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獲得者

閑園奕叟 關注八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簡介[照片]2008-10-08 20:349444百園採摘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於當地時間2008年10月8日11時45分左右(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45分左右)宣布,將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下村修、馬丁-查爾菲,華裔化學家錢永健,他們是因為發現和發展綠色熒光蛋白(GFP)而獲獎的。這三位科學家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  錢永健是華裔化學家,1952年出生於紐約,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至此,已有八位華裔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第一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著名的物理學貢獻有:李模型、高能重離子物理、量子場論的非拓撲性孤立子和孤立子星以及破解粒子物理中的θ-τ之謎。1957年,他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這項發現,由吳健雄的實驗證實。李政道和楊振寧是最早獲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李政道出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江蘇蘇州,父親李駿康是金陵大學農化系首屆畢業生。李政道曾在東吳附中,江西聯合中學等校就讀。因抗戰,中學未畢業。1943年因以同等學歷考入遷至貴州的浙江大學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學之路,師從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因日軍入侵貴州,時在貴州的浙江大學被迫停學。1945年他轉學到時在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就讀二年級,師從吳大猷、葉企孫等教授。1946年赴美進入芝加哥大學,師從費米教授。1950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從事流體力學的湍流、統計物理的相變以及凝聚態物理的極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主要從事粒子物理和場論領域的研究。三年後,29歲的李政道,成為哥倫比亞大學二百多年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他開闢了弱作用中的對稱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物理等科學研究領域。1984年他獲得全校級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這一最高職稱,至今仍是哥倫比亞大學在科學研究上最活躍的教授之一。現在,他的興趣轉向高溫超導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陣,以及解薛定諤方程的新途徑的研究。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奮鬥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線,不斷發表科學論文。自20世紀七十年代初,他和夫人開始回國訪問,為祖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做了很多貢獻。他積極建議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重視基礎科學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議和協助建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議成立自然科學基金,設立CUSPEA,建議建立博士後制度,成立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和北京大學及浙江大學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學術機構,設立私人教育基金,對藝術和中國的歷史文化有著強烈的興趣,個人亦喜隨筆作畫並積極倡導科學和藝術結合。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義大利科學院院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蘭州大學、蘇州大學等十幾所大學的名譽教授;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紐約市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和中國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十幾所大學的名譽博士。