。  在儒家這樣一個功利大格局裡,他講究個人精神道德的修養,修身、治國、平天下。在這樣的大格局裡,道家為中國的知識分子保存了一種寄存山水的心態。當官的時候可以寄純山水。當不了官了,還有一條退路。道家這個思想是中國文人重要的精神寄託,而且對中國的文化產生重大影響。  你們想一想,中國的詩歌、美術、繪畫,山水是最主要的主題。我覺得這一點都不奇怪。這是中國的文人在儒家的壓制之下要找自己的釋放,找自己的自由,要輕鬆,他只有一個辦法,唯一的領域就是自然。一進入社會就是壓抑、就是倫理、就是秩序,就是功利的東西,唯一領域就是到自然里去。所以中國的詩歌、繪畫主要是山水。詩歌的主題很多,但是山水最重要的還是自然。我們中國文學基本上是在道文學,這個是倫理道德的道。在這樣的格局裡。這裡保留了道家真性情的文脈。  中國最有真性情的,我不說最偉大的,起碼是偉大的一部分,這些有真性情的文人都是受道家影響,非常喜歡老莊。從最早魏晉的文人,然後到陶淵明、唐朝李白、宋朝蘇東坡,這些人都是非常可愛的,文章也寫的好。在那樣的空間里有真性情。這些人都是酷愛老莊。  這一點對居住文化有有什麼影響呢?為了回答一個不熟悉的問題,我使勁在這裡牽強附會(全場鼓掌)。道家對中國文化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就是親近自然、崇尚個性。這樣的傳統不是我們的主流傳統,但是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傳統。  在這樣的傳統的影響下,山水畫、山水詩歌就非常發達。在這些山水畫、山水詩歌的熏陶下產生了中國的園林藝術,這是我的一個推測。我覺得這裡面是有聯繫的。據我所了解,中國的園林藝術很早就開始了,官方的園林就很早了,商州時代就有了,殷紂王就已經有園林了,到秦朝,皇家的園林就已經很輝煌了。但是中國的私家園林、文人園林是從魏晉時期興旺起來的。這和文人特別欣賞道家哲學有關係。像季康這些人,從老莊到魏晉時期又是一個高潮,恰恰這個時候園林興旺起來了,這兩個事情同時發生不是偶然的。魏晉時期,戰爭連連,人們更多的是從道家尋求安慰、從自然界尋求安慰,所以特彆強調和自然的親密關係。  他們甚至認為不應該有房子,就應該住在大自然里。像軟集(音)就說了,一個不通於自然的人是不懂得道德。道德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要和自然流成一體。他提倡不要住宅,智人無宅,天地為客。他認為住在房子里,對人是太狹隘、太局促了。用他的話求大道無所寓。天就是房子,地就是床。他們確實也當時過了這樣的生活。我看軟集(音)就是好多天不回家,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這當然比較極端了。到後面太平一點了,就要房子了。陶淵明是要房子的。但是他基本上就住在農舍。鄰居也都是農民。他是這樣的一個條件,對陶淵明來說,還沒有園,他就需要一個山水的環境。

再進一步,就是對園林的要求了,不光住在農村,在自然這個環境里,還希望能夠把山水移到家裡來,這就是園林。這恐怕應該說是中國文人尤其是魏晉之後,唐朝、宋朝都是這樣的,都追求園林。像唐朝元季寫的那種境界,所謂泉源在庭戶、恫涸當門前。總的來說,中國園林藝術跟道家崇尚個性、親近自然的傳統有密切聯繫。  上面我就是從哲學背景講一些對居住文化的理念,肯定有一些牽強的地方。從現在的現狀來談一些看法,作為一種文化來說,他應該滿足我們的精神需要,成為一種精神享受才成為精神文化。從這個要求來說,我談一些看法。包括房地產界對這些問題的談論。  第一,我覺得應該注意人和自然的關係問題。具體來說,是城市化和保護自然生態的關係。對於自然的保護和自然親近的關係,從中國的思想之源來說、從中國傳統來說,我覺得有道家傳統可以繼承,親近自然的傳統。從西方來說,我覺得西方這方面比我們做的好。現在很多人有這樣的論調,好像西方的生態危機很嚴重,自然保護的不好。這是和西方哲學有關的天人相分、天人對立,所以要靠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拯救他們,對這個想法我覺得非常可笑。  實際上我認為中國保護自然、親近自然這個傳統來自到道家,而不是儒家。儒家的天人合一和親近自然毫無關係,那才是牽強附會(眾人笑)。  儒家的天人合一,當代有一個解釋,所謂的天人合一有兩種意思:第一,一種是孟子他們所主張的,他們覺得天人合一就是天人相通,人和宇宙是相通的,就是我心藉宇宙。我憑我的內心或者良知就可以認識宇宙。這完全是認識的改變,和生態學毫無關係。另外一層意思是董忠書的意思,天人相類。天和人是類似的,結構是一樣的。董忠書是非常牽強附會的把宇宙的秩序按照我們社會倫理哲學講的一番。天上的日月星辰丟是有等級的,他用這個東西來證明我們人類應該有等級關係,要守規則。這完全是把人類的能力東西搬到天上,反過來證明人類的秩序,完全是牽強附會,風馬牛相不及。其實我們每個人到了歐洲、美國,我們會看到他們的生態保護遠遠比我們好。  我第一次出國的時候就感到非常震驚,我說原來有這樣美麗的城市啊。我第一次到德國的時候,我們底下都是黃顏色的,進入蒙古沙漠都是黃顏色的,慢慢進入歐洲綠色越來越多,後來到了法蘭克福,底下一塊一塊綠的,底下像積木一樣搭的房子,我就知道法蘭克福到了。而且法蘭克福被稱為最醜陋的城市,而這裡還有這麼多的綠色。你看巴黎,有很多的大森林保護的很好。  所以你要讓中國拯救西方的生態,那太可笑了。

