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貓可吸,或許還得感謝老鼠和垃圾堆

很久很久以前,喵星人和汪星人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科學家們通過化石分析,認為那是一種生活在5500~6000萬年前古新世晚期的細齒獸類小古貓。它是現存所有食肉目動物的祖先,熊科、犬科、貓科動物都是從這一支中演化出來的。

小古貓復原圖。圖片:wordpress.com

這其中,與我們兩腳獸相伴的家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按照傳統分類,分布在全世界的五支野貓(Felis silvestris,也叫斑貓或山貓)中,只有中東的非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 lybica,也叫利比亞野貓)是家貓的祖先。2007年,美國的研究者通過線粒體DNA分析得出,在伊朗、阿聯酋、沙特遠郊的沙漠中居住的非洲野貓,有著與家貓幾乎一致的基因。

野貓五亞種的分布圖:從上到下(第一行和第二行是同一種)分別為歐洲野貓、非洲野貓、南非野貓、亞洲野貓和中國野貓(荒漠貓);這些野貓並不是野化的家貓。圖片:Christophe cagé /wikimedia.org(數據來自2007年那項研究)

非洲野貓被認為警戒心更低,更容易與人類共同居住;而其它的幾支比如歐洲野貓和中國野貓,警戒心非常強,哪怕用老鼠做誘餌,也不容易適應與人類共同生活。此外,非洲野貓早期生活區域非常靠近人類最初的定居地——美索不達米亞,所以它們先於其他野貓一步,開始了征服兩腳獸的冒險之旅。

愛,自古至今

根據流傳下來的資料與記錄,家貓與人類共同生活最早可以追溯到3600年前的古埃及。但是,2004年在地中海的塞普勒斯島上有了驚人發現——從9500年前的墓穴中出土了陪葬的家貓。由於這一發現,兩腳獸與喵星人的「同居史」一下子往前躍了一大截。

左側為塞普勒斯島上發現的人類與陪葬貓的骨骼,右側為復原設計圖,下方較小的骨架即為貓。圖片:J. D. Vigne,J. Guilaine, et al. / science(2004)

一般來說,家畜都能夠遵從人類的基本指令,並且是群居動物,比如牛、羊、雞、鴨以及狗,哪怕它們的祖先也是群體生活的。群體活動的好處是可以共同抵禦天敵以及合力捕食,適應了群居的動物就容易被人類圈養。

但家貓並非如此。貓科動物中除了獅子,其它都是獨行俠,只在交配繁殖時才會有短暫交集。不同於吃素就能存活的牛羊,貓科動物生來便只能接受肉食,對早期人類而言,獲得肉類可比獲得牧草要困難得多,一般不會有餘裕將自己的口糧贈予喵星人。而且喵星人不同於汪星人,既不聽指揮,也沒法拿根繩子拴住圈養在小角落裡,即使現代化的水泥建築中,也常有家貓逃走就找不回來的事例發生,何況是人類早期的屋子。

當然是無肉不歡。圖片:catster.com

所以,家貓究竟是如何進入兩腳獸的生活的呢?

答案是通過老鼠和垃圾。

當冰川期結束,地球逐漸變得溫暖,人類從不斷遷徙的狩獵生活慢慢地轉變為長期定居的農耕生活。有不少距今大約一萬年前的遺迹都能說明這一變化。

伴隨著人類種植並貯存農作物,小偷們也出現了。老鼠入侵存放著農作物的倉庫,並在那裡繁衍生息。伊朗就曾出土了一萬年前的倉庫遺址,並在裡面發掘出了家鼠的骨頭——這是目前出土的最古老的穀倉遺址。

伊朗的穀倉遺址。圖片:Robert Wielgórski /wikimedia.org

早期人類沒有如今的垃圾填埋技術,也不會浪費燃料在焚燒垃圾上,所以大都是隨便一扔。於是在野外特立獨行的喵星人便被食物吸引了過來,它們發現在人類的居住區域,不僅可以翻垃圾,還能抓到碩鼠;附帶地,在人多的地方更能躲避一些捕食者。於是逐漸地,四腳獸與兩腳獸開始了「同居生活」。

如此看來,是喵主子選擇了人類,而非人類馴服了喵星人。

當然,人類至今也沒有完全馴服貓。圖片:Stiopa /wikimedia.org

前文提到的那個9500年前的塞普勒斯島墓穴中,埋葬的可能是初代「貓奴」。共葬的家貓是只8個月大的青年貓,它與墓主同樣面朝西方,埋葬於一個距離墓主40厘米的單獨小墓穴中。當時塞普勒斯島一帶的地中海區域,沒有野生貓科動物分布,這一例墓葬被推斷是通過船隻從黎凡特(地中海東部沿岸的區域)一帶運過去的。可見一萬年前的兩腳獸,就已經開始執著於喵星人了。

愛,莫隨大流

「可愛」,是喵星人最大的武器,光是雲吸貓就能讓許多現代兩腳獸得到身心治癒。所以「有貓」成了成功人士的標配(霧),「我也會有貓的」成了許多少年的奮鬥目標(大霧)。

然而,要與喵星人一起生活並不簡單——每天都要鏟屎、投食、伺候主子,並且還要做好健康管理,畢竟主子快樂生活是每個鏟屎官的心愿。

在飼養家貓之前,一定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我有適合養貓的環境嗎?

