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與工夫茶丨這些民國大師們最放不下的這杯工夫茶

民國那個大時代里,大師輩出,群星璀璨,魯迅、胡適、林語堂、徐志摩、張愛玲、錢鍾書、周作人、冰心……我們追隨大師的足跡,時空交錯里,大師們啜飲一盅工夫茶,賭書潑茶般的愜意自在,平靜而愉悅,工夫茶在兵荒馬亂的時代也能存在,一杯工夫茶香,瀰漫在民國大師們的寫作台前。

魯迅

舊方式飲茶,飲得是工夫茶

文人尚茶,魯迅先生生於江南茶鄉,茶從為離開過他的生活,以茶會友,光顧茶館,甚至與許廣平這一位擅長工夫茶泡法的美女結緣,工夫茶從此在魯迅的生活里。其弟周作人說,「魯迅用的是舊方法,隨時要喝茶,要用開水……就是在三伏天,也還要火爐……茶壺照例只是所謂「急須」,與潮汕人吃功夫茶所用的相仿,泡一壺只可供給兩三個人各一杯罷了,因此屢次加水,不久就淡了,便須更換新茶葉。」

周作人

周作人

喝工夫茶更有道。

回首民國時期,茶與讀書,寫文無法分開而論的算是周作人了吧。廣為傳頌的名句:「用素雅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此句隱約窺見工夫茶的影子。事實上,飲茶的方式中,從明代以來,再也難不見唐宋時期多人煮茶品茗的場景,更多的強調三兩人飲茶的意趣,這種喝法在當今最具傳承和代表性的當屬潮州工夫茶。馳名在外的工夫茶對於周作人來說並不陌生,如未曾喝過工夫茶,周作人不會有「閩粵有所謂吃功夫茶者自然更有道「這樣的感慨。工夫茶在於周作人來說更合乎自己對與茶道的理解。

梁實秋

茶之以釅勝者莫過於工夫茶

梁實秋喝工夫茶,喝出了著名的《喝茶》文章。據說是在青島時遇到了一幫潮州朋友,從此進了一個潮州工夫茶圈子,「茶之以濃釅勝者莫過於功夫茶。《潮嘉風月記》說功夫茶要細炭初沸連壺帶碗潑澆,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我沒嚼過梅花,不過我旅居青島時有一位潮州澄海朋友,每次聚飲酩酊,輒相偕走訪一潮州幫鉅賈於其店肆。肆後有密室,煙具、茶具均極考究,小壺小盅猶如玩具。更有孌婉卯童伺候煮茶、燒煙,因此經常飽吃功夫茶,諸如鐵觀音、大紅袍,吃了之後還攜帶幾匣回家。不只是否故弄玄虛,謂爐火於茶具相距七步為度,沸水和溫度方合標準。與小盅而飲之,若飲罷逕自返盅於盤,則主人不悅,須舉盅至鼻頭夢嗅兩下。這茶最具解酒之功,如嚼橄欖,舌根微澀,數巡之後,好像越喝越渴,欲罷不能。喝功夫茶,要有工夫,細呷細品,要有設備,要人服侍,如今亂糟糟的社會裡誰有那麼多的功夫?紅泥小火爐哪裡去找?伺候茶湯的人更無論矣。」

時局動蕩的民國,潮州人依舊以自己的方式淡然沿襲這工夫茶的沖泡方法,對於工夫茶的描寫足見這位喝慣了龍井的杭州人內心的震撼。

林語堂

工夫茶是他的生活藝術

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

這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生在茶鄉漳州,曾經遠渡重洋,最後定居台灣。縱觀他一生的休閑生活之道,工夫茶對他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重要原因。

漳州在地理位置上與潮州相鄰,同樣流行工夫茶的沖泡法,林語堂在精緻的工夫茶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飲茶之道與生活藝術。

「茶爐火都置在窗前,用硬炭生火。主人很鄭重地煽著爐火,注視著水壺中的熱氣。他用一個茶盤,很整齊地裝著一個小泥茶壺和四個比咖啡杯小一些的茶杯。再將貯茶葉的錫罐安放在茶盤的旁邊,隨口和來客談著天,但並不忘了手中所應做的事。他時時顧看爐火,等到水壺中漸發沸聲後,他就立在爐前不再離開,更加用力的煽火,還不時要揭開壺蓋望一望。那時壺底已有小泡,名為「魚眼」或「蟹沫」,這就是「初滾」。他重新蓋上壺蓋,再煽上幾扇,壺中的沸聲漸大,水面也漸起泡,這名為「二滾」。這時已有熱氣從壺口噴出來,主人也就格外注意。到將屆「三滾」,壺水已經沸透之時,他就提起水壺,將小泥壺裡外一澆,趕緊將茶葉加入泥壺,泡出茶來。」

這一段文字彷彿令人回到了兒時爺爺沖茶的時候,最地道的工夫茶回憶被林語堂先生帶到了高樓林立,時尚摩登的美國,成為他精神世界裡思鄉的紐帶。「只要有一隻茶壺,中國人到哪而都是快樂的。」小編認為,學貫中西的林語堂也許可以算是早期的國際工夫茶文化的快樂傳播者了。

工夫茶是當仁不讓的最具文人茶道的氣質,在漫長的歲月中,在動亂與和平的年代裡生生不息,是眾多民國大師的尋常生活方式,它在一場時代變革的思想潮流中,成為客廳里大師學術與思想交流的媒介,見證時代的發展和變遷。

工夫茶作為一種文化生活方式,歷史悠久而充滿活力,在如今,依然以最親民的方式帶給人們物質與精神上的滿足,大師可以享有,平凡的我們更應該擁有。

end


推薦閱讀:

大師夏仲奇遺例解讀之《小偷與盜賊》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
震 撼|星雲大師自詰:我像一個和尚嗎?
吳山林大師(少林禪武醫第十六代傳人)
印光大師:勿以能夠修功德的錢拿去做折福事(文白對照)

TAG:工夫茶 | 大師 | 民國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