現在我覺得我們中國這個問題還是挺嚴重的,就是怎麼保護自然生態的問題。現在中國城市化的進度在人類歷史上是空前的。在過去十年里,城市每年平均10%的速度擴張,從1978年到2004年,6年的時間裡城鎮化的水平由17.9%提高到41.8%,將近一半的土地。城市人口由1.7億增加到5.4億。  城市化是不可阻擋的,但是我們應該認真考慮這個問題,怎麼樣以一種健康的形式來進行。我認為應該控制他的速度和規模。城鄉應該有一個合理的比例,這樣下去我覺得挺可怕。我就非常喜歡英國一個詩人庫伯的一句詩,他說上帝創造的鄉村,人類創造了城市。人類創造城市應該說很聰明,但是應該說我們是有限的,你不應該讓人類的作品排擠掉上帝的作品,那肯定將是人類災難。  另外一點,應該處理好開發和保護的關係。很多人都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確實很嚴重。開發房地產和保護城市歷史風貌的關係也很重要。保護城市的歷史風貌,包括有歷史價值的和文化價值的建築群,也包括體現地方傳統的生活方式和建築特色的民居和街區。建築這個東西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的東西。他應該也是時間在空間中的延續。如果純粹是一個空間的東西,他沒有任何時間內涵的話,你這個房子蓋的再華麗,它沒有多大價值。它不光是一個物體的東西。像以前的房子,老房子、祖宗的房子,有些是沒有保護價值了。但是在那個年代,人和屋子是一個親密的關係,不是一個物體的關係。這裡有很多歷史的記憶、很多故事。人住在裡面不光是對物理環境的感受,這裡面有很多人文的感受,這就是房子的歷史。  從一個城市來說更是這樣,也許從個別房屋來說、某些街區、住宅是不可避免要拆掉的。但是從整個城市來說,當你拆舊房子,建新房子的時候,你必須考慮保存歷史風貌的問題。哪些東西是不能拆的,你可以在內部進行改造,但是街面是不能拆的,要保存原貌。我覺得這必須是一個重點考慮的東西。

現在我們城市建設這個問題挺大的,老城區成片改造把城市風貌遭到了滅絕性的破壞,很多老街都不見了,被中央大道所取代。城牆被立交橋所取代。你真的覺得他挺醜陋的。現在的二環原來上面的城牆,我是看過老北京的。62年的時候,我到北大上學。那個時候城牆基本還在。那個時候你真是感覺這是一個歷史古城。你在城牆散步的時候,城牆已經拆了很多了。但是那個時候基本幾個城門都在,你就感覺這個城市是很有味道的。現在你看看立交橋,是一個現代的迷宮,看了很難受。很多城市都互相模仿。所以你到一個地方,如果你光看眼前的景觀,讓你說在哪個城市,恐怕都說不出來,因為都差不多。老建築被完全不加選擇的拆掉了,另外新建築業沒有特色。  有一次我去延安,那是好幾年前,當時我想看看延安的窯洞。延安人都是喜歡扭秧歌舞。後來到那裡一看,房子都差不多的。他們的娛樂方式跟其他城市也一樣了,什麼藍花花卡拉OK廳,當時就覺得一種很荒誕的感覺。8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我說我是都市裡的異鄉人,我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個城市的建築風格、民族風情體現這個城市的個性,他們源於這個城市的特殊文化傳統。消滅了一個城市的個性查不多等於消滅了這個城市的寄予。這樣的城市無論多麼繁華對他們的客人都喪失了學習的價值。對他們主人也喪失了家的意義。  其實一個寄予的城市並不存在真正的主人,每個居民都是無家可歸的外鄉人而已。你去一個外國城市,你是去看大商場嗎?不是的,你是去看歷史建築。中國現在城市裡可看的東西已經不多了,都是孤零零的一些文物。這個我就不多說了,我推薦一本書,就是新華社記者王軍寫的《城記》我看了這本書很震動,他寫了北京市城建過程中的教訓,從解放一直到現在。裡面引用了大師吳良庸的一段話,他這幾年一直在為保護舊城奔走,但是基本都是無效的。這裡面引用了他的一句話,他講北京舊城的開發破壞了絕大部分地面的文物建築,把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僅僅當做地皮處理,就好像是把字畫當成紙,把商州的銅器當廢銅使用。講的多麼好,多麼令人痛心啊!

