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專家論壇:品味多彩多姿的佩飾玉(古方2006)

轉載]專家論壇:品味多彩多姿的佩飾玉(古方2006) 原文地址:專家論壇:品味多彩多姿的佩飾玉(古方2006)作者:任一弘佩飾玉是玉器的第一大類,既有玉梳、玉簪、玉玦、玉佩、玉墜等小型裝飾品,也有項鏈、朝珠、組佩等組合掛飾品,既有各種惟妙惟肖的象生的動物玉雕,也有雕刻精美的玉桃、玉葫蘆和玉扁豆等瓜果型的玉雕。早在新石器時代,古人就以鳥、魚、人等形狀製成自己喜歡的玉佩飾了。還有形似玉環,但有缺口的玉玦,則是最早的玉耳飾。它們形制簡單,但其古拙的風格顯示了先民的審美特徵。商周時期,佩飾玉大量出現,大多為扁平片狀器。西周晚期至戰國是玉器發展史中的繁榮時期,佩飾品種繁多,除了有單件的佩飾以外,還非常盛行多種玉件聯成的佩飾,俗稱「玉組佩」。這種玉組佩沒有嚴格而明確的定製,只是依個人的愛好,講究玉的色澤和形式的對稱與和諧。漢代玉器獨具自己的風格,陰線細如遊絲、清晰有力;線條簡練、無崩裂,有「漢八刀」之稱。唐代玉器數量不是很多,但獨具風格的佩飾尚存,如玉飛天等。宋代以後,玉佩飾極為盛行,有人物、動物、植物等各種形態。尤其明清時期,吉祥寓意的玉佩飾豐富多彩,琢玉工藝之精,令人嘆為觀止。在本文筆者分玉首飾、玉頸飾、玉組佩、玉佩飾、玉帶飾、其它飾品幾類來分別介紹,就帶您細細品味多姿多彩的佩飾玉。

一、人們為何喜歡佩玉

中國人骨子裡是喜歡玉的,因為佩玉彰顯有德,也可養生,據說還有辟邪和長壽功能。所以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佩玉就已經蔚然成風,時至今日,尤是更甚。

1、佩玉彰顯有德

早在春秋時期君子就「比德以玉」,更有管仲、孔子相應提出「玉有九德」、「玉有十一德」,發展到漢朝最終形成了許慎所說的「玉有五德」。從古至今,人們都給玉這種最質樸的自然物,賦予了堅毅、溫良、清麗、儒雅等品性,並以此比喻文人君子的道德與行為,把玉推崇至品德美的極高程度。那麼,既然玉被比喻為聖潔、完美之極,佩玉者也就是無比高尚的人,都是翩翩君子,因為他們已獲得了如玉一般的道德品質。儒家更是將佩玉與道德高尚與否相聯繫,進一步規定「君子無故,玉不去身」,這種社會道德觀的形成千百年來一直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言行舉止,所以,佩玉風尚一直流行至今。

2、佩玉可以養生

玉的醫療保健功能早就被醫藥家和收藏家發現。宋代唐慎微《證類本草》就記有玉的藥效;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記錄了玉的十四種藥效:「玉氣味甘平無毒,主治除胃中熱,喘息、煩懣、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輕身長年。引別錄:潤心肺、助聲喉、滋毛髮。面身瘢痕,可用真玉日日磨之,久之則自滅。」並附方劑:「小兒驚啼聖惠方、痃癖鬼氣聖惠方,而身瘢痕聖濟方。」古代文獻一直都有記載,盤玉有健身功能,盤玉者每每希望把古玉的溫潤與光澤盤出來,故手指要多運動,有如柔軟體操或甩手操一樣,是輕柔舒適,而非劇烈。其實有些人以手摩挲壽山石,其理相通,好處則是舒筋活血,平心靜氣。根據國家級中醫王琦先生研究證明,玉所以可強身健體、治病保健,基本原理有三點。一是其常壓低溫的物理特性,某些玉石具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特性,於是不在複色光的照射下,溫度比人體常溫低0.4℃,可以降低頭溫,穩定腦壓。這正符合中國傳統保健方法的精闢結論,即「頭要涼腳要暖」。二是玉石的化學特性,據現代科學研究測試,玉石含有大量的鋅、鎂、鐵、銅、鉻、錳、鈷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化合物。如佩帶玉石所含微量元素被人體皮膚吸收,產生特殊的「光電效應」聚焦蓄能,形成相當於電子計算機中諧振器似的電磁場,與人體發生諧振,從而使各項生理機能更加協調地運轉。如嘴含玉石,藉助唾液所含營養成分與溶菌酶的協同作用,能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熱,平煩懣之氣,滋心肺,潤聲喉,養毛髮,不失為玉石養生又一途徑。玉在山而草木潤,玉在河則河水清,可見玉石養生有益無損。三是玉石具有按摩功能。玉對腦及面部位神經穴位具有刺激按摩作用,能刺激經絡、疏通臟腑,有明顯的治療保健作用。位於人手腕背側有「養老穴」,常佩戴玉鐲,可以得到長期的良性按摩,不僅能祛除老人視力模糊之疾,且可蓄元氣,養精神。

3、佩玉可以避邪

相傳盤古死後,他的呼吸變成風雲,他的肌肉化成土地,而骨髓就變成玉石和珍珠,因此玉器被視為吉祥物,具有驅邪避凶的魔力。《山海經》亦云「君子服之,以御不祥」,就是說,君子若佩戴玉,可以抵禦不祥之物的襲擊,得到保護而平安無事。《拾遺記·高辛》也記載有玉器的驅鬼防邪之事。「丹丘之地有夜叉駒跋之鬼,能以赤馬瑙為瓶盂及樂器,皆精妙輕麗,中國人有用者,則魅不能逢之」。而在唐代《杜陽雜編》則記載了一種香白玉,是一種奇玉,本身有天然的香味,可在數百米外嗅到,縱使藏於錦盒或金函、石匣中,也不能掩其氣味。據說還能辟邪。其實古人認為玉能辟邪主要還是精神上的。人心情煩躁、苦悶、無聊、落寞或疲倦時,玩玩玉是很好的調劑。尤其是現世人事複雜而紛擾,生活方式平板枯燥而機械化,生活步調亦過於匆促。人生亦多災禍、意外、傷病、不幸和一些猝不及防的事情,使人覺得不安全、疑惑、動蕩、受苦、茫然、無奈、不知所措。而玉卻可以給人帶來一種安全感,使人重拾信心。從古至今,人的生活總不安穩,令人對生死和命運感到惶惑而不可把握。自古以來,民間男女相信玉能護身、定驚、避凶、安家、驅邪、令人如意吉祥、平安順利,玉代表生命中的正氣、好運、德行、內涵和靈性,因而能幫助人於在不可信任的生命中重獲意義與自信。從心理上分析,相信玉能護身,便不純是盲目的迷信,而是帶有遠古迄今的民族心理,十分微妙。可以說玉象徵了生命某些東西,人們佩帶玉、收藏玉、擺設玉,是但求心之所安。在日常生活中。安心和信心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多變而複雜的社會中,卻又是不少人難以獲得的東西。

4、佩玉可以長壽

我國從古至今各流派氣功大師一致認為,人身有「精、氣、神」三寶,「氣」的使用尤為突出,只要保留精氣存在,人體就會長存,而且還有可能復生。而玉石正是蓄「氣」最充沛之物。所以很多人相信玉石有使人長生不老的功能。西晉葛洪《抱朴子內篇·仙藥》云:「玉亦仙藥,但難得耳。」《玉經》曰:「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又稱玉為「玄真」,「服玄真者,其命不極,玄真者,玉之別名也。令人身飛輕舉,不但地仙而已。」《淮南子》云:「終山之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得天地之精也。」人們一直祈求平安如意,但常常在無意之間已經到了貪慾的程度,對玉器的希望也是如此。這點在道教思想中表現無遺。道教思想的中心,在於滿足現實世界的人們的心理慾望,獲得一切美好的事物,但似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宇宙中的結構與過程狀態,它們是無窮無極的,這就導致了貪慾的產生。道教認為人生有三欲:長生不死、生命快樂和超世成仙。這都和長壽相關,所以從道教出現開始,都有人為了長壽或長生不老而尋求不死仙藥。如秦始皇派徐福帶3000童男童女去蓬萊尋取丹藥;漢武帝取金莖露和玉屑服用,說這樣可以長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此風更甚,一些玄學、道家認為玉石有助於長生不老,將玉器認為是仙藥。但筆者還是比較認同李時珍對玉的功能的看法,他說:「漢武帝取金莖露和玉屑服雲可長生,即此物也,但玉未必能使生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耳。養屍招盜,反成暴棄,若速朽歸虛之為見理哉。」說得如此透徹,實不愧是一位曠古絕今的醫藥學家。

二、玉首飾

從目前所出土的玉飾來看,遠古先民普遍重視頭部飾品,這可能與古代先民在大自然的環境中,為保護自己的生命,保護頭部的安全最重要的潛意識的存在有關。後來轉化為禮俗的裝飾,形成以「首」為重的禮俗特徵。表現在裝飾上,就是重視頭部裝飾。

1、玉冠飾

冠飾,是圖騰的產物,古代闡釋美感起源時說「美」字是「羊人為美」,意為古人巫舞中以羊頭為頂飾的會意表述。玉冠飾,為古人冠上鑲嵌的玉飾。河南安陽殷墟侯家莊西北岡出土中有一件璜形玉冠飾,可見其風俗很早就有。古代男人須束髮戴冠,冠上總會鑲嵌一些珠玉。比如《紅樓夢》中賈寶玉戴的「束髮嵌寶紫金冠」,所「嵌」之「寶」中就有玉。玉冠是古代男子頭上的一種禮儀性玉飾。

據史籍記載,周代已形成了完整的冠服制度,凡有祭祀之禮,帝王百官皆穿禮服。當時的禮服系冕冠、玄衣及熏裳等組成。冠是一般貴族男子頭上的飾物。古代男人二十而冠,即舉行加冠禮,表示成年。不同於現在的帽子,它是貫穿、固定髮髻的圓圈。《釋名》上說:「冠,貫也,所以貫韜發也。」

戴冠的目的並非為了保暖,而是出於禮儀的需要。《禮記·冠義》稱:「冠者,禮之始也,是故,古者聖王重冠。」「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就是說,戴上禮冠之後,才能做到容貌體態端正,顏容和悅,言辭順達。所以後來人們常用「冠冕堂皇」來形容人的儀容。古人頭上的冠飾主要是冠、冕、弁、幘等。前三種是貴族戴的,幘是平民戴的。冠、冕、弁大同小異,統統都叫冠,段玉裁注曰:「析言之,冕、弁、冠三者異制;渾言之,則冕、弁亦冠也。」

冕,古代帝王、諸侯所戴的特殊的冠,其形制與普通冠不同。《禮記·禮器》曰:「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禮記·玉藻》曰:「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龍捲以祭。」《周禮·弁師》曰:「弁師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紐,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這些文字貌似艱澀,實際上只要搞清楚幾個主要的辭彙就不難理解了。「藻」是指彩色的絲繩,專用來穿玉珠。周代以前穿玉珠的絲繩用紅綠二色,周代就用五種色彩的絲繩了。所以在上述引文中,《禮記》講的是「朱綠藻」,而《周禮·正義》講的是「五采繅」。以藻穿玉,以玉飾藻,所以又稱之為「玉藻」。這是冕旒上最重要的裝飾,是玉冠上最重要的東西,更是佩玉者最重要的標誌。所以在《禮記》當中,作者將記敘天子諸侯冕服圭統制度的篇章定名為「玉藻」,是有一定道理的。

旒就是五彩玉珠串,選用白、青、紅、黑、黃五種顏色的玉珠,以合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意。玉珠用五彩絲穿就,珠與珠之間相距一寸左右。每串穿玉珠12粒,這就稱為一旒。天子的玉冠必須懸掛12串這樣的玉珠,所以叫做「天子玉藻十二旒」。「邃延」是玉冠最上面的頂板。玉冠端正於頭上,頂板前高後低,延展而深遠,此為「邃延」之意。頂板上面和相圈的裡面敷貼紅色的麻布,頂板下面和帽圈的外面敷貼黑色的麻布。從外觀看玉冠僅看到黑色,這就叫「玄冕朱里」。「延紐」是頂板兩端用以懸掛小珠串的小圈圈。「玉笄」是穿在玉冠和頭髮上作固定用的玉簪。「朱紘」是系冠用的紅色絲繩。

而冕的等級區分,主要是在旒的數量多寡上。按照引文的規定,天子十二旒,諸侯九旒,以下職官分別是七旒、五旒、三旒。這就是「三禮」中冕旒的制度。需要說明的是:旒不是單件玉器,而是玉冠上的玉飾,而且是玉冠上最重要的東西,離開了旒就不成其為玉冠,它所體現的是最高權威和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它不是一件普通的工藝品,而是最高王權的政治象徵。當然,它仍然是「三禮」中的一種佩用玉器。漢代以後只有皇帝才可戴冕有旒,故成為皇帝的代名詞,如王維詩曰:「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弁,也是貴族戴的一種帽子,有皮弁、爵弁之分。皮弁即武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頂分瓣,類似於後來的瓜皮帽,各瓣縫合處還鑲嵌一行行各種顏色發光的小玉石,叫做綦。看上去象星斗,因此《詩經·淇奧》說:會弁如星。會是縫合處之意。爵弁是文弁,跟冕差不多,只是沒有旒。

從新時代石器開始,各個文化區系的史前文明中,顯示著極端「重玉」的文化現象,尤以太湖周邊沿岸為中心的良渚文化最為明顯。從考古發掘的報告來看,凡屬大型墓葬或具祭壇功能的考古遺址,均曾出土為數可觀的玉器。而在這些墓葬中特有的共存現象,即除出土玉鉞、玉琮、玉璧等禮器之外,在所有裝飾性玉器中,含有禮儀性象徵意義的玉器出土頗多。「玉冠飾」尤為引人注目,且均出土於大墓之中。

玉冠飾約可分為四種主要品類,分別是:半圓形獸面紋玉冠飾、倒梯形獸面紋玉冠飾、人首獸面紋玉冠飾、三叉形獸面紋玉冠飾。其墓中分布的位置,大都發現於大墓墓主的頭部附近,證明其為貴族階級的冠飾。在反山12號大墓中,出土的玉琮正中央器面,刻著頭飾羽冠的人面像,從圖像觀察,可知其裝飾重點,彰顯於冠飾。

良渚之冠飾與宗教信仰有著緊密的聯繫。原始宗教信仰,主要是以祭「天」或「天帝」為重點,先民相信「神」或「仙」存在於天上,因此「敬天」或「祭天」時,與天上神靈的溝通,必須經由使者來傳達神意,「鳥」可自由飛翔,乃神之使者,因此祭祀主祭者,頭戴羽冠(象徵鳥)以便與神靈溝通,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冠飾,器上的圓孔,乃插羽毛時所使用。其它大墓中,亦發現成束的錐形玉器,置放於墓主頭部的附近,證明為髮飾品。

史前重視頭飾或冠飾的文化現象,並不限於良渚文化分布區,東北的紅山文化出土的玉器,亦有一種其它地區未曾發現的特殊器類――箍形玉器(又稱馬蹄形器),呈筒狀,一端削成斜口,上有兩個穿孔,多數人認為是束髮的玉冠。夏商周時期是中國服飾史由原始社會以宗教圖騰象徵過渡到以政治倫理為基礎的王權象徵的重要時期。奴隸主階級把服飾作為「禮」的內容,將其功能提高到突出的地位。服飾除蔽體作用之外,更是「分貴賤,別等級」的工具,並且有相應的章服制度。

古代男子只有四種人不戴冠,即小孩、平民、罪犯、異族人。古人不剪髮,更不剃髮,因「肌膚毛髮受之父母」,損傷了就是不孝,所以剃髮就成了一種刑罰,叫做髡。小孩頭髮自然下垂,稱為髫。頭髮長了就貼著髮根紮起來垂在腦後,叫「總發」。如果不紮成一束而分左右紮成兩股,叫做「總角」,像獸的兩隻角。《詩經》云:「總角之宴,言笑晏晏」,即以總角代指幼年。平民成年後不能加冠,只是在髮髻上蓋上頭,一直蓋到前額,叫「幘」。這個時期冠飾已成為彰顯階層分化的標誌,只有貴族才能佩戴玉冠飾。

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跪玉人,雙手撫膝跪坐。其頭飾較有特點:長發,並將發梢擰在一起,盤在頭頂、戴圓箍形冠。這種頭飾是當時較為流行的式樣。清代時官員的帽子就有花翎、藍翎不同官階等級的帽飾,其中插翎毛的管子叫「翎管」,其材質就有翡翠和和田玉。一般殷富階層人家也有的在冠飾上鑲上一塊玉。

2、玉額飾額飾為套於額上的一種裝飾物,兼可起壓發作用,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此玉飾頗為流行。初時為戴在額上的一種圈形的箍,後逐步演變為復於前額的一種首飾,稱「抹額」,材料主要用金銀,但會鑲嵌有珠玉之類,如《紅樓夢》里賈寶玉就戴有「二龍搶珠金抹額」,與束髮冠配套使用。目前考古出土和文獻資料中發現的額飾主要為華勝,也稱玉勝。華勝是製成花草之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的裝飾。華勝,即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製成花草的形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釋名·釋首飾》:「華,象草木之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蔽發前為飾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暠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唐顏師古註:「勝,婦人之首飾也,漢代謂之華勝。」漢時在華勝上貼金葉或貼上翡翠鳥毛,使之呈現閃光的翠綠色,這種工藝稱為貼翠。明清時皇后所戴鳳冠,仍使用貼翠工藝,這種工藝方法可與鑲嵌寶石翡翠的工藝媲美。《後漢書·輿服志》:「耳璫垂珠,簪以玳瑁為擿,長一尺,端以華勝。」玳瑁產於我國黃海、東海、南海、熱帶、亞熱帶沿海,海龜屬,其甲質板呈黃赭半透明狀,可作首飾。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西漢墓軚侯利蒼夫人前額及兩鬢有長寬約1厘米,厚0.2厘米,塗朱或朱地塗黑、鑲金或側面貼金葉的木花飾品。就是當時用金屬絲編聯起來作額前裝飾的華勝。漢代婦女還有一種圓形加雙耳的勝,江蘇邗江漢墓曾出土。東漢畫像石上西王母常戴飾此物。傳說昆崙山北坡山腳下的西羌部母系社會的首領西王母,居於玉山,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山海經》所記西王母的形象怪誕不凡,是一長著豹尾虎齒而又善嘯的好像是一位獸性尚未去盡的女性。勝為首飾,亦稱「春勝」或「方勝」,形如兩個銳角三角形之角尖相對而成「筮」形,分別插於頭上兩側,還記其職司為「主知災厲五刑殘殺之氣」,這可能是後人依形貌可怖而附加上的解釋。她頭上戴的「勝」應是用玉做的,或稱玉勝。

3、玉髮飾

古人比較重視髮飾,這與古人特有的髮型相聯繫的。古代男子都講究頭上戴冠,冠不同於現在的帽子,它是貫穿、固定髮髻的圓圈。戴冠時,先把頭髮盤成髮髻。然後把冠圈套在髮髻上,將冠固定後,還要用笄、簪來固定髮髻。杜甫在《春望》詩中說;「白髮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頭髮少插簪就困難了。同樣,古人婦女髮型以高大為美。《後漢書·馬廖傳》曾描述:「聞長安語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當時的婦女常於真發中摻接假髮梳成高大的髮髻,插入數枝笄簪將它固定,也有用假髮做成假髻直接戴在頭上,再以笄簪固定的,稱之為「副貳」,還有一種以假髮和帛巾做成帽子般的假髻,白天往頭上一戴,晚上可以取下來,稱為蔮或幗。因此,用來固定冠或者髮髻的髮飾就大行其道,主要有笄、釵、簪、梳、步搖等。

玉笄

笄是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用的飾物,《周禮·天官》:追師掌王后之首服,為副、編、次、追、衡、笄。這裡的副、編、次、追、衡、笄即是女子頭飾,副是指覆蓋於頭頂的一種飾物,為當時最昂貴的女子頭飾,編是把頭髮編到腦後的一種假髮,次是把頭髮處理成參差不齊,衡為垂於兩邊當耳飾,玉笄是橫貫固定頭髮的一種玉簪。

玉笄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大汶口遺址曾出土2件玉笄,江蘇吳縣張陵山出土2件頂端有對鑽小孔的淡青色帶褐斑的玉笄。商代玉笄製作有了較大的進步,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笄28件,其中一件夔龍首玉笄頭部扁平,雕成夔龍形,大鉤喙,短尾上卷,用勾撤法琢出「臣」字眼,笄桿光滑平素,整體顯得典雅古樸。

