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遂對話胡林翼:曾國藩自嘆不如的晚清名臣

  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胡遂時常會想起孩提時代就耳熟能詳的太爺爺的故事——  他是七薦左宗棠、力推曾國藩復出的晚清中興名將,卻在49歲的英年齎志而歿,成為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英雄;相比曾、左兩位湖南同鄉,他身後知名度要小很多,他的深遠影響卻不容忽略:毛澤東的字「潤之」,就取意自他的號「潤芝」……他就是胡林翼。  作為胡林翼的五代玄孫女,胡遂多年前奉命整理《胡林翼集》。「賤恙是傷勞,有事則病,無事則安;心憂則病,心悅則安。然此時上下游如此,無臨難苟免之理。」「二月中大苦咯血,精神困憊,幾不能生。……大約籌兵慮餉,鬱憤使然。然擁東征水陸數萬兵,欠餉至半年,雖欲寬懷,何能自釋!」透過胡林翼生命最後幾個月的奏章、批牘和書札,透過這些擲地有聲的文字,胡遂彷彿看到了老人家強扶病體、日夜操勞的樣子,也愈加能夠體會先祖以身許國、憂國如家的無悔一生。恰如清人唐文治對胡林翼的兩句贊語:「此其量,江海之量;此其心,江海之心也。」  清明既近,胡遂再度對話胡林翼,談家談國,談立德樹人,談移風易俗,談為將為官……人物小檔案

胡林翼:(1812-1861),字貺生,號潤芝,謚文忠。清代湖南益陽泉交河胡家灣(今益陽赫山區泉交河鎮胡林翼村)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被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後擔任江南副主考,歷任貴州安順、鎮遠、黎平知府、貴東道、四川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湖北巡撫、加賞太子太保等職,屢建功勛。有《胡文忠公遺集》《讀史兵略》《續讀史兵略》《大清一統輿圖》等著作傳世。

胡遂:湖南益陽人,胡林翼第五代孫女。現任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嶽麓書院中國哲學博士生導師,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講中國哲學、唐宋詩詞等課程,出版專著6部,大型古籍整理2部。獲得國家教委課程建設獎、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及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師德標兵」「全國百佳教授」等榮譽。兵可挫,氣不可挫,氣可偶挫,而志終不可挫  胡遂:太爺爺,此前我應鳳凰衛視採訪,談到您的一句話:「兵可挫,氣不可挫;氣可偶挫,而志終不可挫」,主持人連稱說得精彩。在許多次的講座中,我談到您這句話時,聽眾也紛紛表示深受啟益。我知道您人生道路受過多次挫折,那麼到底是什麼使您堅持下來了呢?  胡林翼:我一生雖然屢經挫折,有時甚至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也曾有過沮喪,但仍能重整旗鼓,抖擻精神,勇往直前,後來又反敗為勝,得到成功。究其原因,我認為就是這個「志」字始終支撐著自己。所謂「兵可挫」,就是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可預料;又為什麼說「氣可偶挫」呢?因為人在遭遇挫敗的時候,一時的灰心喪氣,有時也難免。但對於一個有堅定信念、有明確人生目標的人,無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都始終不會放棄自己的志向。所以我認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確立志向。對於有志向有信念的人來說,譬如一條河前行的時候,總會有彎彎曲曲,甚至急流險灘,但如果方向始終不改變的話,那就哪怕千迴百折,也決不會放棄前行。我自幼跟隨祖父、父親研習宋明理學,理學最重視的就是人生信念問題,信念支撐著人的一生。大宋丞相文天祥在刑場上最後說的一句話就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所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信念都是堅定不移的,他為能夠以身殉國而自豪,我也以能夠以身許國而自豪。我曾書一很大的「死」字懸掛于軍營帳內,曰「知此生必死,故不懼死耳」。正因為執守國家民族之大義,有著堅定的人生信念目標,所以即使面對刀山火海也都是義無反顧、義不容辭的。因此我平日教育部下將士總是非常強調「志」的確立,選拔人材也主要是考察其志向、志氣、志節如何。

