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素養的茶藝師不易當,茶道茶禮你知多少

[導讀]:茶道是以養生修心為宗旨的飲茶藝術,涵蘊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三義。在中國茶道中,飲茶之道是基礎,飲茶修道是過程,飲茶即道是終極。飲茶之道,重在審美藝術性;飲茶修道,重在道德實踐性;飲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一個頂級的茶人,必須要有茶道的藝術修養。下面從茶道的茶禮中,評判自己的茶藝造詣是否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

【正文】中國茶道集宗教、哲學、美學、道德、藝術於一體,是藝術、修行、達道的結合。飲茶藝術與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藝之為道,道之為藝。

中國茶道既是生活的藝術,更是人生的藝術。

中華茶道,就其構成要素來說,有茶境、茶禮、茶藝、茶修四大要素。其中茶藝是基礎,茶修是目的,茶境、茶禮是輔助。

一個頂級的茶人,必須要有茶道的藝術修養。下面從茶道的茶禮中,評判自己的茶藝造詣是否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

中華茶道:茶禮

茶禮是指茶道活動中所遵照的一定禮法,禮即禮貌、禮節、禮儀,法即規範、法則。茶道不僅是獨修,多數場合下是多人同修。多人之間的茶事,免不了有一些禮節、禮儀等。而在茶藝中,也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範、法則,如茶器物的擺置和移動的位置和路線、奉茶的規儀等。  

「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以其雋永補所闕人」(陸羽《茶經·六之飲》)。此為唐代煎茶道中的行茶規矩。

「童子捧獻於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曰: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朱權《茶譜·序》)。此為宋明點茶道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頗為謹嚴。  

禮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是表示友好和尊敬的儀容、態度、語言、動作。 「禮」的本質是「誠」於「和」,其核心是互相尊重、互相謙讓,其內涵包括禮貌、禮節、禮儀三個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的概念。 

茶道中的禮節是指鞠躬、伸掌、奉茶、鼓掌等行為。禮貌是茶藝活動中容貌、服飾、表情、言語、舉止等謙遜、恭敬的外在表現,貫穿於人的言、聽、視、動的整個過程之中。「儀」是「禮」的具體表達形式。「禮儀」作為人際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具體形式,主要包括儀錶、儀式、禮儀器物。禮儀是為表示禮貌與尊敬所採取的一種行為、語言的規範。茶道中的禮儀還要求參與者講究儀容儀態,注重整體儀錶的美。其中,儀容包括了服裝、容貌、修飾和整潔程度等應該具有的一定要求;儀態包括姿態和風度,是人的所有行為舉止的反映。

形態是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態、風度、服飾等;每個人的容貌非自己可以選擇,有的人雖相貌平平,但因為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言行舉止得體。參加者更看重的是氣質,可以適當修飾儀錶。女性也可以著淡妝,以示對客人的尊重,但以恬靜素雅為基調,切忌濃妝艷抹,有失分寸。

茶道中不主張用氣味濃烈的香水及化妝品,色彩及氣味很柔和很淡然的香水和化妝品可以適量用一些,但切不可過。宜「淡抹」,不宜「濃妝」,宜「清雅」,不宜「艷麗」,以體現茶道的素樸、淡雅之美。服飾以簡潔、明快為主。因此在設計服飾時,諸如頭髮的樣式、頭飾的選擇,服裝的顏色、式樣,衣領、衣扣及袖口、褲腳的紋飾等,都要和茶事氛圍相協調,最忌諱庸俗和脂粉氣。  

茶人風度泛指美好的舉止氣質。風度比容貌重要,一個人的風度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和一定的文化氛圍中逐漸形成的,是個人性格、氣質、情趣、素養、精神世界和生活習慣的綜合外在表現。

在茶道活動中,各種動作均要求有美好優雅的舉止。茶道中的動作要圓活、柔和,而動作之間又要有連貫、起伏、節奏,表現出韻味。在泡茶的過程中,身心合一,雙手配合,心、眼、手、身相隨,意氣相合,動作優雅自如,才能進入「修身養性」的境地。使主客都全神貫注於茶的沏泡及品飲之中,忘卻俗務纏身的煩惱,怡養心性,陶冶情操。  

茶道之禮有主人與客人間的禮、客人與客人之間的禮。如主客見面首先要行鞠躬禮或拱手禮,奉茶時行伸掌禮;沖泡茶時,右手的動作要逆時針劃圓,左手則順時針,這是對客人的尊重。  

茶道之法是整個茶事過程中的一系列規範與法度,涉及到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一些規定,如位置、順序、動作、語言、姿態、儀錶、儀容等。  

茶道的禮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損益,與時偕行。在不同的茶道流派中,禮法有不同,但有些基本的禮法內容卻是相對固定不變的。總體來說,中國茶道的禮法偏重自然,反對造作。重內在,輕形式。有時甚至從心所欲,不拘禮法。

茶品|茶器|收藏|茶人生活吧


推薦閱讀:

用心喝茶品味茶藝茶道:中國茶道常用禪語
北京蓋碗茶(茉莉花茶)茶藝程式
茶藝與茶道,大不一樣!
武夷岩茶茶藝表演十道工序
武夷山工夫茶茶藝(十八道)

TAG:茶道 | 素養 | 茶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