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人物(慧可、慧皎、真諦、慧文、慧思)
二三 慧可(487—593)
慧可,一名僧可,是中國禪宗的第二祖。俗姓姬,虎牢人(今河南榮陽縣)。
他少為儒生時,博覽群書,通達老莊易學。出家以後,精研三藏內典。年約四十
歲時,遇天竺沙門菩提達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陽)游化,即禮他為師。慧
可從達摩學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達摩寂後,他即在黃河近邊一帶韜光晦跡;
但因早年已名馳京畿,許多道俗前訪問道,請為師範,他隨時為眾開示心要,因
而道譽甚廣。
天平初年(534)慧可到了東魏的鄴都(今河南安陽市北),大弘禪法,
有些學者不能理解他的學說,時常發生爭辯。當時門下擁有千人的著名學者道恆,
竟指慧可所說法要為「魔語」,密遣上足弟子和慧可詰難。但他的弟子聽了慧可
說法後欣然心服,反而不滿道恆。道恆因此更加懷恨慧可,甚至賄賂官吏,企圖
加以暗害。其間似乎和慧可宣傳宋譯《楞伽》的理論有關。起初,達摩把四卷
《楞伽經》授慧可說:「我觀漢地,唯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就
宣揚此經,但因宋譯《楞伽》文較難解,不如北魏菩提流支所譯的十卷《楞伽經》
文字流暢,所以當時北魏的學士多鄙視它。由於劉宋和北魏兩譯《楞伽》學說之
爭,牽涉到菩提流支,後世智炬的《寶林傳》等遂出現誣衊菩提流支因禪學思想
不同而毒害達摩的記載。
慧可在鄴都既受異派學者的迫害,其後即流離於鄴衛(今河南安陽、汲縣)
之間,所以到了晚年,並沒有多少隨從的弟子。但三論宗的學者慧布(518—
587)北游鄴都時,曾慕慧可而前去叩問禪法,得到印證。北齊天保初年(5
50)著名禪學者向居士致書慧可請教,並以詩文問答,受到了慧可的許多啟示。
在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進行滅佛運動,慧可和同學曇林曾努力保護
經典和佛像。後來他又南行隱居於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潛山縣),在這山裡傳法
與三祖僧璨。周武滅佛停止後,他又回到鄴都。隋開皇十三年(593)入寂。
談到慧可的禪法,就令人想到他的「斷臂求法」的傳說。智炬《寶林傳》卷
八載唐法琳所撰《慧可碑》文,記載慧可向達摩求法時,達摩對他說:求法的人,
不以身為身,不以命為命。於是慧可乃立雪數宵,斷臂表示他的決心。這樣才從
達摩獲得了安心的法門。因此「雪中斷臂」就成為禪宗一個有名故事而廣泛流傳。
但唐道宣《續高僧傳》卷十六《慧可傳》只說慧可「遭賊斫臂,以法御心,不覺
痛苦」,未提到求法事,因而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值得研究。但後來有關禪學的史
籍,如凈覺《楞伽師資記》、杜朏《傳法寶記》、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三、契
嵩《傳法正宗記》卷六等,多承襲法琳說而否定道宣之說,從而慧可這段「雷中
斷臂求法」的故事,仍為一般禪家所傳誦。
慧可的禪學思想傳自達摩,特別是達摩傳授給他的四卷《楞伽》重視念慧,
