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房奴不算苦,歐陽修、蘇東坡、魯迅曾比你苦幾倍

作者 吳曉波

房地產的發展需要的條件大致有三種:一是市場經濟的環境,二是開始了明顯的城市化進程,三是人口基數增長且人口可以自由流動。縱觀史書,可以發現當經濟模式轉型、大型城市出現,無論平民百姓還是不貪污的清官,始終會面對買房難的問題。即使曾經認為「京師珠薪米桂,居大不易」,但自己才高八斗所以改名「居易」的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是50歲才在長安買房,此前都是平時在長安租房,每個月有兩三次騎馬100多里往返陝西渭南老家的房子。

歷史其實沒有輪迴,只是人類的劣根性和體制的相似處在作怪。只要人們從眾浮躁的本性不變,樓市就會一次又一次瘋漲而後又崩盤,崩盤而後又瘋漲,就像帝制時代一治一亂的周期循環。

中國的房地產曾經有過三次發展高潮:當下房地產熱算一次,民國時代因為工業化進程也出現了一次,而最早的房地產熱潮可能要推到七八百年前的宋朝。

宋代可以說是市民經濟與城市化進程最為明顯的一個朝代。宋代之前,漢唐盛世是一個高峰,唐代人口最高峰時曾達到5000萬左右。而宋代的休養生息政策,令人口快速增長,到宋徽宗時,宋代人口已經達到1億以上。根據記載,北宋的汴京和南宋的臨安都是人口逾百萬的國際大都會,此外還有6個像泉州這樣的大城市,人口在20萬以上。而且宋代城市的標誌不再是城牆,而是商業繁榮的街市。

宋朝文人王禹偁寫過一篇《李氏園亭記》,講到當時首都開封的地價很貴:「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地價如此之高,房價可想而知。因為在家鄉喜歡徹夜燃燭觀看歌舞而被批評生活奢侈的宰相寇準,也曾感嘆說:「歷富貴四十年,無田園邸舍,入謹則住僧舍或僦居。」(僦居即租房)他也因此被稱為「無地起樓台」的宰相。

宋代的著名房奴有很多,比如歐陽修、蘇軾、蘇轍、蘇門四學士等等。朱熹在《朱子語類》中說:「百官都無屋住,雖宰執亦是賃屋。」宰相也要租房住,可見購房不易。北宋名相韓琦說:「自來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舍宇居止,比比皆是。」(《安陽集》卷6《辭避賜第》)在京城當官就得租房,要麼租公房,要麼租民房,如非皇親國戚或官宦世家,普通官員不租房簡直是奇蹟。

歐陽修三十歲前後,被調到首都開封做京官。按照規定,京官不能攜家帶口住衙門,所以歐陽修只能攜家帶口在外面租房。他寫詩描述過自己的租房生活:「嗟我來京師,庇身無弊廬。閑坊僦古屋,卑陋雜里閭。鄰注涌溝竇,街流溢庭除。」這首詩的意思是說,他在京城裡沒有房產,在一個偏僻社區租了一所破舊小屋。那裡地勢低洼,夏天下暴雨,周邊的積水洶湧而來,排不出去,院子里全是水。

雖然宋代對官員實行高薪養廉,但歐陽修的開銷比較大,要養兒女,幫扶窮親戚,他還很喜歡購置古書和金石拓片。一直到42歲,他才在安徽阜陽(當時叫「潁州」)西湖之畔買下一所二手房,用了近20年時間將房子擴張到100間房。到歐陽修60歲左右,他靠出租房屋屋幫補家用,歐陽修寫的一封家書中提到:「才得婆孫稍安,又卻大姐患痢,料得煎迫可知。醫人須著照管,且頻與錢,但於房錢內取。」

