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楞嚴經第四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第四卷】

淨業學園 48講次33.33 講義99面 二○○八年六月三十日星期一

丙二、廣破餘疑

這段是廣泛的破除二乘的無學之人心中的疑惑。

蕅益大師說:其實前面三卷的經文,佛陀對於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道理,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但是二乘之人他有一個問題,法執特別重,煩惱障輕,所知障重。他對於前面佛陀所說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四科的相狀是生滅的,而都是一念心性所顯現的,他產生疑惑。換句話說,我們一念心性「即空」它是不變,這一部份阿羅漢他同意,我們這一念心性是空性;「即假」,它能夠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它會變現種種的五蘊,隨緣這一部份,阿羅漢聽了以後,聽不懂!我們這一念心性又怎麼能夠創造外境呢?說是外在的世界是內心所創造的,這怎麼可能呢?因為二乘人一路都是把心跟境是切開的,所以他這一段產生很大的疑惑。就是「心境之間的互動」,內心怎麼創造外境,外境又怎麼回到心性,這個觀念它產生了很大的障礙。佛陀必須再繼續的說明:

(分二:丁一、明事理性相本融。丁二、明迷悟因緣無性)

丁一、明事理性相本融

事相就是我們的五蘊身心,是會生滅變化的;理性就是現前一念心性。那心性怎麼能夠創造事相,事相又怎麼回歸到理性,這二個觀念要怎麼融通呢?

佛陀必須要再加以說明:(分三:戊一、疑請。戊二、許宣。戊三、正說)

戊一、疑請。

二乘人心中的疑惑,來請佛陀開示(分二:己一、敘敬。己二、歎述)

己一、敘敬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佛陀講完四科七大,阿難尊者也開了悟,用偈誦讚歎佛陀,也發了願。

這時候富樓那彌陀羅尼子(滿慈子),他在大眾當中站起來。因為他要請法,不能坐著,要站起來,站起來以後,偏袒右肩(這是印度表示恭敬的一種儀式),然後右膝著地,雙手合掌,內心恭敬來白告佛陀。

就是說他本來是坐著,這時候站起來請法。

己二、歎述 讚歎敘述佛陀的功德 (分二:庚一、歎教。庚二、述請)

庚一、歎教。讚歎大乘教法的殊勝

「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諦!

「大威德世尊」是讚歎佛陀自受用的功德,佛陀以我空法空的智慧來斷除心中的煩惱,所以叫「大威德」。「善為眾生」是讚歎佛陀善巧的智慧,他能夠用種種的善巧譬喻,來演說妙法,開導眾生,這是佛陀利他的功德。這二個是包括佛陀自利利他的功德。

身為一個佛陀,他能夠演布開演如來所證的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它當體即空。當你入空觀的時候,一念心性就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無相」;入假觀的時候,它就變現了五蘊身心;然後你再入空觀,又回到一念心性。這種可以說是不思議境,不可思議的,一念心性可以變現萬法,萬法又能夠回歸到一念心性。這個是很難講清楚的,而佛陀竟然能夠用這樣的語言,把一念心性怎麼變現萬法,萬法又怎麼回歸到一念心性「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這真妄不二的道理,講這麼詳細,實在是大威德,實在是善巧方便。

庚二、述請 正式的敘述他心中的疑情

(辛一、總述疑情。辛二、別述二難。辛三、請佛開示)

辛一、總述疑情。先攏總的敘述他心中的疑情。

敘昔未聞 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ㄨㄣˊ)(ㄖㄨㄟ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

這個地方他自己敘述他個人的因緣。

我富樓那身為一個佛陀的十大弟子,在過去的場合當中,佛陀經常公開的讚歎說,我的身心世界的功德是「善為說法」,我能夠成就四無礙的辯才。佛陀在過去不但讚歎在釋迦法中說法第一,乃至過去七佛,乃至未來賢劫諸佛當中,我都是說法第一。我身為一個說法第一的阿羅漢,我現在聽到佛陀的《楞嚴》法會,我現在的情況我也說一下。這地方的」說法第一」是講他過去的狀態,這以下講他現在的狀態。

我身為說法第一的阿羅漢,我聽了前面的三卷經文,我把我的想法表達一下:我聽了佛陀精微奧妙的法音,說是一念心性依體起用,全真成妄,攝用歸體,全妄歸真。這真妄不二,我講出一個譬喻,好像一個聾子一樣,這個聾子已經聽不到聲音了,你又遠在一百步那麼遠的地方,有一個小蚊子的聲音,我不要是說見到,連聽都聽不到。

這個聾子就比喻一個二乘人,二乘人他從來沒有聽到一念心性的道理,他只知道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從無常無我當中,斷除三界的見思,而進入偏空涅槃,這可以說是一個具足少知少見的聾子。百步之外,就是說他所覺悟的道理跟佛陀所講的真如的道理,是距離一段很遠的距離,所以他根本就證不到,過去連聽聞都沒有聽聞過。

這是富樓那把自己的心態表達出來。

求今斷惑 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

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

這地方他等於是講到自己種性差別。

事實上我心中有疑惑,是我個人的問題,因為佛陀已經把前面四科七大的文,講到「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在一念的清淨心當中而顯現萬法,所謂「即空、即假、即中」就講得很清楚了。對我來說也破除心中一部分的疑惑,但是我另外一部分,還不能夠詳細的去了解這義理真實的去向,而達到完全沒有疑惑的地步。

富樓那說:世尊!像阿難之輩,他是有學之人(他斷了見惑而已),他雖然開悟了,這四科七大都是一念心性所顯現,但是他三界的煩惱沒有斷。而我等這些無學之人,已經成就了阿羅漢,證得我空的真理,斷除了三界的見思,但是我對於佛陀的法音,還是纏繞了很多很多的疑滯。

這地方的意思是說,阿難尊者比較偏重在菩薩種性,菩薩種性就是煩惱障重,所知障輕,他的我執比較重,法執比較輕。二乘人的特色是煩惱障輕,所知障重。從一念心性的角度來說,他對一念心性,隨緣不變的空性,他能夠接受,但是一念心性能夠不變隨緣,顯現十法界的妙法,這一部份他有障礙。

淨業學園 49講次 講義100面

辛二、別述二難。

196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基本上我們要注意二個重點:第一個就是「云何應住」;第二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們知道整個生命是變化,所以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首先你要想到,你要安住在一個什麼樣的根本。從本經上來說,我們一定要找到我們現前一念心性。這個現前一念心性,基本上它的特質,是一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它不能有任何的相狀。因為相狀是變化的,所以我們心中只要有相狀,相狀一變化,你的心就跟著變化了。所以我們在修學的時候,你的依止處,這一念心不能有任何相狀,你一定要找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一個真實的心性,才能夠安住下來。

這無相的心性找到以後,它有二個基本的功能德用:第一、它是一個不變性,第二、它是有隨緣性。心性找到以後,第二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因為我們安住在一念心性,但是我們有很多的煩惱習氣會不斷的干擾我們,所以我們要隨時的調整。

「調整」在本經當中就是用「空假中」三觀,來加以調整。「空觀」空觀是破除我們對相狀的執取,發明我心中「不變」的體性;所以我們心中開始執取的時候,我們先守住「不變」,「空觀安住不變」。以「假觀」來成就隨緣的妙用,當我們把心中的虛妄相掃掉以後,我們根據佛法的施設,又安立了很多很多的假名假相;比方說們安立了布施的假相,來成就我們的福報,我們安立持戒的假相,來成就我們的尊貴身,我們安立忍辱的假相,來成就我們未來的莊嚴,乃至我們安立了憶佛念佛的假相,來成就往生淨土、成就不退。

所以空觀是在破除我們心中的執取,而假觀是在建立種種莊嚴的假相,中觀等於是把空假二觀做一個平衡。

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第一個以現前一念心性而住,以空假中三觀來做調整。

曾經有人問我一個問題,說是《金剛經》也是在破相,《楞嚴經》也是在講破相,這二種有什麼差別?

《金剛經》以空性的智慧破相以後,顯出來的是一個「空性」;《楞嚴經》用空觀把相狀破壞以後,顯出來的是「現前一念心性」,這個地方有所不同。

我們可以這樣講,破妄這二方面是一致的,但是顯真有所不同。《楞嚴經》認為空性的智慧不能當安住,空觀只是破除我們執著的一種方便,安住的是「一念心性」才能夠安住。這個地方大家要清楚,《楞嚴經》它是破妄又能夠顯真,這樣子才是比較圓滿。

這科的大意是說,佛陀講完三卷的經文,來發明相妄性真,真妄不二的道理以後,二乘的無學之人,他們對於真妄不二的道理,產生種了二種的疑問。

辛二、別述二難。個別敘述二乘的無學,心中疑惑所產生的二種難問。

(分二:壬一、從陰入處界文中起理違事難。壬二、從七大文中起相違性難。)

壬一、從陰入處界文中起理違事難。)

佛陀前面講到四科的經文,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的經文當中,二乘的無學之人生起了,所謂的理性違背事相的這樣的難問。佛陀在講四科的時候,基本上是會事入理,把五蘊身心世界的生滅因緣,都說它們是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是當體即空。在當體即空當中,佛陀又說它是一念心性所顯現,當體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樣子的觀念,會事入理當中,二乘的無學產生心中的疑惑。

引述佛語 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

富樓那尊者引用佛陀的開示,他說:世尊!正如你老人家前面四科的經文說的,在十法界的世間當中,這一切的有為諸法,包括了六根六塵相對於六識的種種的作用,乃至於產生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種種的色心諸法,這種生滅變化的因緣法,您說它們是相妄性真的,它們的相狀是生滅的,但是它們的本性卻都是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都是清淨本然。

這一段正是佛陀前面說的,會事入理的一個觀念,這一段是引用佛陀的法語,第二段正式說明心中的疑惑。

舉自疑惑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既然我們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是清淨本然的,是離一切相的,那怎麼就能夠產生眾生的這種依正二報,這種身心世界,這種有為諸法呢?產生有為諸法以後,又會產生一種次第的遷流變化,乃至於終而復始相續的循環不斷,有情眾生的生老病死,無情世界的生滅遷流。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說:在二乘人的觀念當中,他認為既然心性是無為法,身心世界是有為法,怎麼一個無為法能夠創造一個有為法出來呢?這個是二乘人心中的疑惑。

說明:我們講到現前一念心性的時候,它不是有為法,但也不是無為法。我們不像二乘人,二乘人講空性那真的是無為法。我們講心性的時候,它不是有為也不是無為,因為它隨緣不變是跟無為相應,但是它不變又隨緣,又跟有為相應,所以它是亦有為亦無為,非有為非無為。

從這經文當中我們可以知道,二乘人對於心性的隨緣不變之體,他是認同,但是對不變隨緣之用產生了疑惑。這就是我們前面說的,這一念清淨心,能夠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它能夠受著業力的薰習,而變現身心世界。隨緣這一部份,二乘人的確是產生了障礙,既然是清淨本然,又怎麼能夠變現這些山河大地,變現出來以後它又不斷的流轉。

壬二、從七大文中起相違性難。

第二個疑惑是從七大的經文當中,產生了事相違背理性的難問。

說明「理跟事」。本經要講到理的話都是講心性,以不變為理,心性是不變的。講到事相就是講到身心世界。前面是說一念心性是怎麼變現成身心世界,「理違事難」;這一段「相違性難」是說身心世界又怎麼能夠回到一念心性。前面是說一心怎麼產生萬法,這個地方是萬法又怎麼能夠回歸到一心,在這個地方產生了障礙。

引述佛語 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

世尊!您老人家在七大當中,講到一個觀念說:『地水火風乃至於空大

當然身為七大的相狀是生滅的,但是它的本性,所謂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是圓融無礙,是周徧法界,而且是湛然不動,是不生不滅的。相狀是生滅的,而體性是不生滅的』。

這個觀念是佛陀前面說過的「相妄性真」

舉自疑惑 世尊!若地性徧,云何容水?水性周徧,火則不生,復云何明水火二性,俱徧虛空,不相陵滅?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虛通,云何二俱周徧法界?

(地水之間的障礙)

世尊!身為一個地大,地大的體性是堅固的,是一種障礙;而水的體性是濕潤的,有地大就不能含有水,有水就不能有地大。

在二乘人的觀念是認為,地水這二種性質,是互相障礙的。你怎麼能夠說是相互圓融呢?

(水火之間的障礙) 水性周徧,火則不生,復云何明水火二性,俱徧虛空,不相陵滅?

水大是濕性的,而火大是熱性的,水火根本是不能夠相容的,火能夠把水燒乾,水也能夠把火撲滅,水火二性是互相障礙的。怎能夠說水火二性,這二個體性都徧滿虛空,而不互相去陵奪,不互相消滅呢?認為水火二性是有障礙的。

(地空二法的障礙) 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虛通,云何二俱周徧法界?

世尊!地大的體性是障礙的、堅固的,而虛空的體性是虛無通達的,而這二個又怎麼能夠都周徧法界,都能夠圓融無礙呢?

補充說明:197二乘人對法的觀念,他是很堅固的法執。這堅固的法執是怎麼來的呢?因為他認為這個法是離開這一念心,而個別有體性,他不認為一切法是內心所變現的,他認為法是真實的。你看他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他對三界非常畏懼的。他看到三界的可怕,他把這一念心的我執消滅了,不再招感三界,他就認為大事已辦,至於這三界是怎麼回事他不管。

大乘佛法認為一切法是如夢如幻的,地獄是我們一念心變現,極樂世界也是我們一念心所變現,所以一切法能夠互含互攝。「互含互攝」的基礎點要立在法空的思想,而這法空的思想要安立在一切法是唯心所現,你才能夠建立法空的思想。

二乘人對於心外求法的緣故,所以他認為法法是不相容的,每一個法都有真實的獨立的體性。

蕅益大師講到這個地方,對於二乘人的二種疑問,蕅益大師提出他的看法。他說二乘人的思想「真不能容妄,妄也不能容真」。二乘人認為真實的空性,不能容受這種虛妄的有為諸法,有為之法也不能容下真實的空性;真實就是真實,虛妄就是虛妄,這個是二乘人的概念,二個永遠是漢賊不兩立。

大乘佛法是認為「真中有妄,妄中有真」,關鍵在一念迷悟的差別,你要是覺悟了,一切法都是真實,你要是迷惑的時候,一切法都是虛妄的,這是大乘不二的思想。

當然身為一個二乘有法執重的人,提出這個觀念是可以理解的。總而言之,二種疑惑都是對於,「真妄不二」的思想產生的疑惑。

我們把二乘人的疑惑牒出以後,我們就知道,其實整個後面半卷的經文,都是在回答這二個問題。

辛三、請佛開示

富樓那尊者講出了二乘人心中疑惑以後,這時候很恭敬的請佛陀開示。

而我不知是義攸往,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富樓那尊者他講出的心中疑惑說:我現今是真的不能夠了知性相二義,所謂的「真中有妄,妄中有真」,一念心性能夠變現萬法,一心而產生萬法,萬法又能夠產生一心,心跟法之間是不二的,這個觀念我實在是很難理解。對這樣的一種真妄不二,性相圓融的道理,這樣的一個宗旨,它的去向實在是很難融會貫通。惟願如來世尊,能夠依止大悲心,來為我等廣泛的宣說,來開示我心中的迷雲,乃至於整個二乘無學之人,來破除我們心中的疑惑。」

作是語後,富樓那尊者就五體投地,心中懷著欽慕渴仰的心情,來等待佛陀慈悲的開導。

198這個地方古德的註解上說:富樓那尊者講出這一句話,說明他這個人是有自知之明。佛法是很忌諱增上慢,也就說你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因為二乘人基本上佛陀在開導他們的時候是「為實施權」。

佛陀在講小乘法的時候,並沒有把整個生命的全貌講出來,只是講到諸法是無常無我的,從無常無我當中而證得我空真如,趨向偏空的涅槃,對於我們這一念廣大的現前一念心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並沒有廣泛的開顯。也就是說,佛陀在小乘法當中,只是引導他們怎麼從有為法而悟入空性,至於空性怎麼出來,怎麼從空出假,這個教法佛陀並沒有宣說,所以他們自然是產生了障礙。

我講一個小故事,諸位體會一下:國王的名言。

古代有一個國王,是非常的賢能,每天處心積慮要照福老百姓,設立很多的制度,也幫助很多的弱勢團體,做了很多福利的制度。但是眾生的心是有各式各樣的想法,他怎麼做都有人讚歎他,怎麼做也是有人毀謗他,所以他覺得非常的苦惱,我怎麼做才能夠讓大家都滿意呢?

有一天他睡覺的時候,有一個老者,一個老人家白髮蒼蒼。這個老人家就告訴他說:你要讓大家滿意,有一句話你要記住,這一句話你能夠實踐它,一定會讓大家都滿意。這個國王聽了就非常歡喜…,聽了這一句話以後他醒過來,誒!把這句話給忘掉了。唉呀,糟糕!這一句話是讓我離苦得樂,趨吉避凶的法寶,怎麼忘掉了呢?這時他就傾他所有的財產,去做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鑽石,詔告天下,哪一個人能夠把我夢中的那個名言找出來,解除我心中的痛苦,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滿意我,我把這個鑽石送給他。

後來有一個在山中修行的老者,聽到這個傳聞以後就走下來,以大悲心來到國王的面前說:國王!請你把那鑽石拿給我。國王說:你知道了答案了嗎?老者說:你先把鑽石給我。老者拿了鑽石以後,刻了幾個字就把鑽石還給大王,然後掉頭就走。國王看到鑽石戒環旁邊,所刻的字就是:「一切都將過去」。國王聽了以後恍然大悟,這就是我夢中裡面的名言「一切都將過去」。

這句話從佛法的觀念,我們這一念心,我們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什麼事情都是我們心在動。因為你不執著,他不會傷害你的,色不迷人,人自迷。我們要知道外境不會傷害我們,一定是你對它有執著,它才會傷害你,這大家都知道的。當我們對它產生執著以後,他對我們產生牽動。「一切都將過去」等於是無常的智慧,這時候你的心等於是收回來,開始把外境收回來。

我覺得「一切都將過去」那只是破妄,其實它只是一種止痛藥。「一切都將過去」然後呢?然後就沒有了。我們應該說「這一切都將過去,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即將到來。」破妄顯真。因為你把一個東西破了,那它云何應住呢?我們佛法是有所破壞,有所安立,它講「離一切相又即一切法」,一定雙向思考。

這種雙向思考的觀念,二乘人是很難理解的,所以他以一種真妄對立的心,提出他的看法。

戊二、許宣。

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即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ㄌㄢˊ)若正修行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這個地方佛陀正式的允許他的迷惑、他的難問,來宣說真妄不二,性相圓融的道理。

就在富樓那尊者講出他心中的疑惑,而且請佛開示以後,佛陀就宣告富樓那尊者,以及整個法會當中,這些已經漏盡的無學。

「漏」指的是煩惱,特別指的是三界的見思煩惱。身為一個阿羅漢他的特色,就是證得我空的真如,而斷除了見思煩惱,分段生死已了。所以他在整個小乘法當中,已經「無學」了,已經圓滿。

我們前面講過二乘人的特色,就是煩惱障輕,所知障重;他的見思煩惱淡薄,但是他們對於這些性相圓融無礙的道理,是容易產生疑惑障礙的。

「如來今日,普遍的為此法會當中,來宣說大乘勝義當中的真勝義性。

199什麼叫「真勝義中的真勝義性」?

在古德的註解,在《唯識》的教法當中,把這「勝義」的道理分成四種:

第一、 世界勝義。世界勝義,主要的是一種人天乘的道理,講到世間的因果,造善一定可以召感安樂的果報,造惡決定召感痛苦的果報,這個叫做「世界勝義」這個道理特別殊勝。

第二、道理勝義。這是一個二乘的教法,講到「四諦十二因緣」講到出世間的因果,我們應該怎麼去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來成就出世的涅槃,這叫「道理勝義」。

第三、證得勝義。是整個《般若》經典所說的,我們應該怎麼把一切法看它是緣起性空,把一切的有為諸法會歸到我空、法空的真理,所謂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叫「證得勝義」。這是大乘別教的道理。

第四、勝義勝義。講到了「相妄性真」,這一切法的相狀是虛妄的,但是一切法的體性,卻是真實的如來藏妙真如性。「萬法惟是一心」的道理,這是整個教法當中最為殊勝的「勝義勝義」。就是說明了「觀相元妄,觀性元真」,而真妄是不二的。這是佛陀的教法當中最為殊勝的。

使令法會當中的這些定性聲聞,也就是說這些都已經證入偏空涅槃,決定不能夠迴小向大的,他們的內心是,沉空滯寂,對有為諸法不生好樂;乃至於不定性的聲聞,一切尚未證得我空法空的,只證得我空真如,已經迴小向大的這些阿羅漢,包括了定性聲聞,包括了不定性的聲聞,從這個當中都獲得一佛乘的寂滅場地。

「寂滅場地」指的是我們的常住真心,以一念心性當做整個修行的根本。根本開始從體起用,產生了一種修行。這修行就是我們前面說的「空、假、中」三觀的調伏,以「空觀」來發明我們心性的不變之體,以「假觀」來發明我們心中隨緣之妙用,以真空妙有來調伏內心,這才是真正的()(ㄌㄢˊ)若。「()(ㄌㄢˊ)若」就是寂靜,也就是依止不生不滅的心性,當作一個場地,在這場地當中修行空假中三觀,這就是勝義中的真勝義性。汝等應該好好的把握這個機會,好好的聽聞,我也會為你們詳細的說明。」

富樓那尊者跟這些二乘的無學之人,聽到佛陀的法音以後,內心生起恭敬,默然來承受聽聞。

這段經文蕅益大師說:從這一段可以看得出來,本經是《法華經》的前方便。因為《法華經》開顯了每一個眾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謂的「相妄性真」。雖然我們每一個人的長相不同,你的長相跟他的長相不同,我們的長相跟螞蟻的長相也不同,但是這個長相是生滅的,因為你前生長得跟今生也不同,你來生的長相跟今生也不同。但是在不同當中,我們找到了一個共同的本性,在《法華經》裡面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把整個生滅的相狀,「啪」!整個破壞了,開顯眾生本具的心性。但是在《法華經》當中,是所有人聽過以後沒有人產生懷疑。《楞嚴經》是圓教中還帶一點別教的思想,有些人還是產生懷疑,佛陀還要再宣說。所以它只是《法華經》的前方便,因為它是方等時,四教並談,以圓教為根本,但是含有藏通別的教法在裡面。

戊三、正說

佛陀正式說明,勝義中真勝義性,所謂的真妄不二,性相圓融的道理。

(分二:己一、答迷真起妄以釋理違事難。己二、答相隨性徧以釋相違性難。)

己一、答迷真起妄以釋理違事難

佛陀講到理違事難,說我們清淨本然,怎麼就產生山河大地呢?說你這個心是無相的,無相怎麼就產生這些身心世界的男人相、女人相出來呢?

佛陀的回答只有四個字,因為「迷真起妄」。「迷真起妄」要注意「真」就是我們的現前一念心性;「妄」就是無明妄想。

我們只能夠說「迷真起妄」不能說「從真起妄」 真怎麼能夠生起妄呢?因為佛陀的觀念裡面是說:「妄本無因,因迷故有」,妄想是沒有理由的。說妄想從哪裡來?它本來就沒有根本,「達妄本空」,你說它從哪裡來?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本無因,因迷故有」。你不能夠說妄想從真心出來,那就完了!清淨本然怎麼會有妄想?我們只能夠說,因為我們迷失了本性,所以會產生了妄想。

後面佛陀會講一個故事,他說:什麼叫迷真起妄呢?說有一個健康的人早上起床照鏡子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誒!我的頭不見了!他的頭還在,但是他認為他的頭部不見了,產生這一念的迷情,就到處找,說我的頭到哪裡去了,到哪裡去了…。一個有智慧的人過去,一個巴掌「啪」打過去。誒!他醒過來了,他醒過來的時候他的頭就在了。但是他在迷惑的時候他頭也在啊!他只不過是一念的迷情。

所以我們凡夫跟佛差在哪裡呢?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就只是一念的迷情,所以虛妄的顯現了三界,當我們返妄歸真的時候,最後覓之了不可得,這個就是所謂的「迷真起妄」。

這四個字佛陀後面會詳加說明,什麼是迷真起妄?

(分二:庚一、總辨真覺。庚二、別明迷悟)

分二:庚一、總辨真覺

佛陀先攏總的來辨別眾生真實的覺性,眾生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分二:辛一、直指覺性本來寂照。辛二、雙破覺非明與不明。)

辛一、直指覺性本來寂照。

我們真實的覺性,本來俱足「寂跟照」二種功德。

牒定所疑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牒示按定富樓那尊者的疑惑)

佛言:「富樓那!正如你所說的疑問,你說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

當你在大乘經典看「清淨」這二個字的時候,你要怎麼解釋它?「清淨」的意思就是離一切相,也就是說它不是雜染,但是它也不是清淨,它不是清淨相,你說它是清淨相,那就完了!它是清淨相,它怎麼能夠現出雜染相呢?所以「清淨」就是說,它不是雜染相,它也是不清淨相,它是離一切的對立,叫做「清淨」。(這個觀念要清楚。)

身為一個眾生本具的「心性」,它是離一切相的,而且是本然的,這樣的一種相貌是本來如此的,不是經過後天的造作而有的。這樣的一個清淨本然的相狀,就怎麼能夠產生山河大地、身心世界出來?

(這段經文是先按定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情,以下就正式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直指覺性 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佛陀說:富樓那尊者!你過去應該經常跟隨在佛的旁邊,那你是不是曾經聽過佛陀講出一個觀念說是,性覺妙明,本覺明妙的觀念呢?

「性覺跟本覺」都是一個東西,都是講到「如來藏妙真如性」當中的一個本覺的理性,這本覺的理性它是妙明的,是具足光明的。

「妙明」光明放在下面的時候表示它是寂而常照;「寂」指的是如如理,「照」指的是如如智。以如如理而生起如如智,這叫「寂而常照」。

「明妙」是剛好相反,是照而常寂,依如如智還照如如理。」

我們眾生的本性是覺性當中有光明,光明中有覺性。

(先把眾生的本來面目指出來)

富樓那回答說:「是的,世尊!我經常聽聞佛陀宣說如此深妙的義理。」

這個地方是先按定本性,也就是說在我們還沒有迷真起妄之前,到底我們的相貌是什麼?就是這樣子「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我們學過大乘佛法,我們會知道,我們現在這個相貌,我們並不是很滿意,不管色身、不管內心,很多妄想,我們都不是滿意。但是這個相貌都不是我們原來的相貌,都是很多的流轉,生了很多的妄動然後才有的。那麼到底我從什麼地方來?我們開始去探本求源,說那我剛開始是怎麼樣?當我們把生命回歸到原點的時候,我剛開始是怎麼樣呢?佛陀先說明「性覺妙明,本覺明妙。」我們這一念心是清淨本然,在一念的清淨心當中,它寂靜而有光明,光明而又不障礙寂靜,「寂照不二」這個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先把我們這樣一個真實的面目,先把它標出來。

辛二、雙破覺非明與不明

身為一個覺性它本身不是覺悟,它也不是迷惑,覺性它是超越迷悟的;我們說佛陀是覺悟了,這是方便說。你說你覺悟,那這覺悟當中是不是還有個迷惑的對立呢?有對立你的功德就不圓滿。所以身為一念心性它不是「明」,它不是覺悟也不是迷惑,超越覺跟迷的對立。

雙徵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這以下就開始來測試富樓那尊者對本來面目的想法。

佛陀說:「正如你剛剛所認定的覺明,

「覺明」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如果講「明覺」那就是一個無明妄想。這地方要注意,「覺」在前面的話是覺明。

佛陀說:你剛剛說這個覺明,覺性中有光明,光明中有覺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個觀念是真實的本來面目。以下佛陀提出一個問題說:為復性明,稱名為覺?還是,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佛說:富樓那尊者,你認為這個覺性 (未完待續…)

淨業學園 50講次 講義102面

辛二、雙破覺非明與不明

200這一段是佛陀回答富樓那尊者的第一個問題。那麼第一個問題是什麼?就是「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在二乘人的思想當中,清淨本然是我們一個真實的體性,山河大地是一個生滅的有為之相。從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知道,二乘人的想法是認為清淨的東西不能有相狀,相狀也不能有清淨,認為真妄是互相對立的,真不能容妄,妄也不能容真。

佛陀對這問題以簡單的四個字來回答說。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一言以蔽之,就是「迷真起妄」。不過就是一念迷情的妄動,而產生了很多的虛妄相出來。整個修行當中,無量的法門其實在對治的,就是我們心中的一念迷情,真正的關鍵在這個地方。

佛陀必須將迷真起妄的觀念詳細的說明。這一科就是說明我們真覺的佛性,是非明而且是非不明。

雙徵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佛陀先按定我們的本性叫「覺明」,覺性中有光明,光明中有覺性,是覺明不二的。在「覺明不二」當中佛陀提出二個問題,來問富樓那尊者。

佛陀說:為復性明,稱名為覺?

在你看來,這真覺的佛性,是本來就具足般若的光明智慧,才稱名為覺;身為一個覺性,它本來就具足光明的智慧?

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還是說我們真覺的佛性是本來沒有智慧光明,必須假借外來的修學,才能夠產生智慧的光明,這樣子的智慧光明,去照了這個覺性,這個覺性才能稱為覺性。也就是說身為一個覺性,到底它本來就具足光明,還是這個覺性本來沒有光明,必須假借外面光明的照射,它才有光明?

佛陀提出這二個問題,請富樓那尊者來加以回答。

墮妄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富樓那言:「真覺的體性,基本上是不具足般若光明的,它只是一個覺性,也就是說它本身是沒有具足光明智慧的,它只是一個覺性,它沒有具足光明智慧。」

從這一段的回答我們可以知道,富樓那尊者心中所想的是認為,在真覺的覺性當中,必須另外有一種光明的智慧,來照了覺性,覺性才能夠產生這種光明。也就是說,覺性本身是沒有光明的,必須假借外來的光明來照射。

這是富樓那尊者的回答。佛陀對這個回答加以否定

雙破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佛陀說:「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正如你所說的,假若真覺之性是不具足光明的,那就成為無明所相應的覺性。覺性沒有光明,那這個覺性就是無明的覺性。有所非覺。如果在覺性之中,一定要有一個有所明的智慧來加上去,那這個覺性就不是真實的覺性。無所非明。若覺性本身不具足光明智慧,那這覺性就不能稱為覺明,而成為一種無明,這個覺性就變成一個不覺,變成一種無明。而此沒有光明智慧的無明,它絕對不是我們真覺佛性這種湛然光明的體性。」

佛陀的回答等於否定了富樓那尊者的觀念。

補充說明:201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當然有所謂的對治,有所謂的安住。從對治的角度,大乘佛法的差別不大,基本上就是「空假中」三觀。但是安住的問題卻是非常的不同,比方說《唯識學》,《唯識學》講到生命的根源,說這生命是從哪裡來呢?你從什麼地方來,它一直追究,到最後找到阿賴耶識,一個真妄和合的阿賴耶識。也就是說,阿賴耶識它內心有很多很多的種子,由種子的薰習就產生了根身器界,你前生有這樣的業力,所以變現這樣的身心世界出來。

從大乘「圓教」的思想,是不同意我們從阿賴耶識中來,他認為阿賴耶識是第二義諦,不是第一義諦,它是一念的妄動以後才有的。所以阿賴耶識在破壞以後,顯出了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真如本性,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蕅益大師在講《唯識學》時候他說:《唯識學》的修學法門非常的好,但是有一個缺點。

什麼缺點?說這隻龍畫得很漂亮,頭部也很漂亮,腳也很漂亮,身體也很漂亮,缺乏眼睛。

說學《唯識》就像龍沒有眼睛一樣,不知道要會歸到哪裡去,因為你不能夠說,破妄以後會歸到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一個無明的根本,真妄和合,它是一個清淨的本性跟無明妄想的結合,你云何應住呢?你敢住在阿賴耶識嗎?它是有情眾生生命的根本。

《唯識學》是很矛盾的,它依止阿賴耶識為住,最後還有把阿賴耶識給破掉。在〔天台宗〕的思想是認為,我們一開始就要安住在真如本性。當然我們不能忽略了《唯識學》,因為《唯識學》它很多的對治法門(相宗),它安立很多的相狀,什麼是雜染相?什麼是清淨相?讓我們能夠分別善惡,分別染淨。

所以蕅益大師認為說,從對治的角度,從治病的角度,我們要取法於《唯識學》;但是從根本的依止,要依止大乘圓教的「現前一念心性」。所以安住跟對治是不一樣的。

過去有一個醫學的雜誌它講出一個公案:

有一個媽媽帶一個小孩子,這小孩子上學的時候,這媽媽就提醒這小孩子說:小華,你要注意,你天生肝臟就不好,你不要玩得太過火。她每次給他的名言就是「你天生就是肝臟不好。」

我們知道名言會產生思想,思想久了以後會產生一個相對的執著,所以他認為他的肝臟就是不好,我天生肝臟就不好。所以那醫生就覺得很奇怪,我開了很多肝臟的藥吃了半天都沒改善。後來這醫生就找他媽媽,問這是怎麼回事呢?然後就,哦!原來妳每次都給他一個暗示:你天生肝臟就不好。

你這個人業障深重,所以你不要老是講業障深重,你講業障深重到最後你一定是業障深重。

後來他媽媽就換了一個口氣說:小華,不錯哦!你的身體本來是很健康的,你肝臟不好是暫時的,已經改善很多了。小華他就很有信心了,結果這藥一吃了以後,結果產生一定的對治的效果。

所以你看在懺悔法門〔天台宗〕講懺悔,它是從事相的懺悔,我們思惟我們真的造了罪業,我們一念心造了一些罪業。但是它最後一定要入無生觀,觀想我們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本來無一物,是何處惹塵埃。

所以天台智者大師警告修行人,說你不要老是認為你業障深重,你一天到晚認為你業障深重,你的結果只有一個,你真的業障深重,因為你執著它。

理事要圓融,在理體上,我們入根本觀的時候,我們要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在因緣上我們也是一樣,要面對斷惡修善。

所以你看大乘佛法的信心,說你受菩薩戒,你是怎麼得菩薩戒體?你說我要行菩薩道,你要行菩薩道就能得戒體啊!沒有那麼容易,那是一時的衝動,那不叫戒體。「戒體」來至於一種智慧觀照,你能夠「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雖然我現在業障深重,但是那個是如夢如幻的,當我把如夢如幻生滅的假相剝開以後,我看到我這一念清淨的真實體性,跟十方諸佛是沒有差別的。從這樣的一種稱性起修,發起了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所以我們講「煩惱無盡誓願斷」的時候,那是怎麼發起的?

那是因為煩惱無自性,所以我們才敢說,煩惱無盡誓願斷,那隻不過是一念的迷情。你說你剛剛做夢的時候,明明有夢到某某人做什麼事情,那只是一念的夢心變現出來,你在做夢的夢心,所以你醒來的時候,覓之了不可得。

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迷真起妄」,真本來是沒有妄,是因迷故有,就只是一念的迷情而已。我們本來是健康的,怎麼有病呢?那是後來才有的,那是因緣所生才有的。這個觀念是非常的重要,這個是大乘的信心。

所以佛陀在這個地方,先按定二乘人的執著。二乘人是認為我們心中,是本來就有病的,再慢慢的對治,這個觀念不對。我們應該認為我們本來是沒有病,這個病是虛妄的,用虛妄的藥來對治虛妄的病,這就是所謂「迷真起妄」的觀念。

這一段是一個總說,一個簡單的說明。

庚二、別明迷悟

這地方是詳細的說明,我們是怎麼樣產生迷,佛陀是怎麼樣的悟,而產生差別的作用;將迷悟的差別相,詳細的說出來。

(分二:辛一、明眾生迷真成妄。辛二、明諸佛悟妄惟真)

辛一、明眾生迷真成妄。

說明九法界的眾生,為什麼就是迷真起妄呢?它的虛妄性,山河大地、身心世界是怎麼產生的?

(分三:壬一、明所起妄因。壬二、明所感妄果。壬三、結果歸因)

先說明虛妄之因,再講它所感虛妄之果,最後將因果做一個會歸。

辛一、明眾生迷真成妄。

先說明我們產生九法界的因果,主要的最初的原因在哪裡。這一段的經文把整個九法界,說是清淨本然怎麼就產生身心世界的整個過程,把它做詳細的說明。這個地方是由細而麤。

迷真起妄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身為一個性覺,我們眾生本具的覺性,本來就具足光明,但是我們凡夫就是多事,沒事找事,就產生一個「必明」。我們在這覺性當中,我們又強加了一個要去明了的智慧出來,一個顛倒的智慧。這個智慧,在佛陀說是一種攀緣心,我們總是覺得安住在清淨心好像是不快樂的,應該要去向外攀緣才能夠成就快樂,我們產生一個錯誤的認知,所以產生一個「必明」,我們強加了一個無明的力量,在這個覺性當中。這就是所謂真如不守自性的一念妄動,所以就使令這一種覺性變成一種虛妄的「明覺」,就是「覺」當中強加一個「明」在上面,就整個變成一個「不覺了」。本來是一個覺,但是強加一個無明,而產生了不覺。

這個一念不覺其實是很細的,古德說是在「九相之初」,在三細六麤之前,這是很早很早的一個顛倒的妄動而已。

能所對立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覺非所明,因明所立」這是在三細當中的第一個細相出現。

事實上眾生本具的覺性,它本來不是所明的境界,但是我們一念妄動以後,強加一個明了的功能在這覺性上,而產生一個「所」,這個「所」就是三細的第一細叫「無明業相」。轉本覺的理性而成為無明的業相,也就是說這時候已經把真如本性轉成了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一個個體生命的開始。我們的生命為什麼會有所差別?為什麼你長得跟我不一樣,我長得跟你不一樣?那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我們從一個平等的法界當中,創造一個有情生命的開始,就是阿賴耶識。而這阿賴耶識是怎麼來的呢?「覺非所明,因明所立」當我們無明妄動以後,就把整個覺性轉成一個無明業相,這個是阿賴耶識的開始。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所明了的無明業相產生以後,就產生一個能明了的「能」,這個「能」就是能見相,也是三細的第二個。既然產生一個所明了不覺的體性,就會產生一個能明了的一個功能,轉本有的智光,而變成能見相。有所就有能,這個都還是在第八識。

眾生相續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

這地方是講到三細的第三相是境界相,就是整個世界產生。

在整個真如本性當中,本來是沒有所謂的「同」,也沒有所謂的「異」。但是我們前面因為有「能、所」的對立產生相互作用,就產生一個異相出來,這個「異相」就是我們說的依報的世界產生。山河大地當然是有差異,像桌子跟椅子不同,椅子跟石頭也不同。

「異彼所異,因異立同」第一個「異」當動詞,是不同的意思;第四個「異」當名詞,不同於這些差異相,又產生一個同相。既然有異相就有同相,這個「同相」是虛空。你的世界要以什麼而住呢?當然以虛空而住。

到這個地方等於是,因為前面能所的相互作用,而產生了虛空,而產生了世界,在有情眾生的依報的環境就產生。

「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這個講到正報的身心世界。

虛空的同相跟世界的異相,會產生一種相互的作用,在相互的發明當中,就創造一個無同無異的一個眾生相出來。眾生為什麼說無同無異呢?因為眾生是「相妄性真」。你看相狀個個不同,但是他的佛性個個卻相同,你也不說它是同,你也不能說它是異,無同無異就是眾生相世界。

我們常說先有雞蛋還是先有雞?其實我們的生命開始是先有依報的環境,先有山河大地,然後再有有情眾生。它這一段是這個意思,先有世界,然後才有眾生。先有世界,然後才有眾生,眾生跟世界二個開始作用,才有所謂的因果的問題。

業果相續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前面整個世界眾生的產生都還是第八識,到了這一段「如是擾亂,相待生勞」第七意識的作用。「擾亂」怎麼說呢?前面的依報的世界還有正報的眾生,眾生開始看到了依報環境,他要去受用去追求整個依報的環境,想把它占為己有。這時候就產生一個「擾」,擾動的意思就是一種思慮,也就是我們說的「恆審思量」,也就是第七意識的產生,開始去思量什麼是我的,什麼不是我的(這地方的「擾」主要是第七意識)。

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

第六意識產生,前面是偏重法執,這地方我執產生。

「勞久」思慮產生久的以後,產生一個「塵」,這個「塵」指的是第六意識的一種執取相。我們在看到了很多的樹,樹上有很多的蘋果,就對這個相狀產生了執取,有執取就產生了愛取煩惱。勞久發塵,這個「塵」是一種具生的我執煩惱,是微細的;自相渾濁」是一個分別起的煩惱,是麤的。

自相渾濁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渾濁」是五蘊身心。執取相有二種,一種是任運生起的,第二個要假借名言,我要去思考才會產生。「自相渾濁」是一種分別的煩惱,它不是具生的;就是我們對於五蘊身心的種種的分別,而捏造一個自我的相狀出來,這是分別的我執。「勞久發塵」這個「塵」是具生的我執,是比較微細的。

由第六意識產生以後,產生了愛取的執著,就產生了種種塵勞煩惱;塵勞就是煩惱,因為它是染污的叫灰塵,因為它是躁動的叫做勞。有煩惱當然就產生了業力,產生果報,產生因果的循環。

202我們這樣子講,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答案有二個:一個是「迷真起妄」,剛開始是一個真如本性的一念迷情妄動,而創造了世界,創造了眾生。

創造出來以後這個相狀,又怎麼產生相續呢?

那就是「執妄為真」,在妄當中又產生第六意識的愛取,第六意識的愛取,第七意識的執著,產生很多的業力,使令眾生世界又能夠相續。相續是業力產生的,而剛開始生起的第一個相狀是一念妄動,所以「迷真起妄」產生我們生命的第一個相狀。第二、「執妄為真」使令這個相狀輾轉的相續下去,又產生了業力。

這地方的觀念是,我們整個身心世界其實就在我們的一念心所變現出來的。

比方說我們講到一個小故事:老和尚心中的妄想

清朝有一個居士叫王鼎實居士,這個居士從小就很聰明,悟性很高,他看什麼書一看就懂,而且福報也很大,生活上的受用都非常好。他十六歲的時候去參加一個考試,考完試的時候是住在他親戚家,考完試的時候覺得身體不舒服,也不吃飯,後來病情就愈轉愈嚴重,他就跟他親戚說,你拿筆跟紙來,我要寫我的遺書,寫給我父親。

他說:父親!我的生命即將要結束,你不要傷心,其實我跟你只有十六年的因緣。其實我前生是淨山寺的一個老和尚,我身為一個老和尚,我出家以後,修學數十年,幾乎成就大道。

我做老和尚的時候,拿著念珠在外面經行的時候,我看到了二件事情才心動:第一個、少年登科者,年輕人考上狀元,功名成就以後,敲鑼打鼓到寺廟來還願的時候,我啊!「仁者心動」,產生羨慕之心,這個妄想沒有對治掉。第二個、我看到那個大富人家坐的那種美好的車子,有很多的眷屬來山上祈福的時候,看到大富人家我也心動。這二個心動的關係,我必須為我這二個妄想的心動酬償我的業力,所以做你的兒子。他說他死了以後,還要投胎一次,他這一生做功名掌握權力,下一生要償還下一個妄想,來做一個大富人家。

所以我們常說,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不要講那麼遠,說從真如本性來,這樣太遠。其實我們現在的身心世界,是從你前生的妄想而來。所以你現在的妄想,當然我們有很多的妄想,其中一個強大勢力的就是你的來生。

《楞嚴經》一再的告訴我們,外在的世界,是我們內心的世界創造出來。所以我從什麼地方來?我從我前生的其中一個妄想而來。

《淨土宗》說修行一定要對治煩惱。因為老和尚你看他的戒定慧的善根很強,但是他二個妄想沒有對治,還好只有十六年,這個妄想打得不是很重。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性覺必明,妄為明覺」,一念的妄動,產生了世界,產生了眾生,眾生世界相互作用產生了因果,然後產生生命的相續。這是所謂的迷真起妄,這個是講到妄因。

壬二、明所感妄果。(分二:癸一、牒上略明二相。癸二、廣顯三種相續。)

癸一、牒上略明二相。

牒示前面的經文而略明,眾生世界二種的相狀。

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起」就是一念無明妄動,心中那種動盪的相貌叫做「起」。因為我們有動盪,所以產生世界的差別相,但是我們有時候也會保持寂靜,也不是一天到晚動,寂靜的部分就變成了虛空,廣大的虛空。我們靜態的部分變成虛空,動態的部分變成世界,虛空是一種同相,世界是一種異相。

到這個地方是說明了,有情眾生依報世界的產生。

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無同無異是世界跟虛空相互作用,產生了一種眾生相,眾生的五蘊身心。前面的世界乃至於眾生,都是有為諸法,眾生是生老病死,世界是生滅遷流,都是有為之相。

癸二、廣顯三種相續

這二種相,眾生世界就會產生造業,因為愛取,你要這個蘋果,他也要這個蘋果,這就會有問題,會有很多煩惱出來,煩惱就會產生業力,業力就會使令整個生命相續下去。廣泛的顯示世界眾生的業果,三種有為相的相續。

這當中有三段:(分三:子一、明世界相續。子二、明眾生相續。子三、明業果相續。)

子一、明世界相續。

生成四大 前面是講到一念的妄動而產生了世界,這以下講世界它生起的過程,先有四大。

風大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

「覺」是眾生本具的覺性,「明」是我們心中的光明。

覺中又產生了明(覺明是正確的,明覺是不對的),覺性中本具的光明,本來是對的,但是一念妄動以後就變成了空昧,就把覺性當中的真空轉成一個晦昧的一個頑空。然後相待成搖,明跟晦昧的頑空二個相互的作用,而產生一種搖動之相,而這搖動之相正是風大形成的。在整個地水火風當中,先有風大來執持整個世界。如我們的地球,外面是一個大氣層把它攝持住,這個就是空大。一念的搖動產生了風大。

地大 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

「因空生搖」是承接前面的經文,「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把它做一個總結。因為頑空跟我們心中無明的作用而產生搖動這是風大。搖動以後,無明的這個「明」跟「所明」的這個頑空,無明一定要去發明頑空,發明久了以後就產生一種堅固的「妄明」,堅明立礙。就是這個明一定要去觀察這個頑空,觀察久了以後無明就變得更加的堅固,而這堅固相正是地大的產生。所以說「彼金寶者,明覺立堅」,金寶就是地大的代表,就是金剛石,整個地大的精華。

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金剛石,會有這種地大的石頭出來呢?就是「明覺立堅」,一念的無明心中,這個「明」需要去觀察頑空而產生妄覺,才有這所謂的金剛石,所以這堅固的金輪來保持國土。

地大是從風大而來,是先有搖動,搖動久了以後,我們產一種堅固的對立,這個堅固相正是地大。

火大 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

一念堅固的地大,而產生一種金剛寶石,「堅覺寶成」是銜接前面的地大。「搖明風出」一念的無明妄動而產生了風,那麼「風金相摩」。

前面風大的搖動跟地大的堅固,風去吹金,二個互相摩擦,就產生一種熱性的火光。這個火光為什麼叫變化性呢?因為火能夠生成萬物,它也能夠毀滅萬物。你看泥土要沒有春天的溫度,沒辦法生長萬物;你看,春天百花開,為什麼?因為春天帶來泥土的溫度,所以火能夠生長萬物,但是火一燒的時候也可將萬物毀滅,所以它是變化的。

也就是說整個火大,是風大跟地大的互相摩擦而有的。

水大 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

「寶」指的是前面的地大金剛寶。金剛寶的表面是充滿了光明的,而產生很多光滑的潤相,這樣的潤相跟火光相接觸的時候,因為火本身它是上蒸的,金剛寶遇到火光的燃燒就產生了水,火燒金產生水,就有濕潤的水含攝十方世界。

203為什麼這世間上有地水火風呢?說穿了,還是我們一念心變現出來的,我們一念心的搖動相產生了風大,搖動以後產生堅固的執著,這個堅固的執著就是地大。風金二個互相摩擦,產生火大,火去燃燒金產生水大。地水火風還是一念心變現出來。

有一個小故事講到小鳥的故事

在喜馬拉雅山有一個老修行者很有智慧,每一個人跟他請示問題,他都能夠給他一個非常圓滿的答案。有一個年輕人他就不服氣,出一個難題,他手上握了一隻小鳥,就請問這個老和尚,他說:請問老和尚,這隻鳥是死的還是活的?

