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版課標》網路教研成果之一:綜合篇

整理:周耀東 王興炬 李萍 張偉東 楊春梅 沈麗玉 俞翔 葉麗

張美輝:在2011版《新課程標準》里一共強調了8個習慣地養成,它們分別是:1、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2、講普通話的習慣;3、主動識字的習慣;4、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5、閱讀(包括默讀)習慣;6、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7、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8、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俗話說「好習慣終身受益」的確,小學階段重在習慣的養成。如果在小學階段已經把以上8個學習習慣養成,那麼學生就能更好地自主學習,從而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詹戈萍:新版語文課標明確指出:「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當前教學發展趨勢的關注點——「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所以,正確審視自己的課堂,重新定位很重要。

金劍輝:對於課標,我的意見一直是需要充分認識,換句話說,就是要把課標讀得更充分,更完整,而不是被課標束縛了手腳。課標只是一個綱領性文件,而不是一個指令性文件,我們的解讀,隨之產生的具體化操作,才是真正的理解、運用。

譚競:眼裡有學生,心中有目標,手中有方法,才能構建真正的生本課堂。

關注學生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小學需要,是新課程的基本主張。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並將是學生的個別差異當作教育的資源和出發點。教師要明確地認識到:個別差異是一種客觀存在,我們在教育活動中要做的不是漠視、扼殺這種差異,也不是抹平這種差異,而是要針對這種差異安排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讓不同的學生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主要的是在每個孩子身上發現最強的一面,找出他作為人發展源泉的『機靈點』,做到使孩子能夠最充分地顯示和發展他的天賦素質,達到他的年齡可能達到得到的最卓越成績」。

在關注學生個別差異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全面認識學生的個別特徵的前提下,注重發掘學生個性潛能的優勢,找尋學生身上所具有的閃光點。幫助和引導學生在無數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條最能發揮其個人創造性和個性才能的道路,幫助每一個學生髮現和找到他自身潛藏的能使他在為社會謀福利的勞動中給他帶來創造和歡樂的那條「含金的礦脈」。

王健:我認為新課標在人文目標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切合社會現實。有人講「窮得只剩下錢了」,其它的一無所有,尤其是道德,這樣的人很危險。教育工作者要先教孩子做人,再教其做學問。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如果違背這個規律,必將受到規律的懲罰。我們需要站在育人的高度來教語文,樹立大語文觀念,不一定緊緊扣住知識目標不放。從小培養孩子形成高遠的理想和開放的心胸更重要!

童冰:語文能力的提高一則是大量的閱讀,二則必要地訓練也不可缺少。一些專題的練習確實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徐建英: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新課標是對少數沿海發達地區的孩子設定的嗎?在城裡的孩子有著這樣那樣的學習機會,有著各種各樣的見識面,這個目標自然能實現。可是對於鄉村的孩子來說,能學得僅僅是這本語文書,能聽到的也大都只有老師嘴裡說的,再加上生活環境因素所致,以至於書上的某些字詞對於他們來說也只不過是一個符號而已。中國一直高喊因材施教,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全中國的孩子只有一個目標?我們為什麼不能給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孩子制定靈活的性的目標呢?為何不能將目標的定位交給學校,交給老師,交給孩子自己呢?

徐如松:現在的人教版教材,有著太多的「無主文」,詬病很多。如果注釋在課文下面不合適,至少也得在教師參考書上說明一下,哪怕寫一句「本文是編者根據某某某材料編寫」也成。

趙艷艷: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這就是大語文觀!」

沈志媚:反覆強調語言文字的運用,是否可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聯繫起來理解。學生只有通過反覆運用,在個性化的言語實踐中,去觸摸、品味、咀嚼語言的範式,並漸漸習得語言。語言文字的運用要貫穿語文學習的始終。

陸彬財:學習了新課標,讓我感受很深。語文新課標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讀書可以豐富閱歷,少走彎路,提高自身修養,感悟人生,開闊眼界,豐富想像,獲得知識。這是語文能力的提升,也關係到語文興趣的培養和閱讀習慣的形成,這是學生受益終生。

李莉:而且就目前而言,好像各個地區的教學還是屬於各自為政,就語文來說吧,每冊的內容應該上到多深,具體應該掌握到那種程度,並不是特別明確,也沒有很好的限定,新課標雖然也提出了許多的心觀點,但是感覺還是不好把控

張滔元: 「方法的知識」與「思維的科學」應該成為我們備課時研究的重要核心。「方法的知識」不是對習作意識的簡單關注,更是以法會文的重要方面,也是意言轉承的要素。而「思維的科學」則講求的教學的規律以及課堂及孩子的個性。

章建敏 :劉晶老師問:「前言」以及「課程性質」短短几百字,出現頻率最多的是「語言文字運用」(共6次)。這種反覆強調,意味著「語言文字的運用」應該有特殊的內涵,這個內涵到底是什麼?我們如何在課堂上呈現呢?

我認為: 「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是語文課程本質屬性的核心內涵。「學習」一詞,是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而言。在這之前的學前階段,他們已經習得母語的口頭語,積累了一定的辭彙,會說完整的句子,雖然是低水平的「娃娃腔」,但並不是白紙一張。義務教育階段是在這個基礎上學習母語書面語的起步階段,因而學生的任務主要是「學習」,是「接受學習」,而不是直接去「運用」。這就有別於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

新課標把語文明確地表述為語言文字,符合義務教育階段的要求。小學生學習書面語,得從識字、寫字入手,並貫穿到整個過程之中。過去曾把「語文」作過廣泛的引申,脫離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實際,結果只能是得不償失。

「運用」包括了理解與表達,過去說的「理解和運用」是累贅的說法。「運用」與下面的「實踐性」,以及「工具性」是一脈相承的。

錢永明:語文,個人直白的理解:讓學生讀得懂別人的文章,聽得懂別人的話;能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和情感(書面和口頭),然後就OK 啦。

蔡慧敏:希望即將出台的人教版教材能根據新版課標精神,能切實地降低一、二年級的語文難度,這樣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非常有幫助。否則,基礎弱的孩子,還是痛苦不堪的。

徐武軍:與編者對話——這正體現這是作為課程的語文,一個老師的語文!