周代的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髮髻外,也用來固定冠帽。古時的帽大可以戴住頭部,但冠小只能戴住髮髻,所以戴冠必須用雙笄從左右兩側插進髮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稱為「衡笄」,周代設「追師」的官職來進行管理。衡笄插進冠帽固定於髮髻之後,還要從左右兩笄端用絲帶拉到頜下拴住,絲帶的顏色天子玉笄朱組紘,諸侯玉笄青組紘,大夫、士象(骨)笄緇組紘。用來固定髮髻的笄叫「鬠笄」。從周代起,女子年滿十五歲,便算成人,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沒有許嫁,到二十歲時也要舉行笄禮,由一個婦人給及齡女子梳一個髮髻,插上一支笄,禮後再取下。

商周時期的笄,大體可分為四種形式:

①圓柱體笄身套接圓椎形笄帽,套接後於笄帽基部橫穿一孔穿過笄身,從這個孔插入骨榫予以固定。

②用整塊肢骨磨成笄首呈梯形或正方形,側面呈扁形,笄首外圍有陰線刻紋的骨笄。多出於殷墟。

③用整塊肢骨製作而成,在笄首刻高冠長尾的鳳鳥紋,有的還在鳳鳥眼、胸部位鑲嵌小寶石的骨笄,西安灃西出土西周的骨笄還有在大鳥背上又立小鳥的骨笄。

④笄首作夔龍紋、周圍透雕著鋸齒形缺口,此笄全長20多厘米,笄首長約7厘米,突出了裝飾的作用。

周以後直至宋代玉笄數量不多,形制無大的變化。自漢代開始,笄首普遍加以裝飾,笄身仍主要呈光素圓柱。到了隋唐,貴婦人更重視妝飾,大量使用玉簪釵、玉步搖、玉插梳,此時期還出現了貴金屬與玉複合的金(或銀)鑲玉首飾,這種風氣一直傳承到明清時期。宋代玉笄雕造趨於精緻,首部花紋比例加大,多雕鳥獸、花草形。明清兩代玉笄製作最精。明代有長短兩種,短粗的是男子用來持冠的,細長的則是女子簪發用。明代精緻者常見刻有「陸子岡」款,明清玉笄尺寸一般長在15厘米以下,略短於商周時期的笄。

玉釵

如果婦女的發笄尖的一端分成兩股,像個叉子,就稱作釵。這種解釋,可見於《釋名·釋首飾》中:「釵,叉也,象叉之形。」意思就是說:釵本作叉,其實就是首飾中的「兩股笄」。在已經出土的器物中也可以印證這種說法。在四川寶興瓦西溝東漢墓人骨架頭部出土了一件長12.5厘米、寬10.4厘米呈獨腳釵狀的鐵飾件,上端以兩股細鐵條橫彎成弧形,外有細鐵絲纏繞,可能就是一件假髻支撐器。另外在湖南衡陽東漢墓發現了雙股的銀釵,長19厘米。曹植《美女篇》:「爵叉,叉頭反上施爵也。」「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其中的金爵釵也就是金質的呈雀形的釵。重慶大竹林明簡芳墓曾出土一枚釵頭為朵雲形,正面浮雕三騎馬人物,背景為樓台亭榭,虹橋樹木,極為精緻。背面有字小如蟻的墨書《三學士詩》:「冠世文章絕等倫,瀛洲學士盛時人,玉堂金馬聲名舊,明月清風氣象新,閬苑朝回春滿袖,宮台醉後筆傳神,平生自是承恩重,每賜金蓮墨翰宸,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長生不老年年在,松石同歲萬萬春。歲在戊申仲冬吉日造。」在《天水冰山錄》記載的金鳳冠中,有名為「王母隊」的,就是這類細金工雕有樂舞群仙,一列列地在仙山樓閣中為王母祝壽的形象。

在古代婦女的頭部裝飾中,玉釵的使用極其普遍,如唐·韋莊《宮怨詩》有云:「釵上翠禽應不返,鏡中紅艷豈重芳。」宋·溫庭筠《菩薩蠻》中的也說到「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又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

玉釵最早發現於隋代貴族李靜訓墓中,流行於唐宋時期,金代還出現一種柄部彎曲的玉釵。北京定陵出土的金釵,有白玉、紅、綠寶石鑲嵌成華貴的花形的。由於玉釵作為婦女頭髮上最普遍的飾物,所以後世曾將玉釵代指婦女。如曹雪芹的古典巨著《紅樓夢》中就將薛寶釵、林黛玉等十二名女子成為「金陵十二釵」,由此可知,玉釵除了指婦女的頭飾外,也可用作女子的代稱。

玉簪

宋代詩人黃庭堅有詩道:「宴罷瑤池阿母家,嫩驚飛上紫雲車。玉簪落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這首詩說的是玉簪花的故事。相傳王母娘娘對女兒的管教非常嚴格,小女兒性格剛烈,自小喜歡自由,嚮往人世間無拘無束的生活。一次,她趁赴瑤池為母后祝壽的機會,想乘機下凡到人間走一遭。不想王母娘娘早就看透了她的心事,使她不得脫身。她便將頭上的白玉簪子拔下,對它說:「你代我到人間去吧。」一年之後,在玉簪落下的地方長出了像玉簪一樣的花,散發出清淡幽雅的香味。人們喜歡它花形的脫俗,稱它為「江南第一花」。還有人說是有一次西王母宴群仙,仙女們飲了玉液瓊漿後飄然入醉,頭髮散亂,玉簪落入塵世而化為玉簪花。還有的說是漢武帝為寵妃取玉簪搔頭,宮女們也相互仿效,因而得玉簪花之名。由此可見,人們對玉簪的使用及喜好有著有久的歷史。

那麼玉簪又是什麼樣呢?《說文》曰:笄,簪也。也就是說,玉簪其實就是玉笄,是玉笄的進一步發展。又有一說,先秦將簪稱為笄,漢以後稱為簪。《儀禮·士冠禮》曰:皮弁笄,爵弁笄。鄭玄註:笄,今之簪。不管如何,玉簪和玉笄是脫不了干係的,隨著工藝的進步,人們開始在笄的一頭盛加紋飾,常常作成鳳凰、孔雀、花卉的形狀。玉簪一般為圓錐狀,由簪首和簪柄兩部分組成,古代男女使用它來整理頭髮並使冠固於發上。晚唐詩人杜牧曾在《為人題贈詩》云:和簪拋鳳髻,將淚入鴛衾。宋代大詞人張泌也曾在《浣溪沙》寫道: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沉吟,翠鈿金縷鎮眉心。玉簪的使用歷史悠久,自新石器時期出現就一直不斷,在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距今約4500~4000年)的骨玉簪,通長22.5厘米、玉墜長4.8厘米,這件鑲嵌綠松石的古玉簪是貴族使用的裝飾品。自唐代開始,又新出現一種簪頭部分為玉制寬薄片狀裝飾、簪身為金銀質的複合式簪。這類簪因年代久遠,故今所見多隻剩簪頭,而金銀等金屬簪身多已脫落無存。明代金簪運用焊接、掐絲、鑲嵌等工藝,將簪頭擴大。北京海淀區八里庄明武清侯李偉(萬曆皇帝生母李太后之父)夫婦墓王氏棺內出土大花頂簪一件,通長23.8厘米,簪頂花長8.1厘米,寬4.5厘米,高3厘米,頂花以白玉作花瓣,大紅寶石做花心,旁有金蝶,蝶須嵌珍珠兩顆,花四周飾紅、藍寶石。簪柄彎處托以「古錢」。北京定陵明萬曆皇帝孝端孝靖兩位皇后棺中,出土金鑲珠寶金簪,式樣更華貴。有的為白玉嵌壽字寶石或為卍壽字鑲寶石,通長9.9~13.5厘米,頂長7.1~9.3厘米,頂徑4.6~6厘米,重44.6~99.5克。清朝時候,玉簪的使用變得更加普遍,玉簪在滿族的頭飾中顯得特別重要。一般來說,簪子是滿族婦女梳各種髮髻必不可少的首飾。通常滿族婦女喜歡在髮髻上插飾金、銀、珠玉、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壓鬢簪、鳳頭簪、龍頭簪等。簪子的種類雖然繁多,但若是同滿人入關以後相比,仍就顯得簡單很多。進關以後,由於受到漢族婦女頭飾的影響,滿族婦女,特別是宮廷貴婦的簪環首飾,就越發的講究了。如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為其母辦六十大壽時,在恭進的壽禮中,僅各種簪子的名稱就讓人瞠目結舌,如事事如意簪、梅英采勝簪、景福長綿簪、日永琴書簪、日月升恆萬壽簪、仁風普扇簪、萬年吉慶簪、方壺集瑞邊花(鬢花)、瑤池清供邊花、西池獻壽簪、萬年嵩祝簪、天保磬宜簪、卿雲擁福簪、綠雪含芳簪……等等。這些發簪無論在用料上,還是在製作上,無疑都是精益求精的上品。從清代遺留下來的簪飾來看,簪分兩種類型。一類是實用簪,多用於固定髮髻和頭型用的。另一類為裝飾簪,多選擇質地珍貴的材料,製成圖案精美的簪頭,專門用於髮髻梳理後戴在明顯的位置上。現故宮內珍藏的多幅宮廷寫實畫,都有后妃戴簪的描繪。從圖上看,她們有的將簪戴在髮髻的正中,有的斜插在髮髻的根部。后妃們頭上雖戴滿了珠寶首飾,而發簪卻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清代后妃戴簪多用金翠珠寶為質地,製作工藝上亦十分講究,往往是用一整塊翡翠、珊瑚水晶或象牙制出簪頭和針梃連為一體的簪最為珍貴。如北京故宮珍藏的白玉一筆壽字簪就是一塊純凈的羊脂白玉製成的,簪梃即是壽字的最後一筆。用同一方法雕刻的翡翠盤腸簪、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飾中之佳作。此外還有金質的福在眼前簪、喜鵲登梅簪、五蝠捧壽簪等以雕刻精細、玲瓏剔透而受到矚目。還有金質底上鑲嵌各種珍珠寶石的頭簪,多是簪頭與針梃兩部分組合在一起的,但仍不失其富麗華貴之感。隨著清代后妃髮式逐步加寬加大,簪飾的形制也逐步朝兩個極端發展,一種是簪頭逐漸變小,如疙瘩針、耳挖勺、老鴉瓢等;另一種是簪飾越來越大,不僅適合滿族婦女梳兩把頭覆蓋面大的特點,還逐漸演變成頭花、扁方等大首飾。清朝后妃戴簪有季節性,冬春兩季戴金簪,到立夏這天換下金簪戴玉簪。直到立冬又換上金簪。清晚期在慈禧身邊的德玲公主回憶:1903年農曆四月二十四日是立夏,「這一天每個人都得換下金簪戴玉簪」。就在這一天,慈禧太后賜給德玲母親、妹妹和她本人每人一支玉簪,「太后揀了一支很美麗的給我母親,說這支簪曾有三個皇后戴過,又揀了兩支很美麗的給我們姐妹倆各一支,說這兩支是一對,其中一支是東太后常戴的,一支是她自己年輕時戴的。」清末,后妃頭上的簪子多都是祖宗傳下來的遺物,宮中后妃都視若珍寶。慈禧對討她喜歡的人可以任意賞賜,毫無拘束。但對光緒帝卻為一支玉簪而恨之入骨,至死都不予諒解。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將光緒囚禁瀛台。一日隆裕皇后去看光緒,光緒極為反感。他與隆裕雖是名義上的夫妻,但夫妻情分絲毫沒有。因此光緒一見到隆裕就厭惡得連氣都喘不均勻。隆裕到來,光緒看也不想看,連說兩次「跪安吧!」隆裕十分惱火,故意裝作沒聽見。光緒見她不走,氣得兩手發抖,使足了勁想把她推出去,沒想到用力過猛,碰到隆裕髮髻上的玉簪。玉簪摔到地上立刻粉碎。這支玉簪是乾隆時的遺物,傳到慈禧手裡,她又給了隆裕。隆裕見狀立刻哭著把這件事告訴慈禧。慈禧大怒,心中更加氣恨光緒,從此派人嚴加看管光緒,送餿飯,送涼湯,對待光緒像對待罪人一樣。政治分歧使慈禧和光緒關係如同陌路人,而一支玉簪成為他們母子親情徹底決裂的導火索,光緒的英年早逝也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玉梳江西龍虎山有「十不得」勝景,其中之一就是「玉梳梳不得」。說的是一塊狀如斷齒的梳子的礁石,橫亘於瀘溪河中,被稱為「玉梳梳不得」。傳說它是昆崙山上生長了八百年的黃楊木精所變的玉梳,乃天宮稀世之寶。一天清晨,宮女在後花園中拿出玉梳為王母娘娘梳頭,突然草叢中衝出一條大蟒蛇,宮女因驚嚇而失手將玉梳跌落凡間,正好落在瀘溪河中,其中一根梳齒跌斷,變成梳型巨石。又一說黃楊木精聽說仙水岩有一美麗的仙女,有意下凡看看,故意遣出一條大蛇驚嚇宮女,自已乘機滾落下凡,為在河邊洗浴的仙女作梳妝打扮之用。在納西族古老民歌中也能看到玉梳的存在。喪儀輓歌《夢咨》第二部《女貴族衰老記》,敘唱的是三個女子,養了三匹好馬,精心修飾馬的鬃毛,並配上精美的馬鞍、墊子、袢套、鐙子。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到築壕山去騎馬,不事紡織,不去背水,也不砍柴,都讓男奴女奴去做。有一天奴僕都不起床,她們只好去背水,影子照到水裡,映出了白髮,才發覺老了,就丟桶扔瓢轉回來,帶上金盆玉梳,到永寧白露海邊去梳洗照影,知道果真是老了。她們又去跑馬,但村頭有危岩,村尾有深潭,不能跑了,無奈之下就把馬兒放掉了。《說文·木部》云:「櫛,梳比之總名也。」櫛乃理髮用具,上面有背,下面有齒,齒有疏密。齒疏者稱之為梳,主要用以梳理頭髮,齒密者稱之為篦(古寫作比,或作批),兼除發垢。這一解釋見之於《釋名·釋首飾》:「梳言其齒疏也。數言比,比於梳其齒差數也,比言細相比也。」梳子的形制和插戴方式,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就出土有石梳和玉梳,這些梳子的出土位置,全部在人骨頭部,有的還緊貼著頭頂,可知插梳的習俗的確很久遠。另根據山西曲沃北趙村63號西周晚期墓出土的一件玉人像,可以知道玉梳是插在頭頂上的。在周代之前,由於工藝緣故,梳齒一般都很疏,目前所能見到最早的篦,是湖北江陵出土幾件秦木質彩繪角抵圖木篦,馬蹄形,上繪人物紋樣。另在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西漢墓出土的梳篦是象牙製成,均作馬蹄形,長均8.8厘米,寬均5.9厘米,梳20齒,篦47齒,細密均勻。可見篦是在秦漢時期,工藝達到一定程度後才出現的。近年來,在東北的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遺址以及浙江的良渚文化遺址中,都出土過一些玉梳。如遼寧省博物館所收藏的一件紅山文化晚期帶齒動物面紋青玉玉梳,長19.9厘米,寬6.88厘米,厚0.27厘米,器表因久埋於土中,故溫潤瑩透中略顯粗澀。梳齒作尖錐形,梳背雕一抽象的面紋,一對圓睜的大漩渦眼,鏤雕眉毛與瞳孔部份,額際兩側各凸出一長片,漩渦眼的下方又琢一排方扁形,兩兩成雙的牙齒。此玉梳不但牙齒完全扁薄方平,且大眼兩側的橫出部份,也發展的比較方平,肯定出自有意識的精心設計,才能創造出如此協調而有整體感的造型。遼寧建平牛河梁遺址出土的玉梳背頗為奇特,呈三聯圓孔狀,兩端各雕琢一個側面人頭形,底部邊緣有三個小孔,用來嵌插木質或骨質梳齒。浙江省博物館藏的一件良渚文化的玉梳背,是餘杭溪灣村瑤山出土的。玉器顏色呈青白色,具有透光性。器身扁平,兩側邊稍內弧,上端中部向上凸起一尖頂,正面中間刻一頭戴羽冠的神人和神獸複合的神徽圖像,其下有扁條形透孔,孔下陰刻捲雲紋裝飾帶。兩側上角各刻一神態盎然的神鳥圖像,底部扁榫上有3個對鑽而成的小圓孔。浙江海鹽縣周家浜遺址出土一件玉背象牙梳,保存基本完好,展示了梳背與梳齒的嵌插關係,殊為珍貴。從出土的器物來看,新石器時代的玉梳一般呈鉞形或長方形,梳背有簡單的動物或神獸圖案,梳齒較疏。商周時期已很注意玉梳造型的美觀。在婦好墓中曾出土一件對鳥紋玉梳。梳背上雕著一對相向而立的鸚鵡,下端有梳齒15個,中腰有個圓孔,高10.4厘米。美國明尼蘇達美術館藏兩件商代玉梳,頂端均有一個突出,一件8齒,梳身雕兩隻對稱鳥紋。另一件素麵加四道橫線紋,11齒。黃浚《衡齋藏見古玉圖》收錄商代玉梳一件,頂端有一突出,梳身呈梯形,有陰線對鳥紋。日本梅原末治在《殷墟》一書收集的商代玉梳,頂上雕一玉虎,梳身刻獸面紋及竊曲紋,下端為8個短齒。背部平直,中央有突起,梳身為長方形,是商代梳的基本特點。到周代梳背向弧形變化。春秋戰國時候,玉梳工藝則更加成熟,用料十分講究。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雲紋玉梳,長9.6厘米,齒口寬6.5厘米,中部厚0.4厘米,青色,體扁平,略呈梯形。梳背平直,轉角圓滑,厚度至齒口漸薄,23齒,尖處薄銳。梳背兩面皆陰刻雲紋和斜線紋。戰國中山王族墓中所出土的玉梳也非常精美。透雕雙鳥紋黃玉梳,梳柄為半圓形,正中透雕兩隻鳳鳥。雙鳳頸部相連,對面站立,回首張望。頭頂上高高聳立著尖角狀冠,長喙下勾,脖頸欣長優美。雙翅斜倚,長尾下垂,一付悠閑自得的姿態。梳柄的弧邊和下橫邊也陰刻著細密的勾雲紋和斜格紋。下面有十根梳齒,齒端兩面斜尖,便於梳發和插戴。及至唐代,呈圓首圭形或長方形的玉梳已消失,新出現了寬長半月形梳。這種玉梳也有兩式,一是整體都由玉料製作,半圓形,上端為梳柄,下端為梳齒,整體用一塊玉製成,它與前期玉梳相比,齒牙加寬並變短,以更方便使用。另一種玉梳屬金玉混合器,即一部分為玉質,另一部分為金銀等金屬,玉質作梳柄(或名梳背),金屬質作梳齒且多已無存。在唐代以後,玉梳大都不作為梳頭的用具,而是婦女頭部的一種玉飾品。唐代婦女往往愛在頭部插玉梳以為裝飾。當時用於頭部的玉飾品一般都較薄,且玉質精良,表面少起伏變化,刻畫圖案多用陰線,線條直而密,這些特點在玉梳上也有明顯體現。如唐代的「花鳥紋玉梳」長為10.5厘米,寬3.5厘米,厚0.4厘米。梳的玉色白中略青,半圓形,薄片狀。外弧飾鏤空花鳥紋,中部為3朵花,兩側各有一鳥。梳齒集於下弦,齒密而間距細小,底端平齊。此件玉梳器薄、齒短,恐非用以梳理頭髮,而應是置於頭部的飾物。時至今日,使用玉梳也有不少好處,玉梳的玉質古樸細膩,光滑油潤。整體採用傳統工藝手工精製而成,一根根梳齒打磨均勻細緻,齒體圓滑,並帶有手柄,握在手中手感更加舒適。使用無靜電,長期使用不但保護髮質,還具提神醒腦的功效。玉步搖步搖是漢代最為著名的一種首飾,頗受婦女們喜愛,是在簪釵上裝飾一個可以活動的花枝狀飾物,花枝又垂以瓊玉,在走動時簪釵上的珠玉會自然搖曳,風情萬種,所以這種飾物得名「步搖」。據說這是商紂王發明的,用玉石、金銀打造成各種造型別緻的步搖,插在頭髮上,一步三搖的晃蕩,很是迷人。歷代宮廷之中,步搖很多,千變萬化,通常是金、玉作梁,懸掛白珠。根據所依託的飾品不同,又分為步搖簪和步搖冠。步搖簪是在簪頂掛珠玉垂飾的簪子,《釋名》云:「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也。」又《後漢書·輿服志》集解:「漢之步搖以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彩玉以垂下,行則動搖。」步搖冠在《後漢書·輿服志》之中也有記載:「假結步搖簪珥,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九華,熊、虎、赤羆、天鹿、辟邪、南山豐大特(牛)六獸,所謂副笄六珈者。爵獸皆翡翠為毛羽,金題白珠璫,繞以翡翠為華雲。」文中所說的山題,就是額上正面的裝飾版。所謂副笄六珈的「副」,就是覆的意思,珈是加的意思,全文的解析就是覆在頭上的假髻用笄固定之外,還要另加熊、虎、赤羆、天鹿、辟邪、牛等六種動物的飾片為飾。再與孔雀、黃金山題、九種華勝及用白珠穿成桂枝般的裝飾和白珠做成的耳璫配套,繞以翡翠華雲,金碧輝煌。當走動的時候,那白珠桂枝和耳璫隨著腳步搖動,能夠化靜為動,擴大視覺空間,更加引人注目。步搖冠進一步發展,就演變為後世的鳳冠。《晉書·慕容廆傳》記載,曹魏初年,慕容家族的首領莫護跋率領其部內遷到遼西一帶,司馬懿討伐公孫淵,莫護跋作戰有功,被封為率義王,在遼西的昌黎大棘城北(今遼寧義縣西北)建國。當地人常戴一種叫做步搖冠的帽子,莫護跋看到覺得很漂亮,就把自己的頭髮束起來,也戴起了這種帽子。他們部落里的人看到莫護跋,都叫他步搖,由於口音不純正,這個稱呼傳來傳去,就被傳成了慕容。莫護跋倒也不介意,索性就把慕容作為了自己的姓氏。