我們應該想到建築過程中給子孫留下什麼。如果說我們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貝全毀掉了,同時建了一些不用多長時間就要拆的東西。那麼我們真的會成為捱好幾代子孫罵。  這一點深圳做的不錯,我原來不了解。春節的時候,我帶著一家人到深圳來度假、過春節,因為深圳比較暖和,另外我太太、孩子都沒有來過深圳。我們住在龍崗大鵬灣那邊,後來龍崗一個朋友帶我們我們去看了兩個地方,一個是大鵬所城。就是明朝一個保護區。還有一個鶴湖新居。這是我想講的開發和保護的問題。  還有一個借鑒國外西方創新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也是中國城建中一個比較大的問題。現在有一股風,中國人就好大喜功的很,一講辦大學,就要辦世界一流的大學。一說城市建設,都要把自己的城市建設成為國際化大都市或者國際化的城市。中國連小城市一共600多個城市,就100多個城市提出要建成國際化的城市。另外在建築上搞大馬路、大CBD、大樓、大水池。這就使得各個城市規劃沒有區別,差不多,都是同一模式。據說這是模仿西方。你到西方看看,哪個地方是這樣?你像大廣場、大水池、大草坪,確實他們有一些義大利文藝復興花園是這種模式,氣魄非常大。但是那也不是他們的主流,是一部分。而且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搞的還很好看的。另外抄襲西方的建築符號。把西方古代、現代、後現代面料色和局部的細節拿一點過來作為點綴或者和中國的拼接過來,結果弄的非常醜陋。有的人說,這樣弄出來不漂亮,而是黃種人染了金頭髮、做了整鼻子手術。  其實對於西方,我認為我們最應該學的一個就是保護自然生長環境。一個就是維護城市的歷史風貌。這在西方、歐洲普遍做的很好。因為新的建築重視新老建築之間,建築與自然環境之間一種和諧、風格的協調、自然過渡,這是他們很強調、很重視的。就像美國一個建築師所說:建築應該像從他所在地方生長出來的,那麼自然。我們現在不協調的建築很多,包括在北京非常多。這是一個要注意的問題。

[周國平講座講稿]《哲學與人生》

我講《哲學與人生》這樣的題目還是有一定資本的,我學過哲學搞的也是哲學。我從17歲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畢業後分配到廣西呆了十年,後來考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繼續學習哲學,畢業後留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直到現在。我一輩子都是搞哲學的,我對人生思考得比較多,雖然想不通但愛想,今天不妨從我愛思考人生問題的角度來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什麼是哲學?很多人對哲學的認識是有問題的,這和我們的哲學課有關,我們的中學、大學都有哲學課,學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非常簡單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我想像的哲學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我考上北大哲學系以後,聽課感覺是比較沉悶的是很讓人失望的,那不是真正的哲學。我對哲學的一點概念不是從課程上學來的而是從書上讀來的,我讀了西方哲學史、一些大哲學家如康德、尼採的一些作品,我對尼采很感興趣,我翻閱了很多尼採的著作。我也讀了所有馬克思的哲學原著,我們學校教科書里的東西和馬克思哲學原著所表達的東西完全是兩回事。通過我自己的閱讀,我覺得哲學是對世界、人生問題的根本思考。

哲學開始於什麼呢?布拉徒說哲學開始於驚疑,即哲學是從驚奇和疑惑開始的。當人對世界對自己感到驚奇的時候,會問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我們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歷,現在很難看到星空,我小時候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都能看到星星,當我們看到滿天星星的時候你會感到非常驚奇,這個世界那麼大,地球是宇宙中一顆小小的星,還有無數和地球一樣的星星,那麼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於是你想知道它是什麼,這就開始哲學的思考。所以你的哲學開始於仰望星空時產生的敬畏、驚奇,這就有哲學的感覺了。面對世界是因為驚奇,面對人生是因為困惑、疑惑,當你對人生困惑的時候,會思考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活一場的意義是什麼?想這些問題就是在想哲學問題。因為驚奇而問世界是什麼,這可以叫做世界觀,是對世界的看法。因為困惑而問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是人生觀,是對人生的思考。

從我所理解的角度來講,哲學有三個特點:

一、哲學是面向世界和人生的整體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生活,你可能是做生意的是個商人、企業家,也可能是幹部是個職員,當你不是作為具體的身份的人,不是作為企業家、官員、職員、學生而是作為一個人,把身份等一切都甩開,來想人所面臨的問題的時候,就是哲學的思考。從我們平時所過的日子、所做的事情中跳出來,從局部跳出來看人生的全部、世界的全局整體是什麼樣的,這時候是一種哲學的狀態。然後你就站在全局的角度來看,你現在過的日子到底對不對、做的事情有沒有意義、你應當做什麼應當怎麼做。所以先從局部跳出來看全局,然後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再回過頭來審視你的局部。哲學能把一個人變成兩個人,我要謀生我要做事情我有我的家庭,但我經常會跳出來,看看在世界上生活的具體的我做得對不對,從而產生一個更高的自我。哲學就是讓你有一個更高的、理性的自我,看真實的自我做得對不對、給一點指導。一個人把哲學學好了,就好像有了一個真正的朋友甚至有了一個更高的自我,會和自己談心、開導自己,你做的不對不好的時候,更高的自我會指導自己。讀哲學方面的書籍多了之後,你會感覺自己有個提升。你還是要做那些事情,但感覺不一樣了。