第一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  楊振寧是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後來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國護照上誤寫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滿周歲,父親楊武之考取公費留美生而出國了。4歲時,母親開始教他認方塊字,1年多的時間教了他3千個字。楊振寧在60歲時回憶說:「現在我所有認得的字加起來,估計不超過那個數目的2倍。」1928年楊振寧6歲的時候,父親從美國回來,一見面就問他念過書沒有?他說念過了。念過什麼書?念過《龍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來了。楊振寧回憶道:「父親接著問我書上講的是什麼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釋。不過,我記得他還是獎了我一支鋼筆,那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楊振寧讀小學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很好。中學還沒有畢業,就考入了西南聯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歲。1942年,20歲的楊振寧大學畢業,旋即進入西南聯大的研究院。兩年後,他以優異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並考上了公費留美生,於1945年赴美進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後,開始同李政道合作進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間遇到許多令人迷惑的現象和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們大膽懷疑,小心求證,最終推翻了宇稱守恆律,使迷惑消失,問題解決。楊振寧在1957年諾貝爾演講中這樣說道:「那時候,物理學家發現他們所處的情況就好像一個人在一間黑屋子裡摸索出路一樣。他知道在某個方向上,必定有一個能使他脫離困境的門。然而究竟在哪個方向呢?原來,那個方向就是宇稱守恆定律不適用於弱相互作用。」楊振寧對物理學的貢獻範圍很廣,包括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發現宇稱不守恆之外,楊振寧還率先與米爾斯(R.L.Mills)提出了「楊-米爾斯規範場」,與巴克斯特(R.Baxter)創立了「楊-巴克斯方程」。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賽格瑞(E.Segre)推崇楊振寧是「全世界幾十年來可以算為全才的三個理論物理學家之一」。楊振寧謹記父親楊武之的遺訓:「有生應記國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國科學家中率先訪華的。他說:「作為一名中國血統的美國科學家,我有責任幫助這兩個與我休戚相關的國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誼的橋樑。我也感覺到,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道途中,我應該貢獻一些力量。」楊振寧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20多年來,他頻繁穿梭往來於中美之間,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學術聯繫工作。他寫過這樣兩句詩:「雲水風雷變幻急,物競天存爭朝夕。」人們讚揚在理論物理前沿度過了半個世紀的諾貝爾獎得獎人楊振寧是一位堅忍不拔、具數學天才的科學家。他致力於揭示自然的對稱性,而這些對稱性常常是隱藏在雜亂的實驗物理結果的後面。楊振寧長時期在看來是神秘的物理學和數學的十字路口工作。在這個領域內,一組漂亮的方程式可以是靈感的源泉,甚至可以在還沒有實驗證據以前就洞察物理世界是怎樣運轉的。這是一個外行很難懂的世界,其中有充滿了希臘字母的方程式的黑板,有尋求用數學去解決問題的「品味」和「風格」,有尋求用正確語言來描述物理世界的出自內心的靈感。物理學家戴森去年在石溪為楊振寧退休所舉行的學術討論會上說:「楊振寧對數學的美妙的品味照耀著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麼重要的工作成為精緻的藝術品,使他的深奧的推測成為傑作。」這使得他「對於自然神秘的結構比別人看得更深遠一些」。楊振寧已有華髮,可是看起來比他的實際年齡年輕得多。他仍穿梭於紐約和遠東之間。他和香港以及北京的大學有密切的聯繫,並且是設在南朝鮮漢城的一個理論物理中心的主席。在關於他的生活和時代的一次廣泛的談話中,楊振寧談到他的物理學生涯,談到他沒有能從事某些領域的研究而感到的遺憾。楊振寧也談到他在中國童年和他長時間為溝通美國和自己的祖國在科學和文化方面的差異所作的努力。楊振寧談到他擔心中美關係的裂痕會擴大,以及由於新近對台灣出生的物理學家李文和間諜活動嫌疑的調查,將為亞洲和亞裔美國科學家帶來的困難。1971年中美關係開始解凍,楊振寧自1945年到美國來當研究生以後第一次回到中國大陸。他會見了已故的周恩來和中國的其他領導人,幫助開展了兩國之間的科學合作。他擔心這些合作將面臨危險。