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糖尿病的科學防治

糖尿病的科學防治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我們分享經濟繁榮帶來的快樂的同 時,也在品嘗著「富貴病」的苦果。特別是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後的第3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因此也被列為21世紀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的突出問題,糖尿病及其嚴重的併發症是造成腦中風、心梗、失明、尿毒症、截肢的重要原因。我國每年因糖尿病造成的醫療費用高達300億。糖尿病不僅給患者本人帶來痛苦,而且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積極預防和控制糖尿病已刻不容緩。一、 糖尿病的定義及分型1、糖尿病是一組以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群。中醫稱為消渴病。由於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礙引起機體對糖、脂肪、蛋白的代謝紊亂,往往伴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常常合併心腦血管疾病、眼病、腎病、周圍神經疾病、胃腸道以及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因此糖尿病不是一個單純的疾病,而是一個疾病群,因此糖尿病被稱為「百病之源」,「甜蜜殺手」。2、糖尿病根據發病機理的不同可分為「四型」①、Ⅰ型糖尿病:多發生於少年兒童,易發生酮症,需用胰島素。②、Ⅱ型糖尿病:佔90﹪左右,成人多見,胰島素抵抗較重。③、特殊類型糖尿病。2%~3%繼發性。④、妊娠糖尿病:在妊娠過程中發生的糖尿病,佔2%。二、 糖尿病的流行特徵1、世界各國糖尿病的發病情況 糖尿病是全世界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預期壽命的延長以及糖尿病檢測手段的進步,世界各國無論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糖尿病的發病率都在逐年升高,目前全球有糖尿病人2.46億。據WHO統計,按目前糖尿病的增長率,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人數將達到3億。一項國際研究預測,21世紀糖尿病將在中國、印度和非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流行,這是我們進入新世紀面臨的挑戰。2、我國糖尿病的流行情況 我國目前糖尿病發病人數已到達3000萬,排世界第二,僅次於印度,同時,還有更多糖耐量異常者,既糖尿病的後備軍。據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1980年發病率為0.67﹪,1996年為3.2﹪,2002年為3.6﹪.也就是每100人中就有近4個糖尿病人。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更高。健康報有一篇「糖尿病威脅上海人」的文章報道:上海成人糖尿病發病率高達10﹪,北京的發病率已達6﹪,在富裕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華人糖尿病的發病率已經高達10﹪~15﹪.他們的遺傳體質與我們相同。所以,中國人是易患糖尿病的人群,如果不加干預,按現在的增長速度,到2025年我國糖尿病人數將突破1億。除發病人數迅速增加外,我國糖尿病流行的另外一個特點是發病年齡趨於年輕化,40歲左右的人群逐漸成為糖尿病的主力軍。而且在中小學生中也發現了二型糖尿病人。 衛生部調查顯示,我國每天新增加糖尿病3000例,每年大約增加120萬例,然而在我國3000萬糖尿病人中,被診斷的只有710萬人,占發病人數的23.6%.因此,多數糖尿病人仍未被發現。目前DM知曉率33.3%,治療率27.2%,控制率9.7%。三、 糖尿病的發病原因1、遺傳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點。在一個家族中往往會發現多位糖尿病人,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的易感基因可遺傳後代。據報道,如果父母雙方均是糖尿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風險為50%,如果父母單方患有糖尿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風險為25%。