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早 : 兩代相處之道,關鍵在於「不評判」

台灣主持人蔡康永憑藉《康熙來了》紅遍兩岸之前,主持過一檔小眾節目叫《兩代電力公司》。寫博士論文那陣兒,我靠這節目度過了不少鬱悶的時光。

節目形態很簡單,就是找兩拔人,一拔是四年級、五年級(就是大陸說的50後、60後,民國紀年,你懂的),一拔是七年級(就是80後,那時90後還沒浮出來),前一拔主要是明星,好多是現在康熙的嘉賓班底,後一拔都是大學生之類的素人(後來混進娛樂圈好象只有小甜甜)。每一集,兩代人面對同一個題目進行辯論。

比較驚悚的、也是影響比較大的一集,是一個七年級小孩子放話說:如果爸媽坐飛機,摔下來,可以賠一千萬,怎麼選?結果他說:當然選摔飛機啊,一千萬嘞,爸媽有什麼用?

行,我不用在這兒複述,你也能想像節目現場有多混亂,那孩子多被千夫所指,連同齡人都不挺他……這個節目常常有這種對罵的場面,我覺得有意思的是,幾乎每一集都是,下一代說起爸媽,就是一臉不爽,然後就遭到對面一陣痛罵:你們年輕人就是如何如何……比如年輕人說不想服兵役,叔叔伯伯們就一臉激憤地談起保家衛國的意義……

我覺得這個節目,就是東方家庭兩代關係的一種娛樂化的展示。這種公開互斥,或私下腹誹的場景,日復一日(如果住在一起)、年復一年(只是春節團聚)地在大多數家庭上演,想起來就頭疼,還無從擺脫。

熊太行師傅(為什麼別人都是先生女士,說起他就會自然而然地加上師傅二字?)曾在騰訊·大家專欄寫了一篇《你對父母的了解還不如那個賣假藥的》,很多人誇好。我對這篇文章,表示有保留的欣賞。欣賞,是因為熊師傅論證了理解父母一代心理的重要性,在子一代聲音佔據主流輿論地位之今日,很有必要;保留,是因為熊師傅舉例太輕鬆,說穿了就是一個「哄」字。看完我跟別人開玩笑說,賣假藥的哄老人,他保持著工作心態,當然必須敬業地哄,專業地哄,而誰能一天到晚在自己家裡保持工作心態呢?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子女都去賣假藥,父母都來買假藥,子女天天在家專業哄爸媽,孝親情懷養生需求業績考核一箭三雕同時滿足,還順便完成財富代際轉移……

以上是玩笑。如熊師傅所言,兩代之間的分歧主要是:消費習慣、政治觀點、養生與健康和個人問題。但是,家庭矛盾的產生,一般主要不在於「分歧」,而在於分歧之後的「評判」。比如父母希望兒女結婚,兒女認為事業未成火候不到真愛無覓不肯結,這是「分歧」,而接下來父母長吁短嘆親友群聚施壓安排相親甚至參加大型「父母相親會」,這就變成了一種「家庭意識形態」的倫理壓力,不肯結婚的兒女就會有負疚感甚至負罪感。

你看新聞里武漢的方小姐,被奶奶悲情飆淚催婚,雖然後來知道奶奶是與媽媽合謀演戲,但她不會表現出受騙的憤怒,反而表示「她會裝作不知道,爭取在年底給奶奶一個驚喜」,而這個驚喜就是「應該在奶奶還健康的時候,趕緊找一個還湊合的人結婚」,這就是負疚感所致。自命具有孝順美德的中華兒女,誰願意看見老人在祥和幸福的春節還要演悲情苦戲呢?你說這不是「逼」,啥才是「逼」?難道非得上吊抹脖子嗎?

所謂「評判」,就是「JUDGE」,我們常在美劇里聽見演員大喊「DON』TJUDGEME!」(別評判我!)他們如此激動,可見這是一個忌諱。但在東方悠遠的集體主義氛圍之中,親族之間的互相評判似乎不太算一回事。兩代之間各方面都有巨大分歧,而隨之而來的評判,將兩代拖入對立與爭執的深淵。

「評判」的心理基礎,是我不把你視為獨立個體,而是視你為我的一部分,即使是你的個人事務,我也要評個子丑寅卯。評判還只限親族範圍內,若是父子血親,接下來的便是「干涉」,既然怒其不爭,我便越俎代庖,替你決斷。從專業、工作到婚姻、子息,東方很多父母都喜歡包辦式決定,子女軟弱一點倒還好,如果碰上爭獨立爭自由的反傳統派,就會釀出很多悲劇。

不要以為我反對「評判」,就只是站在子一代的立場說話。在我們這個社會,子女對父母的「評判」乃至「干涉」,照樣俯拾皆是。那些三十好幾還呆在父母家裡,連哪怕象徵性的房租飯費都不肯交的啃老族,我都懶得譴責了。即使是公認的孝順兒孫,就沒有評判與干涉嗎?

你幫父母報了個老年旅遊團,讓他們七天九國歐洲游。可是父母不喜歡同團的人,覺得行程太滿太累,對於到處看教堂也興趣不大,還心疼團費太高,但是說起來是子女一片孝心,只好拚命點頭:開心!開心!

你推開家門,發現客廳里又坐了兩個推銷保健品的,歡聲笑語,你怒其不爭,連喝帶罵,把推銷員趕出門去。回過身來著實把爸媽數落了一通。你滿心都是為父母好,擔心他們受騙上當,有沒有考慮他們的顏面?他們想為自己做點主而不可得的挫敗感?

