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文壇 千古不朽 ——讀《前赤壁賦》看蘇軾的宇宙人生見解
——讀《前赤壁賦》看蘇軾的宇宙人生見解
蘇軾一生寫了大量散文,有議論文,主要是政論和史論。《教戰守策》就是蘇軾早期的一篇政論文。還有記敘文如《石鐘山記》,在很大程度上有應用文的性質,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文學創作。還有一類是抒情文,代表作是兩篇《赤壁賦》。這是真正帶有自覺創作意識的文學性散文,具有很大的文學魅力,足以光照文壇,千古不朽。蘇軾的詩、詞都負有盛名,但是用力最多的還是散文創作。他那些具有獨特藝術性的散文,在歐陽修之後,為宋代散文開闢了新的天地,代表了北宋古文運動最高的成就,使蘇軾列名為「唐宋八大家」。
元豐5年(1082)七月十六、十月十五蘇軾兩次泛遊黃州赤壁,感而有作,寫下了兩篇《赤壁賦》,集中表達了他當時的思想和感情。為了區別第二篇《赤壁賦》,後人一般稱前一篇為《前赤壁賦》。這是一篇文賦,雖寫的是游赤壁的事情,卻並不是一篇山水遊記。以作者游赤壁時的感情變化(樂—悲—樂)為線索,先寫樂,後寫悲,再寫樂,借人生須臾、業績易逝的弔古而抒發自己不重得失、寬和處世的襟懷。通篇基調雄渾豁達、蒼涼沉鬱,但也含有悲觀消極的思想因素。
全文可分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壬戌之秋——羽化而登仙。」寫作者因泛舟江上而生樂,產生歡樂的情緒。第二段(第2、3自然段)寫作者因客吹洞簫而生悲,產生了悲傷的情緒。第三段(第4、5自然段)寫作者因精神得到解脫,而復喜,重新快樂。主要寫主、客關於人生、宇宙態度的討論。
縱觀全篇,從寫景角度,從月出寫到月落,使全文寫得渾然一體。從抒情角度,從「飲酒樂甚」寫到「托遺響於悲風」,再寫到「客喜而笑」。人物的感情,經歷了樂、悲、喜這樣三個階段和兩次轉變。第2段寫悲,是對第1段樂的否定;第3段寫喜,又是對第2段悲的否定。經過這樣否定之否定,人物精神終於得到升華,內心矛盾也得到了解決。
這篇文章從思想內容方面來說,反映了蘇軾出任黃州貶謫時期複雜的世界觀。文章所寫到的由樂而悲,又以喜作結的思想變化過程,簡直可以看作他在這一時期思想感情演變過程的縮影。蘇軾在這一時期陷入了出世還是入世的矛盾苦悶之中。
他怎樣來看待自己被貶謫的不幸遭遇呢?他對人生道路上挫折何以自處呢?面對著巨大的打擊,他力圖從悲觀、頹喪的情緒里自拔、振作起來。這時給他精神以支撐的、熨平他心靈上創傷的,主要是佛家和道家的處世哲學。《前赤壁賦》里表現的「物與我皆無盡也」的這種思想,從本質上說,就是莊子「萬物齊一」的機械相對論的觀點。蘇軾在另一篇文章《韓尉公醉白堂集》里明確說:「方其欲行倒於一醉也,其得失、禍福、貴賤、賢愚,同乎萬物,而與造物者游。」意思是說,當我因酒醉倒的時候,那麼政治的得失,人生的禍福,地位的貴賤,才智的聰明愚蠢,都是差不多的,我與萬物同化,而與大自然同游。這種思想就是莊子「萬物齊一」的思想。他把得與失,禍與福,貴與賤,賢與愚這些相對立的東西,視為一體,免除了他們之間的界限,把人也等同於萬物,讓自己的精神和自然、宇宙相通。這段話可以作為《前赤壁賦》的註腳。蘇軾也是在黃州時期開始信奉佛教的。他在《黃州安國寺記》里說,「間一、二日,則往文香卜坐,身自省查,則物我兩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凈,染無自落,表裡肅然,無所輔立。」意思是,他在黃州時每隔一、二天,就要到當地安國寺燒香敬坐,自我反省。這時他進入一種境界,物我兩忘,身心皆空,頭腦完全清凈,而種種人世煩惱都會消除,從內心到外界,進入了自由自在的境地。《前赤壁賦》里所表現的那種超然物外、隨緣自適的思想,正是道家和佛家思想相互融合在蘇軾思想而起作用的東西。平心而論,蘇軾從超然達觀的態度來對待現實人生,雖身處逆境,仍就能夠熱愛生活,賦予人生以積極的意義,對此我們應給予肯定。但他在現實挫折面前表現了一種與世無爭、聽任自然的思想,這是他人生態度消極的一面,因為帶有濃重的虛無主義色彩。佛家、道家思想從根本上來說都是消極的。當然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他也只能用這樣一種哲學來應敷逆境,來求得自我解脫。