那時候,當他從國外旅行回來後,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的人員常常去找他。中央情報局的官員第一次去找楊振寧時楊要讓他的秘書記錄他們的談話,以免誤解。楊振寧繼續保持和中國的密切聯繫,他說:「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近來沒有再來找我的麻煩。」楊振寧最關心的是科學而不是政治。他談到自己的一些經歷:一個從中國偏僻地區一個落後的城市來的年輕學生,怎麼會有幸參與20世紀一個最主要的思想革命。這場革命是試圖用一個統一的方法來了解自然的無窮多樣性,從混沌的星球爆炸到電子環繞原子核的顫動。1956年楊振寧第一次出名。那一年他和李政道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稱守恆基本粒子和它們的鏡象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因為這個工作,兩人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獎。從長遠來看,1954年楊振寧和已故的米爾斯的開拓性的工作卻更為重要。那一年,兩人都在布洛克海文國立實驗室工作。他們提出了一個稱為非阿貝爾規範場的理論結構。以後證明它是以統一的方式描述作用力和基本粒子的關鍵。布洛克海文的一位理論物理學家馬奇努說:「當它在1954年寫成時,爭論極大。一些人認為它和物理世界無關。」當時,楊和米爾斯沒有繼續發展下去。可是以後證明,這個從微分幾何和纖維叢這樣的抽象世界中抽提出來的數學,正是為描述像磁、電、強核力,也許還有重大相互作用中,中界作用力的粒子交換所。戴森講道:「我要說,在楊振寧的工作中最最重要的是規範常已經證明這比他和李政道關於宇稱的工作要重要得多。」楊振寧和李政道的關係變得愈來愈緊張,兩人在1962年分手。楊振寧拒絕談論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的關係變得緊張的。他說:「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說,這是一個悲劇。」他們兩人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講話了。楊振寧紮根於數學,但是他指出,自己一生的工作不是脫離現實世界的形而上學的遊戲。40年代後期他剛去芝加哥大學研究院時曾打算成為實驗物理學家。可是他很快就了解自己的動手能力很差。實驗室的同事們開玩笑道:「哪裡出爆,那裡就有楊振寧。」曾任布洛克海文國立實驗室主任的實驗物理學家薩奧斯說:「楊振寧是一位極具數學頭腦的人,然而由於早年的學歷,他對實驗細節非常有興趣。他喜歡和實驗學家們交談,對於優美的實驗極為欣賞。」對於物理學家最大的挑戰,依然是提出一個統一的理論,它既適用於以重力為主的極大王國,又適用於由量子所主宰的極小王國。物理學家在70年代已經在這方面獲得進展。他們提出一個稱為標準模型的理論。可是標準模型並沒有將重力考慮在內。目前,弦線理論可能可以克服這個缺點。這個理論經過修改後要求十或十一維時——空,而不是我們熟悉的四維時空,即時間這一維加上立體幾何的三維。弦線理論提出來已經20多年,它在年輕的理論物理學家中很流行。可是楊振寧在晚年時是不同意這個理論的。楊振寧懷疑弦線理論或其派生的理論是否能將所有客觀存在的現實都放進一個簡潔的包裝中。楊振寧說:「弦線理論並沒有得到實驗證明。它太不定形,太模糊。」問題部分地在於,為探索弦線的影響,需要極高的能量,更強的粒子加速器。如何寫出一個可以工作的理論,並從事十維計算也是一個問題。楊振寧提出物理學正經歷一個過渡期。不斷地尋找更快更小的計算機晶片等的應用研究,將會比基礎研究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他說:「很清楚,在未來的30到50年中,人們將更注意物理學的應用。其理由並不是因為所有的基本問題都已經解決了,而是因為更深入地探索物質的基本結構變得愈來愈貴。」他又說,1993年國會決定中止建造超導超級對撞機是一個信號,高能物理有充裕的經費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超導超級對撞機是要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建造的一個基本粒子加速器,它的直徑將達54哩。楊振寧預言,計算機工業的實際需求將會推動界於微觀和宏觀之間的物理學的發展,他承認許多分析家們早已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就像剛剛過去的20世紀被稱為物理學的世紀一樣。是什麼環境使楊振寧能在占支配地位的物理學中起重要作用呢聽他自己說,在他的成功中,運氣和抱負同樣重要。楊振寧早年處於一個更像是中世紀的而不是現代的社會。他得益於幸運的家庭環境以及和同事與學者們的聯繫。這些為他進入更廣闊的知識和文化世界的旅程鋪平了道路。反過來,他正通過不斷努力在亞洲建立一流的研究中心為回報。楊振寧生長在中國中部一個圍有城牆的城市——合肥。當時,這個城市的街道是沒有路面的,城門很窄,以致30年代第一部汽車開來時無法通過。大部分居民是文盲。由於閉塞,楊振寧直到6歲才第一次看見香蕉。楊振寧的父親是當地中學的數學教師。他通過了一次獎學金考試,得以出國,去芝加哥大學讀書,回國後在廈門大學教書,以後去了北京清華大學。楊振寧本人追隨他父親走上了學術道路。他說:「我很幸運,上百萬和我同齡的人不是餓死就是面對軍閥混戰。」他住在北平一個學術性的社區內,沉浸在一個重視研究、重視知識的社區中。他的父親很快就發現兒子有數學天才,可是並沒有直接教他數學。楊振寧說:「父親的哲學是『不要著急』。」在談天時他偶爾會向兒子提出數學難題。可是父親也認識到教育需要均衡。在楊振寧念完中學初一時,父親請了一位同事來教他中國古文。