而不在語言。它的根本主旨是以「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這個思想經過慧
可的整理提倡,給學禪的人以較大的影響。
慧可又曾用詩句來表達他的禪學見解,他答向居士的函問說:「本迷摩尼是
瓦礫,豁然自覺是真珠,無明智慧等無異,當知萬法即皆如!……觀身與佛不差
別,何須更覓彼無餘(涅槃)?」這是用簡明理路表達出來的禪意。達摩「理入」
的根本意義在於深信一切眾生具有同一真性,如能舍妄歸真,就是凡聖等一的境
界。慧可繼承這個思想,指出生佛無差別的義理,直顯達摩正傳的心法。
從敦煌發現的禪宗文獻看來,其中有許多斷簡殘篇被認為是慧可所說的法語。
鈴木大拙所編《少室逸書》的《雜錄》第二之八十一至九十則,即是此類。其中
第八十三則關於「懺悔」的故事和《寶林傳》卷八所載唐房琯撰《三祖僧璨碑文》
的說法是完全一致的。
房琯的《僧璨碑文》,記僧璨請慧可為他懺悔。慧可說:「將汝罪來,與汝
懺悔。」僧璨覓罪不得。慧可就說:我已經為你懺悔了!《少室逸書雜錄》第八
十三則的記載和上面的問答形式大體相同,只加上一句僧璨最後答慧可時說「罪
無形相可得,知將何物來」而已。
後來宋《景德傳燈錄》卷三即據此寫成這樣的一則公案。這種罪性本空的思
想,成為後世禪家最樂道的一種說法。由於僧璨有這個體會,慧可才傳法給他。
慧可著名的弟子是僧璨和僧那,但兩人在《續高僧傳》都沒有獨立的傳記,
只在同《傳》卷三十五《法沖傳》中說到禪宗的師承時,言可禪師後有璨禪師
(即僧璨)、惠禪師、盛禪師、那老師、端禪師、長藏師、真法師、玉法師。以
上八人,沒有留下文字記錄。留下著述的有善禪師(出《楞伽抄》四卷)、豐禪
師(《疏》五卷)、明禪師(《疏》五卷)、胡明師(《疏》五卷)。此外遠承
慧可系統的有大聰師(出《楞伽疏》五卷)、道蔭師(《抄》四卷)、沖法師
(《疏》五卷)、岸法師(《疏》五卷)、宏法師(《疏》八卷)、大明師(
《疏》十卷)等。
僧那,略稱那禪師。據《慧可傳》:他本是個儒家學者,年二十一歲時在東
海(今山東)講《禮記》和《周易》,有弟子數百人。後來到了相州(今河南安
陽市北),遇到慧可說法,即率領學生十人從他出家受道。
(林子青)
二四 慧皎(497—554)
釋慧皎,會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縣西)人,俗家的姓氏不詳,是梁代著名
的佛教史學家。
他博通內外學,對於經律尤有研究。住會稽嘉祥寺(在今浙江省紹興市)。
每當春夏則講說弘法,秋冬則專心著述。他還曾住過宏普寺(在會稽),有豐富
的藏書,當時有名的藏書家梁元帝蕭繹任江州刺史時(540—547),曾到
他那裡來「搜聚篇翰」。那時候,涅槃學說由於梁武帝的提倡盛行,而持戒止殺
之風也見重於當世,他著有《涅槃經義疏》十卷,又著有《梵網經疏》,這些著
作都得到當時人的尊重,可惜早已亡佚。
他最大的貢獻是綜合了前人有關高僧的傳記,創造性地加以分類和編輯,成
為《高僧傳》十四卷,取材精審,義例明確,條理清晰,文采斐然,為佛教史籍
中的名著。
他的生卒年月都不詳。現行本《高僧傳》末,有僧果的題記,說慧皎在梁末
承聖二年(553)避侯景難,遷地湓城(今江西省九江市),不廢講說。次年
二月逝世,年五十八。江州僧正慧恭為之經營,葬於廬山禪閣寺墓。僧果和慧恭
都實有其人,見於《勝天王般若經序》。但是這段記載,不僅道宣的《續高僧傳》
卷六《慧皎傳》中沒有提到,其前的隋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卷十一,和其後的