一般來說,如果是獨居的話,問題不太大。但若是與朋友、伴侶、家人同住的話,則需要溝通並徵求他人意見,取得同住者同意後再開始養,而且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喵星人需要一定大小的活動空間,如果室內面積過小,放了日常用品之後連貓的用具(貓窩、貓砂盆、水盆、爬架玩具等)都放不下的話,也不太適合養貓。

貓咪理想的室內生活環境。圖片:boredpanda.com

我有能力照顧它嗎?

在養貓之前必須考慮好自己在學習工作之餘是否還有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它們,貓主子的飲食、大小便、日常護理、玩樂休閑等等,每一項都需要鏟屎官盡心儘力去完成。

同時要斟酌自己的經濟能力。一隻性格穩定的品種貓花費一般在四位數,每個月的貓糧貓砂費用一般是三位數,還有送去店裡洗澡、外出幾天時的寄養費用、健康檢查和疾病治療的醫療費用,這些都不是小數目。

不想和你一起吃土。圖片:FSTOP, ALAMY/nationalgeographic.com

我可以照顧它一輩子嗎?

貓的一輩子對於人類而言很短了。養在室內的喵星人平均壽命約15年,長壽的可以到20年,可自由外出的喵星人壽命約12年,而流浪貓的平均壽命只有2~3年。(數據來源:日本寵物食品協會2011年全國貓狗飼養狀況調查)

所以一旦養了,就不要遺棄,要想到自己身上可能發生的變化(如生病)以及生活環境的變化(如搬家),考慮清楚自己是否能對喵星人負責一輩子。

家中上了年紀的貓咪或許不及小貓活潑可愛,但早已是家庭一員的它依舊需要你的關愛。圖片:reddit.com

另外,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育一些貓,使之具有特殊的外貌,然而此舉也可能給貓帶來病痛,比如著名的折耳貓。折耳貓天生有骨軟骨病,且所有的折耳貓都會發病,只是時間早晚和嚴重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我們要對繁育和飼養折耳貓說「不」。

有著悲慘境遇的折耳貓。圖片:Vladimir Chubarov /wikimedia.org

愛,需要理智

貓科動物都是天生的獵手,即使是與人類共同生活了數千年的家貓,骨子裡依然鐫刻著殺戮的基因。它在室內,是可愛面孔的天使,但在室外,卻能搖身一變,成為身手矯捷的殺手。

即使食物充足,流浪貓仍會對其它的小型動物(如鳥類、蜥蜴類、小型嚙齒類、昆蟲等)進行捕殺,它們從幼年起就會通過玩耍來學習狩獵技巧,一些貓咪玩具也正是為了滿足這一天性。

朋友家的貓咪,去年12月底和今年3月底的體型對比,右邊的松鼠玩偶是同一隻。圖片:@sanrex

貓的繁殖速度驚人。一隻母貓從出身到性成熟,僅需7個月,一年四季皆可發情,一年可以繁殖三胎,一胎3~5隻幼崽。

一定數量的流浪貓還能造成生態問題。若身處「好心人」特別多的地方,比如學校,食物充沛環境適宜,那麼該區域內流浪貓的種群數量就會呈指數增加。據統計,即使在對流浪貓嚴格管控的澳大利亞,每天都有超過一百萬隻鳥被貓殺死,一年的數量可達3.77億;而在美國,每年也有超過10億的鳥類被貓捕殺。

流浪貓引起的生態問題不容忽視,盲目的「愛心」反而會給其他動物帶去災禍。圖片:imgur.com

所以,不要散養喵星人;若是真的愛貓,就不要隨意拋棄它們;如果遇到「碰瓷」的流浪貓,而且條件允許的話,不妨帶它們回家。

如果你既想救助流浪貓又不願意飼養它們的話,也可以將餵養它們的錢攢下來去給它們做絕育,為流浪貓的TNR項目出一份力。

TNR(TRAP, NEUTER, RELEASE)即捕捉、絕育、放歸,是在不傷害流浪貓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其數量的一種手段。圖片:sandypines.com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4年的第113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日曆娘の推薦

好啦,種種原因養不了貓也不要沮喪

日曆娘幫你實現願望

自然生長 之 辦公貓的日常

沒錯!

大家朝思暮想的貓本終於單獨售賣啦

每頁都有不同內容

快速翻動就是一個有趣的辦公貓動畫


推薦閱讀:

「貓和老鼠」現實版 老鼠被玩死(圖)
招罵的放生:放生老鼠和毒蛇
老鼠的愛情
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老鼠的心

TAG:人類 | 垃圾 | 感謝 | 老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