經過兩個夏天的緊張學習,年輕的楊振寧能背誦孔子的門徒孟子的全部著作。1937年日本入侵,楊振寧的父親被迫離開北平,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楊振寧繼續走好運。年輕的楊振寧不久進了這所大學,受教於一些當時中國最傑出的科學家。他們之中有些以後去了美國,其中包括陳省身。陳省身現在已經從伯克萊加州大學退休,許多人都認為他是現在活著的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在昆明時,楊振寧開始提高他的英文。他決定不用字典來念英文小說。他選的第一本小說是斯蒂文森的《金銀島》。這部小說里有和大海有關的俚語,因而很難念。他花了一個星期,念完了這本書,接著念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在熟讀這兩本書以後,楊振寧說:「以後就容易了。」楊振寧還有去西方世界的另一原因:他對美國初期的科學家兼政治家富蘭克林很崇敬,富蘭克林的自傳激勵了楊振寧。去美國後他取名為富蘭克,並將第一個孩子的英文名字取為富蘭克林。1945年楊振寧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去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接受了楊振寧,可是他要拜才華橫溢的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為師,因此去了芝加哥大學並在以後被稱為氫彈之父的泰勒的指導下寫了博士論文。論文寫好後只有4頁。泰勒說服楊振寧,無論如何,一篇博士論文只有4頁總是太短了,要他加長。他照辦了,加到了23頁。在物理學有了卓越的成就以後,他又轉向遠東。楊振寧將把他的文稿與信件捐贈給香港中文大學而不是給石溪紐約州立大學。他是中文大學的訪問教授。楊振寧也沒有排除他搬回中國的可能性,因為回去後他和與他結縭已50年的妻子杜致禮會得到更好的照顧。新近,致禮在石溪州立大學的醫院動了三次腫瘤手術,結果良好。楊振寧在長島還是感到很自在,也不像是要搬到遠離他的三位已經成年的孩子身邊。他們三位都已得到科學方面的學位。楊振寧說:「他們是美國人。他們接觸的中國文化很少。」長子光諾畢業於密西根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現在是紐約州西徹斯特縣的一位財務顧問。次子光宇是一位化學博士,住在紐約城,為J.P.Marg財務公司分析化學工業。女兒又禮是蒙太拿州列文斯登縣的一位醫生。楊振寧在1964年成為美國公民。他說:「我們在美國過得很不錯。在這裡我們有許多朋友。我們在兩個社會中都很自在。」在石溪為他的退休舉行的學術討論會結束時,楊振寧談到他在60歲時的一個「偉大和意義深遠的發現」:「生命是有限的」。他念了9世紀的一位中國詩人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第三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丁肇中祖籍山東日照縣;1936年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安阿堡(Ann Arbor);父親是丁觀海,母親是王雋英,他在台北讀中學,在密西根大學讀大學本科與研究院,於1962年獲博士學位;自1967年起執教於麻省理工學院。丁教授在粒子物理學中有許多卓著的貢獻,最有名的是1974年J粒子的發現,這項發現導致粒子物理學走入了新的方向,也因此而獲得1976年諾具爾物理獎。此外,他對量子電動力學之精確性、輕子的性質、矢量粒子的性質、膠子噴注現象,Z-γ之干涉等問題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貢獻。近年來丁教授組成並領導一實驗組,積極建造L3探測器,將於1988年起在西歐中心(CERN)的LEP加速器上做實驗,這是一項極大的計劃,動員了世界各國四百多名實驗物理學者,探測器建造費用將超過一億美元。丁教授是當代最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之一。他的工作特徵是方向明確果斷,計劃周詳嚴謹。得獎作品發現新的重基本粒子:J/Ψ粒子(現稱J粒子)響徹諾貝爾頒獎大廳的中華之聲他是第一位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用中文發表演講的獲獎者。作為實驗物理學家,他發現了J粒子。這個發現,被國際高能物理學界譽為物理髮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974年11月10 日,是一個不平常的星期天。這一天,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所領導的小組,在美國紐約州阿普頃國立布魯海文實驗室里,發現了一種新的基本粒子。雖然人們近些年來不斷發現新的基本粒子,然而,丁肇中此次發現的新粒子十分獨特,它是不帶電的,而且壽命比近些年來相繼發現的新粒子長1000倍——儘管在常人看來它也極其「短命」,只能活0.00000000000000000001秒。這是一種新的重光子,丁肇中把它命名為「J」粒子。也就在這個星期天的上午9時20分,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的斯坦福直線加速器那裡,也傳出了「發現新粒子」的消息。那是美國科學家裡奇特領導的小組發現的,有趣的是,這個新粒子也是重光子,壽命同樣很長。里奇特小組把它命名為ψ粒子。這兩個新發現震驚了美國科學界。經過仔細比較,科學家們發現J粒子和ψ粒子是同一種粒子。為了紀念丁肇中小組和里奇特小組的功績,這種新粒子被重新命名為J/ψ粒子。