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史概述── 講述中醫歷史 繼承傳統文化

一門科學的歷史,就在這門科學本身。  中國是醫藥文化發祥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文化一脈相承,從未中斷,有五千年左右有文字可考的醫學史,中醫科學也因此成為歷史最為久遠的一門科學。其體系龐雜,理論豐富,所衍生出的技術方法多種多樣。其發展脈絡歷歷在目,原始文獻豐富翔實。形成了有東方文化發展的特色的獨特理論框架。  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作鬥爭中就創造了原始醫學。這一時代的醫學沒有文字記載,但通過文物考古研究和民間的傳說故事,我們可以推測和想像出當時尚處茹毛飲血時代的人類如何與疾病作鬥爭。那時候的人大都是根據經驗治病防病的,而他們集體智慧創造出來的醫學知識被歸屬於若干賢人:伏羲,傳說他創立了八卦;燧人氏,傳說他教會老百姓熟食;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婦孺皆知,以至於第一部本草著作就假託了他的名字;黃帝,以及他手下的歧伯、伯高、鬼臾區等臣子,傳說他們當年進行了大量的中醫學研究討論,並總結出一本《黃帝內經》;另外還有巫彭為代表的一系列巫師,傳說他們是第一批醫生。無論傳說如何,不能否定的是,中醫並非起源於一時一人,而是勞動人民長期生產勞動中逐漸創造的結果。  夏商西周時期醫巫並存,在卜筮史料中記載了大量的醫藥衛生的內容,形成了醫學的雛形。  春秋戰國之際,是中國整個學術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時期,醫巫分離,醫學具有更顯明的科學性、實用性和理性,佔據了醫療衛生事業的主導地位;臨床醫學的分科已現端倪,趨於專業化。扁鵲是這一時代的名醫,扁鵲又名秦越人,據說他治好了虢國太子的屍厥,並因此被認為能夠哦起死回生;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更說明了扁鵲的望診技術出神入化。中醫學的一部經典之作《難經》相傳為秦越人所作,但一般認為這也是和《黃帝內經》一樣假借古人之名而已。  秦漢時,以傷寒、雜病和外科為最突出的臨床醫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這是中國醫學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張仲景(約150-219)是這一時代的代表醫家,其《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臨床辨證施治的基礎,他創始了疾病的三因學說,對中醫組方原則的確立貢獻尤大,因而被後人尊為「醫方之祖」,宋代之後更被尊為「醫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長期處於動亂割據的狀態,醫藥學在脈學、針灸學、藥物方劑、傷科、養生保健中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了成績,為醫學的全面發展積累了經驗。尤其此一時期麻醉藥物的出現,使中醫外科手術得到了更深一層次的進步。名醫華佗就出現在這個年代,可惜他只有民間傳說流傳,未能留下具體的臨床診療經驗,但仍被認為是「外科學鼻祖」。  隋唐時期,國家重歸統一,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形成了一種空前輝宏氣勢。中國醫學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醫學家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獲得了更為豐富的成果。這是中國醫學發展史上第二次高峰。孫思邈是這個時代的名義,並被尊稱為藥王,更難能可貴的是,孫思邈在養生方面和醫德方面有尤為為人稱道,史料記載孫思邈壽命至少101歲以上,而他的「大醫精誠」篇更是後世醫德學習的必備讀物。  兩宋是中醫藥學發展的重要時期,政府的重視在醫藥發展上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組織人員編纂方書和本草、設立校正醫書局、鑄造針灸銅人、改革醫學教育、設立惠民局、和劑局、安劑坊、養濟院、福田院等等,有力的促進了醫藥衛主之進步。  遼、夏、金、元與兩宋王朝並立,及至元滅宋統一全國,這是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文化大融合時期,是中國醫學史上學派爭鳴、民族醫學奮起的一個輝煌的時期,為多源一體化的中國傳統醫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現了蓬勃的生機。「金元四大家」是這一時期醫家的傑出代表。劉完素(1120-1200)亦稱劉河間,是宋金醫學界最早敢於創新並且影響較大的一位醫家,他的主要著作有《素問玄機原病式》二卷和《宣明論方》十五卷。他創造性地發揮了《內經》病機十九條的理論,認為疾病多因火熱而起,倡「六氣皆從火化」說,治療多用寒涼葯,世稱「寒涼派」。他提出「降心火,益腎水」為主的治療火熱病的一套方法,給後世溫病學派以很大啟示。