4、玉耳飾

根據的出土物及相關文獻的記載,中國古代用作耳飾的玉器主要有玉玦、玉環、瑱、璫等。

玉玦

據考古工作發現,距今8000多年前的人類已經懂得用玉磨製耳環來裝飾自己。有關專家對出土於內蒙古赤峰市興隆窪文化遺址的玉玦研究後發現,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耳環。這些玉玦大小不等,直徑在2.5~6.0厘米之間,形狀像被敲掉一條縫的玉鐲,留出的縫隙可以讓玉玦穿進耳朵。最奇妙的是都成對出現,且大小、尺寸、重量近乎相同。其中最精美的一對玉玦的重量一模一樣、內外直徑分毫不差——很難想像遠古時期的先民在沒有現代化工具的情況下如何掌握了這樣高超的技藝。

早期的玉玦常成雙成對地出土於死者的耳部,類似今日的耳環。據有關史料推測,玉玦作為耳飾的使用方法應該有三種:其一是由於玉玦一般都有缺口,人們認為應該是將耳朵下端輕拉變薄後嵌入玦的缺口即可。其二是因為有些玉玦在缺口對應處穿有小孔,所以有人認為應該是由繩通過玉玦和耳垂的穿孔聯繫起來。但一般認為,有小孔的玉玦出現時代多稍晚,小孔應該起到和其它飾物複式組合的功能。其三就是認為古人應該是生前戴環、死後戴玦,但這些都只是一種推測而已,沒有證據證明。

玦的發展演變,至少可綿延至漢晉之間,主要造型是圓環形,但也有珠、球、管、片等造型,也有像台灣卑南遺址的立人形等;玦上施以細刻、鏤空等多種琢玉工藝。

新石器時代的玉玦,製作多樸素無紋,造型多作橢圓形和圓形斷面的帶缺環形體,在上海青浦崧澤遺址馬家浜文化地層中出土的玉玦,距今約6000年,光滑滋潤,用乳白偏黃色玉髓製作,直徑3.1厘米。厚薄不勻,一側有一缺口,表面有磨製痕迹。根據這件玉玦的斷面及剖口推斷,玉玦的製作一般先將玉材切割成坯後磨成圓餅形,再用管鑽加砂加水鑽出中孔,最後在一側橫剖出缺口。浙江餘姚河姆渡、江蘇吳縣草鞋山、廣東曲江馬壩鎮、四川巫山大溪等遺址也都發現過新石器時代的玉玦。巫山大溪遺址出土的64件耳飾,有象牙、綠松石、白玉等材質。大溪126號墓女主人約50歲,她右耳佩石耳環,左耳佩玉玦,說明1人同時可戴不同耳飾。大溪出土的耳飾出現了圓形、梯形、長方形等變化。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豬龍玦(又稱獸形玦)形制較為特殊,形體普遍較大,有的玦上有細穿孔。考古發掘已經證實,豬龍玦多出土於死者胸前,可以確定它不是耳飾,當是佩戴的裝飾品和符節器。

商代的玉玦呈片狀,尺寸一般在5~10厘米之間,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光素無紋,環窄;另一種為龍形玦,作蟠龍型制,首尾相向,龍張口露齒,背飾扉棱,龍身飾勾撤雲雷紋,俗稱「假陽文」,線條轉角方硬,圖案化風格強烈。河南省安陽婦好墓出土的玉玦,除圓環形帶缺縫外,有將環形演化成獸紋的。美國芝加哥美術館收藏的商代玉玦,有將圓形轉化成橢圓形或柱形的。

西周玉玦仍作片狀,玦體部明顯寬於商代,中孔較小,並出現橢圓形塊。玦身多為光素,部分以斜刀雕法刻出龍紋、雲紋、鳥紋等,紋飾與商代相比有簡化趨勢。龍形玦很少,且多無脊齒。

春秋戰國的玉玦數量最多,形體較小,一般直徑在2~5厘米。玦體作扁片狀,普遍飾有紋飾,素麵的很少。紋飾主要是當時流行的細密風格的蟠螭紋、蟠虺紋。用雙鉤陰線或寬陰線隱起加髮絲線方式飾紋。動物形玦簡化成陰線刻交尾雙龍、雙獸紋玦,少數精品在兩端透雕獸首形象。這時期常見玉玦樣式有兩種,一種是是沿用新石器時代的樣式,作扁平體形,大多數沒有紋飾,也有的雕琢龍紋、捲雲紋、勾連紋或缺口部作雙龍首。河南光山縣黃國國君孟夫婦合葬墓出土兩件雕刻簡化夔龍紋的玉玦,琢磨非常光滑,是春秋時期的代表作。另一種玦的造型為圓柱體狀或鼓形,表面裝飾弦紋、獸面紋等,是當時特有的玉玦樣式。戰國以後,玉玦不再流行。

漢代玉玦已極少,風格沿襲戰國,但不及戰國時精緻。此時出現了一些較大的玦,直徑在10厘米以上,應是佩玉或符節器。據《史記》記載,楚漢戰爭時,西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共爭天下,項羽邀劉邦聚會於鴻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范增設計要殺掉劉邦,他用佩帶的玉玦再三向項羽示意(取決斷之意),要他下令殺劉邦。但項羽卻優柔寡斷,不忍心下手,結果使得劉邦脫身逃回,積蓄力量,最後擊敗項羽,奪得天下。筆者據此推斷,漢代的玉玦習俗已經與前朝有了很大不同,原為耳飾的玉玦已經被玉環耳飾或者是一種呈兩端粗、中間細的腰鼓形器,稱作「耳璫」代替。玉玦形制逐漸變大,主要用作佩玉。宋以後出現仿古玉玦,主要仿春秋戰國造型,但紋飾多不合古制,玦體比戰國厚重。

明清兩代的偽古玉玦,紋飾處理和雕刻刀法亦很難達到戰國時自然流暢、鋒利健勁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關於玉玦的傳播路徑,有學者認為:「同樣的玉玦數千年間在東南亞地區不斷傳播。考古證據表明,同一類型、顏色、質地的玉玦最早出現在8000多年前的中國內蒙古地區,於3000多年前消失,卻在3000多年前中國西南的雲南地區出現。這一飾物在長江流域出現在6000到7000多年前,而在珠江流域出現在4500年前左右,在越南北部出現在4000多年前,在越南南部出現只有在3000多年前。」

耳環

我國穿耳戴環的風俗古已有之。在我們所看到的商周時期玉人紋佩上,常可見到其兩耳下都琢有耳環,可見我們的先民很早就有戴耳環的習慣。這一習俗綿延不斷,一直延續至今。秦漢時期漢族地區耳環出土的不多。《南史·林邑國傳》云:「穿耳貫小環,自林邑、扶南諸國皆然。」考古發現古代西南少數民族戴耳環。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出土16副玉耳環,每副玉片數不等,有多達20餘片的。

耳環的材料多用軟玉,其形狀也多種多樣。雖然現代耳環以女性佩戴為主,但是考古證據表明,8000多年前的耳環,卻是男女都佩戴的飾物。日本著名古玉專家藤田富士夫說:「玉玦採用的玉料溫潤碧綠,與內蒙古草原的顏色十分相近,古人可能以此顏色為美。耳環形狀製作成圓形,可以從審美學上解釋--方型的臉佩戴圓形的耳環很漂亮,而蒙古族人種的臉都是方形,也許他們已經意識到圓形的耳環能更好地裝扮他們。」

玉璫

宋代詞人李彭老的《四字令》云:「蘭湯晚涼,鸞釵半妝,紅巾膩雪初香,擘蓮房賭雙。羅紈素璫,冰壺露床,月移花影西廂,數流螢過牆。」說的是夜深了,玩倦了,這位美人要休息了,她披上一件飄灑的絹衣,耳邊掛上兩顆素潔的玉璫。「紈」,是一種精緻潔白的細絹,其質薄而軟,可更顯出女性婀娜的風姿和窈窕的體態,「璫」,是古時女子的玉耳飾,唐代詩人李商隱的《春雨》中也作「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從詩中可知,玉璫是直接穿掛於耳上的一種耳飾,另見《釋名·釋首飾》:「穿耳施珠曰璫。」耳璫原是美化的裝飾品,但儒家說它是為了「閉奸聲,璫亂色」的一種警戒。

耳璫早在商代就已出現。北京平谷縣劉家河商墓出土的金耳璫,喇叭口寬2.2厘米。墜部呈喇叭狀,底部周邊有一溝槽,原來可能有鑲嵌物,璫上部成半圓形彎曲,末梢捶細。

玉耳璫在漢代開始流行,漢代耳璫呈兩端粗、中間細的腰鼓形。漢末建安時代的《孔雀東南飛》描寫女主人雞叫起身,「著我綉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明月璫從字義可知是圓形發光的飾物。看來這位女主人公耳邊佩戴的大約也是這種素雅而又名貴的玉飾。河南洛陽燒溝漢墓曾出土喇叭形玻璃耳璫,故宮博物院也有收藏。

玉瑱

《說文解字》:「瑱,以玉充耳者。」又說:「珥,瑱也。」那志良在《中國古玉圖釋》也云:瑱是耳飾,主要垂掛在耳上,所以又有人稱此為「耳墜」。

瑱是作為一種垂飾,有兩種佩戴方法,一種是從祭服冠帽左右兩方的衡笄用紞(dǎn,絲繩)垂掛於兩旁正當耳孔之處。另一種是直接垂於耳上。此外還有一種是喪葬時對死者的用法。在死者耳里塞紫絲棉,再把瑱塞於死者的耳孔上,故稱以玉充耳。《周禮·弁師》中有諸侯冕像的形制和規定,「諸侯之繅旒九就,瑱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繅旒皆就,玉瑱玉笄。」這裡所講的玉瑱是指和冕施配合使用的一種用絲繩懸掛於耳際的裝飾,表示作為人臣只服從於王命,而不聽任何不利於國君法度的內容。顯然這是用於活人的佩用玉器,相當於今日的耳墜。用於死人的玉瑱是塞在耳朵里的,而不是懸掛在耳朵下面的。雖然用的是同一個辭彙,但是卻有本質的區別。《文獻通考》曰:「陳氏曰,瑱以充耳,紞以垂瑱。周官弁師,天子五冕皆玉瑱……則瑱不特施於男子也,婦人亦有之,不特施於冕也,弁亦有之。」說明古代用瑱非常普遍。上海青浦縣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重慶巫山大溪新石器時代遺址及廣東曲江石峽墓葬中都有發現。

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以塞耳的玉,形如牌,二寸許,廣七八分,以紞懸當耳。天子以玉瑱,諸侯以石紞,用采織之。長沙西漢後期墓葬出土的玉瑱,白色、無光澤,蕈形,一端較大,一端較小,中腰內凹。洛陽燒溝漢墓出土琉璃瑱和骨瑱十九件,有十二件是上小下大腰細如喇叭形,中間穿一孔的。色有深藍、淺藍、綠等,半透明。另有七件中部如喇叭形而上端成錐狀,下端成珠狀,身上無孔,無色透明像玻璃。

玉墜

古代耳飾還有一種叫做耳墜,遼寧西豐樂善鄉西岔溝西漢匈奴墓出土不少耳墜,但每墓只出1件,通常以兩根金絲擰成雙股繩狀,至盡端分開,一股拗曲成鉤,以便掛在耳上,另一股則捶成為扁葉狀,用以遮蔽耳孔。

內蒙准格爾匈奴墓出土的西漢金環耳玉墜。由金牌、玉墜組成。玉墜白色,金牌呈山字形,背有乙字形鉤。正面邊飾串珠紋,內用金片掐成鹿體形輪廓,中嵌綠松石,下邊有鉤可與玉墜相連。玉墜呈扁平橢圓形,外有連珠紋金邊包鑲,墜身鏤雕蟠龍和螭虎紋,以細線刻劃獸形細部。玉墜為漢族製作,金牌為匈奴族喜愛的紋飾。由金玉組合耳墜,反映了當時民族的融合。

明代流行一種葫蘆形的耳環,以兩顆大小不等的玉珠穿掛於一根粗約0.3厘米彎曲成鉤狀的金絲上,小玉珠在上,大玉珠在下,看似葫蘆形,其上有金片圓蓋,其下再掛一顆金屬飾珠。這類耳環出土於廣州東山梅花村戴縉墓王氏棺、遼寧鞍山倪家台崔勝夫婦墓、甘肅蘭州上西園彭澤夫婦墓、江蘇南京徐俌夫婦墓、四川成都市郊明墓等處。

此外,明代的耳環也用金銀模壓成形,再在花蕊中央嵌珍珠,在花瓣花葉鑲寶石的。江蘇無錫陶店橋明墓出土的玉雕佛像耳環,高約3厘米,上方嵌有四顆珍珠,串於金絲彎鉤上。據《天水冰山錄》所記耳環名稱,還有「金水晶仙人耳環」、「金珠串樓台人物耳環」等,在佩戴時可能與仙人、樓台人物的金釵配套使用。另有「燈籠」、「壽」字耳墜,當為四時隨應景服飾花紋所佩用。定陵出土的金環寶石耳墜和鎏金銀環鑲寶玉耳墜,造型樸素,但以色彩和質感體現其珍貴不凡,在藝術上各有特色。

三、玉頸飾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及階級的分化,人們逐漸習慣了裝飾自己,裝飾也相應地慢慢下移,裝飾的重點部位轉向頸部以及臂部。頸飾主要有項璉、朝珠等。

  1、項鏈  項璉是頸飾最常見的形式,是把一串珠形器、管形器串在一起,兩端系住,成為一圈。其長度較短,剛好繞頸一圈,通常稱為頸鏈;如長可及胸,就稱為項璉。但也不必細分,通常稱為項璉。  我國使用頸飾很早,新石器時代的墓葬中常可發現骨珠項璉、綠松石項璉和玉管項鏈。分布於浙江、江蘇一帶的良渚文化(距今約5260年至4200年)出土的玉頸飾很多,上海青浦福泉山墓地出土的玉項鏈,由72顆玉管、玉珠、玉墜串成,其側面兩顆玉珠上琢有變體獸面紋,最下面的1顆玉墜形如小鍾。江蘇武進寺墩出土的項鏈,由玉牛鼻孔珠、大中小玉珠、玉管、玉錐形墜等18件串成。浙江餘杭瑤山出土的1件由39顆玉管串成的項鏈,由內外兩串相連。浙江餘杭瑤山墓地出土3件玉串飾:第1件用39顆玉管分里外兩圈串聯,下與玉璜相接;第2件用170顆大小玉珠串成;第3件由14顆斷面呈凹形的半管與2顆整管串接而成。這些玉頸飾,有的取形的重複調和,有的取圓形與管形的對比,反映了完美的設計構思。  我們可以想像:頭戴玉冠飾、脖上掛玉項鏈、身上穿絲著麻,佩帶各種白玉管、玉珠、玉璜和玉墜組成的美麗飾件,腳著木屐的的部落首領正指揮著一批披樹葉裹獸皮、足穿草鞋的族群工作,這些首領們在行使他們的權利時候,這些高貴的服飾使他們顯得更加地高高在上,威風凜凜。  殷商時代墓葬中,也發現用蚌珠、琥珀、松石、軟玉製成的珠形頸飾。如河南輝縣琉璃閣第140號墓發現了由灰色玉管珠(長1.5厘米,直徑1.2厘米,孔徑0.6厘米)串成的頸飾。在山西保德縣林遮峪也發現了18枚用珠狀、梅花狀、圓盤狀的琥珀、綠松石、玉、骨製成的串飾,置於人架頸部及胸部。  西周時代的頸飾出土比較多,形狀也富有變化,由多種器形組合而成。如山東濟陽劉檯子西周早期墓出土1件長110厘米的珠串,其中有白玉龜飾13件,白玉棍飾1件,紅瑪瑙串珠5粒,其餘的是綠松石及黑白串珠,最小的僅有芝麻粒大,但中間穿孔正規。陝西西安灃西張家坡188#西周墓,人架頸部有11件小玉片、4件貝、1件小玉飾連成的串飾,同區406#墓出土小玉塊86件,內11塊含於口內,其餘均在胸前,也可能是串飾。洛陽中州路西周墓發現淡綠色圓球狀珠甚多,都在頭部附近,可見也用料珠作頸飾。  春秋戰國時代的頸飾出土不少。山西侯馬上馬村春秋墓出土兩件玉串,大的一串由瑪瑙珠、骨珠、玉珠、玉環、玉獸等20枚組成,珠的形狀有棗形、管狀、珠形、六棱形、長方形等,都有穿孔。小的由11枚組成,形式質料相同,出土時置於人架胸部。漢代以後,頸飾的形狀變化更多,工藝也極精美,一直到現在,仍是人身上一種重要的裝飾品。

  2、朝珠  朝珠是清代官服的一項重要服飾,由項鏈演變而來,先是由項鏈演變為佛教誦經人所持的念珠,到了清代,在念珠上面增加一些配件,便成了朝珠。這是把念珠的108顆珠分成4份,每2份之間夾入1顆大珠(稱作「佛頭」),然後在其中1顆大珠上聯1根細帶,細帶的另一端懸一塊寶石,叫做「墜角」;大珠與墜角間還有一塊玉或寶石,外面圈上金屬的框。這一串飾物在佩帶朝珠時是放在身背後的,所以叫「背雲」。另外還有三串用小珠穿成的串飾,也系在朝珠上,佩帶時要垂在前面,所以叫「記稔」。  朝珠是清代宮廷中,上自皇帝下至各級官吏人等重要的上朝佩飾之一,佩帶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朝珠用料也不盡相同。清代等級制度是非常森嚴的,按制度規定:皇帝、宗室、王公、爵侯以下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本人及妻室或兒女穿著朝服時,可以配掛朝珠,這在當時被稱為文五、武四。對於佩戴何種質地的朝珠,也有嚴格的區分和等級規定,從官員胸前所佩戴朝珠質地好壞,可以看出官員的品級高低。通常是用珊瑚和軟玉、翡翠等名貴材料雕刻而成,而獨有皇帝佩帶的朝珠是用東珠製成的。  乾隆時期的進士畢沅,曾在陝西、湖廣地區身居要職,熟悉古物奇器之道,大量收藏古玉,並對緬甸翡翠情有獨鍾,將上等翠玉琢磨成朝珠,與夫人共同享用,開啟了翠玉琢朝珠的先風。要知道,當時朝廷還沒有使用翠玉朝珠。在畢沅等人的影響下,朝中人士開始使用翠玉,並蔚然成風。緬甸翡翠成為京城上層人士的珍玩,一度供不應求,頂級緬甸翡翠源源不斷輸入中國,成為重要的玉器,一度超過和闐玉器,豐富了中國玉寶庫。

