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大娛樂黃金時代到來 影視投資要把握三「好」
管清友:資產配置荒?那就拍電影!影視投資要把握三「好」
文/管清友 張瑜 吳清羽
《美人魚》13天26億的戰果刷新了諸多票房記錄,成為中國影史第一部破30億的電影似乎也指日可待。人道是「星爺出品,必屬精品。」,但不可忽視這一票房裡程碑誕生於史無前例的2016春節檔票房奇蹟基礎上。春節短短七天,中國電影總票房入賬36億元,相比去年春節檔20億的成績暴漲80%,是前年春節檔14.5億的2.5倍。
這一消息在煤企虧損、鋼廠破產、老家地產凄涼的諸多行業不景氣新聞中格外醒目。我們在喜憂參半中看到,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轉型投入傳媒影視行業,越來越多不甘心用白菜價甩賣煤礦的老闆們洗乾淨手上的煤渣,參投拍起了電影。
轉型苦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票房!
這是一個時勢造英雄的時代,英雄或很難看準,誰也難以斷言下一部20、30億的電影會花落誰家,下一個十倍股是何方神聖,但是我們可以站在時勢風口處張開雙臂,總有英雄會撞到懷裡。
讓我們深情演繹一下《大話西遊》中的經典台詞:「曾經有一份真誠的劇本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投資,等到它票房50億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消費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從美韓經驗觀之,大娛樂將開啟20年的黃金時代,娛樂經濟學將迎來繁榮。風口既定,誰先起飛?由於經濟下行的口紅效應,影視行業將率先啟動,舞曲已起,佳人不可辜負。
▼
1大娛樂的黃金時代
「左青龍,右白虎,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美韓消費轉型升級經驗來看,大娛樂的黃金時代到來
娛樂迎來20年的黃金時代。美國大概從1950年開始消費的轉型升級,直至今日消費結構依然在轉型中,而韓國大概為1980年左右開始,持續20年至2000年左右告一段落,隨後消費結構進入了新的穩定階段。從兩國經驗來看,消費轉型升級過程中,娛樂休閑消費將會迎來20年的黃金大時代: 韓國娛樂相關的消費佔從轉型期初的3%提升至目前的8%,1980年開始,其娛樂消費保持了15年的高速增長(不變價計算平均年增速14.5%,現價計算平均年增速更是高達22%);美國娛樂相關的消費佔比從轉型期初的4.6%提升至目前的9%,所有消費項目中增速僅次於醫療護理(4%升至22%)及金融服務(4%升至10%),50年代至今娛樂行業維持了半個世紀平均8%左右(現價)的年增速。
消費升級方向一般從食品、服飾等生活必需品向住房、汽車等耐用品進行升級,並進一步向服務升級。一般而言,耐用品增加的幅度有限,服務消費的是增長幅度最大的部分。具體項目而言,醫療保健、金融保險服務、休閑娛樂佔比增加明顯。
韓國經驗最有借鑒性,美國次之。從人均GDP來看,美國1950年消費轉型時高達13360美元,而韓國1978年轉型僅為3807美元(2005年不變價,中國目前為3866美元);從城市化水平來看,美國為64.15%,韓國為56.72%,中國目前為54.51%,因此,1980年韓國消費轉型時的經濟背景與目前中國的情況最為相近,其經驗最具有借鑒性,美國次之。對照韓美經驗,那也就意味著轉型期更短,結構變動更大,娛樂相關增長更具有爆發性。
韓國消費轉型變動巨大,「吃、穿」轉向「住、行、文娛」。1980年前後韓國的消費結構開始發生變化。耐用品和服務均上升明顯,同時非耐用品和半耐用品則反向變動。具體而言,韓國居民在食品項目中的消費佔比由36%下降到14%,服裝類也從11%下降到7%左右;同居住相關的項目則增長顯著,成為佔比最大的消費支出項,如住房相關佔比由9%增加至19%、傢具從4%升至5%;休閑文化與交通增長迅速,分別從3%、8%升至8%、12%,從邊緣化消費類型變為主要消費構成,體現了居民在收入增加後對提升生活質量的關注。
美國消費轉型持續期較長,「衣、食、住、行」轉向「醫療、娛樂、金服」。
整體來看,服務佔比上升,非耐用品下滑,耐用品穩定。美國的個人消費結構開始產生顯著變化的時間為1950年左右。在此階段,美國的現價人均GDP收入約為2000美元,之後隨著人均GDP的迅速增加,美國居民對服務的消費迅猛增長,服務消費的佔比從1950年的39%增長到2014年的66%。同時,隨著服務消費的大幅增加,美國居民對非耐用品的消費迅速下落,佔比下降超過20個百分點。總體而言,耐用品消費的佔個人總消費比重較為穩定,波動不大。
耐用品方面,「住」下滑,「娛樂」激增。雖然美國耐用品消費總體比較穩定,但是耐用品的消費結構仍有較大變化。具體而言,美國居民在娛樂商品和車輛上的消費激增,而在傢具和家用設備上逐漸下降。
非耐用品方面,「衣、食、行」下滑。在衣食上的消費從20世紀40年代的佔比非耐用品70%以上下降為不到50%。
在服務方面,「醫療、金服、保險」激增。美國人民對醫療護理的需求是增長最快,其次是金融服務和保險,娛樂方面略有上升,家庭經營和食宿佔比下降明顯。
2
口紅效應
「吶,做人呢,最重要就是開心,無不無聊,我請你看電影咯?」
中期經濟低迷,口紅效應催化影視行業崛起
