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繫辭
06-12
《易經?繫辭》通講(上)老蓮農2010-10-15 07:52:24
前段時間碰到一個朋友,當年我們一起學佛學了十幾年,他最喜歡《金剛經》。十幾年來,一抱著《金剛經》就如痴如醉,也不看其它的東西。問他為什麼?他說《金剛經》是六百卷《般若經》的核心,學這個全部佛法就都有了。但是最近,他煩惱重重,因為金融危機來了,他的股票套牢損失嚴重,投資了幾套房子也成了負擔,心裡很著急,一下就覺得回不過神來。怎麼回事呢?自己以前天天學《金剛經》,天天修觀心法門,修得不亦樂乎,怎麼現在想觀心都觀不起來了呢?這個煩惱一來怎麼這麼厲害呢?於是他對我說,不行,看來以前專學《金剛經》還是有問題,我要回到釋迦牟尼的原典上去,去學小乘的《阿含經》原典,要從苦集滅道這四聖諦中從頭學起。我就跟他說,你說對了,學佛就是要從基礎學起,由學四聖諦而發起出離心、解脫心才行。所以,整個佛教思想的基本著眼點,就是建立在對現實悲觀的基礎之上。這個世界確實是虛幻的,我們不必要、也不應該執著在這些東西上。你必須要認這個賬,才有資格說學佛教。如果對比一下的話,中華文化體現的就是易道一陰一陽的陽性一面,具有積極入世、不斷生髮的一面;佛教的基本思想體現的則是易道陰性的一面,具有一種收藏、收斂、出離遁世的一面。對於易道來說,陰陽的任何一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須同時俱備才共同構成大道的本來面目。只不過在不同的文化當中,因緣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取捨,有不同的側重點、著眼點。為啥子漢傳佛教能夠把大乘菩薩道的精神樹立起來?東南亞一些國家,同樣經歷了那麼多年佛教的發展,為什麼還是小乘佛教的那一套呢?就是因為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在中華文化的啟發之下,佛教中積極入世的一面,大願菩薩普度眾生的一面被發揚出來,形成了漢傳佛教的主流。所以,大乘菩薩道的入世精神,只能在中國才找得到,在其它像東南亞一帶傳承的原始佛教國家裡,就很難看到了。當然,如果你要學習四禪八定,南傳佛教裡面的方法就可能比漢傳佛教中系統一些。但是,就算你入了四禪八定,能住山洞打坐,一定幾十天又能怎麼樣呢?還得回到滾滾紅塵中才能普度眾生。我們要看到這一點,佛教之所以容易給大眾造成消極避世、四大皆空、看破紅塵的感覺,確實跟佛教的理論基礎有關係。一般人不可能深入經藏,只能看到這些基本現象,所以產生誤解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前面講了「生生之謂易」,因為這是易道最核心的精神,也是中華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所以我們前面說得比較開,多發揮了一些,也是希望大家把對中華文化的信心真正樹立起來。下面一句「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萬物之所以成象,是由於乾卦的本性,即生生不息的純陽之性。這個乾陽之性顯現在人道上,體現來的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家可以好好體會下這個「天行健」的感覺,像天一樣健全、健康、永遠運轉不息,永遠不出毛病。乾道就是因為這種特性,才能夠成就萬物之象。所以乾卦的一陽之性,是成就天地萬象、人間萬象的基本動力。乾卦的《彖辭》裡面有「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之說,我們看世間萬物形形色色,包括我們在座各位的不同的個性命運,都是來自於乾道變化。所以乾道變化,就是萬物之所以成其為萬物、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根本動力和源泉。「效法之謂坤」又怎麼講呢?坤卦在《易經》裡面體現的是純陰之性。陰性是有特點呢?坤卦《彖辭》說「大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所謂獨陽不生,孤陰不長,陰陽是要相互配合才能產生萬物。坤卦的特性、這種純陰之性不是自己做主,而是順承於乾天之陽性。效法,就是順承、仿效。順承於乾天,就是坤卦的使命,落實到社會人生上面,也是如此。我們學習乾卦,就是要學習天行之健,學習那種生生不息的精神;學習坤卦,就是要學習萬物資生、順承於天的這種德行。關於乾坤二卦的特性和作用,我們在第一章講「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時講得很詳細,這裡就不多說了。下一句「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極數,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說,極數就是窮盡、窮究、追根到底地研究易之象數。如果能夠窮究易卦的六爻之數,能夠完全徹底地了解易卦、了解易道陰陽變化的根本規律,你當然就能預知未來之事,這就稱之為易占。這種講法為歷代注易者所公認。那麼在方山易裡面,還有更深一層的解釋。本光法師說的極數,是特指一卦中的最上一爻。如果是陽爻極數就是上九,陰爻極數就是上六,即特指上九陽極之數和上六陰極之數。