哲學是面對全局的,哲學思考的是根本的問題。經常有人會對我說「你是搞哲學的,你幫我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一下這個事情」,我對這樣的問題基本不回答。哲學不是對具體的問題給出一些方法,哲學是管理心態的,是考慮問題之後用很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不是把具體的問題解決掉。面對具體問題時採取何種心態是哲學的作用,通過思考你的思路、眼界開擴了,這是哲學的作用,哲學是思考根本的、大的問題。二、哲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西方哲學史2000多年在討論世界是什麼、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的問題,但像這些問題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用科學考察的問題是有答案的,但是像世界的本質是什麼這樣的問題,我們沒有經驗可找,我們永遠看到的是現實。到底有沒有上帝,我們沒有經驗可循,宗教來說只是信仰,不可能從中得出確切答案。如果有人告訴你「我上哲學課可以得出問題的答案」,那絕對是騙人的,哲學不存在標準答案。我們現在學校上哲學課,老師出一些哲學題,都是有標準答案的,這種方法離哲學越來越遠。我們在學校上哲學課學到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都是非常簡單的,認為物質第一的是唯物主義,認為精神第一的是唯心主義,還有一種辯證法是形而上學,發展的看問題就是辯證法,唯物主義的就是好人,唯心主義的就是壞人,有的唯物主義哲學家是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是有缺點的,有的唯心主義是辯證法的,是有一技之長的壞人,可以被我們利用,到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就是完人,這套我們在哲學課上學的東西和哲學毫無關係,而且讓人覺得哲學枯躁、讓人討厭,所以我認為我們的哲學課一定要改革。三、哲學就是讓你去思考,哲學就是個思考的過程。

哲學不是知識,科學是知識,哲學實際是激發你去思考問題,要鼓勵你的好奇心、驚奇、困惑,如果你困惑了讓你自己去思考問題去尋求答案。絕對不要尋求現存結論,而是要思考。哲學是讓你進入一種思考的狀態。

如果你是看重精神生活的是有理想的人,有過困惑要去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哲學和你的關係就很密切。如果你感覺精神生活無所謂,你的靈魂也不在乎人生怎麼樣,那麼哲學與你關係不大,哲學與一個人關係的密切程度取決於這個人是否重視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在他的全部生活中所佔的比重與位置是否重要,你重視精神生活,你就需要哲學。

這個時代物質的誘惑很大,要奮鬥、爭奪,達到一個比別人都好的境況,所以應先把外部生活這個問題解決了,但外部生活是無止境的,每個人應當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在這個前提下要關心精神方面的問題。在我們這個時代,儘管表面上看起來哲學受到了冷落,考哲學系的人很少,招生時往往考生不夠。前些天記者邀我寫一篇關於沙特的文章,80年代時法國哲學家沙特是很熱的,現在很少有人去讀沙特的書,確實很受冷落,不過沒關係,我認為我們並不需要很多人從專業角度去關注哲學,哲學系也不需要很多學生,以前我們太重視形態把哲學等同於形態,其實我們這個時代不需要那麼多東西,我們只需要那些真正對哲學感興趣的人學習哲學。從另一方面從人生的角度來說,人因為自己的困惑、社會的壓力和誘惑,思考如何生活、如何面對壓力和誘惑,人都想生活得有意義,而不僅僅想生活得好,都會有精神上的要求,精神上的要求確實使我們的時代受到威脅。我說過一句話是表面上看起來哲學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棄婦,實際上她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因為很多人還在夢想、追求哲學。

今天重點談談人生,哲學可以討論很多問題,如世界觀即世界的本質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是人生觀是人生哲學。人生哲學實際上思考的問題歸根到底是人生的意義的問題,人活著到底有沒有意義、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問題,一個是生和死的問題。**對人生的意義提出挑戰,既然一定要死,那麼活著有什麼意義?另外一個問題是幸福的問題,人生存更重要的意義在幸福上。哲學討論人生問題歸根結底就是要解決生和死、幸福的問題,所有的宗教也涉及到這些問題,這是人生最大的困惑。

生和死是有衝突的,人確實是動物,是自然界的一種生存形態,但另一方面人是高等動物,是有精神的。生和死這兩方面確實是有衝突的,所有的問題都是這兩個矛盾引起的,都是要解決這兩個問題。有的人去思考如何解決,宗教是要靠信仰的。