因為你說牠是活的,我用食指一掐牠就死掉,你說牠是死的,我一打開,這隻鳥就展翅飛翔,所以你怎麼答都不對,你說牠是死的是活的,這隻鳥握在我手上,請你回答牠是死的還活的?

老和尚就說:這隻鳥的生死,在你一念之間,你要牠活牠就活,要牠死就死。

◎這個意思就是說:一切法的生,一切法的消滅,其實就是我們一念之間。整個地水火風,整個身心世界,就是我們一念心創造出來的。

我們這樣子講比較現實一點,一念的妄動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你不能讓你的心不動,你做不到,因為你已經動,這個剎車剎不住。

所以你看小乘人就是你要動,我就把你斷掉,其實這不是很好的方法。大乘佛法是好,你要動那我疏導你,引導你往好的地方動,憶佛念佛,布施持戒;大乘佛法在對妄動的思想是「轉識成智」。

我們沒辦法讓無始的妄動停下來,你說我要硬壓的,所以你看有些禪宗的人在打坐的時候,坐到最後吐血,強壓嘛!

我們已動了無量劫,動成這樣子,你壓得住?你的修行短短幾十年,它動了無量的生命。所以我們講「理可頓悟,事要漸修」,它這個是強大的勢力,我們只能夠引導它,不能叫它不要動,這是不可能,你做不到。

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這一動,就產生了世界,產生了眾生,那沒關係,我們引導它往好的地方動,往念佛的地方動,往善良的方向動,那我們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大乘佛法不叫斷煩惱,不能這樣講,叫轉煩惱。為什麼叫轉煩惱?

因為「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妄色身即法身」,煩惱本性是迷真起妄,它是真實的,迷惑了變成煩惱。所以我們大乘佛法不講斷煩惱,講斷煩惱那是小乘講斷煩惱,我們是「轉」,把這個念頭轉到另外一個方向去,我們轉到一個自利利他的一個理想目標去,轉到往生淨土的地方去,用疏導的方式,不是斷滅的方式。

淨業學園 51講次 講義103面

子一、明世界相續。

204《楞嚴經》前面三卷經文,佛陀等於是講到大乘佛法當中的勝義中的真勝義性。也就是在整個大乘的教法當中,對生命的解釋是一個最圓滿的解釋。這當中有二個重點:

第一、相妄性真,相狀就是我們整個五蘊的身心,這個身心世界是生滅變化的。比方說我們前生可能是一個天人,今生變成一個人的相貌,這樣的一個相狀是變化的,不管是色身,不管是內心的感受想法都是不斷的在變化。一般來說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種種的相狀都是一種虛妄相,因為它是一個動態的是變化的。

第二、現前一念心性,它是真實不變,我們講說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你前生做一個螞蟻的時候,你的心性也是這樣子,你變成一個人、變成一個菩薩乃至成佛,你那一念心性永遠都沒有改變,都是如此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所以這心性是一種真實的。

佛陀剛開始是把相狀跟心性做一個很明確的說明,所謂的「相妄性真」。到第二大段的時候講到「性相不二」。也就是說真實的心性跟虛妄的相狀,是不能分開的,相狀當中有心性,心性當中也有很多的相狀,這二個是不可分的,永遠分不開的。

講了這些道理以後,其實阿難尊者已經是大開圓解了,發了菩提心了;但是富樓那尊者跟這些二乘的無學,這時候對性相不二的道理產生了質疑。

其中第一個問題是說: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我們這一念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心性,怎麼就產生了虛妄相呢?為什麼產生這些山河大地出來呢?

佛陀的回答很簡單,主要的重點只有四個字「迷真起妄」。

我們這一念心性本來沒有生死,這個觀念很重要,本來是沒有生死的。那麼沒有生死怎麼就有生死呢?一念的迷情,一念的妄動,就在清淨本然的心中,產生很多很多的虛妄相出來,螞蟻的相狀產生了、人道的相狀產生了、天人的相狀產生、阿修羅的相狀產生,這個就是一念的迷情妄動而有。

所以我們在觀察人生的時候要知道「真本無妄,因迷故有」。 心性本來是沒有虛妄相,後來怎麼有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有。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整個《首楞嚴王三昧》它的一個對治的重點,重點不在相狀,重點在心中的那一念的迷情,那一念無明的妄動,那一念向外攀緣的心識。這一念迷情妄動以後,產生了三種相續,所謂的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

我們在這一科當中講到世界的相續,這個世界就是依報的器世間。分成三段:第一、生成四大,第二、結成二居,第三、輾轉相續。

結成二居

前一段是講到一念無明的妄動而使令四大的生起,這一段是說明四大的相互作用,而產生二種的器世間,水地跟山林,或者我們可以分成四居,詳細來說分為水居、地居、山居、林居。

水地 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ㄉㄢˋ);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這個地方是就著我們一般說的,高山跟平地,約著平地來說。平地當中有水居跟地居二種。

火騰水降,交發立堅

(總說)火的體性是溫熱的,所以它是往上升的,水的體性是濕潤的,是往下降的。火、水二種的一升一降當中,產生了交互作用,而生起的一種器世間。

立堅,「堅」指的是一種依報的器世間的產生。

為什麼會有大海,為什麼會有平地呢?就是水火的交互作用而產生的。

濕為巨海,乾為洲潬;

(個別說明)假設水大的勢力強,濕潤的力量大就變了大海;如果是火的勢力強,就變成一種乾燥的洲潬。「洲潬」,泥土積聚的地方,比較大的叫洲,比較小的叫潬。也就是說火大比較強盛的就轉為大洲跟小潬。

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

因為整個水火二種體性的交互作用,所以我們看到在濕潤的大海當中,也經常會有火光產生。表示說在整個水當中,是有火的體性的,比方說我們燒熱水,這水為什麼會轉成滾熱呢?這水當中有火的體性,水火是互相含攝的。

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在大洲小潬的陸地當中,也經常會有一些大江小河恆常的在那個地方流動,也就是說明了地大之中有水性。

這一段是說明在整個水火二種體性的交互作用,而產生了江河,產生了陸地,這個都由地水火風的作用產生的一種器世間。

山林 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燄,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ㄙㄡˇ),遇燒成土,因絞成水。

高山樹林生起的因緣。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高山呢?

水勢劣火,結為高山

水火的相互作用,假設火的勢力強大。我們前面講過,火的勢力是上升的,所以水火在作用當中,假設火的力量大,這時就把陸地抽拔成高山,因為火是一種上升的力量。我們從這個道理可以看得出來,山中的石頭,你用鐵器去敲擊的時候會出現火焰,你用火去燒它這石頭就轉成水。可以看得出來地大之中是有水火之間的相互含攝。

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

樹林的產生。假設水的勢力強而土的勢力弱,這時候土就隨著水的勢力而成為一種濕潤的力量,這時候這濕潤就抽拔去滋養草木的產生。

我們看這一切的樹林當中,遇到火燒就成為灰土,遇到扭絞就成為水分。

這地方是說明整個地水火風四大,基本上都是互含互攝交互作用,而產生器世間的生起。

這樣的生起是一個什麼樣的力量,讓它相續下去?

輾轉相續 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總結)前面我們講一念的妄動,基本上還是阿賴耶識的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就是它變現出一個水的山林的器世間。那是什麼的力量讓這個器世間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我們的清淨本性當中出現,乃至於相續呢?

交妄發生,遞相為種,

「交」指的四大的交互作用,而產生了水地、山林這四種的器世間出來。「妄」指的是我們第六意識,妄心的一種執取。

我們這個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產生了一種愛取的力量,愛取的力量就會產生一種造業。你看到這書很喜歡,或者你看這個東西很討厭,就會很多種種的造作,就有業力,業力的力量就使令遞相為種。「遞相為種」就是外境去牽動我們的內心,我們內心當中對外境又產一種執取,又創造另外一個外境。因為這樣的一種輾轉力量的因緣,使令整個有情的器世間,就因為這業力的因素,就成住壞空,周而復始相續下去。

205我們剛開始這世間上是沒有這些環境的,沒有山河、沒有大地,那怎麼就有呢?就是我們無量劫當中一念迷情的妄動,就把這世界創造出來。

創造出來以後,為什麼這個世界會在我們生命當中不斷出現呢?你看有些人他經常會出生在海邊,他經常就出生生長在海邊,有些人就經常出生在高山,有些人就經常出生在都市。為什麼某一種的環境,在某些人的心中會不斷的出現呢?這地方講到「交妄發生,遞相為種」,其實我們對它產生愛取的力量,所以這個環境會不斷的在我們心中產生出來。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處所跟內心的互動。環境我們是改變不了的,但是你內心的感受跟想法是你可以決定。所以我們常說:「心境決定處境」,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剎那是一種直覺的感受,這個時間很短暫的,大概在十秒鐘左右,我們就產生一種想像,名言的分別,這時候我們內心就會被外境牽動。而其實這外境對我們的影響,主要是經過我們的想像而產生。

比方說你看到半杯的柳橙汁,我不知道諸位想法會怎麼想,有些人會說:真是感恩啊!還有半杯柳橙汁存在。這種人大部分是做正面思考的,他的生命當中充滿了快樂;有些人說:糟糕!

剩下半杯,他看到的是空的這一部份,他做了負面的思考,這個環境對他產生一定的傷害。

其實外境在傷害我們的時候,大概只有十秒鐘而已,就是你的直覺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其實最早的那個十秒鐘,是真正外境在傷害我們。但是當我們開始想像力生起的時候,是我們的想像力在傷害我們,我們產生很多名言分別。這時候外境就產生二種方向:第一個是正面的力量,第二個是負面的力量。而這個力量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的,「境無好醜,損益在人」。說是一個珍寶你拿得不好,你會被它割傷,但是你好好拿,你可以欣賞它美妙的光采,它對你產生傷害、它對你產生一定的加分,其實是我們的心態,我們的想像決定出來的。這地方是講到外境生起的因緣。

子二、明眾生相續。

眾生指的是我們五蘊的正報身心世界,它的生起跟相續的因緣。

迷真起妄 復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

佛陀再一次告訴富樓那尊者說:「明妄」,「明」當動詞,就是我們一念無明的妄動,而生起了種種虛妄的相狀,而這樣的虛妄相狀的生起並沒有其它的原因,主要的是以覺明來當做它的過咎。

也就是說在我們清淨的覺性妙明心中,突然間想要有所發明,而這種有所發明的心,就是無明的妄動,也就是一切虛妄相生起的一個主要的過咎。

這個地方是說明,這虛妄相是怎麼來呢?就是清淨心當中一念的妄動而有的,「真本無妄,因迷故有」。

能所對立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

一念妄動是很微細的,這個地方講到一念妄動以後產生了一種三細,也就產生阿賴耶識。

既然有一念的妄動,就有所明的無明業相生起。「所妄既立」指無明業相的生起,三細的第一個。「明理不踰」,理者體也,無明業相之體。既然有無明業相,當然就有能見的相狀生起。能見的見分去發明無明業相的時候,就產生六根去攀緣六境,這時候我們就產生一定的限制。六根去攀緣六塵的時候,整個活動範圍就不能超越阿賴耶識,不能超過無明業識。也就在一念無明妄動的因緣當中,產生了三細,使令我們聽聞的功能不能超越音聲,見的功能不能超越色塵。

到這個地方,其實都是一念的妄動,產生了阿賴耶識的三細,這個地方都還沒有產生業力,因為第六意識的愛取還沒有活動,只是一個依他起性。

下一段就產生業力的力量

心境分隔 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同業相纏,合離成化。

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

其實是把前面的觀念重複一次,就是有色身香味觸法,六種妄塵的成就,就使令我們這一念清淨的心性,這精明之體就分成了,見聞嗅嚐覺知,在眼睛叫見,在耳朵叫聞,產生了六根的作用,本來是一念心性,元依一精明,因為外境的牽動而分成六和合,產生六根的作用。

這一段是把前面阿賴耶識的依他起,六根、六塵、六識的生起做說明。

同業相纏,合離成化。

這地方就產生業力的問題,第六意識的愛取力量生起,就是我們說的「境界為緣長六粗」。

「同業相纏」,六根去攀緣六塵的時候,這時候會產生六種識,這六種識就產生一種愛取的心而生起造業,而造業的時候就產生了一種「合離成化」。就產生所謂的胎卵濕化四種眾生的身心。

「同業相纏」指的是胎生跟卵生,因為胎卵二生都必須要跟父母有共同的業力而招感。我們要胎生要卵生一定要有個父母,有父母的因緣才能夠生起,你必須跟父母有某種的共業,因為你起碼要有二十歲乃至於三十歲的時間,要跟父母住在一起,所以有一定的共業。

濕生跟化生,因為它生起的時候不必假借父母,所以它跟父母就沒有什麼共業。濕生為什麼叫「合」呢?因為它合濕而成形,有的動物牠是在水溝自然生起來的,只要有水牠就能夠生起來,牠是因為合濕而成就牠的身形。有的化生,什麼是化生呢?離舊而成化,牠離開舊有的體而成化,比方說蝴蝶,蝴蝶本來是毛毛蟲,牠是化生,牠從毛毛蟲化生成蝴蝶,牠離開舊有的形體變化而成。

這地方是講到,四生因為它心中愛取的不同,就形成不同正報的受生的相貌。這地方是簡單的總說,下一段就詳細說明:

四生成就

詳示胎生 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ㄜˋ)(ㄆㄨˊ)(ㄊㄢˊ)等。

因為我們人道都是胎生,所以佛在講四生的時候把胎生講得詳細一點。

見明色發。這個「明」就是我們眾生在中陰身的時候,本來是一片黑暗,你跟有共業的父母親,父母親在交媾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道光明的色相;中陰身見的一種光明相狀,而光明相狀生起以後,會產生什麼事情呢?明見想成。中陰身這時候看到光明相狀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情愛之心。而情愛之心是怎麼生起呢?這個情愛是什麼相貌呢?異見成憎,同想成愛。「異」指的是同性,比如說你這個中陰身,你要投胎做男眾,而做男眾的時候,你看到父親,看到父親叫做「異」;如果你要投胎做女眾,你看到母親也叫做「異」,同性見到同性的時候,內心產生一種忌妒瞋恨。反過來異性相見,你要投胎做女兒的你看到父親、或者你要投胎做兒子的你看到母親,就產生內心的一種愛著,看到父親看到母親的心態有所不同。

流愛為種,納想為胎。

因為這種愛著心不斷的在心中流動,來當做是一種受生的因種,然後再假借臨命終一念的情想為助緣就入胎了,這就是我們整個入胎的過程。

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遏蒲曇等。

(增上緣)你的投胎,除了我們心中的愛取煩惱以外,還要有父母交媾的因緣發生,才能夠吸引跟自己共同業力的眾生來投胎。因為有這樣的因緣作用,包括我們心中的愛取,包括父母的交媾就有羯羅藍;「羯羅藍」是我們投胎的的第一七的時候,翻成中文叫「凝滑」,是我們最早投進去的父精母血叫羯羅藍。第二七叫做「遏蒲曇」叫做水泡,它在母親的胎當中,吸收養分,慢慢長大變成水泡,總共有七七,最後六根成就長成人形。

這是以人道的胎生做解釋,這以下廣泛的說明四生的生起因緣。

略示四生 胎卵濕化,隨其所應: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

整個六道眾生包括了,胎卵濕化四種受生的因緣,隨其它的情想合離的不同而互相的感應。比方說卵生的眾生,主要是因為它受生的時候,有一個很愚痴的妄想,卵生的大部份都是動物、畜牲道,它心中有愚痴的妄想;而胎生的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男女的情感;濕生的它是聞其水中的香氣,而產生一定的感應;化生的是因為內心一念的喜新厭舊,而產生彼此的復合,這是所謂的「情想合離」,創造了胎卵濕化四種受生。

輾轉相續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206(總結)這個地方,就把我們為什麼有些人會做人、有些人會做畜牲、有些人做鬼道的主要的因緣講出來。在這因緣當中主要的親因緣,我們要看第二段「所有受業,逐其飛沉」,我們在六道輪迴的親因緣,就是我們心中的善惡的業力,這是主要的因緣。善業強的就飄生為三善道,惡業強的就墮落到三惡道去,為其善惡的業力,有些是飄生,有些是下沉。

所以說眾生的五蘊身心,它的一個主要的主導性,其實我們的業力是主導。而它的助緣是臨終時候那一念的「情想合離」,那一念的情感,那一念的想像,那一念的合濕、離化的心情在心中的變化,看哪一個力量強,就產生不同的受生的力量。

我們的受生當然業力是主導性,但是增上緣…「情想合離」這是約臨終來說,約平常來說就是愛取煩惱。

有些在大乘的方便教法當中,講到菩薩的「留惑潤生」。他說菩薩對煩惱應該全部斷除,但是這菩薩有大悲心,他不能離開眾生,他必須在人道裡面繼續的廣度眾生積集資糧。那他把煩惱斷了怎麼辦呢?菩薩要保留一定的情感,你要跟眾生保持一定的情感,否則你沒辦法受生,你跟眾生完全沒有感覺,那你就沒辦法來三界,一定要有一定的情感,情想合離。

我們看高僧傳有很多例子:有很多高僧他不求生淨土,特別是禪宗的,修行得非常好,很有德行,他的信徒給他很多的供養,彼此間師徒有很深的感情,後來來生他投胎到信徒的家中,做他的兒子、做他的孫子去。這個就是所謂的互相的感應,因為彼此間有一份的情感。我們受生除了你的業力以外,你跟父母親那一份的情感,也是一個重要的助緣。

子三、明業果相續。

其實眾生跟世界會相續,最主要是因為有業力的相續,才有所謂的果報的相續。「業果相續」的「業」,指的是我們善惡的業力;果報指的是世界眾生的依正二報,也就是說世界跟眾生,固然是由一念的妄動而生起,但是它要相續,它必須靠業力的支持,第六意識要有種種的造業才會相續。

業果之因 欲界受生的業因

欲貪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207我們會在三界不斷的相續,主要的心態就是男女的慾望。

佛陀稱呼了一聲富樓那說:想愛同結,「想」就是我們對外境接觸的時候產生一種的情想,這個情想就轉成一種男女的貪愛。這種情想跟貪愛彼此互相的吸引,時間久了以後,就產生一定堅固的力量,產生「結」。這種堅固的力量到最後是愛不能離,彼此不能分開。

我們說情愛就好像枷鎖,牢牢的把二個人給綁住,沒辦法分開。也就是這種情想跟彼此的貪愛,所以這世間上父母生兒子,兒子生孫子,使令世世代代彼此相續不斷絕,這樣一個相續的力量,主要是貪愛男女的慾望為根本。

有一個禪師他在參學的時候,剛好經過一個結婚的喜宴,他講了四句話,其中第一句話他說:「孫子娶祖母」。為什麼孫子娶祖母呢?因為祖母她在世的時候,特別喜歡這個孫子,感情很深,每天都逗著他玩,日久生情,情久生愛。結果祖母死掉以後,她前生有這樣的一種」想愛同結」,愛不能離的力量,看到彼此間感應就非常的強,所以二個就結婚。

在美國也做了實驗,發覺家庭的組合有一種冥冥的力量,比方說二個兄妹,他從小的時候,另外一個被領養,時間久了以後,突然間見面以後。他們本來沒有見過面的,兄妹從小就分開了,但是他同為一家人的時候,他感覺就特別親切,一種莫名的親切。身為一家人,他有一定的情感,有一定過去愛的力量,這個就是一種父母子孫,彼此相生有一種不斷絕的力量。

殺貪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胎卵濕化,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殺」斷有情生命。殺生也會構成我們來三界的力量,因為你殺人家的命,欠人家的命債,來生要去還的。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說這殺生的因素是怎麼來的呢?因為我們在世間有一個色身的時候,我們很慣性會愛著我們的色身,我們想要有一種共同的希望要來滋養我們的色身,使令我們的色身變得健康美貌。而這種貪愛色身的心,是很難克制的,很難調伏的。也因為這樣的緣故,在世間當中胎卵濕化四種眾生,他們就隨著他們個人勢力的強弱,彼此間可以說是弱肉強食,互相的吞噉,就造成了一種殺生的力量,也造成了一種輪迴的力量。

我們的六道輪迴除了貪欲以外,這個殺生也是一種力量。

盜貪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盜」不與而取他物。

以人道來食羊來做一個例子。因為在印度的時候,古代印度在吃都是吃羊肉、牛肉為多,羊肉特別的多,所以佛陀在舉例子的時候,就以人來食羊做例子。

「羊死為人,人死為羊」你平常經常吃羊,但是身為一個羊,牠也不是很喜歡被人家吃的,所以你把牠殺死的時候,牠內心基本上有瞋心,而想要去報仇,只是牠的力量不夠,但是牠報仇的心是存在的,所以牠臨終的時候,結下一個很強烈要報仇的惡心。而這種惡心…我們知道諸法因緣生,那什麼叫因緣呢?就是彼此內心的動作,心一動就是一種因緣。所以羊死為人,等到牠羊的業報盡的時候,牠善業的力量跟牠報仇的心結合,這個時候牠變成人。吃羊的這個人,他把福報享盡變成了羊,所以彼此間就互相的來吞噉。

如是乃至十生之類,不但是人跟羊的互動,這十生可以說是死死生生,彼此之間殺害對方的生命來噉其肉。

古人說,你今生吃他八兩,你來生要還他半斤,跑不掉的!

所以這種互相噉食的惡業是俱生的,說是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的時候,果報還自受,是如影隨形的,而且是窮未來際的,這就是以盜貪為本。盜取他人的生命,來當作輪迴的根本。

所以我們在整個業因當中,佛陀把它會歸成主要三個,欲貪、殺貪跟盜貪,這是我們會不斷的在三界輪迴的三大因素。

輾轉相續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唯殺盜婬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總結)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整個輪迴會相續呢?

殺盜婬, 佛陀在總結的時候偏重在殺生跟婬欲。

殺生。「汝負我命,我還汝債」

其實這個地方是有四句,四句有二種因素:第一個是命債,第二個是肉債。命債有二種:比方說「負則欠也」,你今生欠我的命,汝負我命,你來生就汝還我命;如果是我負你命,來生就是我還你命,這個就是命債。第二個、肉債也是一樣,你欠我的肉債,你來生還我的肉債;我欠你肉債,我來生我就還你肉債。總而言之,欠命債就還命債,欠肉債就還肉債,因為這二種命債、肉債的二種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這個跟殺生有關係。

婬欲的生起有二種,一種是愛,愛他的心,第二個愛他的色。說「汝愛我心,我愛汝心,」這是一種情感的作用;「我憐汝色,你憐吾色」這種慾望,我們講日久生情,情久生欲。在整個男女結合當中,就是情感跟慾望結合,因為這樣的緣故,也經百千劫常在三界輪迴當中。

總結呢?整個生死的業力就是殺、盜、婬三種業力為根本,因為這樣的因素,使令整個業果相續。也就是說因為有殺盜婬三種業力,使令前面的眾生世界二種果報,就不斷的一次一次的出現,眾生跟世界是靠業力來支持的。

淨業學園 52 講次 講義105面

子三、明業果相續

208這個地方講果報是指的眾生跟世界二種的果報。那麼這個果報為什麼相續呢?主要是一種生死業力的推動,而使令它相續。生死的業力在本經當中講到殺、盜、婬三種業力為根本。所以我們在持戒的時候,佛陀不管在家出家,都是以殺盜婬妄來當做根本重戒,因為它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在修學當中持戒為本以外,印光大師還提出了一個懺悔的重要,因為我們殺盜婬的業力,今生即便不犯,但過去生還是有累積很多的業力,應該如法的懺悔。智者大師在《小止觀》當中,講到懺悔我們重大的罪業,有十個法門,這十個法門俱足的話,一切的重罪都可以消滅。十個法門我們把它分成三大類:

一、修前方便 修前方便有三段:

第一、深信因果。我們懺悔的人,第一個要對因果深信不疑,我們要相信罪業決定會招感痛苦的果報,對這樣的道理深信不疑,要有一定的信仰。

第二、生重怖畏。我們對於當來的果報,這種痛苦的果報要生起怖畏之心。

第三、生起慚愧。我們在懺悔的時候對已經做的罪業,要有後悔訶責的心情,要慚愧。這個就是在修前你內心的準備。

二、正修儀軌有三段:

第四、求滅罪法。你不是只有心態,你要有一個法門,比方說八十八佛,比方說大悲懺等等,要有一種滅罪的法門來修學。

第五、發露罪過。我們在懺悔之前,要在佛前把自己過去所造的罪業發露出來。

第六、斷相續心。我們要發願從今以後永不再造作,要有斷除惡念相續的決心。

這個是在正修的時候,三個重點。

三、增上,功德增上有四段:

第七、起護法心。我們懺悔以後要對佛陀的正法,要生起護持的心情。

第八、發大誓願。發大誓願等於是悲憫眾生,發大悲心,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

第九、念十方佛。憶念諸佛的功德而生起好樂。

第十、觀罪性空。觀察我們無量劫所造的罪業,其實就是一念的心性當中,一念的迷情而生起的;所謂一念的迷而生死浩然,假設這一念迷情消失了,整個生死的因果就全部消失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性本來沒有生死,也本來沒有這個業的。觀罪性空就是回歸到清淨的本性。

這十個法門,如果如法的修學,一定可以滅除一切的重罪,這個就是在減損生死的業力。

壬三、結果歸因

這一段是總結前面的,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把它歸於我們內心一念的迷情,這樣的一種虛妄的因緣。

緣 生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

這三種相續是怎麼來的呢?這三種顛倒相續都是我們在「覺明」;「覺明」就是在清淨的覺性當中,我們又強加一個想要有所發明的力量。而這有所發明的力量也正是一念無明的妄動,叫做「覺明」。也因為這樣的「覺明」的明了之性,這種虛妄力量的一種明了性,因了發相。也因為這樣的一種無明功能,而發動了無明業相、跟能見性、跟境界相。發相這個「相」就產生阿賴耶識的一種三細的力量,這個就是「依他起性」。前面的「因了發相」就是一念不覺生三細,「從妄見生」是境界為緣長六粗。我們從虛妄的三細當中,又產生了第六意識的愛取,而造作了業力,就產生了很多很多的痛苦果報出現。

「從妄見生」,這個「見」就是指的第六意識的愛取。剛開始是迷真起妄,在一念清淨的心當中有一念的迷情,而產生一種虛妄相,最後執妄為真。第六意識再把這個「妄」把它當做真的來愛取,來造作業力。迷真起妄再加上執妄為真,就產生三種相續的力量出現。

相 續 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因為前面一念的妄動三細六粗,而形成了一種生死業力,才使令眾生的依報的山河大地跟正報的五蘊身心,這種有為諸相次第的遷流,終而復始,而這種虛妄的力量也就沒有停止的時候。

這個地方,209當然我們剛開始是透過持戒,透過持戒來斷除生死的業力。但是你根本上你內心的止觀,就是我們講的「正念真如」,你要不斷的從妄想當中去迴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迴光返照這一念心性。

師父要講一個小故事諸位好好體會一下,什麼叫做「迴光返照」

水精柱的故事:發生在歐洲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個考古學的大學教授,帶著十幾個學生去探討一個千年古洞,去探險這千年古洞的時候,當然之前很多準備動作,準備手電筒,準備很多飲食等等。教授帶著大家一路往前走,到了山洞的過程當中,果然這個山洞可以說是迂迴曲折,過了一層又一層,過了一層又一層,好不容易大家走到山洞的盡頭。哎呀!看到了這山洞裡面,有很多很多漂亮光彩的水精柱,大家真的是歎為觀止,就覺得不虛此行。

大家對千年所形成的水精柱,欣賞的欣賞,把它採收的採收,放在包包裡面。大家就坐下來吃吃東西,喝喝水休息一下。大家起身要走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糟糕了!看看那個洞,我們來的洞有七八個,長得幾乎都是一模一樣,我們已經不知來時路,不知道哪一個洞是我們來的路了。這時大家都很緊張,生死遇到了威脅,來的時候是想到水精柱,不知道怎麼回去了。

這個大學教授就說:不要緊張,我們只要循著古人的印記,古人來到這個地方一定留下很多記號,我們只要找到古人的印記,就能找到回家的路。這大學教授就在這七八個洞當中,看到某一個洞,有一個小小的白色粉筆做的白點。這個地方就是古人的印記,大家就選擇這個洞。

在很多選擇的叉路當中,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透過這大學教授,透過古人的印記而找到正確回家的路,最後全體安然的離開那千年的古洞,走出來看到陽光,大家可以說是喜極而泣,重見光明。大家在歡呼的時候,這大學教授從口袋裡面,拿出剩下一半的粉筆說:其實沒有古人的印記,是我去的時候做好了印記,這是一個絕境,去的人沒有一個回來。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我們每一個人去追求外境的時候,就像追求水精柱,我們沒有想到回家的路,你看我們現在離家越走越遠。我們一念的清淨本性,一念的妄動產生了愛取不斷的輪迴,我們現在真的是不知來時路!

本經的好處,《楞嚴經》的特色它是從根本下手,直接要你「正念真如」。凡是你遇到事情,你念頭一動的時候,你一定要找到你回家的路。怎麼回家呢?你只要問一句話就好:「你從什麼地方來?」

我們煩惱活動的時候,攀緣心活動的時候,你只要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所有的煩惱最怕你迴光返照,它最怕!它不怕你對治它,因為你不是它的對手,它無量劫來薰習而成,你怎麼對治了它,你念佛壓它也是暫時的。但是你只要問它一句話說:「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蛋了!因為它沒有根源,一個沒有根源的東西,你問它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蛋了!

你直接從根源下手,把它的根照破,它的力量就薄弱了,這時候你再提起佛號,那就不一樣了。

這個地方它講到說,其實這三種的顛倒相續,其實就是我們一念的迷情而生起的,只就是一念迷情而有,不是說真實有業力可以斷。

辛二、明諸佛悟妄惟真(分二:壬一、領義起疑 。壬二、舉喻答示。)

這一段跟辛一是相呼應的,前面的102面是講到辛一 明眾生迷真起妄,是從眾生的角度,來說明妄是怎麼生起的。這個地方是從諸佛的角度,他覺悟了妄,這個妄就是現前一念無明的妄動。「惟真」就是這一念無明的妄動其實當下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說這世間的雜染因果,它的真實性是了不可得的,其實它的本性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悟妄惟真。也就是說不是離開了妄想,有另外一個真實,只就是這一念妄想當中,你去迴光返照,這個妄想就轉成真實,因為它的本質就是真實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產生了變化。

壬一、領義起疑

這一段是講到富樓那尊者,他領納了佛陀前面迷真起妄的義理,但是他又生起了一個疑惑。

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富樓那尊者聽到佛陀講到迷真起妄以後,他說:「假若我們眾生本具的本妙覺性,這覺性是充滿無量無邊的光明智慧。所謂如如理而生如如智,如如智來還照如如理。眾生的這一念心性,跟如來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所證的那一念清淨心,可以說是不增不減,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身為生死眾生,我們這一念清淨的本性,它既然能夠無緣無故的一念的無明妄動,而產生了山河大地諸有為相。

身為佛陀,證得我空法空的光明智慧,顯現了這一念清淨心。什麼時候又會產生山河大地,乃至於整個有漏的因果呢?這在什麼時候又生起?」

210他的意思是說:我們的本性是清淨本然,也就是一念的妄動才有所謂的山河大地的生起。

那麼佛陀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正念真如,面對境緣的時候,不迷、不取、不動,把這一念的無明妄動慢慢的消滅了,又恢復了清淨本然。這個清淨本然,什麼時候又開始一念妄動呢?

從富樓那尊者的提問,蕅益大師說: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尊者心中有二層的迷惑。蕅益大師說:他不能夠了達眾生的現行無明跟山河大地,它當體都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也就是說它不能了解,虛妄是沒有邊緣的,所謂的「妄本無因,因迷故有」,他認為「真」能夠生起妄。

我們要知道,真實的心是不能生起妄,這個非常重要;如果你認為妄是有根源的,你就很難斷煩惱。

你說:我起貪欲,這沒辦法,我的個性就是這樣。那你完了!你認為你的個性就是這樣,那你的個性就變成這樣。你不能這樣想,你要想說這不是我的個性,我的個性本來不是這樣,我的個性本來是清淨的,我是後來被帶壞了,被環境的薰習妄動才有。

所以你在斷煩惱之前,你的心理建設很重要。你說:哦!我的煩惱是沒辦法斷的,因為我生出就這種煩惱,那你就完了!

富樓那尊者的思想就是這樣,他認為真中本來就帶妄,那你恢復真了以後,那妄什麼時候又要開始活動呢?

他不知道真裡面沒有妄,就是一念的迷情才有妄,這迷情被破壞了,那就好了。

所以他認為妄是有體性的,這是一個問題,不能了達現行無明,當體即空這第一個。

他的第二個迷執是說:他不能了達,生佛雖然理同,但是事修不同。

眾生跟佛陀在理性上都是一念清淨本然,但是佛陀在清淨本然當中,他的性德之外多了一個修德。他除清淨本然,又多了一個戒定慧的觀照,修德有所不同。

所以他不懂得佛的心跟眾生的心,還不完全一樣,眾生的心只有性德,佛陀在性德之外多了修德。

這個地方等於是先道出,富樓那尊者的迷情。

壬二、舉喻答示

佛陀這個回答他提出四種譬喻來解釋心中的疑惑,二種譬喻是說明「達妄本空」,另外二種譬喻是發明「知真本有」。

(分二:癸一、喻妄因妄果其體本真。癸二、喻真智真斷不重起妄)

癸一、喻妄因妄果其體本真。

先從眾生這種虛妄的因果當中,來解釋其實眾生的體性,是本來清淨,虛妄是沒有根源的。虛妄沒有根源當中分二段:一、無明本空,第二是諸法如幻。

一、無明本空。蕅益大師他的大意是說:這段是說明「妄因本空」,虛妄的因是空的。諸法如幻,蕅益大師是說明「妄果非有」,虛妄的果也是非有的,眾生世界是了不可得。

無明本空

喻無所從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佛陀告富樓那說:「好像有一個迷失方向的人,這個人搞不清楚東西南北,他靠著自己的知覺就走到一個人群聚集的村落。來到這個村落的時候,他把南方當作北方,他一直認為這個是北方,但事實上是南方,產生這個迷情。他往南方走,他一直認為他往北方走。佛陀就問了這問題說:他這一念迷惑方向的心,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他為什麼產生這個迷惑呢?是因迷而有,是自己產生的,是迷惑產生的,由迷惑產生迷惑,是自生?或者是他本來是覺悟的,由覺悟的心而產生迷惑,還是他生呢?」

富樓那說:「這個迷失方向的人,那一念的迷惑之心,也不是迷惑心生起的,也不是覺悟心生起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迷本無根」。

這是關鍵這四個字,道盡了我們斷煩惱的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迷惑的心根本就沒有根源。我講實在話,迷惑有根源的話,我們斷不了,我們只能夠把它壓制。為什麼能夠斷煩惱呢?因為迷惑是沒有根源的,找不到根。所以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它只就是一種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種幻妄稱相,一種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根本沒有根源。所以你怎麼能夠問它說是因迷情而有,還是悟非生迷,或者是覺悟而有呢?覺悟不可能生起迷惑。」

富樓那尊者的回答,簡單的講就是「迷本無根」。

喻不復起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ㄕㄨˋ)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樓那!於意云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佛陀說:「這個迷失方向的人,正在迷惑的時候,假設突然間有一個覺悟的人告訴他說:你這個方向錯了,你把南方當作北方了。你上高速公路你要往北走,你卻往南走。指示他正確的方向,這時候他轉迷為悟。佛陀就問富樓那尊者說:那你的意思怎麼樣?這個人縱然過去迷惑了很多天,他覺悟了以後,知道這個地方是往南,這個地方是往北,那他的迷惑還會再生起嗎?他一旦知道以後,他還會再生起嗎?」富樓那尊者說:「不會啦!他知道以後,他永遠不會生起!」

合無所從 「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

佛陀這以下合法說:「富樓那!十方如來那一念清淨心,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身為一個眾生,這一念清淨心,他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無明,無明本來就沒有根源。只就是一念迷情妄動,虛妄的動而產生了三界六道的輪迴。假設我們經過佛法的修學,戒定慧的觀照,這時候把那一念迷情的假名假相破壞以後,就恢復到清淨的本性。

所以這個「迷」,不管是在迷的時候,不管是在覺悟的時候,它的體性都是畢竟空的。

合不復起 昔本無明,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身為諸佛,他過去也是從眾生而來的,他心中的無明也是沒有根本的。但是因為一念的妄動,產生一種相似的迷覺,產生一念相似的迷情。重點在「覺迷迷滅」,當我們覺悟的心生起的時候,我們透過我們正念真如,我們經常遇到妄想生起的時候,迴光返照。問它說:你從什麼地方來?這時候保持不迷、不取、不動。覺悟的觀照生起的時候,迷情的心就慢慢的熄滅了。這時候恢復覺悟的心,就不再產生迷。

這個地方主要是說:「迷本無根」,迷惑的心是沒有根源的,所以它斷了以後就不會再生起了,因為它沒有根源。

前面一段講到妄因本空,這以下講到妄我非有。由迷情產生的生死的因果,也是不可得。

諸法如幻

舉喻 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敕令更出,斯實狂癡,云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

佛陀說:好像有一個眼睛有翳病的人,眼睛有一層翳病,他見到虛空當中,有一朵花在那個地方狂亂的飛舞。這時候他去找醫生把他眼睛的翳病治好了,這時他那虛空的花自然消滅。因為他的花是有翳病才有花的,空中沒有花,只就是那一念的翳病才產生有。所以你把翳病治好以後,這個花就消失了。

花消失了以後,如果有一個愚痴的人,他又停留在這虛空當中那花消失的地方,再等待這狂華再一次的出現。說:這個華什麼時候再出現呢?佛陀問富樓那尊者說:那你認為這個人,在等待狂華出現這個人,到底是愚痴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呢?」

富樓那說:「虛空中本來就沒有狂華,只不過是眼睛的毛病,而虛妄見到狂華的生起。所以你把眼睛治好了,狂華自然消滅。

見到狂華消滅的時候,這個已經是一層顛倒,因為你已經顛倒過一次了,那你現在又期待狂華再一次出現,這個人可以說是癲狂愚痴。不但是顛倒還是痴狂之人。這又何必再問這個人是愚痴還是智慧呢?當然是愚痴,這不用問。」

這個譬喻是什麼意思呢?

合法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

佛言:「正如你所理解的,那你還要問說:『諸佛如來,證得妙覺佛性以後,什麼時候這妙覺佛性,又產生一念妄動,而產生山河大地呢?不太可能,因為那個妄的力量已經被觀照的智慧破壞掉了,所以那生死的果報不會再出現。因為清淨心本來就沒有生死。」

癸二、喻真智真斷不重起妄

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如木成灰,不重為木。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前面的妄因妄果其體本真,偏重在「達妄本空」。這一段是講「知真本有」,真實的心性它俱足菩提涅槃二種功德。

比方說有一個金礦,身為一個金礦當然有很多的泥沙,但是它也夾雜了很多精純的黃金。這個黃金就是菩提的智慧,也就是一種涅槃的安樂。「菩提」就是照見五蘊皆空的智慧;「涅槃」就是斷除二種生死,那種寂靜安樂。

在金礦當中,其實本來就夾雜了精純的黃金,只要我們把這個金礦拿到火中種種的鍛鍊,把沙的雜質去掉,顯現出精純的黃金,這時候就再也沒有雜質了。

這是第一個譬喻,第二個譬喻…

如木成灰,不重為木。

說:這木頭你用火去燒,燒成了灰燼。燒成灰燼這個本質改變了,這個灰燼什麼時候要轉成木頭呢?不可能。

諸佛的這一念,從虛妄的分別心,而轉成菩提涅槃,這個時候,菩提涅槃也不可能再生起生死輪迴的果報「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菩提涅槃一旦成就以後,一得永得,永遠不會失掉。

211智者大師他講一個譬喻也不錯,我們可以聽聽看…

說:我們凡夫的清淨心,跟佛的清淨心有什麼差別?我們的心是清淨本然,佛的心也是清淨本然,那有什麼差別?

智者大師說:我們這一念清淨本然的心,就像太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佛陀的清淨心就像太虛空多了一個太陽,多了一個修德。

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的淨心只是虛空,我們不能抗拒烏雲的生起。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清淨心,對煩惱沒有對治的力量、沒有對治的力量。沒有錯啊!你是清淨,但是對煩惱沒有抗拒力,所以烏雲一來的時候,烏雲遮日,又是一片黑暗。雖然一片黑暗,你的清淨心還是沒有消失掉,那麼太陽一出來的時候把烏雲照破了,又恢復清淨。這時候,佛的心在虛空之外,多了一個三大阿僧祇劫修來的這個太陽的觀照,差在這個地方。

「觀照」,我們再講一個寓言的故事,給大家參考參考。

有一個人在逛商店,看到一幅很漂亮的畫,他覺得這幅畫非常好,很有意境,就把它買回來。買回來以後,看一看,誒!掛在客廳不錯,就找了鐵鎚、找了鐵釘就把它釘上去。釘上去的時候,發現這鐵釘的力量太薄弱了,撐不住這幅圖畫。他想說:唉喲!應該找一個木板,先釘上去做一個支架,然後再把鐵釘釘在木板上,所以他要找一塊木板。找到一個木板,而這木板太大了,就找一個鋸子,而這個鋸子沒有手把,他又去找一個手把。一直找下去,找到最後,把所有的工具都齊全以後,都忘了他不曉得要幹什麼了,我到底想幹什麼?

我們講「捨本逐末」,我們這一念心,開始在攀緣外境的時候,我們已經忘了我們生命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很重要!你一個修行人,你要進步的快,你要知道你的生命的目的是在幹什麼?

我講實在話:你如果要進步的快,你從今以後,遇到外境,不要管對錯;不要管說你錯我對,我對你錯,很浪費時間。你所有的事情「法法消歸自心」,你看到事情就迴光返照我這一念心:「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是空的。

我們今天來到人生,不是在跟人家爭對錯的,你跟人家爭對錯,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緣,你已經浪費時間了嘛!

修《楞嚴經》的人,第一個、你要站在一個真如本性的角度來看事情,看你的念頭有沒有在動就好了。你念頭一動就是你錯,世間上沒有對錯,你念頭一動就是你錯。你用這種觀念修行你進步很快,不要向外攀緣,先不要管別人怎麼樣。

你就是觀照你這一念清淨心,保持不迷、不取、不動,反正我先不動。就算我做對了,別人毀謗我、看不起我,這也是我的業力,我也認了,事出必有因嘛!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我們要知道,事情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生命的本質,是來開顯我們自性的功德,把這一念的智慧跟慈悲開顯出來,其它的外境都是助緣。如果你知道,你的生命是在開發你自性的功德,你對外境會看得淡一點,那是參考用的。

就像佛陀說的,你是金礦,我們真中有妄,我們生命的目的是把妄的部分消滅掉,把真的部分慢慢開顯出來,在我們死亡的時候就覺得今生很值得。

所以說: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的只有一個:「開顯我們內心自性的功德」,不是在外在的環境,爭成敗得失、爭對錯。這個是《楞嚴經》的基本思想,正念真如。

有些觀念諸位要好好的體會體會,才能夠轉成你內心的功夫。

淨業學園 53講次 講義107面

己二、答相隨性徧 以釋相違性難

212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要抓住一個根本的思想,那就是要破妄顯真。其實整個《楞嚴三昧》的修學,就是我們破除一切虛妄的相狀,而開顯真實的心性。這個重點在修學的次第有二個次第:

第一個就是你要安住下來,我不知道我們內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習慣性你是安住在外相、或是安住在內心?

