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真實,沒法愛

講述:

晚睡姐姐,看了您最新的一篇文章,覺得跟自己的情況非常相似。我在美國生活,之前跟一個白人小伙兒約會過一段時間,在這之前從來沒談過戀愛。我憑自己的臆斷覺得外國人相互之間分得很清,所以幾乎每次都堅持AA制,即便他告訴我在美國也是男生付錢。其實心裡很希望男生表現得很大方,但是總覺得不好意思。他每次都會先表示由他買單,但是只要我說要AA,他就不再堅持。所以也在想他是不是只是裝樣子。我看過很多男朋友給女朋友系鞋帶,有次他要幫我穿鞋,我也是羞得拒絕了。我知道自己是一個依賴性很強的人,但是總裝得自己好像什麼都可以,覺得美國男生喜歡獨立的女生,裝傻賣萌是沒有市場的。就像文章中說的,這源於我的不自信,不相信別人會對我好。確實是這樣的。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渴望別人的認可,希望被關注,別人對我有一點點好都能非常開心,但是這樣好累啊。我不知道這種性格是怎麼形成的(從小就這樣,可能是家裡親戚的孩子都比我優秀,父母要求又嚴格),但是很想改正,希望能得到晚睡姐姐的指導。


晚睡:

你說的這篇文章是《你不是接受錢,而是在接受愛》,藉助一位讀者的諮詢,探討了關於情侶之間物質往來的話題。

文章推出後,後台收到很多留言,很多女孩都和你一樣,表示存在類似的困惑,就是又想表現得自己不愛錢,又會因為男朋友不給自己花錢而覺得不被愛。

錢的問題只是一個表象而已,所有這些擰巴,講到最後,其實都回到一個問題上:為什麼你們無法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如果再向深處挖掘,真相往往如此:不能真實表達自己感受的人,都是相信真實的自我並不可愛的人。你們害怕暴露真實的自己,就不會有人來愛自己了。

所以無論是在戀人面前,還是在朋友面前,都活得很壓抑,得裝一點,暗中猜測別人的喜好,然後努力去扮演這樣的人。

比如你,你其實根本不真正知道對方喜歡什麼,你只是假設他應該喜歡什麼,而這種假設的前提,你否決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一切優勢,你認為你對感情的依賴感、親密感,你小女孩的氣質,全都是不可愛的,你必須反其道而行之。

你是硬把這個美國小伙架到了你想像的美國小伙的位置上,「美國人都不喜歡被人佔便宜,會AA」,你堅持AA,可人家不想AA。出於風度,讓你付賬了吧,你馬上就得理了,「看,都不和我搶,骨子裡還是不願意AA。」

你又假設,「外國人都喜歡獨立的女孩,裝傻賣萌沒有市場」,你就假裝自己很強大,不敢表示出一點依賴的感覺,人家想幫你穿鞋,你不願意,估計小伙也很懵,「舉手之勞而已,至於這麼強烈反對嗎?」

老實說,雖然你努力表現得乖巧可人,不給任何人添麻煩,但一切都是白費勁。和你這樣的人戀愛是隔心隔肺的,你不尊重自己的感受,你瞎猜別人的看法,你們之間永遠無法培養出一種很難描述,但愛情賴以生存的「親密感」。

這樣的結果是什麼,你總是壓抑自己,儘管內心中那個被遺忘的小小的真實的你在哭泣,「我想要的不是這些」,但你忽視她的聲音,你假裝看不見她的存在,你一心想著讓男朋友覺得你又獨立又堅強又大方又豁達,你和自己的本性對抗。

於是,無法以真面目示人的偽裝會令你無限疲倦,總是無法被對方滿足真正的需求會在你的心中形成強烈的幽怨,你越來越不快樂,越來越壓抑,到最後,你會自己親手摁動摧毀這段感情的按鈕。

不真實,不被愛。不真實,沒法愛。

我們很難活得完全真實,在他人面前,需要適度的自我剋制,盡量展現好的一面,這是對的。但有修養,能夠進行自我調控,和泯滅本性,相信自己不值得愛完全是兩回事,很多人總是混淆兩者之間的區別,把虛偽當成通向優秀的通道。

更何況,愛情,應該是一件叫人回歸真我的東西,你可以每天出門戴上面具,扮演好社會人的角色,可如果回到家裡,還要帶上面具,那多半都會崩潰的。

比如在公眾或者外人面前,我都十分斯文有禮,回到家裡,我東倒西歪,大吃大嚼,這樣我很舒服。我無需顧忌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因為我相信,這樣真實的我,也能被愛。大家都是平凡人,絕對不會因為誰便秘了臉色不好看,就對感情失望。

我有一位朋友,娶了個和他很不襯的老婆——好吧,這是官方說法,私底下我們偷偷八卦的時候會說,「他老婆好沒內涵啊。」朋友自己說,他知道老婆有很多缺點,不過選擇她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她從來都不掩飾自己的感受,她想要什麼,就嘟起嘴撒嬌,「老公買」,不開心了,也好哄,買個禮物就歡天喜地的了。

她真實得很坦白,膚淺得也很坦白,她虛榮,不過也自信,「虛榮得理直氣壯的,感覺也蠻可愛。」朋友哈哈笑。

為了防止有人說,「他老婆肯定是個美女,美女做什麼男人都能原諒」,聲明她老婆並不美,一般人,努力打扮都夠不上中上。不過真實活著的人有一種力量,熱氣騰騰的力量。

為什麼一個人會成為一個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人呢,艾麗絲·米勒在《天才兒童的悲劇》中說得非常清楚:「作為孩子,我們努力拚搏,克服一切,就是為了滿足父母明確的,隱藏的,合理的與不合理的要求。在這一過程里,我們對自己的真實需要和情感視而不見。等到成年後,人生就像沒有羅盤的海上航行。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的情感為何,自己需要什麼,甚至作為成年人,我們還是屈從於那些在人生一開始就加在我們身上的期許。我們實現這些期許不是為了愛,而是為了愛的錯覺。」

如果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給孩子的愛設定了太多台階,或者總是帶有條件,「你要變成什麼樣,爸爸媽媽才會喜歡你」,那麼孩子就會變成不會欣賞自己的人。

成年後,這些孩子努力變得更討人喜歡,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愛的錯覺,錯以為自己只有這樣才可愛。

要成為真實的自己,就要從接受真實的自己的一切,相信自己值得被愛開始。

說出你的感受,這是一個起碼的前提。「我不喜歡這樣」、「我不願意和你出去」、「我想你能幫助我」,不為自己的真實感受而羞恥,體察對方的情緒,但永遠不能讓別人的感受重要過自己的感受。

這是一個漫長的訓練,變得真實,意味著一個人在不依賴外物的情況下也能獲得自信,只要產生了能夠承擔真實的能力,你才會有接受被愛的信心。

—— 近期文章 ——

◤為何孤獨?因為你無法愛自己◢

◤一個人的真正自我不容置疑◢

◤我不是相信男人,我是相信我自己◢

◤不愛自己的人看不到被愛◢

把我「置頂」後,就可以安心地睡了呢


推薦閱讀:

為何佛的境界絕對真實與清凈?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實含義
真實存在的四大盜墓門派, 其特點各不相同
活在真實的孤獨里
討厭虛偽,活的最真實的星座_【今日爆點】

TAG: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