四、玉組佩

  從一般意義講,凡由兩件或兩件以上玉器(件)組合成的玉佩,都可稱之為「組佩」,也稱「雜佩」。最早的組佩性飾品,當屬距今大約18,000年前北京山頂洞人以石珠、骨珠、獸牙、海貝殼等經鑽孔串連而成的佩飾。大汶口文化玉石組佩發現較多,良渚文化組佩更為精緻。這些類組佩大概多用為項飾。  到了西周時期,出現了較大型的組佩,按時期及級別不同,組配的大小也不同,在陝西寶雞竹園溝發現的組佩是以一璜為主體,配以珠和管;長安張家坡58號墓的組佩是以三璜為主體,間聯多件珠、管。山西曲沃晉侯墓地91號墓發現的組佩以五璜為主體,間聯璧、管、珠;31號墓的組配則是以六璜為主體、間聯多件珠者。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2001號墓還發現了以七璜為主體、間聯多件珠的組佩。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大的西周組佩是在山西晉侯墓地發現的,這套組佩是以45件玉璜為主體,是迄今得見的組佩中玉璜最多者。  大型結構匹配繁複的組佩,是貴族表示身份地位及權勢的服飾。從墓葬中所出土的組佩情況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越高,所佩組佩的結構越複雜,長度越長。這種佩玉方法是西周用玉開始禮制化的表現。組佩體現出多樣統一,形式有序,實質即是「禮」,也是一種秩序觀念,比如統治者用玉,就是根據其地位、官級、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尊卑有度,規範森嚴。雖然《周禮》中所載關於用玉的種類、顏色、尺寸等內容,可能與考古發現不盡相同;但從中也可看出,從西周起,用玉確已步入政治化、制度化和禮儀化的軌道。大型組佩即包括這方面的文化特色。另外,西周時的「禮」之本義還在於「和」。如《逸周書·度訓解》:「眾非和不鎮,和非中不立,中非禮不慎,禮非樂不履。」組佩中眾多飾件之間的有機結合,也是「和」與「中和」思想的體現。而組佩的內在美,是通過其結構中的對立統一的複雜性來體現的。  西周組佩的結構共性是:以玉璜為主體,間配以其它各種小件的玉飾,這與典籍記載有所不同。《周禮·天官·玉府》:「共(供)玉之服玉、佩玉。」傳:佩玉上有蔥衡,下有雙璜、沖牙、瑸珠以納其間。郭沫若《金文叢考》認為,這類組佩,即是古文「黃」字之來源。其說在理。不過西周組佩似不見設沖牙者。  組佩以璜為主體,必有道理。玉璜彎曲如彩虹,又如拱橋形,兩端穿孔,或上端中央亦穿孔。拱橋形玉璜,在組佩中可承受較大重力;兩側穿孔,可保持組佩整體的均衡與對稱,並使之平衡穩定。因此,璜的作用是成為組佩的「骨架」起支撐作用,使數十件甚至上百件玉飾組成的整體,在佩者行走時,通過璜的連鎖保持它的平衡穩定。在獲得視覺審美效果的同時,佩組佩者還可聽到玉佩之間因輕輕撞擊而發出的叮叮噹噹的悅耳玉振之聲,獲得聽覺審美效果。貴族們還要保持「行步有佩玉之度」;佩者的步伐與組佩的擺動也要相和諧,以表現出佩者儀態與風度之美。  春秋戰國組佩一般由璜、環、瓏、琥、觿、珠等組成。人們佩戴成組佩玉,不只是出於純粹的裝飾目的,更是由於玉具有堅硬、潤澤、純凈,美觀等屬性,因此被當時士人看成是人的完美品德的象徵。組佩通常用玉環(璧),玉璜作主體,以瓏、琥、觿為懸飾。  從考古發掘所得的幾套組佩的復原圖中可知,龍形佩(瓏)和虎形佩(琥)是春秋戰國組佩中最具特色的。龍形佩為片狀,多數鏤刻成S形身軀,腹部上拱,中間有孔用於懸掛在組佩正中。頭部有孔的身形相對較長,有的作鉤形,應是懸掛在側翼的飾件。龍形雕刻得健勁有力,除春秋早期部分平素外,常見的玉龍首、爪、尾刻琢精細,身上飾渦紋、勾連紋等紋飾。春秋早、中期以蟠螭紋、蟠虺紋為主,戰國時則普遍施谷紋、渦紋、勾連紋等,或者幾種紋飾交織裝飾,變化豐富。龍首爪用隱起法雕刻,視之如同淺浮雕。龍形象猙獰,表情誇張,形式各異。除龍形佩外,還常見有虎形佩、鳥形佩和沖牙等。這些玉件的特點與龍形佩基本相同。  組佩在西漢早期達到了最為繁複的程度。一整套玉佩的長度和穿綴玉件的數量都是空前絕後的,這可以從廣州南越王墓和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器中反映出來。漢武帝時期,玉佩的種類和組合形式趨於簡化,這一變化清楚地顯示在滿城中山王墓和巨野紅土山昌邑王墓出土的玉器上。這種現象應是諸侯王勢力由盛轉衰的社會背景在用玉制度上具體表現。但佩玉(特別是成套的玉佩)制度畢竟是禮儀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觀地體現了佩戴者社會地位。因此東漢時期用玉制度逐漸完備,尤其表現在玉衣和組玉佩的使用上。《後漢書·輿服志》云:「古者君臣佩玉,尊卑有度。……至孝明皇帝,乃為大佩,沖牙、雙瑀、璜皆以白玉。」以河北定縣43號漢墓為例,墓主為中山穆王劉暢,下葬於靈帝熹平三年。墓中出土了一套組玉佩,計有心形佩、璜、觿、環,皆透雕或浮雕龍紋,質地優良。除心形佩外,均成對排列。另有玉舞人和司南佩等。這套玉佩可以說是明帝所創佩玉制度的真實寫照。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佩玉制度不存。曹操統一北方以後,天下初定,開始建立典章禮儀制度,佩玉制度也應運而生,其創立者便是魏人王粲。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今河南焦作)。《三國志·魏書·王粲傳》:「魏國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識,問無不對。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粲恆典之。」摯虞在其《決疑要注》也說:「漢末喪亂,絕無玉佩。魏侍中王粲識舊佩,始復作之。今之玉佩,受法於粲也。」《隋書·禮儀志》云:「至明帝始複製佩,而漢末又亡絕。魏侍中王粲識其形,乃復造焉。今之佩,粲所制也。」可見王粲對曹魏的典章禮儀制度的建立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他所創製的一套玉佩,成為魏晉乃至隋唐時期廣為流行的玉佩式樣。  從考古資料來看,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新出現的玉佩種類主要有:蝙蝠形、飛碟形、梯形、半圓形玉佩,玉佩的上方穿孔處多作雲頭形;半璧形玉璜;帶穿孔的玉環以及玉珠等等。玉佩均為素麵,未經拋光,雕紋飾者很少,有山西壽陽北齊厙狄回洛墓出土的一件陰刻鳳鳥紋的蝙蝠形玉佩。另外山西太原北齊婁睿墓還出土有外緣貼金的玉佩。這些新出現的玉佩,應是王粲所創玉佩的樣式。曹操於建安十八年受封魏公都於鄴,設立官職制度,建安二十一年進封為魏王,魏國始建,王粲卒於建安二十二年,故王粲新創玉佩的具體年代,應在公元213~217年之間。  從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開始,經董卓之亂、官渡之戰,到獻帝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戰,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中原成為群雄割據、混斗屠殺的戰場。在這20餘年間,漢中央政權搖搖欲墜,典章制度廢弛,作為皇室、諸侯王和高級貴族專用的佩玉制度也無人問津了。這一階段,大概就是摯虞所說的「漢末喪亂,絕無玉佩」的時期。山東東阿縣魏東阿王曹植墓中出土的4件玉佩,有飛碟形、梯形玉佩,玉璜和玉珠等。曹植死於公元232年,距粲作佩僅10餘年,這是目前所見王粲新創玉佩最早的實例。摯虞為西晉時人,他說「今之玉佩,受法於粲也」,說明王粲所創玉佩在西晉時已很流行。湖南安鄉西晉劉弘墓出土的組玉佩,可作為這一時期的玉佩標準器。東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和江南地區的許多墓中都隨葬有這類的玉佩。隋唐時期,玉佩形制仍沿襲魏晉風格,變化不大。  這些玉佩的組合形式,可以根據未經盜擾的墓葬所出土玉佩加以復原。南京仙鶴觀東晉墓為東晉名臣廣陵高崧家族墓葬,2號墓主為高崧及其夫人謝氏,6號墓主為高崧父母高悝夫婦。這兩座墓各出土一套完整的組玉佩,為男性墓主腰部佩掛,結構幾乎一致,均由2珩2璜1玉沖2珠共七件組成,復原長度約為23厘米,每件端部有1~4個小孔可供穿系連接,還有數目不等的水晶、琥珀、綠松石和料珠等綴於各佩飾構件之間。陝西咸陽隋王士良墓出土的一套組玉佩較為別緻,由2件玉珩1件玉環1件玉沖及近200顆瑪瑙、水晶珠組成。西安唐代孤獨思貞墓亦出土一套組玉佩,復原後組合形式與上述諸佩飾無大的差異,只是中間為2件較小的四孔玉佩。  從這些玉佩的復原組合形式中可以看出:

第一,一套組佩中一般有2件玉珩,作蝙蝠或飛碟形上下排列,上珩有4個孔,下珩有3個孔,因為上珩兩端要垂系雙璜,而下珩置於雙璜之間,故上珩寬於下珩。

第二,玉沖在組佩中體形最大,呈梯形,寬度大於上珩,目的是使從上珩兩端通過雙璜垂下的珠子落到玉沖之上,通過人體的擺動,相互撞擊而產生悅耳的聲音,其意義與古玉佩中所謂的「沖牙」一致。

第三,東晉高崧家族墓出土的組玉佩,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標準樣式,而隋王士良墓出土的四孔半圓形玉珩和帶有四個相互對稱小孔的玉環,則是北周時新出現的佩飾種類。

第四,各佩飾之間以絲線相連,綴有瑪瑙、水晶、琥珀、綠松石和料珠等,即文獻所謂的「琚、瑀、琨珠」者。

根據上述這些特點,就可以基本確定其它被盜擾墓葬中出土的零散的玉佩件在組玉佩上的具體位置。  關於王粲所創玉佩的佩戴方式,從考古發掘情況來看,一般位於腰部以下,應是佩掛於革帶上,懸垂於身體一側。唐懿德太子墓石槨線刻女官所戴玉佩也說明了這一點。考古發掘的墓葬的棺內都只出土了一套組玉佩,佩帶者均為男性,隨葬品還有鐵劍、玉劍飾等,因此可以推測出墓主生前應是身體左側佩劍,右側懸組玉佩。王粲創立玉佩制度的目的,無非是為「尊卑有度」,因此,只有身份和社會地位較高的皇室成員、王公貴族和高級官僚才能使用這類玉佩。佩戴組玉佩下葬是朝服葬的標誌之一,即墓主是身著官服入棺下葬的。  王粲所創的這套玉佩,對後世的影響也很深遠。五代南唐李景陵出土了一件梯形玉沖;河南鞏縣北宋皇陵文、武官石像身上刻劃有這種佩飾;北京明定陵也出土有這類組佩。直到近代,民間流行的佩飾「玉牌子」與王粲創製的玉佩亦有相似之處。  隋唐時候的貴族將玉組佩掛戴在身上行走起來是什麼樣子呢?筆者以咸陽隋王士良墓和西安孤獨思貞墓出土的玉組佩為藍本繪出圖樣,請西安市一家工藝品商店以藍田白玉仿製。共仿製4套玉組佩,佩件間以瑪瑙穿綴,全長約40厘米,供兩人佩帶。筆者又請陝西省歌舞劇院的兩名演員身著仿唐「霓裳」服飾,腰懸仿製的玉組佩,輕步行走,一時之間,搖動的佩件相互撞擊發出的叮叮噹噹清脆之聲不絕於耳,潔白的佩件、鮮紅的串珠與華麗的衣裳、高貴的頭飾相得益彰,彷彿一千多年前宮廷貴婦再現人間!  玉組佩中有一種樣式特別的玉飾――玉觿。玉觿為角形玉器,造型可能來源於獸牙,故又稱「沖牙」。原始社會有佩帶獸牙的習俗,後來以玉仿之,遂有玉觿之形,主要用作組佩上的部件之一。「玉觿」一詞源自《詩經·芄蘭》「童子佩觿」之語。  玉觿於商代流行,其後歷西周、春秋戰國,至漢而不衰,漢以後消失。玉觿除用於佩帶裝飾的功能外,古人還以此作解繫繩結的工具。因此儘管各代玉觿造型變化繁複,卻總不離上端粗大,下端尖銳的基本特徵。同時,佩帶玉觿被認為具有解決困難的能力,是一個人聰穎智慧的表現。  新石器時代玉觿出土於江蘇吳縣張陵山良渚文化墓葬中,呈扁平角狀,兩端以透雕技法鏤出丫形花紋等,器邊亦作凹凸起伏的變化。商代玉觿造型簡潔,多作牙形,上端穿孔,下首尖銳,觿身琢簡略紋飾。西周玉觿頗似月牙形,器表飾龍紋、人紋等。龍紋觿柄部為龍首,龍身彎曲,上飾捲雲紋,尾部飾三角紋,頷下、尾端各鑽一小孔。

  春秋戰國時玉觿的形制發生了很大變化,今所見這一時期的玉觿均處理成龍、虎、獸、鳥形象。動物的頭部為上端,尾部琢成銳角,身體彎曲成自然的曲線,透雕結合隱起的運用使其動物形象變化多端,且相當生動。

漢代玉觿趨於簡化,多數呈細長牙狀和寬三角形,紋飾主要有絞絲紋、勾雲紋,水平不及戰國。西漢早期玉觿與戰國相近,一種作S形龍紋,身出尖卷狀裝飾,尾為錐形,身、尾飾雲紋,並刻出輪廓線;另一種呈彎月形,一端琢出龍首,一端似錐狀,身飾雲紋,有輪廓線,耳部穿孔。西漢中、晚期和東漢玉觿皆為彎月形,但與早期不同。中期玉觿有的寬端作龍首,背上方透雕出纏枝的蟠螭、鳳鳥等。也有在器上僅用陰線琢出獸首、雲紋軀身的,頭部鑽一孔。晚期玉觿寬端一般透雕作回首的龍形或鳳形。

五、玉帶飾

我國古代服飾的一大特點,就是穿長衫,所以在腰間需要用革帶束住,革帶飾是裝飾於腰帶上的飾件,既是裝飾品,又是實用器。到唐代以後,革帶成了繫於官袍外面的一種代表身份地位的飾物,依等級不同綴有玉、金、銀等,其中以玉最為珍貴。玉帶飾主要包括玉帶及玉帶鉤兩種。

  1、玉帶  玉帶由玉銙、鉈尾和帶扣組成,所謂「玉銙」,就是嵌釘在革帶上的方形或橢圓形玉板。位於革帶首末兩端的玉板,稱為「鉈尾」。文獻記載玉帶制度始於唐高祖李淵時期。據《唐實錄》記載:「高祖始定腰帶之制,自天子以至諸侯、王、公、卿、相,三品以上許用玉帶。」唐高宗李治時期將玉帶制度定為:「紫為三品之服,金玉帶,銙十三;緋為四品之服,金帶,銙十一;淺緋為五品之服,金帶,銙十;深綠為六品之服,淺綠為七品之服,皆銀帶,銙九;深青為八品之服,淺青為九品之服,余皆鈺石帶,銙八。」

  目前所見最早的玉帶,出土於隋代王士良墓中。唐代的玉帶發現最多。從各地零散出土及傳世的唐代玉銙來看,所琢刻的紋飾以番人形象為主,有番人進寶、執鳳頭壺、持杯、彈琵琶、樂舞、吹奏、擊鼓、獅子紋等。唐時,西域的于闐國大量開採玉石,製成精巧的玉器,向唐朝廷進貢。據記載,唐太宗貞觀六年,于闐國派遣使者到長安獻玉帶。唐德宗在位時(公元780~805年),派內給事朱如玉去西域求玉,在於闐國得到了一大批玉寶,其中有「帶銙三百」。因此,這些雕有番人形象的玉銙應是在西域于闐國製造的,唐朝廷使用玉帶可能也是受到于闐國的影響。  唐代玉帶制度的建立,完全符合併突出顯示了封建帝王制度下的等級與權力觀念,因此具有極旺盛的生命力,使其能夠在唐以後的五代十國、宋、遼、金、元、明等朝代官儀中沿用。四川成都前蜀帝王建墓出土的盤龍紋玉帶,是目前所僅見的唐、五代時期等級最高的玉帶,也是前蜀帝王建的隨身御帶,可謂無價之寶。它由7塊方形帶板與1塊圭形鉈尾板組成,帶板及鉈尾皆扁體,玉質潔白溫潤,每塊玉板上均碾琢龍紋圖案,具有浮雕效果。龍頭回望,雙目圓睜,炯炯有神;龍身蜷曲,在雲中盤旋;四肢健碩,龍爪剛勁有力。龍的神態生動,為研究中國龍紋的演變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這條玉帶的主人是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王建本是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人,在唐末戰亂中曾衛護唐僖宗西逃,從此得到僖宗信任,並開始在四川發展勢力。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這時王建已基本上佔據全部蜀地,於是他便稱帝,國號蜀(即前蜀),建都於成都。王建雖是個小國皇帝,但處處以唐的正統自居,一切都照搬唐代制度,史稱蜀國「典章文物有唐之遺風」。他生前使用的這條玉帶,正是他刻意追仿唐代末年玉帶制度的產物。綜上所述,我們將文獻和出土實物結合起來,能清楚地看出整個唐代和五代時期玉銙制度的變化。玉帶鉈尾背面有陰刻楷書118字,記載了製作玉帶的緣由:永平五年(915年)王建的後宮起火。第二天宮人在廢墟中尋得一塊被火焰燎黑的玉石,眾人都說這塊玉經大火焚燒已經毀損了。但王建很迷信,說:「這是天生的神物,又怎能損壞呢?」於是命玉工剖開,玉石內質異常溫潤潔白,就是當時最好的玉工也未見過如此精美的玉石。王建令玉工將其製成大帶,並沾沾自喜道:「夫火炎昆崗,玉石俱焚,向非聖德所感,則何以臻此焉!」這段記載雖然有迷信誇大成分,但證實了這條玉帶確實是在蜀國仿唐制度琢制的。銘文還提及了玉銙和鉈尾的尺寸,「其胯方闊二寸,獺尾(鉈尾)六寸有五分,」基本上符合實測的尺寸。  宋代朝廷用玉之風熾盛,玉帶仍為帶之首。宋代玉銙紋飾仍以人物形象為主,另有雲雁紋、龍紋鉈尾等。江西上饒南宋趙仲湮墓中出土的一組青玉池面人物紋帶板,是宋代玉銙的佳品。這組帶板由7件玉銙和一件鉈尾組成,每件的表面淺浮雕一人,刻劃清晰,製作細膩,線條流暢。玉銙上的人物均作盤足打坐狀,五官清秀,頭結髮髻,身穿交領大袖長袍,或彈琵琶,或捧果,或飲茶,或吹簫。鉈尾刻一背負包袱的長髯老者,作行走狀。玉帶的主人趙仲湮死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生前為明州觀察使,這副玉銙是宋代高級官吏用玉制度的典型寫照。 遼代完整的玉帶,主要出土於內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遼陳國公主及駙馬墓中。陳國公主耶律氏是遼景宗皇帝的孫女,死於開泰七年(1018年),年僅18歲。她父親是聖宗時的重臣耶律隆慶,戰功卓著,深得聖宗器重,因此陳國公主家族高貴顯赫,她死後以隆重的禮儀下葬。駙馬蕭紹矩,卒年不詳,生前曾任泰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官位高顯,因此陳國公主墓是一座規格很高的遼代皇室墓葬。該墓共有腰帶5條,其中兩條分別為玉絲蹀躞帶和玉銙銀帶。蹀躞是指帶上系佩的物品,凡是有系佩物品的帶都稱作蹀躞帶。蹀躞帶是我國古代北方各民族的傳統服飾,腰帶上習慣系刀子、解錐等游牧生活所必需的生產、生活用具。唐代初年,朝廷曾借鑒北方民族服飾,規定官員束蹀躞帶,但所佩帶的游牧生活物品純屬擺設。後來改為官員在腰帶中佩魚袋和香囊,蹀躞帶的形制在中原逐漸消失。玉銙銀帶,是用銀片代替皮革製成由長短兩段組成。長帶為163厘米,綴有長方形和方形玉帶銙14件、桃形玉帶銙1件和圭形玉鉈尾1件。短帶約28厘米,未綴玉銙。這種銀片製作的腰帶顯然不是實用品,而是專為隨葬製作的,但它仿當時革帶的形制。因用銀片仿製,歷經900多年未朽。玉銙銀帶與中原地區漢式玉帶的制略同,可知契丹既流行頗具民族特色的蹀躞帶,又使用漢式腰帶。