《前赤壁賦》通過對赤壁之游的敘寫來表達自己的宇宙人生見解。通過記述江山風月的清奇和對歷史人物的感慨,表現了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以後,那種精神苦悶和自我排遣,在曠達超脫的外表下潛藏著作者的抑鬱和感傷。作品雖然流露了一些虛無的現象和消極的情緒,反映了他深刻的思想矛盾,但也曲折反映了他對社會不平的憤恨,表現了追求自我解放的精神。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這篇文章寫在蘇軾走出監獄到達流放地的第三年,當時他幾乎喪失了人身自由,在這種極端困難、極端失意的情況下,他一點也不灰心喪氣,還是那麼坦蕩曠達,達觀的處世,並能看到物我無盡的一面。因此《前赤壁賦》的確有積極意義。
從藝術上看,《前赤壁賦》最可注意的有兩點:
一、本文做到了景、情、理三者的統一併融為一體。
寫景、抒情、說理在本文是有機統一的、密不可分的。這篇文章雖從記游寫起,文章開頭也一一交待了時間、地點、事由和人物,其實重點並不在記游,而是在辯論人生有什麼意義。所以這篇文章有很強的哲理性。但我們讀後會發現,蘇軾的高明之處就在於這種哲理並不是用抽象的哲學語言和嚴密的邏輯思辨來表現的,作者所採用的是因景而生情,借景而寓理的巧妙手法展開議論的。這就使形象性和哲理性統一了起來。
文章第1段描繪秋景,寫「清風徐來,微波不興」,「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這畫一般的優美景色是為了引出作者感情來的,因景而生樂。這是因景生情。這種清明、澄澈的美妙境界,成為一時獨立超然之情的基礎。這段寫景的意義遠不僅於此,正如前人評論所說,開頭一段寫到清風、明月、江水,這三者是一篇之張本。「張本」,復辟。作者不僅因景生情,而且借景寓理,用風、月、水這自然景物來為議論、說理部分復辟。有了這個基礎,
在第2段里客人的議論就用「羨長江之無窮」來扣住第1段的「水」,用「抱明月而長終」來扣第1段的「月」,用「托遺響於悲風」來扣第1段的「風」。這樣就把一種虛無消極的人生觀,藉助於具體現實的景物,形象的表現出來。
再看第3段,蘇軾反駁一開始就用「客亦知水與月乎?」來個針鋒相對。隨之就用水和月就近設喻,深入淺出地說明了事物具有變與不變的兩重性的道理。這樣說理一點也不顯得枯藻難懂。文章最後表現了對生活的熱愛,表達了知足長樂的人生態度。作者仍是信手拈來,用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來代表大自然對受貶謫人的美好賜予。寫來是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全文議論部分使自然景物具有了微妙的哲理和深厚的意蘊。寫景部分使人生哲理呈現出生動可感的形象。這就是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統一。所以該文讀起來,不僅有一種詩情畫意之美,更有一種被大家所稱道的理趣之美。
二、作為一篇散文賦,在形式上有許多獨到之處。