胡林翼陳列館凡干大事者,心中不能有「人」的算計,而只能有「事」的成否  胡遂:太爺爺,說到識拔、舉薦、培養人材,您的作為也是非常突出的。記得曾國藩說您「薦賢滿天下」,直到現在還流傳著您「七薦左宗棠」和力推曾國藩出山的佳話。您能給我們講講具體情況嗎?  胡林翼:左宗棠少有才略,曾以「今亮」自許,但科舉考試不順,始終沒有中進士,因此長期沉淪僚佐。當此亂世之時,國家需要特別人才,為此我曾經先後向岳父陶澍、前輩林則徐、巡撫程鷸采、張亮基以及朝廷舉薦他,前後七次。我在《敬舉賢才力圖補救疏》中稱他「讀本朝憲章最多,識議亦絕異,其體察人情,通曉治略,其近日楚才第一。」尤其在左宗棠因為性情剛褊得罪總兵樊燮,幾乎惹下殺身之禍時,我站出來力挺這位國家急需的棟樑之才,上奏章稱:「湖南在籍四品卿銜兵部郎中左宗棠,精熟方略……名滿天下,謗亦隨之。其剛直激烈,誠不免汲暗太慧,寬饒少和之譏。」既強調他的治國之才,又對他的性格作了解釋。由於這一番努力,助左宗棠脫離幕僚身份,得以獨當一面,有了直接施展才華的平台。  曾國藩與我亦是並肩作戰的好友,屢立戰功,但早期他始終沒有得到地方實權,不但做事很難,而且一度陷入「群疑眾侮,積淚漲江」的困境。逼得他借著父親去世,自己須循丁憂守孝之例,不待朝命便離開軍營,負氣居家一年半之久。作為老友,我深明他的不得已,就奏請朝廷命他出來繼續帶兵,但沒獲答應。第二年,我又利用太平軍進入浙江之機,以自己無法分身為理由,再次奏請讓曾國藩出山。這一次終獲朝廷應允,曾國藩感我一片苦心,也毅然出山繼續帶領湘軍。當時有幕僚對我說,潤帥您這樣做太損害自己利益了,本來湘軍兩大統帥中,如果曾國藩就此沉沒下去,那肯定是您一人為首,但我從不後悔,因為我認為,凡干大事者,心中不能有「人」的算計,而只能有「事」的成否。這樣才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才真正幹得事成。我作為湘軍統帥,只能一心為國家大事考慮,不能摻雜個人私心雜念,只有精誠團結,目標專一,才能幹得事成。