蘇軾是宋朝名滿天下的文豪,20歲考中進士,25歲在陝西鳳翔做簽書判官,類似如今的副市長,年收入1000貫,後來到密州(山東諸城)做知州(類似軍區司令+市委書記),年收入超過2000貫。但一直到了他50歲時,為了讓家人有安身之所才在江蘇宜興買了一套房子,為此還要向弟弟蘇轍借錢7000貫。從他流傳於世的詩文可以得知,老蘇每次進京述職,都是借住朋友家的房子。他跟駙馬王詵交好,經常去王詵的府邸里借宿。他還有個老鄉叫范鎮,是退休的京官,在開封南城買了一所房子,也是蘇東坡經常借宿的好地方。後來蘇東坡的兒子在開封結婚,老蘇沒能力給兒子買婚房,只好讓他們小兩口借住范鎮的房子結婚——看來宋朝的丈母娘比現代的丈母娘寬容。

蘇東坡沒買房是因為他經常把錢用於照顧親戚或貧苦百姓,自己也有眾多風雅愛好要花銷。比如有一年密州鬧瘟疫,窮苦百姓沒錢買葯,蘇東坡捐出50兩黃金,在密州城裡建了好幾所福利院,免費給百姓治病。

蘇東坡的弟弟蘇轍雖然在仕途上走得比哥哥順當得多,最高做到尚書右丞(相當於國務院副總理),但也沒有在首都買到房。有他的自嘲詩為證:「我年七十無住宅……不如君家得眾力,咄嗟便了三十間。」「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因為這麼老都沒房產,被兒子們抱怨了)。後來他看到王安石在南京購房養老,受到啟發「逃離北上廣」,70歲才在開封南邊的城市許昌花了幾年時間買了幾套房產,又改建擴建成一處百餘房價的大院落。但因此也耗盡了一生積蓄,「盎中粟將盡,橐中金亦殫」,抱怨「我老不自量」。

洪邁《夷堅丙志》記載,一個沒有技術的青年農民出外打工,每月能掙900文,還不到一貫錢。《宋會要輯稿》食貨54之18記載,宋徽宗時朝廷僱人抄寫書籍,每人每月能掙3500文,也就3貫多一點。《宋會要輯稿》食貨64之16記載,宋太祖時國營紡織廠「綾錦院」的熟練女工每人每月能領200斗小麥,相當於兩貫銅錢。《歐陽修全集》第153卷收錄了一封歐陽修寫給大兒子歐陽發的信,提到歐陽修家裡雇的幾個男僕的工資,每人每月發給500斗大米,相當於5貫銅錢。

也就是說,如果讓歐陽修家的男僕在開封買一所普通住宅,得不吃不喝攢錢150年;如果讓綾錦院的熟練女工在開封買一所普通住宅,得不吃不喝攢錢將近400年;而要是一個沒有技術的農民工攢錢買房就更難了,他得付出800多年的努力,才能買得起蘇轍在河南許昌那套房子。

好在宋代是有公務員保障房的。自京都到各地州府,都設有樓店務(後改名店宅務)作為主管國有房產和邸店的行政部門,負責出租及修造事宜,相當於近世的房管局。官員在京都任職而又無私第的,包括宰執大臣在內,都在樓店務租房住。當時,首都開封共有1192間公共住房,每間月租金170文。而當時地位比較低下的寫狀書的狀師,寫一份訴狀價格是180文。據《宋史》(卷二七五)記載:屢從太祖、太宗出征的老將劉福的孩子們勸他在有錢的時候置辦一套房子,劉福大怒說:「我拿國家的俸祿豐厚,足夠租房住。」結果等他死後,子孫們竟連一間自己的屋子都買不起。

對下層民眾北宋和南宋政府也同樣有保障制度。北宋有福田院,每家福田院都有幾百間住房,凡是逃荒入京的流民、赤貧破家的市民、無人奉養的老人,都可以在裡面長期免費吃住。南宋有居養院:讓遭了天災的居民和無家可歸的乞丐居住。

