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從頭說(2):日本侵華戰略的演化

日本覬覦中國由來已久,傳說中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便有「八紘為宇」的狂想,「八紘」一詞原出中國典籍《列自·湯問》《淮南子·地形訓》,意指四方四隅。

成書於18世紀、用漢文寫作的古典《日本書記》借用此詞,編造神武天皇建都詔書,內稱:「兼六合以開都,掩八紘而為宇。」意欲將世間的四面八方,置諸一宇(屋頂)之下,而這個「屋頂」,便是世界最高君主:日本天皇。

明治維新伊始,(1867年)即以天皇名義發布《哀翰》(御筆信)曰:「朕安撫爾等億兆,終欲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置天下於富岳(富士山—引者)之安。」

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日本「國柱會」成員田中智學把神武天皇「掩八紘而為宇」概括為「八紘一宇」,字面意思似乎是「四海一家」,實則宣示日本為統一全世界的霸主。抗戰期間,「八紘一宇」成為日本帝國的國家格言,其軍政機構懸掛兩條幅,一為「武運長久」,一為「八紘一宇」。

自豐臣秀吉開始,日本的大陸政策逐步完善和發展,直到東方會議的召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侵華戰略,後期的發展基本都是按照這條路線進行發展。

「大陸政策的始作俑者是豐臣秀吉和佐藤信淵,明治維新時期吉田松陰、福澤諭吉進一步發展,至三縣有朋時期基本完成。成為明治維新"富國強兵",文明開化"和"殖產興業"的註腳。

一、豐臣秀吉(1537年3月17日- 1598年9月18日)

1592年9月18日,日本「關白」豐臣秀吉在《二十五條覺書》中稱:「準備恭請天皇於後年行幸唐(明)都,呈獻都城(北京)附近十國(州)予皇室,諸公卿將予采邑」,「天皇居北京,秀吉居日本,船來泊之寧波」 。覬覦中國之心昭然若揭。

二、佐藤信淵(1769 ~ 1850 )

文政六年(1823年),佐藤信淵《宇內混同秘策》: 日本是"大地最初生成之國,乃世界萬國之本"。"皇大御國(指日本)乃天地間最初成立之國,為世界萬國之根本,故若能經緯其根本,則全世界悉課為其郡縣,萬國之君皆可為其臣僕"。"

。"滿洲之地與我之山陰及北陸、奧羽、松前等隔海相對者凡八百餘里","順風舉帆,一日夜即可到達彼之南岸"。如得滿洲,則支那全國之衰敗必當從此始,"則朝鮮、支那次第可圖也"。

日本宜在衣食充裕的東京、關西、中州、筑紫、陸奧等八地域實行"富國強兵",得雄兵20萬人,然後由天皇渡海親征,先鋒至撲江南,取應天府,以南京為臨時皇宮之所在,錄用支那人中之人才,征服支那之後,再圖東南亞、印度。

佐藤信淵倡導以"海外雄飛"論為核心的"征服支那"論,繼承和發展了豐臣秀吉大陸擴張的思想,為近代日本軍國主義提供了一副侵略大陸的藍圖。

三、吉田松陰(1830一 1859)

吉田松陰承襲佐藤信淵等人的擴張主義,並有應對時勢的具體謀劃。他提出「失之於歐美,補償於鄰國」的「海外補償論」,認為日本沒有與西方列強對抗的實力,只能通過侵略鄰國補償被列強掠奪的損失。吉田松陰的外交謀略由兩方面組成:對西方列強暫為隱忍,順從俄、美、英,對衰弱的鄰邦中國和朝鮮則取侵略攻勢,進而「控制南洋而襲印度」,為將來「并吞五大洲」作準備。此種戰略構想,是近代日本軍國主義「大陸政策」的直接前導

四、 福澤諭吉(1835-1901)

福澤諭吉是闡發日本侵華戰略的另一重要思想家。作為啟蒙論者,福澤力倡「文明開化」,引進西方技術和西方制度,而仿效歐美弱肉強食的殖民主義亦為題中之義。他主張學習歐美,同時把中國、朝鮮等亞洲鄰邦視作「野蠻未開」的「惡友」,予以拋棄乃至侵凌,這便是福澤的「脫亞入歐論」

「國內無論朝野,一切都採用西洋近代文明,不僅要脫去日本的陳規舊習,而且還要在整個亞細亞洲中開創出一個新的格局。其關鍵所在,唯「脫亞」二字。「

然而不幸的是在近鄰有兩個國家,一個叫支那(這裡的支那指中國――譯者注),一個叫朝鮮。這兩國的人民,自古以來受亞細亞式的政教風俗所熏陶,這與我日本國並無不同。也許是因為人種的由來有所不同,也許是儘管大家都處於同樣的政教風俗之中,但在遺傳教育方面卻有不盡相同之處。日、支、韓三國相對而言,與日本相比,支國與韓國的相似之處更為接近。這兩個國家一樣,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都不思改進之道。

我國不應猶豫,與其坐等鄰國的開明,共同振興亞洲,不如脫離其行列,而與西洋文明國共進退。對待支那、朝鮮的方法,也不必因其為鄰國而特別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對他們的態度方式對付即可。與壞朋友親近的人也難免近墨者黑,我們要從內心謝絕亞細亞東方的壞朋友。

福澤諭吉在1896 年8 月8 日,更赤裸裸地宣稱,將台灣當作「無人島」,他說:我敢保證,實際上的處置,沒有他們想像那麽麻煩。本來該島民企圖反抗,正是道地的螳臂當車。台灣人雖愚,應該自能量力察覺利害,惟因他們不詳悉日本人的力量,所謂初生犢不怕虎,而妄作抵抗,只要將實力顯示其眼前,儘管他們無知,當能悟之不可爭而自行屏  息。以土匪的蜂起為例,據悉去年以來,經我軍掃蕩流血的地方大都平穩,而騷動的發生,限於我軍通過而未流血的地方。就是因為不知日本軍的力量。他們纔會蜂  起,所以,凡是有反抗形跡的人,應該盡予誅殺,使其一人無存,以殲滅醜類。

三百萬島民當然不可能盡為不軌之徒,即使有異志之輩,如果目睹可怕的事實,也會改心變成順民。這是殺一儆百的辦法,土匪之類即使盡殺,為數並不多,而促使全島民翻然悔悟的功效卻很大。所以,我主張應該給予嚴重的處分。

五、山縣有朋(1838~1922)

《外交政略論》,認為:「國家獨立自衛之途有二:

(一)日防守主權線,不容他人侵害;

(二)日保護利益線,不失形勝地位,可謂主權線,國家之疆土是也。」

具體說到日本的利益線,那就是指朝鮮、中國東北和台灣,他的這一理論是日本大陸政策的發展的新階段,山縣有朋認為,「僅僅防守主權線已經不能夠維護國家之獨立,必須進而保護利益線,經常立足於形勝之地位。」直接推動了1894年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最大規模的侵略戰爭一一中日甲午戰爭,甲午戰爭是日本的侵略野心進一步膨脹。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話說宇宙演化
論先天八卦的演化以及向後天八卦的轉變(文:李守力)
推想引力波存在及其在天體演化中的作用
西閃:福山的政治演化論
蛇類的演化

TAG:日本 | 戰略 | 日本侵華 | 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