幸福問題牽涉到人生到底是什麼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可以分為思索的意義、神聖的意義,怎麼樣活才是讓你滿意的?如何生活質量是高的?怎麼樣活才是幸福的才是讓人滿意的?還有人生的神聖問題,如何活境界是高尚的?這是靠道德和信仰來解決的。

我們平時對**的問題是迴避的,因為感覺讓人害怕且不太吉利,覺得想也是徒然,到最後還是要死的,所以我們一般不願意多想。還有的人認為想它幹什麼,到時候就自然解決了,現在想還早著呢。我很欣賞西藏一位高僧針對現在想**還早到時候自然就解決了這樣的想法說「任何時候想這個問題都不早,因為哪個人先來到,沒有人能知道。」你明天還在不在這個世界上?今天是沒有辦法肯定的,突然的**是沒有辦法預測的,**是隨時可能會來到的不速之客,所以哪怕今天晚上死,我也能夠非常安詳,我們要有這樣的心態。這樣的心態從哪裡來?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是靠平時的修行得來的。平時要做到能放得下,到時候才能放得下,平時放不下,到時候且放不下。平時修練到把人世間的利益看透,不妨礙你去享受它,但你要有寧靜的心態,看淡身外之物,包括你的生命,要看透這一點。佛教很強調「無我」,大家很看重「我」,認為這就是一切,佛教告訴你「我」是不存在的,組成「我」的這些因素一分散,這個人就不存在了。所以要看到這個「我」其實是個假象,這個觀點是對的,佛教不是迷信,而是非常深刻的人生哲學,讓你做到看透人世間很執迷的東西,將迷悟的東西看得透、放得下,平時你看透了能夠放得下,到時候才能放得下,如果你平時很看重你在人世間的一切如財富、家庭等,那麼你一旦離開這些東西你且站不起來,很多人到那時候都是精神崩潰的,都是因為平時放不下。讓你去想去認識去面對這個問題,不要逃避,平時要注意修行,一方面積極生活,另一方面要調整心態,到時候才能做到安詳。這是人生很大的成就,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是「哲學就是預習**」,我們總有一天是要**的,現在要預習好。佛教修行的目標是最後安詳的面對**,面對**時非常從容。我們不要迴避,要去想去面對,不要把焦慮、恐懼埋在心裡,而是拿出來去面對它。小孩剛剛知道意識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們會經常提這方面的問題,而家長往往是什麼反應呢?家長常常會說「不要瞎說」、「不要胡思亂想」,會趕快阻止他,這不是胡思亂想,這是人生的大問題。我的小孩5歲的時候提了很多關於人生的困惑,那個時候他知道人會死,他說不願意長大因為長大會老會死,他說為什麼有時間、如果沒有時間該有多好,他問我什麼是時間、時間是怎麼回事?我如何回答他?關於什麼是時間,哲學上到現在仍沒有結論。但我對他說「你提的問題特別好,但爸爸回答不上來,我們一起來想這個問題」,這個時候不要給他一個簡單的結論也不要阻止他提問題,我兒子就真的老想這件事,有一天他說知道時間是怎麼回事了,他說「時間是一陣陣過去的,我剛才說的那句話剛才還在,現在沒有了,想找也找不回來」,他知道了時間一去不復返的性質,這是他自己想到的。有一次他問我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另外一個他,我說「可能吧,也許哪一天你還會看到他」,他馬上特別生氣說「不會的」。他和他媽媽說「有一天當你老(即死的意思)的時候,這個世界的另外一個地方又會生出一個人來,這個人和你完全長得不一樣,但他就是你。」他思考的是人死了之後會到哪裡去,想的是**的問題。在人生的某一階段,我自己也是小學的時候開始想這個問題,自從我知道我也會死的時候,有一天我知道我會老、會死,從那天開始這個問題就開始折磨我,覺得那麼人不就是白活了嗎?你不存在了,這些東西也都不存在了。對於**的問題,很多人都是想起來就馬上不想了,我認為不要躲開,想這個問題雖然還是沒有結論,像我現在這樣仍是沒有結論,對基督教、佛教的結論,現在我還無法接受。我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但經常想這個問題有好處,能讓你活得更積極、更進取,並不是消極的想,我們往往永遠不會死的那樣活著,活得很愉快,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但生命是有界限的,人生是有長度的,你想到這些的時候,你會有責任感,你要對你的人生負責。你的生命是有長度的,沒有任何人能保證你死了以後可以重新活一次,沒有任何人能夠真正安慰你,說什麼都是空的,你如何不對人生產生一種嚴重的責任心呢?各種各樣的責任在某種意義上是可以分擔或轉讓的,只有人生的責任是不可以轉讓也不可以分擔的。沒有人能替代你對你的人生負責,這種對自己人生的責任心是其他一切責任的根源和基礎,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不可能真正對其他的事情負責任。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的話,都會從人生這個方面來考慮,我們往往是這樣,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人生價值一定要實現出來,一定要最好的實現我的人生價值,要有個目標,應當實現最好的。實際上真正思考**、知道人生有限不完全是消極的,是讓你對人生更認真,更好的規劃人生,去實現自己的價值,讓你進取積極。對**的思考增加了對人生的思考,你可以很積極的生活,爭取你的利益你的幸福,但是你同時還要看到你所得到的你爭取的一切都是有限的暫時的,你爭取到的財富、地位、名譽都是暫時的,從人生這個大的角度來說,都是過眼煙雲,所以就不要太在乎。古羅馬一位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皇帝,他說「一個人要經常用將死的人的眼光看世界。」比如你很在乎利益、名聲,那麼去想想一百年之後知道你名聲的人都到哪裡去了?而你自己又到哪裡去了?很多人遇到如失戀、家庭破裂等人生的挫折很痛苦,那麼你想想在你之前有多少人因朋友的事情痛苦過,他們都到哪裡去了?你和某個人有糾紛,吵得不可開交,去想想一百年之後你在哪、他在哪?永遠用這樣的眼光看問題太消極了,但要為自己保留這樣的想法。到最後你所得到的一切確實都失去了,**就讓你失去了一切,這樣讓你更超脫以更好的心態去生活。