相狀從本經的說明是有二個過失的:第一個、它在時間上是生滅變化的,所以你安住在相上,你會覺得有一種不安穩性。你看我們很多初學者,剛開始來的時候,你就知道這個人情緒變化很大,有時候高興的時候很高興,痛苦的時候很痛苦。這個人沒有真正安住,他的心還是在外境上活動,這個人沒有找到家,沒有回家的。所以你看一個老參的特色,他的心比較平靜,外境是動態的,但是他的心已經是收攝,慢慢收回來了。所以外境基本上是生滅變化的,是不安穩的。

其次、外相的第二個過失,在空間上是不圓滿的,我們執著一個外相,我們就失掉了其他的東西。所以,我們今天不管你做再大的善事,你執著一個相,你就很難使令你整個功德能夠達到圓滿的境界。

所以在我們修學的過程當中,你的心跟任何的相狀接觸,記得!不要安住在相上,要把它迴光返照,安住在你這一念明了的心性上,你只是借這個相來修心而已。所以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向內安住,這是第一個,安住的問題。

一個人安住了以後,我們可以說這個人已經開始修行上路了,他找到高速公路了。接下來就是調伏,你怎麼去調伏你內心動盪的心。在本經當中,他今天就會講到用空、假、中三觀來調伏內心。

「空觀」是破除心中的妄想,我們前面是遠離外在的相狀,那麼「空觀」是破除你心中的相狀。因為我們離開外在的相狀,但是我們心中的妄想又會創造很多的相狀,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來障礙自己。所以「空觀」就是破除你心中的這些妄想所捏造出來的這些相狀,你也要把它破掉,達到所謂的離念的心體。

「假觀」假觀就是你要假借相狀,比方說你拜佛,你要對阿彌陀佛皈依。你沒有佛像,你怎麼皈依呢?所以我們透過禮拜、稱念、觀想,這都是要有相狀的。又假借一個假名、假相,來生起我們內心的功德法。所以它到最後,今天會講到,「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我們破的是相狀,但是開顯的是一種功德法,法是不能沒有的。但是這個法要怎麼生起呢?你要假借相,所以這「假觀」你又重新安立了假名、假相,假借外在的假相,來開顯你內心的功德法,這個假觀就是「借相修心」,又安立一個假相。安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乃至於憶佛念佛的假相,來莊嚴自己的功德,這個就是「假觀」。

「假觀」照俗諦理,「空觀」照真諦理,然後「中觀」是把空假這二個智慧,把它達到平衡。使令空觀也不障礙假觀,假觀也不障礙空觀,讓它能夠平等的運轉,「中觀」照中諦理。

我們在整個圓頓止觀當中,你第一個你一定要安住下來,你一個心老是在外境上活動,你是很麻煩的!因為外境你控制不了,變化太厲害了。所以先把心收回來,然後好好的調整你的內心,用「空假中」三觀來調伏內心。

那麼我們這樣子做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就能夠達到:從自利的角度成就《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從利他的角度,成就《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這是一個可以說是最快速成佛的法門,這個是本經的一個中心思想。

己二、答相隨性徧以釋相違性難

這地方有二個重點:第一個、相違性難。這是富樓那尊者心中提出的疑問,他說:七大的相狀,其實是違背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相狀是違背體性的。因為他認為相狀是障礙的,彼此間是干擾的,那理性是平等圓融的。那你怎麼能夠說,相狀有理性,理性有相狀呢?事實上,相狀跟理性是違背的,應該是獨立的,相狀不能有理性,理性不能有相狀,他提出這樣的問難。

佛陀的回答是用「相隨性變」。佛說:地水火風七大的相狀,它必須隨著我們現前一念心性的理性,才能夠周徧圓融。其實相狀跟理性是圓融的,以理事的圓融來破除,富樓那尊者他認為理事是障礙的。

庚一、牒問。

正式牒示,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問,先按定他心中的問題點。

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徵虛空及諸大地,俱徧法界,不合相容。

佛陀招呼了富樓那說:你又問到一個問題,說是地水火風乃至於虛空,這五大如果講到它的體性的話,當然這五大是由我們一念心性所變現的,所以當它攝用歸體的時候,它的本性是圓融無礙的,而且是周徧整個十法界。那麼既然它的體性是如此的周徧、如此的圓融(他生起疑問),那麼為什麼水跟火會互相的侵奪、互相的陵滅呢?因為水是濕性的,火是溫性的,有水的地方就不能有火,有火的地方是不能有水,這個是很明顯的互相障礙。那麼一個體性周徧的東西,怎麼就會生這樣的一個互相障礙的相狀出來呢?(這個是他的第一個疑點)

又者你又徵問到,說虛空的體性是通達的,而大地的體性是障礙的,那麼這二個體性都周徧法界,那麼二個體性又為什麼會互相侵奪呢?

這個地方,富樓那尊者的意思就是說,從現實的生活,水火是不相容的,虛空大地也不相容,事相是互相的障礙,那麼為什麼理性是非常的圓融無礙?

按定富樓那尊者心中疑惑的點,當然佛陀後面會說,因為我們心中對外境產生了執取,所以事相變成有障礙。佛陀說:你看,我就沒有障礙。佛陀的身心世界能大中變小,小中變大,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為什麼我們凡夫的世界是種種障礙呢?是我們自己的妄想執著,使令我們變成了從無障當中而變成了有障礙。其實是沒有障礙的,它真的是周徧法界的,是互含互攝的,之所以障礙,只就是我們心中一念的愛取煩惱,把它弄成這個樣子。這個地方等於是先按定富樓那尊者的疑惑。

庚二、正答 (分二:辛一、舉喻。辛二、法合)

辛一、舉喻。

佛陀在回答法義之前,先講出一個我們容易了解的世俗上的譬喻。

總 標 富樓那!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

佛陀說:為什麼理性是圓融的而事相是障礙呢?

富樓那!比方說,你看那太虛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身為太虛空它的體性,它本身也不是光明相,也不是黑暗相,也不是動相,也不是靜相,它可以說是離一切相,但是它又不拒絕任何的森羅萬象在虛空中來做種種的發揮、種種的顯現。

這個地方的意思指的是,太虛空就比喻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它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而這群相指的是整個十法界的七大之相。你看我們一念心性,隨順雜染的業力,就現出六凡法界的七大,隨順四聖的業力,顯現四聖法界的七大相狀,我們現出人道、天道、惡鬼道乃至於佛道。虛空本身是沒有障礙的,所以它能夠顯現整個十法界的七大的群相出來。佛陀先講出這個譬喻。

詳 列 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搖者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

為什麼這樣講呢?佛陀說!富樓那!我以下舉出太虛空當中七種的相狀,來解釋虛空能夠同時含攝七種的相狀:比方說,虛空遇到太陽照射的因緣,它現出光明相,虛空本身不是光明相,但是只要太陽出來了,它就現出光明;虛空遇到烏雲囤集的時候,它顯現出黑暗之相;虛空遇到風搖動的因緣,它就出現一種動態的相狀;虛空如果遇到了雨過天晴的因緣,雨過天晴把這些雲霧都收攝了,它顯現出清淨之相;虛空到了晚上,那個大地…你看我們淨律寺到了晚上,那地氣開始上升凝聚的時候,就現出一種昏暗汙濁的相狀;虛空如果遇到塵土飛揚的因緣,它就產生一種模糊不清的相狀;虛空如果遇到了水質很沉靜的因緣,它就能顯現種種反射種種影像的情狀。同樣一個虛空,它因為在不同的因緣之下,它能夠出現七種的相狀,但是虛空本身,都不屬於任何相狀。

把虛空跟相狀之間的相互關係,虛空它本沒有相狀,但是它又不排除任何相狀,是這個意思。

徵 問 於意云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

佛陀講出這七種相狀以後,佛陀提出一個問題,說:

你的意思怎麼樣呢?這差別的七種相狀,它到底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為因彼生。是這些群相自己生起的,說是自生?為復空有。還是太虛空把它生起來的,說是他生?

佛陀講出虛空隨順七種因緣而生出七種相,佛陀反問樓那尊者說:那麼這七種相是從什麼地方而來?

結 示 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耀?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

這些相狀假設是自己生起的,你說為什麼它有光明呢?光明自己生起光明,或者說太陽生起光明,自己生起的?

佛陀說:富樓那!比方說,虛空的白天有太陽照射的時候,白天照射的時候太陽的因緣而生起種種的光明。這光明假設真的是太陽生起的,跟虛空沒有關係,我看到有太陽所以有光明,這光明是哪裡來的呢?太陽生起的,跟虛空沒有關係。

好!那佛陀就反問,那麼這樣子講,當太陽出現的時候,這十方世界應該都變成太陽的顏色啊!因為太陽能夠生起光明,那麼太陽一出來的時候,整個世界應該都變成太陽的光明才對,就只有一種顏色啊!沒有其它種顏色才對阿!因為太陽是絕對可以生起光明的,那麼為什麼在空中,你還可以看到圓形的太陽?如果說整個世界都變成太陽的顏色,你就看不到太陽,因為同一個顏色,你可以看到太陽表示還有對比,有些地方還是黑暗;有些地方還是黑暗的,那你就不能夠說,太陽能夠生起光明,不能這樣講,它還是有它一定因緣的力量。

若是空明。說:欸,不對!不是太陽生起的,這光明是虛空生起的,虛空生起光明。這當然更有問題。

那虛空應該經常的發光,經常的生起光明,來照射萬物才對啊!那麼為什麼到了黑夜的時候,這些雲霧聚集的時候,卻出現了這種黑暗的相狀,而沒有光明呢?既然虛空能夠經常生起光明,那麼為什麼晚上的時候,雲霧聚集的時候卻沒有光明呢?

(總結)這光明的相狀,不能夠說是太陽生起的,更不應該說是虛空生起的,但是又不離開虛空跟太陽相互的因緣。

這個地方到底在講什麼?它又說是虛空生起的,又不是虛空生起的。

我們從七大所謂的光明相、黑暗相,這是表示整個我們的一種五蘊七大的相狀。它這個地方是在破除我們一種「自性的執著」,發明無生的道理,它不自生也不它生,所以是無生。

如果光明是太陽生起的,那這個相就是真實的,它有生起的因。佛法是認為不能有生起的因,諸法是無生的,你不能夠說誰生起的。一個東西是有生起的因,那它表示有實體,有實體就不能改變它。太陽一定可以生起光明,那光明就不應該消失掉,其實不能這樣講。

所以我們說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只是一種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個因緣假相。我們只同意生命中有假相,但是我們不同意生命有一個實體。那麼關鍵在哪裡呢?這個假相它從什麼地方來?它沒有從什麼地方來,覓之了不可得。你問它從什麼地方來,你找找看,找不到原因,覓之了不可得,它只就是因緣和合的一種假相。佛法的意思就是說,相狀我們不能否定它存在,但是它沒有生起的原因,因為它不能有實體。

這地方等於是破除我們對相狀的執著

辛二、法合 以佛法的道理來合這個譬喻。

(分二:壬一、正合上喻。壬二、重明理性)

壬一、正合上喻 正式的來符合前面的譬喻。

經文當中是有二段,一個釋疑跟合法。不過圓瑛老和尚在講的時候,海公長老在講的時候,都是先講後段。他說義理上先講後段,再講前段會清楚一點。我們尊重長老的意思。

釋 疑

相妄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云何詰其相陵滅義?

我們的生命當中有個內涵:第一是相狀,一個是心性。我們對這個相狀,我們由業力會變現很多的五蘊的身心世界,這相狀怎麼去觀察呢?

相狀是虛妄的一種假相而已,這個假相你不能指出它一個真實的實體。就好像一個人,他的眼睛有毛病,看到了虛空的華。他眼睛有毛病,他看到虛空華,別人一個健康的人,他沒看到虛空華。你不能夠說:欸!虛空明明有華嘛!另外一個某乙說:虛空根本就沒有華。某甲說:有啊!我看到虛空有華。

那我問諸位,虛空到底有沒有華?答案就是:個人循業發現。你有這個業力你就看到有華,你沒有這個業力你就看到沒有華。

所以當一個有毛病的人,看到虛空有華的時候,這虛空的華本來就是虛妄的,你又要期待虛空的華,結成一種虛空之果,這當然是顛倒的。

所以說,你知道七大之相是虛妄的,你為什麼還要再問說,它會互相的侵奪陵滅呢?

其實七大是不會互相侵奪的,我們過去講過很多次,水大裡面一定有火大,水大如果沒有火大,如果水大是只有水大,你燒開水,你燒一輩子,它都不會燒滾;它沒有火大的時候,你燒不滾,我們就沒有滾燙的熱水喝。

陵滅的意思是我們自己的執著產生,這是一種相狀,也就是說,相狀只是一個因緣業力的一種假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它既然沒有實體,也就不能夠加以比較。

性真 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

「觀性元真」迴光返照我們眾生本俱的現前明了的心性,卻是真實不虛的。

「真實不虛」是什麼意思?它不能有變化。你看我們前生跟今生的相狀,變得很厲害。我們前生也不是長這個樣子,色法改變。你前生的感受,也不是這個感受;你前生的想法,也不是這個想法,這色受想行識都不一樣了。但是我的前生跟今生,有什麼東西沒有改變嗎?你的「心性」沒有改變,前生的心性還是現在這個心性,你無量劫來走到這個份上,你的心性還是這麼一個心性,你成佛了還是這個心性,所以這個叫真實的。真實的東西是不能變化的,所以它是一個圓覺光明的心性。

這個圓覺光明的心性,它本身沒有水火的相狀,所以當然就沒有所謂彼此不相容的問題。

213為什麼說觀相元妄,觀性元真?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

有時候我們在想,我們看平常很多事情真的是有障礙,為什麼佛陀、佛菩薩看都沒有障礙呢?問題是出在哪裡,到底是誰對誰錯呢?

「觀相元妄,觀性元真。」這個意思就是角度的問題,你看事情的時候,你是一種心外求法,你站在外境的角度來看事情。我保證你障礙重重,因為你被業力牽著走。如果你把這心收回來,你站在「現前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看事情「法法消歸自性」,我保證你沒有障礙。

障礙就是你站在「相」的角度來看事情,障礙重重。我們前面說,你一念的向外攀緣,啟動了痛苦的根本,煩惱障礙、業障、報障,你看事情的時候你迴光返照,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不迷、不取、不動」,你看事情是如夢如幻,完全沒有障礙。

我們講莊子的小故事來加以譬喻:

莊子在講一個小故事,這一個譬喻他說:

有一天白雲它往東邊飛,飛得很遠很遠以後,到了東方一棵大樹的地方。看到一個老人家白髮蒼蒼,滿面慈祥的老人家,繞著大樹非常快樂,又走又跳,雙手又拍。這白雲就覺得這老人家怎麼這麼高興呢?不就是繞著一棵樹嗎?為什麼這麼高興呢?白雲就停下來,就問老人家說:老人家,你為什麼這麼高興?

老人家就停下來,看了一下白雲說:那難道你有心事嗎?

白雲說:我的責任很大的,你都不知道。白雲說:我的責任是要讓整個天地風調雨順,讓大家在雨水的滋潤當中,萬物得到滋長,芸芸眾生因為風調雨順能夠豐收,才能夠把飯吃飽。但是有時候我不能滿意的,有時候你看烏雲經常來障礙我,有時候弄得天上的氣不清,有時候地氣又鬱結,弄得上下之氣不能交流,我的工作是障礙重重,弄得整個風不調、雨不順,我怎麼會快樂的起來呢?那你說我要怎麼快樂呢?老人家說:這個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能回答你。他又走他的,白雲沒辦法,就飄走了。

三年後它還是沒得到答案,但是他想這個老人家會快樂,事出必有因,它又往東邊飄過來,這時候它很虔誠,停下來很恭敬的、很虔誠的,正式的問老人家說:你一定要告訴我你快樂的原因。這個老人家就被他感動說:好!那我告訴你。說:你要快樂,你要記住兩個字「心養」。你要用你內心去長養一種清淨的「道」。當然以道家來說是用自然之道,什麼事情順其自然。

佛法是認為,你要能夠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用空、假、中這三種道,來長養你的內心。也就是說你一個人要快樂,你的心老是去住在外境,你不可能快樂。

你看富樓那尊者…,小乘人是法執很重,碰到事情都是障礙。為什麼佛菩薩看事情都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呢?因為他的心沒有住在相上,他用這種清淨的道,二空真如之道,來長養內心。

這個地方就是說:那你說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障礙呢?答案很簡單,就看你站在什麼角度,你要心外求法,你一定有障礙,你法法消歸內心,就變成沒有障礙。就是這樣子,這個是角度的問題。

所以「觀相元妄,觀性元真」,相狀是虛妄的,障礙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因為虛空的空華,它會障礙誰呢?因為你執著它為實有,所以它才產生障礙。

其實到這個地方,已經是把富樓那尊者的障礙點已經回答了,但是佛陀又把它發揮出來。重明理性

合 法

標列性相 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

前面是講虛空跟七種相狀的互動,這以下把它會歸到我們這一念心性的道理。

說:我們眾生本具的微妙覺明之心,它的體性也是這樣子的,它的本身是清淨本然,不俱足任何的相狀,但是它也不排除整個十法界的相狀,在當中把它顯現出來。也就是說,假設我們用虛空的因緣,虛空的業力來薰習這一念清淨心,它就現出虛空的相狀;你用地水火風業力的因緣來薰習它,它就出現地水火風的相狀,而且你同時的薰習它,它同時就顯現,它沒有什麼障礙的。

為什麼沒有障礙呢?

徵舉影喻 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準的。不應難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云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

佛陀前面說你用一個東西去發明,它現出一個東西。一個東西當然沒有問題,假設你七大同時去發明,七大同時顯現。換句話說,水火有可能會同時顯現,只要你業力俱足、因緣俱足,水中有火,火中有水,這個道理當然不容易理解,佛陀只好講出一個實際上現實生活來譬喻。說:為什麼七大可以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顯現呢?

佛陀說:比方在湖水當中,我們看到它顯現出天上太陽的影子,天空中高掛一個太陽。那我們去看湖水的時候,看到太陽的一個影子,當然這影子只有一個,但是二個人在湖水邊散步,二個人同時看水中的太陽的影像的時候,二個人都看到他自己的影子。這二個人散步一個往東走,一個往西走,東西各別而行。這個時候往東走的人就看到太陽是跟著他走的,這個影子是往東邊去的;往西邊走的人他看到太陽,欸!不對!太陽是跟著我走的,是往西邊走。所以這太陽變成二個,一個往東,一個往西,可以說先無準的。「先無準的」是說太陽到底是一個還是二個呢?這不決定,你要是十個人在看,太陽就變成十個,你十個人往不同的十個方向走,太陽就往十個方向走,所以太陽的數量是不決定的。其次太陽的方向也不決定,它到底是往東還是往西,也不決定。

它這個地方是說:整個顯現在湖水中的太陽影像,數量是不決定的,方向也不決定。所以你這個時候不能問難說:『湖水中的太陽明明是一個,怎麼會變成一個往東,一個往西?你要是十個人在那邊走,變成十個。東西各行就變成二個太陽,而二個太陽為什麼湖水中只有一個太陽呢?太陽到底是一個,還是二個,還是十個呢?到底什麼答案是對呢?』

佛陀講出一個答案說:宛轉虛妄,無可憑據。每一個人講的通通對,也可以說通通都錯,因為它只是一種輾轉的虛妄相,因為它沒有真實體性,你說一個也對,二個也對,三個也對,十個也對。因為一個沒有實體的東西,它完全循業發現。

這個道理懂了以後,我們可以把前面的觀念做一個總結,正式來解開,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惑。分成相妄跟性真。

壬二、重明理性

再一次的發明,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道理。

(分三:癸一、明不變隨緣用。癸二、明隨緣不變體。癸三、結責迷情 )

癸一、明不變隨緣用。

到這個地方,佛陀就正式的講到這一科的重點,所謂「三諦理」重點。

雜染緣起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214從現實的角度的確是障礙重重,你看我們內在的煩惱經常干擾我們,業力也障礙我們,外在的果報相也種種的不如意,煩惱障、業障、報障。

佛陀有種種的自在,而我們有種種的障礙,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呢?同樣一個心性?這地方講到作用不同,緣起不同。

眾生把這個心性錯用了!

佛陀說: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汝」指的是富樓那尊者,但古德說也包括了整個九法界的眾生。

以色空。色空就是我們在一念的心性當中,我們產生了一念的無明妄動,想要向外攀緣的一個心;無明妄動以後就產生所謂的三細(能所的對立),所以產生種種七大的相狀出來,可以說是「迷真起妄」。一念的迷情,產生了色空,產生種種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乃至於七大的相狀。

相傾相奪。前面是講到迷真起妄,這個地方講執妄為真,前面還是阿賴耶識的依它起,這相傾相奪變成遍計執。我們對於這樣的一個相狀,又產生個人的愛取,就產生了很多的愛憎取捨。愛憎取捨以後,就使令有些東西我們產生喜歡、有些東西我們產生排斥。「相傾」就是彼此間非常歡喜它,喜歡追求它;「相奪」表示你心中的厭惡。

在一念心性當中,我們內心產生了二種狀態:第一個、一念迷情的妄動,而產生一個相狀;第二個、我們對這個相狀,又產生了愛憎取捨。這時候我們的內心,隨順這樣二種的活動,就產生了變化了。

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身為一念心性的清淨本體,因為我們的無明妄動,以及我們心中的愛憎取捨,就產生個人不同七大的相狀,來周徧整個各自的法界。是故當中,風動空澄,我們循著個人的煩惱業力的因緣,我們就看到風是動的,虛空是澄清,太陽是光明的,烏雲是黑暗的。

換句話說,我們看到風會動,虛空是澄清,太陽是光明,烏雲是黑暗,是我們心中產生妄動。也就是我們眾生一念無明的妄動,跟心中愛取的這一念迷夢心,可以說是背覺合塵。

我們沒有去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清淨的覺性,沒有把覺性的功德開發出來,反而是追求外在的塵境,結果產生了塵勞煩惱,產生障礙的三界六道的世間的果報。

障礙是因為我們向外攀緣,所以產生了障礙,但是這障礙是虛妄的。換句話說,你一念的迴光返照,這個障礙就消失掉。所以你不能說障礙有,但是你也不能說障礙沒有。說:夢裡明明有六趣,我作夢的時候真的是有這種人事出現,我醒來的時候沒有,那你說這個夢境是有還是沒有?那你就自己要去參透看看,你說它有也不對,你說它沒有也不對,那就是一個因緣和合假相。

淨業學園 54講次 講義109面

癸一、明不變隨緣用

215我們從《楞嚴經》的學習我們要慢慢的習慣,生命分成二個部分:一個是心性,一個是相狀;一個是能變現的心性,一個是所變現的萬法,這二個相狀。

這二個相狀應該怎麼去觀察比較正確呢?

「觀相元妄,觀性元真」。你要經常告訴你自己,相狀是暫時的,那是緣生緣滅的,而你這一念心性的功德法才是永恆的。

我們絕對不能夠為了追求一時的相狀,而犧牲自己的心性,那就太可惜了!比方說我們今天貪一個相狀,你可能會得到一時的滿足,但是你失掉了永恆的功德,劃不來!我們只能夠假借這個相狀,來開顯你內心的智慧,開顯你內心的慈悲。

這相狀是生滅的,但是這生滅的相狀過去以後,你留下來的是那種功德的增上,那這個是恆久可以受用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什麼是永恆的,什麼是暫時的,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地,到底是要追求相狀,還是用這個相狀來開顯你內心的功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當然它的重點在心性,因為心性是真實的,相狀只是暫時的。

我們看佛陀跟眾生面對心性跟相狀的取捨,我們前面講到雜染緣起,眾生是喜歡相狀,愛著相狀,所以弄到自己是「背覺合塵」,可以說障礙重重、障礙重重。這個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世界,把心性搞壞了。

我們看佛陀他面對現前一念心性,這跟我們是一樣的,但他怎麼去經營、怎麼去面對這一念心性、表現出怎麼樣的結果,我們看經文…

清淨緣起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身為一個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可以說通十法界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但是我們把現前一念心性給糟蹋了,但是佛陀可不是,佛陀面對任何境緣的時候,他是迴光返照。我們看佛陀是怎麼面對這一念心性…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

佛陀說:我在面對生命的時候,我的態度是這樣的,我是用「妙明」;「妙明」是能觀的智慧,我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不滅不生」是所觀的理性,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來觀照這一念清淨的本性,遇到任何事情,我就是念念的迴光返照,向內安住。這時候會產生一個什麼效果?我是隨順「如來藏妙真如性」的這樣的一個真實的道理,這個時候我就可以把如來藏真實本具的功德給發揮出來。

如來藏有什麼功德呢?它是一個「妙覺圓明」,而且是像「大圓鏡智」,能夠圓照法界的功德。

佛陀迴光返照,用清淨的智慧來觀照如來藏妙真如性的時候,把這妙覺圓明,圓照法界的功德發揮出來了。發揮什麼功德呢?所以在生命當中,我會出現二種狀態:第一個、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種理事無礙的境界。你看佛陀以一念心,他能夠一:「一念心性」變現十法界的差別。佛陀可以現出佛法界;在沒有因緣的時候, 佛陀可以現菩薩法界,佛陀甚至於可以現地獄法界,於一切法得大自在,說是普門示現;佛陀也可以把整個相收起來,無量為一,回歸到一念的清淨涅槃的心性當中。佛陀在心性跟整個外在無量相,可以說是「進出自在」,這是佛陀他因為隨順如來藏,第一種的自在功德。

第二個、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這個是講事事無礙,佛陀可以把最小的事相,來顯現最大的事相,也可以把最大的事相來含攝最小的事相。這個後面佛陀會講出來,什麼叫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佛陀這種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是怎麼產生的呢?他的關鍵點在這四個字:「不動道場」。因為佛陀在因地的時候,面對外在的動盪環境,他的內心向內安住,向內觀照,安住在內心一念心性的不動道場,生起不迷、不取、不動的觀照,所以他能夠產生徧十方界;這「徧十方界」是形容佛陀的心,能夠徧照十方法界,在三千大千世界當中,哪一個地方下了多少的雨滴,佛陀都能夠悉知悉見。佛身是身含十方無盡虛空,佛陀的法身含攝十方的無盡虛空無有障礙。

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這是前面說的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毛端」是在一個正報當中最小的事相;「寶王剎」是整個依報中最大的,佛陀的生命當中可以把他的身體一個最小的毛端,顯出最廣大依報的寶王剎;「寶王剎」是整個三千大千世界。能夠坐微塵裏,轉大法輪。「微塵」是依報中最小的;「轉大法輪」是正報中最大的。佛陀在整個虛空中的一個小微塵當中,能夠現廣大無邊的圓滿報身,來演說圓頓的妙法,以最小的依報來攝最大的正報。佛陀這種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功德,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滅塵合覺」。佛陀的生命當中,他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選擇了放棄對外境的執取,選擇向內去開顯他內心的功德,「向內觀照」,所以能夠發動二空真如相應的這種圓覺光明本性的功德,完全開發出來。

這個意思就是說:216其實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有無量的可能性,障礙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唯識學》上說:我們的生命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的生命叫做「自變自緣」,我們自己把它變現出來,然後自己再去受用,自己再去攀緣。這個地方就說出一個道理,說是:「心境決定我們的處境」。其實我們外在的環境,是我們內心創造出來的。

比方說:過去美國有一個居士叫凱薩琳,這凱薩琳她小時候看到這水就有很大的障礙,她不能喝水,她一喝水就很嚴重,她甚至於洗澡的時候整個人會昏過去,她的體質怎麼就跟水產生這麼大的障礙呢?這障礙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後來她就去給人家催眠。說她前生跟水結了很大的惡因緣,(我們講其中二次)其中有一次,她帶著她的小女兒回娘家的時候,經過一個橋,結果那時候下大雨,把橋沖斷了,母女二個都掉到水裡面去,死的時候對水瞋恨,她對水下了很不好的咒語,起了很不好的名言,這是第一個惡因緣。其次,有一次她因為喝了一個井中的水,得到類似痲瘋的那種病,死的時候很痛苦,她對這個水也非常的痛恨。所以她多生當中跟水是結惡緣,她把水想像成一種跟毒藥一樣,她對水產生這樣的想像,時間久了以後就產生一種色空,凝結成一種色空,這個水在你的生命當中,就扮演一個毒藥的角色,因為你把它捏造出來就是這樣子。

我們說: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在的世界變現出來的,所以我們今天要改變我們的來生,當然我們今生要改變,說實在不容易!因為你今生是過去生已經把它創造出來,所以我們今生就要認命。但是認命沒關係,這是短暫的,但是我們還有一個來生,那你就應該現在開始就為來生佈局。

我講實在話,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其實你來生是怎麼樣,你的內心狀態一個雛型都出來了,除非你真的聽到《楞嚴經》、聽到《法華經》,真實的那個內心突然間頓悟,脫胎換骨,重新檢討你的想法。

我們怎麼去改變我們自己的思想?

第一個,我們說過,你的心開始收到你內心的時候,(下一堂課就會講到)空假中三觀。第一個先修空觀,先用否定的思考模式來面對你的想法,它不是這樣,它也不是這樣,離一切相,用空觀來破除我們心中的妄相。

我們剛開始在修學佛法,初學者啊!諸位要有一個觀念,你對你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不要太肯定。我看很多初學者,我認為怎麼樣,我認為怎麼樣……其實這不對的。你一個初學者沒有資格肯定你的想法,因為你那麼早肯定了,那表示你沒辦法進步了嘛!

你看,禪宗剛去的時候,一定是你動一個念頭,一定挨板子。什麼時候才有自己的想法?破到真的是大死一番,重新又開始發菩提心,產生新的理想,這個時候重新肯定。

佛法的修學是,先否定,否定門入,肯定門出。真的你生大悲心的時候,要廣度眾生的時候,這個時候才可以重新肯定自己。你一個人太早肯定自己,是對自己很不利的,因為你開始就把自己定型了。所以我們剛開始先修空觀,破除我們過去的想法,這個時候你會進步很快、突破的很快。

假觀就是要借假修真,借假相來修真實的功德,心性雖然本具,但是要假借事修才能開顯,「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海公常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怎麼修呢?比方說,我們拜八十八佛,我們念:「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我們讚嘆佛陀的功德很難,你必須假借這些文字,看到諸佛現前,我們用無量的言辭來在讚嘆諸佛的功德。我們從這文字每天這樣念一次,我們隨喜佛的功德一次。你看我們念:「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我們這時候對『阿彌陀佛』生起皈依的心。皈依的功德怎麼來呢?借假修真。你不把這偈誦念一次,你怎麼去發明你本具的皈依功德?你說:欸!我本來就俱足,執理廢事。所以假觀就是說:當我們用空觀,把過去的妄想顛倒、有所得的心的假相破掉以後,你又建立一個清淨的假相,跟三寶相應的假相。

所以諸位不要忽略我們的功課,那個功課都是在假借這個假相來開顯你內心的功德,「托彼依正,顯我自性」。我們內心當中,破壞過去妄想執著,建立一個清淨假相,雖然我們沒辦法去改變今生,但是我們可以去改變我們的來生。因為你心態改變,你未來的因緣就改變,但是今生要改很難,因為它業力已經現出來了。

這地方經文的意思就是說:同樣是現前一念心性,我們凡夫因為向外攀緣、執著,所以弄到自己「背覺合塵」,產生了塵勞煩惱,障礙重重。

佛陀用妙明的智慧,來觀照不生不滅的本性,結果佛陀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種種的自在。同樣在一念心性當中,一個是向外攀緣,一個是向內好好的去觀照,好好的去開發他的功德,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這講到一心隨順染淨的因緣,而有不同染淨的作用。

癸二、明隨緣不變體

「體」當然是最重要的,一個功德的妙用是來自於對內心自體的了解

(分三:子一、明隨緣不變如實空義。子二、明隨緣不變如實不空義。子三、明隨緣不變遮照同時義。)這一段正式顯現,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

子一、明隨緣不變如實空義。

說明隨緣不變當中,我們本俱的如實不空。什麼叫「如實」呢?就是它本來俱足的,不是修來的,這個「空」是本來如此的。

總標心體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

前面是講到這一念心性,隨順迷悟的因緣,而顯現十法界差別的果報。這地方再次講到十法界的差別果報當中,我們沒有失掉一念清淨的本性之體。

「如來藏」指的是我們眾生本俱的這一念心性,這一念心性是怎麼回事呢?「本妙圓心」。

蕅益大師說:「本妙圓心」這四個字,關鍵在「圓」,圓融無礙的意思;也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意思。

這地方的如實空義,就是在顯這個「圓」表現這真諦理。我們看這個「圓」是什麼意思?圓融無礙。

非世間法

非七大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這地方的意思是,我們這一念心性的如實空,它本身不是三界六道的這個雜染果報之法。

非心,「心」指的是一切的心法;「空」指的虛空,地水火風,當然指的是七大。我們這一念心它本身不是七大之相

非四科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它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或者色身香味觸法六塵、也不是眼識界、乃至於意識界,也不是六識,等於它不是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不是。

217我們前面講到,我們剛開始在修心性的時候先把心帶回家,這是第一要做的,你不要老是在外境活動,你遲早會產生障礙。帶回家以後第一件事情,空假中,第一個先修空觀,先用否定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想法。

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凡夫之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面輪迴,我們就是在這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當中,產生一個我愛執。由這個我愛執就有一個我愛的跟我所愛的,我所愛的就是七大四科之相;我們愛著七大,我們愛著四科,所以就使令我們很難跳脫三界的果報。

佛陀說:你現在開始要告訴你自己,我的心不是這樣子的,我本來不是這樣子的,我的心本來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本來沒有色身香味觸法,這個都是後來才有的。表示說你可以做得更好,你不能夠只是限制在這樣子而已。破除凡夫對於七大、對於四科的執著。

非出世法 出世的聖人佛陀也給他一些建議

非緣覺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這個地方講到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有順逆二種觀察,順的叫流轉門,逆的叫還滅門。

(順,流轉門)非明無明,這非明無明要跟第三段,如是乃至非老死來配合,這個地方是一個流轉門。「明」是觀照,我們觀照無明緣行,乃至於生緣老死,這個是流轉門,要否定,沒有所謂十二因緣的相狀可得。

(逆、還滅門)明無明盡,非老死盡,第二跟第四合起來。你要觀照這還滅門也不可得,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這還滅門也不可得。

緣覺人他能夠跳脫五蘊身心,從十二因緣的順逆觀察,而證得我空的真理,照見五蘊皆空。但是緣覺人的缺點,他的生命永遠停留在緣覺的這個層次。為什麼?佛陀說:他產生一個法執,他破除了三界的我執,但是這十二因緣的法執特別的堅固,所以他就很難再向前邁進一步。其實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有無量的可能性,他可以做得更好。那他怎麼辦呢?他必須把所有的因緣當中加一個「」,告訴他自己,其實生命當中本來沒有十二因緣可得,沒有十二因緣的流轉門、也沒有十二因緣的還滅門,那只是一個對治煩惱的假相,要破除「法執」的相狀。

非聲聞 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苦集滅道,等於四聖諦。聲聞人他是把生命分二部份來觀察,「苦集」是流轉門,「滅道」是還滅門。「苦」是五蘊身心的三苦、八苦。苦是怎麼來呢?是由內心的「集」所招感的;「集」就是愛見煩惱,或者說見思煩惱,構成一個三界的有漏因果。那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要修「道」;「道」是小乘的三十七道品或者講戒定慧,趨向於涅槃。「滅」就是小乘的偏空涅槃,出世間的因果。所以他從四聖諦當中來覺悟了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以這樣四聖諦的因而成就四聖諦的功德,叫做「智跟德」。「智」就是生空智;「德」就是偏空涅槃。聲聞人透過四諦的觀照,已經遠離三界的痛苦,而安住在一種四諦的法、跟一個我空智、跟偏空涅槃,而不能夠前進。

所以佛陀告訴他說:你要觀察你的這一念心性,其實是沒有苦寂滅道,這個都是緣生緣滅的一個假相而已,幫助你超越三界的假相,你對這個假相執著,你就停留在這個地方沒辦法前進,所以佛陀就加一個「」字。

非菩薩 非檀那、非屍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般刺若、非波羅蜜多。

佛陀對權教菩薩的開示:

非檀那,這個「檀那」就是布施;「屍羅」就是持戒;「毗梨耶」就是忍辱;「羼提」是精進;「禪那」是禪定;「般刺若」就是般若智慧。

佛陀以六波羅蜜的法門,來引導權教菩薩,這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依此而修而成就福德資糧,依我空法空的智慧而成就智慧的資糧。所謂福德為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從六度當中而成就安樂成就解脫。

「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到是彼岸什麼意思呢?佛陀說: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到達大乘究竟的涅槃,以六度為因,以到彼岸為果。

權教菩薩如果對這個相產生執著,就永遠停留在這個菩薩的階位,所以佛陀要他們前進,又講一個「非」字。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這個「非」的意思就是說:只有破它的相,不能破它的法。這個海公一再強調:「只破其相,不破其法」,否則就偏空了。我們破那個相的執取,但是你該怎麼做,你還怎麼做。

非如來 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佛陀對圓教菩薩,他是怎麼引導他們?

圓教菩薩他心中也是有所執取,他執取什麼呢?怛闥阿竭,「怛闥阿竭」就是如來;「阿羅訶」就是應供;「三耶三菩」就是正徧知。這是佛陀的三種的功德,三種通號。也不是大般涅槃(不生不滅,是無餘的究竟涅槃),常樂我淨,就是涅槃四德。

圓教菩薩,佛陀也告訴他們說:你不能執著在這涅槃,不能執著在常樂我淨的執取。

218解釋:「破相而不破法」

其實大乘佛法對相是很矛盾的,因為你又要假借相,因為不假借相你就沒辦法修行,你剛開始不借相你怎麼修行?你說:我拜佛,我面對虛空拜佛,那你有什麼功德?你一定要有一個佛像才有功德嘛!佛像也是一個相。你說:欸!我內心就有功德,那你不去拜,你的功德顯現不起來,你要假借這個像去拜他,你才會產生那個功德之法嘛!

我們在過程當中要假借這個相,但是你拜久了以後,對這相產生執著又產生障礙,問題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菩薩對相,是又需要它,但是又怕它,因為你不沒有假借相,你沒辦法修行,但是你對它執著以後,你又產生障礙。產生什麼障礙呢?產生一個自我設限。

我過去講一個馬戲團獅子的故事。你看那馬戲團起火以後,很多動物就往外跑。那管理員趕快過去,把過去比較兇猛的動物關起來,趕快把籠子打開來,很多動物就從籠子跑出來,但是有些動物跑不出來,不是牠體力不夠,是牠內心有障礙。因為他發覺只要被關過一段時間以後,關得越久的動物越跑不出來。

因為牠剛開始想跑,牠跑久了以後…牠認為不可能,我跑不出去,我一輩子的活動範圍就這樣子。牠被抓的時候,牠是從曠野中被抓回來,牠當然不甘於這樣一個籠子的相狀。但是牠今天這樣子走,明天這樣子走,牠走十年以後,牠心中產生一個相狀,原來我的生命就是這樣子的範圍,跑不出去。

所以馬戲團的管理員把這門打開以後,牠心中的執著沒辦法打開,走不出去的,火燒牠也走不出去的,就被燒死。只要這動物被關過一段時間,三年五年以上的動物沒有一隻跑得出來,自我設限。

諸位要想想看一個問題,我們思惟一個問題,說:我們在受戒的時候,為什麼要發願?說:我從今開始,過去的我死掉了,現在的我又產生了,「法王座下,添新孫」。你說:今天有些人受了沙彌戒。

你說你受了沙彌戒,其實你才剛受沙彌戒,你有什麼功德?他所有的戒都是今天才剛開始受,還沒有開始持。但是他跟居士不一樣,他心中有一個願望,他已經正式的把過去的我完全破壞了,無眼耳鼻舌身意,他把他過去否定,我從今開始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無一眾生不度脫。他對自己又捏造一個更清楚的假相出來。你說:你都還沒開始做,但是他已經有這個假相的,他已經開始往那個方向在走了,好過你還活在原地,你還跳脫不出來。

我們不要忽略我們心中的發願,因為借假修真。你今生的生命要改變,我講實在話,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所以你看受戒不能強迫。欸!我替你發願,沒有用!什麼東西都能取代,發願不能取代。你自己真的說:我一定要改變,當然這個要聽經聞法,明白道理,發自內心的覺悟,而產生一種願力,我從今開始,我要做一個改變,你就有希望!而且你相信你可以改變。

為什麼你相信你可以改變呢?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是「本來無一物」的,我現在的狀態也是被我過生去的妄想捏造出來的,我可以把它打破,重新捏造的。所以我們在觀真諦理的時候給菩薩無量的信心,原來我們回歸到生命原點的時候,我們生命最初的時候,是「清淨本然,是離一切相」。我們現在的相狀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我們可以重新再捏造更莊嚴的相狀。

那怎麼捏造?第二段 看假觀

子二、明隨緣不變如實不空義。

前面在整個不變的體性當中,強調如實空,強調離一切相,它是一否定的態度,這以下佛陀又重新用假觀來造俗諦理,又安立一個假相。

總標心體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

它又同時的俱足世間的功德法,以及出世間的功德法,它也俱足世間的五戒、十善的功德,乃至出世間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的功德法。這功德法是怎麼來的呢?是「即」,即就是當下俱足,是如來藏心性當中,一個元明心妙所俱足。

「元明心妙」蕅益大師說:這關鍵在這「妙」字;「妙」就是微妙不可思議。怎麼說呢?我們這一念心性,它本來就俱足。這四個字很重要。

本來就俱足,不管你有沒有去開發它,不管你是不是否定它都沒關係,反正它本來就俱足整個諸佛的功德莊嚴,整個世間出世間的功德法,它本來就俱足。

即世間法

即七大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

即四科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它本來就俱足整個人天安樂的果報,當然它也俱足了雜染法。

即出世法(四聖法界)

即緣覺 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

即聲聞 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

即菩薩 即檀那、即屍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刺若、 即波羅蜜多。

即如來 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

219這個地方的意思是說:我們這一念心其實俱足整個十法界的染淨諸法。

「俱足這個法」是什麼意思?比方說我們念佛,古人會常問我們說:念佛是誰?當然是我們這一念心。

為什麼要強調這一念心呢?

也就是說你心不在焉的時候,嘴巴念佛是沒有用的,你嘴巴念佛心打妄想,這個效果是很差、很差。

為什麼念佛一定要那一念心呢?比方說,我今天把錄音帶放著,讓錄音帶一直在念佛,那這樣子它可不可以創造功德?

答案是:不可以!因為整個業的造作,一定要有心,心為業主。因為心有這個法,因為心俱足無量的功德法,所以說你這個佛號進來跟心接觸,假借這個佛號因緣,把我們往生淨土的功德把它開顯出來。

我們思惟一下,比如說虛空,虛空俱足光明,對不對?太陽一定要跟虛空接觸,它才能夠現出光明相。太陽沒跟虛空接觸,你怎麼產生光明?

這個虛空表現我們的心性,太陽是一個助緣。我們的心也是這樣,你念佛持咒一定要有心的因緣在那個地方,你才能夠產生功德,你沒有心是不能造業的,善業也不能造,惡業也不能造。

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心本來就俱足十法界的因緣,其實你只是假借外在的因緣,來顯現你內心的這些法。你用殺盜婬妄的因緣來薰這一念心,它顯現三惡道;你用六波羅蜜的因緣,它顯現諸佛菩薩的功德;你用憶佛念佛的因緣,它顯現往生淨土,假借外在的造作,來開顯你本性的功德。

講一個小故事諸位體會看看:為什麼說心是根本?

「捨本逐末」的故事:

有一個獵人,他對國王做了一個很大的貢獻,國王很高興就賞他一個很莊嚴的弓。這個弓是黑檀木做的,柄非常的大,這個弓可以說是天下無雙。這獵人看到這個弓說:這個弓很好用,射能夠射幾百里,但是有一個缺點,這個弓的柄雕刻太平淡了。他這時候就跟一個雕刻師說:你把這弓原本的雕刻全部給我擦掉,用磨石子把它磨掉,重新雕刻一個行獵圖,我上面要有晴朗的虛空,要有太陽、有大地、有草木,裡面有很多的動物在那地方跑,還有很多人騎著馬在那邊飛舞。這個雕刻師就照他的話,就把整個柄雕刻的…把整個狩獵圖都雕到裡面去了。雕完以後,這獵人一看,唉呀!這才是一個天下無雙的弓。結果他拿起這弓要射的時候,「啪」!這個弓斷掉。因為雕刻太多了,把木柄都給削薄了。

這個就是講到「捨本逐末」,我們為了追求美妙的雕刻相,結果失掉弓本身的功能。這意思說:我們這一念心它俱足了聲聞、緣覺、菩薩、如來的功德,但是因為我們追逐某一種相,結果忽略了去開顯它的功德。這地方是說:其實我們內心有無量的珍寶是可以去開發的,它本來就俱足。這是講「如實不空義」

子三、明隨緣不變遮照同時義。

標舉心體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

這個地方是「遮」,遮是講遮一切相,講如實空;「照」,照就是照一切法如實不空。這個地方把空跟不空合起來,它同時俱足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也就是所謂的「如來藏妙明心元」。這妙明心元,這關鍵在這個「元」,圓滿無缺的意思。這一念心性它本身是離一切相,所謂「如實空」,但是它又即一切法,又「如實不空」可以說圓滿無缺。

遮照同時

雙遮 離即離非。

這四個字關鍵在這個「離」,它離開了即也離開了非。離開了即,這個「即」當然是俗諦理,「非」是真諦理。換句話說:從雙遮的角度,一空一切空,真諦俗諦都空;「離即」,離開了俗諦,離開了真諦。

雙照 是即非即。

雙照是假觀。「是即是非」的關鍵在這個「即」;它即是即非,它當下是俗諦,當下也是真諦,所以一假一切假。

從雙遮的角度是一空一切空,從假的角度是一假一切假。總而言之,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個就是順入中道的實相。

220解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說是:即空、即假、即中,這個道理是什麼意思?

比方說:我們一念心,把它比喻作一個鏡子,一個清淨光明的鏡子。那麼遠處有一個人站在那個地方,這個鏡子就顯出一個人的影像。

這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我們看這人的影像,你說這個鏡子裡面有沒有人?你說它本來沒有人,沒錯!即空就是他本來沒有,就算有也不是真實有,因為他前面的人跑,它相就沒有了。所以「即空」就是說離一切相;但是你說它真的沒有人,它還真的有一個人的相在那裡面,你說那沒有人嗎?「即假」它有它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那你說這個鏡子到底有沒有人?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即空、即假、即中。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古德講一句話說:不是佛陀要把道理講這麼玄妙,而是道理本來就這麼玄妙。你說:大乘佛法就講得很奇怪,即空、即假、即中,其實道裡本來就這樣,佛陀只是假借方便。你看鏡子的人到底有沒有?你說它有也對,沒有也對。

這個地方就講到我們這一念心性,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是即空、即假、即中。

淨業學園 55講次 講義111面

癸三、結責迷情

221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要把握二個很重要的原則:第一、它修學的方法,第二、它修學的目標。

《首楞嚴王》的修學方法是什麼呢?這一點蕅益大師很強調,就是二句話:第一句話:「稱性起修」;第二句話:「全修在性」。

「稱性」這「性」是指的我們眾生本俱的「性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現前一念心性」;「稱」有隨順、安住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在整個生命當中,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一定要安住在心性,不能安住在外境。

為什麼我們不能安住在外境?這當中有三個過失:

一、外境是對立的,我們只要這一念心落入了外境的事相,馬上產生好壞、得失、成敗的對立。在對立的世界當中,是很容易刺激我們產生煩惱的,貪瞋的煩惱。對如意的境界,產生快樂就產生貪;不如意的境界,產生痛苦就產生瞋。所以你的心,經常住在外境,你一定經常起煩惱,因為你的心住在錯誤的地方。

二、外境它是生滅的,它變來變去,你今天認為它是這樣,它明天又變化了,弄到你自己躁動不安,「弟子心不安」。我們為什麼心不安?我們的心本來沒有不安,為什麼會不安?因為你的心老是注意某件事情,那麼這件事情它不斷的變,你的心就跟著它變,所以弄到你自己非常不安,是你自己找麻煩。因為外境本來就是變化的,它是業力所變現的。所以你經常住在外境的人,會覺得自己躁動不安。

三、外境是有限量,你只要住在一個外境來修學善法,你的功德就不能圓滿。所以在本經當中,佛陀一再告訴我們,我們的心跟外界的人事接觸的時候,記得!把心帶回家。你一定要安住這一念心,生命要站在心性的角度,來面對生命,用一種歷練的角度來面對生命,而不是去用受用的角度來面對生命,這個是一個重要觀念。「稱性起修」也就是說,你一定要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來修學,不能安住外境來修學,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當我們把心帶回到心性的時候,應該怎麼修呢?

