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2016年美國華裔參政遍地開花

近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宣布將提名首位進入美國政府內閣的亞裔女性、前勞工部長趙小蘭(Elaine Chao)為交通部長。要知道,身為房地產巨頭的特朗普,曾表示將重視重建美國基礎設施,這意味著交通部可能會成為特朗普內閣中的一個重要部門。

(趙小蘭)

現年63歲的趙小蘭祖籍中國上海,出生於台灣,1961年移居美國。她曾在小布希政府時期擔任勞工部長,是小布希政府中唯一任滿8年的內閣成員。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內閣的華裔,同時也是內閣中的第一位亞裔婦女。有媒體說,這位美國移民成功的典範,開啟了美國華裔參政的高光時刻。

今有趙小蘭萬眾矚目,卻不能忘記如今的成績對參政的美國華裔而言,來之不易。

「政治上的矮侏儒」

曾經,美國對移民過去的華人有這樣一句評價—— 「經濟上的翻身戶、學術界的佼佼者、體壇上的弄潮兒、政治上的矮侏儒」。

二戰以後,隨著選擇醫生、律師、會計師,或是從事旅遊業、銀行業、房地產等職業的美籍華裔逐漸增多,他們在美國的社會地位也逐漸增高,但是他們參與政治的態度並不熱絡。

作為唯一一個曾經被美國通過立法(1882-1943年《排華法案》)從法律上和政治上遭到歧視的種族,華人在美國的政治冷感由來已久,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大陸去美國的移民激增,經歷中國數次政治運動的新移民想遠離政治、又沒有在民主社會的權利意識,再加上來自大陸、香港、台灣的華裔難以形成共同聲音的緣故,美籍華人雖獲得了經濟上的成功,卻成了政治上的弱勢群體。

「屬於我們的權利和利益,要靠自己爭取!」

所幸,近十幾年來,美籍華人參政意識已經覺醒。他們意識到,不能等著別人將利益「送」給自己,在政壇沒有自己的聲音,需要表達觀點或是申訴權利時會受到極大限制,有時還會受到不公平的歧視,所以,他們一改曾經的低調、內斂,主動承擔起責任和義務,決定不再作「沉默族裔」。

在美國,湧現了一批鼓勵華人參與政治的團體,例如紐約美國華裔選民協會,致力於推進華裔選民教育和選民登記;總統候選人、國會參眾兩院議員候選人頻頻到華人社區拜票,州長和市長上任後也經常訪問華人社區。

不僅如此,如2010年余胤良、馬世雲、方文忠分別成功連任州參議員和州眾議員,美國政壇上的華裔身影也越來越多,在加州、紐約州都有多位華人在州一級議會或者其他重要崗位任職,甚至成為國會議員,目標直指白宮。

較早在美國政壇展露鋒芒的除了趙小蘭,還有曾任華盛頓州州長(1996年)、商務部部長(2009年)等職的駱家輝。

2009年7月,代表民主党參選的華裔候選人趙美心(JudyChu)以絕對優勢擊敗選戰對手,順利當選美國歷史上首位華裔女性國會議員。2010年,趙美心競選連任國會眾議院。2012年,她被任命為奧巴馬競選委員會全美共同主席。

(趙美心改寫美國華裔參政歷史)

關麗珍是奧克蘭第四代華裔移民,2010年11月當選奧克蘭158年來第一位女市長。

《2011年全美華人人口動態研究報告》公布後,有專家指出,華人在未來10年有望超越猶太裔成為美國第三大少數族裔,在很多華人聚居的地區,華人選民的票數已成為可能左右選舉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

今年美國大選,華裔參政「遍地開花」

今年7月,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中,「北美特朗普助選團」——身穿中文T恤的一群華人成為今次共和黨大會場外的亮點;共和黨大會期間唯一亞太裔峰會,也由華人助選團主辦,趙小蘭現身演講,力挺亞裔參政議政、積極融入美國主流。

