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艾絨燒穴位 重灸抗感冒

絕骨穴

足三里穴

中脘穴醫者自醫特別報道(四)艾絨燒穴位 重灸抗感冒健報 2010-01-08 本報記者 黃敏瑩/文 趙含章/圖本報記者黃敏瑩/文趙含章/圖用艾絨燒灼相關穴位,可防治感冒。燒至化膿,即等於排毒。廣西中醫學院附屬瑞康醫院消化內科王宇飛醫師有著防治感冒的「獨門武器」冬季里,氣溫起伏較大,一旦寒氣侵襲,體弱的人往往容易感冒。怎樣預防感冒?廣西中醫學院附屬瑞康醫院(以下簡稱瑞康醫院)消化內科王宇飛醫師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經驗。重灸出擊防治「習慣性」感冒1月4日,南寧市民周小姐找到了王宇飛。周小姐從小體弱多病,每年至少有4~5次重感冒,稍不注意就發燒有「痧氣」。周小姐自稱吃遍了治療感冒的藥物,在聽說吃太多西藥可能對身體不好後,周小姐轉而求助中醫。根據周小姐的描述,王宇飛認為根據她的體質,可以用重灸治療乃至預防感冒。「但是會很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得直接在相關穴位燒艾絨(詳見名詞解釋)。」聽說要在穴位上用艾絨燒灼,周小姐退縮了,說回家考慮考慮,再做決定是否做重灸。身體力行醫生自用重灸王宇飛本人,就是重灸的受益者。「藥物大多會有一定的副作用,感冒不嚴重的話,能不吃藥我都盡量不吃藥,忍忍就過去了」王宇飛笑稱。他告知,在天氣變化較頻繁、溫差較大的時間段,比如12月份秋冬交接時,他都會自己在家燒艾絨到相關穴位預防感冒,「我已堅持了三四年,都沒得大的感冒,偶爾感覺好像有點感冒,馬上用艾絨燒相關穴位,感冒癥狀很快就沒有了。」重灸方法頗有講究王宇飛表示,重灸防止感冒,主要涉及的是關元穴、絕骨穴、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具體的做法就是:到藥店買艾絨回來,把艾絨捏成一個豆粒大的金字塔型,放在這幾個穴位上面,點燃艾絨的「金字塔」頂端就可以了,讓艾絨慢慢燒,一直燒完為止。一般而言,中脘穴和關元穴,重灸時,每次用一對艾絨「金字塔」,而在足三里和絕骨穴則是用另一對。即燒中脘穴,同時要燒關元穴;燒足三里,則同時要燒絕骨穴。患者如果真是非常怕疼,可以在艾絨和皮膚之間隔一片薑片隔熱(即隔姜灸)。但隔姜灸,由於沒有直接燒到穴位上,這個方法比起直接燒而言,效果要遜色一些。也可以點燃艾條,熏相關穴位,但效果相對差些。普通人用燒艾絨預防感冒,每天用四~五狀(一狀即一個艾絨捏成的金字塔,大小可自己把握)即可,連續燒三天。在三伏天,冬至、夏至等日子,使用燒艾絨的療法,效果較好。但有一點:燒完後,穴位處會留下一個傷疤,愛美的女士進行此療法時,要慎重考慮清楚。+醫生提醒燒穴位後:化膿=排毒王宇飛表示,用艾絨燒上述穴位之後,大部分人有身體化膿的情況,「這是好事情,表明這是毒素向身體外排了」。王宇飛稱,一旦發現燒艾絨的穴位處,有化膿跡象,可以用乾淨的毛巾、紗布或棉墊包住化膿部分,防止穴位與衣服摩擦引起感染。對化膿部分不用做其他處理。+特別警示+名詞解釋燒艾絨並非人人適宜此法有如下禁忌:糖尿病患者、孕婦,貧血者不適宜此法。穴位必須找准,若穴位不對,有可能引起其他疾病。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此法。艾絨艾絨是由艾葉加工而成,選用野生向陽處5月份長成的艾葉,風乾後在室內放置1年後使用,此稱為陳年熟艾,艾絨是做針灸用的,叫艾灸療法。`延伸閱讀關元穴保健法——溫灸或按摩●溫灸:用扶陽罐每天溫灸3-5分鐘,有腎強壯陽,增加男性性功能的功效,建議長期堅持使用,效果顯著。●按摩:按揉法或震顫法。震顫法是雙手交叉重疊置於關元穴上,稍加壓力,然後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動。操作不分時間地點,隨時可做。注意不可以過度用力,按揉時只要局部有酸脹感即可。足三里保健法——按穴或艾灸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簡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在穴位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二是可用艾條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鐘,艾條緩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動,以不燒傷局部皮膚為度。以上兩法只要使用其一,堅持2~3個月,就會使胃腸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王宇飛正在示範燒艾絨進行重灸。艾絨捏成豆粒大小的金字塔即可。醫生王宇飛燒自己的中皖穴預防感冒留下的傷疤。重灸對防治感冒頻發有特效。相關鏈接重灸防止感冒的相關穴位關元穴位置:位於臍下三寸處。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擊中後,衝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主治疾病為: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遺尿、尿血、尿頻、尿瀦留、尿道痛、痛經、閉經、遺精、陽痿;此外,對神經衰弱、失眠症、手腳冰冷、蕁麻疹、生理不順、精力減退、太胖(減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療效。此穴為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絕骨穴位置: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主治:胸腹脹滿,頸項強急,落枕,偏頭痛,半身不遂,腰腿疼痛,腳氣,及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等。足三里位置: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主治: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中脘穴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取穴時,可採用仰卧的姿勢,中脘穴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主治: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此外對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中脘穴是腑會,即六腑交匯的地方,所以可以治療六腑的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統的疾病。
推薦閱讀:

點中龍穴位 挖出五條龍
經絡穴位常識
「肝鬱,脾虛」 引發婦科病 常按以下穴位可疏肝健脾
點穴這種技術真的存在么?被點穴的人真的會很長時間不能動么?
iippss—穴位 6

TAG:感冒 | 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