「全修在性」,你這個時候在心性當中,要修習「空假中」三觀(前面是強調性德,這一段是強調修德);用「空觀」來照了我們空如來藏,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來破除我們的無明妄想;「假觀」是照了不空如來藏,我們這一念心本來俱足,安立種種的假相,來啟發我們心中的功德。空觀是破惡,假觀是生善。「中觀」就是一個空有同時,空有無礙的平衡,中道了義的平衡。

這個就是在我們在整個修學當中,你一定要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來修學「空假中」三觀,而整個修學的目地,還是在開顯你心性本俱的功德。所以這個人生只是當做你一個歷練的對象,這個就是修《楞嚴經》的主要中心思想。生命不是讓你來受用的,生命是來給你歷練的,抱著歷練的態度,你才能夠修《首楞嚴王三昧》

這個方法掌握以後,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呢?它的修學目標前面有說過:「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所以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經常用這二句話來檢討自己。

欸!你看你一天天心中的相慢慢減少了,在人事的複雜因緣當中不斷的活動,欸!你心中的人相、我相減少,這表示你這個人進步了;你心中的功德法增加了,你的慈悲心、智慧心、布施的心、禪定的心,這種善法的力量增長了,這個就是一種進步,「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如果你越修行,你心中的相越多,那就糟糕了!你的心中又修行,又是心有千千結,那你這方向就肯定錯誤。

所們經常用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來檢討自己,我是不是很正確的走在我一個《首楞嚴三昧》的目標上,這個目標是來檢討自己的。這就是我們修習《楞嚴經》二個主要的原則。

癸三、結責迷情

前面佛陀講到「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所謂「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的觀念以後,這個地方做一個總結,來訶責凡夫跟二乘心中的迷情。

總責迷情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這一段是總標,把凡夫跟二乘的迷情標出來。我們前面說過,凡夫二乘最大的迷情就是「心外求法」,他不管修什麼樣的善法,都沒有安住現前一念心性,我們看下面的經文就知道。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

這個「如何」蕅益大師說,有責備的意思,就是為什麼?

為什麼在有漏世間中的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這個「有」包括整個三界有漏的因果。有漏的因果怎麼產生的呢?其實就是我們眾生一念向外攀緣的迷情而有的;比方說 欲有,他所追求的就是五欲的果報,他為什麼去布施,為什麼修學五戒,為什麼修學十善呢?他心中是追求一種五欲的果報相。

色有 他所追求的是一種清淨的色法;他為什麼修學禪定?他就是要追求一種清淨微妙的色法,所以他變成一個色有。

無色有 他所追求的就是那一念的分別心,要的是那一個寂靜的分別心。

也就是有這一念迷情的因素,就招感了果報,由果報當中又產生另一念的迷情,而構成一種三有的循環。

及出世間聲聞緣覺, 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二乘人心中也有迷情,他離開了一念心,追求心外偏空寂靜的涅槃,這個也是他的迷情,他也是不喜歡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

佛陀做一個總結,總而言之,凡夫跟二乘最大的毛病,就是以自己狹隘有限量的分別心,來測度如來的無上菩提。

「以所知心」我們前面講過,就是凡夫跟二乘的迷情,凡夫著在有相的地方,二乘執著在偏空的地方,總而言之,都是一念的向外攀緣。以這種向外攀緣的心來測度 如來的無上菩提,用世間分別的語言,來想像佛陀的知見。

『無上菩提』蕅益大師解釋呢,就是前面所說的,我們一念心性俱足即空、即假、即中,圓三諦理。

『佛陀的知見』是約著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觀。前面的『無上菩提』是約著如如理,講真諦、俗諦、中諦的道理。

這個地方佛陀的意思是說:凡夫修習五戒十善也沒有錯,二乘人修四諦十二因緣也沒錯,錯不在他的法門,而是他的心態有問題。心態決定我們的狀態,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訶責的正是凡夫二乘的心態,沒有真實的把心帶回家,而造成這樣子的流轉跟一個偏空涅槃的產生。

舉喻發明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譬如古代有四種非常精緻美妙的樂器,琴瑟箜篌這四種樂器。這四種樂器被工匠做出來的時候,它的確是俱足美妙的音聲。這美妙的音聲,如果沒有一個非常善巧的指頭,沒有正確的方法來彈它的話,這個音聲是表現不出來的。

「琴瑟箜篌」是指的我們眾生本俱的一念心性;「俱足妙音」就表示它俱足了圓三諦理,它本身的功德就俱足「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功德。

為什麼這功德不能顯現呢?是因為我們沒有真實的去產生正確的觀照,一念的向外攀緣,所以變成這個功德不能顯現。

法合勸修 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這個地方的「汝」指的是富樓那尊者,乃至於整個二乘的無學;「眾生」包括整個凡夫外道。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寶」指的是我們心中的光明;「覺」指的是覺性。我們這一念心性本來俱足光明,本來俱足覺性的,而這樣子是圓滿的沒有欠缺,可以說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這樣圓滿的心性跟諸佛是平等無差別的。但是佛陀在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佛陀「如我按指,海印發光」;佛陀他在使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他手指輕輕一按,表示佛陀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跟《海印三昧》相印。《海印三昧》是指的入此三昧一切的世間法、一切的出世間法,都能夠如實的顯現,像大海能夠顯現萬物一樣,有種種的事事無礙的境界。 佛陀在用這一念性的時候,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海印三昧》的事事無礙。而我們凡夫在使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是起心動念,塵勞先起,對自己創造了很多的煩惱跟障礙。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就是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就沒有真實的了解大乘的圓三諦理,而生起迴光返照,只是愛戀人天果報,或者愛戀小乘的偏空涅槃,得少為足。因為我們心中向外攀緣,得到一個人天的安樂相,得到一個偏空的寂靜相,就覺得這個相狀不得了了,就把這個心性給放棄了,弄到最後自己障礙重重。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就像琴一樣,這個琴它本來是可以彈出很好很好的音聲,但是我們沒有正確的方法,就把聲音彈得很差。這個地方講到方法是很重要的,觀照力是很重要的。

222我們要想一個問題說:說我們每天持《大悲咒》,《大悲咒》是總持觀世音菩薩所有的功德,那是不得了。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持《大悲咒》的時候,一持的時候不得了,成就種種的《海印三昧》,無量無邊的波羅蜜。那我們在持《大悲咒》的時候,我們覺得好像《大悲咒》進入到我們的心中效果很有限。

我們這一念心也沒有比觀世音菩薩的心差,《大悲咒》也是那個《大悲咒》,所以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呢?

按這一段經文的意思,就是我們沒有去做一個正確的觀照,沒有正確的去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心,所謂的「三諦理」如實空。所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俱足」,沒有這樣的一種微密觀照。

前幾年有一個西藏的法王來台灣傳法,傳一個觀音法門。當然他主要就是持《大悲咒》持觀音的本尊咒。他傳法以後很多記者問他說:你傳這個是什麼法。

西藏法王說:其實傳的法很簡單,就是你在持觀世音菩薩本尊咒之前,要相信你這一念心本來就俱足觀世音菩薩所有功德,要從這一念心出發去持咒。

「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你整個修行都是這個觀念。安住在這一念心來持咒,假借這個咒語還是在開顯我們的自性功德,「托彼依正,顯我自性」,「稱性起修,全修在性」。

印光大師常說:「無不從此法界流」,這個「法界」就是一念心,由我們這一念心而發動了咒語,整個咒語還是在顯我們一念的心性,「無不還歸此法界」。你用這個思想來持咒,你可以把這咒的功德開顯到最大的力量。就像你彈琴一樣,你方法對了,聲音自然就出來了。

佛陀已經快把前面的「三諦理」講完了,所以佛陀一再的強調,觀照力是很重要的。

蕅益大師說:整個大乘佛法,不離開理觀跟事修。「理觀」就像一個人的眼睛,「事修」就像一個人的腳,如果沒有理觀的引導,我們事修就會變成事倍功半。

這個地方是強調,凡夫二乘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觀,雖然有一些布施、持戒,乃至於禪定、智慧的善法,還是不能成就圓滿的功德。那麼應該怎麼做「理觀」呢?這以下第二段就非常重要…

丁二、明迷悟因緣無性

這一段經文等於是把前面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做一個總結。就是他準備要講修行方法,所以把前面的觀念做總結。這段經文大家要很清楚,這個對你整個在修學、念佛、拜佛、持咒的時候,你怎麼去做微密觀照,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

解釋標題

「明迷悟因緣無性」

這個「迷」指的是整個九法界心中的「惑業苦」;「悟」指的是十方諸佛的法身、般若、解脫;「無性」就是沒有真實的體性。

也就是說,十方諸佛之所以產生法身、般若、解脫,它的本身也是一個因緣所生法;眾生所產生的煩惱障、業障、報障,也是因緣所生法。從一個心性的本體來說,都是「畢竟空寂」的,都是「離一切相」的,它都是後來的因緣而有的。這種思想後面佛陀就把它匯歸成二種思想:第一、達妄本空,第二、知真本有,來當作我們的主要觀念。

(分二:戊一、答滿慈重徵妄因。戊二、答阿難再執緣起)

戊一、答滿慈重徵妄因

滿慈子就是富樓那尊者。前面的經文佛陀一再強調,說是十方諸佛因為「背塵合覺」,所以產生了事事無礙的功德;一切眾生因為「背覺合塵」,所以產生塵勞的相狀。講到凡夫的迷跟諸佛的悟,就產生了差別的果報。

這時候滿慈子就奇怪了,為什麼凡夫會產生迷惑呢?為什麼諸佛就會產生覺悟呢?這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凡夫會產生迷惑,為什麼諸佛就會產生覺悟,難道這是先天造成的嗎?好像說有些人就註定了一輩子要做凡夫,有些人註定一輩子要做二乘,是不是有些人他一輩子就一定可以成佛,那是不是有他的自性可言呢?

他這個地方主要是問,凡夫他為什麼會產生迷惑呢?問迷惑的原因在哪裡。

(分二:己一、問。己二、答)

己一、問

法本不二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

富樓那尊者他聽過前面的開示以後,他得到一個結論。

他說:「我現在知道了,我們跟十方諸佛,這一念心性,這覺悟清淨的心體,可以說是無二無別,各各圓滿。說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這一點我徹底的明白了。

體性上當然是圓滿,但作用上就有差別。

迷悟成差 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但從事實因緣上,我跟一切眾生卻遭受了無始妄想的誤導,我們這一念心是心隨妄轉,向外攀緣,所以長久以來在六道當中輪迴。我現在雖然透過修四諦法門,而成就了小乘的阿羅漢果,但是還沒有把心性的究竟功德開顯出來,我們凡夫二乘,都沒有把心性的功德顯現出來。而身為十方諸佛,卻是「諸妄一切圓滅」;這個地方是講斷德,佛陀用空觀的智慧,消滅一切的妄想,能夠離一切相。「獨妙真常」指的是佛陀的智德,佛陀又在空觀當中,在本來無一物當中,生起假觀,又安立了種種佛法的假名、假相、假用,來成就自己種種的波羅蜜。這個講「智德圓滿」。

佛陀能夠成就「斷智」圓滿,因為斷德的關係,成就「大涅槃」,因為智德的關係成就「大菩提」。

重徵妄本 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怎麼會有這麼多功德?請問如來我們為什麼就會有那麼多的妄想呢?佛陀就為什麼不產生妄想呢?這問題在哪裡呢?我們凡夫的妄想遮蔽了自己心中的光明,來受此三界的果報。

佛陀前面一再的強調,凡夫因為一念的迷而產生生死輪迴,佛陀因為一念的悟,而成就功德莊嚴。這個地方就問,凡夫那個迷是從哪裡來的,是什麼因緣而產生迷惑的?要把根源找出來,要不然就不能斷。

己二、答 佛陀回答

(分二:庚一、明妄本無因。庚二、明真亦無得)

這二段太重要了,整個止觀的匯歸處。第一個、說明眾生的無明妄想根本就沒有原因的。我們一再強調,一個東西的生起,它是有原因的,「你從什麼地方來?」它有一個生起的處所,這表示它有實體;有實體的東西你就斷不了,你頂多只是讓它調伏下來,讓傷害程度降到最低而已,但事實上這個是沒有實體的。換句話說:不管你煩惱多重,你一定可以把它消滅。為什麼?因為它沒有實體,他只是一個虛妄相,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本無因,因迷故有」,它只是一念的迷情。這個地方就講到整個《楞嚴經》迴光返照的時候,第一個觀念「達妄本空」。

我們看佛陀怎麼發揮「達妄本空」的思想…

庚一、明妄本無因。 (分二:辛一、立喻。辛二、顯法。辛三、結合)

辛一、立喻。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我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佛陀以下講出一個譬喻。佛陀說:「你現在對性相不二的道理,已經很清楚了,但是對微細的疑惑,對達妄本空,對妄本無因的迷惑,還沒有去除。這個道理當然是很甚深,那我只好用一個世間上現前已經發生的事實來告訴你。

佛陀說:富樓那尊者!你有沒有聽說過,過去在室羅筏城發生過一件事情,有一個人,這個人叫演若達多,他有一天睡醒以後,早晨起床睡醒以後精神飽滿,到浴室去用鏡子來照自己的面目。照一照的時候,他突然間生起一念的癡狂之心,愛著鏡中的頭的影像。

我們去照鏡子,面對鏡子,鏡子上產生一個頭的影像,他對頭上這鏡子的影像特別的愛著,他認為這個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因為為什麼呢?因為他感覺到,這鏡子的影像非常清楚,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非常清楚。這個時候他反過來,來責備自己真正的頭。他說:你看,鏡中的頭多好,我一看,看得清清楚楚;我的頭啊!一點用都沒有,我都看不到我自己的頭。所以他瞋責己頭不見面目。我寧可愛鏡中的頭,我也不愛我真實的頭。這個時候,這樣的一種顛倒癡狂之心以後,以為魑魅,他就認為他的頭不見了,或者他的頭根本就沒有用。我的頭怎麼會長在鏡子上面呢?這時一念的向外攀緣以後,他就認為自己是一個魑魅(曠野中的野鬼),就整個發狂,到處的奔走,就問人家說你有沒有見到我的頭呢?

佛陀就問富樓那尊者說:這個人演若達多,什麼樣的因緣使令他癡狂而奔走呢?」富樓那說:「這個人之所以奔走,只就是一念的癡狂之心,沒有其他的原因。因為他早上睡醒來好好的,精神飽滿,他就是照鏡子的時候,突然看到鏡子裡面產生一個影像,他就喜歡那個影像,然後就不喜歡自己的頭。這個哪有什麼原因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

疏通譬喻

蕅益大師說:演若達多指的是一切眾生,這個「頭」就是我們眾生本俱的一念心性。他去照鏡子,用鏡子來照這個臉,就是一念的無明妄動心外攀緣。然後見到鏡子,就指的我們迷真起妄,產生三細的煩惱,阿賴耶識就產生了。產生了鏡中的影像以後又喜歡它,又愛鏡中頭。前面是迷真起妄,這以下又執妄為真,產生第六意識愛取去造業,最後到處狂走。到處狂走指的就是眾生的六道輪迴。所以追根究柢,眾生為什麼會把心性弄到這個份上,就是最初的一念迷情,就一念的心外攀緣。這是講到根源,就是一念的向外攀緣的迷惑心,其它沒有任何原因。

辛二、顯法

總標無因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我們眾生本俱的妙覺;「妙覺」蕅益大師解釋是「寂而常照」,它強調是如如智,眾生本俱的如如智;「明圓」指的是「照而常寂」,如如理,眾生本俱的如如理。

如如理跟如如智,本來是圓滿,本來是俱足而不假修德,是本來俱足的。而妄想既然稱為虛妄的妄想,它怎麼有原因呢?假設妄想它有它生起的原因,就表示它有實體,有實體的東西又怎麼能稱為妄呢?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在九法界輪轉,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都是被妄想所誤導。如果妄想有實體,那就糟糕了!凡夫永遠是凡夫,阿羅漢你一輩子就做阿羅漢,你是菩薩你就永遠做菩薩,你沒有改變的機會,因為妄想是有實體,你不能夠解脫它,你改變不了它。

這地方是說「達妄本空」,妄想是沒有實體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這一念迷情只要你生起微密的觀照把它「啪」!把它照破以後,它就醒過來了。

這以下 佛陀就開示,為什麼妄想是沒有實體的。

別名妄相

輾轉無始 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

(妄想作用的可怕)

凡夫因為有妄想,然後產生一種輾轉的作用,而產生了三細六麤,才有所謂的三界六道輪迴的果報。為什麼會有三界?為什麼會有地獄呢?其實就是我們過去的妄想創造出來的。創造出來以後會產生什麼問題?會產生一種輾轉的力量,輾轉的力量就是所謂的「從迷積迷」,因為我們過去打的某一種妄想,好!今生就出現了這樣的果報,而我們這樣的果報又產生同樣的妄想,又會產生來生的果報,這個就是「從迷積迷」。本來是因為過去的迷,而產生現在的果報,現在的果報又產生現在的迷,又產生未來的果報,這樣子就造成一種輪迴的相續的力量。經歷了很多很多的塵點劫,現在聽到佛陀發明了所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俱足」的道理,我們還是不敢去迴光返照,還是不敢去直下承當,好像說還是離不開妄想,這是一種習慣,輾轉的一種力量。

這個地方是講到,妄想的作用的確在我們的心中是很強大的,為我們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以下講出妄想的根源。它的力量雖然大,但是這妄想的根源到底是從什麼地方而來,你從什麼地方而來呢?

虛妄無生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其實無量無邊的妄想,其實就是一念向外攀緣的迷情而有。「識迷無依,妄無所依」,假設我們能夠真實的根據《楞嚴經》的指示迴光返照,所謂的「正念真如」,真實的觀察,達妄本空。所謂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時候整個妄想,它就沒有一個依止的處所。所以其實妄想「尚無有生,云何有滅呢?」我們這個妄想最初連它生起的因都沒有,又如何去消滅它?

所以說,一個真正證得無上菩提的,一個成佛的,所謂的十方諸佛,當他成佛以後,他開始去回憶他過去做凡夫的時候,就好像什麼景象呢?就好像「寤時人說夢中事」,就像一個醒過來的人,他去回憶他過去所做過的夢。這個夢,心中雖然精明,即使諸佛有很多很多殊勝的善巧的智慧,但欲何因緣取夢中事?他又怎麼能夠很清楚的,把自己夢中的人事,來指示使令他人去了解呢?因為夢中的事本來就是沒有的,只就是一念的夢心,因為你睡覺了產生一念的夢心,所以產很多的人事,你醒過來的時候,那個夢心消滅了,就覓之了不可得。我們睡醒以後,欸!剛剛作了很多夢,但是你可以把夢境告訴別人嗎?沒辦法!也就是說:修行就好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223這個地方我們在懺悔業障的時候,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你看一個人,我們是帶著煩惱跟業障來修行的,就像上帝說的,每一個人都有罪,講這一句話是對的。

我們是有罪,所以才來輪迴,這是事實。但是有罪,有些人進步很快,有些人進步很慢,方法有問題。你看有些人他煩惱很重,他修了幾年以後,他整個轉過來,你跟他接觸,欸!沒有煩惱的味道。有些人煩惱很重,十年後你看他,還是煩惱很重,沒什麼改變;你看他就是每天在作功課,但是煩惱還是很重。為什麼呢?

蕅益大師說:這真實的懺悔在於「覓之了不可得」,是真實的懺悔。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弟子叫央掘摩羅,這央掘摩羅他本來是住在室羅筏城的一個外道,他受他師父錯誤的引導。他師父說:你要去殺一千個人,然後把他們的指頭串成一個花蔓掛在胸前,我才告訴你一個修行涅槃的法。

結果他殺了九百九十九人,殺到整個瞋心達到極限。他殺到整個城市大家都不敢出來,跑的跑,躲的躲,看不到人。還差一個人,就想到要去殺他自己家裡的母親。慈悲的佛陀就知道了,就過來引導他,他去追佛陀的時候,佛陀就跟他保持一定的距離,他走得慢,佛陀就走得慢,他走得快,佛陀就走得快。他就很緊張說:沙門,你停下來、停下來!佛陀說:我早就停下了,你還沒有停下來。

這個時候,佛陀對他開示一個佛法以後,他就產生迴光返照,一念的迴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時候他整個煩惱就熄滅了,向佛陀懺悔,後來出家以後,今生證得四果阿羅漢。這個人今生殺了九百九十個人,還證得阿羅漢。

如果這個煩惱是真實的體性,他怎麼做得到?乃至於我們〔淨土宗〕帶業往生,我們無量劫來造了那麼多殺盜婬妄的罪業,我們為什麼能夠往生到淨土去?這個諸位就要想想看。

因為煩惱跟罪業都不真實,你看你在作夢就跟真的一樣,醒過來覓之了不可得,當然這關鍵點就是你要能迴光返照。我們前面說過,你要沒有迴光返照,那這煩惱變成怎麼樣?我們看經文就知道「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

煩惱在我們的心中到底它的勢力是很強大,還是很羸弱,就看你自己會不會觀照,你要隨順它就不得了,你要是順著它的因緣去向外攀緣,那它是大的不得了。但是煩惱最怕一件事情,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身為一個沒有根源的妄想,它最怕你迴光返照,你問它一句話就好,你從什麼地方來?「覓之了不可得」,這個就是安心的處所,這就是一個滅罪的處所。

總結

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既然夢中的事情都不能指示,何況是無因緣而生起的妄想呢?它是本來就不存在的。這種情況就好像室羅筏城的演若達多,他哪有什麼真實的因緣,而生起癡狂之心到處奔走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使令他奔走的。如果他能夠一念的迴光返照,問它你為什麼癡狂,你的癡狂心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只要一念的迴光返照而熄滅癡狂,那麼他的頭,本來就不必從外面而得,因為他從來沒有失掉。縱然在這沒有歇熄這癡狂之心的時候,其實他的頭部也沒有遺失掉。富樓那!無明妄想的體性,本來如是,哪有什麼真實的原因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還有我們一念的隨順,所以它才生起。

到這個地方,我們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第一個觀念:「達妄本空」這個是很重要。

淨業學園 56講次 講義113面

庚二、明真亦無得

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講「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整個過程當中就是要迴光返照,你不管是念佛、持咒、拜佛,都是假借外在的事相,來觀照我們這一念心。迴光返照的第一個是照什麼呢?照空如來藏,所謂心性的本體是如實空義,所謂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樣的思想從清淨的角度我們就可以認知一個思想就是:「達妄本空」。既然清淨哪有妄想的立足點呢?所以我們本來是沒有妄想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這種思想在達妄本空當中,對於我們在調伏煩惱滅除罪障,就產生很大的力量。

蕅益大師他甚至於說:你能夠觀照「達妄本空」,可以說達到「日劫相倍」的效果,你修一天超過別人修一劫。就是只是在事修上沒有理觀,你就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

前面這一段文等於是在觀:空如來藏來破妄;這以下真亦無得,我們所觀的是:不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是說真實的心性也不是從外而來,是本自俱足。前面是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從清淨的角度而建立了「達妄本空」。這以下是觀察不空如來藏是「何期自性,本自俱足」,而建立了「知真本有」。我們內心當中,本來就俱足無量無邊的功德,是我們沒有把它顯發出來,這個地方強調「知真本有」。

庚二、明真亦無得 (分二:辛一、法。辛二、喻)

辛一、法

斷除妄緣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

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

「汝」這個地方的汝,蕅益大師講它其實強調的是富樓那尊者跟二乘的無學。

為什麼這樣講呢?為什麼他當機眾是二乘人跟無學呢?

佛陀說:二乘無學在修學當中,你修四諦法門,你喜歡修四諦,你還是修四諦,沒關係,但是你再加一個微密的觀照,就是不隨分別。你不要隨順你有所得心去分別,你一定要再修「苦集滅道」。當你在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的時候,或者觀察順逆十二種因緣的時候,你一定要迴光返照,去正念真如,不要隨外在的相,人相、法相所轉。不隨順這樣的因緣而轉,則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就能夠慢慢的消滅。

世間指的是依報環境,眾生是正報,世間跟眾生的相互作用就是業果,是前面說的三種相續。能夠不隨分別,就能夠消滅三種相續。

妄因自絕 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三緣斷故,三因不生」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三緣」三緣指的是殺貪、淫貪、跟盜貪,斷除殺盜淫三種的業緣,這時候三因不生;「三因不生」就是生死的業因,就是前面說的世界、業果、眾生。

也就是說,我們能夠不隨這樣的分別,這三緣斷故,這三種生死的業因就不再生起了。

妄本亦盡 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ㄑㄩˊ)勞肯(ㄑㄧˇ)修證。

在汝滿慈子心中,有如演若達多的這痴狂之性自然就熄滅了,熄滅以後當下的歇心處就是無上的菩提處。這時候我們最為殊勝的清淨本性,跟這種光明的妙用,本來就周徧於法界之中,本來就眾生俱足,不是從他人而得,又何必經過多生多劫的修學,如此的辛勞,如此的精進來修證呢!

蕅益大師說:二乘人的特色,事修很強。我們講說「戒定慧」,戒跟定是事修,持戒、修定。理觀就是一念的觀照,二乘人理觀薄弱。所以蕅益大師說:二乘人即使你戒定的力量很強,你只要再加一個理觀,所謂的於諸境緣「不迷、不取、不動」,重點在「不迷」,他只要能夠不隨妄想而分別,直下承當,你就能夠有所突破,不必經過這麼的辛勞,經過長遠二乘的路,再迴小向大,這樣很長的時間。

辛二、喻 佛陀譬喻

本有不覺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

「知真本有」要怎麼去承當呢?

比方說有一個人,這個人他有一個家傳的摩尼寶珠。他要去遠行,就把這摩尼寶珠在自己衣服的中間,用繩子把它綁在裡面(繫,就是綁在裡面)。

所謂的如意寶珠,就是你對這個寶珠,向它做任何的祈求,它能夠所求如意,你要一個車子,它就給你車子;你要房子,它就給你房子,這就叫如意寶珠,能夠所求如意。

這如意寶珠他把它放在衣服當中的時候,因為時間久了,這個人就整天忙著外在的事物,就把衣服裡面的如意寶珠給忘掉,他忘掉他有這麼一個如意寶珠。

迷之非失 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當然忘掉以後他就不會拿出來用,那這樣子有什麼結果呢?

「窮露他方」「窮」就是貧窮;「露」就是居無處所。因為沒有如意寶珠的關係,他就流浪到它方去,一方面居住也沒有處所,一方面也過著貧窮的生活。所以他必須乞食奔走,他到處去乞食奔走,才能夠勉強的來飽足他的三餐。

這個人從一時的表面來說,這個人是非常貧窮。你看他也沒有住的地方,也沒有豐富的飲食,表面上很貧窮。但是實際上,他衣服上的如意寶珠並沒有失掉,他只是暫時沒有把它拿出來而已!

悟之非得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假設有一個有智慧的大善知識,他能夠以種種的方便來指示說,你的衣服裡面有一個如意寶珠,你為什麼不拿出來用呢?你為什麼一天到晚要向外去攀緣這些外在的東西,你應該回過頭來去找你的如意寶珠才對啊!224找到如意寶珠有什麼好處呢?「所願從心」這時候他就能滿足他心中所有的願望,有種種的功德法財,成就大富大貴。這時候他才能夠真正覺悟,原來如意寶珠並不是從外面而得,它本來就在衣服當中,是把本來的東西顯出來而已。

「如意寶珠並非外得」這一句話蕅益大師說,就是解釋前面為什麼說你不必經過多生多劫辛勞的修證。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不適合凡夫,因為凡夫的事修太薄弱,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的戒定的薰修。但是二乘人戒定的基礎已滿,他為什麼一直停留在阿羅漢,不能成就諸佛的功德呢?他只就是缺乏一念的理觀,不敢去直下承當他自己本具的,所謂的「何期自性,本自俱足」,他不能夠直下承當而已。

「直下承當」在〔禪宗〕裡面是很強調的,因為我們習慣跟妄想在一起,就像是這個人他已經習慣了一天到晚去跟他人乞求,他就認為他就是一個乞丐的種性。

在禪宗公案裡面有一個趙州禪師,他非常用功,「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即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

八十歲的時候,還到處參訪善知識,因為他對內心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還沒有很真實的明白。他到處行腳,有一天,他的腳就踢到一個石頭,這個石頭就「啪」碰到一個竹子,碰到竹子產生這樣一個聲音的時候,他突然間開悟了,一念的迴光返照,他開悟了,他說:「踏破草鞋無處覓,得來全不費工夫」。

「踏破草鞋無處覓」是指他在迷的時候,他跟妄想在一起的時候,他真的是踏破草鞋無處覓。當他跟妄想在一起的時候,他找「真」就找不到,怎麼找都找不到,找了八十年找不到。但是他後來聽到那個聲音「啪」一聲,迴光返照的時候,哎喲!當下就是,他得來卻全不費工夫。他悟的時候「即妄是真」,剛剛打妄想的心就是真。大家要用心的去體會「真妄不二」。迷的時候,全真成妄;悟的時候,即妄是真。

我印象很深刻,我剛出家的時候,我過去有一個在家居士的同參道友,這個人年紀大我差不多有十五歲左右。我們過去參加某一個居士的共修團體,他把我當小老弟看待,他有一天跟個佛教團體去做一個大陸的參訪,他們非常認真,到每一個寺廟前面大概一二百公尺,他們就三步一拜,一路的拜進去,每一個寺廟沒有例外,都是朝山朝進去。進去以後一方面打齋,一方面供養出家眾,每一個人一份紅包。後來他去了將近一個月回來,我去找他。

我說:你這一次消了不少業障,增了不少福報,有沒有什麼心得?

他說:他有一個很重要的心得。我說:什麼心得?他說:他禮朝四大名山的時候,其中有一個寺廟,拜的時候那個時候下雪,雪下得很大,拜下去的時候,頭都碰到雪,但是他勉強把它拜完,一直拜拜拜…拜到山門地方的時候,他拜下去的時候滿臉都是雪,突然間他眼睛一張開來,看到前面…看到山門,那個山門寫了四個字:「莫向外求」,他心裡面突然間「啪」!有所感應。「莫向外求」我從台灣坐飛機到大陸去,參訪善知識,其實就是古人說的「今之當體是,方恨自蹉跎」,所以他那一次從大陸回來以後,我看他就很少在外面跑。

就是那一念心,你去跑,跑了半天回來,「踏破草鞋無處覓」結果得來全…當然這個過程我們也不能否認,人可是要經過這個過程,但是你真的了解以後,其實「知真本有」無量的功德,這個摩尼寶珠其實就在你的內心當中,只是看你願不願意迴光返照,看你願不願意直下承當而已。

這個地方是講到我們整個滅惡生善的思想,「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裡是把前面的思想做一個總結。

戊二、答阿難再執緣起

這一段是回答阿難尊者,他再一次的生起執著,對因緣所生法的執著。225之前佛陀說:如來藏妙真如性,是非因緣非自然,把因緣法給否定了。這時候阿難尊者又質疑,佛陀對因緣法又重新肯定,但這時候的肯定跟前面的因緣法不同。

我先講出一個消息,大家先了解一下:佛陀前面否定因緣,這個地方又重新肯定因緣,理由何在呢?

因為阿難尊者之前講的因緣,是心外求法,是站在外境的角度來談因緣,所以佛陀訶責,這不是真如本性的一部分。

佛陀這個時候肯定因緣是,當你安住在心性的時候,你這時候借假修真,稱性起修,又必須要假借因緣來開顯自性的功德,這時候佛陀對這個因緣是肯定的。

這個諸位懂嗎?

你心外求法的時候這個因緣是生滅法,你回歸到真如本性的時候再來談因緣,這個因緣已經變成不生滅的。

所以阿難尊者再一次的疑惑,這個時候佛陀對因緣法是執肯定的態度

(分二:、己一、疑問。己二、示答)

己一、疑問

引述佛語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婬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

這時候阿難尊者聽到佛陀對二乘人所開示的觀念,所謂的「知真本有」,要他們直下承當以後,他就起來頂禮佛陀,站在佛陀的前面跟佛陀白告說:「世尊,您剛剛宣說『殺盜婬三種惡業,如此三種業緣斷故,三種生死的果報,所謂的眾生、世界、業果,就不再生起,眾生心中的演若達多的這種狂性只要歇息了,即此歇妄之處就是無上菩提之處,根本不從外得』。

這一段是阿難尊者把佛陀的話,重新引述一遍。

徵示疑問 斯則因緣皎然明白,云何如來頓棄因緣?

這樣子講起來,這個因緣之教太重要了,因為你斷除殺盜婬妄的業緣,就沒有眾生世界業果的相續,因為狂心歇息的因緣,無上菩提而顯現。那這樣子講這就是因緣的教法,這個教法是皎然明白,是非常清楚明白。那麼為什麼佛陀在前面四科七大的文當中訶責說,如來藏妙真如性,是非因緣非自然,這是什麼道理呢?

阿難尊者提出這個疑問

昔教有益 我從因緣心得開悟。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這以下就引自己的修學經驗,來闡述因緣的重要。

他說:「我從因緣心得開悟」,以我阿難來說,我過去也是依止佛陀說法的因緣,而迴光返照,才能夠真正的了達我這一念心性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而得開悟,才有前面的發願。

世尊!此因緣教法的重要性,其實不單只是我一個年少的有學聲聞(這個地方的「年少」古德說:是約著內心來說。也就是說,只要有學叫年少,無學叫長老,不是約年齡來說的,是約著內心的世界,內心的功德。),不但是年少的有學認為因緣很重要,乃至於《楞嚴會上》這些長老比丘,大目犍連尊者,舍利弗尊者,須菩提尊者,對因緣法都是非常重視。比方說,舍利弗尊者,他過去也是跟外道的梵志修學,後來聞佛因緣,他就是遇到了馬勝比丘威儀俱足,就說你的師父是誰啊?我的師父是釋迦牟尼佛。那你師父平常是說什麼法呢?馬勝比丘說:我師父常常說:「諸法從緣生,亦從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這時舍利弗尊者聽了以後心開意解,而發心出家,在出家的過程當中也是觀察四諦理,而證得我空的真理,而證得阿羅漢果。這些長老比丘之所以一一的證得阿羅漢果,也都是依止四聖諦的因緣法來成就。

這個地方舉出了阿難尊者自己的修學過程,也舉出了這些大阿羅漢的修學都要依止因緣的。

混濫自然 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惟垂大悲,開發迷悶!」

如今佛陀在四科七大當中,乃至於在前面的文說:「無上菩提,不是從因緣而成,是眾生本來俱足。」那這樣子講,在王舍城當中的外道,比方說拘舍梨自然外道,他們所說的「自然的法則」,就變成諸法的第一義諦,這道理是什麼道理呢?惟願慈悲的佛陀再為我們作詳細的開示,解開我心中的迷悶!

226這個地方說因緣跟自然,當然因緣跟自然,蕅益大師說:這都是世間的戲論。

自然是什麼意思呢?

比方說,它這個地方舉的拘舍梨,拘舍梨他這種自然外道,他認為,你從什麼地方來?他會認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五蘊生命是從冥諦而來,這個冥諦創造了宇宙萬物。但是不要緊,每一個眾生經過八萬大劫以後,你自然又回歸到冥諦當中,你不必去修證,你只要等待就好,生命只要等待就好。這個八萬大刧生命過了,你又回到冥諦去了。這樣子的自然法跟佛陀說的自然是不一樣的。

我們這樣講好了,簡單的講一下,後面佛陀會說明。

當外道講自然,當二乘人講因緣的時候,他們的思考模式是對立的,問題在這個地方。他是因緣當中不允許有自然,自然中也不允許有因緣,因為他那是心外求法。你一個人心外求法,就變成一種對立的思考。

佛法是把一切法匯歸到心性的時候… 佛陀說:「何期自性本自俱足」,這有就有點自然意思了;「隨緣不變」也有自然意思;「不變隨緣」這隨緣又有因緣的意思。但是當你匯歸心性的時候,自然中有因緣,因緣中有自然,這二個是同時存在,是不二的,這就對了!你把因緣跟自然把它拆開來這就錯了。

佛陀所訶責是那種對立性的因緣,對立性的自然,但是你把因緣跟自然合成一體,把它不二的時候,自然中同時具足因緣,因緣中又同時自然,「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這個就對了。問題不在因緣跟自然,問題在有沒有對立,有沒有心外求法。

這是阿難尊者提出的疑問,到底是因緣的法比較殊勝,還是自然的法比較殊勝,請 佛陀開示。當然佛陀是二個都破斥

己二、示答(分二:庚一、破疑。庚二、誡勸)

庚一、破疑 破除心中的疑惑 (分二:辛一、即喻推破。辛二、合法結顯)

辛一、即喻推破(分二:壬一、立二執。壬二、破二執)

壬一、立二執 先安立眾生因緣跟自然二種執著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滅除,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於是。」

227這個地方佛陀把因緣跟自然的真實義先把它表現出來。

佛陀說:因緣跟自然這二個法是沒有錯的,但是要怎麼理解它呢?

佛陀說:「譬如在室羅筏城當中的演若達多,他早上起床的時候去照鏡子,照鏡子時產生一念痴狂的心,而到處奔走。

因為這個痴狂的因緣,而產生了奔走,如果有人告訴他:你的頭還在,你的頭不是存在鏡子當中,你的頭還是在你的身體上面,他能夠迴光返照,所謂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正念真如,它就能夠滅除對鏡中的頭的影像的執著,就能夠滅除。這時候他認為不痴狂的真如本性,自然就顯現出來了,「狂心若歇,歇即菩提」,這個就是因緣跟自然的道理,因緣中有自然,自然中有因緣,這個道理才對。

什麼叫作因緣中有自然,自然中有因緣?

當我們在觀察這一念心的時候,你要分二部份:一個是、理具;一個是、事造。

「理具」是指的我們隨緣不變之體,這清淨的本體的理具,但是你要開顯這個本體,必須要假借「事造」。這個事造就有點像因緣,理具要有事造才能夠顯現。

比方說,我們講布施,布施這個法門如果你的理解是,我把這個東西我送給了你,我送給了你,所以我有功德,這樣子就是心外求法,這個因緣就被佛陀所訶責,因為這個因緣就產生一個對立的思考。

如果你在布施的時候,我把這個東西送給你,我為什麼有福報呢?

因為我把東西送給你的時候,我啟發我一念施捨的心,這一念施捨的心,開顯我自性本具的福報,我假借這布施的因緣,來開啟我本具的功德,所謂的「無不從此法界流,最後無不還歸此法界」。所以我應該感謝你,成就我這個因緣「藉事修心」。

我們《楞嚴經》的因緣跟小乘的因緣是不太一樣,諸位要知道。它是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談因緣,叫「稱性起修」。你不能站在心外的角度談因緣,心外角度談因緣,佛陀就開始破斥,那是生滅法。

在『宗鏡錄』講一個公案,這個公案值得我們去思惟。

說:有一個行腳比丘,他走走走,走到一個佛塔的地方,看到佛塔非常尊重。因為有佛陀的出世,我才能夠了解明白道理,開啓我中的智慧,我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對佛陀很感恩,繞塔三圈以後,他覺得應該供養佛陀,就把自己最尊貴的草鞋拿起來,吊在佛塔的旁邊供養佛陀,就走了!走了沒多久以後,又來了一個行腳比丘,他也看到佛塔,也讚嘆佛陀,繞塔三圈讚嘆佛陀以後,他要走之前,欸!看看這個草鞋怎麼掛在佛的前面呢!這是很不禮貌的,就把草鞋拿下來把它丟掉,欸!這樣好多了,也就走了。

『宗鏡錄』永明延壽大師說:這二個比丘功德是完全一樣。

這個怎麼解釋因緣呢?一個人把鞋子掛上去,一個人把鞋子拿走,他們二個人做了一個相反的因緣,為什麼功德一樣?

因為功德約在內心安立的,不是約外境,他們二個都是出自一念供養佛陀的心,這叫「因緣」,不在於他的動作。他把鞋子掛上去也是出自於一念的供養之心,他把鞋子拿下來,也是出自一念供養之心,所以功德完全一樣。

這個就是本經所謂的「因緣」。你要約著內心的角度來探討因緣,從一個理具、事造,所謂的「修德有功,性德方顯」的角度來談因緣。

佛陀先把因緣的觀念先按定,因為狂性歇滅的因緣,而使令真如本性顯現,所以因緣跟自然是不二的。從這樣的角度來安立因緣,這個叫「理窮於事」,道理是這樣才是真正的道理。這以下破除對立的因緣跟自然

壬二、破二執 破除過去凡夫跟外到所執著的因緣跟自然。

(分二:癸一、正破二執。癸二、悟本俱非)

癸一、正破二執(分二:子一、約頭破。子二、約狂破) 今初

子一、約頭破 「頭」指的是我們眾生本具的性德;「狂」是約著妄想。

破自然 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

佛陀首先破除外道的,這種絕對的自然論。

佛陀說:阿難!比方說,以演若達多這個人來說,如果他頭絕對屬於自然而有,自然而有。說:我們眾生本俱的心性,是本來就俱足的,這個沒有任何的因緣可以談,就是自然當中不能談因緣。既然是這樣「本自其然,無然非自」,既然頭是絕對自然而有的,不容許有因緣的理論在裡面,那就表示說,你無始無處都是自然有才對啊!既然它絕對自然,那隻要有一個時,一個處不屬於自然,就表示不是絕對自然;既然是自然而有,它必須要隨時隨處都要自然有,只要有一個時間不是自然有就不是自然。既然它隨時隨處都自然有,那何因緣故,而怖頭狂走?既然他的頭是真實的,絕對性的自然而有,那又是什麼原因使令他,認為他頭不在而產生恐怖,而到處的奔走呢?為什麼聖人照鏡子的時候不會奔走,為什麼我們凡夫照鏡子的時候會奔走,如果絶對的自然,那他為什麼會迷惑呢?他就不應該有迷惑。如果我們這一念是絕對自然,那我們就不應該迷真起妄。所以自然不能離開因緣,所以絕對自然的思想是錯的。

破因緣 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

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絕對因緣也是錯,破絕對因緣。

說是「若自然頭,因緣故狂」,假設頭是自然而有,他只是一時照鏡子的因緣而生痴狂,那「何不自然,因緣故失」,那又為什麼自然之頭,不會因為照鏡子的因緣,而失掉他的頭呢?他的頭為什麼沒有真正的失掉呢?如果是絕對的因緣,那麼就是緣生緣滅的東西,絕對的因緣,他的頭應該完全失掉。如果我們這一念心是絕對的因緣,那我們佛性應該要失掉,我們永遠找不回來,應該被無明妄想全部破壞掉,就是「何不自然,因緣故失」。

「本頭不失,狂怖妄出」,其實他的頭是一直存在的並沒有失掉,他只就是一念的痴狂之心,而不敢直下承當而已。所以說「曾無變易」,我們的頭部其實沒有任何的變化,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不管我們隨順妄想的因緣,到三惡道去,到了各式各樣的地方,其實我們的真如本性沒有失掉。所以你不能夠說「何藉因緣」,你不能夠說他是絕對的因緣,也不可以。

228所以我們了解這一念心性的時候,它不是絕對性的自然,他也不是絕對性的因緣。這個要注意!

從修行的角度,你要先站在不變自然的角度來談因緣,就是「稱性起修」。我們先相信自己有佛性,剛開始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我們講自然跟因緣是不二的,但是你修行的角度,先肯定自然,我們的本性沒有失掉,然後從這個地方再假借因緣來開顯。先求不變,再求隨緣,從不變的角度來談隨緣,這個是個觀念。

前面是從一個覺悟的角度來探討所謂的「因緣跟自然」。這以下是從迷惑的角度。「狂」就是痴狂之性,比喻我們眾生一念的無明妄想。

子二、約狂破

破自然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

先破絕對的自然,說:「本狂自然」,從一個無明痴狂的體性來說,如果它是絕對自然而有,說:妄想痴狂是絕對自然而有「本狂自然」,那麼「本有狂怖」那就表示說,我們本來就俱足痴狂之性。那這樣講,痴狂之性既然本來俱足,那應該時時刻刻都出現才對阿!不管你是凡夫,不管你是成佛,既然狂性是自然,那應該經常表現出來才對啊!因為它自然而有嘛!

