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性格新說:內向者優

性格新說:內向者優

針對性格內向的人最常見的指責有兩種——他們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和孤僻而不愛交際的。

  實際上,性格內向的人不僅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事實上還可能恰恰相反。他們集中注意其內在世界的能力,以及對感覺和體驗進行反思的能力,使其能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和他人。那些好像是自我中心的東西,事實上正是能夠切身理解他人所處境地的能力。

  性格內向的人並不是不愛交際——他們只是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社會交往而已。性格內向的人只需要很少的朋友關係,但喜歡與較多聯繫和與朋友親密相處。因為與其他人交往會花費大量的精力,所以他們不願意將太多的精力用於社交活動。交談需要花費精力,這也是為什麼雖然他們時其他人很感興趣,卻更喜歡觀察他人的談話而不願加入其中的原因。

  只要是處於人群之中,或是坐在看台上為自己的隊伍瘋狂地歡呼時,性格外向的人就會產生快樂感。安靜地坐在邊線外,會使他們因厭倦而頹喪。由於性格外向的人是從社會上和活動中獲得精力,他們喜歡在城鎮中,像蜜蜂采蜜一樣地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他們說,只要給我一些刺激性的驚喜,我就可以離開了。再一次強調,這只是參加社交活動的不同的方式而已,內向者不必努力地改變自己的性格發展,因為每個人的性格是不同的。

  利用你的性格,而不是對抗它

  性格內向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個性特徵。它與害羞和具有孤僻的性格特徵不同,與疾病無關。它也不是您能改變的事物。但是您可以學著利用它,而不是對抗它。

  性格內向的人最顯著的特徵是他們精力的來源:他們從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中獲得精力。他們善於保存精力,但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並體驗到不舒服的「刺激太多」的感覺,他們需要限制自己的社會交往,以免被弄得精疲力竭。

  性格外向的人最明顯的特徵是什麼?他們精力的來源是外部世界——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形形色色的人們、不同的場合和事物。長時間置身事外、沉思、獨處,或是只與另一個人待在一起,難以使他們感覺興奮。然而,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對做事的時間及休息的時間加以平衡,否則,他們會在多種多樣令人焦急的活動中迷失自我。

  除了精力的恢復,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人還有兩個根本的不同,即他們對刺激的反應,以及他們對知識和經驗的接近方式。性格外向的人因多種多樣的刺激而獲得這樣或那樣的成功,而性格內向的人卻會覺得那樣的刺激太多了。類似地,性格外向的人在積累知識和經驗時,一般會將網撒得很開,而性格內向的人喜歡進行窄一點、深入一點的研究。

  停止「改變自己」

  我們的文化重視並推崇外向的特性。我們重視行動、速度、競爭和魄力。所以,不奇怪人們會很排斥內向的個性。

  《類型論》一書中的研究結果表明,性格內向與外向的人在數量上大約是一比三。因而,性格外向的人得到了大多數的好讚譽,而性格內向的人就註定要承受極大的壓力,需要對外部世界作出反應並順從外界的要求。

  現在,應該是我們的文化對內向性格加以認可的時機了,應該讓性格內向的人認識到自己是多麼的獨特。我們應該停止嘗試適應外向的文化,並停止「改變自己」,我們需要欣賞自己固有的個性。

  記住,每一個人都是多面的。性格內向和外向就如其他很多品性一樣被分類為好或不好是不正確的。我們需要從具有不同才能的人那兒學習,我們的社會將從人性的所有方面獲益。

  很顯然,性格外向的人很有魅力,他們對內向的類型來說是很好的平衡,他們幫助我們走出去四處活動,而內向者幫助他們減慢匆匆的步伐。同時,性格內向的人將很好的品性帶到了這個集體:譬如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對每一個相關人員因變化而受到影響的體會、觀察力,擺脫限制、思考問題的習性,作出不尋常決定的意志力,以及使外界放緩腳步的潛力等。

推薦閱讀:

怎樣發揮你的內向力?
改變真的這麼難嗎?(七)
內向與自卑
內向者無敵(三)
知乎100問之001:外向者更吃香的社會,內向者如何建立優勢?

TAG:性格 | 內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