日久逐漸肥胖,導致體內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發生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壓等,結果使這些國家或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劇增。 節約基因學說:意思是貧困的人民或富裕國家中的窮苦人在食物供應缺乏的情況下,體內可產生一種使人善於積攢能量,以渡荒年的「節約基因」,當這些人脫離貧困逐漸富裕,食物供應充足時,由於「節約基因」的作用,這些人比一般人更能儲備較多的熱量,日久逐漸肥胖,導致體內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發生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壓等,結果使這些國家或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劇增。 我國華夏民族在數萬年的生物進化過程中,經歷了無數次的飢餓及戰爭的洗禮,漸逐形成了吃苦耐勞的特性。在我國由溫飽向富裕,由發展中國家向中等發達國家轉型的過程中,節約基因的改變慢於環境因素的轉變,為我國糖尿病的發生埋下了遺傳的種子。2、環境因素①、高脂飲食:高熱量食物特別是油脂類攝入過多。02年全國營養調查報告指出,我國人均油脂攝入量為84g/日,遠高於30g/日的理想標準,高脂飲食引發糖尿病的原因在《內經》中早有論述,如《素問奇病論》謂: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②、肥胖,日前認為肥胖是發生糖尿病最危險的環境因素,80%以上的Ⅱ型糖尿病與超重與肥胖相伴,尤其近年來青少年及兒童肥胖者發生Ⅱ型糖尿病的比例增加,故糖尿病又被稱為糖胖病。體重每增加1Kg,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5%。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可高達普通人群的4倍,初診的糖尿病人肥胖與超重者佔63.8%,其中腹型肥胖佔75.2%.男性腰圍大於2尺7,女性大於2尺4是糖尿病的發病因素之一。3、社會因素:(1)、人際交往的增加,社會活動頻繁,中國民以食為天的觀念以及好客的風俗習慣,使各種應酬增加,增加了攝入高熱量食物的機會。(2)、現代食品的生產、加工方式的改變,使糧食加工過於精細,熱值增加,方便食品,深加工食品比例增加,食物品種單一,粗糧雜糧攝入偏少,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造成熱量過每剩和營養缺乏並存,如現在麵粉加工方式,使小麥中含有大量營養物質的麥麩分離出去,澱粉的比例大大提高,對健康十分不利。(3)、工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辦公自動化的普及,使各行業體力勞動量下降,造成運動量的不足。(4)、洗衣機、電冰箱、電視、電腦、空調、手機、汽車等家電的擁有率的快速增長,使人們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脫出來,而靜坐的時間增長,體內熱能消耗不足。(5)、平均壽命的延長和醫療條件的改善,診斷水平的提高也是糖尿病發病率增加的因素之一。4、心理因素「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和社會竟爭加劇,來自升學、就業、住房、婚姻、家庭、事業等方面的壓力,使人們的精神壓力增加,導致內分泌紊亂,血糖升高,進而發生糖尿病。四、糖尿病的病理在人體左上腹部有一個胰腺,胰腺內分布著一些胰島細胞,重量約1-2g,胰島B細胞可分泌一種胰島素,這是人體唯一一種促進葡萄糖利用的激素,當各種原因造成胰島細胞數目減少,功能下降時,胰島素分泌量減少,或者並發胰島素抵抗,就會造成血糖升高,從而發生糖尿病。五、糖尿病的臨床表現1、糖尿病的臨床特徵,就是沒有癥狀。2、糖尿病的早期表現為疲乏無力,尤以雙下肢為著,而且休息後不能緩解,進而出現周身乏力。3、糖尿病的典型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多見於Ⅰ型糖尿病病,現代的糖尿病80%沒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4、許多糖尿病人以糖尿病急慢性並發證為首發表現,如視物模糊,四肢麻木,刺疼,下肢水腫,壞死,中風,心梗,高滲昏迷,反覆感染等,在診治這些疾病時偶然發現患有糖尿病。六、糖尿病的科學診斷1、診斷方法①、古人:尿中有甜味,尿液吸引螞蟻。②、現代:尿糖檢測,供參考,以尿糖「十」多少做為依據,現已不採用。③、確診:OGTT試驗,金標準:空腹10小時,口服75g葡萄糖,300ml水,每小時測1次血糖。a、F:≥7.0,2h:≥11.1mmol/l,沒有癥狀也可確診。b、有三多一少癥狀,隨機血糖≥11.1mmol/l。