張從正(約1156-1228),字子和,也是-位具有革新思想的醫家,其代表作是《儒門事親》(其中前三卷為張氏親撰),他善用攻法,認為「治病應著重驅邪,邪去則正安,不可畏攻而養病」,發展和豐富了應用「汗、吐、下」三法,世稱「攻下派」。他還十分重視社會環境,精神因素等致病作用,成功地應用「心理療法」來治療各種疾病,對心理療法"有重大貢獻。李杲(1180-1251)號東垣老人,是著名醫家張元素的高徒,他發探了張氏臟腑辨證之長,區分了外感與內傷。認為「人以胃氣為本」,「內傷脾胃,百病由生」。首創內傷學說理論,代表作是《脾胃論》。他採取了一套以「調理脾胃」,「升舉清陽」為主的治療方法,世稱「補土派」。所創的不少著名方劑,如昇陽益胃湯、補中益氣湯(丸)、調中益氣湯等等為後世廣泛應用。朱震亨(1281-1358)浙江義烏人,世居丹溪之邊,因以為號,三十歲時才改儒學醫,對劉、張、李各派學術都作過認真研究,成為當時著名的醫學家。主要著作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他充分研究了《內經》以來,各家學說關於「相火」的見解,創造性地闡明了「相火」有常有變的規律,提出了著名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觀點,臨症治療上提倡滋陰降火之法。世稱「滋陰派」。同時強調節制食慾、色慾的重要性。他的學說豐富了祖國醫學,在國內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集醫之大成者」。在國外,日本於十五世紀曾成立過「丹溪學社」,專門研究他的學說。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宋濂在為朱震亨《格致餘論》題辭時說「金以善醫名凡三家,曰劉宋真、張子和、李明之,雖其人年之有先後,術之有救補,至於推陰陽五行升降生成之理,皆以《黃帝內經》為宗,而莫之異也。」又說:元朱震亨《格致餘論》「有功於生民者甚大,宜與三家所著並傳於世」。自此而後,「金元四大家」之稱,則流於世。  明代,醫藥學發展出現革新趨勢。在探傳染病病因、創造人痘接種預防天花、中藥學研究等進入新的層次;中外醫藥的交流範圍已達亞、歐、非許多國家與地區,中學的輸出、西學的東漸,使中外醫學文化在交流接觸中,互惠受益。李時珍(1518-1593)的《本草綱目》無疑是知名度最高的中醫藥文獻。  清代醫學趨於普及與升華髮展的時期,人體解剖知識的進展反映了中國醫界大膽革命的開拓進取精神;同時在溫病(包括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發熱性疾病)診療理論和實踐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吳有性撰寫的《溫疫論》對傳染病的病因作出了科學的推測,並創製了很多有效的方劑。葉天士(1667-1746)是江南名醫,其《溫熱論》和《三時伏氣外感篇》奠定了溫病學發展的基礎。吳鞠通(1758-1836)是把溫病理論完善發展的學者,他的《溫病條辨》一書被後人列入中醫四大經典之列。王孟英(1808-1868)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對《溫病條辨》的理論作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改進,著成《溫熱經緯》,是溫病學說又一重要著作。汪昂(1615-1694)是清代又一著名的醫家,他的貢獻主要集中在方藥學領域,一方面,他的《本草備要》和《醫方集解》可作為臨床醫生常用的參考書籍,另一方面,他最為知名的《湯頭歌訣》幾乎是中醫入門的必讀讀物。汪昂還有另外一部不太知名的著作《素問靈樞類纂約注》,該書把《黃帝內經》的《素問》、《靈樞》兩部分合纂為一篇,並分類加以整理、注釋,給後學者以很大的便利。《醫宗金鑒》是清乾隆四年由太醫吳謙負責編修的一部醫學教科書。《醫宗金鑒》這個名字也是由乾隆皇帝欽定的。吳謙奉旨後,下令徵集全國的各種新舊醫書,並挑選了精通醫學兼通文理的70多位官員共同編修。歷時三年的時間,終於編輯完成。《醫宗金鑒》全書共分90卷,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中比較完善而又簡要的一種。全書採集了上自春秋戰國,下至明清時期歷代醫書的精華。圖、說、方、論俱備,並附有歌訣,便於記誦,尤其切合臨床實用。《醫宗金鑒》被《四庫全書》收入,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對《醫宗金鑒》有很高的評價。自成書以來,這部御制欽定的太醫院教科書就被一再的翻刻重印,廣為流傳。  近百年來,隨著西醫在中國廣泛地傳播,形成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併存的局面;一些醫家逐漸認識到中西醫各有所長,因此試圖把兩種學術加以匯通,逐漸形成了中西醫匯通學派。但同時,隨著西方科學和哲學思想的進入,中醫理論和實踐體系遭受了多次非難,儘管中醫越挫愈勇,診療水平不斷進步,但這來自對面的聲音更值得每一個中醫人思考。
推薦閱讀:

不該被遺忘的歷史——「國醫節」的由來

TAG:醫學 | 歷史 | 文化 | 中醫 | 傳統文化 | 傳統 | 中華 | 醫學史 |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