「散文賦」,顧名思義,是散文化的賦。它屬於賦的變體。它是在漢代大賦(偏重於形式)、魏晉時期抒情小賦(比較重視內容)、六朝的駢賦(講究對仗工整)和唐代律賦(對仗韻律,更加嚴格)之後,在唐代古文運動的影響下產生的。唐代杜牧有《阿房宮賦》,到宋初有歐陽修的《秋聲賦》。這類散文賦,既保留了賦的形式,又吸收了散文的氣勢和筆法,故稱文賦。
1、《前赤壁賦》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它創造性地運用了賦體主、客問答、抑客揚主的形式。本文在主、客之間,展開了關於人生意義的辯論,最終主說服了客,主客認識達到了一致。這是體現主客問答的一個方面。但這種理解還只是表面的。蘇軾運用主客問答形式,實在有創新。本文中的「客」,不應把他實指為某某人。主、客雙方不過是為展開議論的需要,而虛設的兩個思想對立面形象,即作者內心兩個對立方面。所以主、客所說的話,其實都是作者的內心獨白。主、客辯論,即是作者內心矛盾鬥爭的過程,也是他自己思想衝突、掙扎、爭脫的過程。
最後主說服了客,就是抑客揚主。這當然反映了作者世界觀積極的一面,戰勝了消極的一面。明確了這一點,我們前面曾講過的有人指實吹洞簫的客,是姓李的秀才,還是姓楊的道士,就大可不必了。
2、除結構外,本文語言也很能體現散文賦的特點,即有駢,有散,駢散結合。
「駢」,排偶;「散」,散文句式。作者不講求形式格律整齊,而追求行雲流水般的自然。全文雖保留了賦體句式整齊、對偶這樣一種傳統,運用了整齊的四、六句,還有不少的對偶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同時又穿插了散句單行的句式,使散、駢交錯出現,既能韻味悠長,富於節奏,又靈活自如,變化莫測,最終體現了散文的神韻。
3、作為一篇賦,還根據形式上的要求,做到了押韻,但不死板,它是隨著文章感情的抑、揚、起、伏,而句子駢散錯落,有時句句押韻,有時隔句押韻,有時三四句押韻,而且換韻很快,方式靈活。
如第1段,開頭是序,是散文。從「少焉,月出東山之上」開始,下面「間」、「天」、「然」、「仙」押韻;第2段從「其聲嗚然」開始,「慕」、「訴」、「縷」、「婦」押韻;第3段從「西望夏口」開始,「昌」、「蒼」、「郎」押韻。接著馬上換韻,「東」、「空」、「雄」押韻,接著換「鹿」、「屬」、「粟」押韻,又換「窮」、「終」、「風」。第三段又多次換韻,「往」、「長」押韻,後換「瞬」、「盡」押韻,又換「主」、「取」押韻,再換「月」、「色」、「竭」、「適」押韻,再換「酌」、「藉」、「白」押韻,由於押韻造成文章具有一種聲如珍玉,美如貫珠的韻味。注意有的韻腳並不全在句末,如句末尾是虛字的,往往在句前一字押韻,如「此非孟德困於周郎者乎?」末尾有兩虛字「者乎」,所以這句的韻腳在「郎」上。「順流而東也」,「固一世之雄也」。這樣處理儘管文章押韻,但句子仍是散文句式,讀來不僅朗朗上口,而且有和諧舒緩之妙,對文章的情感、語言起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所以本文在結構上、語言上、音韻上,都體現了散文賦的形式特點。這是一篇以文為賦的優秀作品。該文把傳統的賦散文化了,這是詩與文的統一。
把上述兩點綜合起來,我們會體會到蘇軾散文的風格、特點。《前赤壁賦》的理趣之美和自然之妙,是他的巨大藝術魅力之所在。正像蘇軾自己所說:「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因此我們說《前赤壁賦》代表了宋代散文賦的最高成就,這並不是過分的讚譽。
推薦閱讀:
※宋孝宗趙昚書《後赤壁賦》
※東坡赤壁詩詞微刊(2018.06)
※華清宮/赤壁詩詞
※湖北省「咸寧市」更名「赤壁市」合適嗎,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前赤壁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