唐智旻《開元釋教錄》卷六,五代義楚的《釋氏六帖》卷十所記的慧皎事迹中也
都沒有言及,可見他們都沒有看到這段題記;題記當為後人所附入。
(蘇晉仁)
二五 真諦(499—569)
真諦(梵名波羅木陀),西印度優禪尼婆羅門族,原名拘那羅陀(華言親依)。
少時博訪眾師,學通內外,尤精於大乘之說。他以弘道為懷,泛海南遊,止於扶
南國。梁武帝大同年間(535—545),派直後(官名)張汜送扶南國的使
者返國,訪求名德和大乘諸論、《雜華》等經。彼國乃請真諦來華,諦欣然同意,
帶著經論梵本二百四十夾,於中大同元年(546)八月到達南海郡(今廣東省
南部),當時他已年垂五十了。隨即北上,沿途停留,至太清二年(548)八
月才到建業,武帝深加敬禮,使住寶雲殿。方將從事翻譯,即發生侯景之亂,不
果所願,乃往東行。太清四年(550)他到了富春(今浙江省富陽縣),縣令
陸元哲迎住私宅,為招集沙門寶瓊等二十餘人,布置譯場,請他翻譯。是年十月
起,始譯《十七地論》、《中論》等,不久因世亂中止。大寶三年(552),
他應侯景之請回到建業,住於台城,不久侯景兵敗東遁,梁元帝即位,改元承聖,
建業地方秩序逐漸恢復,他遷住正觀寺,和願禪師等二十餘人,翻譯《金光明經》。
其後,從承聖三年到敬帝紹泰三年(554—557),他歷住豫章(今江西省
南昌)寶田寺,新吳(今江西省奉新縣)美業寺,始興(今廣東省曲江縣)建興
寺,還到過南康(今江西省贛縣西南)。陳武帝永定二年(558),他再到豫
章,住棲隱寺,又轉往晉安(今福建省晉江縣)住佛力寺。在這一時期內,他轉
徙各地,生活極不安定,但仍隨方翻譯講習,未嘗中止。雖年已六十,仍與前梁
法侶僧宗、法准、法忍等重新核定所翻諸經論。逾二載,於文帝天嘉二年(56
1),從晉安搭乘小舶到了梁安郡(今廣東省惠陽一帶),住建造寺譯講《解節
經》等。三年(562)九月,譯事事一段落,遂泛海西行,擬還本國,不料風
向轉變,十二月間又飄回廣州。刺史歐陽頠請他為菩薩戒師,迎住制旨寺。天嘉
四年(563),他應慧愷、歐陽頠等之請,譯講《大乘唯識論》(即《唯識二
十論》)和《攝大乘論》等。五年(564)又譯講《俱舍論》。天康元年(5
66)二月他應慧愷、僧忍之請,於顯明寺重治《俱舍論》譯文,再一次闡講論
義。光大元年(567),重治《俱舍論》完畢,又為僧宗、法准等再講《攝大
乘論》一遍。二年(568),在南海郡應法泰之請,譯講《律二十二明了論》。
是時慧愷在智慧寺代真諦為僧宗、道尼、智敫等同門二十餘人及其他學士七十餘
人講《俱舍論》。六月間,真諦有厭世之意,往南海北山將欲自盡,慧愷追至挽
留,道俗和刺史歐陽頠等跟著都來勸阻,他還居王園寺。八月,慧愷講《俱舍》
未及半部而病卒,真諦為之大慟,惟恐《攝論》和《俱舍》從此無人弘傳,特地
邀集道尼、智敫等十二人,勉勵他們誓弘二論,勿令斷絕。他並接著講《俱舍論》,
講到第五《惑品》,亦因病中止。宣帝太建元年(569)正月十一日入寂。弟
子法海收集他的文稿,編為部軸。真諦平時生活嚴肅,在廣州時常別居水洲,衣
食之奉,節儉知足。弟子等受他的熏陶,也都勤奮稟學,晨夕不懈,形成一種刻
苦篤實的學風。及真諦歿後,弟子們分歸各地,弘傳其學,因而形成攝論師學派。
真諦在華期間,雖因世亂,不遑寧處,但他隨方譯出經典部卷之多,仍為同
時諸譯師所不及。他所譯經論及講述疏記,據《歷代三寶記》所載共四十八部、
二百三十二卷(內有重出和他家混入的),《開元錄》刊定其譯籍為三十八部、
一百一十八卷。
從真諦所譯經論的內容來看,他所弘揚的主要是瑜伽學系無著、世親之學。