1976年,丁肇中和里奇特由於發現了J/ψ粒子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繼李政道、楊振寧之後,丁肇中成為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獎金的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祖籍山東日照縣,他的外祖父王以成追隨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中犧牲。丁肇中父母親都是美國密西根大學畢業生,父親是工程學教授,母親是心理學教授,他們1936年赴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訪問,丁肇中因母親早產而降生於密西根州,出生兩個月後隨父母回到中國。在中國,丁肇中的童年時代是在抗日戰爭的兵荒馬亂中度過的。他曾隨著父母過黃河,越長江,從日照到南京投靠親友,後又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逆長江而上來到重慶。在缺醫少葯的重慶,丁肇中差點被病魔奪走生命,但他還是一次次從死神的威脅下解脫出來。病癒後,他進了磁器口小學讀書,1948年春又隨著父母去了台灣。1956年9月,20歲的丁肇中遠涉重洋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學。在這裡,「身無半文」的他靠著獎學金讀完了大學,並於1962年獲得博士學位。1963年,他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1967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副教授,1969年升任教授。從念大學到取得博士學位到開始做科學研究,一般人要10年的時間,由於他異常勤奮,只用了6年時間。丁肇中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在著名物理學家烏倫伯克教授的啟發下,他選擇實驗物理學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與高能物理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說,「任何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對於自己從事的工作有沒有興趣,換句話說,也就是有沒有事業心。」憑著這種事業心,他可以兩天兩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實驗室里,守在儀器旁,不知疲倦地進行著自己的實驗。也就是憑著這種事業心,他和他的助手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終於捕捉住了J粒子。J粒子的發現,在物理學界掀起了軒然大波,使實驗物理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都大為驚異。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艾克斯教授說:這是基本粒子研究方面最偉大的發現,它已經改變了世界各地所有實驗室的工作狀態。由於這項發現,各實驗室現在將尋找這一領域帶來的物質新形式。當年出版的《新聞周刊》說:「J粒子的發現,是基本粒子科學的重大突破,對於近半個世紀以來物理學家努力尋找解釋的自然4種力的作用,具有重大意義和貢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院長傑米韋森說:「丁肇中教授的研究,為人類開拓了宇宙未知的領域,使基本粒子物理邁進了一個新的境界。」1975年2月14日,美國總統福特還寫信給丁肇中,對他的光輝成就表示祝賀。丁肇中雖然多年來在美國工作、生活,但他仍深深眷戀著哺育他成人的中國。他忘不了他在中國度過的青少年時代,他一直很看重自己是炎黃子孫。所以在去斯德哥爾摩參加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前,他向瑞典皇家科學院寫信,要求打破慣例,用中文在會上發表自己的演講,然後再用英語闡述。而根據規定,獲獎人應以本國語言在頒獎典禮上演講,就是說他只能以英語演講。但大會組織者們經過考慮,還是同意了丁肇中的要求。於是,自從1901年第一次頒發諾貝爾獎金以來的四分之三個世紀中,在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獎頒獎大廳里,第一次響起了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國人的主要語言——漢語。這一天,丁肇中懷著激動的心情登上了倫琴、愛因斯坦、居里夫人和許多科學巨匠站立過的講台,用中文發表了他的演講。他通過這篇演講寄語故國的青年們,希望他們重視科學實驗工作,在未來的年代裡為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J粒子的發現,沒有使丁肇中停步不前。年復一年,他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從一座高峰邁向另一座高峰。1974年以後,他繼續通過探測器尋找和研究光與重光子之間的關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膠子。1979年,他領導的在漢堡的電子同步加速器上工作的馬克·傑小組通過實驗證明了膠子現象。這一成果,又一次轟動了國際高能物理學界。