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談導學案設計

淺談導學案設計

為什麼積極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得不到落實?為什麼腦子要進行改革、創新,可腳步卻停留在老地方?原因就是沒有一個貫徹落實這些思想觀念的教學結構模式。因此,作為課堂教學基礎工程的備課工作,就必須以備教為主改為教學結合,以備學為主。在教案設計上必須留有學生活動的空間,最後的教案是在課堂上,是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完成的。因而導學案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導學案的設計應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教案」和「導學案」的不同內涵

「教案」是教師認真閱讀教學大綱和鑽研教材後,經過分析、加工、整理而寫出的切實可行的有關教學內容、教材組織和講授方法的案例。「教案」體現的是教師的意志,是為「教師的設計」。它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於教師講什麼和如何

「導學案」則是在教案的基礎上,為了激發學生參與意識,調動其積極性,開啟他們的智慧,發展他們的能力,從而設計的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生直接參与並完成的一系列的問題探索、要點強化等全程學習活動的案例。「導學案」體現的是「學生的意志」,是為「學生的設計」。 它的著眼點與側重點在於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求得創新和發展。

二.導學案的思想內涵

1.體現當代知識觀的基本思想

傳統教育認為,知識的學習就是個體對知識客觀意義的外部接受,因而具有機械絕對確定封閉的特點。

當代知識觀認為,知識的獲得既是一個積極的內化的過程,又是一個主動生成的過程,同時又是師生圍繞教材開展對話進行視界融合而形成新的意義的過程。

導學案的設計就是建立在這一理論基礎上的。它改變了以往把知識看作是一種簡單的移植。要求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做到新舊知識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從而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擴展。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參與,積極探索,合作互動。讓學生與隱退於教材背後的作者、編者,與活躍在教學舞台上的教師,與其他同學不斷地進行多種經驗交流對話,從而拓展了教材的可能空間。

2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觀念只強調教師的主導行為,並且主要是「教的行為」,學生聽講,記筆記,作業雖是「學的行為」,但大多為被動的接受,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我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學習——並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中移植到學生的頭腦中去。現代教育教學論,特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導學案的設計就是要改變學生原來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讓學生「把精力集中在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後面跑,自己沒有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分組討論,自由發言,成為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教師可以允許學生對問題有不同於教參、權威的見解,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3 符合素質教育要求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強調學生智能和個性的發展。傳統教育已不能適應這一要求和潮流。為此,新課程課堂教學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作為改革的核心。

導學案的設計注重營造一種寬鬆、生動、活潑的支持性氛圍。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民主、理解、尊重、賞識的人際關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如何引導學生直接參与並完成一系列學習活動,把課堂教學看作是一個教師引導下自主發現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設計課堂教學時,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問題設計科學安排,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啟發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髮表獨特的觀點和見解,導學案的設計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又滿足每個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敢想敢說敢做的氛圍中,通過思維的相互碰撞,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 導學案設計的原則

1 「學教合一」,突出學生主體性

導學案設計首先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語文素質教育以完善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習慣、方法、語文知識、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與技能、思維模式、自主能力為根本目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導學案在設計教師教的同時,要突出學生學的內容,教師在教法中要融合學法指導,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能力。

2 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

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同時,知識傳授應具有系統性、完整性、和連貫性的特點。在設計和實施導學案時,我們需要在學科知識的系統性與解決實際問題中所獲知識的隨機性之間保持一定的張力和平衡,基於整體課程與知識結構的系統性來設計問題,做到課時教學服從單元教學的要求,單元教學服從整體教學的要求。教師在處理教材時,要弄清知識的新舊聯繫,做到由舊知帶動新知,由熟入生, 如此,學生在各種各樣的彼此相互聯繫的中, 既加強了對舊知的鞏固,又引導了學生對新知的渴求。

3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

我們常常不自覺地以教者的認識規律來取代學生的認識規律,從而違背了主體教學原則。因此,導學案的設計,必須是在了解學生的學業狀況,設計符合學情的問題、方法,還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結構,確定課堂教學過程。要讓學生掌握所學內容,必須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認知發展規律,以學生易懂易會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才具有科學性、現實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觀念。

4 遵循教學過程中的多邊互動原則

交往教學論認為,教學活動是一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邊合作互動過程。如果沒有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教學過程就會流於形式,教學任務就難以真正落實。

現代教育思想倡導的教學方法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單向活動論,而是強調教學是一種多邊活動。導學案的設計應體現這一教學思想,做到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甚至教師之間的多邊互動。利用導學案使學生之間展開討論,師生之間展開交流,教師之間探討經念,形成一個多邊的信息交流網路,體現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四 導學案設計的基本環節

一份完備的導學案少不了目標設計、問題設計、情境設計、教法學法設計等,這些也就構成了導學案的基本環節。

1 目標設計

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要完成其特定的學習任務,每堂課的組織教學就應有特定的教學目標。如果沒有了目標,一堂課將是一盤散沙,不知所云;一篇課文將會分解得支離破碎,不知所終。所以,目標的定位非常重要,設計時要從語文學科本身特點出發,根據語文總體教學要求、單元教學安排,到與這篇課文、這3課相關內容的教學目標來為這篇課文、這節課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力求在課內完成,目標設計在符合總體要求的同時,做到切合實際,切合學情。要少而精,不要面面俱到,眉毛鬍子一把抓。

2 問題設計

《美國2016計劃》中提出:問題解決作為學校教學的核心,應當在各年級把學生引進問題解決中去,教學過程應當圍繞問題解決來組織,教師應當製造一種使問題解決得以蓬勃發展的課堂環境。「導學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導探索型的學生學習提綱,設計問題是引導學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導學案設計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依據學情,精心構建問題鏈。問題的設計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啟發性、趣味性,要通俗明白而準確,同時又要有一定的層次和梯度,要設置坡度,難易得當,統籌兼顧,循循善誘,拾級而上。

3情境設計

人的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情境當中進行的。創設一定的情境,就能使學生身臨其境,進入角色,從而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課堂教學設計要特別重視情感及其在教學中的作用。因此,情境設計是導學案的必備工作。教師通過詳細鑽研教材,依據學習內容,把握課堂學習環節,適時、恰當地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將抽象的知識化為具體的形象,讓學生通過想像的翅膀,「身臨其境」,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如介紹背景知識,引入現實生活,使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表情、恰當的體態動作,或藉助各種媒體手段,通過創造濃厚的情境氛圍,激發學生情感,從而有效地將語文與生活實際、與學生的體驗融合起來,成為「活語文」。

4 教法與學法設計

導學案不僅要設計教師如何講,還要設計學生如何學,只有把教師講的最優化和學生學的最優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證整個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因此,教法與學法設計便成為設計導學案的重要工作。設計時應從教學內容和學情出發,在教法與學法的最優化方面動腦筋,下工夫,精心設計。採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留給學生「動」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讀、主動說、主動議、主動練,指導學法,使學生會讀、會說、會議、會練,授之以法,通過靈活點撥、啟髮指導,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緊密結合起來。


推薦閱讀:

我們為什麼需要設計師?
多餘的設計
不同眼形與眉形的關係和設計
舞檯燈光使用之黃金三法則
轉自優設,超多乾貨!設計師和前端都需要了解的知識點大全

TAG: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