對比現代,其實宋代在社會福利以及低層公務員福利上是做得不錯的。但由於城市化進程正在興起,大型都市人口流入加劇,導致地價高漲,平民百姓基本無法購置自己的物業,知識分子精英雖然當時社會地位很高,但如果不貪污也只能感慨「居不易」。而古代地方官三年或五年一任,平時可以帶家眷住衙門,知識分子們大多有著各種風雅的生活愛好需要花錢,所以他們很少有耗盡積蓄置業的念頭。

而到了民國,社會的動蕩則加劇了大城市房價的上漲。最明顯的例子是1939-1942年,華北華東水災,無數農民進入逃荒行列(當時的慘狀可參考電影《1942》),在河南三千萬人口據說有一千萬人口在逃荒,有600萬河南人逃到了陝西,當時陝西西安、咸陽以及寶雞等地的房價被推高。而在上海,由於有眾多外國租界,反而成為當時中國最為安全的地方。上海的房價房租也比北平和其他城市貴許多。

抗戰以前,英籍猶太人沙遜在上海做房產開發,曾於南京路外灘口開發沙遜大廈,該大廈1929年建成,建成後平均每18個月升值一倍。1929年7月9日,溥儀從上海張園搬到「靜園」居住,理由是「皇上」付不起房租了!據《曹汝霖一生之回憶》述:「居於日租界張園(張彪別墅),張竟索租金年五萬元。住了一年余,遂勾了陸閏生住宅。」

1928年,上海南市,一樓一底的石庫門住宅,起價不會低於四萬元。而在同時期的北京,佔地面積更大、建築面積更大、也更適於居住的四合院,一般不超過兩千元。所以魯迅在北京生活了十四年,先後買過兩套住宅,而一到上海,就不得不租住公寓,直到10年後他去世也沒能買上一套房子。1930年4月8號,魯迅在日記里寫道:「上午廣平來。下午看定住居,頂費五百,先付以二百。」當時上海不僅房租貴,而且因為好房子的供應量小,要租到手,必須付給前任房客或者二房東一筆數目可觀的「頂費」,也就是轉手費。500大洋在當時對普通人來說算是一筆巨款,已經成名的文學家茅盾在雜誌社做編輯,月薪只有一百塊大洋;郁達夫風頭最勁的時候,每月版稅不到兩百塊大洋;郁達夫散文名篇《春風沉醉的晚上》里有一位在煙廠上班的年輕女工,每天工作十個小時,月薪僅僅九塊大洋。

張愛玲《阿小悲秋》里有一段場景:抗戰勝利前,上海市區人滿為患,一房難求,一對新婚夫婦去一幢十幾層的公寓租了頂樓,光頂費就花了一百五十萬元,用這筆錢夠鄉下買幾十畝地了。他們堅持住在上海的理由是:農村太落後,太危險(兵匪橫行),在農村做地主還不如在上海做蟻族。至於其他城市,因為缺少大租界的緣故,也沒有上海安全。所以魯迅說:「上海的房租很貴,空氣很壞,但此外也無可住之處,也還只得在此混一下了」(王志之《魯迅印象記》)。

此外,在民國時期,二次革命成功後廣州地價飆升,九江租界收復後天津樓市崩盤……戰爭並不像普通人想像的那樣,會讓房價暴跌,反而在安全地帶的大城市助長了房價房租暴漲。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古代人口雖然不多,但大城市地價貴,房屋供應量也很少,房屋自有率很低。現代雖然生產力進步,城鄉差距縮小,但通脹和人口基數激增依然造成了買房難。而無論在哪朝哪代,一個完全市場化的房地產市場中,繁華大都市中的房價總是與普通人的房價收入比無關。在一個長治久安的國度,想要房價徹底地全面降下來,除非可以徹底解決通貨膨脹、貧富懸殊、官員以權謀私、城市地區發展不均衡導致人口流向不同等千古難題。


推薦閱讀:

歐陽修慧眼識「三蘇」
歐陽修: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鞦韆去
《歐陽修集 》卷一三二 詩餘卷二 作者:歐陽修
《歐陽修撰集》宋·歐陽澈
歐陽修

TAG:魯迅 | 現代 | 房奴 | 歐陽修 | 蘇東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