「極數知來之謂占」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窮極則變,一個卦由初爻一直發展到了上九、上六,就到頂了,就不得不變化了。極數知來,就是你從一卦的極數上面,就可以推斷出下一個卦象來,這就叫做易占。我們以乾卦為例。乾卦上九是陽極之數。乾卦從初爻「潛龍勿用」,到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到三爻、四爻陽氣繼續發展後,到了九五「飛龍在天」,達到了輝煌極致之處。上九是「亢龍有悔」,到頂就必然會產生變化。怎樣變呢?按照一陰一陽的規律,陽變為陰,上九就要變成上六,這就變成了澤天夬卦。我們看夬卦的卦辭:「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這是什麼意思呢?夬卦是由乾卦上九變上六而來的。整個乾卦是以王者成就大業之事來作比喻的。乾卦九五爻是「飛龍在天」,從人事上來說,是一種最高狀態。但是到了乾卦上九「亢龍有悔」一變,就變成了夬卦。夬卦「揚於王庭」,前面省略了主語,是誰如此飛揚跋扈,在王宮朝廷里趾高氣揚的?是小人啊!是奸佞小人「揚於王庭」。孚,就是誠信的意思,「孚號」就是誠實的人、真誠的人開始叫冤了;「有厲」就是感覺處境不妙,有點危險了;「告自邑」,正直之士把危險的信息傳達給自己的同鄉、同事、同流,大家互相告誡,要小心自處;「不利即戎」,事情雖然不妙,但是不能夠隨便動粗,戎就是打仗、對峙的意思;「利有攸往」,就是最好遠離昏君佞臣,前往他方,要離這個地方越遠越好。我們看由乾卦陽極之數變夬卦的這個過程,其所蘊含的社會人事變化是非常清晰的。歷史上的這種事例非常多。如果一個君王高高在上,到了「亢龍有悔」的地步,成天很驕傲自大,聽不進任何逆耳忠言,將來就一定會後悔。因為這時候乾卦上九一變成了夬卦,就會有奸佞小人「揚於王庭」,直諫忠言你聽不進去,小人的諂媚之言你卻聽得很舒服。這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狀況,忠信正直的良臣就會「利有攸往」,大家只好都遠離你,躲到一邊去了。對於這一句「極數知來之謂占」,我們還可以舉一反三來,每一卦我們都可以從極數上去推究其變化。比如地山謙卦,上卦是三根陰爻,下卦九三是陽爻,下面又是兩根陰爻。謙卦極數上六一變,就成了艮卦。我們愛說謙卦是《易經》六十四卦裡面最好的一卦,因為「謙受益,滿招損」,只要處在謙的位置上,就總是會受益。謙卦的極數一變而為艮卦,艮者止也,艮卦的基本精神就在於「止」。謙卦謙到極處是個什麼狀態呢?從「極數知來」的道理就可以看到,謙到極處就是止,就是《大學》中所說的要「止於至善」,要保持在至謙至恭的狀態上。我們要好好體會下這個變化。又比如坤卦上六極數一變,就成了山地剝卦。坤卦上六的爻辭是「龍戰於野,其血玄黃。」這就是眾陰剝陽之辭嘛,就正好體現了剝卦的基本內涵。所以,一個卦通過它的極數,就可以看到它未來的變化。這就是方山易中對「極數知來之謂占」的實際運用。我們這裡把方山易中的一些關鍵要領講出來,把所有包袱都抖開了說,就是希望大家學易時找到「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的感覺。平時玩易,要從極數的變化,從每一爻的變化上來研究,這樣就玩得很高明,也會玩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體會來。上課前有個同學擺龍門陣,說她無聊時就到網上下載遊戲來玩,哎,你玩那個幹什麼呢?你有那麼多時間,玩《易經》這個最經典的遊戲多好啊!「通變之謂事」是緊接著「極數知來之謂占」而言的。《易經》講究的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能夠通達天地人事的變化,能夠極數知來,能夠在易卦的六爻之數上,把錯綜複雜的規律研究透徹,就能夠成就大事。一個真正能夠成就天下大事業的人,如果沒有一定預知預判的能力,怎麼可能有大的成就呢?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時勢造英雄,正好趕上了充滿機會和變革的時代,趕上了大勢所趨,被時代的洪流挾裹著、稀里糊塗就推到了時代的前面,成就了一番事業。凡是在社會變動的時候,都有這麼一大批人出現。我們看歷代的帝王將相,不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都是擠身於時勢造英雄的行列。當然他們確實也有過人的本事,但還不能超凡入聖。用佛教的話來說,是福報到了,運氣到了,天命就降臨到身上,按四川民間的說法是「狗屎運氣碰端了」。還有一種人是「英雄造時勢,」這種人就非常了不起,歷史上也不多見,只有能入聖賢位的人,才可以說是「通變」之人。比如藏傳佛教裡面的宗喀巴大師,他出生在藏區宗教政治一片混亂的時期,人們都相信佛陀所預言的「末法時代」已經來臨。宗大師通過佛法修證後發願,要再轉正法五百年。果然經過宗喀巴大師的改革整頓,整個藏區的宗教政治,確實煥然一新。宗大師所創的格魯派教法,五百多年來不僅一直是藏傳佛教的主流,而且也得到明清兩朝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大批皇室的信奉。宗喀巴大師就稱得上是英雄造時勢。在我們隋唐時期,有個大隱士叫做王通,這個人非常了得,歷史上很少記載,唐朝編《隋史》時因為一些禁忌,正史中就沒有評價他,只有一本傳說為王通本人所著的《中說》里,有一些詳細的記錄。