下面我講講幸福的問題。

我們大家都希望有幸福的生活,但我們往往考慮的幸福是個誤區。我們這個時代,大家好像都認為幸福和成功、財富是分不開的,把財富、成功看得太重要了,認為別人有什麼東西我也有才是幸福,人家有豪宅、好車,我也得到才是幸福。這是物質的願望、外在的成功,從這樣的角度去看幸福,但這並不是人的幸福所需要的。

下面著重講一下財富和幸福的關係。如何看待財富?如何看待成功?財富金錢確實和我們的幸福有一定的關係,和我們的生活質量有一定的關係,我們這個時代很重視財富可以理解,我們是市場經濟,中國以前比較窮,現在把財富把發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是可以理解的。但財富和個人幸福到底有什麼樣的關係?你怎麼看這個問題?財富與金錢是個人生活質量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沒有錢無法生存也絕對談不上幸福。有記者問我怎麼看錢,我說錢是好東西但不是最好的東西,錢能保證我們基本的生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一個人有錢以後,我認為限度是小康就可以,不用為生活發愁就可以了。超過小康的程度,你的生活質量從物質方面提高是有限的,你從沒有房子住到有一套小居室是個飛越,從小居室到住宅是個大提高,再到兩套、三套房子,生活質量就提高兩、三倍嗎?你有十萬元錢的車,後來買了一百萬元的車,生活質量就提高了十倍嗎?不是。金錢和生活質量、個人物質上的幸福關係並不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只能從精神上去提高生活質量。一個人的生命,從大自然的角度來說,生命對物質的需要是很有限的,人的生理構造決定了物質性的東西給人帶來的快樂是有限的,生命本身的很多快樂並不需要很多的物質很多的財富,人生最大的享受無非是生命本身需要的滿足即享受生命本身,比如說健康、和大自然的和諧相處、愛情、和睦的家庭、親情、婚姻,這些東西是永恆的,這些東西的滿足對你的享受是重要的。並不是錢越多生活質量越好,生命本身的享受不依賴於財富。

人生最幸福的時候、幸福感特彆強的時光有兩段,一段是戀愛的時候,那時候覺得世界真是美好。還有一段就是初為人父人母的時候,和小生命最初度過的日日夜夜,親自養育小生命的喜悅是錢不能取代的。我自己沒當父親的時候,人家和我談孩子我會煩。有一次我坐車,一個司機一直在和我談他一個月大的孩子,他說以前最討厭別人和他談孩子,但現在有了孩子忍不住要談。孩子出生後的幸福、快樂感無以言表,覺得世界突然變了,變得如此之美好。人的這種幸福,有了孩子的快樂是非常自然的。像這種快樂是永恆的,是幸福最重要的源泉。為了成功、財富犧牲這些東西,把家庭看成是旅館一樣,不經常和孩子在一起,損失太大了。我看過一張比爾?蓋茨抱著著歲女兒的照片,他說「只有在這個時候,我才能感覺到我最幸福」,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和孩子在一起時才感覺最幸福。我們往往容易重視物質的東西,把生命本身的需要混淆了。

人生的一大快樂是物質快樂,另一大快樂就是精神快樂,財富多出來的很大部分是虛榮心的滿足不是生命本身的滿足,閱讀好的書籍這樣精神上的快樂是人生的大快樂,物質給你帶來的快樂是有限的,精神上的快樂是無限的。一個人有兩種態度,都品嘗過之後才有比較,英國哲學家說過一名話「快樂是有一個質的區別的,有層次高低之分,只有多次品嘗之後有了比較才會知道」。有的人可能把物質的東西看得太重,總是在享受,沒有時間享受精神上的快樂,以為物質就是最大的快樂。有了比較的人都知道,精神上的快樂是更深刻更強烈的。一位哲學家說過一句話「不滿足的人比滿足的豬要快樂」,人有比較,知道除了吃之外還有別的需要,不滿足於物質的生活,是有精神追求的。最簡單的物質就滿足了,對物質要求不高,光是物質是不可能滿足的,還需要精神方面的滿足。我們可以爭取財富但應當把它看成是滿足我們基本生活需要的手段,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以後,就滿足我們更高的人生理想,不要把財富本身當作目的。