代遼而起的金代,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權,使用玉帶的制度與遼大體相同。吉林扶余縣的一座金代墓中,出土一條單鉈尾金扣玉帶,是僅見的一條完整的金代玉帶。玉帶銙為長方形,共18塊,橢圓鉈尾1塊,均光素無紋,用金鉚釘連綴在革帶上。帶中間佩掛海螺及金環,體現出明顯的女真族風格。元代玉帶的使用制度與遼金基本相同,在雕琢技法上以浮雕和透雕為主,主題以胡人戲獅紋和「秋山」紋最為常見。  明代是使用玉帶極盛的時期,工藝水平也很高。目前所見的大部分玉板都是以透雕或高浮雕技法製成,紋飾為各種龍紋、麒麟、花鳥和人物,不但選料精良,而且雕琢極為細緻,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明代最精美的玉帶板,分別出土於明魯王朱檀、明益王朱佑檳和明兵部尚書鼓澤夫人的墓中。朱檀墓隨葬有兩條玉帶,其中一條嵌釘20塊白玉銙,多為長方形,全部透雕靈芝紋,並由鏤花的金片包鑲,十分精美。朱佑檳墓出土的玉帶由17塊玉銙組成,有長方形、方形和桃形等。玉銙兩層透雕帶翼麒麟,麒麟身上飾方格紋,站在山岩上作奔走狀。麒麟四周透雕山水、松枝、梅花等圖案。鼓澤夫人墓中現存玉帶板為18塊,其中玉銙16塊,有長方形和桃形,圭形鉈尾兩塊。鉈尾和桃形玉銙上透雕鳳鳥和花卉,長方形玉銙僅雕花卉。明代禮制,玉帶只有皇帝、皇后、妃嬪、皇太子、親王、郡王、公、侯、駙馬、伯及文武一品官才能使用,其它人除非特賜是不能用的。但在革帶用玉數量上,似乎沒有嚴格的規定。明定陵出土10條玉帶,帶板玉質純正,細膩滑潤。每條帶上的玉板數目不等,多則達20塊,亦有9、12、13塊的。現今傳世品的明代玉帶板,大多是零散的帶銙和鉈尾。帶銙由長方形、桃心形、豎條形組成,另外還有委角長方形和方形帶銙。裝飾分素麵、透雕、鑲嵌寶石三種形式,所雕紋飾同元代相比有較大變化,早期仍有元代遺風,以雲龍紋為主。明中期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開始流行,帶板上的紋飾幾乎全部轉為吉祥題材,如松鶴、麒麟、三羊、百獸等。明代玉帶板早期的雕刻多是立體的深層鏤空,可看出明顯的元代手法。明中期出現了分層鏤雕的琢法,先用減地法留出上層圖案,在降低的地子上再鏤雕底層圖案。這種風格與同期的雕漆特點相一致,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但也失去了宋元時期自然寫實、生動逼真的特點,成為一種程序化的、呆板的圖案化紋飾。此期玉雕的刀法也變得硬直險峻。江西南城明益王朱佑檳墓出土的玉帶板可作為此時的典型代表。明晚期在雕工上呈現出粗獷簡略的風格,與早期有所不同。玉帶多數為20銙,圖案雖有定製,但頗為靈活。

  2、玉帶鉤  帶鉤是以鉤連腰帶的,由鉤首、鉤頸、鉤體、鉤面、鉤尾、鉤柱和鉤紐等組成。因在古墓出土的帶鉤上著有「鉤」的器名。在新石器時代曾有玉帶鉤出土,大多出於人骨架下肢部位。浙江餘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的一件玉帶鉤,是迄今時代最早的玉帶鉤。  商周時期的腰帶多為絲帛所制的寬頻,《詩經·曹風》云:「淑人君子,其帶伊絲。」鄭箋:「謂素絲大帶,有雜色飾者。」大帶又名紳帶,《禮記·玉藻》說紳帶的長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紳即絲帶束緊腰部後下垂的部分。女子的腰帶也用絲質,下垂部分名襳褵。女子的長腰帶名綢繆,打成環狀結易於解開的叫紐,打緊死結不好解開的叫締。因在紳帶上不好勾掛佩飾,所以又束革帶。開初革帶兩頭是用短絲繩和環繫結,並不美觀,只有貧賤的人才把革帶束在外面,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把革帶束在裡面,再在外面束紳帶。

西周的晚期至春秋的早期,華夏民族採用銅帶鉤固定在革帶的一端上,只要把帶鉤勾住革帶另一端的環或孔眼,就能把革帶勾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觀,所以就把革帶直接束在外面來了。文獻記載春秋時齊國管仲追趕齊桓公,拔箭向齊桓公射去,正好射中齊桓公的帶鉤,齊桓公裝死躲過了這場災難,後成為齊國的國君,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記前仇,重用管仲,終於完成霸業的故事。根據《淮南子·說林訓》所記,「滿堂之坐,視鉤各異」,都說明革帶已經露在外面。在這種情況下,革帶的製作也越來越精美華麗,後來不但把帶鞓漆上顏色,還鑲嵌金玉裝飾。

春秋晚期的墓葬中,玉帶鉤、銅環與玉瑗、玉璜和其他玉飾組成的佩飾同出。到戰國時期,也有帶鉤與環同出的情形,如河南汲縣5#戰國墓鐵帶鉤與骨環同出,6#戰國墓青銅嵌綠松石的帶鉤與玉環同出,山東曲阜魯故城戰國墓有銅帶鉤與玉髓環套合在一起。因此腰帶帶鉤的功用就有數種,一種是橫裝於帶端用來搭接革帶兩端的,一種是與環相配直掛在革帶上勾掛佩飾的。另有一種較長的衣鉤可裝於衣服肩部勾掛衣領或裝於衣領勾掛衣服肩部,這種衣鉤至今仍在和尚的袈裟上使用。  戰國時期的帶鉤造型變化較多,材質高貴,工藝精美,製作十分考究。體積大者長20厘米左右,小的僅4、5厘米,常見的尺寸一般在10厘米左右。鉤身多作窄長條形,側視鉤身彎曲呈「S」形。常見的有四種樣式:第一種作水禽形,鉤體似鴨腹形,鴨嘴形鉤首,鈕近尾端,大多數素麵,也有雕刻渦紋、方格網紋、谷紋的。第二種為鏟形,鉤體為鏟形獸面,鉤首為龍首。第三種為分節帶鉤,用金屬桿串聯數件玉塊製成細長條,鉤首和鉤尾作龍首或虎首形,鉤體飾捲雲紋。第四種為嵌玉帶鉤,即在金銀銅質帶鉤中嵌入玉玦、玉鳥等玉飾。第一種帶鉤流行於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後三種帶鉤戰國時期才出現,一般造型新穎,製作精良,既實用又美觀。在兩漢時期,玉帶鉤為帝王、貴族所專用,材質精良,工藝更趨精巧。帶鉤的形式也有了新的發展,有長條形、琵琶形、螳螂肚形。長條形的斷面有圓棒形、方形抹棱和矩形。漢代的玉帶鉤曲線優美,稜角分明,鉤首有螭首、龍首等。鉤身素麵較多,有紋飾的仍以勾雲紋、谷紋和菱形紋為主。此外還有用淺浮雕、高浮雕在鉤峰琢龍、螭、雲頭形象的,這類鉤見於西漢早中期。如廣州南越王趙眜墓出土玉龍虎帶鉤,長19.5厘米,寬4.1厘米,通體琢浮雕變體龍虎紋。同墓出土玉龍附金帶鉤,玉龍作∽∽形變體,龍尾嵌套金質帶鉤,通長14.4厘米,製作極為精美。  漢以後至宋,由於服飾的變化,帶鉤不再使用。宋代仿古玉興起之時,出現仿古的玉帶鉤。元代時,玉帶鉤被蒙古人用於腰帶上,遂再度在社會日常生活中流行開來,形制主要源於戰國兩漢的玉帶鉤造型。常見的主要有兩種:一是琵琶形,形式仿漢代帶鉤,素麵與飾紋均有,所刻的紋飾有仿古的蟠螭紋、勾雲紋,紋飾的琢法已失古意;二是螳螂身形,該型帶鉤單薄細長,帶鉤後身弧度大,弧形內帶釘,多作鼻紐或橢圓形紐,鼻紐是元代帶鉤的典型時代特徵。

明代玉帶鉤造型較元代更為豐富,有琵琶形、螳螂肚形、條形、圓棒形及雕成龍、螭、鳥、獸、蟲等異形帶鉤。螳螂肚形數量最多,鉤頭多作龍首,此外還有鴨頭、羊頭、鳳頭、如意頭、馬頭等數種。龍頭雕刻的比較清瘦,龍嘴變尖,眼如同蝦眼,長面外凸,頸部細,鉤身弧度較大,弧內帶釘,有圓面、橢圓面、方形面等。此類帶鉤光素的多,有的鉤身上分三棱打窪,造型簡潔優美。龍首鏤空單螭帶鉤,是明代另一種典型樣式,舊稱「回頭教子」或「蒼龍教子」。此類帶鉤主要流行於明代早中期,琵琶形鉤身,上鏤空立雕一螭與鉤首龍頭相呼應,這種帶鉤是明鉤中的精品。

清代玉帶鉤基本繼承了明代風格,造型上沒有大的變化,然清代的用料、做工、上光普遍好於明代。有些鉤身雕鳥獸、蟲、魚等圖形,紋飾設計頗具匠心。從整體看,清代帶鉤造型紋飾的細部處理仍有自己的特點,表現在龍螭形象多首大頸粗,螭虎神情呆板,常見扁平三尾;帶鉤後身弧度變小,鉤身下帶釘較矮。其帶鉤紋飾比前代豐富,仿古、花卉、吉祥圖案系此時新創。乾隆時期玉帶鉤雕琢細巧精緻,之後水平下降,動物有形無神,刀工不流利,拋光不夠光滑。清後期出現大量翡翠帶鉤,多製作較粗,水平不高。

六、玉臂飾

古學家們認為,臂飾的產生可能與原始人佩戴狩獵工具環形石斧的習慣有關。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發現一些形似「環狀石斧」的器物,嚴格說來也不能算斧狀,不過是邊緣四周磨得特別薄,有如石斧的鋒口,這樣做是為了增加殺傷力來對付猛獸。關於這些器物的用法,我們可以想像:原始人類經常在野外生活和打獵,難免會遇到猛獸。如果與猛獸肉搏,力氣必有所不及,然而那時還沒發明弓箭,於是先民想出其中一個對付猛獸和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辦法,就是擲出這些四周鋒利的環狀石斧。若能嚇走猛獸,自己便能安全保住性命;若僥倖殺死野獸,更可獲得一頓豐富的大餐。他們為了方便攜帶,不必時刻拿在手裡,便設計成中間穿洞,套手臂上,並且要重而有勁,更要擲得遠和易於控制,所以琢成像現今的鐵餅般,只是中心有孔,近正中部位較厚重。後來弓箭和長矛等代替了這種原始的護身器,但先民臂上戴慣了,於是便演化成為身體上一種裝飾。  由於臂飾已不再是護身與狩獵的武器,若四邊仍鋒利,容易傷及皮肉,那麼就演變為餅狀體有如「大孔璧」的器物。主要有臂環、瑗、鐲等。《爾雅·釋器》云:「肉好若一謂之瑗,好倍肉謂之環。」也就是說孔徑(好)與玉身(肉)如果相等,就叫做瑗,如果孔徑大於玉身,就叫做環。因此,臂飾的最早形態應該是瑗,這是由武器演化成裝飾的第一步。到後來慢慢孔徑越做越大,環身越變越薄,就演化成「好倍肉」的臂環。鐲屬金部,應該是在掌握了金屬冶煉術後的產物。這時候臂飾已經下移到腕部。環身越來越圓滑,接近於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手鐲。

  1、臂環  臂環作為一種日常佩飾,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  新石器時代的玉環,其基本造型為扁平的圓環狀,多用白玉、黃玉製作。玉環中心稍厚,邊緣較薄,通體磨光,製作精緻。有的在外壁表面雕琢出四組獸面紋,過去有人把這種類型的臂環稱作「蚩尤環」,據說是有辟邪作用。說是黃帝戰敗蚩尤,把蚩尤人首像琢在臂環上作為紀念,看來不是空穴來風。  在商周時候,環還有表示修好、恢復原來關係的含義。被流放在邊境的罪臣,三年之後,如果接到君王使者送來的玉環,就知道自己回返有望,不久就會被召回任用,往往大喜謝恩。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環的這層意思便慢慢淡去了。  戰國玉環種類很多,有絲束環、雲紋環、谷紋環、龍紋環等。玉環在漢代使用仍較為普遍,或為佩飾,或為手鐲,形制多樣。魏晉時的玉環略有變異,環面素樸無紋,只在圓形外側對稱雕出兩長方形凸起。唐代玉環圓形,體較厚,琢成內外六瓣蓮花形,束腰。宋代有扁圓形的玉環,如早期形制。明清兩代多雕團龍紋、蟠螭紋及竹節形玉環,龍身多飾魚鱗紋,旁襯捲雲紋。

  2、玉瑗  早期的瑗是由臂環發展而來,多作扁形圓環狀,器身呈方形斷面或長方形、梯形斷面,這種造型戴在手臂上並不舒服,故後來發展為管形圓環狀,器身斷面呈圓形、橢圓形或半圓形,戴在手臂上就舒服了。  玉瑗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大量使用,在各地新石器遺址均有出土。在良渚文化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玉瑗,多數內壁光滑而平直、外壁呈圓弧形,出土報告稱之為鐲。這些玉瑗製作得非常精美,有的把器身拉長成筒狀,有的在外壁雕琢紋飾,把表面做成絞絲狀,出土時,有套在人骨雙手或右手腕部的,可見瑗也作為臂飾。

河南安陽的商代婦好墓也出土了各種形式的玉瑗,第一種器形較長寬,外廓中間部位有一凸棱。第二種是外廓中間凹下,兩邊凸起成凹弧形。第三種是內緣凸起的有唇瑗,形似碗托,清乾隆皇帝曾做了幾件玉碗托,就是這種形式的。第四種是將有唇瑗外緣板塊體雕鏤成花紋。戰國玉瑗紋飾漸多,紋飾以谷紋和雲雷紋為多。也有變化成一條首尾相接的龍形或變化成筒形的。

  3、玉鐲  玉鐲是裝飾腕部的飾品。由早期的臂環和瑗發展而來。由於人們裝飾觀念及服飾制度的變化,已經不在適合在臂部做一些裝飾,玉鐲主要裝飾在腕部。因為「蚩尤環」的傳說,人們認為玉鐲也有辟邪及護身的功能,將鐲身視作龍的象徵,認為佩戴玉鐲有如龍體纏身,保護華夏子孫,這也符合中華民族感情。到後來,由於玉鐲是成雙出現,也有了雙雙對對、團圓、保護、緊密相聯之意。唐代有鑲金玉鐲,發展至宋代玉鐲呈圓環形,內平外圓,光素無紋,明清玉鐲多見裝飾,如聯珠紋、繩索紋、竹節紋等。

  4、玉韘  玉韘最初是射箭時戴在右手大拇指上拉弓弦的工具,早先為了在拉弦時保護大拇指,只在拇指上裹一塊皮,故韘字從韋。後來改用角、骨及玉做成圓筒形,並把上口做成了一邊偏高,一邊偏低,下口鑽兩個小孔,以便穿帶縛住,固定在手上,又稱「決」,俗稱「扳指」。  早期的玉韘見於商代,如婦好墓出土的玉韘,短圓筒形,上端呈斜面,下端平直;正面以雙勾陰線琢一獸面紋,方形眼,細長眉,寬鼻內上卷,口角上拉,耳後貼;角似牛角;臉面兩側雕以身、尾和足,雙目下各鑽一孔,可縛繫於手,器背下部有一橫向凹槽,供用來勾弦。  玉韘至戰國時仍很盛行,到漢代逐漸演變成一種佩飾,俗稱「雞心佩」。韘形玉佩失去原有的實用功能,成為兩漢佩飾玉的主要形式。西漢韘形玉佩為扁平體,器形主體似韘而加以變化,略近橢圓形,上端中部出尖,下端圓弧,中間穿一大圓孔,一面稍凹,一面微拱,器身上常用陰線刻劃流雲紋、捲雲紋等。器身兩側(有的是一側或上方)往往透雕出附加裝飾,或為變形鳳鳥紋,或為龍紋,或為螭紋,或為捲雲紋,姿態不一。

西漢早期中部韘形較短矮,兩側微鼓;中期更鼓,圓孔較大;晚期韘形細長,圓孔變小。東漢韘形玉佩有的如扇形,長橢圓孔,器廓外環繞雙螭、鳳紋和雲紋,也有器內外集螭、虎,熊紋飾於一體的。西晉韘形玉佩在主體上部琢一長方形穿孔,主體兩側透雕對稱的龍紋,主體上細刻有獸面紋和捲雲紋。東晉韘形玉佩主體中間穿大橢圓孔,旁側對角上透雕互相顧盼的雙螭紋,皆回首彎軀作穿雲狀,形態類同於漢螭,但刻劃不如漢螭細緻。宋代始出現仿漢的韘形玉佩,但在一些細節處加以變化,如產生出二叉螭角、四叉螭尾等。  到了清代,玉韘又恢復了「扳指」的形狀,呈短直筒形,上下端平直,與早期的形制略異。清時器面上琢刻人物、山水、花鳥、壽字等紋飾,也有光素無紋的。雖然此時也有些是裝飾使用的,但更多的是與滿族的民族特性相聯繫的。  滿清的祖先女真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以放牧狩獵為生,過著逐水草而遷徙、食肉寢皮的游牧生活,所以騎馬射箭是當時每一位成年男子必須掌握的本領,於是弓箭和扳指也就成為了他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物品。清朝的皇帝,特別是清初的幾代皇帝都對扳指非常珍愛,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著一幅《乾隆大閱圖》,畫中的乾隆頭戴帥盔,身掛鎧甲,配弓戴箭,神態莊重,英姿煥發,描繪了乾隆即位後第四年,也就是1739年,在京郊南苑舉行閱兵儀式的情景。如果仔細的觀看,乾隆右手拇指上佩戴一隻白玉扳指。在道光朝以後,清朝的皇帝貪圖安逸,疏於騎射,不再精通騎射本領,再加上洋槍洋炮的出現,弓箭的武器作用在淡化,挽弓射箭用的扳指逐步改變了功能,從射箭的工具變成裝飾品,成為皇親國舅、達官貴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徵。這個現象我們也可從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一幅《清殷鑒古圖》中看出。畫中的道光皇帝身穿便服,左手持書,右手拇指佩戴一隻半紅半白的玉扳指,端坐在石凳上若有所思,好像沉浸在對書的回味之中。扳指是拉弓射箭時扣弦用的工具,一般只在射箭是佩戴,而道光皇帝卻在讀書時佩戴,讓人隱約察覺到扳指的作用在發生著變化。  關於清帝與扳指的故事,民間還流傳著一個順治皇帝用扳指確定自己陵寢位置的故事。傳說清朝初期的一天,順治皇帝率領眾臣到河北省遵化縣一帶狩獵,捕獲了大量獵物。順治縱馬揚鞭登上了高山,極目向南望,金星山如錦屏翠帳,朝北看,昌瑞山山巒重疊,林濤如涌,景物秀美,如同仙境,順治皇帝不禁發出由衷的讚歎。他站在山顛,凝視著遠方,不由想到了自己的後事。它向蒼天默默地禱告,輕輕取下佩戴在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小心翼翼地扔下了山坡,然後向眾臣宣詔:「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的壽宮,扳指所落之處為佳穴,即可啟工。」眾部下順著玉扳指滾落的方向找去,在草叢中發現了玉扳指,並且立樁做了標記。清東陵中的第一座陵寢—孝陵也就在這裡落成了。雖然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卻說明了順治皇帝對扳指的珍愛。

七、玉佩飾

  玉佩是佩飾中的第一大類,也是現在最為流行的裝飾物。主要有各種動物形佩、花果佩等象生型佩、人物型佩及其它玉佩。象生玉佩泛指一般仿動物或植物型玉佩,主要有玉鳥、玉虎、玉鹿、玉豬、玉兔以及各種玉花果等。

  1、動物型佩  自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玉器,動物玉佩幾乎是一個永恆的題材,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表現手法從反映動物的特徵習性,到動物的整體刻畫,以及賦予其的吉祥寓意,由簡到繁,自淺至深,生動傳神。  在新時期時期已經有為數眾多的動物玉佩,如紅山文化的玉鴞。頭頂雕有兩個圓弧形耳,耳下浮雕圓眼。嘴部呈弧形,雙翅展開,尾端平齊。背面有交插透孔,應是一件佩掛的器物。