葉王清:重視語言積累就得增加閱讀量。教師應有讓小學生「少做題,多讀書」的觀點,課內應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熟讀成誦,從而使學生在讀懂理解的基礎上比較輕鬆愉快地達到積累課文語言的目的。但閱讀測試時,往往很難把握,出題是很難的,應試的老師很容易鑽空。

沃彭飛:「前言」以及「課程性質」短短几百字,出現頻率最多的是「語言文字運用」(共6次)。可見,「語言文字的運用」是我們小學語文課的總航向。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多多關注文本特有的語言現象,引導學生關注語言,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讓學生嘗試運用習得的語言文字,使課文中的語言最終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

方小燕:引用張偉英的發言: 「題海戰術,尤其是畢業班,學生對學習語文何來興趣可言?」

為六年的孩子感到悲哀,更為我們的老師而悲哀,教育到底是怎麼了?《課標》繼續修訂,可如果考試還存在,仍然以考試定學,我們還不是要繼續走老路,你們覺得呢?

王紅妹:如何將教師自身對文本的一個解讀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可操作性比較強的教學環節甚至教學策略,讓學生們也能從中主動發現,感悟表達特色,最終習得語言?這值得我們研究實踐。

吳育忠:強調語言文字運用是符合語文學科性質特點的。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

吳偉:口語交際在現代生活中非常重要,課標中也很重視,可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們總缺少具體的指導。許多老師在上口語交際課時無從下手。

竺意芳:新版的課程標準相比原有的課標,更集中指向於語言文字的學習與運用,我擔心會不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呢?

華偉中: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它道明的是語文課程「學什麼」「怎麼學」兩大問題。「學什麼」?「語言文字運用」!這裡需要進一步釐清的是「語言」和「文字」是人類使用的兩種功能不同的表達思想的工具,語言是聽覺符號系統,語言能力是聽說的能力,文字是視覺符號系統,文字能力是讀寫的能力。學習語言的規律和學習文字的規律是不同的,課程性質準確的界定給教師今後的課堂教學研究和實踐指明了方向。「怎麼學」呢?不要單一地孤立地學,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語文課程內部知識之間等都需綜合起來,既然時代的進步要求人們具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對人們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文化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語文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們理應在語文教學中積極科學的應對,核心是:讓學生在言語實踐中學習語言,在文字運用中學習文字。

楊真磊:新課標中「語言文字的運用」出現頻率較高,突出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是否可以理解為在今後的教學中淡化「講深講透」文本,語文教師應更加註重語言文字的運用,讓學生去認識語言學習的規律,從而更好地在實踐中去運用駕馭語言文字。

江明優:新版課標新增的「語文是一門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

提倡多讀多寫,改變機械、粗糙、繁瑣的作業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善於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聽說讀寫,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課標中的這些表述有了非常明確的操作指導方向,對於一線的老師來說,更容易操作。同時也似乎讓我看到了語文教學更生活化,更人性化的未來。

季勇:日常教學中,我發現:從文本中習得作者的語言,從文本中習得作者的表達方法,然後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將此與自身言語對接,適當進行拓展實踐。這的確已經被我們老師所共識。但是,也突然間發現,文本中的濃濃的人文情,老師們在教學中避之不及。難道我們的語文課就只剩下語言文字的實踐與運用嗎?我想: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才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孟淑芳:課主要滲透的是學習方法。通過課堂的學習,觸類旁通,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課標》的修訂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

張滔元:霍姆林斯基:希望你們警惕,在課堂上不要總是教師在講。這種做法不好。我得出一條結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數學教師和語文教師在一節課上所要講的時間,不應超過5—7分鐘。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東西,才能成為他自己的東西,才是他真正地掌握的東西。

所以,個人認為這10分鐘的時間安排還是略顯少了點的。我不相信,孩子們的語文能力是依靠教師的嘴巴獲得的。

我們更應依靠的是合適的言語習得,來提升孩子們的語文能力。就目前而言,許多一線教師要努力探索「關注表達」的教學轉向。這樣就有了更多的時間需求,以適合孩子的活動。

孔利琴:第三學段的閱讀要求中,增加了「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的內容,這是適應現代信息處理能力的新要求,培養學生不僅要具有處理連續性文本材料的能力,而且應該具有處理非連續性文本的能力。

沈惠芬 :第二學段口語交際目標中提到「能用普通話交談。學會認真傾聽,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對於現階段的大多數學生來說,認真傾聽且以合適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見十分必要,卻又不容易做到。這種習慣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們在平時教學中循序漸進地合理組織和引導。

張根松:001語文課程標準的改革方向以學生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以學習為主,即學生學習為主,不要教師教為主,要讓教於學,堅持工具性,人文性統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陳莉麗:個人認為:「語言文字」的內涵應該包括:在老師靜心研讀文本之後,提取該文本最有價值的1-2個遣詞造句、語言表達等方面的特色,通過一定方法讓學生習得文章的這一精華,並在課後能夠學以致用。這也就要求老師能夠研究課標,研究文本,研究學生,確定切實可行的語言文字訓練點。

張淼娣:常同意57樓任老師的話,語文素養包括的內容太多的,在低段,只想踏踏實實帶著孩子們寫好字,讀好書,但我們往往把不屬於這一學段的內容扯進來,讓孩子們太累,老師也累。教參給予老師的指導作用還應更強。

胡燕萍:「運用」不能離開「理解」這個基礎,「理解」只有在「運用」中才能真正形成。特別是「理解」不能籠統地指向語言(漢語),應當明確化為理解如何運用語言文字。眾所周知,除了語文課程之外的所有課程都有一個共同的正確理解所學的教科書的語言文字的任務。如果不突出「運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語文內在的質的規定性。「理解」,最主要的、最關鍵的是理解文本、作者如何運用語言文字,而不是別的什麼東西。「運用」才是是語文教學的的基本特徵、基本原則、基本內容和基本途徑,是語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運用」,也就守住了語文教育的正道,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語文課程滑向「非語文化」「泛語文化」的可能。

張徽:什麼時候才可以讓形式主義遠離課堂,我想只有我們靜下心來教語文,才能讓孩子靜下心來學語文,實在性的東西太少了,這點也是現在孩子傾聽習慣差的一個原因吧!