在當前我國處於消費結構整體從生存型轉向享受型的大背景下,參考海外經驗,可以預見一個全民休閑娛樂時代的到來。從2015年國內經濟下行,但電影總票房達到440億元,同比增長48.7%的數據來看,影視行業作為休閑娛樂產業發展最快的分支,正在崛起,投資機會不可辜負。
以往海外歷史經驗表明,當經濟進入低谷或蕭條期,往往是文化產業得以發展和繁榮的機遇期。
首先,美國經驗來看:1929年的美國,一場股市暴跌引發的經濟危機讓幾乎所有行業進入寒冬,並引發了整個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然而好萊塢電影業逆勢而上,拉開了黃金時代的序幕。在1929年大蕭條時期,直至50年代,好萊塢誕生了《城市之光》、《亂世佳人》、《大獨裁者》、《米老鼠和唐老鴨》、《魂斷藍橋》、《卡塞布蘭卡》等不朽劇作,成就了卓別林、秀蘭·鄧波爾、克拉克·蓋博、奧黛麗·赫本、費雯麗等巨星,而整個30年代及40年代是美國電影史上觀影人次最多的時代。
對比我國今年GDP及財政收入增速放緩,電影行業增速呈現逆勢上揚趨勢,在互聯網發展、移動端普及化、新媒體崛起等多因素推動下,我們認為影視文化產業有望引領帶來新的增長點。
此外,在經濟低潮時期,對影視的投資會趨于謹慎,作品側重大片化、精品化路線。依舊是以好萊塢為例,1970年代,石油危機和越戰讓美國經濟再次進入蕭條,期間誕生了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科波拉的《教父》系列,以及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這些或有深度、或注重視覺效果感官刺激的影片,讓大家在發泄情緒的同時,也孕育了渡過難關的新希望(18.99, 0.00, 0.00%)。
我國影視行業近年同樣凸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類型片分類明確的工業化趨勢。2015年底上映的盜墓題材電影《尋龍訣》以高資金投入、高特效水平、明確類型片模式,反映了我國影視行業工業化、成熟化的進程。
其次,日本經驗來看,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進入了20年前所未有的經濟蕭條和低迷,但是娛樂業也是逆勢上揚,尤其是ACGN(動畫、漫畫、遊戲和輕小說)領域。根據我們的統計,80年代至今,日本經濟每一次的階段性放緩甚至下滑,均加速了動漫文化人群的普及。
最後,韓國經驗來看, 韓國娛樂產業也體現了類似的口紅效應。韓國經濟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受到重創,但電影、電視、動漫業卻開始繁榮,尤其是韓劇帶動的文化產品輸出,不僅至今在中國影響力巨大,在全世界範圍內也颳起了「韓流」。
在如今中國GDP增速放緩、人口紅利消失、消費轉型升級的當今,影視行業看到了爆發的曙光,建議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3
未來主拼三個「好」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2015影視雙元年,未來主拼三個「好」
2015年是電影行業的黃金時代元年,同時也是網路劇爆發元年,2016影視風暴依然不停歇,未來掘金機會主要在好內容(IP)、好心情(喜劇)、好技術(VR、動作捕捉、特效等)。
電影行業:2015超完美收官,黃金年代起航。
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沒能突破300億。2015年,達到這個數字只用了9個月零7天。2015年,350多部電影440億票房,中國電影市場完成了不能再完美的收官。
從國產電影來看,票房270多億,占票房總額的六成以上,進口片佔比創下十年來最低;總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里,國產電影佔據了七席。
從單部電影來看,過億影片82部,相比2014年的66部增長了24%;過十億票房影片8部,而2014年僅3部,如今似乎過10億票房才稱得上話題性電影。
許多人認為2015年是中國電影進入黃金時代的元年,2015年或許僅僅是一個中國電影波瀾壯闊年代開啟的序幕。
電視劇行業:爆款頻出,網路劇元年。
再看電視劇產業,大銀幕的豐收並沒有掩蓋小屏幕的光芒,2015年,國產電視劇的年度生產總量較2014年有所收緊,上半年生產159部電視劇,同比下降14%,電視劇的創作播出和產業發展呈現多樣性、複雜化的總體態勢。
2015年誕生了現象級仙俠電視劇《花千骨》、宮斗系高顏值的《武媚娘傳奇》、回歸「士」文化精良走心之作《琅琊榜》以及年底的史詩巨作《羋月傳》。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熱點是網路劇崛起,2015年被稱為網路劇元年。大劇網路播放量屢創新高,《花千骨》以195.2億次播放摘得2015年電視劇網路播放量冠軍;超級IP網劇《盜墓筆記》以27.5億的超高播放量,獨佔網劇之巔;年末黑馬《太子妃升職記》單日播放量最高過2億,收官之際已取得了26億的傳奇播放量,更是連續10天霸屏新浪微博話題總榜第1名。播放量前十名的大劇播放量整體跨過50億次大關,量級比2014年提升了30億次。種種人氣網劇的熱播,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百花齊放的繁榮市場。
2016年,影視風暴還會繼續吹嗎?