象《決定藏論》,即是《瑜伽師地論·抉擇分》的一部分,《三無性論》相當於
《顯揚聖教論》的《成無性品》,《解節經》勘同《解深密經》的序和《勝義諦
相》二品,《轉識論》相當於《唯識三十論》,《唯識論》(唐譯作《唯識二十
論》)、《中邊分別論》、《攝大乘論》等一系列的瑜伽學系主要經論,他都已
譯出。中土瑜伽學系的規模,可以說是由他開創的。他學說所宗,特別重視《攝
大乘》和《阿毗達磨俱舍》二論。他譯講這二部論時,已年近七十,而且是他覺
得在中土道缺情離,不副所懷,一再決心西歸都未得遂之後,才應道俗懇請而翻
出的;他又仔細地治定譯文,反覆講解,並特囑弟子道尼等立誓弘傳,可見他的
懇摯之忱和鄭重其事的態度。這兩部論在印度佛學史上,都是劃時代的名著,組
織嚴密,義理豐富,可以說是其以前大小乘各種學說的總結。他重視兩書,顯示
他對於整個佛學體系的理解和弘法重點之所在。
真諦生於西印優禪尼國,和西印著名的佛教義學中心地伐臘毗相近,伐臘毗
是當時正量部的根據地,由此可以推想他初期承學的當與正量部有關。在他的譯
籍中,最後所譯的《律二十二明了論》,就是以二十二個提綱頌文來解釋正量部
律相要義的論書。如以《明了論》和東晉孝武帝太元六年(381)來華的竺曇
無蘭所譯的《離欲優婆塞夷具行二十二戒文》,以及劉宋文帝元嘉八年(431)
由南海闍婆(今南洋爪哇)來華的求那跋摩所譯的《優婆塞二十二戒》一起考察,
可以見到正量部和其他教團不同的新的實踐條在各處擴充教勢的一斑。又在真諦
所譯的《部執異論》上,也見到正量部見解的混入,如《論》中述可住子部(即
犢子部,正量部從此派生)根本教義處,就有不見於其他漢、藏譯本的「三種假」、
「一切眾生有二種失」等十餘條執義。從這些地方,都看出真諦曾受過正量部教
養的色彩。此外,他還譯出《婆藪槃豆傳》一卷,《翻外國語》(一名《雜事》,
已佚)七卷,僧佉外道《金七十論》二卷,對於當時佛學界,都是很有意義的介
紹。至於舊傳真諦曾譯《大乘起信論》二卷,此蓋出於後人的偽托。在真諦歿後
僅僅二十五年撰成的隋法經等《眾經目錄》,即說「勘《真諦錄》無此論」,而
列之於疑惑部。此書不但文獻無征,而且所表現的思想體系,亦與真諦學說厘然
有別,故不能作為真譯譯籍看待。
真諦的翻譯,大都保存了原本的面目。文字雖然有些艱澀,或雜入他自己的
解釋,但從其師承來說,大體是正確的。後來玄奘門下對其譯文批判未免有過分
之處。又真諦傳譯主要經論大都經過講解。弟子們記述師義,通稱疏、釋,亦稱
註記或本記。綜計屬於撰述者達二十餘部,可見他不僅是著名的翻譯家,而且是
極淵博的義學大師。這些疏記上保留了大量印度解釋經論的傳統學說及有關文獻,
是有價值的研究資料,可惜都散失不傳,僅可於後人著述稱引文中略見一斑而已。
此外,真諦還撰有《佛性義》三卷、《禪定義》一卷、《眾經通序》二卷,大都
同樣由弟子們輯述而成。
參加真諦譯場的人,最初有沙門寶瓊、願禪師等,繼有沙門慧寶擔任傳語,
居士蕭桀擔任筆受。六十歲以後,真諦已漸善解華言,不須傳譯,當時擔任筆受
的有僧宗、法虔、慧愷和法泰。至於他晚年的譯事,則和慧愷合作最為密切。相
傳真諦所帶梵本達二百四十夾,其中《華嚴》、《涅槃》、《金光明》三經存於
建業,其餘梵本都在廣州制旨、王園二寺。譯出經論僅占其中一小部分,而部卷
已甚可觀。他遭時多難,又缺乏得力的助手,以致未獲大量譯本。
真諦門下,以僧宗、法准、慧愷、慧曠、法泰、道尼、智敫及居士曹毗等為
最著名。特別是慧愷助師譯《攝大乘》、《俱舍》二論,建議重治《俱舍》譯文,
並記錄口義,最著功績。真諦嘗有相見恨晚之嘆。現存他所撰《攝大乘論釋序》、