周麗紅: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新課標的前言作了全新的修改,對現在語文課程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進行了強調。發覺現在的孩子,越學習而道德品質卻很不容樂觀。

鄭洪娟:《新課程標準》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

譚海明:既然是這樣的論壇,我覺得一定要說真話。沒必要說假話、大話、空話、套話。

教育,,千萬不要讓政治來主導我們的思想。更不要讓政治來左右我們的語文教學。思想比較尖銳,希望大家拍磚。一句話,我們的新課改我覺得是非常失敗的,因為沒有改革到要點上。失敗就是失敗,我們沒必要阿諛奉承,沒必要自吹自擂。試問,我們最終改革改革了多少?是不是成就了那一大批所謂的專家、教授、出書、講座、論壇……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的新課改真的提升了孩子的綜合素養嗎?我看到現象是孩子學得比以前更苦了,初中生升學的壓力更大了,高中生更痛苦了。專家們,你們說呢?不好意思,我不會拍馬屁,也不需要拍馬屁,希望大家拍磚

陳潔男:其實,不管課標怎麼修訂,都是為了指引教師更好地教書育人。關鍵是,新課程實施將近十年,而我們教師「以生為本」的理念是否真正地領悟,是否真正做到「以學定教、以學促研」。希望,自己努力做到:我的教學目標對孩子來說通過努力可以較愉悅地達到,我的問話孩子能清晰地領悟,我的教學能讓孩子保持學習的興趣……

卓旭皓:我們對於我們現行的教材進行了極其尖銳的批評。我們提出了三至六年級共編排4個單元足夠了,8個單元是不科學的。試問,那麼多課文,那麼多的要求,並且人文性都那麼強的課文,孩子真正學到了什麼?還不如單元編排得少一點,多看看課外書,大量閱讀經典等,提升綜合文化素養。 ——1086樓主所言正是方才我們參加研修的同事們一起在群里討論的話題,不如保底十篇,給出書單或輔助讀本供拓展閱讀。課堂教學中對保底篇目進行主體教學,同時保證寫字動筆時間和拓展鏈接時間。

唐水芬:新課標的教學建議中,加了這句話「應當積極倡導並認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和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應該是相輔相成的」。課堂上如何體現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聽了浙江省小學語文研究會會長沈大安老師的講座,有了一些感觸。在班上也做了一次嘗試:在教學《漁夫的故事》一課時,第一步,讓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在學生概括時,巡視,找出典型的概括,實物投影講評,在講評時,學生很快告訴我,有同學的「無意中放出魔鬼」,「無意」這個詞語用的好。慢慢的,他們加入了「急中生智」、「千鈞一髮之際」等,將課文的內容概括得非常完整。第二步,讓學生認真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寫在本子上。第三步,讓學生再去認真讀課文,看看,自己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將這些問題劃掉。第四步,四人小組討論,解決組內可以解決的問題,劃掉。第五步,提出真正不能解決的問題,全班討論,相互解決,真的不能解決的,老師引導解決。這樣的五步走,學生一遍遍的讀課文,分析文本,同學之間相互解決,提高了口語交際水平。最後不能解決的問題,其實就是課文的重點。非常感謝沈老師的講座,以後在教學中,也將嘗試方法,將課堂還給學生,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譚海明:說實話,我們現行的新課程標準的編排體系(我主要指的是四至六年級)。這種教程其實還是原來義務課程的教程科學和合理得多。現在好了,搞得眼花繚亂,搞得那些年輕的沒有獨立個性、沒有獨立人格、沒有獨立教學思想的老師摸不著頭腦了,甚至搞不清楚到底該聽誰的,今天聽這個,明天聽那個。老師都成這樣,孩子的習作教學能成功嗎?

周振華:課程目標如何轉化為學習目標,我覺得中間有一個教師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合適的「教學目標」,每個年級做該年級該做的事,不越位,不佔位。每節課上的目標單純些,可能會更有所獲。老師不匆忙趕路,學生也必然能明確我現在要做什麼。

徐俊偉:新版課程標準必定會讓2012學年的語文教學熱鬧不少,也給語文教學研討提供了不少專題研討的素材。雖說是微調,但每一處改變都能引發我們深入地思考。看看十年前的新課標,對比2011新版課標,所有語老師都應該經常提醒自己,不能盲目地崇拜課標,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人的認識也是一樣。我們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課標,審視課標。十年磨一劍,十年後,2021版課標會是怎樣,如果你現在去思考了,2021年課標的部分新觀點版權就屬於你。

翁華勇:我是個有二十多年教齡的小學語文教師,這麼些年來,經常聽到有人說:小學教師只要「做」(讓學生練)就行,管他什麼性、什麼味呢!有時我也這樣想,一線教師不是搞理論建設的,重要的是實踐。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這樣不對——思想上不搞通,是實踐不下去的。語文課該「教什麼」不搞清,「怎麼教」那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新中國語文教育,不知颳了多少陣風(每次來可都是「浩浩蕩蕩」的),讓一線教師們真的無所適從!「人是會思想的蘆葦」,人的行為是受思想(理念)支配的。幾十年來,我們語文教師一會兒強調思想性,一會兒突出工具性,一會兒又弘揚人文性,不是「思想論」、「工具論」、「人文論」的旗幟指引的結果嗎?然後再看效果——我們學生的語文水平(能力也好,素養也罷)提高了嗎,語文教育擺脫了「少」「慢」「差」「費」的尷尬局面了嗎?明眼人誰都能看清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2001版: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2011版: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大家認為有突破嗎?我說大同小異,關鍵的沒變——「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數學也是「工具」哦,數學也有「人文性」的(只要是人類的活動都有人文性的)!那麼這個給語文定的性等於什麼都沒說!難怪訓練之風(而且是機械的)又捲土重來!苦了語文教師了,更苦了我們的學生了——花了大量的時間來學語文,素養沒怎麼提高,還把對母語的興趣整得乾乾淨淨!