胡林翼陳列館內景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胡遂:太爺爺,在我們家中,至今還懸掛著您寫的一幅對聯:「欲正人心,引為己任」,您能講講此聯的含義嗎?它與建立官德和整頓吏治有什麼關係嗎?  胡林翼:你說得很對,「欲正人心,引為己任」,這不但是從政者的官德修養問題,更關乎整頓官場吏治的大事。我出入官場多年,深知世風不正與官場腐敗關係極大。我認為:「方今天下之亂,不在強敵而在人心,不患民之難治,而在士大夫之好利忘義而莫之懲。」具體辦法就是在樹立良好風氣的同時,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懲治貪腐,決不留情。  首先,樹立榜樣,弘揚正氣,從我做起,從當官的士大夫們做起。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因此,要端正人心,就必須自己作出表率。「惟近十餘年,頗刻厲作人,歲寒晚節,不可居於人下,要在同仁共相告誡訓勉之」,而自己以身作則,那麼下屬就可能「群吏更始崇敦樸,屏退浮華,行之數年,或可改觀」, 社會風氣往往通過潛移默化影響人的行為,只要我們能夠「多結同心共德之君子,相與提挈維繫」,那麼就會「因事而利導,對病而下藥,風氣雖敗劣,自有挽回之一日」,因此我治理湖北,就非常重視地方的風氣,認為「移易之法,教化為先」。針對「鄂經兵禍,民氣凋殘」的現實情況,覺得作為一省巡撫,「義當搜求賢俊,以開風氣」。我訪求到龍啟瑞、宋鼎、鄒金粟等樂道安貧、砥礪廉正等鄉里稱賢者,將這些先進典型「奏明皇上,賞給榮銜」,目的在於「以資觀感奮興,頑廉懦立。」因為「正氣不伸而偽士得志」正是國家貧病之源。作為一省巡撫,我在任內,嚴格要求各級官員「禮正士,黜華士」,訓誡為官者尤其要「以實心貫之,以正人輔之,莫浮誇,莫貪虛名。」面對民生凋弊、經濟急待恢復的現狀,我仍然堅持「理財之道,仍以得人為先」,在訪求經濟人才時,我也以「士紳之才品兼優、可備國家之寶者」為定位,比如周笠西「心術正大」,毛鴻賓「好善嫉惡、秉心公正」,我所倚仗的理財高手閻敬銘「綜核名實,居心正大」,另外還有嚴樹森,他「遠行七千里,未交朝貴,可謂胸次獨高矣」,後來歷史證明了他們都確實是為官清正廉潔,為人正直,作風正派,行事正大的棟樑人物。  與此同時,大刀闊斧整頓官場貪腐。在這方面,我也是下了大氣力,冒了大風險的。我上疏強調拯救天下最關鍵的是選將、查吏二法,而相比之下,「兵事如治標,吏事如治本」,整頓吏治無論何時都是第一位的。因此,我每當看到和聽到那些貪官污吏仗勢欺人,以權謀私,「擇肥而噬,惟利是圖」,欺壓良民,就深惡痛絕,必下狠手剷除之。在拿到真憑實據之後,我果斷地拿下了一批貪官污吏,在咸豐六年我一次就彈劾罷免二十多人,當時很多人託人講情,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我也毫不留情,堅持原則決不答應。所以我常說自己是「天下之好劾人者,林翼是也;天下之至不好劾人者,亦莫林翼是也。」我的愛與憎就是以你為官到底是對民生有利還是有害為標準的,我對於荼毒百姓的貪腐行為是決不能容忍的。  當時流傳著我的施政作為是:「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因為只有愛民者,才會特別痛恨那些荼毒民眾的害蟲。對於那些「慢視教令,毫不動心,視省城公事如秦人視越人之肥瘠」的尸位素餐者,我果斷執行「將不能戰者,殺之不足惜,汰之唯恐不速。官不能籌餉者,劾之不足惜。」我教育這些地方官說,民眾稱你們為父母官,那你們對待老百姓也應當象對待自己子女一樣,不但要關心愛護,更要以身作則,為民表率。否則士民「見官之無恥,遂自忘其恥;見官之不廉,遂自忘其廉。」上樑不正下樑歪。我在給地方官的批牘中告誡他們「必須日夜勤勉,心力交瘁。視民事如家事,視民間田裡樹畜盜賊詞訟之小事,如創深痛巨,附骨剝膚之大事」。要求從政者為民盡心儘力,盡職盡責。