1 983年,丁肇中選定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日內瓦建造的世界上能量最大的正負電子對撞機「萊普」(LEP)上開展他的新探索。他領導的規模空前的L3實驗組有美國、瑞士、中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14個國家共43所大學和研究所的581位物理學家組成。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高能物理實驗組。在丁肇中的領導下,這個實驗組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實驗成果。在主持L3實驗組的同時,丁肇中又著手進行了一項大膽的研究計劃:要在宇宙空間直接探測反物質。這個由中美等國共同研製的、用來尋找太空中的反物質和暗物質的粒子探測裝置叫做阿爾法磁譜儀,其最核心的部件永磁鐵是中國大陸研製的,其電子設備則全部由台灣科學家製造。1998年6月2日美國東部時間18時6分,阿爾法磁譜儀搭載「發現號」太空梭,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揭開了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探尋宇宙之謎的序幕。丁肇中說:「認識物質世界,發現大自然的奧妙,這種基本的知識是無涯的,超越年齡、時代和國界的限制。」為了科學的進步,第四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李遠哲  1936年11月29日,李遠哲出生於台灣新竹,他的父親是一位畫家。童年時代的李遠哲非常愛玩,棒球、網球、乒乓球都打得很好。"我可以把球打到對方球台上的任一指定點,"李遠哲興緻勃勃地回憶說:"誤差不會超過一英寸。"李遠哲讀初中時,在學習上已開始"獨樹一幟"。一次考試,幾何老師出了五道題,李遠哲全用與老師所講的不同的方法去做,結果老師給他的卷子判了零分。李遠哲不服氣,據理力爭:"老師,我的方法雖然同您教的不一樣,但是沒有錯?quot;這個老師還行,決定讓李遠哲給全班同學講一講再看。第二天,李遠哲在黑板上講了他的解法,得到全班同學的讚賞。最後老師給了他們100分。中學時代的李遠哲看了大量的書。"我幾乎每天看一本書。"他讀了《居里夫人傳》後,這樣說道:"我第一次感到當科學家不僅能從事很有意義的科學研究工作,而且可以享有非常美好的人生。"李遠哲下定決心要象居里夫人那樣,把一生都獻給科學。高中畢業後,李遠哲被保送台灣大學化學系;大學畢業後,又到新竹清華大學讀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後,留學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1965年獲化學博士學位,然後到哈佛大學化學系隨赫希巴哈(D.Herschbach)從事分子反應動力學的研究。1967-1968年間,李遠哲幾乎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自己設計,自己動手,殫精竭慮地把一台交叉分子束實驗裝置建立了起來。他的導師赫希巴哈(1957年與李遠哲同獲諾貝爾獎)看後感嘆地說:"這麼複雜的裝置,大概只有中國人才能作出來""他稱讚李遠哲是"化學中的莫扎特"。他說他把李遠哲比作樂聖莫扎特,不僅因為李遠哲是一位早熟的天才,而且因為李遠哲同莫扎特一樣"準確"。分子反應動力學是採用動力學方法,從分子和原子等微觀層次上研究和揭示化學反應過程,回答"化學反應是怎樣發生的"這一基本問題。第五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朱棣文  朱棣文 (Steven Chu) 1948年2月28日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祖籍中國江蘇太倉。父親朱汝瑾是國際知名的化學工程專家,母親李靜貞曾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1970年畢業於羅切斯特大學,獲數學學士和物理學學士學位,1976年獲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後留校做了兩年博士後研究,1978年到貝爾電話實驗室工作,1983年任該實驗室量子電子學研究部主任。1987年任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學教授,1990年任該校物理系主任。1993年6月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4年6月被任命為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8月1日正式上任。朱棣文研究的領域包括基礎原子物理、激光、生物物理等。1997年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與他同獲該獎項的是美國科學家威廉·菲利普斯和一名法國學者。還曾獲費薩爾國王國際科學獎。  朱棣文曾多次訪問中國。1998年6月5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六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崔琦 (Daniel Chee Tsui) 1939年生於中國河南省寶豐縣肖旗鄉范庄村一個農民家庭,在村裡小學畢業後,他於1951年在北京讀書,次年到香港培正中學就讀。1957年香港培正中學畢業,1958年赴美國深造,就讀於伊利諾伊州奧古斯塔納學院。