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址及其歷史變遷散考——經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九

桃花源址及其歷史變遷散考——經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九

陳友冰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曾為人們虛構了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自食其力,個個自得其樂的人間樂土,這塊樂土叫「挑花源」。陶淵明並為此寫了首記敘並詠歌其樂土的詩《桃花源詩並序》,其序就是中國古代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記》。這個桃花源本是大詩人為困頓中的中國農民尋求出路而虛構出來的烏托邦,但人們想到也許就像曹雪芹的《紅樓夢》一樣,有自己的生活經歷作為影子。桃花源也應有自己的原型或參照系。這篇《桃花源詩並序》尤其是《桃花源記》太有才了,因而因此歷代文人對此原型地的攀附記為記是在中國目前叫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湖南常德、湖北十堰竹山縣、江蘇連雲港宿城鄉、安徽、台灣、重慶等地都有桃花源。有人統計,全國與此有關的景點有十四、五處之多,如湖南常德桃花源,九江星子縣桃源,安徽黟縣西遞桃源,四川酉陽縣桃源洞,福建龍溪有桃源墟,武夷山有桃源洞,江蘇泗陽桃源驛,浙江天台桃源洞,山東曹縣有桃源集甚至連雲南、貴州乃至東北在晉代還是蠻夷之地也有以桃源命名的名勝。所以有人感慨說:「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辯仙源何處尋」其中,與《桃花源記》所描述最相似或是陶淵明行跡最接近能的地方主要有三處:湖南常德桃花源,安徽黟縣西遞桃源和九江星子縣桃源。下面依次進行考析:

湖南桃源縣桃花源

  位於湖南省桃源縣的桃源山。說這裡是《桃花源記》原型或參照地的主要依據有三:一是《桃花源記》中開頭就是「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而桃源縣在晉代就屬武陵郡。其歷代沿革是:夏、商兩代,這裡屬百濮;周朝時,楚子封於百濮,將這一帶改為「黔中」,桃花源即在黔中境內;春秋後期,楚平王(前528—516年在位)在今桃源縣境內築了采菱城(一說黃楚城)。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黃歇初封於武陵。秦代在此置臨沅縣;東漢建武二十六年,從臨沅縣中析置沅南縣,隸屬武陵郡,桃花源屬沅南縣。三國、兩晉、南北朝,桃花源的隸屬均未改變。所以《桃花源記》中這位晉太元中捕魚為業的「武陵人」是有可能到過沅南桃花源,併產生某種傳說的。