其實對語文的性質、定位並不是只有一種聲音的,早在新課程改革推行的同時,語文教育理論界就在做更深入的探索思考,「智慧說」、「言意互轉說」也自成體系,國外對母語教育更有「存在說」,認為語文就是存在,語文就是人(思想)本身——而絕不是可有可無、可用可不用的「工具」。建議大家閱讀2004.2李維鼎的《語文課程初論》、2007.4曹明海的《語文教育觀新建構》(曹明海教授主編的「當代語文教育與課程改革理論前沿叢書」有5本)以及2009.4潘新和的《語文:表現與存在》等書籍。

教授在《語文:表現與存在》中指出,迄今為止,語文屆對學科基本問題思考的結果,是曾得到普遍性認同的、葉聖陶先生的語言(語文)「工具論」和「應試生活論」「應需論」,其理論背景是實用主義、經驗主義和工具主義——強調語言(語文)的「器用」的屬性、以取得直接的功利目的和效果作為行為準則。這些理論認為言說是外界的要求。由於人是社會人,所以人只能被動地「適應」社會、環境的需求,語文是人應付生活的工具。教授批駁,「應試生活論」「應需論」是誤把動因(誘因)當作動機,將生活與人的關係倒置了。他堅信,言說主要體現的是人的生命屬性,是人內在的言語生命力和自由能動性的展示,是言語生命欲求的實現。語文是人之成為人的證明。所以,他呼籲:語文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就是實現本體論轉向,「從『生活』轉向『人』」,呼喚「『人』的回歸」,完成「人的確證」。

而在實踐中,廣東省在郭思樂教授指導下的很多「生本教育」實驗學校,在語文教學上,勇敢地打破「工具性」的禁錮,摒除很多地方追求的所謂精緻(其實是小家子氣)的教學風格,在課堂上,大膽地把「教材作為引子」(而不是「例子」),讓學生通過大閱讀、大積累的語言實踐(在知識技能學習上施行「緩點破」),實現生命(首先是思想認識)的提升(這是生本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達到了理想課堂的最高境界。

譚琳芬:課標中強調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繫,善於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要關注作文的寫作質量,可平時老師的教學教育工作很重,怎樣才能高效對待每個學生的每篇習作?

吳明紅: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學生學得很辛苦。如果在學前沒有一定識字量的積累,真的等跨入小學才起步的話,我想大部分學生是跟不上的,一篇課文要識記大量的生字,還要寫這麼多字。並且在減負的背景下,一二年級不能布置書面回家作業,學生要在課堂中真正消化真的是太難了。所以導致了後來的「拔苗助長」,真的得不償失。特地買了套民國時期的「小學語文課本」,裡面的內容淺顯易懂,一二年級的識字量很小,似乎也不見得那時的國民素質有多麼差呀!「孩子,你慢慢來!教材,你何時能慢慢來呀?」

陳卡明: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作為語文老師應該在教學中對其進行語言表達方面的練習,通過提供句式、豐富辭彙、咀嚼文本、轉換語言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的規律、方式和技巧。

黃芳: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學生學得很辛苦。如果在學前沒有一定識字量的積累,真的等跨入小學才起步的話,我想大部分學生是跟不上的,一篇課文要識記大量的生字,還要寫這麼多字。並且在減負的背景下,一二年級不能布置書面回家作業,學生要在課堂中真正消化真的是太難了。所以導致了後來的「拔苗助長」,真的得不償失。

楊雅琴:小學低段應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吳青花:我認為不管課改如何變,學生的學習習慣永遠都不過時,如何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是所有老師都該反思的問題。

楊雨:對於吳青花的觀點我嚴重同意,第一學段應該以培養習慣為重,知識的學習儘是載體而已!習慣培養起來了,一勞永逸!比如書寫的習慣,字字入目的讀書習慣,背誦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思考的習慣,不懂就問的習慣!

唐水芬:贊同。並且我覺得,低段的學習就應該是以興趣為主。其實低段的教學,我認為除了識字外,更多的是讓學生覺得讀書是一件開心點事情,培養興趣,培養良好的習慣。試想,如果低段的學生就開始厭惡語文,中高段的教學對學生來說是多麼痛苦啊。讓他們愛上讀書,愛上閱讀,然後愛上語文

潭海明:我們的高考教鞭變了嗎?所有的新課改就像我們的政改一樣,嘴上說得多,本質意義上操作的極少

張滔元:確實,我們首先要摒棄的是威權教育與唯權教育,讓孩子成為自由心靈的擁有者,教育離開了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知識的渴望,便失去了本真的意義

王惠娟:無論老師和學生,學之道在於靜靜地悟,靜心思,靜心書,靜心教!相信都會有收穫。

陳嘯劍:語文學科目標————培養「流利的閱讀者和熟練的寫作者」、「自信的演講者和積極思考的聽眾」。這是作為一個人必備的能力。

徐武軍:講得好,但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濃厚的學習興趣呢?也許這兩者是更概本的吧!?

張滔元:正確理解課程目標,對於教學中課程意識的落實很有意義。

周文姿:舊教材的單元目標非常明顯,實施起來非常有目的性,懷念舊教材。

潭海明:我想告訴我們在線的語老師們,你!就是你!你千萬不要被那些所謂的專家牽著鼻子走!!你一定要有獨立的教學個性、教學思想、教學靈魂,你不可隨便被人牽著鼻子走!專家、教授很多時候也是被教育部牽著鼻子走的,但是,你懂的,教育部的專家也不一定是正確的!我就覺得我們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編得一塌糊塗,沒有水準。不是自我標榜,我寫的教學觀點、論文、案例發表過1000多篇,我從未苟同過任何一個所謂的教學專家、特級教師。王松舟老師多年前的課我也批判過,最後在《雲南教育》上發表。關於《只有一個地球》的課的批判!

