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80年代的萬元戶,相當於現在280萬元

文章轉自 財爺財經(ID:leader-share)

我們的財富最大的敵人是誰呢?是通貨膨脹。想想八十年代的萬元戶,拿著一萬元到現在貶值了至少幾十倍。那為何會有通貨膨脹呢?其實通貨膨脹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必須。

保持適當的通脹,對於年輕人來說,是有利的,否則整個社會就會存在固化和止步不前的傾向。當前的日本,就是一個例子,經濟長期保持低迷和緊縮,物價雖然穩定,但對年輕人來說,沒有什麼機會,日本社會有錢人大多是老年人,年輕人卻生活得很苦。

但中國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在過去三十年時間裡,我們的M2,也就是廣義的購買力,簡單來說就是印鈔。從1986年開始有這個數據到現在一共印了280倍左右的鈔票。這一方面是經濟的突飛猛進,另一方面也讓整個社會充滿活力,流動性加速。

什麼概念?也就是如果1986年你有1萬塊錢,你是萬元戶,現在相當於你的等值財富是280萬元戶左右,年化以後,每年年化增長是21%,並且持續30年,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如果不能為財富增值、保值,每年增長21%,並且持續30年,你的錢就貶值了,這是我們整個國家流動性的增長速度。

在這過程中可以做個比照,也就是GDP增長速度。中國奇蹟,非常了不起,實體財富從1986年到現在每年增長大概16%左右,16%是名義GDP,也就是有10%左右的實際GDP再加上每年5%—6%左右的通脹,所以是16%,這就是被稱之為中國奇蹟的來源。

我們看到美輪美奐的基礎設施,大家穿的、用的,包括這麼多成功的企業,都是屬於這個類別的。大家可以簡單算一下,每年21%的錢印出來了,實際增長需求出來的話,實際錢到哪裡去了?

80年代初期,那時候米價0.14元,肉價0.95元,走親戚送禮2元左右,壓歲錢0.1-0.2元,1萬元簡直可以數十年不愁吃穿了……

那麼現在多少財富才相當於以前的「萬元戶」?來自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鍾偉的一篇權威學術研究報告,答案是:255萬!

然而如果三十年前的一萬元存了銀行,採取五年定期儲蓄不斷滾動定存,即便考慮到保值貼補,當年存入銀行的1萬元今天充其量也難超過10萬元。所以,有錢不能藏著窩著,而要學會理財,學會讓錢滾錢啊。

10元錢在中國能買什麼?對比嚇一跳!(各地物價水平不同,僅以平均數計算):

大米

七八十年代:0.12元/斤。現在:4.4元/斤。價格是30年前的36.66倍。

大白菜

七八十年代:0.02元/斤。現在:1.8元/斤。價格是30年前的90倍。

培養一名大學生

七八十年代:從小學到大學學費為140元。現在:從小學到大學≈150000元。價格是30年前的1071倍。

看病花費

七八十年代:大約0.98元。現在:平均為90元。價格是30年前的91.8倍。

房價

七八十年代:100平每月扣房租1.2元。現在:100平每月房款至少2500元。價格是30年前的2083倍。

高速收費

七八十年代:0公里。現在:100000公里。上漲倍數為無窮大。沒法比了。同時,還發生了什麼?

大閘蟹

七八十年代:可買大閘蟹:12斤

如今可買:6條腿(按同等質量)

帶魚

當年可買最大的帶魚:30斤

如今可買:0斤

布匹

當年可買布匹:1丈余

如今可買:1尺

皮鞋

當年可買中擋皮鞋:一雙(7.68元)

如今可買:兩幅鞋帶

電影

當年看電影:200場(學生票)

如今可看:0場

學費

當年小學學費:6元

如今可買:一隻底檔的文具盒

冰棍

棒冰:250根

如今可買:10根

雖知現實如此,可還是得身不由已地陷入這社會漩渦

在某種程度上,通脹是保持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特別是在中國這樣的一個國家,沒有通脹,經濟發展就無從談起。這可以從經濟學原理來解釋。