  二是歷代地理志書和文人詠歌中多認定此處是《桃花源記》原型或參照地。就在陶淵明作《桃花源記》的晉代,這裡的桃花山上就建有「桃源觀」(明陳洪謨《嘉靖常德府志》)。到了唐代,廢武陵郡,改朗州,合臨沅、沅南、漢壽3縣為武陵縣,桃花源屬武陵縣。將「武陵」直接與「桃花源」聯繫起來。又在桃花源重建桃花觀,並免除附近20戶農戶的徭役,以奉洒掃。玄宗天寶七年(748)夏五月十三日,又增至免除附近30戶賦稅,永充洒掃,守備山林。到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桃花源以道觀為主的建築群已具一定規模,並由官方確定下山界範圍,據狄中立於會昌元年(841)所撰《桃源觀山界記》稱:「東西闊七里,南北長九里,東至廝羅溪五里,西至水溪二里,南至障山四里,北至沅江五里」。這裡已成為道家的洞天福地,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記》云:「三十五洞桃源山,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馬玄光之天,在朗州武陵縣。」在此處桃花源留下詩文的唐代名人多達四、五十人,其中有孟浩然、張旭、王昌齡、王維、李白、劉長卿、韓愈、王建、劉禹錫、杜牧、李群玉、章碣等。特別是在元貞元年(805),著名文學家劉禹錫在革新失敗後,被貶到任朗州任司馬,曾常到桃花源遊覽,寫有長篇歌行《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桃源行》等詩作,並題有《桃源佳致》刻碑。在《桃源行》中,詩人用詩的語言重複了陶淵明在散文中敘述的故事,最後感嘆說:「桃花滿溪水似鏡,塵心如垢洗不去。仙家一出尋無蹤,至今流水山重重」。其中對世道渾濁和世人不悟的慨嘆可能也包含改革失敗後自己的人生感慨在內。《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寫自己中秋之夜在桃源山賞月的情景,其中有桃源明月月之夜清幽景色的描繪,更有暢遊天界的浪漫幻想,其中「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雲帡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等句,給人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似乎也與當年在中央推行改革的歷史記憶和事後的感慨!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朝廷把有名勝古迹桃花源的沅江中下游兩岸地域從武陵縣析出,另置一縣,並以「桃源」為縣名。其後不久,朗州改名為鼎州,桃源縣及境內桃花源遂屬鼎州。乾道元年(1165),鼎州改為常德府,桃源縣及所轄桃花源隨之屬常德府。從這個建置,從宋元一直維繫到明清。從宋初開始,開始在桃花源廣建道觀。太宗淳化元年(990),朗州官奉詔修建在桃源山建望仙閣,以附和《桃花源記》中的仙境傳說,此時的桃花源已成為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一。徽宗政和元年(1111)又加以擴建,依山建上、中、下三座道觀共1330楹。宋徽宗御筆親賜「桃川萬壽宮」匾額,設提點掌管,此時歷代文人詠歌的詩文已積累很多。紹聖三年(1096),田孳將歷代詩文由晉至宋詠歌桃源的詩文編纂為《桃花源集》,共四卷,這是與《桃花源記》有關的第一部詩文集。該文集於南宋高宗紹興初年(1131—1140)和孝宗淳熙七年(1180),又先後兩次增訂詩文篇數增至23二百五十多篇。整個宋代,先後有張詠、梅堯臣、張顒、王安石、蘇軾、秦觀、黃庭堅、胡宏、朱熹、陸遊、姜夔、謝枋得等幾十位詩人加入了湖南桃源縣境的桃花源大合唱。

  元代也有不少著名文人如張斛、元好問、許衡、吳澄、劉因、揭傒斯、薩都剌、傅若金等來此遊覽題詠,寫下了不少關於桃花源的詩文。元末因兵燹此處毀為一片廢墟。明洪武十二年(1379),桃源觀住持道士尚維德在廢墟上有所興建,後道士龔貴鄉繼續興建。明景泰六年(1455),湖南巡撫李某贊助住持道士謝智常在桃源觀舊址建殿數楹。此後成化十八年(1482、)弘治十四年(1501)、正德十三年(1518)、嘉靖四十年(1561)、萬曆三年(1575)、萬曆三十二年(1604)、天啟年間(1620—1927)以及清代的乾隆八年(1743),道光二十五年(1845)咸豐元年(1851),同治元年(1862)、光緒十四年(1888),常德和桃源縣地方官或道觀主持對桃花源內桃源觀、淵明祠、問津亭、桃源洞口等建築名勝皆有修葺或增擴。至清代為全盛。整個清代,文人墨客、士宦名流更是紛紛親往桃花源寄詠或遙寄相思,僅有史料記載者就多達百餘人,其中較有名氣者如陳士本、羅人琮、李漁、查慎行、俞益謨、王文治、張百齡、陶澍、石達開等。其中乾隆所寫的兩首詩(《擬桃花源中人送漁郎出源》、《擬漁郎復至桃源不復得路》),均以陶淵明《桃花源詩並序》為本進行詠嘆抒懷。清代間,從乾隆十九年(1754)到道光二十六年(1846),不足百年間,就先後有桃花源大士閣住持僧一休、武陵秀才唐開韶和武陵庶吉士胡綽,相繼編成《桃花源洞天志》、18卷本《桃花源志略》和13卷本《桃花源志略》。為研究《桃花源記》提供了系統的學術資料。