胡林翼陳列館內景以做百姓之心做官,以治私事之心治公事  胡遂:太爺爺,當日林則徐保舉您復出為官時,為什麼您不願留在北京做清閑安逸的京官,而要特地挑選貴州這樣貧困偏遠的艱苦地方呢?您來到貴州後,主要做了哪些實事呢?  胡林翼:是的,貴州地僻民窮,我之所以要主動挑選這裡,在當時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我就說道:現在官場風氣越來越不好,凡捐官的,都想找個好地方來撈油水。所以貴州這樣的貧困地區,他們不屑一顧。而我正是因為父親在那裡做過官,深知貴州太窮了,當地有民謠曰「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錢銀」,山路崎嶇,盜匪很多,極難治理,因此是特別鍛煉人的地方。何況吾輩出來做官,決不是肥飽中囊,而是為國分憂,為民辦事,因此要多想國家,少想自己。越是艱苦的地方越是要去,因為只有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才能將自己鍛煉成真正有用之才,更好為國家民眾效力。  道光二十七年(1847)我來貴州,最開始是代理安順知府,安順古稱夜郎,向來為蠻荒之地。 到任後,我就著手為當地百姓辦實事。首先是民生工程,安順府城水源僅有兩處,居民旱季飲水歷來是個大問題,他們常常遠赴數里,汲泉水為生,因此水貴如油。地方財政不夠,於是我帶頭捐銀450兩,共籌集資金2900多兩,進行了開鑿泉眼、疏浚河道與築堰蓄水三項工程,一年後開閘放水,兩天兩夜之間,「各堰皆盈,一片汪洋,澄清如鏡」。困擾人們多年的飲水難題,終於解決了。  我來安順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除暴安良。安順山區偏野,素以盜匪多著稱,過往行旅極不安全。到任後,我首先深入民間,仔細查訪,同時布置線人,在對盜匪的姓名、狀貌以及經常落腳之地和出沒場所等情況了如指掌後,自己一身短打,穿著草鞋,打著綁腿,懷揣乾糧,帶著兵士們出入高山深岩,深入百姓之家,不畏艱險,不怕威脅,硬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段,痛加剷除。從而使百姓們能夠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從長遠來看,治理地方不但要讓老百姓安生,而且要貫徹教民愛民的措施。所以我在安順府上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倡立義學(即由鄉里捐資,供窮孩子免費讀書的鄉塾),表彰忠孝。我除了扶植已有義學之外,又設立新義學10所。同時我還遍訪志行高潔、樂於助人的仁人孝子,一方面匯案上報表彰,另一方面向社會推廣,其人數多達八百餘名。表彰道德模範與廣泛鋪開辦學,同樣都是樹立社會正氣,引導人心向善所不可缺少的。只有這樣,才能移風易俗,才是治本之舉措。  我做官幾十年,總結出兩句話,那就是「以做百姓之心做官,以治私事之心治公事」。我常常說:「吾輩做官如仆之看家」,這個家就是國家和人民。

胡林翼村我為官從政二十多年,沒有別的,就是敢於做事,捨得吃虧  胡遂:道光年間,勞崇光、常大淳等大員進京時,屢屢聽到皇帝詢問他們:「胡林翼官聲何以如此之好?」為什麼官場紛紛承認您盛讚您?  胡林翼:我認為自己做官從政二十多年,沒有別的,就是敢於做事,捨得吃虧。不要名,不要利,只要對國家、民生有利,其他一切在所不辭。林文忠公則徐是我岳父陶澍的摯友,也是保舉我再入官場的長輩,我始終把他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詩句當作勉勵自己的座右銘。背負著他們的期望,我堅持把國家利益、全局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自己的生命乃至名聲都在所不惜,因為如果不是這樣,又如何幹得事成?我剛到湖北的時候,面對的是武昌三次淪陷失而復得,省城人口被擄一空,全省遍經戰火焚毀的一副爛攤子。由於軍餉積欠幾十萬兩,以致攻打武昌時,士兵因鬧餉,面對強敵居然哄散潰逃。為了儘快解決軍餉問題,我通過徵收厘金、改革漕運等方式來改善湖北經濟,一年下來,成效明顯,年財政收入可達四百萬兩。也正是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本來需要靠其他省份的協濟才能勉力維持兵餉開支的湖北省,一躍成為整個湘軍的最大餉源地。  