1967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後到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工作。1982年起任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主要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把1998年諾貝爾物理獎授予崔琦與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施特默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勞克林,主要表彰他們發現並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這一特殊現象。2000年6月,崔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4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05年被聘為中科院榮譽教授。崔琦的主要學術興趣是研究金屬和半導體中電子的性質。他的這些研究將可應用於研製功能更強大的計算機和更先進的通信設備。崔琦的妻子是美國人,他們有兩個女兒。第七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高行健   高行健(1940—),原籍江蘇泰州,出生於江西贛州。目前為法籍華人。2000年10月12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事後報導中稱他為劇作家、畫家、小說家、翻譯家、導演和評論家。不過,高行健早期在國內,是以創作先鋒戲劇著稱。他與鐵路話劇團創作員劉會遠(中共元老谷牧的兒子)合作創作了《車站》《絕對信號》等話劇,由北京人藝演出,引起轟動。後來他又寫了《野人》,採用更多探索手法,更展現出藝術魄力和深邃的歷史感。《絕對信號》一劇,被列入「共和國50年10部戲劇」。高行健在大陸發表的作品不多,他在1981年發表《現代小說技巧初探》的小說評論,1984年發表中篇小說集《有隻鴿子叫紅唇兒》。他的劇作集《彼岸》(The Other Shore)在一九八六年在大陸「清除精神污染運動」時遭北京當局禁演,翌年他即離開中國大陸赴法國,隔年再以政治難民的身分定居巴黎市郊的巴紐里,加入法國國籍。因此高行健的主要作品例如長篇小說《靈山》(據說台灣已經有了中文版)、《一個人的聖經》都只能在海外出版。他的畫作也已在歐洲和美國展出。在報章中,有人稱他為大陸異議作家。高行健年表:1962年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後任中國國際書店翻譯。1971——1974到幹校勞動,後來在皖南山區農村中學任教。1975年回北京,任《中國建設》雜誌社法文組組長。1977年調中國作協對外聯絡委員會工作。1978年開始文學創作。1979年發表散文《巴金在巴黎》中篇小說《寒夜的星辰》。1981年調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任編劇。創作《絕對信號》(於劉會遠合作)《車站》《野人》等劇作,引起很大反響,並因其新的戲劇觀念和思想內涵而發生爭議。他大量吸收了西方現代派的戲劇手法,突破了話劇傳統的時間結構,拓寬了戲劇表現空間,探索新的戲劇觀念包括舞台觀念。論著《現代小說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提出了新的文學觀,強調小說要揭示現代社會矛盾,探索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複雜的人性,嘗試新的表現手法等,引起廣泛的注意和爭論。論文《談小說觀和小說技巧》也在1983年遭到批判。另外還出版過小說集《有隻鴿子叫紅唇兒》理論著作《現代戲劇手段初探》、《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和戲劇作品集《高行健戲劇集》等,90年代定居法國,繼續從事創作和繪畫,出版小說《靈山》等。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高行健作品一覽戲劇:《絕對信號》、《野人》、《車站》、《模仿者》、《躲雨》、《行路難》、《喀巴拉山》、《獨白》、《冥城》、《彼岸》、《逃亡》、《生死界》、《對話與反詰》、《夜遊神》、《山海經傳》小說及評論集《靈山》、《一個人的聖經》、《給我老爺買魚竿》、《有隻鴿子叫紅唇兒》、《沒有主義》、《現代小說技巧初探》、《高行健戲劇集》、《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第八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錢永健錢永健,華裔化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醫學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化學及藥理學兩系教授,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   英文:Roger Tsien,羅傑錢  性別:男  出生:1952年  生於:紐約  國籍:美國  祖籍:中國浙江杭州
推薦閱讀:

如何獲得美滿的婚姻
獲得董卿不吝讚許,中廣天擇如何將自我變革進行到底?
獲得大樂之修法——觀無常
如何獲得佛法真正利益
張梓琳都獲得過哪些獎項?

TAG:諾貝爾獎 | 獲得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