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這一家人,是慈孝的模範 | 三步一拜萬佛聖城【修行者的消息】

修行者的消息

——恆實、恆朝法師著

恆實

一九七九年三月十八日 泰武批亞士山

師父上人慈鑒:

「我們正在打觀音七,你們聽了一定起貪心,巴不得趕回萬佛聖城參加,對嗎?但不要憂慮,每天三步一拜,每天都是觀音誕,你們每天都在萬佛聖城。」

星期五,上人路過來訪,對我們說了以上的一番話。上人說得對!觀音七是特別的日子,大慈大悲觀音菩薩,運用妙不可言的法門,拔苦予樂。我們只要專心念觀音聖號,到處都是萬佛聖城。

三步一拜是一種奇妙的經驗。在公路上叩拜,時時刻刻可觀察過路人,來作比較。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的面孔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從前的影子。《華嚴經》中諸佛菩薩慈悲的榜樣,使我們內心起了莫大的轉變。

我們開始承認自己的錯,生慚愧心,勤於改過。在尋常的生活中,我們吸收佛法無窮無盡的寶藏。佛法的終極目標是要我們做好人。「人道盡,佛道成。」《華嚴經》說:

「佛子!菩薩以慈悲為首……信力日增……悲愍眾生,成就大慈……具足慚愧,以為莊嚴。」

雖然,佛法是無上、微妙、深奧與圓滿的智慧,卻是從眾生界、日用尋常中體會出來。如果天天能夠以慈予樂,以悲拔苦,天天都是觀音聖誕。

上人探訪的那一天,我們在泰武批亞士山谷,沿著濕淋淋的山路上拜。有一個老婦人蹣跚而行,頭上沒戴雨帽,穿著破爛的拖鞋,瑟縮傴僂地在寒風細雨中踟躕。在狹窄的山路上,汽車不停地在她身邊幾寸外飛馳而過。她到「福利」士多,買了些東西,然後又踉踉蹌蹌地獨自迴轉。我心頭一酸,為什麼這老人要在險峻的山路上,冒著生命的危險來買食物?她的家人在哪裡?難道沒有親屬照顧她?

世間不知有多少人和她一樣的處境,或者比她更為潦倒。我心裡反省:佛法在西方興起,必定要把西方人對老年人的態度大大改革一番。那老嫗需要衣食、溫暖與照料。我們若創辦安老院,照顧貧病鰥寡,就是盡了報佛恩、父母恩、師長恩的一部分責任。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工作,也是萬佛聖城的構想。

記得在甘巴亞鎮(洛杉磯以北的沿海小鎮),有姓凱逸的一家人。夫婦倆很年輕,在家裡奉養殘廢的老父,使他能享受安逸的晚年。他們有一次來訪三步一拜,老父同來,在舒適溫暖的毛毯下,滿面笑容。雖然老人家身患重病,卻是個愉快的人。凱逸這一家人,是慈孝的模範。那天,充滿了特別的光彩。對他們而言,每天都是觀音的誕辰。

目睹路上老嫗,聯想到:如果老年人可以聚集一堂,在凈土法門中熏陶,一齊念阿彌陀佛及觀音聖號,將給他們無限的安慰。佛教在這方面,能夠對西方社會產生莫大的幫助及作用。

黎明前,我做了一個夢——夢境有如電視廣告,又如聯合國宣言:一個男人攜帶小孩,一起肅立,情形像開學的第一天。那男人對師長們說:

「這是我的兒子,請好好訓導他、照顧他,教他做一個好人。」

鏡頭伸展開來,在這對父子後面,愈來愈多男人,各自攜帶自己的孩子,重複以上的話,一個說英文,一個說法文,一個說日文……各國的語言都用到了。

今早,我反省:在三步一拜行程中,我們所學的,甚至最微細的佛法,中心就在這兒:我真正地省察自己過失,改惡遷善,也能勸導旁人洗心革面,同走向光明大道。上人一向強調教育的重要性。健全的教育制度,能培植良好的人民,遍利群倫。

《華嚴經》說:

「菩薩有廣大志向。」

不久將在萬佛聖城建設的初中、高中,都會對世界有很大的幫助。在三步一拜路上所見的小孩子,還是天真純樸。如果他們能在真理孕育下長成,在危險時期,得蒙戒定慧的庇蔭,和整個修行團體的扶持,可以肯定地說:這個世界會進步,成為一個安穩的皈依處!