胡林翼書法藝術作為統帥,你的上策乃是善於審度兵機,統籌大局  胡遂:近代學者蕭一山在其《清代通史》中評價您:「湘軍能立於不敗之地者,皆林翼之功也。」對您軍事思想的研究也是一大熱門,您能給我講講您的成功經驗嗎?  胡林翼:作為湖南人,因為從小受湖湘文化經世致用思想的影響,青少年時我就特別喜歡讀《資治通鑒》《漢書》《史記》這些典籍,尤其關注山川要塞、地理輿圖、兵政機要等方面的內容。後來我那部28卷本的《讀史兵略》,其實也發端於年輕時的願望。談到軍事思想大概可分為戰略思想和戰術思想兩個方面。第一是「以上制下」的戰略。咸豐四年,我從貴州帶兵馳援武漢,當時面對的是太平軍已佔領武漢、九江、安慶、南京等長江中下游兩岸多個戰略要點的局面,我根據地理形勢和當時雙方的戰局,再參考古今戰略得失經驗教訓,制定了「以上制下」的軍事戰略部署。即先奪回武漢,再以武漢為戰略基地,沿長江順流而下,先奪取九江、安慶,最後直搗對方建都的南京城。因為武漢在南京上游,扼守東西南北,為九省通衢,關係整個作戰大局。只有先收復武漢,才能為湘軍東征創造必要的條件,為此我指揮部隊對武漢血戰,直至攻下武昌,進而控制了湖北全境。接下來,我一方面考慮保住湖北戰果,另一方面帶兵去鄰省援剿,我把目光放到了九江,因為九江西望武昌,東接安徽,南有南昌,是江南、湖廣甚至吳楚的樞紐。如果太平軍得九江,可圖江西與湖北;如果湘軍得九江,可窺安慶及金陵。而安慶也是長江中下游的關鍵。我認為只有奪取九江,安慶才能斷絕金陵的接濟。於是我調派幾支部隊,乘勝攻打江西和安徽。儘管仗打得非常慘烈,但終於相繼攻下了九江和安慶,因此朝廷認為我為攻取金陵鋪平了道路,不但接連賞賜,加官晉爵,同時每告一次大捷,咸豐皇帝就親自御書一個斗大的「福」字給我,一共賜給五個福字。  胡遂:您在戰術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呢?  胡林翼:我的戰術思想,可以說是在長期的實際帶兵打戰過程中積累而成的。作為一介書生,原來對於軍事可謂是「素未夢見」。但是我不但勤讀兵書,而且善於總結戰場經驗教訓。記得我在剛開始打武漢時,因為急於求成,完全以血肉之軀攻城,結果不到半年損差不多4000兵力,羅澤南等悍將都是陣亡的。血的教訓讓我痛定思痛,我停止了強攻,轉而以重兵團團圍住武昌城,切斷了援軍與糧草的通道。不久城內守軍終因糧草不濟、援軍不至,最終突圍敗退到九江。此戰雖然大勝,獲得朝廷嘉獎,但我又乘勝前進,馬不停蹄追擊敗退到九江的敵人。在九江戰役中,我制定了「長塹圍困」的戰術來應對堅守的敵人。首先派李續賓率主力部隊團團圍住九江城,然後在離城數里之處挖深溝、堆高壘,切斷對方一切救援接濟。同時又派彭玉麟、楊載福和都興阿帶領幾支分隊,猛烈進攻九江外圍的湖口、黃梅、小池口等地,強力阻擊增援部隊,九江終因彈盡援絕而被攻破。由於武昌之役我軍死傷太多,而敵方又特別能夠死守,因此後來我不但不主張強攻堅城,也不主張強據城池土地,我認為作為統帥,你的上策乃是善於審度兵機,統籌大局。戰爭最重要的目的,首先是要保存自己的力量,這樣才有可能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所謂「兵事以攻堅為難,以逼城為下。」如果強攻對方城池,往往敵人傷亡不多,而自己則陣亡慘重,不但元氣很難恢復,如果城沒攻下來的話,反而助力敵方士氣,而己方同神疲氣懈,這是很不值得的。所以,我認為「圍城打援」是「反客為主」掌握戰爭主動權的好方法。