《俱舍釋論序》、《唯識論後記》及《律二十二明了論》的《後記》四篇,為僅
存的成於真諦生前的可靠史料。
真諦所傳之學,在梁、陳二代並不顯著,歿後由於諸弟子返還各地傳播,從
廣州延至閩、越,漸及九江、建業等處。到了隋初,靖嵩傳法泰之學北上彭城,
道尼從九江應召入長安,其學遂傳於北土。當時北方著名地論學者曇遷,獲讀新
譯《攝論》,備極推崇,及應召入長安,剏講《攝論》,請從受業者竟達千數。
名僧慧休(玄奘曾從受學),以及北地《攝論》學者道英、道哲、靜琳、玄琬等,
都出其門下。當時長安名德慧遠,亦敬禮聽受,其弟子凈辯、凈業、辨相等都相
從研習《攝論》。而靖嵩的弟子智凝,講《攝論》於蜀地,傳播的區域益見擴大,
瑜伽系無著、世親的《攝論》之學,至是遂遍及各地。它和流行北地的地論師學
系並傳,各尊所聞,莫衷一是。終於導致唐初玄奘之西遊求法,解決疑難,而其
結果乃有完備的新譯瑜伽學說,其影響可謂深遠了。
(游 俠)
二六 慧文(約六世紀)
慧文,一稱慧聞;他的籍貫和生卒年月,傳記不詳。據《佛祖統記》卷六
《慧文傳》稱他是東魏孝靜、北齊文宣時(534—559)「行佛道者」,另
一說他是北齊時(550—577)專業大乘的人。
根據慧思自述的《立誓願文》和道宣《續高僧傳》卷十七《慧思傳》,可知
慧思生於515年,寂於577年,他自稱二十歲到三十八歲遍歷齊國,學習摩
訶衍及親近諸大禪師。在三十四歲那一年(548),受信州刺史的苦留,建立
禪齋,說摩訶衍義;以後他就由北而南。慧思在親近慧文並獲得開悟,至遲是在
他三十四歲之前的一、二年。這時慧文已是「聚徒數百,眾法肅清,道俗高尚」
的有聲譽的大禪師了。慧思因聞名而往歸依「從受正法」,在親近慧文的第二夏
而大悟。故慧文的弘化時期當自東魏開始,《佛祖統記》並說他「道化行於北齊
受禪(550)之後」。《釋氏稽古略》卷二稱慧思依慧聞開悟為梁承聖三年
(554),是不大可靠的。
相傳慧文是無師自悟的。他因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體會到「三智實
在一心中得」;又因讀《中論》四諦品,因緣生法即空、假、中一偈,聯繫構成
了慧文一心三觀和所觀的一境三諦的思想的禪法。其後慧思傳承了這法門而傳給
智頠。到了智頠它的內容更加以充實,從修觀上更開展為一念三千的三諦圓融觀,
以為天台一宗的教觀中心。慧文即是這方面奠定基石的人。
慧文的禪法,似包含有中國初期傳入的《安般守意經》、《般舟三昧》等,
而以般舟系的大乘禪法為其心要。
鳩摩羅什(401—413)在長安傳譯的《智度》、《中》、《百》、
《十二門》論和有關禪經(《坐禪三昧經》、《禪法要解》等),學風在當時中
國北方的影響當能存在。慧文遠承其學,近復取資於北地六家禪師明、最、嵩、
就、鑒、慧用心之法,更發展之。其一心三觀之說,和當時傳菩提達摩二入四行
的壁觀禪慧可(487—593)於東魏天平初年(534)在鄴都「盛開秘苑」,
依《楞伽經》藉教悟宗似相呼應。傳之于慧思,思又傳之於智顗,乃構成教觀兼
備,建立了天台宗。
慧文禪法,雖資取於諸家,但師承是很不明的。天台宗建立以後,為了教人
信服,智頠門人灌頂(561—632)曾在敘《摩訶止觀緣起》中,援用北魏
曇曜譯的《付法藏因緣傳》二十三祖的系統,提出了「金口所記」和「今師相承」
的說法。金口所記,後來湛然名之為金口口承是「從前向後」,從大覺世尊法付
第一祖大迦葉到第二十三祖師子止,以其中第十三祖為龍樹。為慧文所祖承。蓋
謂「文師用心一依《釋論》(《大智度論》),論是龍樹所說,《付法藏》中第