講一下資本主義是如何對待財富的,我們搞市場經濟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對待財富的觀點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錢本身不是壞東西,問題不在錢,錢沒有善惡之分,人們常說「金錢是萬惡之源」,這句話是不對的,萬惡之源不是金錢而是對金錢貪婪的態度,對金錢的貪婪是萬惡之源。資本主義經濟以前對金錢的態度是強調一個人爭取財富是可恥的,認為一個人把錢看得很重要要去掙很多的錢是不對的。資本主義經濟認為只要獲得財富的手段是正當的,獲得財富是光榮的,獲得越多越好,且獲取財富時應當勤勞、敬業。資本主義經濟觀點是德國一個社會主義學家提出來的。把獲得和使用分開,獲取財富是光榮的,發財不是可恥而是光榮。但是在使用財富的時候,資本主義經濟繼承了宗教傳統即強調要節儉,無論怎麼發財,生活要節儉,在滿足生活質量以後賺錢的目的不再是為了自己消費,掙來的錢不是用於自己消費,如果說掙錢的目的是為自身消費,太多的錢如果只用於自身消費,無非是過度縱慾,或者把子女培養成紈絝子弟,那樣也不是幸福。資本主義經濟強調使用和獲取要分開,獲取時要多多益善,使用時要節儉,多出來的部分除了擴大再生產以外,要用來回報社會。所以很多人前半生賺錢,後半生搞慈善事業。美國卡耐基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提出上帝給我們財富讓我們發財,並不是我們比別人高多少,而是我們運氣好,我們應當把我們的財產看成是世界上的窮苦兄弟給的基金,在生前要做好妥善安排讓它們造福社會。在死前對很多錢妥善安排才不可恥,卡耐基是美國第一個建立基金會的人,他在事業最興旺時把股份全賣掉建立基金會贊助教育事業。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前幾年他和他的夫人建立基金會,絕大部分財產都轉給基金會,用於醫療和貧窮人口的相關問題,去年他宣布兩年之內要退出微軟公司的全部管理、全心全意搞公益事業。世界第二富豪原打算去世後由夫人來管理財產,但他夫人死在他前面,他沒有建立自己的基金會,但將絕大部分財產捐給各基金會,其中的重點是捐給比爾?蓋茨的基金會。這些人賺錢時很精明,但花錢時個個都是哲學家。

如何對待財富?

一、在獲取財富時應當使用正當的手段,對不益之財不動心。

二、在獲得財富以後,對財富應當有超脫的心態。

不要抱著佔有的心態看得太重。錢是身外之物,始終讓自己和財富保持距離。一個人太在乎錢把錢看得很重,賺錢時痛苦,花錢的時候也很痛苦,他是財富和金錢的奴隸。只有抱著超脫的態度才能做金錢的主人才能真正快樂,真正快樂的人可能錢多也可能錢少,不管錢多錢少都應當抱著超脫的態度。

三、有了錢以後還應當簡單生活。

在物質上花太多時間是划不來的,把時間用在精神上,一個人富有了之後還能很幸福是很高的境界,把物質生活看得比較淡,有更高的追求。

四、應當把財富、金錢看成是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手段。達到這個要求以後,把它看作是實現人生重要理想的手段,去滿足精神上的理想。

財富對你的生活是有幫助的,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確實有助於你經濟上的發展,但你素質不好的話,可能會被毀掉。財富對一個人是否重要取決於一個人的態度。

我們很看重成功,但應當擺正成功和優秀的位置,沒有優秀,成功僅是表面的外部的。一個人應當把優秀當作第一個目標,成功當作第二個目標,把成功看作是優秀的資本。不要把成功看成是主要目標,主要目標是優秀,上帝給你的天生品格、精神、能力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人的精神、能力、智力、好奇心、思考能力、情感、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智力發展很好的情感豐富的人,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優秀是人能掌握能支配的,能否成為優秀的人,是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機會、環境,今天的我好像成功了,我寫了一些書,擁有一些讀者,在社會上有一些名氣。但我心裡很明白,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廣西一個小山溝里幾乎十年的時間,那時我一點都不成功,默默無聞的當個小公務員,如果當初我把成功當作我的主要目標,我應當怎麼做呢?我應當向上爬走仕途,但我很快就發現我不適合,我要走這條路的話我做不到。我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領導的意見不正確我一定要說而不盲從,而且走這條路我還要改掉愛讀書的習慣,我愛讀書,一有時間就愛在家裡讀書,被批評脫離群眾,而且我必須和大家一起聊天、打牌、吃飯,但我做不到。我的很多同學都升上去了,他們比較容易適應社會。我完全看不到現在的我會發展成什麼樣,當時我以為自己會一輩子在山溝里,但即使那樣我也要看書。我走的這一步是很有意義的,直到我考研究生考出來,但我心安理得。從現在來看,那段時間對我現在的成功是有利的,我始終沒有放棄,始終在讀書寫作,不過現在環境變了,現在的環境使我這樣的人能夠成功了。其實每個人都應當這樣,把做優秀看得更重要,即使沒有成功生活也是有意義的,一旦有機會條件許可會成為獲得成功的條件,是你自己認可的成功是實現你自己人生價值的成功,這樣的成功才是有意義的。