萬佛聖城能夠成為施予全世界偉大的禮物,我們要效法觀世音的慈悲濟世,在他的佛光普照下,勤修〈大悲陀羅尼〉,進行教育的全面改革,實踐以教育來凈化身心的崇高理想。那時候,老人們可以獲得溫暖的歸宿,青年們能憑科技去發掘世界的寶藏,中年人勤修菩薩道,迴向善根予整個法界。那麼,每天都是觀音七,無處不是萬佛聖城。

這不是夢想,而是千真萬確的現實。不需多少年,全世界便會得聞,正法在西方發芽滋長,欣欣向榮了。萬佛聖城是全世界人類心靈的皈依處。

在海岸公路上,接近三藩市動物園地方,有一個從愛荷華來的過路農夫曾對我們說:「佛教?我還以為那是亞洲的,但你們是美國人!曾經去過愛荷華沒有?」

當時,我想回答他:「對!老伯,我還是俄亥俄(美國中西部一州)生長的。過了不久,您也許會自豪地告訴鄰居,你的孫子孫女已經皈依三寶,甚至出家學道。不久的將來,你的朋友會開始研究素食及參禪。甚至您本人也學會念觀音聖號哩!且看看偉大的佛教發展到每一角落去!」

一九八四年我們願意聽到的對話:

「佛教徒?噢,對!他們就是偉大志願的那班人,也是教育家,對嗎?聽說他們最肯照顧老年人,又不爭吵、不打架。早已聽到他們的事迹,我還打算訂閱他們出版的《萬佛城金剛菩提海》月刊。曾聽過他們每周的廣播節目,甚為中聽。最喜歡是大家合唱讚歎菩薩那一段。從前我以為佛是東方的什麼神?但慈悲喜舍,對美國人而言,簡直如玉米般道地!」

《華嚴經》說:

「菩薩因為用其能力,一心饒益眾生,所以常生欣喜。」

我們願意看見的標語:

在鴿子燈塔閘門上的告示:

警告:不準打獵、釣魚、殺生、網捕,或擾亂任何生物!

——美國海岸警備隊司令頒布

上人,弟子今天受《華嚴經》及《金剛菩提海》攝住了。每次我翻閱經典,正要尋找適當的經文來配合書信,一翻開經典,這段經文便赫然呈現眼前,跟我的思潮正契合得天衣無縫,湊巧得令人愕然!身為上人的弟子,早知善知識能預知我們的思想,甚至在思想還未萌芽前已了如指掌。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當經文開始對我們說話,情形就更加不可思議。

華嚴環

一切唯心造,

一切盡包法界里。

華嚴容法界,

經典佛口出,

佛住眾生心。

眾生周遍十法界,

十法界不離一念心,

一切唯心造。

《華嚴經》說:

「慈悲及願力,出生入地行;次第圓滿心,智行非慮境。」

我們已知道,在途中所想的、寫的、說的,沒有什麼真的價值。任何抱負、觀想、美夢、啟示,若比起躬行實踐地修行,儼如薪柴比朝陽,黯然失色。惟有切實的行動、勤懇、堅信、尊重教規、全心布施,如此才是真實的成果。這是何等的重大的發現:一切皆是虛妄,一切皆是真實,一切皆是佛陀大慈心的禮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弟子一心歸命十方常住三寶,願所有眾生,認識本來面目,同種涅槃聖因。願所有眾生,返本還原,回復原有清凈!

弟子 果真 頂禮


推薦閱讀:

【指路為金】心態與修行 緣分與境界
《雜阿含經·一一六八》正觀察動搖故苦者,得不動搖心
打坐修習禪定時,怎樣才能觀察到出息入息?
能否分享大禮拜的實修經驗?
如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失觀照,斷除無明?

TAG:修行 | 家人 | 行者 | 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