十三師。智者《觀心論》云:『歸命龍樹師』,驗知龍樹是高祖師也」(《摩訶
止觀》卷一)。「今師相承」是由智頠追溯師承業于思、文,而上接龍樹,所謂
「台(智頠)衡(慧思)慧文宗於龍樹」(《摩訶止觀》卷一)。今師即指智頠
而言。
除了上述的兩種相承之說而外,後來湛然在《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卷一,
還提出與天台法門有關的九師相承問題。即列舉明、最、嵩、就、鑒、慧、文、
思、頠九人,並簡單地說到九人用心的法門。九師中前六師,除「最師」是曇無
最外,其餘身世不詳。據說,九師是記在《國清廣百錄》(原書已佚),且是不
識根源的人所記;《續高僧傳》的《慧思傳》中也說,「思又從道於就師,就又
受法於最師」;並說慧思開悟後「往鑒、最等師述己所證,皆蒙隨喜」;故前六
師中至少最、就、鑒三師在慧文與慧思之間無疑是有深切的關係的。
(石鳴珂)
二七 慧思(515—577)
慧思,俗姓李,後魏南豫州汝陽郡武津縣(今河南上蔡縣)人。十五歲信仰
佛教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後嚴守戒律,平時不常和人來往,每天讀誦《法華》
等經,數年之間便滿千遍。又因閱讀《妙勝定經》,開始修習禪觀。外出參訪,
尋問禪法,常於林野間經行修禪。中間曾往投當時著名的慧文禪師,從受禪法,
白天隨眾僧事,夜間專心修禪,結合《法華經》意,悟得法華三昧。他復將自己
的領悟,請教於鑒、最諸禪師,得到他們的讚許,聲譽遠播。以後他遊行各州,
隨從他學習禪法的徒眾不斷增加。為了給徒眾講習禪學,他著手從大小乘經論中
採集有關法門,加以貫穿解說。三十四歲時(548)在兗州講禪法,因徒眾人
品複雜,時生是非,遭遇邪師的猜忌謀害,從此中止北游,率眾南行。先到信州,
後入郢州,隨地應請講說大乘。在郢州又遭惡人在食物中置毒加害,徒眾有三人
因中毒致死。梁代承聖二年(553),率眾再向南行,到了光州,次年入住大
蘇山,在開岳寺、觀邑寺講《大品般若經》,信眾日增,因此發願寫造金字《般
若經》,四十四歲時(558),於光城縣齊光寺實現了寫金字經本並貯以寶函
的心愿。他極重視這件事的完成,特撰《立誓願文》,敘述自己出家學道、習禪
以及在各地游化迭遭諸異道擾亂毒害,因而發心寫造金字經本的因緣,立誓修禪
解脫法、得神通力、弘揚般若、廣度眾生的大願。由於這篇《立誓願文》的流傳,
更引起了遠地信眾的歸仰,遠來歸從他的人益多。以後創立天台宗的智頠,就是
在這時不避戰亂,遠來光州師事他的。慧思在光州游化歷時十四年,乃於陳代光
大二年(568)帶了徒眾四十餘人前往湖南、入住南嶽。在那裡繼續提倡修禪,
陳地信眾望風歸附,陳主迎他到陳都建業,住棲玄寺,講《大品般若》。他很感
慨當時南地佛學界偏重理論,輕視禪觀,於是雙開定慧兩門,日間談理,夜間修
禪,同時講說禪波羅蜜,陳主尊他為大禪師,傾動一時。後又還住南嶽,繼續傳
授禪法。他平時奉持大戒,衣服只用棉布,寒冬添鋪艾葉以御風霜,《續高僧傳》
特別稱讚他慈行可風。陳太建九年(577),他特從山頂下來,住半山道場,
大集徒眾,勸勉勤修法華、般舟三昧,語極苦切,於是年六月卒於南嶽。
慧思年輕時出家,即特別注意行持。自從發心習禪,及參訪諸禪宿以來,更
接觸到當時北方佛教學者所特有的躬行實踐的學風,使他深信由定發慧的學道之
路。他的禪學思想重視般若,以後到處講說般若,發願守護弘揚,這就使他的禪
法儘力於引發智慧、窮究實相。這一傾向,也和他親承慧文禪師的傳授有關。慧