張滔元:課程意識區別於教學意識,讓我們更多地關注真實層面的東西,教「不撒謊的語文」。所以,還是希望用課程評價的改變,考試內容的改變來落實,對課程目標的正確定位和核心把握。

潭海明:真正的新課程改革應該在批判和鬥爭中進行,而不是在馬屁和媚俗中「重生」

潭海明:真正的新課程改革絕不應該在盲從和媚俗中「重生」。我希望我們改革的是真正的改革,而不是流於形式的、流於表象的、流於膚淺的意識形態之下的改革。那隻會導致失敗。

屠仁標:反思:什麼才是孩子需要的!?什麼才是對孩子有好處的!?

探索:如何走?!怎樣前行?!

……

改革尚未成功,同志繼續努力!

鄭秋霞:要把語文教學放入大教育的視野中,與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發展學生的人格聯繫起來。低年級的「打底子」是特別重要的,打好端端正正書寫的底子,熱愛閱讀的底子,善良上進的思想底子……這樣人生的發展才有底氣。這是最最基本的「以生為本」。

潭海明:但是,但與流於形式的、流於政績的、流於為了迎合當前政治意識形態和主流文化而進行的改革,那是極其可悲的。

凌珊:作為一名新老師,我想知道新課標修改後,在教學上到底該注意些什麼,對我們的具體教學有多大影響。

李明珠:我覺得之所以改革,就是因為我們在實踐中發現了不足,有了變化,為了讓事情做得更好,我們才改,如果一開始就知道這樣不行,要那樣做,就不叫改革了。改革沒有對錯,也沒有拍馬,有的是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周亞琴:其實每位語老師只要認認真真干好本職工作,不脫離課標的要求,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讓我們的孩子喜歡語文,那才是最實在的。

張滔元:司徒秀薇說:「兒童的行為都以『追尋快樂、減少痛苦』為原則。」所以,語文課「讓孩子喜歡是首要原則」,喜歡的內容、喜歡的方式、合適的時間,要尋找適合兒童的課堂教學,只有在愛的基礎上,愛語文、愛課堂、愛老師、愛學習,才能實現得言、得意、得法,實現孩子語文素養的提升。語文課要注重語言現象的發現、感悟、實踐和移情,讓師生的心靈共振其中,讓生命喚醒共生,追隨自我。讓孩子自己生長,讓孩子自由生長。我們能做到嗎?

趙艷艷:第三學段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這與網路雜誌上寫著的美國孩子的學習方式實質上是一樣的,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落實到位和怎樣落實到位的問題了。

駱慧紅:讓低年級的孩子愛上學語文,最好的辦法應該是讓她們在成就感中學吧。

雷觀梅: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突出語文實踐運用。這具體體現在要求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注重多讀少寫,注重閱讀的體會和鑒賞能力,鍛煉學生不拘一格的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獨特體會和感受。

劉雙雙:千年的文化積澱,成就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石,數十個民族的文化融合,給這塊基石注入了活力,使其更加耀眼。從先秦文學到新時代文學,從官方正統文化到民俗文化,從物質文化到非物質文化,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所屬範疇。可是,在我們的課本中,幾千年的歷史傳承,被語文教育所拋棄,這些文化元素反倒在海外成了香餑餑,比如韓國、日本、法國、美國等國家,漢學研究相當發達!我個人覺得,語文它就是一種信仰,語文課程的變革是否多考慮點傳統文化的傳承呢!

錢玫瑰:教學,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尤其是語文教學。今人要學習古人的誦、記、講的功夫!

雷觀梅:我覺得新課標突出了「語文味」,讓語文課更姓「文」了,那麼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我也要這樣去做,在感受語文魅力中提高語文素養。

俞翔:教育的本質追求在於人的確立。而在這一點上,語老師比任何一門學科的老師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都要大得多。一切技術性的教學方式的成敗,其最終的評價點就是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否起到了應該發揮的作用。反之,那僅僅是停留在技術的層面,說得不好聽一點,你就是一個技術操作者,而不是一個「語文教師」!

張文強:一直在思考,我們學生的語文能力到底該如何提升?學習了新版的語文課程標準,我覺得在新課標中還是有意識地在提升學生「語文能力」上有所體現,比如「關於口語交際教學」,教學建議中就特別指出「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在「寫作教學」的教學建議中就指出,要增加學生創造性表達、展示交流與相互評改的機會。在「綜合性學習中」提出要注重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這些都在無形中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增強了。

方琴娟:「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一直是我在課堂上所追求的,但往往課前備好的課,卻在上課過程中不能很好的履行。我覺得老師要充分信任學生,課堂上不要急於求答案,允許學生「犯錯」。作為老師也很想輕鬆自在上課,但在教育的大環境下,我們有時會忽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願我們真真正正的「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潭海明:拔苗助長式 的改革。急功近利!崔巒先生,您在審核教材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下鄉考察過,有沒有到農村去上過一年的課,如果您上過一年的課的話,相信您對這個教材會有新的想法。不好意思,我比較直接。

王惠娟:語文教師更多的該自己靜靜地修鍊內功,可以「目中無人」,只有淡泊,才能致遠。

屠仁標:語文文本,多多少少有政治的影,有說教的味存在,不純粹。遺憾……是否,教學也是某種特殊的工具?!

鄔賢波:「聯繫與鏈接」應該如何落實?