2、我國當前糖尿病診治存在的問題:①、糖尿病檢出率低;約50%的糖尿病患者無癥狀,而不能及時診斷,以致其中部分患者直至出現併發症或合併症才被發現。②、對糖尿病的了解率低,一些患者雖然在體檢時查出尿糖或血糖不正常,但卻不認為是病。③、接受治療率低,一些患者明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卻未給予足夠重視,治療不積極。④、治療達標率低:由於治療措施不力,很多患者雖經治療,但血糖,血壓,血脂,體重控制不達標,導致糖尿病併發症居高不下。七、糖尿病的分期1、前期:胰島功能代償期,血糖正常:高胰島素血症,體重增加較快,易飢,食慾好,食量大。2、IGT期:胰島功能失代償,血糖升高,FBG5.6~7.0.2hbg:7.8~11.1mmol/l.臨床表現,肥胖,乏力,口乾。此期可恢復正常。3、DM期:(1)、隱性糖尿病期,無明顯癥狀,持續3-5年,F:≥7.0,2h:≥11.1mmol/l。(2)、臨床糖尿病期:有三多一少癥狀,或部分癥狀,胰島功能下降>50%,血糖較高。4、併發症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出現多種併發症,微血管併發症包括眼病,腎病,足病,大血管 併發症,中風冠心病,神經系統併發症,四肢麻疼,胃輕癱。八、糖尿病的治療(一)、到目前為止,世界範圍內糖尿病仍然是一個不能被仇底根治的慢性病,但是糖尿病卻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如果能得到正規治療,不影響生活,工作,壽命。(二)、現在主要的治療方法:「五駕馬車」治療糖尿病,即:飲食管理 ,適當運動,藥物治療,正規監測,健康教育。其中藥物治療包括西藥,中藥,中醫和胰島素治療,而胰島素治療仍是當今世界上治療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三)、糖尿病的飲食治:1、飲食治療的目的(1)、通過平衡膳食,配合運動和藥物治療,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的範圍,達到全面代謝控制。(2)、滿足一般生理和特殊生理狀態需要,達到或維持成人的理想體重,保證充沛的體力,確保兒童、青少年正常的生長發育。(3)、有效預防各種糖尿病急、慢性併發症的發生。(4)、通過合理的飲食改善整體的健康狀況。2、糖尿病飲食治療原則:(1)、合理控制總熱能,熱能攝入量以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為宜。(2)、平衡膳食,選擇多樣化,營養合理的食物。放寬對主食類食物的限制。限制脂肪攝入量。適量選擇優質蛋白質。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增加維生素、礦物質攝入。(3)、提倡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進餐。3、合理控制總熱量(1)、以個人飲食習慣為基礎,結合病情、年齡、身高、體重、活動強度、季節、生長發育等情況制定總熱量。目標是實現人體熱能平衡,既攝入熱能等於消耗熱能。(2)、營養素分類及產熱,每日熱量分配:營養素產熱千卡/ 克 比例%蛋白質 4 15脂肪 9 30糖類 4 55(3)、理想體重的簡單估算方法」①、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②、體重允許範圍:標準體±10%③、肥胖:體重﹥標準體重20%④、消瘦:體重﹤標準體重20%(4)、正常體重熱量合理需要量勞動強度熱量(千卡/公斤/天)卧床休息 15—20輕體力活動 25—30中體力勞動 35重體力勞動 404、平衡膳食:(1)、任何一種食物無法含有所有營養素,只有通過多種食物混合才能達到營養齊全。食物品種多樣化是獲得全面營養的必要條件。有專家指出,糖尿病人每天要吃30種以上的食物,方能滿足多種營養的需求。應做到:主食粗細精搭配,副食葷素食搭配,勿挑食,勿偏食。(2)、食物的種類:①、谷薯類:如米、面、玉米、薯類,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既糖,少量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纖維素。②、菜果類: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③蛋白質類:如肉、蛋、魚、禽、奶、豆製品等。④、油脂類:如油脂、堅果類食物,能為機體提供熱量。(3)、放寬對主食的限制,減少單糖攝入。①、主食類食物以碳水化合物為主。②、碳水化合物分為糖和多糖,糖分為單糖、雙糖和糖醇。單糖主要指葡萄糖、果糖,食入後吸收快,使血糖升高明顯。雙糖主要指蔗糖、乳糖。糖醇常見於含糖的點心、餅乾、水果、飲料、巧克力等,可以生產熱量但不含其他營養物質。多糖如米飯、麵粉、土豆等食物中的澱粉。不會使血糖極具增加,並且體積大,飽腹感強,應做為身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主食類食品提供的熱能占每日總熱能的50~60%。