文是北齊一代最著名的禪觀學者,他所提倡的禪法即是定慧並重的。特別在慧這
方面,慧文對於《大品般若》上講到三種智慧(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可
次第證得亦可同時得到的道理,有其獨到的見解。慧思得其真傳,更結合到他自
己對於《法華經》的領會,在禪學的理論和實踐上,又提出獨到的說法。在理論
上,關於智慧,他根據《法華經·方便品》,提出窮究諸法實相的「佛之知見」
作為一切智慧的最高標準。關於實相,他也根據《方便品》,特舉唯佛與佛
乃能窮盡的境界,即所謂諸法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
究竟等十項,為攝一切法實相,且具有圓滿意義的主要內容,並據此建立了所謂
「十如」實相之說。又據《大智度論》分析「如」有通別之說(見《智論》卷三
十二)以闡明十如相互間的關係。在實踐上,他也結合到從《法華經》上體會到
的圓頓法門,用來修習法華三昧,並還具體地推廣應用於日常行事上,倡導了
「法華安樂行」的實踐行法。
由於慧思長期持誦《法華》,對它有極深刻的信仰,所以他的中心思想雖屬
於《般若》,但更推崇《法華》。認為從佛的教化輾轉增勝上看,《法華》所說
要比《般若》更進一步。稱《法華》為大乘頓覺疾成佛道的法門,好象蓮花一樣,
一花而具眾果,利根菩薩一心一學,一時具足,非次第入。他曾命其弟子智頠代
講《大品般若》,講到一心具足萬行處,慧思特別指示說,《大品》所講還是次
弟義,到《法華》才講圓頓義。對於智頠後來創立以《法華》為中心的天台宗學
說,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另外,慧思的思想也和當時開始流行的《地論》、《攝論》的學說有了接觸,
多少受到些影響。如關於諸法實相的看法,《般若》、《法華》說一切法無自性、
不可得,原從客觀上說,色、心諸法是平等的,慧思則有心法為中心而談諸法實
相的傾向(見《無諍三昧法門》卷下),因而和同時講「三論」一系學者的實相
觀有所不同。這一傾向,對於以後智頠所倡說的一念三千和圓融三諦等觀心釋的
說法,無疑也起了作用。其次是關於心識的看法,慧思認為心法可分為根本心識
和枝條心識二類(見《無諍三昧法門》卷下),說六識為枝條心識,是心之相,
有假名識、動轉識等異名;六識的本體為根本心識,是為心之性,亦稱為如來藏。
他這樣說法,雖未明白主張有八識,而對於心的看法不局限於六識則顯然可見。
他把心體聯繫到當時所說的真心、如來藏等概念上去,但沒有很好地加以辨別,
所以關於這一方面的見解,多少和後來流行的《起信論》的議論相近,這可能代
表了當時一部分習禪者的心識觀。
慧思對於所習諸經論,每有他獨自悟入之處,多結合實踐加以申說,他的著
作大都出於口授的記錄,自具體系。見於記載的有《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二卷、
《立誓願文》、《隨自意三昧》、《法華安樂行義》各一卷,《大乘止觀法門》
二卷等。《止觀》一書頗受宋、明以來台宗學者的重視。
慧思的門下頗多,最著名的當推善於發展師說,創立天台學系的智頠(見本
書「智頠」條),其次有新羅人玄光及大善。他如南嶽的僧照、枝江的慧成、江
陵的慧威等都著名於一時。玄光將南嶽思想傳入新羅,為以後台宗教義流行於朝
鮮半島的先驅。
(游 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