教學目標,決定了教學的正確導向與價值,老師們也越來越重視「目標」概念,但由於課程標準中對於目標的區分還是比較模糊,導致我們在制定目標時過高或過低。一段時間,也曾經參與了主題式聽課活動,發現各個學段的老師們,在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內容編排上有重疊的現象:低年級已經在發現篇章結構,而高年級的卻還停留在字詞理解上。主要原因是對年段目標把握不準,同時也缺少學段之間的聯繫與鏈接意識。

在新版課程標準中關於「學段之間的聯繫與鏈接」出現了兩處:1.各個學段相互聯繫,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2. 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同時注意不同學段之間的聯繫和銜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這兩處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學段之間聯繫與鏈接的重要性。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說:如果教師清晰地了解學段之間的聯繫和鏈接的話,那麼目標的準確定位應該不是問題。

但「聯繫與鏈接」談何容易。一線的教師並不是課程研究的專家,也不是教材體系的編著者,何從「聯繫」,怎可「鏈接」。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自身也做了好多嘗試,但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主張。目標不清、混亂的現象越發嚴重。比如「概括」訓練吧,每個學段都在涉及,那麼到底應該在哪一個界限上呢?一年級,要有概括訓練嗎?應該怎樣做?其他年級呢?沒有明文規定,誰也說不清楚。

希望各位專家在這點上,能給我們有相應的指點。

周亞珍:新課標令我們眼前一亮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點:(借用專家的話)

一、課程性質明確定位——「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

二、課程內容價值取向——繼承和發揚「兩個傳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

三、凸顯語文課程的實踐性——語文學習的有效途徑是多讀、多寫、多積累

四、高度重視識字寫字——識字減數量、寫字提質量

五、增強教學評價的層次性——分學段設定明晰的教學評價要求

華偉中:11年的新課標更加顯現的把「學生的學」這個主題凸現出來了,尤其是在這方面的闡述上:表述更準確,內容更具體,指向更明確,實施的操作性更強。 11年新課標在總目標中較之舊版課標做了一些調整,重視傳統核心價值觀的回歸,重視文化建設這兩點尤為明顯。尊重教育主體的可持續發展的彈性調整,降低了一些知識點的學習要求,比如,「認識」和「理解」調整為「了解」;「培植」改成了「培育」,「養成自信心」,改為「增強學語文的自信心」等等,給予教學過程發展成長的空間。

周耀東:我認為,運用其實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學習語言文字,二是實踐語言文字。

在實驗稿課標中,「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是同時出現的,實際上這樣的提法容易導致一種認識的偏差,認為理解語言文字指向不明,是內容還是形式,顯然新版課標中把理解去掉,更加明確的「運用」的基本要義,那就是語文學習最終的指向是語言文字的運用,但是這中間,必然有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兩個層面。在學習中用,在用中學,學用結合,相互促進,這才是運用的基本。

王亞芳:為何把教材編寫者納入對話?我的理解是,教材編寫是一項系統工程,更多體現了語文教學的科學規律和學生學習的規律,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充分地體現在基於年段目標,圍繞單元主題,契合能力發展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要充分體現編者的意圖,盡量發揮教材的功能。

張滔元:前言首句「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也在在思考這裡的「語言文字」是不是隱含著「語文」就是「語言文字」的界定。

細想,感覺這樣的概念混淆並不準確,個人以為「語言文字是語文的表徵,而語文更重要的是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的思維及情感交流,即所謂「方法的知識」和「思維的科學」。

方法的知識,對於個體來說,具有終極的和終身的意義。

朱園園:我們在語文教學的時候,經常發現課文與原文有了一定的改編和刪減。因此,與編者對話,就要要求教師在文本細讀的時候不僅關注學生學情基礎,關注作者的寫作背景和目的,也要關注編者對於文本改編的目的。這樣的備課更能切合學生學習。

周耀東:語言運用和實踐實際上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比如語文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識字教學,寫字教學,課外閱讀指導等方方面面,把語言文字的運用和實踐真正落到實處。

錢永明:把「教材編寫者」納入對話之列,我想有兩個顯著作用:一是讓教者更好地把握文本,能較為準確地把握文本,明確「教什麼」;二是讓學生有了多元對話的渠道,與文本、與編者,是人與人的交流,而非「人與本」的交流,為活用教材奠定了基礎。

王紅妹:「語文」姓「語」,這是語文學科的特性所決定的。它承載的是文化,是歷史,是思想,是精神,是語文學科的生命力所在。學科分科教學以來,每門學科都有它的基本特性,就像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所言:在課程的世界裡,所有課程都『和而不同』。以往,我們更多關注的『和』,而忽略了『不同』。『和』是指的課程共同的基本性質,『不同』則是不同學科的『特有任務』,是特質。正是這樣的『不同』才構成了豐富多彩的課程世界,才從不同的角度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這種屬於學科的本質屬性告訴我們,語文學科就該把握住自己的核心方向,做語文學科該做的事,這是一種理性而又科學的回歸。

王丹華:本次課程標準修訂體現了四個強調,即:更加強調語言文字的運用;更加強調識字和寫字;更加強調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以及中華優秀文化的繼承;更加強調多讀書、多積累、多實踐。我想,語文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切實去落實,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不是說一套,做的還是老一套。

陳飛:本次課程標準修訂體現了四個強調,即:更加強調語言文字的運用;更加強調識字和寫字;更加強調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以及中華優秀文化的繼承;更加強調多讀書、多積累、多實踐。我想,語文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切實去落實,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不是說一套,做的還是老一套。

陳麗莉:一堂課中的目標定位何其重要,教學目標就是本堂課要達到的效果,即預期的教學結果。同理,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應該明確知曉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新課標(2011版)教會了我們,原來: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但切忌:「非黑即白,非正即反」。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在瞄準目標這一靶心,有的放矢,爭取課堂效率最大化之時不可摒棄以外的內容。只關注語言文字,用理性替代了所有的情感,我覺得這也是得不償失的。

李萍: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而「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個多元對話的過程實質就是把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傳授,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指導,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培養相互滲透、融為一體的過程,最終培養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周亮:思考:「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積極嘗試運用新技術和多種媒體學習語文。」這裡的「常用的工具書」能提高「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嗎?我的想法: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學生不知道怎樣從字典中選擇字的意思,而功利一點來看,每次考試中「據詞定義」類題目錯的也總要相對多一些。學生能用字典等工具書,查字音、辨字形,卻在很多時候不能準確地運用字典,根據語境明辨字意。而這其實就是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薄弱的一種表現。因此,日常教學中我們應當注重工具書作用的開發,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運用字典等工具書的習慣與能力,「有不懂請無聲找老師幫忙」應當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普遍認識,真正把工具書作為幫助學生明析字意、詞意,讀懂古詩、古文及其他各類文章的重要手段。