「未狂之際,狂何所潛」假設它已經迴光返照了,消滅了狂妄之心,那麼它原來那狂妄之性又潛伏在哪裡呢?說:一個人成佛以後,他把無明妄想破壞了,那麼它無明妄想又跑哪裡去呢?既然是自然,自然就不應該消失掉啊!所以無明妄想也不是自然而有,不能講自然。

破因緣 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

破因緣。既然在沒有痴狂之前找不到痴狂之性存在,那就表示它不是自然而有,所以「頭本無妄,何為狂走」,既然頭本來就沒有痴狂,那麼又是什麼因緣而狂走呢?使令他生起痴狂真正的因緣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也找不到原因。我們說,無明妄想是因緣生,那是什麼因緣而生呢?請你道一句。你又找不到它最初的因緣,是「覓之了不可得」,所以無明妄想也不是因緣。

229妄想為什麼它非自然?因為真不起妄,真實的心不生起妄想,所以它不是自然。那麼妄想為什麼非因緣呢?因為妄本無因,它沒有生起的原因,所以你不能夠說它是因緣。

佛法是對於對立性的、決定性的自然跟因緣是破壞的,但是對於回歸一念心性,談到不二,理具不礙事造,事造不礙理具,這個因緣自然,佛陀是肯定的。

癸二、悟本俱非

當我們覺悟的時候,我們知道頭部是本來俱足的,它本來沒有失掉的。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

總結:當我們能夠真實的覺悟,頭自始自終都沒有失掉,所謂的「知真本有」。我們的真如本性,不管是怎麼樣的打妄想,心性是永遠沒有失掉的。第二個「識知狂走」,我們又能夠了解到一念的痴狂之心而產生了狂走,而這個痴狂之心是虛妄不實的,「達妄本空」。所以你能夠「達妄本空」,又能夠「知真本有」,你就知道心外求法的因緣,心外求法的自然,通通是戲論。但是心內的因緣,跟心內的自然,是真實的道理。

這個地方等於是把「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知真本有」就有一點自然的味道,因為真實本性是自然而有,你怎麼弄它都不會失掉,你造什麼殺盜婬妄,你還是可以成佛。「達妄本空」就是有點因緣,它緣生緣滅沒有實體。

所以你要知道我們這一念心,是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心性,從一念心性出發,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你說因緣,說自然,通通對;你要心外求法,說因緣,說自然,通通不對。它的關鍵點在於你是向外攀緣,還是你是迴光返照,關鍵在這個地方。

我們講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其實它整個開悟的過程在前面三卷半。這個很多重要關鍵,諸位都要好好的體會,因為這對你未來的修行,乃至於在臨命終的時候,在臨命終的時候,你所有的境界都現前,你怎麼觀照,就影響到你是不是生起正念。

我講實在話,你跟妄想抗拒,你不是它的對手。蕅益大師講:你跟它對立,你絕對不是它的對手,你要有善巧方法。

你說:你無始劫來薰習很多的煩惱,很多的妄想。你臨命終的時候,你能夠不隨它轉,那你一定要有觀照力。你說:你用佛號去壓它。我保證你不是它的對手,你只有事修,你很難達到臨終正念,因為它的勢力太強,它無始劫薰習而成,你念佛只有今生栽培。

所以你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你很吃虧的,你面對無明妄想,你很吃虧的,你不是它的對手。但是你有理觀的時候就不一樣了,身為一個沒有根緣的妄想,你要掌握它的原則,你很快把它照破。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修習觀照力的一個主要因素。

淨業學園 57講次 講義116面

辛二、合法結顯

我們有很多人都會講到一件事,說是一切的宗教其實都是勸人家為善的,所以是沒什麼差別的。但事實上,我們一個佛弟子,當然我們會不斷的去修學善業,來積集我們的資糧,比方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我們在修學這個善業的時候,從表面上來看,我們的確跟基督教、天主教,看起來是沒什麼太大的差別。但是從心態上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心態,因為我們在修學善業的時候,我們內心會有一種智慧的觀照。所以我們在講外道他在修學善業,事實上他只有安樂道,沒有解脫道,他能夠從善業當中成就安樂的果報,但是他在修善的過程當中,不能夠去破壞我們的煩惱障、業障、報障,沒有這種破障的力量。但是佛弟子在修學善業的時候,一方面能夠成就安樂,另一方面能夠成就解脫。所以這智慧的理觀,在整個佛法的修學當中,就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解脫道,它可以說是一個主導者。所以我們在研究一部經典,一定要掌握它的中心思想,這部經應該生起如何的觀照。從本經來說,它觀照的方法,主要的就是有四個字:「內外真妄」的觀照。

我想我們研究本經,一路走來你會發覺,佛陀在講到整個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一切因緣所生法的時候,他是習慣性把它分成「內跟外」的差別,分成「真跟妄」的差別,這個很清楚。所以我們剛開始要把這生命的相貌,分成外在相貌跟內在的體性。外在的相貌基本上是虛妄的,內在的體性是真實的。虛妄跟真實是怎麼判斷呢?虛妄的東西是變化的,你看到這個東西,看起來非常莊嚴,明天就產生變化。所以凡是會變化的東西都是屬於變化的,你看空中的浮雲,它一下子變成一個兔子,一下子變成一隻老鷹,這個都是虛妄相;但是真實的東西它是不能變化的,它不能有生滅相。所以我們在觀的時候,這所謂的「內外真妄」是二個次第,剛開始我們要把這外在的環境,觀察它是虛妄的,而我們這一念明了的心是真實的。遠離對外境的執取,因為它是變化的,變化的東西你不能安住的,你一安住的話你很痛苦,因為它是變化的,它是不安穩性的,所以我們在平常的時候經常觀察,儘量不要去攀緣外在的相貌,因為你掌握不了它,你控制不了它的。

我們遠離外境以後,我們開始進入到內心世界了,我們開始把心帶回家了,但是我們面對內心的時候,我們發覺我們內心,外在的妄想又是虛妄的,而內在的真如才是真實。所以內心也有外在跟內在的差別,所以你進一步也是要遠離你內在的妄想,而最後找到你真實不生不滅的本性。所以它是遠離外境,遠離內在的妄想,最後回歸我們最初的本來面目,而這個就是整個十方諸佛菩薩,整個修學的一個真正的安住的處所。所以為什麼本經它有資格講,它能夠成就《修證了義》,它能夠成就《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就是它真實在清淨的本性安住下來。

這個地方從,安住本性,而破除一切的障礙,這個是整個本經的中心思想,就是你一定要先找到,你的「不生滅心」為本修因,你要找到你生命最初的根源是什麼? 這是本經一個非常重要的修學思想。

辛二、合法結顯

「合法」把前面演若達多的譬喻,來合以下之法;「結顯」結顯現前這一念心性跟無明妄想這二種,都是非因緣非自然,作一個總結。把因緣跟自然這二種道理…前面講的很多,這個地方作一個總結。

(分二:壬一、直結法。壬二、重簡非。壬三、正指是)

壬一、直結法 直接作結示,結示它的法要

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到底是一個什麼樣道理的緣故呢?我們前面講到非因緣非自然的時候,就得到一個結論。說:我們這一念心是有真跟妄二種差別,真妄當中的理解就是,我們要真實的相信「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也就是因為「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的緣故,所以佛陀才說:三緣斷故,當下就是菩提心。

這一段經文蕅益大師說是比較略,事實上它的原文應該是包括了,前面所說的「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心自歇,歇即菩提」。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重點在「不隨妄轉,不隨分別」。

230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其實是有二個不同的法門:比方說,比較漸教的次第法門,漸教法門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他是先從事修開始,他會告訴你先持戒、然後修定、然後再修慧,先從信仰。我為什麼持戒呢?因為我害怕當來痛苦的果報。從一種相信造業,造善能夠構成就安樂的果報,造惡能夠成就痛苦的果報,依止這樣的信仰,我們開始修戒定慧。但是這樣子對煩惱本身是一種壓抑的作用,這個是「漸教法門」,他先從事修下手。

「圓頓法門」他的思想不是這樣,他先從智慧,也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所說的,先知道「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是本來沒有的,真如是本來俱足的,從這一念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真實的能夠覺悟到這樣一個離念的心體,然後產生一種觀照的智慧,開始修禪定,開始修智慧。也就是我們本經所說的:先從「不迷」、然後再「不取」、再「不動」,由理觀而帶動事修。

所以我們看其實這個地方,已經道出的本經修學的綱要,就是先從不隨分別,然後才三緣斷故,最後三因不生,最後狂心自歇,歇即菩提。它整個下手處,是先有智慧的觀照,然後再慢慢的透過念佛持咒來安定你的心,最後再修四根本重戒調伏你身口的過失。它的次第是先不迷、不隨妄轉、然後再不取、再不動,這個是佛陀在整個前面的經文作一個總結,它的一個修學次的總結。

壬二、重簡非 重新來簡別,對因緣、自然一種錯誤的認知

簡非因緣 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俱盡,無功用道。

假設我們對整個修學,我們對內心的世界是這樣理解的,當我的聖道相應的菩提心生起的時候,這時候凡夫有漏的生滅心,才開始消滅,菩提心把我有漏的生滅心給破壞了。你如果做如是理解,那又落入了一種對立的生滅之法,那這個就不是本經的修學意思,那是漸教的法門。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了解真正的「中道了義」無戲論法呢?「滅生俱盡,無功用道」。

「滅生俱盡」也就是說,你要知道所謂的「滅」、所謂的「生」都是不可得。說:菩提心生起,妄想心滅掉,其實這個都不可得。其實菩提心是眾生本俱的,哪有什麼生起呢?無明妄想是本來空的,哪裡有所謂的滅呢?你能夠知道,法本不生,今則不滅,一念心中妄想本來就沒有,而菩提心本來就是我們俱足的,而這樣子來任運的隨順正念真如,這才是真實大乘的「無功用道」。

這個地方是說出我們對真妄的一個理解,這地方就簡別這種因緣的對立。說是用清淨的菩提心,來破壞雜染的生滅心,這是不對的。

簡非自然

法 說 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

假若有(這個「有」是作也);假設你作自然之想,很清楚的、很分明的,實際上有一個自然的菩提心的心體生起,而且也分明的知道有一個個真實的生滅心消滅,這樣子也是落入對立之法。

譬 喻 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

所謂真正的不生不滅,叫做什麼呢?名為自然,它必須是任運的隨順真如,而內心平等,沒有任何對立,這樣才是真實的自然。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說:如果你一定是說以無生滅為自然,以有生滅為因緣而形成對立的話,這就好像世間上諸多的萬相,這當中有些是互相摻雜而合成一體的。比方說,有的藥丸是由很多很多的藥物而組合而成的。你說這個是和合性,這和合性比喻因緣。非和合者,有的物體是單一構成的,比方說地水火風,它各有各的個體。非和合是比喻本然性(自然性)。你這樣子講又落入了一種,所謂和合性跟本然性的對立。

這個地方佛陀花了很多很多的時間,對一個初心菩薩建立一個「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的信心。就是你在剛開始修學的時候,你要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也就是說,你深信你現在在打妄想的這一念心,其實它的本質就是真如,它只就是一念的迷,而產生很多假相,假設那一念迷情被你破壞了,那麼它又恢復它原本真實的功德。這就是說明「真妄不二」的道理,而我們初學者對這個要生起真實的理解,不是離開了妄想,而另外有一個真心,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即妄而顯真」,這才是真實的「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壬三、正指是 佛陀正是要指出對因緣自然的正確理解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這一段等於是把前面佛陀講了很多很多的,因緣跟自然的觀念作一個總結。

「本然非然」這一段是一個單遮,單方面的遮止。「本然」指的是自然。也就是說你說它是自然,其實它也不是真正的自然,因為你要經過修證它才能夠顯現。眾生雖然佛性本俱,但是要假借修證才能夠開顯,「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你說它是真正的自然,是不對的!這個地方遮止自然。

「和合非和」這個地方遮止因緣。你說它是真正的因緣,其實它也不是真正的因緣,因為它的功德是它本來俱足的,你只是把妄想消滅了,讓它恢復它的本來面目,也沒有從外而得,所以你也不能夠說是因緣。

「合然俱離」這個指雙遮。「合」指的是因緣,「然」是自然。也就是說你對心性的了解,只有離開了對和合對因緣的執取,才能夠真實的顯現出來。這雙遮因緣跟自然。

「離合俱非」這一段是雙遮雙照。「離」是離開因緣自然的執取;「合」合者即也,當下即是因緣,即是自然。所以你必須要「非離非即」,一方面離開因緣自然的執取,一方面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又不妨假借因緣自然的方便,來開顯真如本性。遠離它的執取叫「雙遮」,但是又假借因緣自然的方便來開顯,是「雙照」。透過雙遮雙照,這才是真正的大乘的中道了義,無戲論法。這才是我們對我們現前一念心性最完整的了解。

佛陀對於我們這一念心到底是什麼相貌,花了很多時間,因緣、自然,有時候講不是因緣,不是自然,有時候講其實它也是因緣,也是自然。

231我們這樣子講好了,如果你心外求法,那什麼都不是,你離開了你這一念清淨的本性之外,去追求因緣,也錯!追求自然,也錯!什麼都錯!那真的是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如果你把心帶回家以後,這個時候你說它是因緣也對,你說它是自然也對!

比方說:唐朝有一個叫懷讓禪師,他去參學六祖大師,六祖大師看到他二話不說,就直接考他對內心世界的了解。他說:你從什麼地方來?

我們的五蘊身心世界,從什麼地方來? 懷讓禪師說:說似一物即不中。

六祖大師繼續問他:還有修證否? 懷讓禪師回答: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

六祖大師說:即使染污即不得,即是三世諸佛之所護念。

懷讓禪師第一次答,我們這一念心性的時候,他說「說似一物即不中」,這一句話已經道出他中道了義的無戲論法。「「離緣真如」」當你回歸本性的時候,是離言說相的,你不能講話的。但是離言說相,到底有沒有錯認消息,也沒人知道。

所以「中道了義無戲論法」真實體性的安住,是沒有言說相的,是惟證方知的。

所以智者大師繼續問,他說:那有沒有可以修證的過程呢?

他說:修證即不無。

「修證即不無」就是講因緣,的確是可以修證,你看我們剛開始煩惱很重,當煩惱現前的時候,我們常常說,煩惱最怕你迴光返照。因為它沒有根,煩惱只是一個虛妄的假相,那你只要問它一句話說: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因為你「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我們經過一次一次的觀照,欸!煩惱真的淡薄了,正念加強,那就是修證。心念透過你的觀照,你發覺你的心態每天在改變,思想觀念在改變,那這個就是因緣。你的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不一樣,你看到一件事情你產生想法,你昨天的想法跟今天的想法不一樣,那真的是「修證即不無」,的確是有它的功德相。但是「染污即不得」,回歸到那一念本體的時候,你不管怎麼修證,那清淨的本性是完全沒有改變。

你要能夠回歸到一念心性,你說它是因緣,有它斷惡修善的功德,也對!你說它自然,其實不管你斷惡修善,還是你本具功德的開顯,只要你法法消歸自性都對。因緣跟自然,這個運用是很廣。

日本有一個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他有一天去參訪一個日本老禪師。跪在老禪師面前說:請大師開示管理之道。他本身就是經營之神。禪師在開示的時候,他很少用講話的,他就拿一個杯子給松下,說:你幫我把這杯子拿著。他就幫他倒茶,倒了以後就請他把這茶喝下去,喝了以後又到了一杯,又請他喝下,又到了第三杯,又請他喝下。這個松下也是悟性很高,他說:謝謝禪師,我知道怎麼管理了。

因為杯子本來是空的,「無為」,倒滿了以後就是「有為」,那你喝下又變成無為。自然就是無所為,因緣是有所為。當我們去管一個人,到底是要主動積極有所為,還是要保持默然無所為?這個就是要平衡。

我相信做過執事、管理人都知道,我個人也帶過人,很多事情你不能管,愈管愈糟糕,你只有默然!有些事情是不能處理的,越處理越糟糕,讓時間讓它過去就ok了。但是有些事情你不處理不行,不處理更糟糕。那就是要考慮到一個人的智慧,到底是要有所為,保持因緣的造作,還是保持一個自然的無為。

這個我們有一原則,是這樣子。基本上來說,我們大乘佛法在修學的過程中,面對過程是要強調因緣,要主動積極。你看我們講,凡事盡心盡力,但是面對結果,我們的態度是保持自然,成敗交給業力。所以我們對過程的態度,跟面對結果的心態是不一樣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其實調伏其心就是因緣跟自然,一個空觀,一個假觀,這二種而已,沒有第三種。

這個地方,其實佛陀已經把整個調心的方法道出來了。當然正式的修學是在下一科,但是這一科其實已經把這個輪廓,把它說出來了。通過雙遮雙照,來講到中道的無戲論法。

這一段等於是把因緣跟自然的觀念全部做一個總結,也可以說是把整個一大科「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的整個思想,到這個地方告一段落。下面這一段…

庚二、誡勸 作一個告誡跟勸修 (分二:辛一、誡徒聞無功。辛二、勸真修有益)

辛一、誡徒聞無功

告誡阿難尊者只是多聞,而不修習內心的微密的觀照,其實是不能夠斷惑證真轉凡成聖的。勸勉他要注意這件事情。

徒聞無功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祇益戲論。

佛陀針對阿難尊者來說,他說:

你現在已經證得圓教初信,斷除三界的見惑,但事實上以你的階位,距離大乘的無上菩提跟整個涅槃,還是非常的遙遠;「菩提」是約著智德,「涅槃」是約斷德。所以你必須要經歷多生多劫辛勞的修證,包括理觀(空假中三觀) ,也包括整個六度萬行的事修,才可以完成的。

如果你一直停留在你過去的習氣,只是習慣去憶念執持十方如來所宣說的整個十二部的大乘經典,這當中的義理像恆河沙這麼多,這樣子只是增加一種名相的分別,增長心中的妄想,增長你的戲論而已,只是了解道理是不夠的,一定要生起觀照。

遇難不免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薰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

這以下講出他一個實際的例子,為什麼多聞無功呢?

阿難尊者他雖然能夠談說因緣自然的教法,非常的清楚明白,而人世間在整個眾多的弟子當中,每一個人也公認,阿難尊者在眾多弟子當中,是成就聞持陀羅尼。說是「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佛法整個名相整個道理,雖然廣如大海,但是都一一的流入阿難的心中,從來不會忘失。他堪稱多聞第一,但以如此這樣多聞的習氣,這種多生多劫的習氣,來親近善知識,來熏習佛法,還是沒辦法免於摩登伽女的咒語之難。

這可以看得出來,只是明白道理,內心卻沒有正念的力量來抗拒心中的煩惱。

仗咒方除 何須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婬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

如果說你多聞可以調伏煩惱,那你就不必靠我的《楞嚴咒》來救拔你。

反過來就講出另外的例子。

摩登伽女她本來多生多劫是婬女,所以她的婬慾心煩惱很重,但是他回來聽聞佛陀講到「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以後,她生起一念的迴光返照,她就經常問心中的煩惱,你從什麼地方來?這時煩惱被她這一問以後,因為它「覓心了不可得」,這時候煩惱的根源就被她破壞了,就證得小乘的三果阿那含,斷了三界的見惑以及欲界的思惑,在我佛法中成就一種精進的功德,因為她沒經過初果、二果,直接從凡夫證得三果,這種理觀很強的。

證得三果成就精進的功德以後,她心中的貪愛之水就完全乾枯,也因為摩登伽這樣的解脫,才使令阿難尊者解脫婬慾之難。

這一段等於是佛陀講完了道理,準備開顯實修之前…他到底是什麼涵義呢?就是講到232多聞跟觀照的差別。不過,蕅益大師說:多聞本來是入道的根本,但是停留在多聞,只是產生一念的訊息。我相信妄想是虛妄的,我也相信我們的真如本性是本來俱足的。

我講實在話,你只有相信是不夠的,要是相信夠的話,基督教也是用相信的。你必須透過教法的學習,你真實的去觀照,把多聞的知識轉成內心的觀照,才有真實的斷惑證真的功德,只有信心是不夠的!這一段,等於是佛陀已經為後面的實修來做佈局了。

辛二、勸真修有益 這個地方等於是結勸,只有透過真實的修學,才有真實解脫的利益。

無漏有功 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

既然多聞無功,那麼應該怎麼做才會有真實的功德呢?

佛陀說:阿難!你雖然多生多劫都能用內心來憶念、來執持如來所說的「秘密妙嚴」。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秘密妙嚴」指的是大乘中道的妙理,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也就是我們一念心中即空、即假、即中。當然你了解這個道理並沒有白費,但是你應該從這個道理當中,生起一種修學無漏業,正式的修學圓頓止觀,才能夠真實的遠離世間上,這種對外境產生的執取,而產生愛憎二種的痛苦。

「無漏業」蕅益大師就講得很清楚,他說:所謂的「無漏業」其實就是前面所說的「汝但不隨心中分別」。

233「不隨分別」這一句話我們說一下:

剛開始修《楞嚴經》有些人會不太適應,因為在過去我們在修其它止觀的時候,對煩惱是一種抗拒。你說你生起貪愛的煩惱,我用不淨觀來抗拒你;你會執著常,我就用無常觀來抗拒你。

我們剛開始在修學,煩惱是一種對抗的,就是逆向操作,你說它是黑的,我就用白的來抗拒你;你認為它這個色身是美妙的,我們就思惟它是污穢的來抗拒,這是非常重要,這是種對抗法。但是到《楞嚴經》的時候,它不是抗拒,是我不隨你而轉。《楞嚴經》它的思想就是這樣,它是遇到煩惱的時候,它是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只問它一句話就夠了。

《楞嚴經》它在修無漏業、在抗拒煩惱的時候,這大家要了解一下。前面我們在修止觀四念處,是跟煩惱正面衝突,在煩惱的作用當中,可以說跟它正面二個人,真妄交攻,正面衝突。本經它在修對治煩惱它不是,它是「迴光返照,不隨妄轉」,這個地方大家要了解,這二個差別。

這個地方等於是讚嘆,只有真實的迴光返照,才能夠遠離世間的痛苦。所有的痛苦都是因為我們向外執取,向外執取以後就會產生一種攀緣心,滿我們意的產生愛,不滿意的產生瞋,而且這愛跟瞋就變來變去,有時候我們喜歡的東西變成瞋,我們不喜歡的東西變成愛,所以搞到自己很痛苦。我們必須要修無漏業迴光返照,回到我們的本性,這才是所謂的「解脫之道」。

淨業學園 58講次 講義117面

辛二、勸真修有益

前面一大科,佛陀講到我們一念心性,非因緣非自然,即因緣即自然,所謂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後,佛陀講到應該要真實的去觀照,這個道理是讓你觀照的,不是只是了解而已,你要觀照才有力量。

為什麼觀照才會產生功德呢?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

舉例顯德 如摩登伽宿為婬女,由神咒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與羅睺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

為什麼要觀照才有真實效果呢?這以下講出它的例子

比方說,摩登伽女這個女眾過去生是曾經做一個婬女,所以她本來多生多劫所熏習的煩惱的心是非常的粗重。回到精舍以後,佛陀以《楞嚴神咒》的力量,來消滅她的煩惱的現行。

蕅益大師說:咒力能夠破除邪師,因為它有正氣,而且她聽聞佛法如理思惟以後,生起微密的迴光返照,而斷除愛欲的種子。所以在整個佛法當中,已經成就一個「性」比丘尼;「性」就是法性相應,或者說是聖道相應的比丘尼。也就是說她整個戒體是一種「道共戒」,因為成就聖道而成就戒體,我們又稱為破結使的比丘尼。她本身沒有真正出家,她只是因為「道共戒」,所以叫「性比丘尼」,她能夠入能僧寶之數,但是不是真實的出家眾。跟佛陀的兒子羅睺羅的母親耶輸陀羅,她們都能夠在法會當中,同樣的迴光返照,而覺悟到過去生的生死因緣,所謂多生多劫的輪迴之因,都是一念的貪愛當作痛苦的根本,也就是一念的攀緣心,才造成這麼多痛苦,本來是無一物,何必去惹塵埃?就是一念的攀緣才有這些問題。

結示勸修 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云何自欺,尚留觀聽?」

佛陀就勸勉阿難尊者說:如果你能夠依止現前一念性的微密止觀,來修學無漏善,就是我們前面說的正念真如,一種迴光返照不隨分別,那你將來的功德就能夠出離煩惱,甚至於能蒙佛授記,成就初地以上的功德。為什麼還自我欺矇,尚且停留在觀聽當中呢?

「觀聽」指的是六根門頭當中,這種見聞嗅嘗覺知,這種向外的攀緣。

本經很強調「一念熏修」,蕅益大師也強調,一念熏修的可貴,來自於它一種真能破妄。

234我們舉一個實際例子來說明,什麼叫真能破妄,什麼叫迴光返照,一念熏修?比方說央掘摩羅尊者,他證得阿羅漢果以後,他老人家去外面托缽,托缽的時候,他到一個長者的家庭,長者很恭敬的把飯菜供養央掘摩羅尊者。但是這個長老就跟尊者說:我們家的媳婦今天生小孩,但是後來難產,這個小孩生不出來,現在非常危急,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一個安胎的法門,怎麼樣把這個胎兒順利生出來呢?

央掘摩羅尊者說:我從佛陀學佛以來,沒有學到這個法門。這個情況很緊張,就用神通趕快跑回精舍,請問佛陀說:佛陀啊!有一個長者他媳婦生小孩難產,應該怎麼辦?

佛陀說:你趕快回去告訴他,要他憶念:我從授戒以來,我都是護持不殺生戒的,叫他憶念這件事情。這時候央掘摩羅尊者就秉持佛陀的教法,就回去告訴他。這個女眾正在危險的時候,他就憶念,他自從受戒以來,都是很認真的來護持不殺生戒。結果生起一念的悲心,小孩就順利生出來。

我們心中本來是有很多黑暗沒錯的,煩惱會障礙我們的光明,罪業也會障礙我們的光明。但是黑暗最怕的是光明,燈光一亮的時候障礙就破掉。當然這個地方就是你要憶念,就是你的心要產生一種觀照,隨著那個東西去觀照,你只要生起一種觀照,它就會產生功德。

西藏的上師曾經講過一句話說:即便我們放縱煩惱一千次,但是也敵不過一次的觀照。說:我過去一直放縱它,又放縱它…放縱一千次,但是只要你有一次的迴光返照,你就可以消滅它。我跟煩惱打仗,我輸你一千次都沒關係,我只要一次成功,我就永遠戰勝它。為什麼?因為「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因為煩惱是不真實的,它只就是一念迷情所顯現一念的假相。所以一個人覺悟以後,你就永遠不會顛倒。

所以佛陀一再強調「一念熏修」雖然時間短暫,但是它是一種真實的力量妄想在心中雖然纏縛了多生多劫,畢竟它是虛妄的。比方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這個房間有一千年的黑暗,但是你只要一剎那的時間就可以讓它光明。這個地方, 佛陀強調因為你的熏修是真實的,煩惱是虛妄的,所以就有出纏、授記種種的功德。這個地方是勸勉我們實際的去修學的功德。

乙二、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

蕅益大師把《楞嚴經》正宗分成六大科,前一大科是「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這個地方是講到我們眾生本俱,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當下就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道理。也就是說前面這一科,把現前一念心性的真實相標出來,就說明了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一個所觀境出來了,我們一個修學的目標,我們一個安住的處所「所觀境」。這以下的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妙三觀門」,就說明了一個能觀的智慧,我們應該怎麼樣,用什麼善巧方便來趨向我們的目標,趨向我們的所觀境。前面一科是所觀境,這一科是能觀智。我們可以這樣講,前面是一個如如理,這個地方是一個如如智。

解釋標題 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

顯示不生滅,這個「不生滅」就是指的眾生本俱的一念心性,因為它能夠遠離對待,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所以叫不生滅。「本修因」就是當作整個根本起修的真因,因為依止不生滅之真因,才能夠契證不生滅的果覺,依止不生滅當作我們修行的一個依止處。

從一個不生滅的心性當中,來修起空假中三觀的智慧。那麼這三觀的智慧,為什麼叫妙呢?「妙」是指的不可思議,因為即此一念能念的心中,當下俱足即空、即假、即中三觀的智慧,所以叫作「妙」;也就是說依止一心三觀而照了一境三諦,最後悟入不二法門,所以也叫作「妙」。

從圓教的角度,從最出初的發心乃至於究竟的佛果,都是以一心三觀,來照一境三諦,所以整個圓教都是微妙不思議的法門。這當中以空觀來破除煩惱障,成就般若德;以假觀來破除業障,成就解脫德;以中觀來破除報障,成就法身德。所以在因地叫做三觀,在果上就成就三德,而因果相隨順,這就是整個三觀的內涵。

(分二:丙一、為當機示圓通本根。修學圓通的下手處 丙二、為末世示道場方法 因為末法時代魔障特別多,應該怎麼樣來結界,來授持神咒,來破除內外的障礙。前面一科是正修,這一科是破障)

丙一、為當機示圓通本根。

「當機」就是阿難尊者,「圓通本根」就是圓融通達一個修學入門的處所。因為阿難尊者過去生的習氣一向多聞,所以在六根當中,他對這個「聞」有特別的相應。所以佛陀在整個二十五圓通當中,就選擇了耳根圓通,使令他能夠從聞下手,而返聞聞自性,迴光返照,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分二:丁一、歎領述請。丁二、宣示法義)

首先一段是「歎領述請」阿難尊者讚嘆佛陀,讚嘆法的殊勝。而且他表示領會的前面一科的道理,最後請佛陀開示修學方法。

丁一、歎領述請

當機領悟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身意輕安,得未曾有。重復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這段是阿難尊者聽了前面一科以後,他的一個心得。

阿難跟整個法會大眾,聽聞佛陀前面所說的,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後,他有以下的功德,他把它表達出來:第一個、疑惑銷除,佛法當中產生真實的信心。在大乘佛法最重要的信心就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知道我們一念心跟諸佛的心是沒有差別的,只是我們有一念虛妄的迷情,就產生虛妄的煩惱,招感虛妄的果報如此而已,所以他對成佛的信心非常的堅定。

第二個(講到他智慧的理解)、心悟實相。他對這一念心性當體即空,我們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是離一切相的;這一念心性當體即假,它又俱足無量無邊的功德,它是即一切法的;當體即中,他知道這一念心是空有同時,空有無礙,對這一念心的真實相貌,產生了理解,所以感到身心輕安。

「身心輕安」蕅益大師說:什麼叫身心輕安?因為他能夠調伏麤重障故。我們一般人感到心有千千結,因為我們心中很多的相,向外攀緣以後,得到很多的我相、人相的執取,就感到很粗重。

阿難尊者他真實體悟到,其實相是虛妄的,只有心的性體是真實,所以他把這些相完全放下,就感到很輕鬆、很安穩。而這種感覺是得未曾有,因為他過去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道理。所以再一次的感到非常的悲痛。這地方的悲痛,是他過去無始劫以來心隨妄轉,認賊作父,枉受輪迴。一方面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他講出三段的文…

讚嘆感恩 「無上大悲清淨寶王,善開我心,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引諸沉冥,出於苦海!

這一段是讚嘆佛陀的殊勝

「「無上」指的是究竟圓滿,因為菩薩也有悲智的功德,只有佛陀稱為「無上」;「大悲」指的是佛陀以同體的大悲的悲心;「清淨」指的是一種智慧。

俱足無上慈悲跟智慧的法王,能夠以種種善巧的譬喻跟法義,來開啟我的內心,又能夠以種種染淨的因緣,因為一念的向外攀緣,創造了雜染因緣,也因為一念覺悟的迴光返照,而成就清淨的功德。

佛陀以這種向內向外,種種差別的因緣,來鼓勵我生起修學的信心,我雖然無始劫來放縱我的妄想,但是我隨時可以迴光返照,隨時可以成佛。這給凡夫的菩薩很多的信心,方便提獎,來引導我們這種沉淪的眾生,出離生死苦海。

這一段是讚嘆佛陀的善巧方便。

修證須門 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徧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這個地方是希望佛陀能夠告訴他一個方便的修學法門。

世尊!我雖然能夠承蒙前面的如是法音,雖然知道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它的體性是清淨本然周徧十方的(這個講到如實空義),但是它如實不空的作用,卻含育十方如來所成就的四種國土。

古德把十方國土,把它判作凡聖同居土,清淨是方便有餘土,寶嚴是實報莊嚴土,妙覺王剎是常寂光淨土。一念心俱足整個十法界的依正諸法。

如來也多次的訶責我,只有多聞而不生起觀照,是不能產生真實受用的,只有信心是不行的,要產生觀照;不逮,就是不及,不及真實修習的功德。我跟一切眾生就好像在外面流浪的人,整天在外面流浪受著風吹雨打日曬的痛苦,突然間有人送我一個房子來當作一個依止處。受天王(佛陀)送了一個華麗的房子,這房子裡面有很多很多的珍寶,但是要有一個門才能夠進去,才能受用。房子給我了,但是我應該怎麼進去,來受用這裡面的功德呢?

求佛指示 惟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ㄔㄡˊ)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佇佛慈旨。

這一段就正式的祈請,所謂的三觀門

惟願如來能夠不捨離大悲心,來詳細指示我及法會當中,對整個《首楞嚴王三昧》圓頓止觀,尚且昏蒙不覺者,使令我們能夠捨棄小乘之法,而究竟獲得大乘的無餘涅槃。整個過程當中它最初的下手處,知道這個下手處使令這些初心有學之人,應該怎麼攝伏疇昔攀緣,這當然是關鍵,所對治的就是能夠去攝受降伏,我們過去生當中的攀緣。

「攀緣」蕅益大師解釋,是六根門中念念分別的習氣。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就產生一種分別、想像,這個人怎麼樣,那個人怎麼樣,其實都是我們想像出來的。我們自己想像,然後自己去受用自己想像的東西。那應該怎麼辦呢?要「得陀羅尼,入佛知見」。「陀羅尼」是總持的意思;「入佛知見」是一種功德相,破除無明證得初地。 蕅益大師說:以「一心三觀」的大總持門,來悟入「一心三智妙覺佛果」這個就是「得陀羅尼,入佛知見」。

作以上的言詞以後,五體投地在法會當中,這時候與會的大眾,一心一意的期待,佛陀慈悲的開示。

這段的經文「歎領述請」它的意思就是說:比方說,前面講到佛陀送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琴瑟琵琶,一個很好的樂器,這個樂器的確是做得非常的精妙,能夠彈出很好的音聲,但是你必須有一個妙指,你要知道怎麼彈。比方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心性,我們都知道我們心性,俱足無量無邊的功德,等待我們去開發,但是怎麼開發呢?我們要怎麼彈才能夠把這琴瑟琵琶,這個音聲把它表現出呢?就是最初的下手方便。

235這一段古人說:「寧可千世不修,不可一世著魔」。

凡是剛開始修學的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你第一步走錯了,你後面再來改,再來懺悔,就非常麻煩,因為先入為主。有一個鋼琴老師,他收學生的時候,他問你一句話:「你有沒有學過鋼琴?」你說你沒有學過,收你一千塊;你說你學過,收你二千塊。因為你學過以後很難教你,你那些不好的手勢都養成。

所以我們成佛之道,最好是你一開始就要走對,不要說走得不好再來迴小向大,再來搞來搞去,七弄八弄再上去,那就很不好,你一開始就上高速公路,就上得非常正確。

所以這個地方阿難尊者的觀念就很對,他了解道理以後,他請佛陀開示,我應該怎麼踏出第一步才是正確的,它的道次第是什麼。第一步走對,你後面就步步對,你第一步走錯,後面就步步錯了。

丁二、宣示法義

如來正式的宣說指示修學之法,及入門之義。

(分二:戊一、經家敘意。戊二、如來正說)

戊一、經家敘意

結集經典的人,敘述佛陀含意。

標所被機

在會安心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

阿難尊者祈請以後,這時候佛陀的心情是怎麼樣?結集經典的人把它描述出來。

世尊聽了阿難尊者的祈請以後,他生起悲憫心。這地方包括對二種人的悲憫:第一個、一路以來只修學聲聞緣覺的小乘之人,他對整個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明白以後,他發了菩提心,迴小向大。第二種人是對初心的菩薩,初發心的也明白這個道理。總而言之,這二種人都是對菩提心還沒有真實很堅固,可能會退轉。這指的是在當時與會大眾,包括二乘人也包括初心的菩薩。

當來發心 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

一方面,佛陀在開示這個法,也考慮到生長末法時代,而發起菩提心的初心菩薩。佛滅度以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現在進入末法時代。

末法時代是什麼意思?簡單的講有二種意思:第一個意思,外在的環境是魔強法弱的環境,你所接觸的外在人事,都不隨順你修學聖道。你要生長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你在外面走一圈,對你修道沒什麼太大影響,到末法時代,你到外面走一圈以後,對你修行會產生障礙,因為它誘惑的因緣多,障道的因緣多,鼓勵你修道的因緣薄弱。所以從外境的角度,魔強法弱。

第二個從內在的根基來說,障深慧淺,我們之所以會生長在末法時代,去佛久遠,表示我們的煩惱障業障很重,智慧的善根也比正法時代、像法時代的人淺薄。

從內因為緣的情況之下,構成了末法。

示所說法 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

佛陀為了末法時代,跟前面正法時代的二乘跟初心菩薩,開示整個妙修行路。就是一心三觀照一境三諦,來宣示阿難尊者及諸大眾。

這個地方講到菩提心,菩提心古德解釋有二種:一個「願」菩提心,一個是「行」菩提心。「願」菩提心,他基本上只是停留在信解,他的菩提心基本上還沒有調伏心中的攀緣,所以是容易退轉的,所以叫「慧自在」。到了「行」菩提心的時候,他的菩提心有無漏的戒定慧攝持,他沒有攀緣心的障礙,所以他的菩提心是堅固的。

這以下,佛陀針對這些菩提心還沒有自在的人來發明這以下的道理。就是這個人還搞不清楚狀況,這個家找到了,不知道該怎麼辦的。

戊二、如來正說 正式宣說圓頓止觀的方法

(分:己一、總示因心 。己二、別顯修證)

己一、總示因心 先作攏總的指示,因地發心的相貌

(分二:庚一、正明二義。庚二、決通疑滯)

庚一、正明二義。正是說明二決定意(辛一、總徵。辛二、別釋)

辛一、總徵

「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汝等是包括與會的大眾,也包括末法時代的初心菩薩。

說:你決定要發起菩提心,你真實的要追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來修菩薩道,成就無上菩提之果。對十方如來所成就的妙三摩提,「妙三摩提」就是《首楞嚴王大定》,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一心三觀,照了一境三諦。

你能夠生起精進勇猛之心,這時候你應該要先明白一個道理。明白什麼道理呢?先明白「發覺初心,二決定義」,當你發起覺(菩提)最初的那一念心,你一定要產生二種決定的理解。

什麼是「初心二決定義」呢?

「決」一種抉擇的意思,智慧的觀察;「定」是種決定的理解,不能改變;「義」就是義理。你在剛開始修學的時候,你要去好好的觀察這二種的道理,而生起堅定的理解,來當做你修道的基礎,所謂的「道前基礎」。

佛陀在講修行的時候,他先一個總相的說明,道前基礎,好像蓋房子先把基礎打好,然後再蓋一樓二樓。

辛二、別釋 個別解釋二決定義

(分二:壬一、應審觀因地發心。壬二、應審詳煩惱根本)

壬一、應審觀因地發心 在修學圓頓止觀之前,應該審查觀照,你這一念心是真

實的還是虛妄的發心

(分二:癸一、總勸審觀。癸二、正示審觀)

癸一、總勸審觀

審觀發心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佛陀招呼阿難說:第一個決定義就是,你跟一切眾生要真實的捨離二乘的修學方法,而發心修學菩薩乘,來圓滿自利利他的功德,最後成就諸佛所證的,所謂的「圓三諦理」。你應該好好審查你因地的發心,跟諸佛果地的覺悟,是相同還是不相同;你剛開始在因地所發心的是真實的,還是虛妄的?

勸修無生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假設我們因地的發心是追求一種生滅心,心本來沒有生滅,但是你心中產生一個相以後,就生滅。你心中去追求外相,追求來生的福報,追求今生的福報,你心中追求一個有為的事相,這個就是一種生滅心。

心本來是沒有生滅,但跟相結合在一起就變成生滅,你當作這樣子是一個最初的發心的話,而最後你是追求諸佛一種不生不滅的功德,那是不可能的,因果要相應!

有一個西藏上師說,我們整個成佛之道,最初一念發動的力量,是從菩提心發射出來的,你最後的成果還是回到這一念的菩提心。你就知道這個菩提心有多重要,它身為一個整個修學的發射點,最後還是回到這個點,它等於是整個修學的一個根本。

有一個人問一個雕塑大師,他就站著看這雕塑大師做雕塑。本來是一個木頭,雕塑大師拿這一個刀子,就這樣左砍一刀右砍一刀,誒!七砍八砍就把這馬的頭劃出來了,二個眼睛炯炯有神;誒!再砍一下,馬的四隻腿也把它做出來了,腳看起來是栩栩如生,最後尾巴也出來了。這旁邊的人就問他說:這本來是一塊木頭,你怎麼就能把它做成馬呢?雕塑師說:其實我心中是先有個相,我心中是先有一個馬的相狀,然後才把這個馬雕出來。

我們做什麼事,都是心中有一個願景,你心中設定一個目標以後,你大概所有的修行都往那個方向匯歸。你今天是想一個馬,最後你不管怎麼做,它一定還是個馬,不可能變成一隻狗。你今天發願做一個人,你所有的修行,全部都往這方向走。

蕅益大師講:你發心為菩提,一切法趨菩提;發心為名利,一切法趨向名利。

這個地方就是說:你剛開始第一個,你為什麼要修圓頓止觀,你的目標在哪裡?因為它會構成你未來整個修學的一個方向。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你一定要以不生滅心,來當做你發心的地方。

癸二、正示審觀 正式來觀察生滅心跟不生滅心的方法,應該怎麼判斷?什麼是生滅?什麼是不生滅?

(分二:子一、立喻。子二、示法)

子一、立喻

有作必壞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

這以下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什麼是生滅,什麼是不生滅。

也是因為這樣的一種因果相應的緣故,如是因、如是果的緣故,你應當好好的去觀察明了這一切有為的器世間,包括萬事萬物。只要是可做之法(有為的),他有生住異滅,有生起、有變化、有消失,只要有生起變化消失的,最後一定會變化就會消滅。這些有為的可做之法,到底有什麼東西是不滅的呢?

你看房子蓋了幾百年後,這個房子消失掉了,一棵樹生起來,沒有多久這棵樹也消失掉,這是生滅法。

無作不壞 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但是我們終究沒有聽聞,虛空有爛壞的情況。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虛空是不能創造出來的,它本來就沒有生,自然就沒有所謂的變化,最後也就不會消失掉。

這一段,蕅益大師他講到一個觀念:他這句話的觀念在「汝當照明」這四個字。

蕅祖說:佛法的修學在於內心的覺悟,而這個覺悟一定要你自己去觀照,別人不能取代你。你看佛陀說「汝當照明」,你應該要好好的去觀察,不是我幫你觀察,是你自己要觀察,觀察什麼是生滅的,房子是生滅的、樹是生滅的、但是虛空是不生滅的。一種是可造作的,一種是不可造作的,先把這個觀念找出來,而且這個觀念是你自己要去觀察。

子二、示法 這地方的譬喻就正式的把它顯示在我們的五蘊身心,什麼是生滅,什

麼是不生滅。把前面的譬喻,把它顯示在身心世界。

(分二:丑一、簡妄生滅相合可作喻。丑二、依無生滅性合虛空喻)

丑一、簡妄生滅相合可作喻 揀別虛妄的生滅它來合前面,可作之法的譬喻。

(分二:寅一、指妄總標。寅二、約義別釋)

寅一、指妄總標

四大之體 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煖觸為火,動搖為風。

這個地方跟前面有關係,就是觀相元妄。只要你心中有一個相狀,追求一個我相、追求一個人相,這個都是生滅的。

比方說:我們現前的色身,這種堅固之相是地大,包括肌肉筋骨;濕潤之相是水大,包括我們的津液、精血;煖觸之相是火大,包括我們的燥熱溫度,動搖之相為風大,包括我們氣息的運轉。

糾纏成濁 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從始入終,五疊渾濁。

由此四大相互的纏繞,交互的作用而產生一個色身。說:你的內心世界是清淨本然,怎麼就有色身呢?就是你一念妄動以後有四大,有四大以後相互的作用,就變成一個色身。有了色身以後就「分汝湛圓妙覺明心」,就產生了區隔,六根的作用就把我們不生不滅的本性相結合,就產生了六根的作用。就分成在眼叫作視、在耳叫聽、在身叫覺、在意根叫察。從最初的流轉到最後的成佛,就構成一種五重的渾濁之相。

我們一念心性,因為一念的妄動而產生第八識的相分(四大之相),而這相分的牽動就產生第八識的見分,而構成一個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的阿賴耶識。這就是因為我們追求相狀,就構成一個生滅的開始的阿賴耶識。

寅二、約義別釋 (分二:卯一、通示濁義。卯二、別解濁名)

卯一、通示濁義 先攏總的解釋污濁之義。前面說「五疊渾濁」我們身心世界有

五重的渾濁相狀。

法體圓明 云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

什麼叫做污濁的涵義?阿難!比方說,有一盆清澈的水,這個水的本質是清潔而沒有污垢的,本來就清潔的。

蕅益大師解釋說:這清潔的水比喻的是「法性的五蘊身心」。

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

就在這清潔的水旁邊有一個大地,這大地上有很多的泥土灰塵細沙之類。這是比喻九法界虛妄的五蘊身心。塵土灰沙這一類的東西它的本質是障礙的,也就是說清水跟沙土這二種本質,是不互相隨順的。因為一個是無障礙的,一個是障礙的;一個清淨的水,一個是有障礙的沙土。

先講出這種差別,以下再講這二個之間的相互作用

因執成礙 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ㄍㄨˇ)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這時候有一個人,他把地上的泥土跟灰塵拿起來,就把它投到清淨的水中,這時泥土跟水就混為一體,這時候會產生什麼樣的作用呢?塵土失去了它的一個障礙的體性,因為塵土跟水在一起,它多少也能夠流動,清澈的水也失去它清澈的本質,它的容貌開始變得昏暗,變得遲鈍,這個就是污濁的含義。而我們身心世界五重的污濁,亦復如是。

這一點在整個修行當中是很重要的,當我們在了解我們身心的污濁的時候,從佛陀這一段經文來看,就是說:所謂的「污濁」是我們本來是一個乾淨的水,後來丟了泥土下去,把二個攪拌以後,水跟泥土混合以後變成污濁;本來是一盆乾淨的水,後來把它丟泥土下去。

236蕅益大師解釋說:其實這個意思就是,清淨的水也就在污水當中。

我們的五蘊身心的確很污濁,但是你離開了五蘊身心,你絕對找不到那真實心性,你找不到!因為五蘊身心現在跟你的清淨本性二個混在一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清淨的水當中有泥土,泥土堆當中也有清淨的水。

這話什麼意思?我們起的一個貪欲的煩惱,或瞋恚的煩惱,這個煩惱當中其實有清淨的本性在裡面,清淨的本性也有煩惱在裡面。

佛陀在講一個觀念,什麼觀念?

從本經的角度,它不強調斷煩惱,斷煩惱就完了!你看小乘講斷煩惱,大乘佛法非常反對講斷煩惱。小乘佛法動不動就把第六意識給滅掉,你第六意識會起煩惱、會打妄想,我就從現在開始什麼都不想。其實不是這樣子,因為你那污濁的水裡面,有清淨的水在裡面,這很容易錯損菩提,大乘佛法是講「轉煩惱」。

諸位要知道這個「轉」跟「斷」是不一樣的,煩惱起來你要轉它,轉念念佛或者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把煩惱的勢力轉到去拜佛,轉到對諸佛菩薩的皈依,對眾生的悲願,這個是個「轉」字。 這個地方大家要掌握這個思想。

所以為什麼我們這個地方講「不迷、不取、不動」,第一個、「不迷」迴光返照,然後再把這煩惱的勢力轉到三寶的勢力去。

佛陀解釋這「污濁」的意思,蕅益大師說:這一段經文的重點在「清淨的水全部都在污水之中」,你把污濁的水滅掉了,清淨的水也沒有了。

佛陀前面在講理想化佛性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但講到現實面講到人性的時候,佛陀說:我們這一念心是「真妄和合」,真中有妄,妄中有真。那我們怎麼去轉,這以下的方法就很重要,怎麼轉煩惱成菩提?