(4)、限制脂肪的攝入:①、脂肪是美味佳肴的創造者,易增加人的食慾,因此常容易超量食用。看得見的脂肪:各種烹調油脂、動物油、動物外皮。看不見的脂肪:肉、禽、魚、奶製品、蛋中以及堅果類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芝麻醬以及油炸食品、漢堡包等。②、過多攝入脂肪會產生過多的熱量,與心腦血管疾病發生有關。可能增加胰島素抵抗,降低胰島素敏感性,使血糖升高。③、脂肪提供的熱量應低於總熱量的30%既每天攝入30g以內為宜。相當於3湯勺。(5)、適量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①、膳食纖維也是多糖,由於其在腸道不能被消化吸收而不產生熱量。②、膳食纖維可分為:可溶性纖維:燕麥、蕎麥、水果中果膠、海藻中的藻膠及魔芋製品等人工提取物。不溶性纖維:穀物的表皮,如麥麩、水果的皮核、蔬菜的莖葉等。③、膳食纖維的功效:延緩血糖、血脂的吸收,促進腸道有益菌生長,維持人體微生態平衡,促進體內毒素排泄,刺激腸蠕動,保持大便暢通並減少飢餓感。④、每日應攝入膳食纖維量為25~30克,多數人的膳食纖維攝入量不足。(6)、增加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入:①、B族維生素:粗糧、干豆、蛋類、綠葉蔬菜。②、維生素C:新鮮蔬菜、水果。③、鈣質:牛奶、豆製品、海產品。④、鈉鹽:限制在6~8g/天,如並發高血壓應﹤5g/天。⑤、鉻:參與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組成,糖尿病人普遍缺鉻,鉻在菌菇類、牛肉、粗糧、麥麩、酵母中含量較多。⑥、鋅:與胰島素活性有關,常見於粗糧、豆製品、海產品中。(7)、多飲水、限制飲酒:①、糖尿病人不要怕多尿而限制飲水,適量飲水利於體內代謝產物排出和血糖的稀釋,特別是能預防老年糖尿病人高滲昏迷的發生。②、限制飲酒酒中含酒精很高,1g酒精產熱7Kcal,不含其他營養素,並增加肝臟負擔,大量長期飲酒可造成酒精性脂肪肝,增加胰島素抵抗,使血糖難以控制。空腹飲酒易出現低血糖,尤以注射胰島素或口服磺脲類降糖藥物時。(8)、堅持定時定量進餐,提倡少食多餐。①、少量多餐即能保證營養充足,又可以減輕胰腺負擔,有利於控制好血糖。②、建議每日至少3餐,注射胰島素者4~5餐為宜。可預防低血糖發生。③、定時定量進餐,與藥物作用、運動時間保持一致,使血糖不會波動太大。5、食物的合理選擇:在總熱量控制的前提下,可根據不同食物熱量大、小等熱值交換,靈活選擇;如以相當於90千卡熱量的食物為例:25g穀類等於500g蔬菜類、200g水果類、50g肉類、160g奶製品、15g硬果類和10g油脂類。6、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誤區:(1)、糖尿病飲食治療不使飢餓療法。①、糖尿病飲食首先使平衡膳食。②、患者應維持標準體重,攝入和各自的標準體重及活動強度相一致的食量。③、飢餓辦法可能使自身的物質被消耗,導致體重下降,引起代謝紊亂及酮症酸中毒,時間過長,會導致營養失衡,這樣不利於糖尿病的控制,反而加重病情。(2)、飲食治療中感到飢餓難忍怎麼辦?①、飢餓是糖尿病的一種癥狀,病情改善後飢餓感會隨之減輕。②、進食量明顯減少,胃腸道不適應,但適應幾天後,飢餓感會慢慢減輕。③、多吃低熱量、高容積的食品,如各種蔬菜。④、少量多餐,將正餐的主食分出1/4的量作為加餐。⑤、多選用粗雜糧代替細糧,有更強的飽腹感。⑥、將口味變清淡,也會降低食慾。(3)、糖尿病飲食不是為多吃肉少吃飯。①、糖尿病飲食先是平衡膳食,各種營養素之間需保持一定的比例。②、肉食品所含的脂肪和蛋白質同樣也能升高血糖水平。③、若碳水化合物不按照50~60%的比例攝入,將可能導致脂肪的過度分解,出現酮症,甚至發生酸中毒。(4)、糖尿病飲食也不是多吃素菜,少吃肉。①、糖尿病飲食首先是平衡膳食,各種營養素之間需保持一定的比例。②、如果肉食品攝入減少,熱必使機體蛋白質不足,易導致患者抵抗力降低,更易發生感染。③、缺少肉食品的食譜,由於沒有脂肪的飽腹感,患者極易飢餓,這樣不易堅持飲食治療。(5)、糖尿病患者如何吃水果:①、水果口感好,還能補充大量的維生素、果酸和礦物質。②、患者可以選擇水果,但必須掌握時機及數量。血糖控制平穩時,如餐後2h血糖在10mmol/l以下,可以選用水果。應將水果的熱量計入每日總熱能之內,選用時減去相應的主食量。如吃200g(4兩)水果應減去25g(半兩)主食。吃水果的時間最好在兩餐之間,做加餐用,即不至於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不要飯後立即吃水果。盡量選擇含糖低的水果,如:西瓜、蘋果、梨、桔子、草莓、獼猴桃等,黃瓜、番茄也可以當水果吃,而香蕉、紅棗、荔枝、柿子、紅果含糖相對較高,應盡量少吃。