這人厲害在哪裡呢?我們看唐初的一大批風雲人物,包括魏徵、房玄齡、李靖、杜如誨、溫彥博等等,這些奠定了唐朝基業的一大群角色,全都是王通的弟子啊!王通號稱文中子,河東龍門人,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河津市。他在隋代的時候當過小官,後來辭官回鄉,聚眾講學,聲名遠揚,當時人稱「王孔子」。他家鄉那條因他講學而出名的白牛溪,也被人稱為「王孔子溪」。後來唐朝的這一批開國元勛中,最厲害的人物基本都是王通的學生,當然中間也有他的朋友,受過他的點化。王通的後人也很了得,他的弟弟王績,是初唐著名的大詩人,他的兒子王福疇後來也是朝廷的太常博士,學問很大;他的孫子就更出名了,是「初唐四傑」之一的大詩人王勃。王勃的詩真是好啊,你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種氣魄好宏大,胸襟好開闊!對後來的唐詩影響也非常巨大。可以這麼說,大唐文化三百年的光輝,就在王通辭官回鄉教書的時候,就已經墊定了基礎,形成的雛形。王通其人真是了不起的聖賢之人啊!還有宋初的陳摶,我們以前講課時也說過他,被後人稱為「集兩宋文章道德於一身」,也是非常厲害的!我們看兩宋文化的高度繁榮,尤其是中華文化走上三教融通的道路,陳摶老祖是功不可沒的。不管是先天易學,還是宋明理學,其根子都在陳摶那裡。這些人就是英雄造時勢,非常了不起,能夠推動一個時代進步,但是他們又往往不為人知,都是一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當然,從品德來說,他們是具有隱士之德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是沒有坐擁天下的福報。陳摶當時還是起了打貓兒心腸,帶了一支游擊隊要奪天下。等看到趙匡胤,發現這個人福報比他大,天下應該是他的,自己也就把部隊解散了,安心去搞文化建設了。王通更是如此,一直終老於鄉里,甚至不見於正史。在歷史上,真正既能夠造就一個時代,同時又能夠拋頭露面,站在歷史的風口浪尖上的人物,真正是太少太少了。用佛教的說法,只有轉輪聖王才能有這種智慧和福德。放在中國歷史上來說,也只有孔夫子所崇拜的那幾個先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才稱得上是轉輪聖王,其它的都是時勢造就的英雄,也不過爾爾。第五章的最後一句「陰陽不測之謂神」,這和第四章的最後一句「神無方而易無體」,完全可以互相參考體會的。「神無方」就是這裡說的「陰陽不測」。我們反覆在說,繫辭中凡是出現「神」這個字,都不要往外去找一個神,是要向內看我們自己的精神。當然,並不是說只是你有神,外面都沒有神,不是這樣。精神是無處不在的,人人都有,見者有份。只不過呢,我們要體會這個精神,別人的精神你摸不著嘛!所以,我們必須要落實在自己的精神上,落實在自己的心性中,要自主,不能夠跟著別人的精神跑。學佛的人往往喜歡到處去跑廟子,也喜歡去拜見活佛、大喇嘛,去高僧大德面前湊熱鬧,不停地去找去追,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群獨特的佛教追星族。當然,剛開始學佛是有這個過程,按照佛教用語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加持。但是,你老是圖這個加持,卻沒有從自己身上去找根源,時間長了,這種所謂的「加持力」可能就有點來不起勁了。所以,學佛求道乃大丈夫事業,必須要找到自己的加持、自己的神,才算真正入門了。這個上師來傳個法,那個活佛來灌個頂,都是外在的加持,自己內部的「神」必須起作用,外在的加持才能入心起作用。我們在體會這一句「陰陽不測之謂神」的時候,必須要回到我們的內心世界,在我們的精神中去找感覺。我們說,人的精神世界和天地間的大千世界是一一對應的,我們精神當中有千奇百怪、各種各樣的念頭,外界就會有千奇百怪的各種現象。我們的精神當中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這些東西,天地之間也有風霜雨雪、四季變化這些現象,都是可以一一對應的。當然,這種對應並不是一個釘子一個眼,並不是漢儒們機械的「天人合一」觀念,說「人有五常仁義禮智信,天有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不是這麼機械地對應。人之所以能夠感受到外部的變化,是因為我們內部有這個能力感受。我們這個「陰陽不測」之神,是能夠讓我們與外部世界進行良好的溝通和呼應的。比如這幾天,天氣陰沉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有點沉悶;而一旦天氣晴朗,我們就想舒舒服服曬下太陽。這就是我們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所建立的呼應關係。說白了,就是我們的這個「陰陽不測」之神在起作用。推薦閱讀:
※如何用R實現朱熹《周易本義》中的算籌卜卦方法
※《易經》六十四卦之同人卦
※周易心悟--易經源於古天文(連載之十六)
※《 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第一講到十八講)》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