你對於看春晚,新聞聯播,國產電視劇,跳廣場舞,追懷某些國家領導人,都非常不屑,覺得政治不正確也沒有品位。你嘴上不說,表情里全是對父母愛好的鄙薄,這一切落在爸媽眼裡,他們是何心情?這個毛病我有過,還曾嘲笑上一代「用電視劇指導生活」。其實用電視劇,還是用福柯理論指導生活,有本質的不同么?不拿自己的準則去指導別人的生活,才是正確的做法。

我們常常在親情的掩護下,愛心的旗幟下,忘記了無論父母還是子女,只要他們不因疾病喪失思維能力,成年的他們都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別抬杠,我沒說眼瞧著父母按下ATM機的按鍵給騙子打款,還抱著不干涉主義笑看風雲,也沒說子女在家吸毒,父母也得關起門來裝不知道。只是,在可以自由選擇的安全範圍內,「不評判」是避免衝突,保持獨立的基本要件。

要達到「不評判,不干涉」的家庭狀態,光靠一方的退讓、屈服是肯定不行的。誰都會說,家庭是人生躲避風浪的港灣,啊,溫馨的家庭!可是,如果港灣里的船隻,都是主奴關係,或上下級關係,那就是軍港。要想不讓家庭變成軍港,就得「容忍對方不順眼」,壓抑彼此的控制欲、改造欲。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這是永恆的道理。

公共空間的大部分原則,移植入家庭,也是可行的。比如讓張天師憤憤然為之辯的放鞭炮與廣場舞,誠然不必上升到國民性層面,作為個體選擇,同樣也屬於「別評判我」的範疇。但現代社會的倫理底線是「不損人利己」,因此,要求放鞭炮跳廣場舞,噪音不得擾民,也是正當的訴求。在家庭內部,同樣如此,保持個體的獨立,同時應該盡量不給別人添麻煩。比如子女夜歸事先當說明,父母也不要刻意等門。不必要地增加彼此心理負擔,也是一種「添麻煩」。

當然,要做到這樣,很困難。困難不僅來自於兩代相處的慣性(孩子再大也是孩子,父母都老糊塗了),更來自社會意識形態的塑形。一旦兩代之中有人腦部被植入「什麼就該是什麼樣的」這種毒素,就等於是動搖了家庭和睦的基石。說到社會對家庭觀念的標籤化塑形,我特煩兩首歌,一首叫《常回家看看》,一首是《時間都去哪兒了》。

我親愛的姨媽生前,就批判過《常回家看看》:憑什麼是「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媽媽只會嘮叨?你們爸哪會做飯?為啥非得「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媽媽只懂家長里短,就理解不了你們的工作?

我進一步的質疑:為什麼總是用嘮叨加諸兒女?朋友來了有好酒,兒女來了有嘮叨,這對吸引兒女心甘情願回家看父母,是起正面作用還是反面作用?好飯怎麼定義?大魚大肉?如果兒女正在節食減肥,父母眼中傳統的「好飯」會不會是一種負擔?如果兒女覺得生活煩惱工作問題屬於個人隱私,因為各種原因不想讓父母擔心不想談,是不是就算不孝順?

《時間都去哪兒了》標榜的是一種全心全意無自我的奉獻,「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如此傾生奉獻,讓兒女如何報答?我不否認中國有很多父母確實是這樣的狀況,就是《常回家看看》也描述了常見的回家模式,關鍵在於,這些是正確的嗎?是值得歌頌的嗎?時代環境加諸上一代的那種無自我、無獨立空間,不問恰當與否只貼親情標籤的大一統模式,我們真的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嗎?

而今據說傳統價值回歸,「孝」又成了完美無缺的品德標準,還評過「演藝界十大孝子」什麼的。我想,我們不能完全忘卻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為什麼會出現「非孝」的思潮?「孝」的內容是不是應該與時俱進?孝(加上對應的「慈」),父慈子孝,是否意味著抹殺每個家庭成員的獨立性,放任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評判與干涉?

傳統的孝道,如果真的那麼美妙無瑕,怎麼會有這樣的傳說:「唐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祀泰山,路過鄆州,至其宅,問其由。公藝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舊唐書·孝友傳·張公藝》)?怎麼會有「不啞不聾,不做阿家翁」的俗語流傳?大家族聚居,是傳統社會經濟共同體的追求。大家族到了現代,已經離散為核心家庭,孝道是否也該改上一改?

《常回家看看》、《時間都去哪兒了》這樣的歌曲,通過春晚廣泛傳播,阻礙家庭價值觀念的變革,充分說明了春晚的腐朽性,比「女神女漢子」什麼的歧視,禍害大多了。

(《新結婚時代》電視劇照)

我這些話,也只能說與識者聽。前兩天有位在香港學新聞的研究生私信問我,現在面對逼婚的父母,應該怎麼辦?我回說:婚姻之事,最好聽從自己的內心,至於父母,勸得一個是一個。勸不動父母,可以勸自己,等自己當了父母,當了大爺大媽,不要再去評判、干涉兒女,不要一輩子活下來只為了兒女,不要老把他們當小孩管,也不讓他們隨意插手自己的生活。

兒女回家的時候,與他們像朋友一樣交談,吃一頓家常便飯,給一些生活工作上的建議,如果沒聽,也不惱。大家商商量量,有「你」有「我」,練書法也不用老是寫「忍」了,鄭坂橋「難得糊塗」也挺好看的。

作者:楊早


推薦閱讀:

相處之道,在於真;相守之程,在於心。
什麼是夫妻相處之道?
【經典名言薈萃】690  相處之道在於真,相守之程在於心;幸福之人在於盡情享受生活
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

TAG:相處 | 相處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