到商周時期,動物玉佩的種類更是繁多,有玉虎、玉熊、玉象、玉猴、玉鹿、玉馬、玉牛、玉羊、玉兔、玉鵝、玉鸚鵡等,玉雕藝人善於抓住不同動物的生態特點和習性,雕琢的動物形象富有生活氣息,如回首狀的小鹿,表現出警覺的神情,而頭部歪向一側的螳螂則顯得悠閑自在,生動傳神。  春秋戰國時期玉雕技法在繼承西周的基礎上又有一些新的創新,用極薄的光素小玉片鏤雕成成對的龍、虎、獸形飾片,其玉雕形象生動準確,同時用細直陰刻線雕琢出雙勾蟠虺紋或雲紋,較稀疏處加以雕琢圓圈紋,使圖案均勻分布器身。戰國時期玉雕器物多在邊線補加陰紋或陽紋刻線,紋樣滿而密,除少數獸鳥紋飾外,器物表面皆雕滿紋飾,不留空白。  兩漢時期,圓雕動物形玉器數量很稀少,但有一些精品存世。陝西咸陽渭陵附近出土的西漢玉羽人奔馬、玉熊、玉鷹、玉辟邪等充分顯示了漢代圓雕的高超技藝。玉羽人奔馬中奔馬足踏流雲,羽人和馬背有雙翅,奔馬昂首嘶鳴,張口露齒,鼻部隆起,雙眼前視,雙耳豎起。馬肋陰刻線雕雙翅,馬尾高揚,一前足懸空抬起,處於欲停欲奔的狀態。騎手頭束巾,身穿短衣,細腰喇叭形衣擺,上身直立,雙手緊挽韁繩。長方形的底座上雕刻雲紋,支撐奔馬的足和尾,襯托出奔馬凌雲遨遊太空的神姿。玉辟邪昂首挺胸,雙眼前視,張口露齒,頭兩側有耳,頂有獨角,頜下長須垂於胸前,長尾蜷曲垂於地,前足生有肉翅,作半卧半起狀。圓潤流暢的線條,白色的玉料和原有的紫紅色玉皮,增加了玉辟邪的光彩。  西漢後期,出現了使用密排短陰刻線雕琢動物肘部(如螭虎紋的肘部)以及鷹的羽梢等的表現手法。這種線條雕刻剛勁有力,彌補了平面雕所表現的圖案立體感不足的弱點。這種雕刻技法是前所未見的,並一直沿用到東漢、南北朝。凡是漢代精細器物上都有刻線細如毫髮的「遊絲毛雕」。如西漢出土的玉熊緊閉雙唇,雙耳貼於腦後,圓而有神的雙目直視前方,四足交錯呈漫步行走狀。腮邊,腿側僅雕刻數刀鬃毛,卻產生了鬃毛滿身的效果。玉熊還突出了體態和頭部特徵的刻畫,作者用簡練的刀法,雕刻出熊肥胖舉搖的體態,憨厚而可愛的神情。  漢至魏晉時期,玉異獸多作為玉鎮用。在唐代以前,人們不用座椅飲宴吃飯,皆席地而坐,或坐於坐榻之上,因此需用坐席。而坐席的四角,一般都放上銅鎮或玉鎮,這一習俗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江蘇徐州獅子山漢代楚王陵出土的玉卧豹,可能就是用作席鎮。  唐宋時期,玉佩突出的特點是寫實性較強,頗富情趣,表現在作品的題材上,則是出現了大量人物、花、鳥形象的玉雕。這類玉雕往往雕琢精細,玲瓏剔透,刻畫景物維妙維肖,生機盎然,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花鳥題材玉雕的出現,與當時繪畫藝術的成熟有很大關係。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唐代青玉鳥銜花佩,以鏤雕加陰線琢成,圖案主體為一隻壽帶鳳鳥和折枝花葉,壽帶鳥口銜花葉,雙翼張開,似在天空飛行,整個玉雕光滑溫潤,精美富麗。  遼金時期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玉雕中出現了海東青(鶻)捉天鵝和山林虎鹿的圖案,這是北方特有的題材,圖案為荷葉、蓮花、水草及一隻天鵝頸鑽於水草之下、一隻小如鸚鵡的海東青欲吃鵝腦等,這類圖案又稱之為春水圖案;以山林虎鹿為題材的圖案為山石、柞樹、群鹿等,我們稱之為秋山圖案。這些圖案表現的天地極為廣泛,不僅有廣闊的自然視野,而且造物天然,各具形態,反映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狩獵生活。元代玉器中也有為數眾多的、帶有北方民族特色的玉雕器物。常見的玉雕紋飾有鹿、虎、螭虎、鶴、龜、龍、鳳、雁等,內容豐富多樣,題材廣泛,尤以描寫北方民族濃厚生活氣息的作品最為突出。雕刻技法中既有粗又有細,粗的雕琢刀法渾厚,頗有仿古風味;細的刻工細緻傳神。  明清兩代玉雕業繁榮,圓雕玉動物種類、數量明顯增多,形體也較前代大。這一時期雕刻的動物,形態生動,肌肉飽滿,風格寫實,細部也仔細雕琢,力求逼真。從特點看,明代的動物雕刻略顯粗壯,雕飾簡潔,不大注重細部造型,一般獸頭較小,頭部、面部稜角較多。清代的動物形體合乎自然比例,琢制細膩,所用題材大都具有吉祥寓意。  明代常見的動物圖案有:龍、蟒、鳳、仙鶴、飛魚、獅、虎、鹿、羊、馬、兔、猴、鵝等。明代玉雕圖案有諧音隱喻之意。如馬背上踞一隻猴為「馬上封侯」;兩支綬帶喻為「雙壽」;羊表示「吉祥」;魚表示「有餘」;雀鹿喻為「爵祿」;蝠鹿表示「福祿」;等等。總的來講明代雕琢刀法剛勁有力,線條稜角分明,但磨工較差,有的玉雕器物表面磨得非常光亮,我們稱之為「玻璃光」,但在轉角處或細部處理上較為粗糙。  清代玉器製造的全盛時代是乾隆皇帝時期,繼承了前代手工的琢玉技巧,雕琢技術精益求精,數量品種、加工技術、裝飾紋樣等各個方面均已達到玉器發展的頂峰。這一時期堪稱是中國玉雕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清代湧現大量圓雕玉制藝術品,隨著玉材來源的不斷增加,玉器製作有愈來愈大的趨勢。有圓雕動物,如麒麟、鹿、羊、象等,但這些玉雕作品主要是用於室內陳設。

  1)鳥形玉佩  出土最早的是約公元前3500~3000年左右的紅山文化玉鴞。  商代玉鳥,採用寫實與誇張相結合的手法雕琢,輪廓簡練,重點突出,刀法簡單,其造形構圖為閉口瞪目,高冠卷尾,昂首凝視,規矩嚴謹,眼睛多「臣」字形眼,器形以薄片狀多,器身多孔穿,玉鸚鵡是商代玉鳥的代表作,器身滿飾雙勾雲雷紋。  周代玉鳥小巧玲瓏,器身飾有華麗複雜的線條,在周代開始龍鳳紋常結合一起使用,周代鳥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鳥嘴上下兩嘴唇翹出。  兩漢魏晉南北朝玉鳥,著重雕刻鳥的輪廓,以短直線和短弧線密集排列表示鳥的羽毛,器形寫實與誇張兼備,常以極細的陰線雕琢出展翅欲飛的鳳鳥,高冠細眼,長尾飄逸,足如雞爪,器身滿飾陰刻雲紋。  唐代玉鳥,形象常與花卉卷草纏繞在一起,鳥紋飽滿昂揚,生機勃勃。雕琢手法多以粗細陰刻線相合,線條均勻有序。雁也是唐代玉鳥的重要種類,玉雁構圖多作展翅飛行狀。  宋代玉鳥,翻飛的弧度變小,陰刻線條纖細且密集,鳳、鳥紋常與品字形如意雲紋結合在一起構成吉祥圖案,鳥嘴多銜靈芝、花草等。  宋、遼、金時玉鳥有以下幾個典型類別:

①綬帶鳥:杭州文三街南宋墓出土了一件白玉鏤雕綬帶蜻蜓,鳥身橫拖,長尾尾端分叉外卷,展翅,翅上兩排陰刻豎線,中間一道陰刻橫線,鳥嘴寬而長,小圓坑形鳥眼。蜻蜓體較大,飛於鳥頭前。哈爾濱市香坊墓出土了金代的白玉綬帶鳥銜花佩,鳥身橫拖,轉頸回首,口銜折枝花卉。基本風格同杭州出土的南宋玉綬帶鳥一致。由此可見的四個明顯特徵:第一,三角小陰刻線組成的三角形區域。第二,翅底側與葉之邊緣為鋸齒形。第三,羽毛為密排陰刻長直線,中部有一道陰刻橫線相隔。第四,尾端及頭羽分叉卷向兩側,呈螺旋狀。這些是我們鑒識玉綬帶鳥時的參考依據。

②孔雀:宋代以孔雀為題材的玉佩較多,或以孔雀為主要圖案,琢成圓形、半圓形玉佩,或琢成片狀的孔雀玉佩。宋代的孔雀頭較小,頭部雕琢簡練,翅膀較大,翅上琢細長陰線以象徵羽毛,豎陰線中又有一道或兩道橫區的長陰線為界。有些孔雀身上的羽毛雕琢較細緻,先雕出魚鱗狀紋,然後在鱗片上加刻小陰線以示羽毛,雀尾較長,尾上排列三到四排水滴狀羽翎,有些作品在水滴狀羽翎的前端琢出透孔。代表作品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孔雀銜花佩,作品為半圓形,鏤雕一橫身孔雀,口銜花枝,枝上葉如開蚌,細線葉脈,花為五瓣,花瓣微凹而成弧面,典型宋代花葉風格,孔雀的頭、羽、翅、尾皆具備前述特點,雀身之下有捲雲一朵,與《三禮圖》所繪單朵捲雲紋相同。

③鴛鴦:宋代的鴛鴦佩墜大多為圓雕作品。常見的是一種近似於鴛鴦的玉鳥,鳥身肥胖而短、尾似蔓草,分叉卷向兩側,頭大而寬,沿下頜有一周短陰刻線,脖細短,接於頭下,頸與頭之形似頂蘑菇。這種玉鳥身傍鏤雕蔓草,鳥卧伏,身下有一倒置荷葉。這種頭型的鳥在《三禮圖》所錄器物上多有裝飾,足見當時影響之廣泛。

④玉鳳:宋代玉鳳頭較大,脖細長,身上裝飾紋樣較少,翅上有平行的細長陰線,尾似三條帶,寬窄較一致,較直,尾上有細長的陰刻飾線。內蒙哲里木盟陳國公主墓出土玉佩中有一件雙鳳佩,為遼玉鳳之典型,玉佩長5.5厘米,寬2.2厘米。雕相對雙鳳,鳳眼為陰刻橢圓形,身飾鱗片狀羽,翅上飾上、下兩組細長的陰刻線,尾中部有一條長帶,兩旁似長葉排列羽毛,羽上有短小的陰刻線。

⑤玉雙鶴:北京房山金代石棺墓出土了一件白玉雙鶴,為我們認識這類作品提供了依據。傳世作品中這類雙鶴題材的作品較多,特點同石棺墓雙鶴較一致,一般頭部雕琢簡練,長啄,展翅,端部向前伸,翅上以平行的細長陰線象徵羽,羽分為前後兩部分,羽下端雕成鋸齒狀,鶴腿極長,雙腿相併,或屈或伸,兩鶴相對;啄端、翅端、足端相連。代表作品為故宮藏的白玉雙鶴佩,高4.3厘米,寬6.8厘米,雕雙鶴,鶴頸長而曲,頭相對,啄相接,短翅平展並向前伸,兩鶴內側之翅相接,翅上有細長的平行陰線羽,翅之邊緣如鋸齒;短尾上翹,長足前屈,兩鶴足端相接,足下飾雲紋,雲紋如蔓草卷向兩側,鶴的雕法與雲的雕法皆為宋代典型風格。  明、清玉鳥,主要以刀工和玉材分辨,明代玉鳥翅膀出尖,整個圖案象剪紙貼花,沙地碾磨是明代玉器的重要工藝特點,清早期玉鳥雕工精細,中晚期則流於粗陋,到同治時稍見起色。

  2)玉鹿  由於鹿與祿同意,古代人們以鹿的形象寓意祿。幾千多年來,人們一直把鹿作為吉祥之兆,慣稱瑞鹿,用玉雕成鹿的形象,與商代甲骨文的鹿字很相像。玉鹿製作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在玉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商代玉鹿,薄片居多,直立回首狀為多,一般尺寸長3~5厘米,最大的約8厘米。玉鹿多光素無紋,常用兩條弧形陰刻線把鹿的身體分為前腿,後腿和身體三部分,角形有對稱的分叉角,三枝短角,也有的玉鹿無角。商代玉鹿多為短尾,穿孔有的在頭部,有的在臀部,位置不固定,除了薄片狀玉鹿,商代還有鹿頭形佩。  西周玉鹿,雙角不對稱,角分枝很長,超過身體,用誇張手法美化鹿角。頭部除了大角外,還有大耳、大眼睛、挺胸、豐臀腿部粗壯,足型為牛蹄足。造型比例失當,頭重腳輕。  漢代玉鹿更加寫實,身軀細瘦、長腿,鹿身出現飛翼裝飾,並有飛躍奔跑造型。  南北朝玉鹿,鹿身出現美麗的陪襯紋飾,如小鳥雲紋,奔鹿前有花草紋,鹿後有長腳雲氣紋,雙角用短弧線構成對稱的分叉角形,鹿身上的飛翼到南北朝時已很常見,琢工多用「遊絲描」雕。  唐代玉鹿,形態多為靜態卧鹿,以寫實為主,頭頂上有稚骨如蘑菇狀,腿部彎曲度較大,深刀斜凹突出陽紋鹿腿,背部至腹底有上下通天穿,鹿體豐滿,頭部雕工是減地淺雕,沒有刀工,眼眶突出斜凹,眼珠陽紋凸出。  宋代玉鹿的雕法有兩種:第一種的特點是頭部細長,有的上唇略往上翹。或為長角,或為蘑菇狀,俗稱珍珠盤,陰刻三角形眼。鹿肩與脖子間有較深的凹槽斷開,一些鹿的肩部或後肢前上部飾有近似火焰的紋飾,小短尾,後肢的上肢粗大,下段細瘦,尤其近腿彎處更瘦,近足處卻略粗;蹄部琢制簡練,側面近似三角形,其上有一道陰刻線,有些鹿的上中還銜有靈芝或蔓草。  下面為兩件代表作品:青玉鏤雕子母鹿。長4.5厘米,高4厘米,厚0.8厘米。整體近似長方形,上部略圓,雕子母二鹿,子鹿在前,蹲坐狀,回首,母鹿在後,亦蹲坐狀,兩鹿頭頂之上有靈芝,鹿頭窄而長,頭頂有磨菇狀角盤頸與肩間以粗陰線隔開,後肢與鹿身也有一道較寬的陰線隔開,短尾,後足橫放,足較大,呈三角形。  鹿銜靈芝佩墜。高6.5厘米,寬2.5厘米;雕一鹿,前肢直立,後肢蹲坐於蓮座之上,鹿嘴窄而長,後部微尖,細長眼,圓眼珠,其後肢三折,兩折相疊,最下一疊為足,足細長,呈三角形。  第二種宋代玉鹿的風格特徵是:鹿的肌肉豐滿,四肢的上端、胸及腰、臀部多為球面隆起,這種造型的風格,繼承了唐代的作風,並受到遼金「秋山」玉雕琢風格的影響。這類雕法在來代的玉駝、玉異獸中也常出觀。 代表作為白玉鏤雕雙獸飾。長方形,長8.5厘米,高7厘米,厚1.2厘米。其上雕卧地雙獸,獸有角似為鹿,獸肩部有火焰狀飄帶,雙獸一前一後,前獸回首,後獸前視,頭稍仰,獸身肌肉豐滿,腰身滾圓,身旁有巨大的樹葉,葉脈細長,對半分向兩側,為典型宋代雕法,玉飾上部有靈芝式雲,雲中有一圓口。  元代玉鹿以站立狀為多,一般和松樹、猴、蝙蝠、壽桃、靈芝等共同組成寓意吉祥的構圖,突出主要部位,有的玉鹿身體四周用短直陰刻線表示毛髮,這是元代動物的重要特點,此風延至明代中晚期。  明代玉鹿使用沙地碾磨的工藝來表現,鹿身上有「米」形紋飾,線條既粗且寬,甚草率。玉鹿體態細瘦,頸、腿瘦長,立體感差。鹿在器物中往往不是主題紋飾,常與其它紋樣共同組織構圖,常以半浮雕形式出現。  清代少有單獨以鹿為題材的器物,常與其他動物組成含有吉祥寓意的圖案,如鹿又具有長壽的涵意,所以把鹿和鶴連在一起雕成玉佩,寓意鶴鹿同春。

  3)玉魚  魚的形象很早就出現在玉雕作品中,如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中就有魚的形象。至商之晚期,玉魚以薄片狀居多,形體較短,約2寸左右。玉質有青玉、糖玉及不純凈的白玉,以青玉居多。玉魚製作粗陋,多作為陪葬用的明器,尾部盡頭處有刃,大多有分叉,眼睛用斜刀法雕琢,使眼睛微凸,穿孔位置不定,眼、嘴、尾等各種均可作穿。  周代玉魚的魚身為彎曲弧狀或直條形,嘴部上下兩唇有尖角,器身上出現弧形線表示魚鱗。漢代玉魚的魚身上有很淺的斜方格紋,方格中有微微隱起的蒲紋,魚鰭翹出身外,鰭上陰刻線上粗下尖,露鋒,魚眼多成腰圓形。唐代玉魚的魚鱗紋陰刻線纖細,形態豐滿,「魚化龍」的題材也是在唐代開始出現。  宋代開始出現了魚形帶鉤與較大的魚形陳設,宋遼金時期代常見的玉魚分為有鱗魚與無鱗魚兩種,特點為:有鱗魚以鱖魚最常見,這種魚嘴長而前伸,嘴與頭之間以陰線相隔,眼部有多種表現;雙環眼者,內環微靠下或兩環相套連。單陰環者,環內微凸,上部有一小弧線以為眼瞼。腮的邊緣有較粗的陰線使腮與自身相隔。魚身飾網格紋,鋸齒狀背鰭,每一齒上有雙陰線組成的小尖角或單陰線。鰭上有三道以上的細長陰刻線,魚身板而平,魚尾呈曲面狀,有些尾的邊緣呈齒狀,每一齒有相應的雙陰線,線端相接成尖鋒,有些魚尾無齒狀,尾上帶有近似於平行的陰刻細線。這類玉魚口中常銜有水草,身旁有荷葉、茨菇等。代表作品為黑龍江綏濱縣出土的金代墨玉魚。這件作品玉料呈墨黑色,近似鱖魚,嘴與頭之間有一道斜陰刻線。單明線環形眼網格狀鱗,魚尾分兩叉,邊緣為鋸齒狀,尾上有細長的陰刻直線,魚口銜茨菇、荷葉,荷葉葉脈如傘骨,頂端分叉。  無鱗魚的魚身窄長,魚眼多數為一凹型小坑,頭部簡練,以幾道陰刻線琢出輪廓,腮部有一道較粗的陰刻弧線勾出,有時只有很短的一小段,有些魚的身側有一條細而長的陰線自腮部通到魚尾,短鰭,鰭上有近似平行的長陰刻線,尾分叉,翻向兩側,尾上有細長的陰刻弧線。代表作品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白玉魚藻佩,佩長6.5厘米,寬3.4厘米,雕琢素身魚,魚頭部用簡練的陰刻線雕出嘴,小圓眼接一道陰刻弧線為腮,背鰭短而微隆,鰭上排列細密的陰線,尾分向兩側,尾上刻有排列勻稱的陰刻弧線,魚旁雕水草、茨菇;草葉中心凹下如摺合,葉中間一道陰刻主葉脈,分葉脈於主葉脈兩側對稱排列,皆細陰線琢刻,是典型的宋代草葉雕法。  元代仍常見鱖魚玉佩,其身扁闊、厚唇,唇和眼為半浮雕,隱隱凸起,陰刻線粗獷,用刀重,尾部成扇形上有鋸齒形陰刻線,鰭部尖突處有「11」型陰刻線。  明代玉魚的魚身之上,多有「米」字紋,有的去掉中間一橫,簡化作「水」字型,大圓眼,由魚腮至尾部有一陰刻線橫貫。  清代玉魚的尾部美化誇張,且向兩面分開,向上有弧形陰刻線。魚身「米」字紋粗深,魚腮旁有齒裝飾,這是清代玉魚獨有的特點。  4)其他獸形玉佩  除了上述幾大類外,還有其他一些雕琢精緻的玉獸和獸形玉佩。  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動物形玉雕,還常見玉虎、玉兔、玉牛、玉熊、玉象、玉羊、玉馬等,既有立體圓雕,也有片狀器型,此外,還有獸面、獸首等紋樣。 漢代玉獸包括玉熊、玉辟邪、玉犀牛、玉豬、玉馬首等,其中玉豬以「漢八刀」的雕工最為有名。  唐代玉獸有玉獅、玉馬、玉鼠、玉象、玉駱駝、玉瑞獸等,其中又以馬和獅最為多見,唐代玉馬身體健壯,臂部豐滿,腳細,有立馬和卧馬,神態安祥。玉獸五官刻畫細緻,體態豐滿園潤,肌肉發達,尾部和身上毛片用細密的短陰刻線排列。  宋代玉獸有玉獅、瑞獸、玉麟麟、玉虎、玉兔、玉羊等,宋玉羊多雕琢成三羊開泰圖等,各種玉獸均以花草、雲氣共同構成吉祥圖案,玉獸毛髮的線條較粗。宋代還有玉異獸,這類獸的基本造型同盧溝橋金代石獅大致相同,但無鬣毛,可能是由六朝辟邪之類動物演化而來。獸的頭、尾、腿部,帶有明顯的特徵:頭部為內卷式耳(如同宋代螭耳),鼻子的正面或上面,琢成勾雲或如意形,眉較粗,眉或腮部帶有細密的陰刻線,小圓眼,眼球為球面,尾端為三岐形,兩側微向外卷,中部直而長,其上有細密的長陰線,小腿前端較粗,腿彎處似有勾雲。有的玉獸小腿外側琢有短而密的陰刻飾線,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宋代紫沁玉異獸,獸之玉色蒼舊,布滿紫褐色沁色。卧形,平視前方,直鼻,兩鼻翼闊而上卷,似勾雲,鼻之正面為如意形。雙摺式粗眉,外卷式耳,一短角貼於頭頂。粗頸,身體豐滿,四肢卧於腹下,肘部似有捲雲,三岐形尾。元代玉獸種類如以前各朝代,有一個特點是在一些玉獸獸身四周用短陰刻線表示毛片。  傳世玉器中有一批典型的明代玉執壺,其壺蓋上所附圓雕獸形紐為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玉獸。傳世玉獸中有許多帶有這些獸紐所表現出的特點,因而掌握這些特點對於識別明代玉獸是十分必要的。獸頭扁薄,斗形獨角,五官簡練,集中於頭前部,且眼、眉、鼻、耳在一平面上,眼細長、粗眉,眉飾繩紋,眉稍上折。小尖耳,再上有球面狀下凹,嘴與鼻孔為另一平面,身寬而扁曲成C狀,尾分叉卷向兩側,四肢短,腿肘部有密集的短陰刻線,腿上部有螺旋紋。獸身上的火焰紋是宋元時期動物身上裝飾風格的繼續,但在宋元作品中較多地運用於龍身,而明代則裝飾於異獸。