還記得我們初中學政治的時候課本上講過的場景嗎?資本家組織生產,然後商品銷售,但給工人分配很少的工資,資本家榨取絕大部分剩餘價值然後擴大再生產,然後還是給工人分配極少的工資。這樣持續下去的結果就是生產的商品遠遠超出工人的購買能力。最後生產過剩,爆發經濟危機資本家把牛奶倒進海里也不給工人吃。

政治課本的推論就是工人會造反把資本家的機器國有化,然後實現共產主義。可是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們發現資本主義經濟不但沒有滅亡,反而越來越發達。相反實行國有化的計劃經濟的國家的經濟紛紛破產或者轉型。那麼政治課本裡面的推論肯定是錯了,但錯在哪兒呢?貌似從沒有人告訴我們錯在哪兒!

在我們看來,錯就錯在忽略了信用貨幣制度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作用,即凱恩斯主義拯救了資本主義。在金本位制度下,政府對經濟周期一籌莫展,因為政府無法隨意發行貨幣,同時也難以臨時增加稅收改變社會分配。但在信用貨幣制度下(即現在的紙幣制度下),每次到了經濟危機,政府就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

簡單而言,經濟危機不就是因為窮人沒錢買資本家的東西嗎?政府馬上開出各種項目請窮人來幹活,同時銀行給貸款支持(貸款創造存款貨幣),這樣窮人就有錢買東西了,資本家的東西也就賣出去了,經濟也就從危機中緩過來了。

富人的錢雖然名義金額沒變,但卻被稀釋了,即物價上漲了。這樣周而復始,每到經濟危機政府都出面干預,把經濟從危機中拉出來,資本主義永遠不會滅亡,但卻留下了通貨膨脹和貨幣永遠增長這個伴生物。

因此,通貨膨脹是這個社會的必然,因為經濟有周期,每到危機政府都會救經濟,而救經濟的代價就是通貨膨脹。

那麼為何通貨膨脹又是這個社會的必須呢?因為如果沒有通貨膨脹,社會就會停滯了。道理很簡單:如果我有1億元而又沒有通貨膨脹的話,我就放在銀行吃利息再也不投資了,因為我不擔心通貨膨脹讓我的錢貶值。

也就是說,通貨膨脹會逼著富人去投資。只有有了投資,才有新的項目、新的產品、新的技術,這個社會才會發展和進步。所以通脹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但是通脹又不能太高,若高到大家都沒有安全感,覺得做任何投資都抵禦不了通貨膨脹,那就會發生大規模的資本外流。這就是因此,我們目前看到的資本管制和貨幣政策回歸中性。

由於通貨膨脹的存在,資本必須首先為了保值(戰勝通貨膨脹)而投資。而戰勝通貨膨脹最好的資產則是優質企業的股權、其次是核心地段的房子。

但目前,中國房地產政策開始出現重大方向性變化:之前學香港經驗房價一直漲,最後社會階層固化矛盾累積,最後泡沫破滅;現在明顯開始轉向學德國和新加坡模式,房子的投資吸引力會大大下降。權益資產成為最有可能戰勝通貨膨脹的資產。

當然,並不是說隨便投資個股權或者買個股票就可以戰勝通貨膨脹,這裡有一系列技術問題。必須經過專業訓練並且堅持價值投資才可以實現長期戰勝通貨膨脹。

(文章綜合自清華金融評論、鍾偉報告、邵宇等)


推薦閱讀:

《50年代至90年代宣傳畫選輯》(80集)
80年代北京那些老照片催人淚下,每一張都是滿滿的回憶
80年代當家花旦,2段戀情後未婚先孕,孩子生父不詳,至今無人娶
恰青春年代
長白時區、隴蜀時區、新藏時區、崑崙時區究竟用到哪一年?

TAG:年代 | 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