錢衛平: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繫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王紅妹:做語文學科該做的事,那就是「語言文字運用」。運用語言文字就要經歷學習、實踐的過程,這其實就是在做功,做語文的「功」。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真正在語文教學中,用好這一個個例子,讓它們發揮出最大的效能,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沉入文本,鑽研解讀,由「內」而「外」地練好教學的「功夫」。

葉芳:「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於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由此可見,語文課程應該教會學生聽、說、讀、寫活動,也應該包括文學的欣賞、文學的創作等活動。在語文閱讀的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要教會學生理解詞句表達的意思,還要知道詞語使用的規律,能夠熟練地使用語言文字。

孫巧玲:可以看到,老師們都比較認真地研讀了新版語文課標,讀出了變化和亮點,讀出了它的指導意義。接著我們來談談對「前言」部分的思考:

1.前言首句「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的「語言文字」是不是隱含著「語文」就是「語言文字」的界定?

2.「前言」以及「課程性質」短短几百字,出現頻率最多的是「語言文字運用」(共6次)。這種反覆強調,意味著「語言文字的運用」應該有特殊的內涵,這個內涵到底是什麼?我們如何在課堂上呈現呢?

我認為這個語言文字的應用的特殊內涵應該包括識字、寫字、字音、字形、言語習得、口語交際等等內容。在備課中我通常會將每課需要孩子練習或練說的語言點進行羅列,然後讓學生結合課文隨機進行練習或練說運用,以達到習得運用語言文字的目的。很想聽聽劉老師對「語言文字運用」這一內涵的理解。

黃林巧:舊課標第7條中「學會運用多種方法」,2011版課標中把它具體解釋為「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第8條中「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對這個「意思」,新課標解釋為「表達自己的體驗、見聞和想法」。還有在第8條中把「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提升到「發展書面語言運用能力的高度。」這些變動,增強了課程目標的切合性和教學實施的可操作性。儘可能明確了「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對」,以利於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

其次,2011版課標增加了一些新的目標與內容。1、明確規定了「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整體數量增多了15篇」。2、增加了「閱讀日常的書報雜誌」的任務目標。3、在第10條中還增加了「積極嘗試運用新科技和多種媒體學習語文」的目標。就以上改變來看,我認為2011版的課程標準更加註重語文教育的綜合性,而這正契合21世紀的人才需求,教育就是為了每一位兒童的今天和明天。這才是真正的「人」的立場,這是讓教育成為有人情味的教育。從教「文」,走向教「人」。

李 萍:對課程性質的定位:舊版: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李 超:語文,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文及漢語工具。它既是語言文字規範的實用工具,又是文化藝術,同時也是用來積累和開拓精神財富的一門學問。在教學語文方面應該是以教定法,使語文教學成為一種綜合的、研究型的學習。

鮑 薇:新的《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新增加了「擴大視野,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的內容,我覺得意義重大,因為對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來說,只有掌握了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才能觸類旁通,頁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也為我們老師今後的教學指明了方向。

李 超:語文教學已經成為了一種綜合實踐活動,旨在構建一種「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新模式去顛覆「要我學」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角意識和責任意識。在新的教學模式已構建的基礎上,根據不同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結構及其教師的不同風格,打破定式,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

桑海平:讀了新課標,我覺得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應該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為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為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像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為契機、引發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葉紅梅:新課標提出:為適應和滿足社會進步與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這是非常關鍵的,現在的語老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把課堂的舞台交給學生,在課堂里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其次要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以這樣的理念,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

呂雲芳:老師總是希望自己的學生是「一刀切」的好——作業都能拿優秀,考試都能拿優秀,每一張成績單上出現的都是優秀……殊不知「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課標出現的時候總是振奮人心,可是慢慢地就變味。我們在教學的時候總是「願意」把要求拔高拔高再拔高。是真心愿意嗎?老師也很無奈。期待這次新課標的出現真正給孩子帶來福音。

袁明敏:堅守生命課堂的主流價值,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修訂稿》一大亮點。《修訂稿》在"課程基本觀念「」課程目標與內容「中幾次提及」應當關注學生的發展「,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對語文課程改革的要求。當下,在課程教學實踐的層面上,人們比較多地關注課堂上出新的理念、出眾的教師才藝,卻漠視了課堂教學的主流價值——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語文教學異化和邊緣化現象較嚴重,教學形式新潮別緻,教學手段時尚花哨,課堂教學的主流價值觀正在遭遇挑戰。《修訂稿》倡導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這對我們如何走出課程改革的」深水區「具有引領作用。關注學生的發展,再現語文的本色,必須對課堂教學進行轉型,即將教學行為從對「教」的關注轉向對「學」的關注,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

章詠梅:新課標要求我們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的轉變是關鍵,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生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在教學實踐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快樂地學習

黃雁鵬:學習新課標,更深地理解了現在我們倡導的「以學定教」的重要性。作為一名戰鬥多年的一線語文教師,我們常常不能很好的把握住「舍」與「 得」之間的關係,總想著老師多說一些,學生多聽一些,不捨得放手讓孩子自由的發展。其實如果老師如果能多從學生的角度去備課,從學生的最近知識點去發展,少些啰嗦,少些不切實際的拔高式的夸夸其談,多些扎紮實實的語文的訓練與運用,這樣的話,孩子學習的效率會更高些,我們語老師在某些方面會更輕鬆些。一家之言,請各位同行指正!