淨業學園 59講次 講義121面

卯二、別解濁名

本經在整個大乘佛法當中它的一個定位,古德說是,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整個修學過程都是要依止《楞嚴經》來大開圓解。從開悟當中我們才能夠真實掌握整個修學的方向。《楞嚴經》是開悟,那它所悟的道理是什麼呢?

我們可以從二個地方來說明,就是「內外」「真妄」這二個方向來加以說明。

首先我們講到「真妄」的問題

佛法它的確是有一種真實的功德,跟一個虛妄的相狀;真實的功德跟虛妄的相狀,其實主要的是由我們一念心來決定的。這個怎麼決定?這就講到內外的問題,我們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當我們是向外攀緣的,那當然就是虛妄;我們能夠迴光返照,我們就安住在真實。所以古人說:真跟妄是不隔一條線。因為真實的功德也是它,創造虛妄的、創造痛苦的也是它,就在你一念之間。

所以本經,基本上它的基本思想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安住在一種真實的功德。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修學,你一定要把整個修行的方向要確認。古人說:你要認清路頭。你未來的路走得是快是慢,這個都無所謂,但你一開始方向走錯了,你一開始就向外攀緣,那你後面的修行全部完蛋了!依止生滅心為本修因,整個功德都是生滅都是虛妄。所以說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本經可以確認一個佛弟子一個很正確的,很真實的方向,這個是很重要的。

卯二、別解濁名

這一科是個別解釋,在我身心世界,這個五濁的一個差別名稱。「濁」的意思,前面有講過,濁有二層意思:一、染污義,我們這色受想行識,產生了一個干擾,會染污我們的心性。二、障礙義,它會障礙我們內心的功德,使令內心的功德不能顯發出來,所以叫做「濁」。

(分五: 辰一、劫濁。辰二、見濁。辰三、煩惱濁。辰四、眾生濁。

辰五、命濁)

五濁剛好是配五蘊:由色蘊產生劫濁,乃至於識蘊產生命濁,由五蘊而引生五濁。

辰一、劫濁

劫濁是依止色蘊而生的;「色」是包括一切有執礙的色法,包括內五根外六塵。我們於色蘊的執取,而創造了劫濁。

阿難!汝見虛空徧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刧濁。

阿難!汝見,「見」指的是第八識的見分,其實這個「見」包括了整個見聞嗅嘗覺知,整個六根明了的功能;「虛空」指的是第八識的相分,所見一切的色身香味觸法,一個是能見,一個是所見。這二個其實每一個都普遍在十方世界當中的。這二者的關係是怎麼樣呢?是空見不分。也就是說空中有見,見中有空,它們二個不可以分開的,彼此也沒你我的邊際。當我們的心去攀緣虛空的時候,我們不能夠說,這是見,這是虛空,其實二個是不可分開的。

「有空無體」如果單單只有所見的虛空,而沒有能見的見,那麼虛空之相是不能顯現出來的。同樣的道理,「有見無覺」如果單單只有能見的見,而沒有所見的虛空,那麼能見的功能也不能夠顯發。所以它們二個必須「相織妄成」,空跟見必須要相互作用,就像一個經線,一個緯線,一個縱一個橫,二個才能構成一個時空的相狀。這就是我們一念心性當中,產生第一重的污濁之相,名為「劫濁」。

237這段經文主要的意思是說:我們修菩薩道,你說拜佛是誰?當然還是我們這一念心在拜佛;你去布施,布施當然不是你身體可以布施,是你那一念心布施。

你的心態是很重要,心態決定你的狀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布施呢?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念佛,就影響的你整個修止的功德,是真實是虛妄。

在本經當中就是說:你整個修行的起跑點,第一個出發點是很重要,你起跑點錯了,你整個後面前全部錯了,你要依止不生滅因為本修因。在講不生滅心之前,佛陀先講什麼是「生滅心」?

假設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色身來做出發點,我為身體健康去拜佛,我為身體健康去持戒,那你就完了!成就一個劫濁,因為這劫濁是色蘊,你的心跟著色蘊在動。我們每一個人出生,一定有一個色身,這個色身沒有錯,色不迷人,人自迷,色身是沒有錯,但是你執著色身的時候,你被色身所轉,那麼你就構成我們內心當中第一層的劫濁。

「劫濁」是什麼意思?

就是一種時空的障礙。我們生命本來沒有過去,也沒有現在,也沒有未來,也沒有所謂的極樂世界、娑婆世界這種空間的障礙,但是我們對色法的執取以後,這個障礙就產生了。我們迷執整個色蘊,使令我們在身心世界,產生時空的障礙,而諸佛菩薩因為超越了色蘊,所以他沒有劫濁的問題。

這個地方先把我們要遠離的,第一重的障礙劫濁破壞,當然就是要遠離色蘊的執取。

辰二、見濁。

「見」我們凡夫的種種知見,以我見為根本。「我見」是怎麼產生的?從「受」,我們的那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產生一個領納的功能,這種感受就產生我們內心當中的我見。

汝身現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佛陀說:正如你阿難,比方說你的色身是摶四大為體,「摶」,假借。是假借地水火風來當作自體,有地水火風就有色,有色身就會產生一種對心性的隔礙的作用,而分成了見聞嗅嘗覺知六種明了的功能。由於內心的四大引生了六根,有六根就會產生「壅令留礙」。「壅」,阻塞的意思。由於六根的相互作用,使令我們一念心性產生阻礙的作用,比方說:我們眼睛只能夠看,我們耳朵只能夠聽,而聖人的六根是互用。因為我們凡夫對整個六根的感受,堅固的執取,而產生了一種障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地水火風四大,它是無情之物,但是和心性的作用,它就能夠轉變成一個有知覺的眾生。所以「相織妄成」,238因為有知覺的心識,跟無知覺的四大相互作用,就產生我們內心當中第二重的污濁,叫做「見濁」。

「見濁」開出來有六十二種邪見,但是以我見、身見為本。

這地方是說:我們一個有情眾生,我們有了色身,就會有感受。前面色身是最粗的,色身是一個色法,這以下就是心法。感受會影響到我們身見,影響到我們的我見。

按古德的意思,古德的開示他有一個道理說:

一個人福報大,他一生快樂的感受會多,他一天當中,他眼睛所看到的都是他歡喜的,他耳朵聽到也是他歡喜的,身體所接觸的也是他如意的。一個人老是活在安樂的感受,這個人我執、我見會特別的重,我執會很大。

相反的,你生長在一個卑賤的環境,比方說你變一隻螞蟻,你看到人就怕,你接觸的環境都是不如意、都是障礙的,你的自我意思相對比較小。你做一個大國王,你那個「我」就特別大。

為什麼呢?因為「見濁」是由感受,感受形成的。

你看我們以前古代的社會,我們的生活環境相對比較差,所以快樂的感受較少,所以人會比較認命。現在大家追求幸福,追求安樂的感受多了以後,現在大家自我意識強,動不動就要抗議啊,表達自己的看法。所以說,我們的知見,這個「我見」的確受了感受的影響。

我們因為有感受,就從一念清淨的本性當中,產生一個自我的想法出來,感受引生見濁。

辰三、煩惱濁

煩惱濁是由想蘊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於境取相,施設名言。我們的心跟蓮花的境接觸的時候,本來這蓮花是屬於外面的蓮花,而這時候我們於境取相,心中也出現一個蓮花的影像。然後我們說這蓮花很漂亮,它很光明…就施設了很多的名言,第一個產生相狀,第二個施設名言,就帶動很多的貪愛、瞋恚的煩惱出來。

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為煩惱濁。

佛陀說:比方說,你阿難心中,你這一念心有三種的功能:「憶」回憶過去,回憶過去曾經做過什麼事情;「識」是對現前境界的分別,指的是現在;「誦習」是對未來事情種種的想像跟期待。過去、現在、未來,都是由想來引生的。

「性發知見」六識的了別性,要產生明了功能,它必須要依託六根,才能夠產生心識的想像。想像會有麼樣的結果呢?「容現六塵」,六識依止六根,它去攀緣六塵的時候呢…這六塵本來是外在的境界,我們內心本來沒有六塵,但是經過六識的種種想像,它就能夠容納、能夠顯現六塵的影像在心中。經過想像就能夠轉外在的塵相,而轉成內心的塵相。

「離塵無相」六識離開所了別的六塵,六識的了別作用就不能生起了。「離覺無性」相同的道理,六塵離開了能了別的六識,那六塵的塵相也不能顯發。所以它們二個必須「相織妄成」,239六識的了別跟六塵的境界,它們二個要互相的作用,所謂心識攀緣六塵,引生想像,這樣子才能構成第三重的污濁之相,名為「煩惱濁」。

我們一個人的煩惱,說:你這個人為什麼煩惱呢?為什麼他煩惱很輕,你一天到晚起煩惱,他不起煩惱呢?

一個人煩惱很重,就是你想像力豐富,你想太多了!我們不能說外境給我煩惱,不能這樣講!如果外境給我們煩惱,那麼我們大家生活在同一個環境,應該起同樣的煩惱才對。因為我們接觸是同樣環境,我們住在同樣的地方、吃同樣的飯菜、去同樣的地方做早晚課,但是每一個人起的煩惱不一樣,同樣一個環境。

為什麼呢?因為你的想像力不一樣。

比方說:有一個老母親,老母親有二個女兒,大女兒是賣雨傘的,小女兒是賣冰棒的。這個母親,天氣好,太陽出來的時候,她一想到她大女兒就很痛苦,糟糕了!我大女兒天氣這麼熱,雨傘賣不出去了。過了幾天,下大雨的時候,她又想到她小女兒,糟糕了!天氣下雨了,我女兒這冰棒也賣不出去了。所以她整天很痛苦,出太陽也很痛苦,下雨也很痛苦。後來有人跟她講說:妳不要這樣想,妳換個角度,出太陽的時候,妳想著妳的小女兒,冰棒賣得不錯喔!下雨天的時候,妳就想到你的大女兒,哦!這雨傘可以賣得不錯啊!妳整天就會很快樂。

這個道理就是說:我們內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剎那是感受,感受的時間是很短的,那是一種直覺,但是當我們第六意識想像以後,你後面的心情就受你的想像來主導。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正面的思考跟反面的思考,沒有一個例外,有黑的就有白的。我們是生長在一個對立的世界,只有佛陀祂能夠離諸對待,超越了對立的世界到一真法界。

有為諸法,沒有絕對的好,沒有絕對的壞,如果你能夠告訴我,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好跟絕對的壞,那就破壞整個佛法說的二分法的對立世界。不可能!所以說,我們今天的情緒,是受了想像的影響,不是外境,外境的時間非常的短,那是種直覺而已。

《唯識學》它是怎麼形容第六意識的想像力,它說:「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你一天當中的情緒是快樂是痛苦,第六意識想像力決定,你未來會造什麼業,也是由你想像力來決定的,整個五蘊身心當中最有主導性的就是「想」,它前面引導色蘊跟想蘊,它主導你的感受,它後面主導你的行蘊跟識蘊,通前通後。

本經意思它是破想,後面會講到,《楞嚴經》它是,在凡夫位它不准你有任何的想像,以無念為正念,它認為凡夫的想像沒有一件是好事情。它是先以無念為根本,然後再求隨緣。當然我們剛開始先不要說無念,我們先做比較好的想像,正面的想像。

總而言之,這段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煩惱是由我們的想像創造出來的。欸!你的煩惱從什麼地方來?就是你的想像力想出來的?你要這樣子想你就起煩惱。你換個角度,欸!這個是我的善知識,你認為它是你的冤家,那你就很痛苦;你說:欸!這個是我的善知識,我必須靠他成就我的忍辱波羅蜜,那你就很高興了。所以說境無好醜,就是你怎麼想像,它就變成什麼相貌。

「五蘊」古人講一句話說:「生從識起,滅從色滅」,它的生起是由細到粗,最細的是識,先有識蘊,然後行蘊、然後想蘊、受蘊、再色蘊;一念妄動以後,一念妄動以後,剛開始是由識蘊生起,因為它最微細;但是滅除剛好相反,「滅從色除」,我們在對治的過程先破壞色蘊,再破壞受蘊,再破壞想蘊…,因為它一層一層,它是五層的,先破壞最外面那一層,就是色蘊那一層。所以這五蘊越往裡面是越微細的,它是越深層的,越靠近心性。

240辰四、眾生濁 講義122面

「眾生濁」是由行蘊引生的。什麼叫行蘊呢?我們內心當中有一種念念造作,一種生滅遷流的相貌,這個就是行蘊,這個就很微細。

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為眾生濁。

又比方說:我們講「朝夕」就是白天跟晚上。我們這一念心是念念的生滅,沒有停止的時候,叫生滅不停。我們這一念心一天到晚在那邊生滅,到底幹什麼事情呢?

說是「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我們開始出生以後,我們心中就有一個知見,很堅定的想法,什麼想法呢?

我們總是希望能夠留戀於世間當中,使令自己的壽命越長越好。內心當中有一個很微細的想法,總是希望這個生命能夠相續下去,這個就是「行蘊」的相貌。

「業運每常遷於國土」,但是我們眾生有一種業力,它會主導我們的色身經常捨身受生,遷變於不同的國土當中。

我們心中是想要活得長一點,但是業力卻經常違背我們的心力,一下子把我們丟到人間,一下子把我們丟到螞蟻去,一下又把我們排天上去,業力它是不管你的。

「相織妄成」,這個業力當然主導我們的色身,那我們內心當中是由行蘊來主導。所以色身跟內心的行蘊相互作用,就構成身心世界第四重的污濁相,名為「眾生濁」。

「行蘊」若要按《唯識學》的意思,它是生死的根本。前面那個想像,是煩惱的根本,是比較粗。「行蘊」在《唯識學》它的名字叫「恆審思量」。就是我們內心當中對這個生命體有很堅固的執著跟愛著。我們「行蘊」的愛著生命很奇怪,我們不愛過去,我們也不會愛未來,我們只愛現在。這個「行蘊」很奇怪,你看《唯識學》怎麼說:它對這第七意識這個「恆審思量」說是「隨所生所繫」,隨著我們業力在那裡受生,我們的執著就在那個地方出現。

比如說:欸!你變成一隻螞蟻,這個螞蟻的果報很差,你應該是不喜歡這個螞蟻相,你應該讓你自己早一點死掉。不對!你要殺牠的時候,牠也是怕,牠也不想死掉。比方說:極樂世界很好,我們讀《阿彌陀經》的極樂世界,它的正報色身有五種神通,依報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樓閣、寶樹,那你應該會喜歡極樂世界啊!不對,卻不是這樣,一般人喜歡現在的生活。

我們對生命的執取是,隨所生所繫,我們只愛著現在,很奇怪!每一剎那都愛著現在,雖然所謂的現在也是變化,但它就是現在、現在、現在,就是愛著當下的生命,不管這個生命是快樂的,不管是痛苦的,我們內心對這生命有一種深深的愛著,希望它相續下去。

這樣的一種心態,就是「眾生濁」,這個很微細。我們一般人大概很難去觀察到這一層,我們一般人大概是活在感受啦、想法啦、跟著感覺走啦,跟著你的想法走,大概是這樣。

古德說:要會看得到你的念念遷流的執取,一定大概是要有禪定以上。我們現在的知道,叫做「比量」,依止教理而得知的。

辰五、命濁

241「命濁」主要是識蘊引生的,內心當中一種生滅了別的作用,這主要是講第八識。所以古人有時候把它說是:受蘊主要是前五識,由前五識引生的受;想蘊是第六意識;行蘊是第七意識;第八識是屬於識蘊。

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

汝等眾生,我們的見聞嗅嘗覺知的這六根的明了功能,是「元無異性」,本來是一體的,本來是沒差別的相狀。我們前面說:「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它依體起用的時候變成六根,但是它攝用歸體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心性。

一念心性是怎麼產生六根的呢?

「眾塵隔越」,一念心性因為受到外境的牽動(塵:指外在塵相),比方說明暗,這種色塵的牽動;比方說,動靜這聲塵的牽動,所以把一念心性,就隔成了六種差別的功能,而產生了彼此的障礙。「無狀異生」,所以心性表現在眼根就變成為見,在耳根名之為聞,乃至於在意根就名之為知,這六種作用。

這六種作用,六根的相互關係是什麼呢?

「性中相知,用中相背」,這六根在體性上,當它攝用歸體的時候,在體性上是可以相通的;比方說:你耳朵聽到佛法的音聲,你是用耳朵在聽,聽到以後你很恭敬,你雙手就知道合掌,心中就能夠稱讚佛陀。你奇怪,你聽佛法是耳朵,怎麼會牽動到你的手,牽動到你的嘴巴呢?那就是六根它的內在有相通的作用。

說:你拜佛的時候用眼睛看佛像,你就很自然拜下去,你眼睛看是眼根,那你拜佛是身根,作用的時候,它的體性是相同的,是互相配合的,配合得很好。所以它性中是相知的,內在的體性是可以互相的了知,但是它外在的作用卻互相獨立。我們眼睛只能夠看色塵,耳朵只能夠聽聲音,其實在用中,是獨立的。所以六根它有它個別的獨立相,也有它互相的相通相。

「同異失準」,六根它們的關係,到底是相同還是相異,是很難有一定的標準。總而言之,「相織妄成」,六根的明了功能,跟六塵的塵境,交互作用構成我們生命當中,第五重的污濁相,名為「命濁」

「命濁」就更微細了,你更難了知它,那是內心當中一種了別的生滅相。在《唯識學》上說:「去後來先作主公」。這個明了性,它是最先來。

你是怎麼投胎呢?

你就是那明了的心投胎到父精母血的色身裡面去,那一念心識來投胎,那一念明了心;但是走的時候,哪個明了心最後離開,它一離開的時候你全身就冰冷。當然這了別性它是受業力主導的,我們的業力主導命濁這阿賴耶識,到天上到人間去投胎,就構成一個所謂的「命濁」。

佛陀講五蘊構成五濁,主要是要我們在修行當中,你儘量不要依止五蘊來修學,不要跟著它走。五蘊的功能是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它真的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是存在的,但是你不能跟著它走,你依止它來當做你修行的本因,那就完了!

第一個、你的功德容易破壞,第二個、你的功德變成有漏。所以佛陀講完以後,他就正式開示了,我們看下一段就清楚了。

丑二、依無生滅性合虛空喻

佛陀告訴我們說:你一開始起修的時候,不管你修布施、持戒乃至於念佛…等等。你要依止不生不滅的一念心性來修學,不要依止五蘊的作用來修學,這樣子才能夠來合前面虛空的譬喻

(分二:寅一、棄濁就清。寅二、以喻合法)

寅一、棄濁就清 就 隨性的意思

要我們遠離濁相來合清相。捨棄污濁的五蘊身心,來隨順清淨的法性。

這二段經文很重要,整個修行的綱要都標出來。

我們一再強調,修行的第一步是很重要,你不要走錯路了,後面再改來改去,什麼迴小向大那就很麻煩。你一開始就走對,高速公路你一開始就走對了,走得慢走得快那是其次,一個人最怕就是走錯路。古人說:我寧可千年不悟,我都不要一日著魔。因為你走錯路很麻煩,因為你那習慣養成了,所以寧可不要修行,你也不要走錯路。古人這樣講,我寧可千年不悟,他是一個非佛弟子,他沒有走錯路,他以後學佛還會更快,他很容易接受一個正確的思考。你的思考錯誤了,誰拿你都沒有辦法,要改都沒有辦法改,佛陀跟你講都沒有用。所以這個地方就很重要,要認清路頭。

揀擇真妄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生死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佛陀說:阿難!你現在想要在六根門頭當中來修學,而你今天在前面經文一開始就問我說,是要成就如來所成就的「常樂我淨」的大般涅槃的功德。你一開始問我的是成佛的法門,你沒有告訴我說你要生天、或成就阿羅漢、或成就菩薩。你一開始就問我說,如何能夠正確的走上成佛之道?那我就告訴你,你在修學的剛開始的時候,就很清楚的能夠揀擇,242什麼是生死的根本?

我們前面說過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你要依止五蘊來修學,就帶動了五濁,這個是整個生死的根本。應該你要能夠從這個揀擇當中,找到一個不生不滅,圓滿湛然的體性,來當做你修行的因地發心。

這地方我們講一下:

我們現在很冷靜的來看我們的身心世界,有二種相貌都同時存在,一個我們叫做本來的面目,一個叫做現在的面目。說:我這個鏡子買來的時候,剛開始是怎麼樣,現在變成怎麼樣,這二個都要清楚。

「本來面目」,『大乘起信論』叫「本來具」。我們原本的面目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沒有所謂的時間空間相,也沒有煩惱相,也沒有感受相,什麼相都沒有,就是一個明了的清淨本性,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後來我們在三界一直打滾,打滾久了以後,就變成一個現在的面目,就是【大乘起信論】說的「熏習成」,經過無量劫六根六塵的相互作用,熏習成一種所謂的五濁的五蘊的身界,我們現在這二種相貌都有。

這個「五蘊身心」我們一般的執取,可以分成三種人:第一種人、他生命當中的執取,偏重在色蘊跟受蘊;有些人他對色身很重視,對感受很重視,生命的追求大概都活在是在滋養色身,追求快樂的感受。這種人大概他生命的層次不會太高。

第二種人、是比較好一點,他是活在想蘊,他對外在的感受淡薄,他有很多他個人的想法,活在自己想像當中。這種人已經比較屬於知識份子,哲學家,都是比較追求心靈上的想像。

第三種人、是活在行蘊跟識蘊,這種人是很微細,一般是有禪定的人。有禪定的人,他對世間的五蘊他根本不看在眼裡,那種禪定生起的那種殊勝的三昧樂,他對這世間的五蘊他沒有什麼感受。但是他活在一種行蘊跟識蘊當中,他對內在的生命還是一種堅固的執取,這個是有禪定的。

但是我們在剛開始修行的時候,你儘量不要跟著你的感覺走,儘量不要跟著你的想法而走,你才能夠達到成佛之道,就是你的方向要正確。

那我們不跟著五蘊而走,應該怎麼辦呢?

依真修學 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你一個生死凡夫,你剛開始修學的時候,你的生命世界有二個情況:一個是不生滅性,一個是生滅的相狀。那你應該要依止那湛然不生滅的性;當然這個依止就是你要起觀,你日常生活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來旋轉。這句話最妙的地方在「旋」,因為五蘊它一定會干擾你,它跟你很熟嘛!它是你的老朋友,所以你要怎麼樣去跟它旋轉?就是旋轉它的虛妄性,把五蘊的虛妄相狀慢慢的消滅,乃至於無生,達到無生。「復還元覺」,恢復我們眾生本具的清淨的覺性。恢復的意思是說,我們本來就有,把它恢復回來,把這表面上的五蘊身心把它旋轉,恢復到我們清淨的本性。最後成就「元明覺」,不生不滅的覺性,達到不生不滅的本性,來當做我們的因地發心。這個地方的因地發心是有證量的。蕅益大師說:這是圓教初住。以圓教初住心中的所緣境,這種不生滅性,來當做我們的本修因,你才能夠漸漸的依止修學,而能夠破無明證法身,達到佛果的修證。它這個地方是要我們棄生滅守真常,捨棄五蘊的感受想法,安住我們的不生滅本性。

淨業學園 60講次 講義122面

我們上一堂課講到「寅一、棄濁就清」

佛陀在前面的經文當中,說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同時存在二種的情況:第一種是五蘊所成就五濁的相狀,這個是一種表層的心識;第二是它內在的體性,也同時存在一個不生不滅的本性,這二個是同時存在的。

那麼我們面對一個生滅的五濁相,跟不生滅的本性,應該怎麼辦呢?

佛陀說:要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就是你剛開始在修學的那一念心,你的依止點是依止不生滅心,剛開始就是先找到你生命的依止處,接下來再「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還元體」,然後再用不生滅的本性起觀,用空假中三觀來旋轉這虛妄性,來慢慢的恢復本來面目。

這段經文就講到我們內心當中,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二大宗旨,一個「依」、一個「旋」。首先我們要找到內心的安住,我們講「云何應住」,就是你要把身心世界當中,找到那個生滅性,把它安住下來。古人在開悟以後他說:哎呀!我終於找到我的歇腳處。像那趙州禪師八十歲,「趙州八十猶行腳」為什麼呢?「只為心頭未悄然」。趙州禪師去行腳的時候,有一個禪師就訶責他說:老老大大云何尚無住處。你年紀這麼大了,你還沒找到一個地方安住下來,還在那地方跑。

他的住處,不是說外面我住一個小茅棚,那不是住處,是你內心當中怎麼還找不到家呢?老老大大云何尚無住處。

243《楞嚴經》就是說,在整個生滅的流轉當中,你找到一個安全的家,然後你住下來,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住下來不是大事已辦了,你還有很多很多這些虛妄的力量要去消滅它,所以要「」,就是「云何降伏其心」,用空假中三觀來旋轉這虛妄的力量。所以你要掌握一個 「依」、掌握一個「旋」這二個字你就知道怎麼修行了,你就有資格閉關了。

古人說:在閉關當中,觀行提起來的時候,古德講四個偈誦說:「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閉關的人他內心當中,他不管是經行、拜佛、吃飯、睡覺,他的心是迴光返照的,照了他的清淨本性,先安住下來。安住不是沒有事,「心心息幻塵」,用空假中三觀對治自己過去的習氣。「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世間上沒有所謂的對錯、沒有好壞,真實功夫提起的人他沒有是非。

「迴光返照」是這樣子,我們迴光返照才能夠看到生命的全貌,問題在這裡。

有一個大學教授他教美術的,新生進來進到美術系以後,這老教授第一堂課…

他說:我們今天學畫畫,首先要知道一個觀念。他拿了一張很大的白紙,老教授在上面點了一個點,問所有學生:你們看到什麼?

所有學生都說:我們看到一個黑點。

教授說:這一張紙有百分之九十九是空白的,你們只看到黑的那一點,你們這樣子不可能做一個好的美術藝術學者。

這意思是說:我們往往失去生命絶大部分的心性,而只是追求生命當中某一個點。這是個問題,你追求這個黑點,結果你不能掌握大局。

我相信很多人有閉關經驗,我們平常在日常生活也不覺得五蘊身心的可怕,但是你一開始攝心的時候,五蘊開始反彈,一定開始反彈。後面那五十陰魔,色蘊有十種陰魔,受蘊有十種陰魔,乃至於受想行識,各有十種陰魔,構成五十陰魔。

我要告訴大家一個事情,你開始對治它的時候,它就開始抗拒你。所以你看,你越對治,煩惱越重。你平常拜一百拜的時候,你不覺得,你要是一天開始拜一千拜的時候,你一到拜佛時間的時候,你就非常的討厭,有時候會不想拜佛,有時候不想念佛,甚至於想說乾脆出去就好!

那表示你真正開始用功了。問題是你怎麼辦呢?

只有一句話:不要跟著你的感覺走,你該做什麼還做什麼,就是不管它。

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想法開始用功的時候,它會變得更強烈,如果你說修行好像都沒有什麼特別感覺,那表示你都沒有在修行,你就是過去的老樣子,你以前是怎麼樣,你現在還是怎麼樣,只是你這一段時間多了一點善業的力量,積集一點善業,你根本對五蘊的五濁力量沒有對治。一個人要對治,他一定先有煩惱的反彈。

所以你看打佛七的人,越打煩惱越重,這個都是有在用功,因為他把煩惱逼出來。問題是你逼出來以後,你怎麼辦?

第一個、你要怎麼安住你的心,煩惱一直在干擾你,它告訴你很多事情,它給你很多訊息,你要怎麼辦?「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所以這一句話很好:「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第一個、依止不生滅心,不要跟著你的感覺走,不能拜要他拜,然後你觀想這個是虛妄的,開始對治它、破壞它。這就是我們整個《楞嚴經》第一個「依」、第二個「旋」,這二個字你把它參透了,你大概就有資格開始修行了

寅二、以喻合法

前面是講到修行的觀念,以下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淺顯的譬喻,來合我們返妄歸真的深妙道理

初成調伏 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

這個地方包括調伏煩惱跟斷除煩惱這二件事情。

(調伏)比方說,我們現在有一盆很污濁的水,這個水有五層的泥土,從上到下有五層的污濁,那這我們要怎麼辦呢?我們要把它澄清,這污濁的水不能用,喝也不行,洗也不行,對不對?那怎麼辦呢?怎麼讓它澄清呢?「貯於靜器」,這污濁的水你不要一天到晚去動它,放在一個寂靜不動的容器,先找到一個安定的容器,把這污濁的水放下去,放久了以後,「靜深不動」,寂靜的力量強了以後,這水就不動了。

蕅益大師說:「靜深不動」,就是「觀行力深」。我們開始遇到什麼事情,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開始不被五蘊所迷惑了,開始去照了我們生命的根源,開始不迷、不取、不動,久了以後,「沙土自沉」,污濁的泥沙,這種泥土慢慢沉澱下來。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講:「圓伏五住煩惱」,煩惱伏住了,不動!

這時沙土沉澱以後清水現前,這個地方是「真理現前」,二空真理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客塵煩惱」包括了斷除界內的見思,也包括伏住界外的無明,階位在圓教的十信。

終成斷除 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斷除)「去泥純水」前面我們透過不迷、不取、不動,把這泥土沉澱下來以後,接下來把下面污泥的水把它拿掉,這時候永斷根本無明,這個無明再怎麼動都沒關係,這時候你要怎麼動,東去西去都可以,這是圓教初住乃至於到妙覺的佛果,都叫作「永斷根本無明」。

這時候他的身心世界是什麼相貌呢?這以下佛陀講出二個相貌:第一個、「明相精純」,因為他泥土拿掉了,他怎麼動都可以,這時他依止的是一種法性的五蘊身心,他內心當中充滿了清淨光明,自受用叫做「明相精純」。

他受用「一切變現」,這菩薩隨著他身心世界種種的悲願,他能夠變現一切十法界的五蘊,千江有水千江月,來到眾生的世界來度化眾生。一方面有自受用身,一方面有他受用身。不管怎麼樣,總而言之,「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他的身心世界不再被五蘊的煩惱所干擾,而所做所為都合乎「常樂我淨」涅槃的四種功德。

244這個譬喻就很清楚,我們前面講說「依止不生滅心,來旋轉虛妄」,下手處就是這四個字「靜深不動」。我們之前講過很多次,《楞嚴經》不強調斷煩惱,因為煩惱是五蘊生起的,而五蘊的本性就是清淨本性,你把五蘊斷了,清淨本性也就斷滅。所以它的意思就是「靜深不動」。

我們看這譬喻是很妙,你看它一個污濁的水,佛陀沒叫你加什麼清潔劑,加上有的沒的,反正你就是把它不動就好。剛開始你就「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先求不動再求隨緣,這個很重要。

一個初學者他就很多理想要做這做那,那祖師大德是不同意。就是你這個水要先不動,你要先「念念照常理」,安住不動,讓整個五蘊的煩惱相先沉澱下來,自己先求不動。

這地方等於是把整個,我們修行的依止處,所謂的「依不生滅心為本修因」,找到以後,在不生滅心裡面住下來,然後安住不動。這是整個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第一個重點。

壬二、應審詳煩惱根本 講義123面

本經講到修《楞嚴止觀》有二種道前基礎:第一個審察因地發心(前面講過)。第二個就是審詳煩惱根本。當我們心開始安住在一念心性不動的時候,接下來你要好好的詳細的去觀察,煩惱的根本到底它是什麼相貌,第二個它的處所在哪裡?

(分二、癸一、總勸審詳。癸二、正示審詳)

癸一、總勸審詳 先攏總的勸勉我們,要好好的詳細的審查煩惱的根本。

正修有功

◎真正發心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

這個地方有一點承前啟後,講到第二種決定義,把前面的觀念再重複一下。

佛陀說:阿難!我們都是發了菩提心,要修學菩薩道,而且對菩薩道這麼多難行能行的種種的行門,生起了勇猛心,「丈夫自有沖天志,不成佛道誓不休」。這當中你也真正的找到你的生命的歇腳處安住下來了,已經捨棄了一些有為之相。

剛開始修行第一件事情,先把心安住下來,先找到你心中的家。找到家以後接下來幹什麼呢?

具足智慧 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當我們心安住以後,接下來以要好好詳細下的去審查,我們整個煩惱的根本是什麼?

煩惱的根本這裡講出二個:無始生死以來,發業的煩惱跟潤生的煩惱這二種。這二種到底要好好的審查什麼呢?是誰作誰受?「作」是講因地,因地是誰來造作,結果又是誰來領受,作者是誰,受者是誰?

佛陀為什麼提出這個問題? 佛陀以下講出一個理由

盲修無益 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詳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

說:阿難!因為你今天要修學的是一種無上菩提,你的結果是無上菩提。在因地的時候,假設一開始不能夠去審查煩惱的根本,那你就不能了知在我們身心世界當中,那個根塵的交互作用,六根接觸六塵,產生種種的煩惱,這個煩惱到底是在什麼地方活動,到底是從什麼地方產生的,假設你連煩惱的處所都不知道,你要怎麼調伏它,怎麼樣成就如來果位?

說:你現在有很多的軍隊,很多的法寶要對治煩惱,但是煩惱在哪裡你都不知道,你怎麼調伏它呢?

這段經文講出了二個重點:一、誰作誰受,煩惱在哪裡?後面會講到,其實就在六根當中。二、煩惱是什麼相貌?245本經講到二個,發業煩惱跟潤生煩惱。

其實這二個煩惱都是以攀緣心做根本,都是向外攀緣,只是它的微細跟粗淺;微細的就是所謂的「發業煩惱」它有發動業力的功能。這就是在十二因緣當中的第一支,所謂的「無明」也就是我們心中的我執跟法執。我執跟法執很多人可能不懂,簡單的講,《唯識學》講一句話很簡單,就是有所得的心。

我們總是覺得外在總是有好的東西可以給我們追求,真如就不喜歡守住它的本位,「真如不守自性」就喜歡向外面動。說:你為什麼向外面動呢?因為你總是覺得外面有一個東西讓你去追求,有一個真實的東西、有所得,這個就是我執跟法執。你有所得的那一念迷情,就造成了發業煩惱。

其次,當煩惱把業力創造出來以後,必須有一個「潤生的煩惱」,「生」就是有成熟的意思。把已經造作的善惡業力,把它成熟成為一個有得果報力量的種子。我們造很多業力,來生不一定得果報,不一定!你要去滋潤它。

是誰來滋潤這個業力呢?

就在十二因緣當中的「愛取」。我們對於三界種種的愛取,就把第八識當中有漏的業種子加以滋潤,而變成是一種受生的力量。

所以我們在三界中投胎,要有二種煩惱:第一種、「發業」,你過去有一種有所得的心,發動了善惡的業力;第二個、你對三界果報,你要很喜歡這個三界果報,你才可以把這個業力滋潤。就像這種子,你有種子你不能吃水果,你要施肥、澆水去滋潤它,滋潤正是我們的「愛取」。

一般來說,〔禪宗〕跟〔淨土宗〕,對煩惱的態度不太一樣,〔禪宗〕的對治,它直接針對這發業無明,「你從什麼地方來?」他破那個有所得的心,我法二執。淨土〔淨土宗〕它比較對治愛取。你看〔淨土宗〕,特別是印光大師,比較明末以後的淨土大師,很少提空性的道理。說:你愛取,沒關係,不妨礙往生,你把對三界的愛取,轉成對淨土的愛取,換個方向,你那個心、感情改變一下。同樣的感情,你看淨土宗的發願,它有所得、有所住;當然〔淨土宗〕他所住的來生,把心住在淨土,「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因為他是透過對阿彌陀佛一心歸命,而構成感應道交。

所以他這二個是不太一樣,〔淨土宗〕它比較偏重在愛取的轉變,〔禪宗〕比較重在對治心中的有所得。總而言之,這二個都是屬於在六根當中的二種攀緣心,一個是微細的發業煩惱,我法二執,一個是粗淺心中愛取的攀緣。這二種煩惱都保存在我們六根門頭當中,不斷的活動,這個你應該要清楚的。

癸二、正示審詳

前面是一個總說,這以下就正當的指示,應該怎麼樣去詳細的審查,煩惱的根本跟煩惱的活動處所。

(分二:子一、立喻。子二、示法)

子一、立喻

正 明 阿難!如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

佛陀講出一個世間上容易了解的譬喻說:解結之人

阿難!有一個人在繩子上打一個結,要其他的人把這個結解開來。「不見所結」,如果這個解結之人,根本不知道這繩子的結到底結在哪裡,他又怎麼能夠把這繩子的結解開來呢?他連結在哪裡都不知道,怎麼解開呢?

翻 顯 不聞虛空被汝(ㄏㄨㄟ)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

因為我們從來沒有人聽說過「虛空被汝隳裂」,虛空被誰破壞。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虛空是無形無相的。既然虛空是沒有形相的,那又怎麼能夠成就「結」,又怎麼能去解開呢?連結都沒有怎麼解開呢?

這個意思到底要講什麼,為什麼把虛空講進來?

我們前面安住在不生滅的本性,不生滅的本性你不用修,因為虛空沒有結。你安住在不生滅的本性,你到底是對治誰?你不是對治你的心性,因為你的心性沒有必要對治。這時候你看看你外面的那些,開始向外去看你的六根產生了種種的結。

後面佛陀會講,我們每一個根都有六種結,動靜根塵空滅,這到後面會說明。

也就是說其實心性是沒有結,但結是在你的六根當中,你要去對治的是六根。所以安住心性,但是你真正的戰場是在六根,你對治的煩惱是在六根。安住的地方是安住,安住歸安住,就像我們今天,我們住在這個家,但是我們工作有工作的環境;你要注意你的工作環境,但是你也要住在你的家,家歸家,工作室歸工作室。這個地方也講到,安住歸安住,對治的處所歸對治的處所,理事要分清楚;理上是安住性,在事上在六根對治。

子二、示法

前面是譬喻,這以下詳細的指示,他所修的法門。

(分二:丑一、委示顛倒處所合所結喻。丑二、正勸詳擇降伏合知解喻)

丑一、委示顛倒處所合所結喻

先詳細的指示,眾生的顛倒處所(煩惱的處所)來合前面繩子結的譬喻。

(分二:寅一、總示結根。寅二、別示結相)

寅一、總示結根 先攏總的解釋六根的結,結到底在哪裡。

標舉處所 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

到底這繩子的結是結在哪裡呢?煩惱到底在哪裡活動的呢?

佛陀就直接講出來了:就在我們的身心世界當中,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門頭當中。

所以,云何應住?住在心性。云何降伏其心?就在六根中降伏。這個觀念要很清楚。

出其過患 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為什麼這樣講呢?六為賊媒,自劫家寶。六根是一個賊的媒介。

什麼叫「媒介」呢?

這一段古人說:六塵是外賊,色聲香味觸法,一天到晚誘惑我們干擾我們,這個叫外賊。我們的六識是內賊,產生很多的虛妄分別。那麼六根剛好居在中間,剛好是內賊跟外賊的一個媒介;內賊通於外賊,你要是沒有六根做中間的話,沒有六根的媒介,它們二個不會在一起的。所以本經在講二十五在講圓通,它特別重視六根門頭,因為它剛好居在中間。外面是六塵,裡面是六識,六根剛好是在中間,所有的煩惱都在六根裡面活動,所以把六根控制好了,內外全部安定,所以它是賊的一個媒介。它的功能是什麼呢?自劫家寶。因為六根的作用,破壞心性當中的本具功德,不能顯現。

顯為結處 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由此六根門頭的念念虛妄分別,產生發業潤生二種無明,使令我們眾生世界,眾生世界指的是正報。有情眾生的六根當中產生了纏縛;「纏縛」就是前面說的發業煩惱跟潤生煩惱。我們六根當中開始被二種煩惱所繫縛,而對外在的器世間;器世間指的是六塵。外在的六塵就不能超越了,因為從今以後,眼根就不能超越色塵,耳根不能超越聲塵,乃至意根不能超越法塵。

246蕅益大師講出一句話來形容六根:六根,迷之者為六賊,悟之者為良民。

你說:那我從現在開始眼睛都不看了,耳朵也不聽了。那你也完了!不是這個意思。你該看還是要看,該聽還是要聽,但是你就是觀照力要現前,不是叫你不要看。你說從今以後,你就買二個耳塞,把耳朵塞起來。那你不是在修《楞嚴經》,你是在入無想。這個地方的意思在「旋」,轉外境,不要被它所轉,觀照力現前。

在這個地方古德講一句話說:「若人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重點不是外境,重點也不是你內在的六識,重點是你那中間的六根,你在六根當中觀照力要現前。它這個地方「無心於外境」,就是說無心道人。你看那交光法師在講《楞嚴經》,他講一句話不錯,他說:「捨識用根」。這句話很重要,不要用你的想像,用你六根的「知」就好。所以我們遇到事情,「知道」但是不要想像,知道就好,但是不要想像;就像鏡子一樣,知道,但它走的時候心中沒有留下痕跡,「捨識用根」。

經典上有說:供養十方諸佛,你比不上供養一個無心道人。這個地方是說:十方諸佛還是一個外在的塵相,跟你有什麼關係呢?你內心當中能夠生起一種無心的觀照,這才是真實的功德。這句話有點鼓勵大家要迴光返照的意思。

迴光返照,到底是照什麼呢?就在六根當中迴光返照。(修行的處所)

寅二、別示結相

個別解釋六根生起結的相狀

(分二:卯一、約眾生世界以明妄數。卯二、約世界妄數以歷六根。)

卯一、約眾生世界以明妄數

徵 問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

眾生世界是約著有情眾生,來說明六根當中的虛妄的功能數目。

什麼叫做「眾生世界」呢?什麼是有情眾生所形成的世界呢?

佛陀先提出這個問,這個地方跟六根是有關係的

釋 名 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眾生的世界,是怎麼產生的?

「世」指的是時間相,過去、現在、未來。這當中講到這三世是遷流變化的,因為過去、現在、未來,它不是靜態,它是動態的,所以我們的時間相是動態的。你說:現在,什麼叫現在?你講現在的時候,那個相已經過去了,所以「世」是遷流相。

「界」是空間相,是指的我們所安住的方向跟位置。空間相有哪些呢?你應該當知,空間相,有十種空間,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這個叫做「界」,我們所安住的方位。過去、現在、未來,叫「世」,是種時間。方向有十,時間有三。一切眾生都是依止能緣的心,去攀緣所緣的境,心境交互的作用而產生的身心世界。所以「身中貿遷」,既有這個色身以後,我們就必須有世界的存在,這個色身就開始遷流變化,而形成時間之相。即使色身,也有前後左右的差別,以及種種的轉化變化,而成為空間相。

為什麼說,空間是變化呢?時間是變化我們很清楚,空間也是變化,你看你,這個東西本來在你的左邊,下了課以後,它變成在你的右邊,你跑來跑去的時候,這前後左右也是改來改去。所以時間相,空間相都是不斷的變化,叫做「身中貿遷」。就構成了世界相涉,所以「世」跟「界」這時間相、空間相,二者互相的涉入,而構成了一個時空的相狀。

結 示 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祇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

然而這十方世界的體性,它方位雖然有十種之多,但是它事實上比較明確的定位,世間上一般來說,只有就著東西南北,其實十個方位主要匯歸起來就是東西南北,就是我們講的前後左右。為什麼呢?因為上下二種方向是沒有決定位置的。你說:桌子在地板的上方。那桌子是上嗎?也未必啊!你就坐在桌子的上方,天空又在你的上方。所以這上下的方位是不決定的,而中間也沒有一定的處所,也沒有所謂的中間,也變來變去的。

所以在方位當中,只有東西南北這四個數目是比較明確的,所以我們空間取四,時間取三,空間的四跟時間的三,構成一個三四的相貌,或者是四三的相貌。總而言之,宛轉十二,不管三四,不管四三,都是形成一個十二的數目。這十二的數目經過「流變三疊」,經過三重的變化,就構成了一十百千。

這個古德解釋很多,但是解釋的非常非常複雜,我們根據蕅益大師解釋就很清楚。

「三疊」第一疊就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你有一個色身,你一定有過去、現在、未來,一定有一個位置,這個位置就是東西南北。那麼三四就是一十二,第一疊就構成十二數。

第二疊,蕅益大師說:在十二數當中,每一個時空都有理具十法界的相狀。這是第二疊,十二乘以十法界,就是一百二十,第二疊就一百二十。

每一個法界當中又具足了事造法界,又乘以十,一百二十再乘以十,等於一千二百。

一千二百,一十百千,它只是取一個大概,應該是準確的說是一千二百,而這個地方講一十百千是大概說。

第一疊是,三乘以四,等於十二。第二疊,每一個數又包括了理具十法界,就變一百二十。一百二十再有一個事造十法界,就一千二百。就構成我們每一個色身當中有一千二百個數目。

所以,蕅益大師說:這段經文主要的觀念講「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一念心性具足過去、現在、未來,具足整個時空相都在裡面。

佛陀講世間相、空間相,是幹什麼呢?下一段就清楚了…

卯二、約世界妄數以歷六根

前面講到世界的妄數有一千二百,來分別說明六根所具足的功能,來顯著你的圓通本根。

(分二:辰一、明性本圓融。辰二、明用分優劣)

辰一、明性本圓融 講到六根的體性是圓融

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前面的世界,它的「始,;第一疊叫做「始」,十二數;「終」是第三疊,一千二百。整個第一疊、第二疊、第三疊,這整個「始終」當中,六根的體性,其實每一個根都具足一千二百功德,都是圓滿的,都是圓通常。但是在作用上,就著娑婆世界的因緣來說,的確六根的功能有差別。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

阿難!你應該在六根當中,去選擇一個六根的功德的優劣,來當作你修行的一個所觀境。

247這個「性中圓融,用中分成優劣」,蕅益大師舉一個譬喻,他說:有六個人在夜晚中散步,六個人同時看月亮,六個人都看到月亮的全體,這個叫做「性本圓融」,每一個人都看到月亮的全體,沒有一個缺乏,六個人看月亮都得到月亮。但是因為心中的妄想不同,對月亮的解讀不同,就產生不同的想像,不同的看法,就產生六根的差別。

我們一般來說,一念心性向外發展就是六根,你所有對外的活動都要通過這六個門,這六個門其實功能不太一樣。你看我們用眼睛看東西,你很容易疲憊,所以我們〔淨土宗,〕不強調觀相念佛,因為你做不來,你看佛像看一個小時,你就完蛋了!你休息三四個小時,但是你用耳根聽,你越聽精神越好、越養神。

修行的確要選擇一個圓通的本根,因為這六根,我們娑婆世界過去的業力,它的功能,第一個它是不是周徧圓融,它功能是不是持久的確要選擇、選擇。因為我們說,我們安住的點是心性,對治煩惱在六根,但是我們也不可能同時去面對六根,那你麼怎修行?你一定要在六根當中再揀別一下,到底哪一根是你的下手處。下一課我們就詳細說明,六根當中到底哪一根才是最好修行的處所,下一堂課會講清楚。

《楞嚴經》它的道前基礎有二個重點,第一個你的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第二個你對治煩惱的處所在哪裡?比方說你今天,你睡覺的地方在哪裡?你工作的地方在哪裡?你要很清楚;你安住的地方在哪裡?你對治煩惱處的地方在哪裡?這二個點。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應住,我們前面講得很清楚了,那你這些攀緣心的煩惱,到底在哪一個地方是你下手對治的處所?