  5)「春水」與「秋山」  我國北方有兩個古老的民族——契丹族和女真族,它們先後建立的遼國和金國,都成為威震一時的大漠草原上的帝國。契丹和女真都以狩獵放牧為主要經濟活動,它們的藝術風格有著明顯的民族特點,表現在玉器上就是其所特有的「春水玉」和「秋山玉」。  所謂「春水玉」就是指以鶻捉鵝為主題的玉器,一般作橢圓形,通體以鏤空加飾陰線紋雕成。圖案為一隻天鵝躲藏在水草中,上有一隻鴿子大小的鷹(又稱海東青)向鵝俯衝而下,作追逐狀;或直接雕刻一隻海東青展翅攫住鵝首,欲食鵝腦。所謂「秋山玉」就是指以山林虎鹿為主題的玉器,圖案為山石、柞樹、虎或群鹿。這兩種題材表現了北方草原山林天高地闊,禽獸翱翔、馳騁的自然風貌,是契丹和女真弋獵生活的真實寫照。這兩種玉器的背面都有穿孔或系環,應是隨身的佩飾。  北方少數民族在一年中是依牧草生長及水源供給情況而遷徙的。公元907年,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落,建立政權,後稱為遼國。遼國地域廣闊,佔據北方草原大漠及長城沿線,這樣幅員遼闊的土地為契丹人的游牧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遼國統治者也利用這種條件在各地修建出行漫遊的營地,稱之「捺缽」,作為禦寒和避暑的場所。  每年初春,遼帝行至「春捺缽」,先鑿冰取魚,待河冰開化,天鵝飛至時,放縱鷹鶻捕鵝雁,晨出暮歸,從事弋獵。當時,遼國皇帝常去的「春捺缽」是長春州東北的鴨子河溝,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河灘多榆柳杏林。皇帝每到此處,便更衣登高觀望。侍衛穿墨綠色衣,持連錘一柄、鷹食一器及刺鵝錐一枚,在河泊周圍相隔五、六步遠並排站立,發現有天鵝立即舉旗示意。探騎得訊後飛馳報告,眾鼓齊鳴以驚天鵝。天鵝受驚騰起,訓鶻人將海東青呈給皇帝,由皇帝親自放飛。鶻擒鵝後墜落於地,但鶻勢單力薄無法降服天鵝,這時侍衛便上前用刺鵝錐刺死天鵝,取出鵝腦喂鶻,訓鶻人亦得銀絹賞賜。皇帝得鵝後,群臣獻上酒果,舉杯致賀,並將鵝毛插於頭上為樂。這種弋獵活動直到春天過後才結束。「春水玉」反映的就是在「春捺缽」弋獵的情況。  遼代使用玉器的風氣很盛,出土玉器的遼墓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內蒙古奈曼旗遼陳國公主墓。該墓出土玉器80餘件,有佩玉、實用器和嵌玉。佩玉數量最多,有工具形玉佩和龍、鳳、魚等動物形玉佩,以及鴛鴦玉飾,多穿以金鏈,懸綴在腰帶上。這些玉飾體形不大,均為新疆羊脂玉,拋光明亮,雕琢細緻。特別是動物形玉佩中方形玉雕上,琢刻有肉眼難以辨認的細如髮絲的十二生肖形象,琢刻技法近於微雕。該墓還出土了三件與弋獵有關的玉制工具,即玉臂韝、玉柄銀刀和玉柄刺鵝錐。玉臂韝長9厘米,寬3.4厘米,系白玉磨製而成,呈橢圓形片狀,正面略弧,背面內凹。左右兩側各有一個穿孔,套系金鏈,出土時套於陳國公主駙馬的左臂之上,應該與架鷹有關。海東青在擒獲獵物後,飛回到主人的胳膊上,易將主人胳膊抓傷,玉臂韝就起架鷹防護的作用。玉柄銀刀長26.8厘米,刀柄用青白玉製成,呈圓柱狀。銀刀的末端打製成細錐形嵌入玉柄中。刀是契丹貴族遊獵時必備的工具。玉柄刺鵝錐的長為17.8厘米,錐柄為青玉磨成,一端嵌有銀錐體。此類器即是遼代貴族在「春捺缽」時專用於刺鵝的錐。  在「春水玉」上如鴿子大小的鷹就是海東青,由鷹坊(又稱五坊)飼養,專供皇帝放縱,是一種難得的猛禽。它的特點是體小而強壯,飛行敏捷,專擒天鵝,以爪白者為最佳。但海東青並不產於遼國,而是女真人活動的東北地區,於是遼國在強盛時經常讓女真人進貢海東青,甚至勒索,終於導致了女真人的反抗。1125年,女真人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率領下滅遼,建立金國。  而「秋山玉」則表現的是在「秋捺缽」狩獵的情況。每年初秋,遼帝入山納涼,稱秋山,並射獵虎鹿。遼景帝時,永州西北五十里林中有虎,傷居民和牲畜。景帝率數騎去烈殺,虎懼怕伏於草中不敢仰視,景帝憐憫之,視林為「伏虎林」。遼皇族每至此處,便分布在山澗湖泊周圍,待半夜群鹿出林飲水時,令獵人仿鹿鳴吹角,將鹿集中射殺,稱之為「呼鹿」。金建立後,仍承襲契丹舊俗,每年春秋兩季進行狩獵娛樂活動。儘管「春捺缽」和「秋捺缽」活動始自契丹,但當時並未將鶻攫鵝及山林虎鹿等題材反映在玉器上,而女真人則將這一題材宮廷化、典章化,並定名為「春水」和「秋山」,成為當時最流行的一種藝術題材。在金人服飾制度中,狩獵著裝有明確規定:「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除玉器外,還裝飾於絲織、瓷器、漆器等工藝品上,因此,這類題材的玉器一般是金代製作的。  金代玉器受到宋代玉器的影響,花鳥題材的玉器較多,藝術性也較高。比如最具特點的「龜游」玉佩,即在兩片碩大荷葉的中心,浮雕出兩隻正在爬行的烏龜。北京房山金陵后妃石槨墓出土11件玉飾,有折枝花佩、竹枝佩、雙鶴銜枝佩、折枝花鎖、雙股釵、孔雀形簪等。造型新穎,雕琢極精,有濃厚的宋代玉器風格。  雖然「春水玉」和「秋山玉」都充滿了北國林野的情趣,但在藝術處理上是不同的。目前所見的「春水玉」比「秋山玉」多得多,雕琢水平及表現手法都稍勝一籌。一般來看「春水玉」藝術格調激昂熱烈,琢刻細緻,飛禽雕造逼真,富有動感;而「秋山玉」表現手法均為野獸共處山林,相安無事,反映了一種寧靜和恬淡的境界。金代早期的「春水玉」和「秋山玉」碾琢粗獷,圖像樸拙,頗有民間藝術不求形似、突出特點的格調;而金代中晚期則雕琢細緻,注重寫實,刻畫逼真。  需要指出的是,「春水玉」和「秋山玉」對元明清三代玉器藝術風格影響較大,如江蘇無錫元代錢裕墓中曾出土一件「春水玉」,說明這類玉器已推廣到江南地區。明清時期,「春水」題材的玉器雖然沿襲不絕,但在形神方面,以不及金元時期。清朝統治者雖為女真後裔,但生活環境及經濟面貌已與金代有天壤之別,製作者缺乏親身體驗,沒有見過鶻與鵝相搏鬥的情景,只能靠想像發揮,原有的那種濃郁的生活氣息已被形式上的裝飾所替代。

  2、玉花果佩  玉花果佩有各式各樣的品種和造型,一般是對自然界植物的如實寫照,或稍加變形、誇張,作圖案化處理。唐代已廣泛採用植物花草圖案來裝飾玉制器物,至宋代時,開始出現單獨的花果玉飾。

  1)葫蘆、瓜和扁豆  葫蘆、瓜、扁豆是玉器雕刻的常見題材。葫蘆是一種草木植物,我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種植。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對葫蘆就有著深厚的感情,一是它可食用,如《詩經·小雅》有載:「幡幡誇瓜葉,采之烹之」;二可入葯,具有消腫除煩,治熱潤肺的功效;三可作器用,即古稱葫蘆瓢者,至今仍然有一些地方在使用。古代夫妻結婚入洞房飲「合巹」酒,巹即葫蘆,其意為夫妻百年後靈魂可以合體,因此古人視葫蘆為求吉護身、避邪祛祟的吉祥物。而葫蘆又因諧音「福祿」,其造型被引用到玉雕藝術創作中並在明清時期達到高潮,取福祿綿長、子孫萬代之意。  瓜初生時甚小,而後乃盛大,瓞即小瓜。因蝶與瓞同音,故後人稱頌親友子孫昌盛,往往畫瓜、蝶來代表瓜瓞綿綿。而玉雕瓜瓞(蝶)綿綿在清代非常盛行,取子孫萬代,子孫昌盛之意。  玉扁豆,亦是此意,取扁豆多子多福之意。把扁豆造型運用到玉雕工藝中來,顯示出了中國古代玉工獨具的匠心和高超的表現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動逼真。

  2)葡萄和荔枝  葡萄舊俗表示五穀不損,以喻豐收、富貴。葡萄成串則寓「多」之意,鼠在十二時辰中為子,寓「子」之意,合為「多子」。在清代玉雕作品中松鼠葡萄這一題材運用很多,紋飾多疏密對比有致,且利用天然皮色巧飾,頗具匠心,雕琢出有色彩變化的生動形象,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因而成為當時的吉祥之物。  以荔枝為紋飾圖案的玉雕作品自宋代已開始出現,也是當時人們喜愛採用的一種紋飾。宋代玉帶飾、金帶飾均有「絲頭荔枝」、「剔梗荔枝」等名目,是一定官僚品級的標誌。周密《志雅堂雜鈔》中說北宋宣和制荔枝帶「枝皆剔起,葉皆有脈。」荔枝和枝葉相互疊壓,布局層次分明,富於立體感,這種深層透雕的創新手法一直影響到遼金元,而明清時期的雕琢方法較之有很多不同之處。荔枝紋取其諧音「利」,寓意著「一本萬利」。反映了祈求財富的美好願望,也體現出玉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點。

  3)石榴、蟠桃和佛手  佛手、蟠桃和石榴分別寓多福、多壽、多子之意,取材於「華封三祝」的典故。玉雕石榴據出土實物最早出現於唐代。石榴又稱若榴、安石榴,原產於伊朗、阿富汗等國。據《博物志》記載,石榴是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種植的。石榴深受世人喜愛,因為它是象徵著多子多孫、家庭興旺的一種吉祥物,其「榴開百子」的寓意是眾所周知。此外,文物圖案中也有萱草和石榴放在一起者,則稱「宜男多子」。這些題材為清代常出現的吉祥主題。  因佛手有菩薩之手之說,又與福諧音,因此在玉雕中以佛手象徵多福。蟠桃則寓意為「壽」,傳說東方有桃樹,以核作羹,食之益壽。石榴果實多子,新婚置於室則子孫興旺,因此以蟠桃、佛手、石榴紋寓意福、壽、子三多,是民間祈求家族興旺的吉祥紋飾,也是玉雕中常見的題材之一。

  4)荷蓮 以荷蓮為題材的玉雕作品在宋、元時期就已流行,明清一直延續下來,只是製作上有很多不同之處。  荷花為多子植物,又名蓮花、水芙蓉,別稱澤芝、菡萏。自古以來人們讚頌荷蓮的詩文有很多,在《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中就收集了四百多首,由此可見古人對荷蓮是情有獨鐘的。蓮的品質誠如宋人周敦頤《愛蓮說》所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人們崇尚其純潔高貴的氣質,同時又取其寓意,象徵連(蓮)生貴子,來表達人們的美好願望。古人愛蓮一是因其品行高潔,二是因其為多子植物,符合人們祈求子嗣繁衍的傳統。後來又因為其吉祥寓意而衍生出各種寓意,比如「一品清廉」「喜得連科」「並蒂同心」「因荷得藕」「本固枝榮」等。舊時官分九品,一品最高,蓮諧音廉,含為官清廉寓意,「一品清廉」就是指雖然官高位顯,但更要廉潔奉公,不貪污,不受賄,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從政者道德操守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見,古人對寓教於樂的重視。

  5)松、竹和梅  松、竹、梅被稱作「歲寒三友」。宋代以後圖畫、瓷器圖案中多見此類紋飾,玉雕作品中也逐漸出現了以此紋飾為圖案的作品。蘇東坡曾詩:「鳳泉兩相樂,松竹三益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又如文與可畫梅、竹、石題:「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丑而文,是三益友。」竹、松經冬不凋,梅則耐寒開花,故有歲寒三友之稱。由此可見古人對「歲寒三友」推崇備至。梅花具有凌霜傲雪的品性和疏影橫斜的韻致,故很受古代文人的青睞。特別在宋元時期,詠梅之風盛行,人們都借物詠懷,以梅喻志。  陶淵明是東晉大詩人,曾任江州祭酒,彭澤令等職,因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政權,辭官歸隱,不為五斗米折腰。曾作《歸去來辭》,文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句,體現了詩人不畏權貴、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同時讚美了松菊的精神。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陶淵明詩中的名句。  竹自古以來一直被人們賦予性格堅貞,剛強志高的品性,歷代文人吟詩喻其為「虛心向上,風度瀟洒」的君子,具有高雅脫俗之含意。

  6)其他花形玉佩  靈芝極被古人推崇,稱之為仙草、瑞草。靈芝在古代甚為難得,故靈芝被古人認為是天地精氣所化,其出現是國家祥瑞的徵兆。靈芝更被道家稱為靈丹妙藥,食之可長生不老,貫通神明。如此靈驗之物,其吉祥寓意自然被運用到藝術創作之中,尤其在明清兩代,吉祥玉雕多出現靈芝圖紋。以靈芝、水仙、石頭、竹子為圖案,稱「芝仙拱壽」;以天竺、水仙、靈芝組成圖案稱「天仙壽芝」;以天竺、水仙、綬帶鳥為圖案稱「天仙拱壽」。  牡丹從唐代開始就成為人們熱衷讚揚的百花之王。宋以後,隨著吉祥圖案的盛行,古人又把牡丹花作為富貴的象徵。此後出現了許多牡丹紋的圖案,如白頭富貴(白頭鳥、牡丹)、長命富貴(牡丹、壽石)、玉堂富貴(牡丹、玉蘭)、滿堂富貴(牡丹、海棠)、富貴耄耋(牡丹、貓)、富貴有餘(牡丹、鯉魚)等,豐富多彩。  蘭花也是玉雕的常見題材。蘭是百姓最熟悉喜愛的芳草。蘭花最早的含義是愛的吉祥物。屈原在詩歌中將蘭喻為君子,故後人又把蘭理解為君子高潔、有德澤的象徵。如蘭桂齊芳(蘭花、桂花)喻德澤長留,經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給後輩子孫,亦用來稱頌別人的子孫昌盛。蘭後來又引申出多層含義,如美好的文章稱「蘭章」,對別人子弟的美稱叫「蘭玉」,對友情契合而結拜成兄弟稱「金蘭之好」等。  玉雕凌霄花最早出現在宋代,採用折枝鏤空手法精雕而成,花朵嫵媚嬌嫩,並以纖柔的細陰線刻划出花筋葉脈,極富生命力。金代玉雕凌霄花以鏤雕表現層次,以浮雕突出重點,整體結構和諧均衡。元代的凌霄花玉嵌飾亦以透雕琢制,4朵交叉纏繞,兩側卷以藤蔓,較宋代略顯肥厚。紋飾一般背面光素,其上有6對可供嵌綴的穿孔。明清時期的凌霄花玉嵌飾更趨寫實、俏麗。這類玉片或是受唐代步搖嵌片的影響,製造極薄。風格上受宋元雕漆圖案風格影響較大,在玉片上雕出花葉後再磨平,使花和葉上留出較多的平面。  宋代使用的花形玉佩較多,北京市房山縣長溝峪出土了一組花鳥形玉佩,造型和雕工極為精緻,雖出土於金墓中,但玉雕風格顯然受宋代的影響。玉折枝八仙花長7.3厘米,寬6.5厘米,上部雕八仙花一朵,花瓣共有八瓣,皆為梅花狀,花瓣為凹下的球面,其上有小陰刻線,下部為花葉,葉中部四下如摺合,葉上有對生的細陰線葉脈。八仙花玉鎖寬9厘米,高7.2厘米,由兩枝八仙花並連而成,花葉相接,柄相盤繞,花及葉特徵同上。玉雕折枝飾。長6厘米,寬5厘米,鏤雕盤繞竹枝,其上三葉,竹節較粗,兩節間較細。  宋代的另一類花形玉佩,是把花的形狀同器物形狀結合在一起,或為圓形,或為近似於方形的圓雕玉飾,代表作品有如下幾種:白玉鏤雕環托百合飾,直徑6.3厘米,圓形,中部雕雙百合花,花瓣中部凹下如摺合,瓣上有細長的陰刻飾線,旁有花葉,葉上也有細長的陰刻線,其下部為一圓環。白玉環托鏤雕秋葵花飾,直徑6.4厘米,厚1.1厘米,白玉,圓形,上部雕五瓣秋葵一朵,下部為花葉,花葉如折,其上有對生的陰刻線。