葛小青: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摘自《語文課程標準》)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良好的語感和健全的人格必須是在學生的學習實踐中,在師生交流中,在個性體驗中養成。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給每一個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思考,改革不可能照葫蘆畫瓢一蹶而就,一帆風順。改革首先要從學習、領悟新課程標準開始,只有努力做一個主動學習型、勇於實踐型、善於反思型、勤於積累型、敢於創新型教師,才能少些迷茫,多些理性。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要自覺增強教育創新的緊迫感與主動性,領悟語文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個孩子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多姿多彩。也只有這樣,才能從從容容地走進新一輪課改,並使語文素質教育這面旗幟,在新一輪課改浪潮的探航中更鮮明與飛揚。

柴雲紅:教與學永遠是一對矛盾的共同體,以學定教,教學設計時,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原有水平,這樣才能有實效!但是對於高段的學生來說,閱讀的能力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所以如何激發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提升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難度的。如何讓學生學得更加自主,如何在一節課中凸現能力目標,這一點,在環節的設計上是很關鍵的。教師一定要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在和諧的氛圍中,構建靈動的課堂,從朗讀的指導、重點句的理解,背誦方法的積累,以及主要內容的歸納,好詞佳句的積累,提升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通過語言文字的積累和提取,內化為自己的感受,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運用性和實踐性的統一。

溫蕾萍:綜合性學習,既符合語文教育的傳統,又具有現代社會的學習特徵,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五年級,開展了兩次大綜合性學習,在這兩次活動中,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能夠自主、合作完成各項探究、整理活動,能夠利用小報、PPT、文本等形式大膽地展示。不過,在操作過程中,問題還是存在的,那就是:1、有少數同學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不能完成搜集整理工作,需依賴於其他組員。2、彙報展示時,以小組為單位,有的同學總是不太願意表達,呈默默無聞狀。因此,在綜合性學習中,教師需考慮到各種層次的學生,分組盡量均衡,採取幫一幫,扶一扶的方式,效果會比較明顯。

關銀飛:新課標與前一版的課程標準相比,更注重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新課標要求我們著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

任文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歷經十年實驗,修訂頒布,這無疑是語文教育界的大事。

縱觀「新課標」,亮點很多,主要體現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上:(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除了聽說讀寫能力以外,還有文學、文章等學識修養和情趣、價值觀等人格修養。(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重視人文內涵,尊重多元感受,關注獨特體驗,強化實踐能力……(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是學習主體」,「平等對話、自主閱讀、自由表達」,「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4)建設開放和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這些基本理念貫穿了以人為本的現代觀和育人為本的教育觀,指明了語文教改的方向和基本策略。

羅曉:語文新課標在2011年年底推出修訂組的時候,有個詞映入我們的眼帘。這個詞既熟悉又陌生。這個詞叫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什麼?我真的沒有細細思考過。

課標中指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語文課程中的滲透」。如果沒有弄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如何在語文課程中滲透呢?所以,我找了些資料來學習了下。

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全社會引起了廣泛關注。(但那時我根本沒有引起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說這些非常空洞,我也不明白,所以,我繼續尋找一些淺顯易懂的資料來補充了解)

我在2012-2-6 的《光明日報》讀到了這麼一段話:語文課程中的滲透學科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世界各國都對母語教育課程是否體現主流意識形態給予了特別的關注。本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修訂,強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導向,並努力把它有機地滲透到課程目標、內容以及課程實施的各個方面,與學科教學儘可能水乳交融,緊密結合。

修訂後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很鮮明,就是打好「三個基礎」:為學好其他課程打好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形成健康的個性與人格打好基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怎麼樣讓教育元素與核心價值體系結合呢?我認為教育元素指的就是做人做事,核心價值體系的關鍵詞是「愛國與創新」。怎樣讓中小學生養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有個學校有這樣一條標語:「愛是最美的語言」,藉此希望每個孩子用愛的語言交流。然後是在側面是以愛育愛、以德培德, 「愛在每一天」,愛就是踐行。

那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是什麼,是平等。六年級有篇課文《凡卡》是一篇非常典型的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章。是的,凡卡所在的社會是貧富差距很大,像凡卡和爺爺這樣的人物在那樣的社會裡是不會受到公平待遇的。但是,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意識強加給孩子,所以,編者也在選編這篇文章時也說出了他的目的:關注人物的悲慘命運。我們的老師也把「體會凡卡極度痛苦的心情」作為了教學的情感目標。孩子們對凡卡產生了同情心,那麼,當他看到自己身邊有人遭受了不公,他一定會關注,繼而報以同情,更美的當然是,我們希望看到他們能給予弱勢群體力所能及的愛。

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什麼?我想,對於我們的小學生來說,就是關愛自己,關愛身邊的人,關愛我們所生活的環境。

張曦:《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裡的「工具」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工具生」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

新課標修改了什麼?最主要的應該是減負增效,如識字寫字教學方面轉為提倡「多認少寫」,注重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重視寫字與書法的學習,加強了寫字教學的分量;閱讀教學強調個性化閱讀,提倡尊重學生的閱讀時間,特別提出了「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寫作教學要求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真實、創意表達,拒絕假大空的習作。  

趙紅霞:此次修訂主要體現了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創新方法、力求減負、審慎設計等特點。不同於舊課標之處,諸如增加了「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積極嘗試運用新技術和多種媒體學習語文」、「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等內容。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新課標在這些內容方面做了充實與調整:

1.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語文課程中的滲透。

2.突出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集中指向於語言文字的學習與運用。

4.增強課程目標的切合性和教學實施的可操作性。

5.回應語文教學和社會語言文字運用中的突出問題。

初步解讀,我們感覺到了新課標如春雨綿綿,滋潤著我們每位老師的心田,也滋潤著我們的孩子。

張建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提到了一個新詞「社會語言生活」。什麼是社會語言生活?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這一切與語言相關的活動構成語言生活。毋庸置疑,社會語言生活影響著學生的語言生活,這種影響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比如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既讓學生的語言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同時也讓學生的語言生活變得複雜等。所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的課程目標與內容中新增了「積極嘗試運用新技術和多種媒體學習語文。」相適應的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路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這是學習語言的與時俱進。同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增加了社會語言生活的傳統內容「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誌」,並在第三學段的學段目標和內容中提出了「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我認為這體現出了新課程理念工具性的特點,注重實踐性和實用性,注重了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把學校語言文字學習和社會語言生活有機結合起來,真正為學生的社會語言生活服務。


推薦閱讀:

八字應期綜合應用1-5
如何評價《中國新歌聲第二季》總決賽排名?
多囊卵巢綜合症
肩峰撞擊綜合征
指甲油不持久怎麼辦?

TAG:綜合 | 新版 | 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