下堂課再詳細的說明。

淨業學園 61講次 講義125面

巳二、別示

248這一大科是講到「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也就是正式講到本經修學的方法。按照佛陀講經的慣例,在講正修之前,都是先講道前基礎。本經的道前基礎有二個:

第一、我們要審觀因地的發心,我們在剛開始修學佛法之前,我們要知道我們因地是依止什麼來安住的,或者說我們要了解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呢?為什麼要去審察因地發心呢?

佛陀說:我們的因地發心,跟我們最後的果地覺,是有一種相應的關係。這當中本經把因地發心,分成二大類:一個是生滅心,第二個是不生滅心。

什麼是生滅心呢?

簡單的講就是依止五蘊的果報之法而發心的。比方說你為了要成就莊嚴的色身,你為了成就美好的感受,乃至於美好的想像…等等而發心。凡是依止五蘊的果報之法而發心的,這種生滅心是不能成就不生滅的果報。

它這個地方就是要離開五蘊的果報,而安住在一種不生不滅的本性。比方說,我們剛開始在發心的時候,我們會發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會依止眾生而發心,依止佛道而發心。但是要以本經的思想來檢驗的話,這個都是依止事相。因為你看到眾生的五蘊身心很苦而發心,我們看到佛道的五蘊身心很歡樂而發心,這個都是種對立的思考,是生滅心的。

所以我們最終一定要提升到:「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眾生是我們一念心性所顯現的眾生,佛道也是我們一念心性顯現的佛道。

這個地方的意思是說:所謂的「稱性起修」,你必須要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發動你的菩薩道。印光大師常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我們整個修學的目的,只是在開顯我們自性的功德,依止一念心性而起修。

所以我們在做三皈依的第一皈依,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什麼叫「發無上心」呢?

就是發起你一念心性這不生不滅的心,這個就是「無上心」。

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一定要依止理性而發心,不能夠依止事相,因為事相是一個生滅法,不管是眾生,不管是佛道,這個都是事相。所以我們在開始的時候要把第一個因地的發心是要確認的。

第二個道前基礎,就是我們應該審詳煩惱的根本。當我們的心開始要趨向佛道的時候,趨向涅槃的時候,第一個很現實的就是對治煩惱,斷惡修善,一定是先斷惡,才能夠修善。

這個地方佛陀一再的提醒我們,你要知道煩惱的根本在哪裡,煩惱是在哪裡活動,它平常是在哪裡活動,它的處所在哪裡?按本經說,六根是對治惱最好的方法,你從六根切入,對煩惱是最好對治。為什麼呢?因為六根剛好夾在六塵跟六識的中間,它對外攀緣六塵,對內它牽動六識。所以我們講「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你說:你直接從六識對治煩惱。很難!因為煩惱一旦變成六識的時候,它的變化就很大了,只要這煩惱到了心識,它的了別功能的時候,你很難對治的。

佛陀告訴我們「捨識用根」。就是對治煩惱要搶第一時間,它還在六根的時候,它還在明了的時候,你就要對治、就要小心。我們在治病,道理也是一樣,小病的時候你就要治,煩惱開始在六根醞釀的時候,這個就是你對治的處所。這是本經一個很重要的思考。《唯識學》的對治都是到了第六意識活動以後才對治,《楞嚴經》它是認為這太慢,這樣對治煩惱太慢。

佛陀的意思是說:在整個發業潤生煩惱,是誰作誰受,是誰來造作這些的罪業,又是誰來領納這些果報。佛陀的意思是「六根」。因為它的位置特別的殊勝。對治煩惱搶第一時間,在六根的地方你就要小心。「六根門頭」因為它是通內通外,通於外面的六塵,也通於裡面的六識,所以六根等於是我們對治煩惱最好的處所。

在二個道前基礎,一個是理,一個事;理性是講到安住的問題、發心的問題;事相就講到對治的問題,它的一個處所的問題。

這個是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之前二個要注意的,第一個安住的問題,第二個是對治的問題。

巳二、別示

前面已經把對治煩惱的處所,所謂六根門頭已經確認了,那麼佛陀就必須引導我們對六根有所認識。佛陀在講經他是由麤而細,先確定六根是我們一個對治的地方。那麼六根到底是一個什麼相貌呢?佛陀以下就會詳細的說明,帶我們進入到六根的世界。

(分六:午一、明眼根相。午二、明耳根相。午三、明鼻根相。午四、明舌根相。午五、明身根相。午六、明意根相)

其實當我安住在一念心性的時候,開始修空假中三觀,這三觀所照了的所緣境,其實就在六根照了,那麼我們對六根的相貌應該有所了解。

午一、明眼根相

眼根的功德相,眼根產生的功能相狀

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眼根它有明了色塵的作用,它也能夠帶動眼識的分別。身為眼根它到底有什麼功德呢?「如眼觀見,後暗前明」,眼根它的功能是觀見一切的萬法。它在觀見萬法的過程當中,是什麼情況呢?是「後暗前明」的情況,它的後方是看不到的,前方是看得見的,它只能夠往前看,不能往後看,這是一個簡略的說明。

到底眼根在觀見萬物的時候,是什麼情況?

「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

假設萬物是在眼根的前面,那麼眼根是可以完全看得清楚的;如果這個物質是在眼根的後方,那麼就變成全暗了,就是完全看不到;前後的情況是一個是全明,一個是全暗;如果這物質是放在左右,是左右旁觀三分之二。

佛陀的意思是說:我們眼睛在看左邊是以中線為準,往左邊是一百二十度,往右邊也能夠看一百二十度,加起來變成二百四十度。所以我們整個圓周的三百六十度,眼睛看得到的範圍是二百四十度。所以總而言之,是統攝了整個圓周的三分之二的功德。

總結「統論所作,三分言功,一分無德」

我們作一個攏總的說明,眼根見物的功德是不完全的,因為它三分言功,一分無德;它只有三分之二的功德。眼根在一千二百功德當中,只佔了八百功德,佔了三分之二。

補充說明

我們剛剛講到六根是對治的地方,但是佛陀的意思是還要再揀別,因為六根太廣了。你不能說:我現在注意觀照眼根,明天觀照耳根,不可以這樣子,一定要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就好像我們在挖井,你不能今天在左邊挖一個井,後天在西邊挖一個井,再後天在南邊挖一個井,那你一輩子都挖不到水。你應該要集中所有的精神體力,在一個地方去挖,才能夠很快的挖到水。也就是說:我們在六根當中你要確定,到底你這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到底是要去觀察哪一根呢?而這一根要具足圓滿的功德,所謂的具足「圓通常」。

身為一個《楞嚴經》的所觀境,這個六根的所觀境,它的空間必須要圓通的,圓滿周徧的,不能有所欠缺。在時間上要常,它要恆常相續,不能有間斷。看這個意思,眼根是不具足這種圓通常的效果,所以眼根在本經當中是不列入一個所觀境,把眼根給放棄掉。

我們的煩惱是在六根活動,但是你只要把一根的煩惱消滅了,它這煩惱是相通的,你把耳根的煩惱消滅了,其它根的煩惱也就消滅,所以你只要對治一根的煩惱就好。

午二、明耳根相。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耳根的功能是周徧圓滿的。怎麼知道呢?這以下提出三點:

「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剛好配圓通常。

耳根在聽聞的過程當是圓的,因為它對整個十方而來的聲音,都能夠同時的聽聞而沒有遺漏。你看!從東邊來的音聲,從西邊來的音聲,任何方向來的音聲,我們都能夠同時的聽聞沒有任何遺漏。所以耳根在聽聞的過程當中,具足一個「圓」的功能。

「動若邇遙」這是講「通」,遠近皆聞。前面是講方向,這裡講距離。

我們聽的功能,聲音雖然有遠近的差別,有的比較近,有的比較遠,但是耳根都能夠聽得清清楚楚,不管近,不管遠都能無障礙,這叫做「通」。

「靜無邊際」,前面二個是約著動態的聲音來說,這以下是約著靜態的無聲。

比方說:我們在靜態無聲當中,我們可以聽到無邊無際寂靜的聲音,而且是相續沒有間斷的。這個地方講「常」,恆常相續,一切實有。

(總結)當知耳根圓滿具足一千二百功德。

在整個六根當中,最殊勝的有二個,一個是耳根,一個是意根。這二個怎麼差別,我們再說明。

從耳根的角度,第一個、它空間上是沒有障礙,「圓通」,不管東西南北,不管遠近,它都能夠清楚的聽了。第二個、它時間能夠恆常相續,耳根的功能它不間斷、它不休息。

印光大師文鈔說:我們為什要用耳朵來聽佛號聲,我們為什麼不用眼睛來看佛像?因為你眼睛看佛像,你是沒辦法相續,你看一個小時就很累、很累。眼根的功能不是一個很好的根,但是耳根的功能它特別強,它不用休息的。你看我們身根動一、二個小時就很累,耳根你從白天聽到晚上…印光大師說:不但攝心又特別養神。耳根用十幾個小時你不會累,它這個根很奇怪,它不疲憊。

所以身為一個耳根,它能夠在我們的所觀境,你不斷的去觀它的時候,它能夠產生相續;相續的意思,就是容易成就三昧,「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它有這種常的功能。當然可以看得出來耳根…當然這個是約著娑婆世界,其他世界我們就不談。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的確是一個很好用的,要返妄歸真這耳根它具足「圓通常」。第二個、耳根的功德相是圓滿。

午三、明鼻根相。

如鼻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

鼻根的功能是什麼呢?是齅聞,它能夠齅聞種種的香塵,它在齅聞過程當中,是通於出息跟入息,所以它是有出有入。「出者取香,入者聞香」,當它出的時候是取香的所緣境,當它吸進來的時候就開始聞香。這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而闕中交」,「中交」是說它在出息跟入息中間有一個暫停的時間,而在暫停當中它就不能產生齅聞的功能,它的功能要暫停一下。所以我們考驗鼻根的功能是三分闕一,只有得到三分之二,因為它在進出的時候中間的地方有休息,所以只有三分之二,八百功德。

身為鼻根它的功能不能相續,所以三昧難成。

你如果以鼻根來當所觀境,一天到晚在那邊等煩惱,等了半天,你很難成就,因為你的所觀境找錯了。它後面會說,你找錯了所觀境,是日劫相倍。同樣的用功,你煩惱對治的處所錯誤,你修一劫的時間,人家修一天跟你功德一樣,所以選擇一個圓通的本根是相當重要的。

午四、明舌根相。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舌根的功能,這個地方講到宣揚,它能夠做種種的宣說跟揚化。它宣說什麼事情呢?「盡諸世間出世間智」,它能夠窮盡的表達一切世間的智慧,所謂世俗諦的智慧,講一切善惡因果的道理;以及整個出世間的智慧,這講到勝義諦,講到不生不滅,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它在宣揚的過程當中,「言有方分,理無窮盡」,雖然在言詞的表達上是有時間限制的,比方說,我們一堂課是四十五分鐘,乃至於九十分鐘,時間到了就要下課,但是它所詮釋的道理卻是無窮無盡。我們順著這個道理去思惟,我們就能夠得到無窮無盡的道在心中生起,所以這舌根的宣揚,是具足一千二百個。

這經文它的意思,我們從表面上看好像舌根的功德是很不錯啊!一千二百功德。但是你看蕅益大師的註解你就知道,他說:舌根的功能其實是有二種:一者知味,二者宣揚。那我們一般也不可能經常宣揚,他說:知味是粗劣的,宣揚是殊勝。這個但舉宣揚,而沒有列出知味。這個地方只是藉著宣揚這一部份,但我們的日常生活舌根是用來辨別滋味,所以它的功能又變得比較粗劣。

午五、明身根相。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身根就是我們的身體,身根有什麼功能呢?它能夠覺知一切冷熱色法的觸塵,它在整個覺知的功能當中是「識於違順」,它能夠在當中去了知,是如意跟不如意的境界。比方說,如果在夏天,我們身體接觸到太陽,我們就知道這是違背的不如意的境;但是如要是在冬天遇到太陽,我們就覺得太陽是如意的,是一個順的境,身根它能夠產生違順的判斷。「合時能覺,離中不知」,它在整個覺知的功能當中,當觸塵跟身根要相合的時候,它就能夠產生覺知違順的功能;但「離中不知」,如果觸塵跟身根是相分離的時候,這身根就不能產生覺知,它一定要合在一起,所以它的功能是「離一合雙」。

什麼叫「離一合雙」呢?「離一」是當外境跟身體分開的時候,這叫做「離」,這種離是一種情況,這種功能就不能顯現;當外境跟身根相離的時候,這樣的一種情況,它的覺知功能就喪失掉,它沒辦法判斷。「合雙」外境跟身根相合的時候,它能夠產生二種判斷,它能夠判斷它是順的境,或者是違的境,合起來的時候它能夠判斷,順違二種差別的境界。所以在整個身根功能當中,它是三分闕一,因為它離的時候不知,但是合起來的時候知道二個,知道順、知道違,所以它具足三分之二的八百功德。也就是說,身根的功能也不具足,也不能當作空假中三觀的所緣境。

午六、明意根相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意根是什麼功德呢?「默容」因為內心是不能講話的,它能夠默默的去容納一切善惡的諸法。比方說,我們看到一個人或一個事,我們嘴巴並沒有說話,但心中對這一切法,卻能夠產生了了分明,這個就是一種「默容」;它能夠默默的去容納,去了知一切善惡之法。它所了知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法呢?這當中包括了十方(約空間)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約時間),一切世間出世法,它能夠了知世間的這些雜染諸法,也能夠了解世間的清淨之法,這是約法來說。唯聖與凡(約人),我們也可以去了解聖人種種的功德相,也能夠了解到凡夫的種種果報之法。總而言之,整個十法界的染淨諸法,依正二報,都能夠包容在一念心中,而窮盡一切的諸法沒有欠缺,所以意根是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249這個地方的「意根」主要的還是第六意識,我們撇開本經的內涵不談,幾乎佛陀在所有的大乘經典,讚嘆的就是第六意識。印光法師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所以一切法是從它發動出來,所以一切法還是回歸到這一念心。

《天台宗》它在修止觀的時候,它的空假中三觀,其實它主要觀現前念心性,就是這個第六意識。它的理由是什麼?他認為觀第六意識有很多好處,因為它能夠通前通後,通上通下。

我們解釋一下:

《天台宗》認為法有上下的差別,佛法界是很殊勝,佛的功德法界;六凡法界是很廣大,各有各的因緣,有些人造什麼業到什麼果報去。佛法界很高,眾生法界很廣,你怎麼辦呢?

《天台宗》說:在佛法界跟眾生法界當中,有一個貫穿佛法界跟眾生法界,就是心法,因為通於佛、通於法、通於眾生;因為你一念迷它就眾生法界,你一念的悟就是佛法界,所以在空間上你觀一念心,你就知道你跟什麼法界相應,通上通下。

通左通右就是講時間,我們生命有過去現在未來,你怎麼知道前生的你是怎麼回事?

其實前生的你它就保存在你一念心中,我們講所以走過的路,都有留下痕跡。我們這一念心是怎麼來的?

從《唯識》的角度就是熏習、累積嘛!就是過去、過去、過去…,有很多、很多的過去,就累積成現在「諸法因緣生」,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你過去經歷了很多事情,造了很多事情,全部累積起來,就是你這一念心。

你說:誒!為什麼我看到佛就想拜?事出必有因,你以前有拜過。所以我們內心的功能都是由於你過去的造作累積下來,所以你了解你過去,欲知前世因,你觀察你這一念心,哦!前生大概哪一方面的業造得特別多,你大概清楚。

了解前生看你的一心,因為你這一念心經歷過前生,它去過前生嘛!我們從前生跑到今生的時候,色身是死掉了,但是心識是通過來的,心識是沒有所謂的死亡,它能夠超越死亡。

所以《天台宗》說:你觀這一念心,你可以知道你的過去,你看你的想法,你也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你也可以知道你的未來。所以它通左通右,觀這一念心可以知道過去、現在、未來,可以知道佛法界,可以知道眾生法界。

所以《天台宗》安立了現前一念心性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就在一念心中。他說這麼多法你一輩子學不完,佛法界太高,眾生法界太廣,過去不可知,未來還沒有出現,但是你掌握你這一念心,全部都知道。

那這樣子講的話,為什麼本經不以一念心性為所觀境?這地方執得我探討,我們說明一下:

其實六根當中,從娑婆世界的眾生來說,耳根跟意根二根都特別好,但這二個有所不同。你看《楞嚴經》它是以耳根為入門,《法華經》它就不同了,《法華經》的稱性起修,它是以第六意識,它不講耳根。也就是說《楞嚴經》的重點在於攝用歸體,把心帶回家,它的重點在從假入空,返妄歸真。當我們的心從生滅的心到不生滅的心的過程,從耳根這個門進去,是最容易進去的;但是當我們心要出來的時候,要稱性起修,廣學方便的時候,那你要從意根出來,從耳根進去從意根出來。《天台宗》它講到成佛的方便,它是從第六意識出動。

所以我們這一念心性,跟外在的宇宙萬法是二個門,是從耳根入門,從意根出門。你看你要行菩薩道,你很難從耳根行菩薩道,但是你要專注,耳根特別容易專注。你看我只要聽一個聲音,所有的東西我都不會在乎,你聽一個法師說法,你眼睛大概就不會看東西了,第六意識也不會想東西,就是耳根它容易攝心;你聽到一個音樂,聽到一個聲音,你就很容易被它吸引,然後其它根的功能就自然慢慢凋零。耳根的功能就是這樣子,它很容易把心攝住。所以從「破妄顯真」的角度,耳根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從「積功累德」的角度,第六意根扮演殊勝的角色。這就是為什麼在《楞嚴經》取耳根為圓通的本根,但到《法華會上》它是以一念心性為所觀境。因為《楞嚴經》偏重在從假入空,《法華經》偏重在從空出假,它們二個目標不一樣。這一點大家要好好的去體會。

總而言之,佛陀講出六根的差別功德,他是有用意的。它的正式用意在下一段,佛陀會講出來…

丑二、正勸詳擇降伏合知解喻

佛陀講六根的功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以下正式的勸勉我們,有志於修學《首楞嚴王三昧》之前,你要詳細的去揀擇「圓通本根」,來降伏我們的煩惱根本,來合「知解」的譬喻。前面佛陀說:六根門頭當中打了結,你要解開之前,你要知道怎麼解開,從哪裡解開最快。你說:這繩子打了六個結。它這個結很奇怪,你打開一個結,其它五個結都打開。問題是先從哪裡下手呢?這個就是佛陀要告訴我們的,你要找到一個「圓通本根」。

(分二:寅一、勸簡略明。寅二、因疑廣示)

寅一、勸簡略明

先作一個簡略的說明,來勸勉我們要揀別六根的差別功德。你應該要揀別,不能隨便選擇,要智慧揀別。

較量功德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正式較量六根的功德) 佛陀先講出一個修學的目標:

從本經的角度,我們現今希望要逆轉生死的欲流,因為我們的六根向外攀緣是我們習慣性的動作,攀緣色聲香味觸法,造了很多貪瞋癡的慾望,這個叫作「順流」,隨順我們的心情。現在要逆轉,逆轉就等於是「返窮流根」,「返」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窮」就是窮盡流根;「流根」就是一切煩惱的根源。而到達內心真如不生不滅的理諦。

補充說明

選擇六根它的先決條件是在「逆生死流」,而到不生滅地,是以這個角度來選擇。不是要你從空出假,廣度眾生,積集資糧,不是這個角度,是返妄歸真的角度,先按定這個目標。

所以我們應當去考驗在此等六受用根,六根為什麼叫「六受用根」?因為六根它有受用六塵的受用。到底這當中怎麼判斷六根,有三個條件:第一、合離,二、深淺,三、圓通不圓通。

「合離」是六根在了別六塵的過程當中,是有「合中知」跟「離中知」的差別;「合」外境跟六根要相合,才能夠產生了別;比方說鼻根,比方說舌根,比方說身根;鼻舌身三根是要合中知。外境要跟身根相合,才能夠產生了知,所以這障緣比較多,因緣比較難具足,鼻舌身三根要捨棄,因為它是「合」所以難修,有因緣具足的時間少。「離中知」是眼根、耳根跟意根,眼耳意三根是離中知,所以它因緣具足的時間多,所以容易修學。首先就去除了鼻舌身三根,先把這三根去掉,再慢慢揀別進去。

二、深淺的問題,在眼根跟耳根、意根當中,這個「深」就是深隱難修,它很難了解,你很難掌控。比方說意根,第六意識變化很厲害,你昨天明明是這樣想,今天又改變,變來變去的。所以從「返妄歸真,逆生死流」的角度,你難掌控它,所以這個就很難修,因為它變化性太強。反過來,眼跟根耳根它沒有什麼變化,它昨天是這樣,今天也是這樣,淺顯易修,它比較淺,變化性比較沒那麼多,容易掌控。所以從深淺這二個角度來判定,又揀別了意根,因為它深隱難修把意根揀掉,就剩下眼根跟耳根。眼耳二根最後再選擇,「誰為圓通,誰不圓通?」在眼根跟耳根的功能中,哪一個是圓通常的,哪一個是不圓通常?我們知道,第一個、眼根你後面看不到,所以你空間上有障礙,你看到前面,看到左右二邊,看不到後面;第二個、你眼根也不能常常用它,你常常用它,它眼睛會疲憊,時間會中斷。但是耳根就沒有這個問題,耳根三百六十度,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你白天用它來聽佛號,晚上用它來聽佛號完全沒有障礙,不會疲憊。所以從圓通跟不圓通的角度,耳根就變成了在逆生死流的角度是最好的,它是經過合離,經過淺深,經過圓通跟不圓通,三個角度來判定,耳根最殊勝。

假若我們在六根的合離、淺深、圓通跟不圓通的角度來判定,而選擇圓通的本根,依止圓通本根來當做我們的所觀境,來生起空假中三觀,來逆轉無始的「織妄業流」;「織」是所有煩惱都是由妄心跟妄境,所編織而成,色心二法的和合。如果能夠遵循圓通本根來起修,跟遵循不圓通的根來起修,是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功德,超過人家修一劫,事相上還是有差別。

揀擇圓通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

前面是選擇六根的判定方法,合離、淺深、圓通不圓通聊出來,這以下,佛陀要我們正式去選擇。

佛陀說:我已經完備的顯示六根湛然的理性,六根之性都是圓滿的,講到理性都是圓滿的。但是講到事相,它的本所功德,那就差別了。差別的相貌、數量正如前段經文所宣說的,在修《首楞嚴王三昧》我們應該好好的去揀擇「可入者」,修行的下手處所,你選擇了下手處所,我再告訴你要怎麼去修。

你要跟賊打仗,到底我們是在哪裡打仗,先把處所找好,再來準備工具。因為你這個處所選得對不對,你選擇對,你會很輕鬆又很愉快,效果又很好;你處所選錯了,你修了半天,你很難進步。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說:先把處所找出來,我再告訴你怎麼修行。

入一解六 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如果就著十方如來在因地起修的時候,十方如來在因地起修都是成就初地以上,成就自在的智慧,也就是證得了我空法空的真如,至少是圓教初住以上。所以他法法圓融,在十八界當中也不一定要六根,他選擇六塵也可以,選擇六識也可以啊!在十八界當中,每一個法都可以當作下手處,就能夠成就圓滿無上菩提,這當中沒有所謂優劣的差別。因為初地以上的菩薩,已經證得法空一部分的功德。但是阿難尊者跟我們凡夫不同,我們生死凡夫還沒有入圓教初住以上,我們根機是下劣的,我們法執猶在,未能成就圓滿自在二空的智慧。所以我們就必須要去了解,佛陀也必須要去宣揚六根的差別,使令我們在六根當中,去選擇圓通本根,去一門深入,只要在一根當中迴光返照,破除虛妄,那麼其它的六根都能夠圓滿清淨。六根是有相通性的,你一根把煩惱破壞了,其它五根的煩惱都破壞。

淨業學園 62講次 講義127面

我們這一科講到「丑二、正勸詳擇降伏合知解喻」

佛陀前面是講到六根的差別功德,到這一科就要我們修學者,要很詳細的去揀擇,六根的這些差別功德,來選擇一個圓通本根,也就是我們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一個所觀境。為什麼要選擇所觀境呢?在這一段寅一的勸解略明當中,他就提出了二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就是你六根的修學,一定要一門深入,所謂的「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雖然煩惱是普遍在六根活動,但是你不可能同時去攀緣六根,你這樣子最後一定被煩惱打敗,因為你的心力分散。蕅益大師講出一個譬喻說:「譬如掘井,深造自得」,你看你口渴你要挖井,你不可能同時挖六個洞,你挖六個洞你一輩子也挖不到水,你要把所有的精神體力統一的挖一個洞,那你才能夠得到水。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集中,我們在有限的生命當中,去集中在一個所觀境,你才能夠深造而自得,所以你必要選擇一個圓通本根。因為你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你一定要找一個根一門深入。

第二個、你選擇一個圓通本根,跟沒有選擇一個圓通本根,是差很多的效果,自劫相倍。在事相上,法門的確有高劣的差別,你看佛陀把法門比喻作「乘」,你說你從這邊到台北去,你坐汽車跟騎腳踏車,肯定是不一樣,法門的確有它契機性的差別。你選擇一個契理契機的法門,的確能夠使令我們很容易上手,所以你非選擇不可。六根的理性是相通的,但六根的事相的確要揀別。這是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的二個理由。

而我們應該怎選擇呢?佛陀告訴我們三個方法:一、合離,二、淺深,三、圓通跟不圓通。那要照這樣選擇下來,當然就剩下耳根圓通。因為正如印光大師說的:耳根它容易攝心。六根當中我們對於音樂、對於聲音最容易產生專注,我們眼睛本來在看一個東西,突然有聲音,我們很容易被聲音牽著走,因為聲音對我們影響太大;我們只要聽著聲音,我們其它的根都可以放下,很自然的放下,它的主導性特別強,所以用耳根來運作是最容易攝心。第二個、印光大師強調,它特別養神,它沒有疲憊的感覺。它能夠讓你白天去聽佛號,晚上也聽佛號,它就沒有疲憊厭煩的感覺,不像你用第六意識,用久了你就厭煩、會疲憊。所以在我們由業力所招感的六根當中,耳根的確扮演一個非常好的門,一個下手處。

在這一段佛陀是做一個簡略的說明,也等於有一種勸勉我們去好好選擇的意思。

寅二、因疑廣示

阿難尊者聽到佛陀在講到前面這一段開示以後,他產生了三種疑惑,這時候佛陀就根據阿難尊者的疑惑來廣泛的開示,來破除他的疑惑。

(分二:卯一、疑請。卯二、廣示)阿難尊者因為心中有疑,來請示佛陀。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阿難尊者白告佛陀說:「世尊!為什麼在六根門頭當中,我們產生迴光返照,只要深入其中的一根,把這一根的妄想破壞了,而恢復到清淨,就能夠使令所有的六根都能夠得到清淨;為什麼一根清淨,六根都清淨呢?」

這個地方表面上提出這個問題,但是古德他說:其實阿難尊者的問,它有三層涵義(從後面佛陀的回答可以看得出來):第一、就是經文所表達的,為什麼深入一根的觀照,能夠使令六根清淨。第二、如何一門深入,如何正確的一門深入。第三、當我們一門深入以後,應該怎麼來做一個下手,第一步要怎麼做;當我們選擇圓通本根以後,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做,才能夠破壞六根裡面虛妄的力量,他提出了三點。這以下就是根據阿難尊者的疑請,佛陀以下做了種種廣泛的開示,有關六根的相互關係。

卯二、廣示

佛陀就因為阿難尊者的祈請,而廣泛的開示它的內涵。

(分二:辰一、約研破總示。辰二、約行相別示)

辰一、約研破總示 「研」就是研究六根的煩惱相貌;「破」就是談到它破除的方法。先研究它的煩惱相貌再破除,來作一個攏總的指示

(分三:巳一、就法研破。巳二、借喻顯理。巳三、以法合喻)

巳一、就法研破

「法」指的是阿難尊者它自己所證得之法(阿難尊者當然是證得初果,約著初果的法來研破)

情執尚深

我執未盡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

這地方是說明,身為一個阿難尊者,你為什麼要選擇六根?

佛告阿難:「你現在已經證得小乘見道位的初果,初果當然就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對於六塵麤的分別已經不生起了。因為他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所以他能夠滅除三界的有情眾生當中的一個見所斷惑,三界的見惑已經斷除了,也證得了無我的真理。但是具生微細的我執還是存在的,所以仍然沒有完全了知,在六根當中所累積無始以來這種虛妄的習氣。這個就是所謂思惑,而這思惑要慢慢從修道位,才能夠慢慢的斷除。因為他的我執未盡,破了分別我執,具生我執還在。

法執全在 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齊頭數?

更何況在六根當中那微細的生住異滅;我們煩惱有四種相貌,生住異滅,這種種產生的分齊頭數,包括我們講「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一念的妄動,產生三細六粗,這種種的差別相,那更難掌控。

佛陀訶責阿難尊者法執猶在,就是說:為什麼要選擇六根呢?因為我們的確有法執,有法執的話,每一個根對我們的效果的確不同,因為我們不能夠法法自在,所以凡位的眾生的確要選擇六根,這個在事相上你必須要揀別。

以下佛陀將六根的關係,詳細的說明

一六之義

徵 問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

你現在姑且去觀察,你現前身心世界的六根門頭,到底是一還是六?一的話是完全相同,如果是一的話那你選擇哪一根都一樣。若你選擇六,六根完全不同,六根完全不同那就糟糕啦!六根完全不同,那你斷了耳根的煩惱,你還得去斷眼根的煩惱,還要斷意根的煩惱,因為六根完全不同。所以到底它是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這個要揀別出來。

非 一 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

阿難!假設六根的功德是完全相同的,那麼你耳朵為什麼不見東西呢?眼睛為什麼不能去聽聲音呢?頭部為什麼不能走路呢?雙腳為什麼不能說話呢?可見六根的作用,的確有它個別獨立的體性,既然有它個別獨立的體性,那當然要再揀別,因為它非一。

非 六 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它也不是完全的六,也不是完全不同。

說:假設六根是決定成六,是個個不同,那個個不同就糟糕了!六根是完全獨立,那我們修行就要修六次,耳根圓通修完還要修眼跟圓通乃至於意根圓通法門,因為它完全獨立,所以它不能說是完全不同。比方說,我們在《楞嚴》法會當中,佛陀為汝等眾生來宣揚《首楞嚴王大定》的微妙法門,那阿難尊者,你是用六根當中的哪一根來領受佛陀的法音呢?」阿難說:「我是用耳根來聽聞佛陀的法音。」佛陀說:「你用耳根來聽聞佛陀的法音,那跟你的身口二根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你耳根聽了法音以後,你會用嘴巴來問問題,身體會很恭敬的起來跟佛陀頂禮呢?因為你是用耳根聽,就算你感動,你有很多的感覺、想法也應該是在耳根裡面活動,怎會跑到身根,跑到口業去呢?因為你那個聲音是從耳朵進去的,怎麼到最後嘴巴也開始動作了,身體也開始動作了?可見得六根的確是有它相通之處。

所以說:聲音是從耳根進去,但是它表達出來卻是身口意六根的活動,所以你不能夠說,六根是完全獨立的。

結 示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六根的相互關係這以下作一個總結,它是非一終六,非六終一;從功能上來說它不是一而是六(終就是畢竟)它畢竟是六,因為用中相背,在作用的確是有它的差別。但是從體性上來說,它卻一而不是六,因為它性中相知。所以我們終究不能說,六根它決定是一,或決定是六。阿難當知!這六根它非一,因為它用中相背;非六,因為它性中相知。

這六根是怎麼來呢?是我們無始劫來因顛倒的妄想,而淪落於生死,所以把這種圓滿湛然不動的清淨本性,而虛妄產生一六的差別。我們講「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雖然阿難尊者證得須陀洹果,已經能夠六銷,對六塵不再生起麤的分別,所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但是猶未亡一;對六根門頭當中,這妄想的結使,還沒有真正的消除,還沒有回歸到一念心性。

250六根是一是六,我們這樣講:

六根它有二個方向,它向外的時候變成六;你看,六根向外動的時候真的是六,因為你的耳朵真的只有能夠聽,眼根只能夠看。所以當六根是向外活動的時候變成六,但是當六根向內迴光返照的時候它又變成一,因為六根到最後回歸的就是一念心性。就構成了「性中相知,用中相背」。

所以當眼根它迴光返照的時候變成「見性」,耳根變成「聞性」,這二個是完全一樣,見性跟聞性,是完全一樣。所以向內的時候就找到共同點了,向外的時候就產生差別相,這是所謂的「用中相背,性中相知」。

這是說明整個六根的相互關係,這以下佛陀講出一個現實的譬喻,來開顯六根非一非六,即一即六的深妙道理。

巳二、借喻顯理。 講義128

從一成六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

比方說太虛空,太虛空就比喻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它當然是所謂的「一」;但是你在同相的太虛空當中,摻雜很多不同的器具,你放了一個圓形的器具,或者放了一個方形的器具,因為器具的形狀不同,就產生不同的虛空,叫作「異空」。你放了一個圓形的器具,就產生一個圓形的虛空,你放方形的器具,就產生方形的虛空。

六根因為一念妄動以後,在作用上產生不同的作用。

除六說一 除器觀空,說空為一。

前面是講到,六根往外去攀緣的作用產生「異空」,這以下當我們把這些大小方圓的器具把它除掉,迴光返照去單獨的去觀察太虛空,其實虛空又恢復它的本來面目,又變成一。

法體如如 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

從太虛空的角度,它又怎麼讓你切割成同或不同?更何況是一或者不是一?

虛空是一樣,但是擺了不同的器具,就產生不同的差別。

六根你的確要很好的掌控,因為你未來在整個修行當中,你整個觀照的活動都在六根。就像佛陀說的,你要打開結之前,你要知道這結是結在哪裡,你了解你的問題點,你才能夠真實的去觀照。

我講一個小故事,大家體會一下:小老鼠的故事

說:有一隻小老鼠牠很怕,牠看到什麼都怕,牠看人也怕,看到小狗也怕,所以牠就覺得老是這樣的怕,也不是辦法,牠要學牠的膽量。牠就想這宇宙間誰是有最強大勢力的,牠就想,哦!天空是最有強大勢力的。牠就跟天空學習,牠去找天空的時候,天空說你不能跟我學習,我也是怕!你怕什麼呢?我怕烏雲,烏雲能遮蔽天日,烏雲一來,就把我給遮住了,我是怕烏雲的。小老鼠說:烏雲很厲害,那我應該跟烏雲學習。就跑去跟烏雲說:我是很怕,你能教我怎麼樣能夠不怕。烏雲說:我也很怕的,我很怕風,風一吹的時候霧消雲散,你看風一來的時候,我就被吹走了。小老鼠看到風很厲害,就趕快跑去向風學習說:風啊!你能夠告訴我怎麼樣讓我不害怕。風說:我也是很怕,因為我很怕牆壁,前面有一道牆壁的時候,就把我給擋住了。那麼小老鼠就去找牆壁說:牆壁啊!你真的是很厲害,風已經很厲害了,你把風這麼一檔就擋住了。牆壁說:我也是很怕,我很怕小老鼠,你在牆角上給我挖幾個洞,我哪一天就「啪」整個垮下來了。小老鼠說:那我是最厲害的。

它的意思是說:因為小老鼠的心剛開始是向外攀緣,向外攀緣的時候產生了很多的障礙,六根就很多障礙,但是小老鼠迴光返照的時候,回歸到牠的一念心性的時候,牠就找到了自性。其實六根的道理也是這樣,你去向外攀緣你就受到這器具的影響,這是方形的器具,這是圓形的器具;但是你迴光返照,把器具拿走以後,其實就是虛空。

六根它就是二個方向,一個向外,一個向內,當你要向外攀緣,那你就是障礙重重,當你一迴光返照,你就覺得你功德具足,這六根是很妙的。

巳三、以法合喻

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六受用根到底是一還是六,它的道理就跟前面太虛空跟群器的道理是一樣,你說它是六也對,是一也對。

辰二、約行相別示

約著六根的差別形相,來個別的解釋

(分二:巳一、明從真起妄六用偏局。巳二、明返妄歸真六根互用)

巳一、明從真起妄六用偏局

凡夫因為迷真而起妄,使令六根的作用就偏局某一種範圍,比如眼根只能夠攀緣色塵,耳根只能攀緣聲塵…

(分二:午一、別示生起之由。午二、總結偏局之相)

午一、別示生起之由 個別解釋凡夫六根生起的緣由當中又分六段

(分六:末一、示眼根結相。末二、示耳根結相。末三、示鼻根結相。末四、示舌根結相。末五、示身根結相。末六、示意根結相。)

末一、示眼根結相

這地方就很重要,因為我們知道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空假中三觀,是在六根活動。那麼六根裡面到底有什麼內涵,你要清楚。我們一般講六根、六根,其實根當中有三個東西:一、見精、聞精、意精、見聞嗅嘗覺知的知精,六根的精;二、勝義根;三、浮塵根。你要了解它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暎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每一段經文都分成三段:第一、見精,二、勝義根,三、浮塵根。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到這個地方形成的見精。

見精是怎麼形成呢?就是由光明跟黑暗二種形狀相互的顯發,相互的對比;也就是眾生的心性本來是一念心性,但是一念妄動以後把妙明的真空,變成晦昧的頑空,就好像日被雲所遮一樣,就構成個明暗的相狀,一個晦昧的相狀。而這晦昧的相狀它又產生「於妙圓中黏湛發見」這種晦昧的明暗;「晦昧的明暗」是說它暗它又不是全暗,說它是明也不是全明,一種明暗摻雜的相狀,好像太陽被雲遮住,那種若明若暗的相狀。這種明暗摻雜的相狀,它會相黏於我們一念心性,而產生的一種見精的功能;一念妄動以後產生第八識的見分。這地方是講「由境牽心」但這個「境」是很微細的,阿賴耶識那個三細的境,就產生了見精(心法)。

見精暎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 勝義根的形成。

見精相對(暎)色塵,攬取色塵而成為勝義的眼根,而勝義的眼根名之為清淨的四大。勝義眼根是見精跟色塵所成的;而這色塵是很微細的,眼睛所不能見的叫清淨的四大,這個叫勝義根。

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因名眼體就產生了浮塵根;「因」依止。依止清淨四大的勝義根,以它為自體,而產生了浮塵根。

「浮塵根」海公說:勝義根就像一個模型,把色法灌進去,就變成了浮塵根。浮塵根是從勝義根作自體,因為有勝義根的關係,依止勝義根為自體,而產生一個像蒲萄朵的浮塵根。當浮塵根產生以後,我們這明了的見精就依止浮塵根跟勝義根,就開始流逸奔色。

「浮塵根」的結構是四塵,色香味觸,四塵所成。依止浮塵根就到處的攀緣色塵,然後就循色流轉,奔騰於色塵當中。從此以後我們眼根就不能超越色塵。

每一個根它打了三個結:一、見精,二、勝義根,三、浮塵根。我們今天的關鍵在勝義根,勝義根它往內是見精,再往外一層就是浮塵根。(這個地方要清楚)

末二、示耳根結相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暎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由於外在動靜的聲塵的一種相互的擊發,假設以動來擊靜,這靜相就消失而生動相,如果是以靜來擊動,動相消失而生靜相。動靜二相互相的擊發,就在一念妙覺圓滿的心中,而相黏一念心性而產生了聞精;元一精明,分成了六和合,產生見聞嗅嘗覺知,第八識的見分產生了,這時候是「精」還沒有色法。

聽精暎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 勝義根的形成。

由於聽精相對於聲塵,把聲音就收攝成勝義的耳根,這勝義的耳根它名為微細的清淨的四大。

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依止勝義耳根為自體,又產生,如新卷葉,好像新生的樹葉還帶著卷;那麼這浮根四塵是由,色香味觸,四塵所成。而我們的聽精就依止勝義耳根,乃至於浮塵根,就像瀑布一樣攀緣於外在的聲塵,從此以後我們的耳根就不能超越聲塵。

這是耳根它形成的過程。

末三、示鼻根結相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齅;齅精暎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鼻根的打結相狀也是三種,第一個由通塞;「通」是暢通,「塞」 阻塞。暢通跟阻塞二種相狀來互相的顯發,因為它是通它就不是塞,塞就不是通;在一念心性當中,由通塞二種相狀相黏於一念心性,而產生了齅精。此齅精再相對香塵,就領納香塵而轉成了勝義的鼻根;這勝義鼻根它的組織結構是一種清淨四大所成。我們再依止清淨的勝義的鼻根為自體,又轉成了浮塵根;浮塵根就像雙垂爪,二個爪下垂的相狀,它的結構是浮根四塵,色香味觸所成。由此齅精就根據勝義根跟浮塵根二根就攀緣於香塵,而奔騰於香塵之中,從此齅精就再也不能離開香塵。

末四、示舌根結相

由恬變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暎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恬」是我們舌根不動的時候,叫恬,舌根不動的時候是平淡無味;「變」是我們舌根轉動的時候,就有酸甜苦辣的滋味產生。由恬變二種滋味,互相的對比,在於一念心性當中它就相黏於一念心性,而產生的嘗精;而這個嘗精相對於味塵,就絞味成根;「絞」就是彼此絞在一起,色心二法分不開,絞在一起,就轉成勝義的舌根;而這勝義舌根的組織結構,是一種微細的清淨四大。然後再依止這微細清淨的勝義根,再轉成較粗淺的浮塵根,就像初偃月,月初半圓的形狀,浮根四塵流逸奔味。我們就跟著勝義根、浮塵根奔馳在滋味當中,從此再也離不開滋味。

末五、示身根結相。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暎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ㄙㄤˇ),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身根是怎麼產生,為什麼會有根呢?「離合」的,「離」是分離,觸塵跟身根分離的情況;「合」,觸塵跟身根相合。由這二種互相的交接,在一念心中因離合二種相狀相黏一念心性,而產生了覺精。而這個覺精相對於離合二種觸塵,再摶取這個觸塵,而成勝義身根,這時候的勝義身根,它的組織結構是一個清淨微細的四大,依止這清淨微細勝義身根,再轉成比較粗淺的浮塵身根,它形狀像腰骨顙;「腰骨顙」這中國沒有印度才有,中間很小二邊比較大。腰骨顙的結構是浮根四塵,色香味觸所成。覺精就依止勝義身根跟浮塵根,就流逸奔馳於觸塵當中,就從此再也離不開觸塵。

末六、示意根結相。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暎味,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由「生滅」,這意根所對的是法塵,「生」是生法塵,當我們心中有種種想像的時候,叫「生法塵」。「滅」滅法塵,當我們心中的想像消失的時候叫「滅法塵」,就是沒有想像的時候。由生滅二種法塵的相續,由生而滅,由滅而生,這二種輾轉相續。所以由這生滅二種的法塵就相黏一念心性,而成就了一個知精,再依止知精相對於生滅的法塵,而攬取這個法塵,轉成勝義的意根;這意根是種清淨微細的四大所成,再依止清淨微細勝義的意根的功能,而產生種種的思量,它在思量的時候就如幽室見,在黑暗中見種種物,似見不見。比喻意根在思惟法塵的時候,是似有似無,似見非見的狀態。再依止勝義根就轉成浮塵根;意根的浮塵根就是肉團心,我們說的心臟。就奔馳在生滅的二種法塵,意根就再也離不開法塵。

佛陀講六根的打結之相,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開始進入到六根,要把這個結解開來。那你就注意哦!這個結是怎麼解的。以耳根來說,它有聞精、勝義根跟浮塵根,它的關鍵在勝義根,「勝義根」它的結構是由於色塵的牽動而有的,由境牽心,再由心起境。所以它的意思是說:勝義根是色心的和合體,所以它每一個勝義根都具足了五蘊的混濁,色受想行識,因為它的結構就是色心的和合。

佛陀講這打結的意思是說:我們現在是這樣子的一個相貌,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是從什麼地方而來,為什麼會轉成這樣一個勝義根。你才能夠迴光返照,你現在要迴光返照,要就路還家之前,你要知道我們是怎麼來的,而後你再逆向操作,你就可以回去了。我們來從勝義根的角度是先有識,識蘊、行蘊、想蘊、受蘊再來色蘊,是由細到麤;而我們回去是先破色蘊、破受、再破想;再破行、再破識。來的時候是由細到麤,而你現回去就要反方向,就由麤到細。就像五塵一樣,它出來是從識蘊出來,一念的妄動產生八識的見分,而受產生感受想法,最後變成色蘊,但你回過去要逆向操作。

我們要先知道,我們是怎麼來的,你才知道怎麼回去。所以它後面開始破的時候,先破色蘊。

午二、總結偏局之相 把前面的結相作總結

由迷成六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

阿難!我們知道六根的生起過程,是由彼覺明;「覺明」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是本覺的是妙明的。但是一念妄動以後就有明明覺,就有一念無明的妄動;第一個明就是無明的妄動,增加了一個妄明,而產生能所的對立,這時候產生種種的妄想。依止無明妄想的活動,而失去了本具的精純明了之性,而將清淨的心性,相黏於外在的塵相,而形成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的作用,就產生了所謂「失彼精了,黏妄發光」;產生了妄動就有很多很多的色塵出現,再跟色塵再相黏就產生了六根。

離塵無體 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所以六根的活動就再也離不開六塵,當我們離開了暗相跟光明之相的時候,我們就產生不了見的功能;「離動離境,元無聽質」,離開了動靜二相,我們聽的功能也就消失掉了;離開暢通跟阻塞二種相狀,我們齅聞的功能也就不能生起;離開了變味跟恬味二種滋味,我們嘗的功能也就沒有根源;如果離開了離跟合二種的觸塵,我們的覺知的身根也本來就不存在;離開生滅二種法塵,了知的意根也就沒有依託的處所。

六根的作用是離塵無體的,所以你看我們一開始是從六根進去,到最後是破六根,把六根破。就好像一個太虛空,我們安立了很多的器具,把這個器具拿掉。蕅益大師講:除器而恢復它原來的空。最後還是把六根的功能破掉,六根破掉以後就恢復到本來的面目了。

這個地方等於是把它修行的消息先透露出來,六根是離塵無體的。所以它剛開始的時候先脫離外塵。

淨業學園 63講次 講義131面

巳二、明返妄歸真六根互用

當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要掌握二個重點:第一個是內心的安住,第二個是內心的降伏。安住跟降伏,其實它是牽涉到整個「理跟事」的相互作用。我想我們剛開始修學一定是把內心安住下來,當我們安住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一個問題,我們不能安住在一個有為的事相,我們不能為了三寶的功德而修學,也不能因為眾生的苦而修學。這個是不對的!因為有為諸法都是生滅變化的,而且這個變化你作不了主的,所以我們依止事相而住,我們就會躁動不安。所以我們剛開始一定找到一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現前一念心性,然後安住下來,「安住」其實就是確定你一個修學的目標。你看!我們一個人安住以後,他的修學是怎麼樣?