7、糖尿病飲食治療新概念:食物血糖生成指數(1)、食物血糖生成指數使衡量食物引起餐後血糖反應的一項指標,它是指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與等量的葡萄糖在2小時內體內的血糖反應水平百分比值,反映了食物與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還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數定為100.一般而言,食物血糖生成指數﹥70為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它們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高;血糖生成指數﹤55為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它們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低,下降速度慢。(2)、影響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的因素:通常豆類、乳類使低或較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而穀類、薯類、水果常因品種和加工方式不同而引起生糖指數變化,特別是令其中的膳食纖維的含量發生變化,蔬菜肯定使低生糖指數食物,特別是莖葉類蔬菜,因為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超過6%,而且富含膳食纖維所以對血糖影響小。首先在食物的烹調加工過程中,會對生血糖指數產生影響,如:「澱粉糊化程度」,在加工過程中,澱粉顆粒在水中和熱的作用下,有不同程度的膨脹,有些澱粉顆粒甚至爆裂並分解,變得很容易消化,如煮粥時間長,血糖生成指數越高,對血糖影響越大。又如「顆粒大小」也會對其產生影響,食物可以越小,越容易被水解吸收,其血糖生成指數也越高,所以食物不易太精細。其次,食物的成分也會對血糖有影響。如:豆類食物難消化,生糖指數高。而可容性粘性纖維由於增加了腸道內容物的粘性從而降低了澱粉和消化酶的相互作用,如:燕麥、豆類等含有大量粘性纖維,都是低生糖指數食物。另外,脂肪和蛋白質的增多,可降低胃排空及小腸中食物的消化率,所以高脂肪食物比等量低脂肪食物具有相對低的生糖指數。第三,酶能延緩食物的胃腸排空率,延長食物進入小腸的時間,故可以降血糖。在各類型的醋中,發現紅曲醋好,同時檸檬汁的作用也不可忽視。(3)、降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的竅門:①、「粗」糧不要細作從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的概念出發,控制糧食碾磨的精細程度非常關鍵,以白面為例,白麵包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為70,擔摻如75%~80%大麥粒的麵包為34,所以,提供用粗製粉或麥碎穀粒製成的麵包代替精白麵包。②、簡單就好在廚房要「懶」點,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豆類能整粒吃就不要磨,蔬菜也是一樣,一般薯類、蔬菜等不要切的太小或成泥狀。寧可多嚼幾下,腸胃多運動,對血糖控制有利。③、多吃膳食纖維可容性膳食纖維有許多種,日常可直接買到的有魔芋,另外,多選用天然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竹筍等,木耳、菇類也是較好的來源。(4)、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質如一般的小麥麵條,生糖指數為81.6,加雞蛋的小麥扁麵條為55,強蛋白質的義大利細麵條為37,典型的義大利通心粉用含蛋白質高的硬粒小麥顆粒製成僅為46.餃子是北方常用食物,蛋白質、纖維都高,也是降低生糖指數食物,只有28。(5)、急煮、少加水食物的軟硬、生熟、稀稠、顆粒大小對食物生糖指數都有影響。因為加工時間越長,溫度越高,水分越高,糊化就越好,食物生糖指數越高。(6)、吃點醋:食物經發酵後產生酸性物質可使整個膳食的生糖指數降低,在副食中加醋或檸檬汁使簡便易行地方法。(7)、高低搭配:高、中生糖指數食物與低生糖指糖的 膳食,有利於餐後血糖的控制。(三)、早期使用胰島素是治療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近期一些研究顯示,胰島素治療是保護和恢復B細胞的有效措施,早期使用胰島素,可快速減輕B細胞負擔,使其得到更好的休息,不但血糖可以保持在滿意的控制水平上,而且B細胞受葡萄糖刺激的胰島素第一時相分泌可恢復或部分恢復,提示胰島素治療在恢復B細胞功能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使用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胰島素治療的適應較以往有所放寬,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均必須用胰島素治療,1型糖尿病應該採用每日4次強化治療或用胰島素泵控制好血糖。