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之前,你自己需要先成長
文:蘑菇村的SuperMum
前幾天在微信的共情微課堂里,和媽媽們討論一個問題:「情緒有沒有好壞之分?」90%的媽媽回答「有」。我們認為快樂、高興、愉快、開心都是好情緒,悲傷、憤怒、恐懼、難過都是壞情緒,我們希望我們每天都快樂,希望我們能趕跑「壞」情緒。
可是,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就像硬幣的正反面,像白天與黑夜、愛與恨、生與死,都是同時存在的。
弗洛伊德除了提出性本能之外,還提出了死亡本能。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里寫「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就像花千骨詛咒白字畫:「我以神的名義詛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傷不滅!」對一個人最大的恨和詛咒,不是「你去死吧」,而是「你千萬別死」!只生不死,多麼孤獨,多麼可怕。
情緒也一樣,悲傷、憤怒、恐懼都有它的意義。在原始社會,當人們面對大老虎的時候,正是由於恐懼,讓人們產生了逃跑或者對抗的應激機制。如果沒有恐懼,人類早已不復存在。
我們願意接納那些「好」情緒,不願意接納「壞」情緒。我們希望我們永遠快樂,永遠沒有痛苦才好,當痛苦來臨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的文化強調克制與奉獻,我們的教育長期以來也缺少了情緒管理的教育。我們期望孩子健康、成功、獨立、堅強、快樂,唯獨缺少了希望孩子擁有成熟的情緒。於是,缺少情緒管理能力在一代一代人之間代際傳遞,極少人會意識到擁有成熟情緒的重要性,處理情緒往往採用發脾氣或者冷暴力的方式,而且很少意識到這樣有問題。
曾經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教育充斥著赤裸裸的暴力和冷漠;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父母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家開始講道理,人們從成人的角度出發,認為:孩子應該懂事,我們耐著性子講了那麼多道理,孩子怎麼就不聽話呢?只是,年幼的孩子思維還沒發展到能夠建立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講道理往往無用。
於是氣急敗壞的父母或者勃然大怒,或者把孩子關小黑屋,或者一次次把孩子推開。是的,我們大多數人就這樣長大了,長大成為父母期望的「成功」、「堅強」、「獨立」的樣子,可是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依然有一塊冰冷的地方,有一個不被接納的自己,有一個默默哭泣的小孩兒。
當孩子無法用準確、清晰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只能用哭來表示的時候,我們很少去幫助他們識別、表達並接納他們的情緒。
當孩子由於害怕而哭泣的時候,我們要求孩子「不要哭」;當孩子歡快得停不下來,開始瘋玩的時候,我們認為是「熊孩子瞎胡鬧」;當孩子去探索世界,挫敗無助得憤怒的時候,我們將其解讀為「不聽話」、「不懂事」,甚至威脅孩子「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愛你了」,「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多麼可怕,孩子那麼愛父母,為了做一個不被父母拋棄的孩子,他們慢慢壓抑了自己的情緒,努力變成父母眼中的乖小孩兒。
那些被壓抑的情緒,並不會消失,往往移情到了親密關係里。即便進入婚姻、有了孩子,我們很多人依然是一個被壓抑的孩子。在原生家庭里,我們需要最安全的父母來理解、接納我們的情緒,可是他們卻在焦慮於我們什麼地方又做錯了。
成年以後,我們將這種期望投射給了我們的愛人,我們渴望他們能夠接納、包容我們。於是人們往往把壞脾氣留給了最親的人。很多「莫名其妙」對家人發脾氣的人,內心都是「如果你不能接納我最壞的一面,就不配擁有我最好的一面」。絕大多數人不會找小三來考驗自己的愛人,但是發脾氣也是對對方的一種考驗,考驗對方能不能接受那個最脆弱的自己。
我們明明需要一個擁抱,卻在細數對方不是。多少個「滾蛋」的背後,卻藏著「別走,抱抱我。」
是的,懂比愛重要。如果對方能讀懂你的內心,發脾氣對雙方的關係有意義。如果不懂,也許會將對方越推越遠,或許對方也在期待著你理解和包容他。
更何況,一個人自己都不懂自己的情緒,又怎麼期望對方能懂呢?
該怎麼辦呢?
共情吧,先和自己共情吧。回過頭去看看自己那些莫名其妙、無法控制的情緒從哪裡來。如果不能體察自己情緒的來源,無法接納自己,無法原諒和擁抱那個內心的小孩兒。共情最終只是一種拗口的句式和無聊的說教。
成長從來都不是一件陽光明媚的事情。我們一路走來,都深藏著一些委屈、憤怒、悲傷、害怕、恐懼。而這些情緒被快樂所取代,快樂讓我們有很強的社會適應性,但同時也讓我們沒有機會去和那些委屈與悲傷和解。
成長就像天空飛過的鳥兒,凡經過必留下痕迹。我們想用遺忘來擦拭掉這些痕迹,又怎麼可能呢?走著走著,就該回過頭去看一看了,看看把自己遺忘在了哪裡。然後蹲下來,去擁抱那個被壓抑的孩子,那個「不許哭」、「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的孩子,如果你願意,陪著他一起哭。
這是共情,也是自愈。
育兒先育己,育己先育心。無論你讀了多少書,學了多少知識和技巧,只有理解和接納自己,才談得上去理解和接納別人,才有能力去和你的孩子、家人共情。
我懂你傷悲,願你自己也懂。
——The End——
原題:我懂你傷悲,願你自己也懂
蘑菇村的SuperMum,女,80後,坐標蘭州,十五個月大寶寶的supermum。心理學碩士,教育學博士在讀,大學心理課老師。國家心理諮詢師,壹心理專欄作者。關注親子、女性、教育、兒童發展心理學等話題。直到有了寶寶以後,才重新認識了教育,重新認識了人生。在育兒的路上,堅持共情陪伴,一直跟著孩子學習成長,當一個懂得孩子心理、科學育兒的supermum。微信公眾號:marshroommum。微信育兒課程號:marshroomsm。
責任編輯:晨歆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最不要臉的事,就是婚姻里不管孩子,一離婚就來爭奪撫養權
※責任感,幫孩子尋找到生命的價值
※育兒經||搞定孩子初上幼兒園的「進門哭」
※釣人的孩子(外二篇)
※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存錢習慣和啟蒙賺錢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