「就是要讓人們看到,一股強大的華裔參政力量正在涌動!」北美華人特朗普助選團團長王湉激動地說。

除此之外,美國政壇上閃耀的華裔之星亦是史無前例。

加州的趙美心(Judy Chu)、劉雲平(Ted Liue)和紐約州的孟昭文(Grace Meng)都以超過60%的高票成功連任聯邦眾議員。

譚美(Tammy Duckworth)成為第一個華裔女性參議員。

第二代華裔馬靜儀博士(Theresa Mah)成功當選伊利諾伊州第一個華裔眾議員。她的當選,離不開整個芝加哥華埠社團的鼎力支持,更是選區規劃、公民教育,華人票倉集中力量的成功實踐。

芝加哥的30歲華裔美女吳弭(Michelle Wu)成功當選為波士頓市歷史上首位亞裔議長,同時也是首位擔任此要職的有色人種女性。

長期參與亞裔事務的知名人士關玉嬚(Karen Kwan)成為猶他州首位華裔議員。

(關玉嬚(右三)同支持者)

另有南加多位華裔候選人挑戰關鍵職位。競選加州第29區參議員的張齡玲在初選中以44%的得票率大幅領先;另外一位競選加州第55區眾議員席位的陳立德勝出機率較大;爾灣市出現兩位華裔候選人,一位是競選市長的陳鋼,一位是競選市議員的郭正明。

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榮譽主席薛海培表示,今年是華裔參政的關鍵年。他曆數了今年華裔參政特點:一是數量和層次上有很大突破——宣布競選國會參議員的有兩個,競選國會眾議員的有八個,競選連任國會議員的有三個;二是華人助選的支持力度增大;三是華人參選地域逐步拓展,除了傳統加州、紐約州等華人聚居地,其他非傳統州,如北卡、猶他、德克薩斯、華盛頓等20多個州都有華人參選;四是華人參選不再局限於某一政黨,從過去的民主黨陣營,開始拓展到共和黨陣地。

(現就讀南加大經濟系的華裔學生李成道(Andrew Lee 左)、耶魯大學政治系畢業的華裔楊奕琛(Jonathan Yang右),兩人曾分別在加州主計長江俊輝辦公室、洛杉磯市長維拉萊構沙辦公室實習 圖片來自美國《世界日報》)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華裔年輕人立志從政。近年來,美國華裔大學生對到政府部門實習的興趣明顯增加。他們利用前輩們的榜樣力量以及在政府機構工作和實習的機會,努力了解美國政治,自覺加快融入主流社會,既具備先輩紮實肯乾的特點,又有現代知識儲備,他們把東西方的優秀價值觀融合在一起,成長成為一批未來的華裔政治明星。

美籍華裔參政,前路挑戰重重

同為炎黃子孫,我們為美籍華裔多年奮鬥終成為美國政壇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而高興,但是華裔參政之路仍有很遠。

薛海培先生指出,今年美國大選暴露出的突出問題是,在競選過程中不成熟、非理性,與現代文明按照規則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相距甚遠。薛海培提出了華人參政的兩點反思:首先要解決有些人公民教育不足的問題;其次,要學習公共事務參與的議事規則和文明禮儀,提高參政的成熟度。

另外,語言問題和政黨立場不同也是團結華人力量的障礙。

華人在美國幾代積累,以手中的財富有效轉化為獲得政治利益的力量,造福於生活在美國的子孫後代。有強大的祖國為後盾,華裔參政,是提升族裔形象的表現,積極參政、努力發聲才能保障華人權益。有人說,華人要從「房子」和「孩子」的物質生活的「美國夢」跳出來,通過投票和選舉,實現參政、議政、干政的政治「美國夢」,這樣才能真正捍衛華裔的權利。

作者:劉曦文

綜合來源:中新社,新華網,參考消息網,環球時報,廣州文史(《華人在美國社會地位的變遷》),觀察者網(《薛峰:美國華人參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推薦閱讀:

2016年5月
蘇珊米勒2016年運勢完整版
2016年哪些人真正犯太歲
2016年來武漢必吃的蝦店指南
2016年適宜結婚嗎?

TAG:美國 | 華裔 | 一夜 | 2016年 | 參政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