  湖南桃源與《桃花源記》關聯在現當代也得到諸多首肯:民國元年桃源大士閣毀於火,民國三年(1914),桃源知事楊瑞鱣贊助主持修梅道人李貫在大士閣故址修建觀宇,規模比原大士閣有所擴大,題為桃花觀,並將大士堂改名為「古隱君子之堂」,以奉祀陶淵明。士人楊瑞鱣又精選《洞天唱和集》中古人名作勒石20餘方嵌壁;民國三十二年(1943),在縣人國民黨中委覃振及省參議長唐伯球的倡議下,於桃花山頭門建桃花源牌坊。新中國成立後,1959年,湖南省公布桃花源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湖南省文物部門撥款修整窮林橋、菊圃、玩月亭等建築,並對桃花源其它古迹進行了修繕和油漆。1976年底「文革」一結束,桃花源文物管理便恢復工作,重修了十年動亂中剝落破敗的桃花觀山門。1977年,縣政府撥款修復豁然軒(原名豁然亭)、延至館,油漆遇仙橋。1980年,湖南省文化廳撥款整修菊圃,建桃源佳致碑亭。隨著改革開放後旅遊業的興旺,湖南桃源更成為熱門景點,政府部分更投入大把銀子:1987年,湖南省政府公布桃花源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列入省十大風景名勝區之內。省文化部門撥款40萬元,修復高舉閣,1990年竣工。1991年,批准成立了湖南省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管理處,由原來的股級單位升格為副處級管理機構。1991年冬至1992年春,完成了第一期修復開發工程,修復和新建了桃花源跨國道大牌坊、淵明園、桃花湖、劉禹錫草堂、詠歸亭、花影亭、雙星亭、五柳湖、水府閣(又名黃聞閣)、問津亭、黃聞山莊、秦人洞、豁然台、秦人居、竹廊、公議堂、奉先祠、延至館、自樂橋、餘蔭堂、奇蹤館、儺壇等景點。1992年冬至1993年春,完成了第二期修復開發工程,修復和新建了桃川萬壽宮(上宮)、天寧碑院、悠然園、忘歲園、八仙亭、秦城、秦人古道、玄亭等景點。此外,還修建一批供食宿的賓館、餐館等旅遊設施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1996年第三期修復開發工程開始。修復、整修和配套了一部分景點,包括桃林、菊圃、淵明祠、集賢祠、桃花觀、水府閣觀景台、桃川宮、天寧碑院、沅水風光線等處。三期工程共投入資金2億元,修復開發景點88個。

  與歷代對湖南桃源與《桃花源記》關聯的首肯,一些方誌或工具書,也以此為據,將《桃花源記》原型或參照地定在湖南的桃源縣境內,如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今人臧勵龢《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辭海》等。《辭海》在有關「桃源山」條目下注為:「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馬洞」,「是東晉陶淵明所記桃花源的遺址。」

  三是地理環境和風景似《桃花源記》的描述。根據《桃花源記》的描述,符合「桃花源」的地理和景色特徵至少要有五點:有一條河溪,兩岸皆是桃花,河溪的盡頭是座高山,高山有洞口(「小口」),洞口外別有洞天(世外桃源)。湖南桃源縣的桃花源與此特徵基本符合:桃花源所在的桃源山,北為武陵群峰,南臨沅江,山澗有一條小溪,經桃源川流入沅江,沿溪兩岸盛開桃花。桃源山背後是武陵群峰,林壑幽深,山道崎嶇。在劉禹錫時代朗州仍是官員放逐的蠻荒之地,魏晉時代這裡人跡罕至更是可想而知。桃花山下有一洞口,曰「秦人洞」或稱「桃源洞」,以呼應《桃花源記》中秦「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之意。嘉靖四十年(1561),常德知府林應亮建亭於桃源洞口,並題刻「洞口長春」石額。萬曆三年(1575),湖南巡撫趙賢重鐫唐劉禹錫所題「桃源佳致」碑於桃源洞口。萬曆三十二年(1604),湖廣按察使司分巡湖北道副使劉之龍囑桃源縣令魏以克於桃源洞前修建堂宇,又引洞中流水注入亭前小池,題為「靈仙之府」。天啟年間(1620—1927),因桃源洞口天然石橋傾仄,桃源主簿孫廷蕙建木橋一座,是為遇仙橋。光緒十四年(1888),桃源知縣余良棟將坐落在漁人問津處之校經書院(即桃川書院)遷往縣城,又從書院膏火田中提出田20畝及「漁人停纜」處罾埠一所,以其租入備桃花源建築歲修費。光緒十八年(1892),知縣余良棟重修淵明祠,並緣山布置亭閣,按《桃花源詩並序》題名為問津亭、窮林橋、延至館、水源亭、桃花潭、漁人從入處、豁然亭、尋契亭、高舉閣、漁人辭去處、既出亭、向路橋凡12處。