目前認為2型糖尿病開始聯合胰島素治療的指征為:1、非藥物治療和口服藥物治療時血糖不能達標(HbAic﹥6.5%)均可聯合胰島素治療。2、口服藥物雖能滿意控制血糖,但因藥物副作用不能堅持服用者。3、規律治療和口服藥物治療後HbAic﹥7%者。4、消瘦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可及早使用胰島素治療。對新發的Ⅱ型糖尿病或長期服降糖葯治療血糖仍有波動者,採用胰島素強化治療2周後,可使大部分患者血糖恢復正常,並能維持2年左右,不需任何降糖藥物治療。5、要消除注射胰島素會成癮撤不掉的錯誤觀念。胰島素不但不會成癮,而且是當今治療糖尿病最有效的藥物。新的技術使胰島素的注射十分方便,幾乎無痛。(四)、糖尿病的控制目標治療糖尿病的重要目標就是預防併發症。血糖、血脂和血壓的控制與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密切相關,只要對相關因素進行干預,就可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減少50%左右。1、血糖指標:空腹血糖﹤6.0mmol/l,餐後2小時﹤7.8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2、血壓指標:﹤130/80mmhg。3、血脂:低密度脂蛋白﹤2.5mmol/l,總膽固醇﹤4.5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mmol/l,密度脂蛋白是血管里的清道夫,可清除血液里的垃圾,對心腦血管具有保護作用。4、控制體重,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危險因素的重要誘因,使體重下降5%是伴超重和肥胖的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5、糾正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70%的Ⅱ型糖尿病伴有胰島素抵抗,必須糾正。6、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對無禁忌症且認為是心血管高危的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服75~100mg的腸溶阿斯匹林。九、糖尿病的預防1、糖尿病的高危人群(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患有糖尿病,據統計,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其子女糖尿病的防病率較正常人高2.5倍。(2)、肥胖者,特別是向心性肥胖者,既腹部肥胖。(3)、長期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者。(4)、體力活動不足者。(5)、女性巨大胎兒生育史以及妊娠高血糖。(6)、高血壓、高血脂人群。(7)、長期大量高脂飲食者及煙酒嗜好者。2、糖尿病的早期信號:(1)、明顯乏力。(2)、口乾多飲。(3)、明顯消瘦。(4)、肢體麻疼。(5)、女性外陰瘙癢。(6)、男性陽痿。(7)、雙眼視力減退。(8)、傷口不易癒合。3、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糖尿病的危險:(1)、糾正和預防肥胖。(2)、避免過多攝入脂肪。(3)、提高從粗雜糧食物得到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纖維。(4)、避免使用或謹慎使用能引起糖尿病的藥物。(5)、增加體力體育活動,改善胰島素敏感性。(6)、緩解生活和工作壓力。(7)、戒煙、限酒。4、預防效果的研究(1)、大慶試驗:從80年起歷時6年,對10餘萬人跟蹤觀察,把糖尿病高危人群分為飲食治療組、運動治療組和飲食加運動治療組。六年後,IGT發展為Ⅱ型糖尿病的風險分別下降了31%、46%和42%,說明改變生活方式是預防糖尿病最經濟有效可行的方法。(2)、全谷飲食對糖尿病的觀察:2001年《美國公共健康》雜誌報道:美國哈弗醫學院劉思閔博士對75000名38~63歲,女性進行了10年隨訪研究,觀察前這些都沒有糖尿病和心臟病,10年後凡吃全谷飲食(一風吹)多的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低38%,而吃精麵粉製品的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31%。

推薦閱讀:

夢幻科學夢之舞
告訴你各種疾病患者最適宜的科學睡姿
勘測樓宅如何科學定向
男女如何婚配才科學?
欲知「基因剪刀」神奇之處?須掀起他的頭蓋骨….

TAG:科學 | 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