胡林翼著作《讀史兵略》我寫信給朋友們,說我死了,你們送的奠儀統統用來修建書院,不要給我的子孫一文錢。直到去世前,我心中仍舊惦記著書院的事  胡遂:太爺爺,您對於教育歷來重視,您當年創辦的箴言書院,至今已有162年,現已更名為箴言中學,成為享譽三湘的名校,培育人材數十萬,能說說您當時創辦書院的想法嗎?  胡林翼:創辦箴言書院,這既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父親胡達源的願望。父親在世時,曾主持過長沙城南書院,並著有《弟子箴言》一書,以明宋五子之理學修養,上推孔孟之旨,而尤嚴於公私義利之辨。《弟子箴言》,凡十六章,講述的就是為人必須建立志節、培養正氣、明辨是非,健全身心、造福社會之大義。我所創辦的箴言書院就是因《弟子箴言》而得名。  我辦書院的宗旨不是讓學生熱心科舉功名,而是要培養出經世致用的人才。  我對書院非常重視,自己在前線,就託付老師蔡用錫先生主持修建。我當日也時常過問書院情況。咸豐十年我卧病英山,日吐血半升,自料時日無多,而興建書院所需要大量資金仍不能到位,我就寫信給曾國藩他們求援:「書院竭三年之力,始得田租,興造須六千金,刻未興工。鄙人不死,明年春夏可堂構,否則須五年田租所入,乃能成之。」曾國藩不但盡其所能與安徽巡撫李續宜等人籌款。我當時真是沒有錢,只有家中祖傳田產,那麼錢從何處來呢?我甚至寫信給朋友們,說我死了,你們送的奠儀統統用來修建書院,不要給我的子孫一文錢。直到去世時,我心中仍舊惦記著書院的事。  胡遂:太爺爺,您知道嗎,在您身後,爺爺胡祖蔭創辦了紫筠農業學校,父親胡有猷創辦了林翼中學,又培養了不少人才。林翼中學是以「端敏恆毅」為校訓的,您認為怎樣?  胡林翼:我認為從《弟子箴言》到「端敏弘毅」,在精神上是一脈相承的。  《弟子箴言》教導學生應當:「奮志氣、勤學問、正身心、慎言語、篤倫紀、睦族鄰、親君子、遠小人、明禮教、辯義利、崇謙讓、尚節儉、儆驕惰、戒奢侈、擴才識、裕經濟」,而林翼中學校訓也是強調做人首先要人品端正,要正直正派。其次,做事要敏捷,坐而言之,起而行之,不尚空談,付諸實踐,做出成績來,也是我很贊成的。另外,做事要有恆心,有毅力,意志堅定,當然也是很要緊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把正心誠意,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放在第一位。

胡林翼中學舊址當年我進入仕途,父親就以「赤心事上,憂國如家」這八個字期勉我,以後這就成了我終其一生的座右銘  胡遂:太爺爺,您生前立下汗馬功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左宗棠是您多次推薦的,曾國藩的再次出山也是由於您的力推,但因積勞成疾,年不足50而吐血早逝,身後聲名反不及曾與左,您感到遺憾嗎?  胡林翼:不遺憾。我做官從政幾十年來,始終秉持的是「公忠體國」的理念。公,就是「天下為公」,不謀私利;忠,就是對國家忠心耿耿,赤膽忠心;體,就是對上體貼朝廷,對下體恤百姓;國,就是一切都以國家利益為中心,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我常對朋友和下屬說:「吾輩做官,如仆之看家,若視主人之家如秦越之處,則不忠莫大焉」,這個家就是國家和民眾,自己只是一個僕人,要始終不渝無怨無悔地為主人也就是國家服好務,效好力,才能算得上盡忠報國,否則就是「不忠莫大焉」。

胡林翼家規家書  當年我進入仕途做官從政時,父親就以「赤心事上,憂國如家」這八個字期勉我,以後這就成了我終其一生的座右銘。一方面是對朝廷的忠貞不二,一方面是對國家的安危憂心如焚。在最後的幾年裡,我的身體每況愈下,吐血越來越嚴重,而前線仍然吃緊,但我一直支撐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沒有放鬆。朱子謂「盡己之心曰忠」,我力爭做一個「藎臣」,也就是忠誠之臣,藎謀藎猷,藎事藎言,盡職盡責,盡忠盡孝,竭盡全力,毫無半點保留地作奉獻。人生在世,能夠這樣,又有何憾?我的謚號是文忠,我也認為自己一生的作為是對得起這個「忠」字的,所以,我沒有半點遺憾。  胡遂:是啊,時人對您謀國至忠、待人至誠評價很高。那麼,您對我們這些後輩還有什麼需要囑咐的嗎?  胡林翼:赤心事上,憂國如家;欲正人心,引為己任。

胡林翼座右銘


推薦閱讀:

胡林翼和左宗棠關係怎麼樣?
前線苦戰,後方苦撐: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鑄就湘軍「鐵三角」

TAG:曾國藩 | 晚清 | 對話 | 胡林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