  今日游桃花源在桃花山下牌坊下車。牌坊兩邊柱上嵌有「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對聯一副,概括了這裡的主要景緻,也暗示此處與《桃花源記》的關聯。過牌坊,即是桃花山流下的桃花溪。溪邊有「水源亭」、「漁人停纜」「窮林橋」等古迹,右側便是一遍桃林。陽春三月,灼灼其華。千樹萬樹,如錦似霞醉。從「水源亭」往上,過「漁人從入處」就達「桃源洞口」,當然,「洞外仙境」僅是想像而已。不過,湖南桃源,與《桃花源記》中的描述,相似之處還是很多的。

安徽黟縣桃花源

  此處桃源位於安徽黟縣境內的西遞。說這裡是《桃花源記》原型或參照地的主要依據有二:首先是這一帶的山水形勝、風情掌故與《桃花源記》所描述的景象十分契合。黟縣位於皖南丘陵的腹部,距黃山僅40公里。其中的漁亭鎮坐落在群山之間,為漳溪和西溪交匯處。,從漁亭溯漳溪而上,沿岸多植桃樹,陽春三月,桃紅似火,隨著流水山道蜿蜒向前。在山道彎彎、峰迴路轉處,原來僅有一洞曰桃源洞可供進出。可惜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鑿徽州通往江西婺源公路時,將此洞炸開填平作為路基一部分,至今在溪旁的岩壁上僅存「桃源洞」三字的石刻,系張光年先生手書。依稀讓人遙想「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的世外桃源情景。與湖南桃源不同的是,從昔日的桃源洞口向左「復行數十步」,確實是「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西遞」村。西遞其始建於北宋皇佑年間,至今已近960餘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西遞始祖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唐亡時為避追捕,改名姓胡逃匿於此。這裡土地肥美平曠,經過幾百年的休養生息,繁衍成一個巨大的村落。加上這裡交通閉塞,躲過歷代戰亂兵燹,數百幢明清古民居保存完好。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一切,都頗似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寫的情景,因此在唐代就有「桃源」之稱。唐玄宗天寶十二年,李白由宣城南下,經秋浦(今池州市)游黃山後曾到過黟縣,在桃源洞不遠處的潯陽台垂釣,並留下一首五絕:「黟縣小桃源,煙霞百裡間。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小桃源》)。從「煙霞百裡間」、「人尚古衣冠」等詩句來看,李白也是按《桃花源記》的基調來詠歌此地的。如今西遞不少古建築的門額、樓額上仍留有「桃花源里人家」之類的石刻、木刻。

  二是陶淵明的一支後人就居住在黟縣,因而成為《桃花源記》的原型或參照地的又一個依據。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在該縣西武鄉赤嶺村陶賢傳家,發現其珍藏的《陶氏宗譜》。這本宗譜是清同治三年所續。「宗譜」稱,這次續譜參考了皖江之譜,「上溯其源,而源有本,下窮其流,而流不紊」。據《宗譜》首頁「黟南陶氏源流序」,黟縣這一支是陶淵明第二子陶俟的後人。傳至三十五世孫元末的陶庚四,因避戰亂來到黟縣,愛上這塊土地,遂以此為家:「茲溯我支派衍,潯陽祖諱潛字元亮號淵明,侃之曾孫也。公嗣有五,曰儼曰俟曰仿曰佚曰佟」,「以我支考雲俟,而下歷歷可稽至三十五世我公庚四。同胞六而行四,稟性迥異,只知讀書好道,時因元季兵亂出遊於外,遍覽山水,賞心悅目,或吟或詠,怡然自樂,至黟南淋瀝,見其山川奇勝,風俗淳美,愛之因家焉。」陶庚四曾有一首五律記載其移居經過:「卜宅南山下,依然氣象新。地鍾淋瀝秀,俗愛古風淳。懷德多君子,論交有善人。故鄉今不問,從此結芳鄰。」