答案是肯定的。中國狂飆的票房與疲軟的宏觀經濟數據對比鮮明,在經濟不樂觀時期,既能夠滿足消費者心理慰藉需求,價格又低廉的產品,往往能夠獲得更好的市場待遇,電影、電視劇正是能夠讓人沉浸其中而獲得心理慰藉的產品。
然而中國影視行業的飛速發展,並不僅僅是口紅效應的產物。
影視劇製作水平的提升,促使2015年誕生了國產動漫電影里程碑作品《大聖歸來》,以及號稱代表重工業化電影崛起的《尋龍訣》等精良大作,中國大片有望擺脫「5毛錢特效」,將越來越多注重視覺效果的觀眾吸引進影院。
同時,「互聯網+」顛覆了電影行業的營銷渠道,團購和各種電子票務平台的誕生,不僅依靠貼補讓票價降低,而且使票務銷售渠道更為暢通便捷,極大地推動了觀影人群的數量增長。
網路劇方面,新媒體的強勢崛起讓更多用戶培養起網路付費習慣,打通了影視內容盈利新模式。而網路劇獨有的百花齊放的題材和天馬行空的故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新生代90後00後觀眾收看。
關注未來影視發展風向,把握三個「好」。
◆ 好內容:內容資源爭奪白熱化,IP值錢
2015年影視行業最熱門的詞必須是IP。
什麼是IP?《西遊記》是IP,孫悟空的形象本身就是IP,盜墓小說《盜墓筆記》、《鬼吹燈》是網路IP,小說《三體》是科幻IP,《屌絲男士》是網劇IP,綜藝節目、一首歌、一篇帖子、一個片語甚至都能成為IP。
然而,好IP拍出來的,卻未必都是叫好叫座的電影。盜墓小說《鬼吹燈》的IP賣給了兩家電影公司,一年之內被改編成了兩部電影。陸川的《九層妖塔》沒能獲得原著粉的認同,烏爾善的《尋龍訣》打出了「正宗摸金範兒」的宣傳語,靠精良視覺效果大獲成功。
2015年大家買IP拍IP囤IP炒IP,2016年的影視市場,會有一大批IP改編作品撲面而來。我們預計IP市場,尤其是網生內容的爭奪還會繼續,不過好IP要靠製作和運營加成才能真正吸引觀眾買單。
◆ 好心情:一笑值千金,誰能讓觀眾笑起來,誰的錢包就能鼓起來。
2015年,8部過十億票房的大片中,喜劇題材電影佔了半壁江山。
越來越多的觀眾到電影院尋求對現實生活的「治癒」,在忙碌壓力大的現今社會,觀眾需要依靠「笑點」獲得片刻放鬆愉悅,誰能讓觀眾笑起來,誰的錢包就能鼓起來。笑點密集、不生硬、能夠喚起觀眾共鳴的喜劇作品,備受大眾青睞。
喜劇題材影視作品《夏洛特煩惱》、《太子妃升職記》、《煎餅俠》等, 在小成本製作下口碑、影響力、收益超越大片,上演「屌絲逆襲」。
◆ 好技術:影視工業化加碼,推動行業技術革新。
2015年,拿下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文藝片《刺客聶隱娘》最終6000萬元票房收官,顯示了文藝片叫好不叫座的掙扎與無奈。觀眾越發愛好大片,注重特效製作等影視產品所具有的科技含量,中國電影工業化發展已成大勢所趨。
此外VR/AR、動作捕捉、大數據、特效製作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有望顛覆影視行業傳統,傳播媒介、傳播模式、營銷模式等領域有望革新。
曾幾何時,《大話西遊》中的夕陽劍客看著煙塵中漸行漸遠的孫悟空嘲笑:「他好像一條狗哎!」。十年前,同樣落寞的電影行業如同被套了緊箍咒一般難以翻身,只能靠進口大片拯救。
而如今,在2015年全年440億總票房中,國產影片票房271.36億元,佔總票房的61.58%,越來越多影視人喊出:「做人如果無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中國影視行業如果有夢,為何不能夢得更大一些?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