印光大師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所有的修學依止一念心性而發動,最後的功德還是在開顯一念心性。所以我們講,法法銷歸自性。一個會講這句話的人,就表示這個人安住下來了,他走得快慢是一回事,起碼他已經是如實安住了,他找到家了。說:我們今天去台北,你整個方向的定位已經清楚了,我要怎麼走,我的目標在哪裡,很清楚。這個過程會有些曲折,沒關係!所以我們整個開始修學,你一定是確定你的目標在哪裡。古人講:「你安住了沒有?」這個地方當然是以離一切相的「理體」來安住。

251安住以後接下來,就是一個事相的對治,因為理體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是超越時空的。那你修行一定要有一個所觀境,你在哪裡修學,你的煩惱在哪裡活動。我們煩惱要斷惑証真,煩惱在哪裡?所以當我們安住以後,就開始要找事相上的對治。我們的身心世界有六根、六塵、六識。在本經當中,一個對治煩惱最好的處所就是「六根」六根門頭。

為什麼呢?因為它向外可以攀緣六塵,向內可以牽動六識,它剛好居在中間。

所以在整個《楞嚴經》它的所觀境,其實就是在六根當中,特別我們到了二十五圓通,我們會強調,這當中有二個圓通是特別重要的,一個是「耳根圓通」,另外一個是「念佛圓通」,念佛圓通是強調意根。一個是從耳根的返聞聞自性,而趨向真如本性。一個是從憶佛念佛,思惟諸佛的功德,而產生強烈的皈依,而產生感應道交。

蕅益大師說:這二個都非常的重要,一個是從耳根入手,一個是從意根入手。

所以整個對治煩惱,基本上用功的處所,就是在六根的當中生起觀照。所以我們在整個修學當中,第一個先把自己修學的目標確定,然後在六根當中念念起觀照。

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夠使令自己成就《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也能夠成就《諸菩薩萬行》的功德圓滿。這是本經主修的概念。我們這一科是講到六根的對治,應該怎麼對治的問題。

巳二是講,返妄歸真六根互用,前面是講迷真起妄六根偏局,返妄歸真就是從眾生的妄想當中,而回歸到真實的心性,這時候六根的功能就能互相的通用。返妄歸真是講因地的修學,六根的互用是講果地的功德。

(分二:午一、明返妄圓拔。午二、明歸真互用)

午一、明返妄圓拔

「明返」就在眾生妄想的因緣當中,而迴光返照;「圓拔」圓滿的拔除六根當中五蘊的障礙。

遠離諸塵 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

當我們安住在一念心性以後,我們開始對治,就開始經常的觀照六根。那怎麼對治呢?這個地方講「汝但不循動靜」。

蕅益大師說:整個《楞嚴經》的下手功夫,就是「不循」這二個字,就是不隨順。當然這個地方是依止「止觀」的力量、的現前,而產生不隨順。比方說:耳根不隨順動靜二相而轉,身根不隨順合離二相而轉,乃至於眼根不隨順於明暗二相而轉。我們的六根去接觸六塵的時候,我們生起一種返妄歸真,正念真如的觀照,這時候就不再隨順外在的諸有為,生滅變化之相而轉,這時候六根慢慢脫離六塵的繫縳。

這樣子會有什麼功德出現?

一根返元 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曜。

「隨拔一根,脫黏內伏」剛開始我們在六根當中,你不可能經常注意六根的,你可能注意耳根或者注意意根,你剛開始先守住一門收入,先把一個門看好,不要讓那個賊活動。或者我們依止耳根,念佛的人依止意根,把一根當中的五蘊的障礙,把它脫黏內伏;「脫黏」是脫除萬相之黏,「內伏」是內伏心中之妄想。因為六根當中每一根都有五蘊,這個五蘊是五重,最外一層最粗的就是色蘊。「脫黏」是先脫除外在的色蘊,色蘊包括前面的動靜、合離、明暗等諸有為相。六根當中絕對不要給這六種相把你給黏住了,黏住以後你會完蛋,你就很難離開生死。

這個「黏」就好像強力膠,把六根黏住。所以我們的六根很難脫離六塵就是這樣,因為六塵是把你黏住。那我們怎麼把這黏住解開呢?前面說的「不隨妄轉」。

先脫除外相之黏,然後再慢慢的從六根當中,去破除心中的受想行識這四種妄想,最後「伏歸元真,發本明曜」,使令內心能夠回歸到,離諸對待的一真法界,而本具的光明就能夠全部的顯現。

五根圓脫 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

最後的結果是252「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一旦我們本具的光明顯現出來,其餘五根種種的障礙也都能夠相應的拔除,而圓滿得解脫。我們講「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在註解當中提出二個重點,他說這個地方其實道盡了《首楞嚴王三昧》修學的因果。從因地,蕅益大師說:這「不循」二字是下手功夫。

因為六根你一向外,你一定被六塵黏住,你就完了!所以修行人經常保持警覺。我們不是說,不要去接觸六塵,其實你也做不到。你說:我眼睛一輩子都不看東西,你也做不到!耳朵不聽聲音,也不是這個意思。

就是說:它聲音現前的時候,你觀照力要現前,「觀相原妄,觀性原真」,從相妄性真當中,我們放棄了生滅的相狀,我們依止真實的理性,這個時候迴光返照真實的理性,放下了虛妄的相狀。所以我們講「捨識用根」,就是不要去攀緣六塵,從六根當中迴光返照,「不循」二字是下手功夫。

其次,蕅益大師提出:「應拔圓脫」。「圓」這個字是很重要的,因為《首楞嚴王三昧》是一個圓教的法門,它是「頓超」的。頓超的法門,就是在一個法門得到了成就,其它的法門相應的功德現前,一修一切修,一斷一切斷,一成一切成。

它剛開始六根的時候,《楞嚴經》修學它的基本思想是掌握先機。你看我們一般在修四念處,大概六根跟六塵接觸了以後,已經打成一片了,糾纏不清了,煩惱開始活動了,才開始對治,「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我們一般人很少能夠掌握,六根跟六處接觸的那一剎那就開始起觀,很少這樣子,沒那麼快!

《楞嚴經》它的關鍵是你要覺悟得快、你要覺悟得快。為什麼《首楞嚴經》在臨命終的時候,它斷煩惱,它遠離障礙特別快?因為它往往就在六根活動的時候就開始注意了。

這個地方它的「不循」,你要訓練自己警覺心要高。最後的結果就能夠從一個根當中,而成就六根的解脫叫做「圓」。這個地方等於是把《楞嚴經》修學的因果標出來。

午二、明歸真互用

當我們的心歸於真實的心性以後,六根有什麼功德,就能夠相互作用。

(分二:末一、證互用之相。未二、示互用所以)

分二:末一、證互用之相

六根互用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我們一般六根的啟動,一般沒有修行的人是被動的,有六塵,六根才作用,所以平常我們一般人都是沒事的時候,六根就打自己的妄想;修行人不是,修行人的六根你不能夠由六塵啟動,由自己的智慧的觀照啟動,由觀照力來啟動六根。所以他說:

一個真正由六根當中生起智慧的人,他所生起的知見是怎麼生起呢?「不由前塵所起知見」,他這時候慢慢的脫離六塵以後,他已經不再依靠外在的動靜、合離乃至於明暗等種種的相狀,來啟動他內心的了別作用,也就是說它就是「明不循根」;這個「明」是他整個六根的作用是依止心中的智慧,你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該拜佛就去拜佛,你不要管你心中是怎麼想,也不要管外在的環境是怎麼樣,這個時候六根是完全用智慧來主導六根的作用。這個時候已經不循根,已經不再隨順於外在的塵境而發動,外在的塵境是怎麼樣,已經不再影響這修行人六根的作用,所以「明不循根」,而只是「寄根明發」,但是他還是要假借六根來顯發他心中的智慧,如此一來,六根就能相互作用。他的六根已經不再被六塵牽動,而是用他智慧的光明來主導他的生命。

這個地方把六根互用的相狀,先講出一個道理,這以下引出六個現實的例子來作證明。

舉例證成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憍梵鉢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暎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六根互用的整個相狀,佛陀舉出六位的凡聖,這當中有三位是聖人,有三位是凡夫。

佛陀說:阿難!你看看在這「楞嚴法會」當中,阿那律尊者,無目而見,他不需要眼根也能夠見到種種諸物。阿那律尊者剛出家的時候,佛陀一說法,他就好樂睡眠,就打瞌睡。佛陀種種呵斥以後,他生起增上慚愧,七日七夜相續用功,結果眼睛失明。失明以後,佛陀要他修學《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成功以後,成就半頭天眼;頭前半段是可以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而後半頭就看不到,叫「半頭天眼」。所以他也不需要用眼根來看,他眼睛沒有作用,但他用頭部,他往左邊看往右邊看,他還是看得到,他用身根來照見諸法。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其實六根它內在的心性是相通的。

跋難陀龍,無耳而聽。跋難陀龍王本身,因為他過去的業力,他耳朵就已經失聰,他是用他頭上的角來聽聲音。這個是凡夫,前面那個是聖人。

殑伽神女,非鼻聞香。「殑伽」就是恆河。恆河神女他在聞香味的時候,他也不是用鼻根而是用眼根來聞香。這個也是凡夫。

憍梵鉢提,異舌知味。「憍梵鉢提」翻成牛呞,牛呞尊者他在嘗味道的時候,他是不用舌根就能夠知味的。這個都由修學三昧所成就的功德。

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暎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

「舜若多」就是虛空,虛空之神他本身沒有身體,但他也能夠感覺到身上苦樂的觸法。他是怎麼感受到呢?他因為過去的業力,沒有身體的感覺,它覺得很痛苦。佛陀的慈悲以光明來照射他,使令他的色身暫時的顯現。他的顯現是佛陀光明所照射,所以他身體的本質,就像風一般若有若無,他的本質事實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他的若有若無,他還是可以感覺得到那種苦樂的感受。這是佛的光明所加被。

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寂滅聲聞」指的是三果以上的聖人,他入了滅盡定以後,他整個前五識的受消滅了,第六意識的想也消滅了,第七意識的行蘊,也就是思心所,染污的這一部分也消滅了。所以他「受想」是全部滅掉,「行識」滅一部分。

身為一個滅盡定三果以上的聖人,譬如說迦葉尊者,他長遠已經滅掉意根,第六意識的想,跟第七意識的行,染污的行滅掉了,清淨的行是保存下來。也就是說:他第六意識的想心所已經滅了,但是他的第六意識還是能夠圓滿了知一切法的差別,他在想像事情根本不用第六意識的想,他就可以想像很多很多的事情。

佛陀舉這六個例子,也就是證明六根的互用,這當中凡夫由業力所招感,聖人是修學聖道所成就的。253六根互用,蕅益大師講出一個譬喻說:像太虛空,太虛空是相通的,你現在太虛空當中放了六個容器,這個容器是暫時的,你把六個容器拿起來它又恢復太虛空。

也就是說:六根它其實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我們不是一開始就是需要六根。但沒辦法,一念不覺以後,向外攀緣,結果眼根去黏色塵,黏久了以後你就離不開色塵,你一天到晚就跟色塵在一起,耳根就跟聲塵一天到晚黏在一起,黏久了以後你就跟聲塵在一起。

那麼現在你要怎麼樣呢?你要脫黏內伏,你要把它拔掉,你眼根不要老是跟色塵在一起,觀照,把它拔掉。拔掉以後你把心帶回家,這時候你六根就可以相互作用。把容器拿掉以後,恢復到太虛空,這時候就相通了。

未二、示互用所以 六根之所以互用,它的道理,它的理由在哪裡呢?

(分三:申一、示妄體本真。申二、指現量為證。申三、示以修顯性)

申一、示妄體本真

虛妄的本體當下就是真實,煩惱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只就是一念的迷而全真成妄。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佛陀說:當我們的六根色受想行識,這五重的障礙被圓滿拔除,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慢慢的拔掉以後。這時候「內瑩發光」「瑩」照耀的意思;內在的自性光明,產生一種光明的照耀,這光明自性照耀一照出來的時候,不得了!產生什麼變化呢?我們生命當中的浮塵,「浮塵」指的是正報的五蘊身心,還有器世間,外在的山河大地,依報的環境,我們整個有漏的依正二報,這種生滅變化之相,就如熱湯消除冰一樣,整個融化而轉成無上知覺。

254其實本經的修學是破根塵,「迥脫根塵,靈光獨耀」。當然它先破塵,它先破外在的塵,再破六根裡面的受想行識。

那大家會問:我平常眼睛是靠眼根,聽聲音是靠耳根,把外塵破壞我可以理解,你把六根也破壞了,那要怎麼辦呢?其實它不是破壞,它是一個轉化。

蕅益大師說:這一句話的關鍵字在「化」,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你現在本來是一塊冰塊,冰塊就是障礙重重很死板,你現在把冰塊化成水,它的本質沒有變還是溼性。

你說:我眼睛看東西,那佛陀的眼睛幹什麼呢?

佛陀眼睛還是看東西,只是他眼睛看到西,他有無量的波羅蜜,我們眼睛看東西產生很多的障礙。

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迴光返照。

所以你修成就以後,你往生極樂世界以後,你還就是用你這個六根,只是這個六根已從冰塊轉成柔軟的水,作用不同,本質沒有改變,它是轉變。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哦!原來成就聖道,六根還是六根,但是它是一個無上知覺相應的六根,不是跟煩惱相應的六根。

申二、指現量為證。

依眼成見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

佛陀舉出現前的事相,來證明六根的確是可以互用的。

怎麼知道六根可以互用呢?

佛陀說:你不用等到成就聖人,我現在就可以證明給你看。比方說,阿難!世間上有一個人,「聚見於眼」,世間上的人,我們經常由於過去的妄想,就習慣性把見的功能聚集在眼根當中,聚久了以後,他的看就看眼睛。如你走路,你在草叢當中,你不斷的走一個地方,走久了,草叢也被你走出一條路出來。我們凡夫我們經常把我們一念心性,把它聚集在眼根當中去看事情,聚久了眼根就變成一個見的功能。

急合成暗 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

假設老是靠眼睛在看東西這個人,你叫他快速的把眼睛閉起來,這時他的眼根一定是產生一個暗相而一無所見。這個閉眼睛的人,如果他前面站著一個人,這個閉眼睛的人對前面這個人的相貌,可以說是從頭到腳完全都不知道。你看你把眼睛閉起來,站在你前面這個人,不管是頭、不管是身體、不管是腳,你完全看不清楚,這是正常的。

暗中知覺 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

但是如果這個閉眼睛的人,他可以用手來代替他的眼睛,用手去摸站在前面的人,循著這個人的身體,他摸到他的頭,摸到他的身體,摸到他的腳。雖然這閉眼睛的人,他看不到對方的相貌,但是他透過頭的摸觸,他也可以知道這是頭、這是身體、這是腳,很清楚的能夠分辨出來,「知覺是同」。也就是說,你利用手摸觸的知覺跟用眼睛的知覺,達到的效果是相同的。意思是說:其實六根在向外攀緣的時候,六根是各自獨立的,但是六根在往內迴光返照的時候,六根是相同的。

這個地方佛陀舉例子他說:不一定要佛菩薩,阿那律尊者用頭來看一切法,你就是凡夫用手來代替眼睛,你看那些眼睛瞎的人,他的耳根特別厲害,他聽腳步聲就可以知道這是誰來了,就跟眼睛看一樣,知覺是同,他的判斷力也是正確的。所以說六根其實是有現量可以證明的,可以互通的。當然這互通是必須要有方法,這以下佛陀指示修德的方法,來開顯內在的性德。

申三、示以修顯性

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一般人眼根的見,都必須要假借外在的光明,才能夠看到種種諸物。我們之前講過,一般人的六根要靠外在的塵境來啟動,所以「緣見因明」,眼根要靠外在的光明相才能夠產生見;「暗成無見」如果暗相現前就不能產生見。但是修行人就不一樣,修行人「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當我們的六根經過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把自性的光明顯現的時候,他的眼根就不再假借光明也就能夠見物。也就是說:這個人外在的一切暗相,都不能夠障礙他的見性。自性的光明既然顯現,根塵自然脫落,這時候他本覺的光明,自然就能夠圓滿無上菩提,跟無上菩提相應。

這個地方的重點在「根塵既銷」,《楞嚴經》它就是在對治根塵,其實它也對治六識,但是你六根不動,六識就不能動,它先脫離六塵,再處理受想行識,這四個心法,慢慢的一層一層的往內走。總而言之,你今天又修習《首楞嚴王三昧》,你從今以後,你在眼睛當中,要多注意不能用眼光來看,要用心光來看,它是向內去看的,用智慧來看。

《楞嚴經》它一再強調的觀念就是說:什麼是生滅的因緣,什麼是一個永恆的功德?

生滅的因緣就是我們因為過去的顛倒,一念的迷情我們六根向外攀緣,眼根攀緣色塵,結果被色塵給綁住了、被黏住了;耳根攀緣聲塵,耳根就被聲塵綁住了。結果弄到自己很多功德都表現不出來,本來是百千大海,結果變成一個小水泡。我們之前也講過一個公案,說一隻老鷹,這個獵人養這一隻老鷹也是很辛苦,而這老鷹牠一天到晚跟雞長在一起,久了以後,牠翅膀沒有用以後,牠老是靠腳。因為一般小雞都是靠腳在跑步,牠就跟雞跑來跑去,牠只是一隻比較大的雞而已。後來這個獵人想這一隻老鷹長這麼大,應該訓練牠飛翔才對啊!但這隻老鷹怎麼樣都飛不起來,牠認為我是靠腳在走路的,這個翅膀也沒有用。結果這個獵人很失望,就把這隻老鷹帶到很高很高的懸崖,就把牠放下去讓牠自由落體。結果這隻老鷹快要著地的時候,把牠的潛能發揮出來,展開牠的翅膀高空飛翔。

其實牠的翅膀是本來就存在的,只是我們習慣性,活在一種習慣性的自我設限,譬如我的眼睛一定要去看外面的色塵,我的耳朵一定要去攀緣外在的聲塵。因為這個路是走得很熟悉了,結果我們六根的功德全部都表現不出來,更糟糕!

佛陀的意思就是說:其實我們的六根裡面有很多珍寶,但是我們因為外向外攀緣,我們很多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種種的波羅蜜通通表現不出來。就像這隻老鷹一樣,牠的翅膀後來就不能表現出來。

佛陀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要往外攀緣,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把自性的光明顯現出來,這時候會產生種種波羅蜜的妙用。

到這個地方等於是把《楞嚴經》的一些修學概念,說是把心帶回家,把它描繪出來。

庚二、決通疑滯

這一段是決斷匯通阿難尊者心中的疑惑跟執著

(分二:辛一、明因果俱常決通初義。辛二、明結解無二決通次義)

辛一、明因果俱常決通初義

「因果俱常」是什麼意思呢?因地的真因跟果地的覺性,都是真實不生滅的;因果都是真實不生滅的來決通初義(因地初心的義理)

(分二:壬一、疑問。壬二、示答)

壬一、疑問 阿難尊者心中的疑問

敘佛教誨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

這段是阿難尊者先引用佛陀前面的開示

阿難白佛言:「佛陀!您老人家在講第一決定義的時候,您老人家曾經說:『一個大乘的修行人,他因地的發心要成就整個常住的菩提涅槃之果,它必須要有一個條件,他的因地發心跟他果地的覺性,因果之間的名稱跟義理要完全相應才對。

也就是說:如果你追求的是一個常住不滅的菩提涅槃,你因地的發心也必須是不生不滅才可以,因地的發心跟你最後的結果是要相同的。』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實你的念頭一動,你的結果就出來了。你去拜佛,到底這拜佛的功德是什麼?它未來這個拜佛的功德是帶到人天去,還是帶你到極樂世界去,就靠你在拜佛那個念頭一動,你為什麼要拜佛,那個念頭一動以後,就決定這個拜佛的功德,就是你的因地心跟果地覺,絕對是畫等號的。說:為什麼他拜一部八十八佛,來生變成一個大國王,你拜八十八佛,來生到極樂世界去,同樣是八十八佛?因為他們剛開始的目標,他們的因地發心不同。

所以諸位!我們不要以為法是有主導性的,是心來主導八十八佛,不是法來主導,是心的主導,那個法只是個助緣。你整個因地的發心,會主導你整個修學的法門,而趨向於你發心的處所。

什麼叫果地的功德呢?

引果明常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阿難尊者把我們追求佛道,這個果地上的七種功德把它講出來。

(以下根據蕅益大師的註解)

菩提。什麼叫菩提呢?消除惡障叫「菩提」;它是一種智德,透過我空法空的智慧,來消除煩惱障所知障,這時所成的叫「菩提」。這是約著智慧的光明來說。

涅槃。涅槃是約斷德。什麼叫涅槃呢?斷除二死,就著斷除分段變異二種生死,而成就那種寂靜的狀態,我們安立作「涅槃」。

真如。真如是個道理,不妄名真,不異名如。這個道理不管是過去,不管是現在也不管是未來,不管你到天上,你到地獄去,這個道理永遠是真實,永遠是沒有變化的。說:我們這一念心的本質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是真實而不變化的叫「真如」。

佛性。什麼叫佛性?不變不壞名為「佛性」。它沒有生滅的,沒有生起,沒有變化,沒有消失的叫「佛性」。

菴摩羅識。當然這個「識」就是能夠分別,它能夠分別一切而無染著,明了的心去分別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不會跟六塵黏在一起,不生染著。

空如來藏。空如來藏是惟一真心,更非他物;指的是離一切相的一種智慧「空如來藏」。

大圓鏡智。什麼叫大圓鏡智呢?洞照萬法而無分別;觀察一切法的時候不生起虛妄的分別。

菴摩羅識跟大圓鏡智,其實是同一個東西;只是菴摩羅識是約著離開過失來說,大圓鏡智是約著增善,生起功德來說,一個是離過,一個是增善。

阿難尊者說:以上七種大乘果位的功德,名稱雖然有差別,但是它的體性都是清淨的,都是圓滿具足一切功德的,而且是堅固不可破壞的,就像金剛寶王,是常住而不可破壞的。

阿難尊者先把成佛的七種功德講出來,他強調這個都是不生不滅不可破壞的。阿難尊者到底是想要問什麼,下一堂課會說明…

淨業學園 64講次 講義133面

這一科講到 庚二、決通疑滯。 這個地方有一段的問答:

阿難尊者的提問是說:我們整個修行的主導者,是我們一念心,「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所有的拜佛、念佛、持戒修善的功德,是往哪一個方向走,是那一念心來主導的,不是法門在主導的。好!我們的目標很清楚是要成佛,所謂的菩提、涅槃乃至於大圓鏡智,這個果地的功德,每一個功德都是常住不壞,都是不生不滅,我們的目標是不生滅。那麼我們的因地是在六根中修學,那六根到底是生滅,還是不生滅呢?這是一個問題,因為你追求是一個不生滅的果地,那我們的因地也應該是不生滅才對阿!

我們正式看阿難尊者他提執疑

疑因斷滅 若此見聽,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云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

佛陀您一再的提醒我們,在整個斷惡修善,返妄歸真的過程,要以六根門頭來當所觀境。但是這個地方有個問題,假若這個六根,見聞嗅嘗覺知,六根的功能,它的功能譬如說,眼根它的見離開了明暗,就沒有自體,耳根離開了動靜,也就沒有聞的自體,鼻根離開了通塞,也沒有齅的自體。也就是說:整個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是隨外境而生滅的,本質就是一個生滅心;比方說,前面說的「念心」第六意識的分別心,離開了五塵落謝法塵的影像,也是本無所有啊!

世尊!您老人家為什麼會把離開外在塵相,本來就沒有自體的這種終究要斷滅的修因,來去追求大乘的七常住果呢?這個是不合理的啊!我們的因地是生滅變化的,但是卻要去追一個求不生不滅的果報,這個地方會有自教相違。

以下就正式提出阿難尊者心中的執疑…

自教相違 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念自性滅。進退循環,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求無上覺?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終成戲論,云何如來真實語者?

世尊!假設離開明暗外在的塵相,我們能見的功能就畢竟空,我們一定要有明相暗相,我們的見才能夠產生了別的作用。就如同前五塵的落謝影像法塵的作用,如果是沒有,那麼第六意識的了別功能就消失了。所以經過我一進一退如此輾轉微細的去推度去尋求,我本來就沒有我這一念真實的心,以及它相應的心所,因為它離塵無體,隨境生滅,所以它沒有真實性。既然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都是隨外境而生滅,都是不真實的,而我們修行也正又在六根中用功,這樣有個問題,「將誰立因,求無上覺」?將以什麼為不生滅的真因,而求果上的不生滅之覺性之果呢?而如來世尊您在前面的十番顯見當中,一再提到,身為一個見性有四種功德,它是湛然不動的,它是精純不雜的,它是周徧圓滿的,它是常住不滅的。那我們正式以見性這種湛精圓常這四種功德,來當作整個修行的真實的因才對啊!假設我們依止六根的生滅相來修學,那豈不是違越誠言,前面的經文跟後面的經文相違背,整部經變成戲論,那麼佛陀又怎麼成為一個真實語者呢?

求佛開示 惟垂大慈,開我蒙悋!」

希望慈悲的佛陀,能夠開導我心中的蒙昧,跟我心中的執著!

255這段疑問會牽扯到後面的回答,我們把阿難尊者的疑問提出來

修行在六根中用功,而六根正是一個生滅相,那你怎麼依止生滅的因,而追求不生滅的果報?

阿難尊者提出這個問題,其實阿難尊者本身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蕅益大師說:阿難尊者的盲點在哪裡?阿難尊者他只知道六根的作用是生滅的,而不知道六根的體性是不生不滅的,見性、聞性乃至於知性,是不生不滅的;你看到六根的表層作用是生滅的,但是它的體是不生滅的。

好!那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六根到底是生滅還是不生滅?答案就是只有一個,那就是「不一定」。

這六根是很妙,六根如果跟六塵在一起它就變成生滅,六根如果迴光返照,跟真如本性在一起它就變成不生滅,就是向內跟向外。

當六根向外活動的時候它就變成生滅,你永遠不可能成佛,你一輩子都不可能成佛。因為你生滅的因不可能成就不生滅的果,就像你用沙,你用沙煮一輩子還是沙。

所以你在成佛的過程當中,你一天到晚向外攀緣你不可能成佛的,因為你沒有種下成佛的真因。當你的六根開始迴光返照的時候,它又變成不生滅。六根是很妙的,內外的本質不同,攀緣六塵的時候它變成生滅,它迴光返照變成不生滅。

因為阿難尊者只知其一,他只知道六根向外攀緣變成生滅的,他不知道六根當它迴光返照的時候,它又變成不生滅。所以蕅益大師說:阿難尊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佛陀會把六根到底是生滅還是不生滅,以下就會詳細的回答…

壬二、示答 佛陀的指示跟回答

(分三:癸一、斥迷許說。癸二、指事除疑。軌三、會通結示)

癸一、斥迷許說。佛陀先訶責阿難尊者心中的迷惑

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

佛告阿難:「你是好學多聞,你廣學多聞而成就聞慧。但是沒有深入思惟它的道理而成就思慧。也就是說:我們講你這個人很有知識,但是沒有把知識轉成一種修行的概念。所以心中的思惑煩惱沒有除,你只知道顛倒所因,知道我們整個顛倒是一念迷情而有,是迷真起妄,但是真正的那一念顛倒迷情之相現前,你卻不能產生判斷。

也就是說:他知道六根之所以會產生障礙是有迷情,那麼什麼是迷情,不知道!向外就是迷情,向內就是覺悟,他沒辦法做一個正確的判斷。

蕅益大師說:阿難尊者他只知道六根全體是妄,而不知道六根全妄是真。也就是說:他認為六根是沒有用的,六根一定要攀緣六塵。它沒有用,但是真實的功德卻是在六根當中,你不是把六根放棄,你把六根迴光返照,返聞聞自性,返見見自性,它就變成真實的。所以,蕅益大師說:阿難尊者只知道六根全體是妄,而不知道六根全妄就是真。這個地方你弄清楚了,你就知道佛陀是怎麼回答。

癸二、指事除疑。

佛陀直接指出現前的事相,來去除阿難尊者心中的疑惑。為什麼指事呢?因為佛陀一般都是先講道理,很少講事。古德說:因為六根的體性是很深妙難以理解的,所以必須先從事相來說明,再用道理來印證,從事相來破除它的疑惑。

(分二:子一、詰根塵顯迷倒。子二、就聞性示因常)

子一、詰根塵顯迷倒。

佛陀詰問根塵的交互作用,而使令眾生產生顛倒。六根之所以顛倒,不是六根有問題,是六根跟六塵在一起,根塵相和合在一起;如果你把六根把六塵拔掉,六根就變成功德。你六根一天到晚跟六塵在一起,六根就完了!就變成迷倒。

即事除疑 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恐怕你真誠的心,還不能產生真實的信伏,來調伏心中的疑惑,所以我把這種世俗的事情來做簡單的說明。因為六根到底是真實的功德,還是顛倒迷惑,這個道理太深妙了,我必須用事相做證明。」

詰問根塵

約根問答 即時如來,敕羅睺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我聞。」

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不聞。」

時羅睺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

佛問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

這時候,如來就叫敕羅睺羅起立,去撞鐘聲撞一下,撞完以後就問阿難尊者說:「你們現在有沒有聽聞呢?當鐘聲生起的時候,有沒有聽聞的功能呢?」阿難跟大眾都說:「我們都聽到了鐘聲的聲音。」

時間久了以後,鐘聲已經慢慢的歇止了,恢復到無聲的狀態,佛陀就問:「那你們現在還有沒有聽聞的功能呢?」阿難大眾都說:「我們現在都聽不到聲音了。」

這個地方有問題,你可以看到,阿難尊者是答非所問,我們先講出這個消息…

佛陀是問阿難尊者說:「你有沒有聽聞的功能?」是問根、問六根。阿難尊者是說:「我有聽到聽音。」阿難尊者用塵來回答。所以我們根跟塵二個都經常糾纏在一起,身為阿難都根塵分不開來。

這時候羅睺羅再撞鐘一聲,佛陀又問:「你們現在有沒有聽聞的功能?」阿難大眾說:「有,我們有聽到聲音。」

佛陀就問阿難尊者說:「如云何聞,云何不聞;你們究竟是什麼情況叫有聞,什麼情況是沒有聽聞呢?」阿難尊者就白告佛陀說:「假設鐘聲被擊發,我們就有聽到聲音,等到擊久了以後,聲音消失了,音聲跟餘音的迴響二個都斷絕,我們就聽不到聲音。」

蕅益大師說:這是阿難尊者一個錯誤的回答,答非所問。佛陀以根來問,阿難尊者以塵來回答。阿難尊者為什麼把六根質疑作生滅相,因為他根跟塵經常結在一起。

約塵問答 如來又敕羅睺羅擊鐘,問阿難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少選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有頃,羅睺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佛問阿難:「汝云何聲?云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這時候,佛陀又叫敕羅睺羅來撞鐘,就問阿難說:「你現在有沒有聽到聲音呢?」阿難大眾說:「有,我們都聽到聲音。」過一段時間,聲音跟音響消失以後,佛陀又問說:「那你現在有聽到聲音嗎?」阿難大眾回答:「現在已經聽不到聲音。」過了一下子,羅睺羅又主動的撞了鐘一聲,佛陀又問:「那麼你現在有聽到聲音嗎?」阿難大眾說:「有,有聽到聲音。」佛陀就問阿難說:「究竟麼情況叫有聲?什麼情況叫無聲?」阿難大眾就白告佛陀說:「假設鐘聲被擊發叫有聲,擊久了以後聲音消失了,最後的音響餘音也斷絕了,這個叫做無聲。」

蕅益大師說:這一段的回答,阿難尊者是正確的回答。佛陀以塵來問,阿難尊者也以塵來回答,這一段是正確的。

這二段的問答以後,佛陀要做總結了

責其矯亂 佛與阿難及諸大眾:「汝今云何自語矯亂?」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云何名為矯亂?」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惟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云何不名矯亂?

這時,佛陀就問阿難尊者及諸大眾說:「你現在的回答,可以說自己所說的話產生錯亂,你根本連根跟塵都分不清楚。」阿難大眾就問:「我們怎麼錯亂呢?」

佛陀說:「我第一次問你有沒有聽聞,你回答或者有聞或者不聞;第二次我又問你有沒有聲音,你也回答或者有聲,或者無聲。當然第二次是對的,問題在第一次,你在第一次回答我的時候,把能聽聞的耳根聞的功能,跟外在所聽聞的聲塵,產生一種錯亂的認知,所以怎麼不是錯亂呢?」

佛陀這一段所訶責的是第一次的問答,根塵不分。「塵」是完全生滅的,但是「耳根」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你看!我們撞鐘,我們不要去注意聲音,我們注意耳根。我們剛剛聽到了鐘聲,但是鐘聲消失的時候我們也聽到聲音啊!聽到一個沒有聲音,沒有聲音也是一種聲音,「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動」是有聲音,「靜」是無聲音。聽到動的時候,那是一個生滅相,聽到靜的時候也是生滅相,但是那個「聞性的體」,那個能聞的功能永遠存在,它聽到有聲聽到沒有聲,那個聲塵的「聞性」是不生滅的。所以你要向外,那又變成生滅,向內的時候又變成不生滅,所以六根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體。

這個地方,佛陀道出這個道理

子二、就聞性示因常

就著聽聞的內在體性,來指示六根之性是常住不滅的真理。我們要的是那「聞性」,不是聽聞生滅的作用。

法說

◎聲無聞在 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自滅,同於枯木,鐘聲更擊,汝云何知?

知有無知,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雲無,誰知無者?我們現在要站在「聞」的角度來看聲音,不能站在外境的聲音來看聲音,站在聽聞的角度。

佛陀說:阿難!當聲音消失的時候,乃至於餘音的迴響也消失的時候,你告訴我說沒有聽聞的功能,這個是錯誤的。因為假設連聽聞的功能也消失了,那麼聞性就滅掉了,那麼我們的聞性滅掉,這時候就沒有明了的作用,就像枯木一樣沒有明了作用,因為它整個聞性消失了,那麼鐘聲在擊發的時候,你怎麼能夠聽到聲音呢?

因為聞性已經消失掉了。

可見得生滅只是一時聽聞的作用,但是體性那個聞性是恆常存在的,所以它能夠知有知無,聞性能夠知道有聲知道無聲。所謂的生滅只是外在的聲音,或者有或者沒有,難道說耳根中的聞性,會有存在跟不存在的差別嗎?它恆常存在的啊!它能夠聽到有聲也能夠聽到無聲。所以「聞實無雲,誰知無者」,如果說耳根的聞性會隨聲音而消失,那麼又有誰知道聲音已經沒有呢?你說耳根已經隨聲音走掉了,現在沒有聲音了,那你怎麼知道沒有聲音,那知道沒有聲音那是誰呢?那還是聞性嘛!

所以遠離聲塵的那個東西是誰?不以一切萬法為伴侶的是誰?

我們現在不要去注意跟聲音在一起那個我,在聽當中,不跟聲音在一起的;你聽到聲音,有一個是跟聲音在一起的,有一個是沒跟聲音在一起的。你要注意的是,沒有跟聲音在一起的,跟聲音在一起的那個隨聲音就消失掉了,但是有一個它不跟聲音在一起的,那個東西你要把它找出來,就是不與一切萬法為伴侶的那是誰?

根性常住 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是故阿難!所以你應該知道,你從這個地方產生判斷力。外在的聲音在聽聞的過程當中是有生有滅的,聲音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但是你的聞性卻是不隨聲音而有生有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聞性並不隨聲音的有而有,也不隨聲音的無而無,它是常住不滅是恆常存在的,這個就是我們整個修行的真因。你不要老是去注意跟聲音在一起的那個六根,你要去注意那個沒有跟外塵在一起的六根,就是我們講的「聞性」。

責迷戒謬 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這段是佛陀對阿難尊者的訶責

說:阿難!你尚且處在顛倒當中,生滅跟不生滅都分不清楚,「惑聲為聞」,把外在的聲音當做內在不生滅的聞性,難怪你遇境逢緣的時候,你都不能夠迴光返照,老是隨外境而轉,你都沒有去注意那個不隨聲音而轉的那個聞性,只是注意外在那種生滅的作用。你不應該說: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動靜」指的是外在的聲塵,動是有聲音,靜是無聲。「閉塞開通」指的是浮塵根。什麼叫「閉塞」?假設你的耳根受到傷害,說這個人是聾子,叫「閉塞」,耳根正常的人叫「開通」。也就是說:身為一個聞性,不管你外在有沒有聲音,不管你耳朵聽得到聽不到,聞性永遠是存在的,聞性就是聞性。

所以我們現在在六根當中……現在佛陀越講越細了,剛開始說你要在六根中修學,然後你要把六根…到底什麼是一時的客人,什麼是主人,這個地方要講清楚了。

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什麼是一時生滅的,什麼是永久不滅的東西,用作夢來做一個譬喻

譬喻

引夢證明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ㄉㄠˇ)(ㄌㄧㄢˋ)(ㄔㄨㄥ)(ㄇㄧˇ)

其人夢中,聞舂擣聲,別作他物,或為擊鼓,或為撞鐘,即於夢時,自怪其鐘為木石響。

於時忽寤,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

比方說:有一個重睡之人,有一個睡覺的時候經常會熟睡的人,有一天他在自己的床枕上熟睡,睡著睡著就作夢。這時候他家有一個人就在他熟睡作夢的時候,用木槌來擣練舂米;「擣練」就是用木槌去槌布跟舂米,當然會產生很多的聲音出來。「其人夢中,聞舂擣聲,別作他物」,這個熟睡的人在作夢當中,他就聽到在夢中以外槌布聲跟舂米聲,他把它當作其他的聲音,因為它現在在作夢,他一念迷夢的夢心。他把槌布舂米的聲音當做打鼓的聲音,或者當做撞鐘的聲音。他就在睡夢昏迷當中,他還自己覺得奇怪,這個鐘聲怎麼聽起來好像木頭跟石頭的聲音呢?聽起來感覺是鐘聲,它怎麼像木頭跟石頭撞擊的聲音呢?

等到他醒過來之後,很快的他就知道,哦!原來這就是用木頭去槌布舂米的聲音。他醒來以後就告訴家人說:『我剛剛在作夢的時候,以為這個舂米的聲音,是打鼓的聲音,是撞鐘的聲音。』

256這段經文到底佛陀是要講什麼?

這個人是在睡夢當中,他聽到了外在的聲音,產生錯誤的判斷。這個睡夢的心是生滅的,這表示六根的作用在迷惑的時候;第二個外在的聲塵也是生滅的。但是他不管是在睡夢當中或者覺醒的時候,他的聞性永遠存在。現在我們要看他裡面的東西,你看!他即便是在睡夢中、在顛倒中,聽到聲音,但是那個聞性是永遠存在的,內在的聞性是不生不滅的。 佛陀要講這個意思。

結申正義 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

(譬喻合法)這個睡夢中的人他在昏迷當中,身為一個睡夢當中的人,他能夠憶念「靜搖」,這是有聲音,這是沒有聲音嗎?或者他會注意他的耳根,是聾子還是不是聾子,他會這樣注意嗎?因為一般在睡夢當中的人,是根塵既捨。

你看!一個耳朵聾的人他睡覺的時候,他不知道他是耳聾,他也是聽到聲音。因為睡覺的時候是「根塵既捨」,他的浮塵根,他的外在的東西都捨掉了。所以睡夢當中的人,他根本就沒辦法判斷是耳根有沒有壞掉,外面是不是有聲音。他的聲形在睡夢當中,但是他耳根當中的聞性,那個了了常知,絕對不昏昧的聞性,是永遠存在的。乃至於我們的身體面臨了死亡,形體消失了,命根也隨光陰遷變謝落了。

比方說,你現在是個男眾,你現在有你的感覺有想法,你整個男眾的身心世界全部消失掉了,但是在我們六根當中那個不生不滅的聞性,是絕對不會隨著我們的身形,隨命根而消失掉。

我們在六根的時候要注意,六根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體,當六根跟外在的六塵接觸的時候,它轉成生滅、全部是生滅;當六根迴光返照,不迷、不取、不動,正念真如的時後它變成是真實的,六根就這麼妙。

所以蕅益大師說:在這段經文,佛陀其實就在虛妄的根塵之中,衍出不生不滅的本性以為修行的正因。你要會體會的話你就知道,六根什麼情況是生滅,什麼情況是不生滅。

癸三、會通結示

把前面六根是生滅跟不生滅的道理,常還是無常的道理做一個總結。

(子一、明迷故常即無常。子二、明悟故無常即常)

六根它又是常又是無常,那麼常跟無常是怎麼判斷呢?

子一、明迷故常即無常 假設你是迷真起妄向外攀緣,它全體變成無常

迷真逐妄 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

(六根的生滅相)我們一般的眾生從無始劫來,我們六根習慣循諸色聲,去追求去順從外在的聲音跟聲塵,乃至於色聲香味觸法,念念分別心隨境轉,所以逐念流轉,隨順我們攀緣的念頭,而被外物所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從來也沒有真正的開悟,而迴光返照六根當中那個常住的本性。

由妄流轉 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

因為六根當中,我們不去隨順於迴光返照六根當中常住的真性,而去追逐外在生滅的六塵,而造作了生死業力,由此而生生世世在六道的雜染法中而流轉不停。

所以六根當它跟六塵在一起的時候,它全體變成生滅相,這是六根的第一個狀態。第二個、六根它本身又是一個不生滅的,「明悟故無常即常」,當六根迴光返照的時候,它就從生滅的法中而變成了不生滅。

子二、明悟故無常即常

起觀照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

假設我們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就在六根門頭當中「若棄生滅,守於真常」。

這個地方也是被蕅益大師點出修行的下手處。就是在六根當中,捨棄外在生滅的六塵,不要去追求六塵,你去觀照你六根當中那個真實的根性,那個不生不滅的真性,守住在真實的根性,「若棄生滅,守於真常」。

常光現 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

等到你觀照久了以後,根性的功德慢慢顯發,「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這個時候產生什麼變化呢?這種生滅的六根、六塵、六識,這種生滅的作用慢慢的脫落。

六根、六塵、六識,它本來就是一念迷情而有,它本來沒有實體,所以它會消失掉。

六根、六塵、六識,剝落以後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緣影盡 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

「想相為塵」「想」是第六意識的想心所,就是我們的名言分別;「相」是外在的六塵之相。所以當第六意識的「想」跟六塵的「相」結合一起以後,就產生很多我們心中的我相、人相的這種分別出來。

這個地方古德說,是屬於煩惱障所收攝的,我執引生的煩惱障,是比較粗顯。

「識情為垢」指的是內心的一種法執的細垢,就是所知障。就是我們剛開始,會執著有一個真實的心性可得,一個真實的心性可以安住。當然這是法執,但是慢慢慢慢的,這種有所得的法執也脫落了。脫離心中對外境的想相,也脫離了對真實心性的執著,這二種都脫離,這時候法眼就現前。

我們一般講「法眼」是觀俗諦,不過古德說:這個「法眼」不是觀俗諦的法眼,是觀照真理的智慧。這個法是真理,觀照真實心性的智慧現前,也就是圓教初住,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的智慧現前。

成正覺 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如此漸漸的修學,是決定可以成就無上知覺的。」

這個地方,佛陀把六根的生滅相跟不生滅相,作出一個判定的標準。向外攀緣,六根全體變成生滅,如果你棄生滅守真常,全體變成不生滅。我們一般凡夫跟聖人的判斷,其實就從你六根的生滅跟不生滅判斷。我們之前講一個公案:世間的聖賢之道。孔夫子有一天帶著弟子到匡地去遊學,結果被宋人的軍隊圍起來,這時候非常危險,這時子路很緊張,拿著刀子到處巡邏,但是他看孔夫子坐在地上弦歌不斷,在那個地方彈琴唱歌,好像沒事情發生一樣。子路就很緊張說:老師啊!現在是什麼時候,您老人家還在唱歌。孔夫子說:汝來,我於汝道。我跟你講個道理,你先坐下來。孔夫子跟子路說:我這一生,避窮久矣,我一生一再躲避這個災難,最後還是沒有躲掉。我一生求通也久矣,追求官位久久,能夠為人民做事,結果還是沒有作官。為什麼呢?因為天命如此。

他說:我現在再也不向外攀緣,我守住我的天命。他說:我的天命會有什麼樣死亡,什麼時候活著,我自知我的天命是如何,外境是干擾不了我的天命,所以我不用害怕。子路聽了以後,本來還半信半疑,果然沒多久,宋人軍隊就向孔子道歉說:對不起,我們要找的是一個陽虎的人,跟孔夫子長得很像,我們認錯人了。道歉以後就離開了。

也就是說:其實所有的聖賢,他心中都要有一個「道」來安住他的心。當然孔夫子的道是天命,那個不是很高,但是基本上還是有一個道來安住他的六根。我們的道是什麼?「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相妄性真」,外相是生滅的,但是真如本性是真實的。我們的道就比孔夫子的道更高。它的意思就是說:「棄生滅,守真常」,我們現在的六根好像沒有主人沒人管一樣,有人刺激你,你就跟他走,有人讚歎你,你就跟他走。所以我們的六根就像沒人管的小孩子。那怎麼辦呢?你六根當中先要有一個道,在那個地方站,然後你就想辦法往那個道走,不要向外,慢慢慢慢,「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你就是先把六根裡面的道建立起來,建立一個生命的人生觀。總而言之,「觀相元妄,觀性元真」;外在的相狀都是一時的,不要太認真,你追求的是一種永恆的功德,是你內在的心。所以你一個修行人,你一定要爭千秋,不爭一時;一個喜歡爭一時的人,你沒辦法修《楞嚴經》。守住真實恆久的東西,放棄一時的因緣。什麼是恆久的?你心中的道是恆久的,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是暫時的。你要先建立這樣的觀念,然後把那個道慢慢慢慢的增長,這時候六根就往內收,這時候能夠慢慢走進六根的家中,這個就是所謂的「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

這段經文是回答阿難尊者,六根到底是生滅的,還是不生滅的?就在一念之間。


推薦閱讀:

楞嚴經十番顯見綱要  作者:張秉全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綱(目次解說)第5片
楞嚴經第一卷
楞嚴經(全文)
13.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TAG: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