  據這本《陶氏宗譜》,這位庚四公生有二子,取名光禮、光義。陶光義曾將自己住的地方取名「靖節里」,還建造了土地廟,稱「五柳社」,將陶淵明供奉為社神。明弘治年間的《徽州府志》就稱陶村又叫靖節里、五柳社。這位光義公甚至將其兩個兒子取名為「社子」、「社孫」。這本同治年間的宗譜,就記載了從陶潛之父陶丹始至三十七世祖陶社子共37代人的名諱、生辰、忌日、葬地及妻妾、兒子的姓名。李瑞環任全國政協主席曾來過黟縣,翻閱過這本《陶氏宗譜》。

九江星子縣桃源

  此處桃花源位於江西省星子縣西的康王谷。說這裡是《桃花源記》原型或參照地的依據有以下兩點:

  一是地理環境和風景似《桃花源記》中的描述。康王谷坐落在廬山漢陽峰下,又稱廬山壟,全長約15華里,是廬山第一長峽谷。康王穀穀中西側峰嶺綿亘,青山疊翠,間有瀑布瀉下。谷中兩側山巒皆是野生桃樹,每年三、四月間, 野桃花盛開,如火如霞,當地人稱此為「恩桃」。因戰亂或荒年,人們在谷中賴以充饑。為報其恩,當地先人在谷中建有恩桃庵,供奉王母娘娘和桃花聖母神像,春秋祭祀。康王谷也因此享有「世外桃源」的美稱。長谷入口處,有溪流自谷中蜿蜓向前,因桃花落英紛紛飄入溪中,故得名「桃花溪」。溪流千迴百轉一直延伸至谷底,與一條懸空數十米的瀑布相接。此瀑布就是廬山著名的谷簾泉瀑布,上有「谷簾泉」三大字鐫刻於崖壁上,為南宋理學大家朱熹手書。陸羽在《茶經》中稱此泉「為天下第一」。另外,從星子縣沿廬山河向東北上溯,即達廬山壠口(即桃花源口)入桃花溪,漁舟可至山前洞口,這與《桃花源記》所述相仿,也是湖南桃源縣桃花源和安徽黟縣桃花源所不具備的。常德桃花源,自漁舟可達的沅江距桃源洞口有數里之遙,漁舟無法可達洞口;安徽黟縣桃花源更要步行十多里。《桃花源記》中的描述這塊洞內的人間樂土是入口處極窄,其內豁然開朗。谷中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相比之下康王谷與《桃花源記》中所述最為接近:康王谷位於兩山相交的極窄處,兩側均為海拔六百米至一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外人無法進入也無法得知有這一絕佳去處。其內則豁然開朗,谷深十五里,地平如砥,遍植水稻桑麻,竹木繁茂,總面積約一萬多畝,環境十分優美。

  更為重要的是,這裡位於陶淵明居處不遠,是詩人往返廬山東林寺必經之處。據《廬山志》、《南康府志》、《星子縣誌》等志書所載,陶淵明故居在星子縣西七里的上京山(亦名玉京山),這裡西距康王谷桃花源二十里。晉義熙四年(408)六月,陶老淵明上京家遭火災,遂移居栗里南村,今有陶淵明故居紀念館,以及柴桑橋、醉石及五柳館、歸去來館等歷史遺址。這裡西距康王谷僅五里。陶淵明是廬山高僧慧遠成立的白蓮社居士,陶淵明常去慧遠所在的東林寺與慧遠談經論道,歷史上曾留下「虎溪三嘯」的佳話。陶淵明去廬山,交往必經康王谷。因此,他對康王谷中的地理環境、歷史人文以及淳樸民風自然十分熟悉和了解。以此為原型,虛構一個人間樂土桃花源,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湖南桃源縣境內的桃花源

九江星子縣境內的桃花源

安徽黟縣境內的桃花源:西遞村


推薦閱讀:

四月,桃花詩。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桃花源記》鑒賞
寧兒心語之我在桃花叢
心有桃花源

TAG:歷史 | 經典 | 桃花源 | 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