在幸福的問題上,應當更看重內在的東西精神上的東西,一個人在精神上多豐富內心生活,這是幸福的源泉。外在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是條件,但僅僅是條件,它可以對你的幸福有所幫助,但通過精神幸福才能轉變,如果想幸福一定是通過內在的成功實現你價值的成功,對心靈的豐富是幸福的,我們應當花時間豐富內心自我,不要僅重視外在的功名等東西,不要把它們看得太重。

怎麼樣才能做到內在的豐富呢?

一、要養成讀書的習慣。

我說的讀書不僅僅是專業的,我指的是讀有用的書,人類所積累起來的經驗文化寶庫,我自己感覺我到今天就是靠以前讀過的書。一般媒體上宣傳炒作的快餐沒有長久的價值,建議你們讀最好的書,時間是很寶貴的,讀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讀最好的書,德國哲學家說過「人類所積累的精神財富對每一個人來說是外在的,要靠每個人探索」。再好的書你不讀都與你無關,每個人要想探索這本書就是要閱讀它,我們很在乎物質財富,精神財富需要花力氣花時間。

二、每個人都要有獨處的時間。

不要總和別人在一起,要有安靜下來的時候,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做什麼呢?回顧一下自己的生活,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自己生活中哪些是有意思的哪些是沒有意思的,給自己帶來快樂痛苦的事情。很多人太過日子,有的人在過日子的過程中什麼都沒有留下,有的人過日子把外部生活經歷轉變成內在財富,不但過日子而且用心靈去體會變成自己的財富。我特別提倡寫日記,真正關心自己生活的人會有寫日記的習慣,把自己值得留下的東西寫下來,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寫下來,這是一筆財富,而且是最可靠的財富。寫作現在是我的職業,但我從小就喜歡寫日記。我是從1986年才開始出第一本書的,那時我已經41歲了。但當有人問我是從什麼時間開始寫作的時,我總是回答「我是從5歲開始寫作的」,5歲時我就給自己做了個小本子,經常會寫日記,每天吃了什麼好東西都記下來,我要把自己吃過的好東西留住,後來我把生活中的好知識記下來。人的心靈就是這樣逐漸豐富起來的,要用心生活用心體會。

關於道德和信仰問題,有個趨向是把道德和意識形態混為一談,道德往往和愛國主義教育、遵守紀律聯繫起來,這是很皮毛的,道德的基礎從根本上說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同情心,一個就是做人的尊嚴。人身上最寶貴的是生命和靈魂,作為生命,人和人之間要有同情心。有同情心就是善良,從道德上來講善良是最基本的品質。另外一個基礎是做人的尊嚴,人是有尊嚴的,靈魂、精神實際是人生的神性,為什麼人會相信有神存在?實際人身上是有神性的,人和動物是不一樣的,人要過更高的生活,作為有神性的人,人是高貴的,並且在人的行為中體現出人的尊嚴。現在這個社會道德失落的情況是很嚴重的,經常發現冷漠、沒有同情心、殘害生命、見死不救的事情,兇殺案大量發生,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以殺人,因為缺乏尊嚴,人有尊嚴必然是尊重別人的是平等待遇的,相反那種不把別人當人的人也沒有把自己當人,現在社會上有的人有錢就不可一世,素質差且錢多的人是最討厭的,以為自己是個人物,他沒有精神上的東西,只是用物質來體現自己的價值,看不起別人。真正有尊嚴的人有自尊,一定是平等待人的。信仰並不是說只信仰宗教,只是相信人是有神性的人是有尊嚴的,絕不能做那種損害人尊嚴的事情。相信是有神性的東西的,不能褻瀆,佛教說的報應是這世做壞事下輩子受報應,耶穌說「光來到時你拒絕光,你仍然生活在黑暗中,這就是報應」,你從來沒有享受過那種高尚的生活,從未作為高尚的人的快樂,你永遠委瑣,這本身就是報應,你一輩子生活格調那麼低本身就是報應。

我最近寫的一本書是《善良、豐富、高貴》,這本書名實際就是我今天講的主題,人生怎麼樣才能活得有意義?要做一個善良、豐富、高貴的人,只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才可能幸福,只有善良和高貴的品質有同情心有做人的尊嚴感才是有道德的人,生活軌跡才能高,做到既幸福又有道德,你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
推薦閱讀:

中國五大名器之金銀器
中國歷代后妃之最
【中國工商·解讀】新型政商關係「新」在哪裡?
中國近代史,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看?
毛澤東的死刑觀對中國死刑的影響

TAG:中國 | 中國傳統 | 哲學 | 傳統 | 解讀 | 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