  3、牌形玉佩  牌形玉佩品種很多,一般多呈長方形,稍厚,為明、清兩代流行的一種墜飾,形狀多為矩形、圓形、橢圓形。牌頂上有孔可以穿帶。又稱之為「牌子」或「別子」。  牌子早在宋代已經出現,形式多樣,大多不做邊框,鏤空技法運用廣泛。到元代則多做有邊框,聯珠紋邊框連珠粗大厚實,內部紋飾往往高於邊框,透雕深琢,層次分明,器表有鑽砣痕。  牌子在到明朝時發展到高峰,明代的牌形玉佩比前代的牌形玉佩稍厚,多呈長方形,器體較小,用淺地隱起的技術來突出主要紋飾,四周留有較窄的邊框。佩面上的紋飾,出現了一批描繪文人山水及詩文詞句的畫面。較為流行的是在佩飾的正面雕琢摹仿當時名畫家沈周、文徵明等人的山水畫;佩的背面則鐫刻著詩句或印款,確有一種高雅脫俗的韻味。也有器面飾龍、螭、鳥紋的。明代蘇州工匠陸子剛善制玉牌,且技藝高超,無人可比,因後世仿製者眾多,遂得「子剛牌」之名。明代子剛牌常見的形制上首多為透空的雲頭、龍頭、花卉、螭虎、蝙蝠等。牌子一面刻畫、一面刻字並鐫名款,畫與字均屬明代吳門畫派中文徵明的風格,所畫題材慣用人物山水、亭台樓閣及花卉等;紋飾與文字一般用陽紋雕琢,地子淺而光平,紋飾細膩秀雅。明後期一直到清代一直都有大量的「子剛」或「子岡」款玉牌仿品出現。  牌形玉佩發展到清代,尺寸較明代加大,造型一般呈委角橢圓狀或方形,圖案琢磨細緻規整,幾乎無一草率之處。花蕊、葉脈以及蟲鳥的須翅,均刻劃得清晰可見,拋光精工,常呈現出一種極佳的溫潤細膩而又柔和的油脂光澤。清代的中後期,牌形佩日益厚重粗笨,不但邊框寬闊,而且上端的附加紋飾也更加複雜凌亂,有時玉佩的下端還增添了一些小型的裝飾。圖案圖案的文人畫色彩淡化,「八寶吉祥」、「老人拜石」、「嬰戲圖」等吉祥意義圖案和「武松打虎」、「蘇武牧羊」等故事性題材流行,文字主要刻戲文、吉語。除傳統造型的牌形佩外,還有其它造型的玉佩,如工字形牌、方形牌、菱形牌等。總體來講,清代晚期的牌形玉佩製作多粗糙不精,大不如前。

八、玉雕人物

我國雕塑人像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一些史前遺址中就發現有陶塑人像。史前時代雕塑人像的質料有陶、骨、石、玉等,如最早石雕人像出土於距今8000年的內蒙古敖漢旗的興隆溝遺址中。玉質人像發現比較少,迄今不足10件。這些玉質人像以平面雕刻技法製成,多數為人頭像,以透雕手法表現其輪廓,以陰刻技法表現其細部。玉雕人像是原始生活的寫照,也是社會意識形態及風俗在藝術領域的折射,同時也反映了史前人濃厚的宗教意識。  最早的玉雕人像是在四川巫山縣大溪文化遺址中發現的,其年代距今已在五六千年。這些人面形玉佩呈棕褐色,高6厘米,為橢圓形。玉佩正面雕出人面形象,作正視狀,雙目作圓圈形,直鼻樑,無耳,頂端有兩個橢圓形穿孔,便於系掛。這件玉佩表面磨製光滑,雕琢較精,大溪文化玉器中僅此一件,比較珍貴。所刻畫的人面近似於猴臉,三峽兩岸茂林中自古以來多猿猴,唐代李白《朝發白帝城》詩中,就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描述,因此這件人(猴)面形玉佩亦可看作是三峽先民對常見動物猿猴所進行的生動描繪,也許遠古居民將猿猴作為崇拜的動物神靈而把它神人化,—刻在玉石上作永久的保存。  屬於陝北新華文化(距今4000年)的一件側面人頭玉雕像也比較富有特色。雕像玉質呈白色,高4.5厘米,局部有褐色浸斑。雙面雕刻,頭像作側視,頭束橢圓形高髻,團臉,鷹鉤形鼻,嘴半張,陰線刻出橄欖形大眼,腦後有外凸的耳部,細頸,臉頰上鑽一個圓孔,可供穿系。這件玉雕手法古拙,各部位比例雖失當,但形象傳神,表現出健美與憨厚的神情。  我國史前時代的幾件人體全身玉雕像,是在安徽含山縣凌家灘原始文化墓地發現的。玉人作站立狀,高8.1~9.9厘米,呈灰白色。玉人的面部雕刻很細緻,方臉長眼,粗眉,蒜頭鼻,闊嘴,上唇較短,頭戴圓冠,冠上的兩排方格紋,可能與冠飾有關。兩臂彎曲,十指張開置於胸前,腕部飾有臂環,腰部飾一周斜線紋,似表示腰帶。赤雙足,左右腳均刻五趾。這些玉人人體比例勻稱,造型優美,展現了江淮地區原始先民的面貌和風采,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  除單體人像外,遠古時的先民們還雕刻出一些雙體人像,用以表現重大的活動場面。台灣卑南文化遺址中出土有一些連體雙人玉佩,這些玉佩玉質均為墨綠色,透雕出雙手叉腰而立的兩人。形象均為平肩,細腰,雙腿略分,腳下有踏板,膝部有一橫道。兩人頭頂一隻側卧獸,尖耳張口,躬身翹尾,眼睛以未穿透的圓坑表示。這些連體雙人玉佩磨製平滑,雕琢較精,所表現的可能是祭祀場面。  商周時期的人體玉雕種類和造型,比原始時代要豐富得多,除少數為扁平側身像外,其餘均為圓雕頭像和圓雕全身像,基本造型也都是圓柱體。商周時期是中國奴隸社會的繁榮時期,社會中存在著以「禮」為主的等級制度,「衣服有制,宮室有度。」人們必須按照嚴格的等級規定來穿著裝飾,只有這樣,才能不失身份,符合禮儀。因此,商周時期人物玉雕對研究當時的社會制度、服飾演變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商代人物玉雕主要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共有l0餘件,這些玉人多數為跪坐、蹲踞或雙手扶膝狀,並根據身份有不同的衣、冠和髮式,而且著力描繪面部。玉人面部特徵都是高顴骨、大眼睛,具有比較明顯的蒙古人種的共同特點。它們髮式則以短髮為主,即自頭頂向四周下垂剪齊,這或許是當時普遍流行的一種髮式。人物造型有跪坐、站立和側身三種,另外還有玉人頭。  跪坐人像雕刻比較精緻,以「腰插寬柄器玉人」最為生動。這件玉人高7厘米,作跪姿,即當時通行的坐姿,雙手扶膝,長臉尖頷,彎月形細長眉。其「臣」字形雙目目視前方,凸鼻寬平,小嘴閉口,頭梳一條長辮,盤於頭頂上,辮梢與辮根相接。頭上有用以束髮的圓箍形「發卡」,額前有捲筒狀飾。玉人身著長衣,交領於胸前,腰束寬頻,衣上遍飾雲紋。腹前懸一塊長條形織物(稱「蔽體」),腳著鞋。腰的左側插一支寬柄器,像是佩帶著一種刀劍之類的武器,因被誇張而顯得十分威武。這種類似武器的東西,也起了很好的裝飾作用,觀賞把玩時,可以手握柄部,取放自如。這件跪坐玉人身體比例較為適當,刻畫入微,神態生動,似在凝神沉思,又像是在倨傲正坐。這件作品既是專供欣賞的文玩,又是件裝飾品。其形象可能即是商王武丁配偶婦好的形象,也有可能是婦好的奴隸或臣僕。  站立形人雕之中以裸體玉人最為奇特。裸體玉人高12.5厘米,青灰色,呈裸體站姿,一面為男性,橢圓臉,雙目微突,大耳外張,長眉扁鼻闊嘴,頭上梳兩根上翹的角狀髮髻,雙肩略聳,兩手置於胯間,顯現男性生殖器,膝部略內屈,以不同線條表示肌肉;另一面為女性,形象與男性近似,雙手置腹部,顯現女陰。玉人腳下有伸出的短榫作插嵌之用,是專門用於奴隸主貴族賞玩的藝術品。  中國史前時代即有陶制男女裸體形象及陶祖(男性生殖器形象),其寓意即在於對生殖的崇拜。這件男女兩面裸體玉人性具明顯,均作顯示性具狀,反映的應是一種求合之相,是商代先民對子孫繁衍的祈望,藝術地再現了他們的生殖崇拜觀念。側身玉人在商代發現較多,可能是一種比較流行的雕刻形式。婦好墓中的一件側身玉人,高11.5厘米,作側身蹲坐狀,頭微昂起,目字形大眼,耳高聳,口微張,頭上戴冠。手臂卷屈在胸前,膝上抬,姿態不自然,反映的可能是其奴隸或臣僕。這件玉人寫實性較強,表明商代玉匠師對人體的觀察已十分細緻,能善於把握人體的主要特徵。  江西新干縣大洋洲商墓中出土的一件側身玉人套環非常精緻,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這件玉人高9厘米,造型上與婦好墓中的側身玉人相似。它的頭頂後部採用掏雕的技法制出三個相聯的鏈環,極為精巧,代表了當時玉雕工藝的最高水平。在玉人的肋下雕刻有羽翼,其腿部也有羽毛。有的學者推測,它實際上是一個「羽人」的形象。我國古代有關神仙思想的起源很早,其中有表現人修行成仙后長出羽翼,飛到天上成為仙人的形象,這種有羽翼仙人便是「羽人」。此類紋飾到了先秦和漢代大量流行,成為銅器、陶器及壁畫上最常見的紋飾之一。  西周的玉雕在工藝上、造型上都繼承了商代的風格,但仍不失它自己的時代風格。人形佩的臉部,不像商代那樣面部下凹,到了西周晚期更近乎於平;值得注意的是眼睛,是在「臣」字眼的基礎上變化為眼梢長出眼眶,並勾卷,也有的是兩邊眼梢都長出眼眶,在眉毛中刻小短陰線紋的。西周玉器的做工,重視對紋飾的布局,線條漸趨繁複,以略帶弧形的線條為主,較多地使用長弧線,陰紋紋飾開始出現互相勾連,陰刻線一面磨成坡狀,有斜刀的痕迹,俗稱「一面坡陰線」。  西周人形璜多見兩邊對稱紋飾,此種人形璜的髮型是從前面向後梳過去,眼睛接近「臣」字眼,耳朵比較寫實,張著嘴,身上的紋飾流暢自然,非常瀟洒,在兩邊人的頭頂各有一穿孔。這時期的人形佩以片狀的為多,但已不拘於璜形佩了,這些人形雕刻的各部位靈活多變,不再那麼圖案化了,有蹲踞式,還有立式。在人物的腰下中間出現斧形裝飾物,有可能是表示腰中下垂的飄帶,也可能就是服裝紋飾,這種斧形裝飾在西周前後都很少見到。  西周時期的玉雕人物雖然數量上不及商代多,但更加細緻入微。如山西曲沃縣曲村晉侯墓中出土的一件正面玉立人,雕刻相當細緻,尤以髮式和衣型為精。頭頂髮式捲起成穿孔以繫繩,頭周圍蓬鬆如披髮。玉人濃眉大眼,闊鼻,身穿高領衣,領下右側開短衽,束腰,衣下擺為梯形,前面有垂葉形裝飾圖案。衣領、腰和衣下擺的邊緣刻有交叉斜格紋飾。這件玉人亦是目前所見商周時期玉人雕刻藝術水平最高的一件。  可以看出從原始時代至商周時期的玉雕人物造型與圖形,既充滿著神秘而渾厚的宗教色彩,又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寫實性較強。但由於用於雕琢的玉材較小,不易表現人體動感,所以玉雕人物不似其它質地的雕塑品那樣渾厚而有氣勢,然而它華麗的玉質感以及小巧玲瓏、精工細琢所反映的外在美,使人愛不釋手,玩味良久。  春秋紋飾在西周晚期出現互相勾連的基礎上,出現了捲曲相連的紋飾,布局滿密,不留空白。戰國玉器刀工精細,器物邊角垂直鋒利,磨工精良,器物表面,尤其是陰線槽內光澤強烈,孔洞內壁勻稱光滑。  春秋戰國時期的玉人佩,臉形接近西周風格,但髮型截然不同;身上的紋飾精美細緻,似小蛇在相互盤繞,都呈「S」形。春秋時期一種典型的紋飾腰帶也著意刻劃得很細緻,腰上的紋飾可稱為席紋,像編織的席子一樣,這種紋飾是這時期出現的新圖案。人物的髮型是用細陰刻線表示的,刀法纖細密集,但絲絲不亂,其髮式有扇形的,也有長發披肩的,還有從頂部再往兩邊勾卷的。臉部五官給人的感覺是比前幾代清秀,線條若隱若現,簡單而舒展。人物服飾雕琢華美,給人以綢緞質地的感覺,多見斜方格紋,有些近似於西藏的長袍,人物雕刻得氣質高雅怡然,好似貴族。戰國中山王族墓中還出土了一些造型簡潔的薄片狀玉人佩,這些玉人有的是婦女形象,有的是兒童形象。女俑們梳著牛角形髮髻,身穿圓領窄袖方格紋長袍,與中原漢族的髮式、服裝迥異,顯然是北方鮮虞族人的形象。戰國時期還出現了超脫世俗的新品種——玉雕舞蹈人佩,有單人和雙人的佩飾,形象較為寫實,器身裝飾紋樣,線條比春秋玉人少。  漢代玉器的做工特點是善於運用陰刻線,線條豪放,但沒有戰國時代的做工精細。器物的稜角琢磨圓滑,穿孔器物的孔洞內壁往往不夠光滑,常留有拉絲鋸切割痕迹。漢代的人物形玉佩,較常見的有兩種:玉舞人和玉翁仲。  漢代「玉舞人」是常見的佩飾,多是舒袖舞人形象,即文獻上記載的「翹袖折腰」,以透雕和陰刻線琢成。漢代舞人在造型方面注重抓動態,強調舞人韻律和氣勢。雕刻剛勁有力,粗細線並用。衣著簡化,作風粗獷之中又顯活潑生動。玉雕舞人起源於戰國,盛行於漢代。戰國與漢代玉舞人都呈片狀平雕,既有單舞人也有雙舞人,均有穿孔,都是作為佩帶在身上的裝飾品,舞姿基本上是長袖舞。但它們仍有不同點:就人物髮型來說,戰國舞人髮型雕刻極為精細,髮型在頭頂部呈扇形,兩邊披下,鬢角鬈曲,髮根整齊,絲絲入扣,著意刻劃女性秀髮之美;而漢代則把髮飾放在次要位置,不太注重髮型的修飾,頭部沒有雕刻,平頂,藉助舞姿一手在頭上,用長袖蓋住頭頂,另一隻手在下面。戰國玉舞人面部五官雕刻得秀氣淡雅,給人以俊秀文雅的感覺;而漢代用簡單的幾刀陰線勾出眉、眼、鼻、嘴,雕琢粗糙,但給人以淳樸的美感。服飾是戰國與漢代玉舞人區別最為明顯的地方,戰國刻劃的形象是寬袍大袖,衣著瘦長,領緣較寬,繞襟隨身旋轉而下,尤其是袖口、裙邊、腰部上的飄帶多刻蜷曲彎勾的紋飾,使我們看到了戰國服飾的華麗及用料的講究,舞人好似在旋轉,苗條秀麗,高貴瀟洒,神形畢肖;而漢代舞人的服裝卻沒有過多的紋飾,只用簡單的幾道陰刻線來表示衣紋,沒有細節雕刻,突出的是用高度誇張的形體姿態,表現的是手舞足蹈的大動作。漢代舞人的長袖是直筒,上下基本一樣粗,呈現的是單純簡潔的整體形象,以及粗線條、粗輪廓的構圖方式,生動地顯示出漢代藝術樸實無華的特點。翁仲是一立式人像,身穿長袍,有冠,雙手相執於身前,是漢代的新品種。為什麼要雕翁仲人呢,傳說秦朝有個叫阮翁仲的人,身長1丈3尺,氣質端勇,異於常人,帶兵守臨洮,威聲震匈奴,秦始皇非常賞識他,死後為他鑄造銅像,放置在咸陽司馬門外。後世人認為用玉雕琢翁仲佩帶在身上,可以藉助他的靈威來避邪,所以漢代民間普遍佩帶翁仲玉佩。後來宋、明、清、民國時期都有仿製品。  漢代玉翁仲均為武將,扁身,腰身很細,裙子象雞籠,不露腳。兩物置於腹部作打鞠狀,沒有頸,頸部用斜凹深刀表示,背後有一陰刻直線,表示佩劍。穿孔為「人」字形,從頭頂直到腹部,再分兩路由腰部兩側出來,呈「人」字狀的繩子也是從頭部而下至腰的兩側系一結,這樣翁仲人懸掛時就可以立著。漢翁仲採用漢代風格「漢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蒼古,面部只琢眼和口,僅用3~5刀短陰線雕成,呈倒「品」字形,有的就是素麵臉,連眼、口都不刻劃,臉為長圓形。東漢時廣陵王劉荊墓出土的玉翁仲,是個年輕人,可後世竟把北京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明代的石雕文官當作是翁仲,玉工以之作為藍本仿製,琢出一個老態畢呈的明代老文官。

  唐代玉器以飛天為代表,飛天下有雲紋襯托,身體彎曲度大,挺胸昂首,肩披彩帶,身著長裙,手托花苞鮮果,雙手向前,唐飛天玉人早期多為側面形象,晚期出現後面形象。玉飛天為唐代首創並盛行的一種紋飾。飛天原為印度佛教諸神之一,東漢末年隨著佛教傳入而被國人接受。玉飛天多雕一橫身女子,手持花枝,身披飄帶,體態輕盈,面目慈祥,飛翔在雲中。  唐代玉人也開始出現胡人樂舞造型,人物或盤腿而坐,或彈奏或擊鼓吹唱,或站立起舞,舞樂胡人大眼、大鼻、大口,衣袖細長,肩披彩帶,著緊身短衣,尖靴,髮型捲曲。此外唐玉人尚有昆奴形象。

  宋代玉雕出現了一種世俗化傾向,最典型的是玉雕童子,在傳世品中數量極大。形狀—般多大襟中式衣服,外加以襟坎肩和肥褲,手執荷花,這是宋代最流行的題材。宋代人物童子多雕有大腦殼,或將髮式雕成雙髫式,或在頭頂雕一桃形的童子頭;手多作拳頭形,雕刻方法是將手與袖子用兩道陰線連貫下來,再用兩條短橫陰線作為手與袖子的分界線。臉部鼻子為蔥管小鼻,鼻子自上直下,從兩眼內眼角直通嘴部,小嘴;耳朵刻劃明顯,位置較靠前,接近腮部。此外宋代玉人臉部的獨特特點,就是在眼睛上面,靠近耳朵部位有—「八」字眉。服飾都是中國式衣服,衣紋有素的,也有斜方格紋或米字紋;在衣服的關節活動處用幾道陰刻線來表示褶紋;還有身穿長坎肩的,坎肩的紋飾似織錦紋,很華麗,也有的在人背後雕出衣服下擺呈拆角狀,這是從宋代才開始出現的。傳說很久以前,在波羅奈國有座大山,名叫仙山,仙人梵志居住在山上。他經常往山石上大小便,有一隻雌鹿舐食了他的便溺而懷胎,生下一女。梵志將這女孩養大成人,梵志國王知道後,娶了這個女子,立為第二夫人。後來,這個女子懷上了孩子,月份滿時生下了一朵千葉蓮花,大夫人蒙住了她的眼睛,不讓她看,把蓮花放在籃子里,扔到河裡任其漂流。這時烏耆延王正帶領徒弟等眾人在下游活動,看見籃子後便撈上來,打開一看,千葉蓮花的每一片葉子都是一個小兒,他把小兒養育成人,這些小兒長大以後都成了大力士。宋代在裝飾品中流行童子持蓮的玉雕題材,這與流傳的佛教故事「鹿母蓮花生子」有關,也是當時社會生活在玉雕藝術中的反映。  宋代也出現飛天玉人,面部多正面,是道教人物題材。但比起唐代的玉飛天來,總是不如,總體來看:

一是唐代玉飛天整體較小,一般為3~5厘米,多作側面飛天,臉正面較少;飛天人物的臉型豐滿,發都盤在頭頂,耳朵周圍去地,中間凸出一豎道;上身多為裸體,體態輕盈,好似天仙一般,在空中飛翔。宋代玉飛天整體上則比唐代的大些,一般為6厘米以上。這時期幾乎見不到側面臉型的飛天,全是以正面臉出現,五官清晰,與宋代童子開臉近似。宋代玉飛天不如唐代的姿態美,顯得呆板一些。到了元代以後,所雕的飛天就沒有章法了,其沒有輕盈飛翔的姿態,而呈靜止狀,體態肥碩,沒有仙女般的秀美。

二是唐代服裝給人以紗的感覺,穿在身上隨風飄揚,衣裙緊貼在身上,衣紋清晰、線條流暢;宋代服飾早期還有唐代遺風,晚期的衣紋線條不流暢,顯不出秀美的身段來;元代以後就更差了。

三是唐代飛天下面大多有雲紋襯托,這時期的雲紋為短角雲紋,頂端向兩側分卷,中間有一凸起的花蕊,花蕊多呈扇面形,有數道小短陰刻線;宋代的雲紋是多枝雲,像樹枝一樣,一個雲頭連一個雲頭,在雲頭的邊緣有的有鋸齒狀紋,宋代的雲紋很少見到有花蕊的,僅北宋時期有帶花蕊的雲紋;元代以後的飛天幾乎不雕出雲朵做裝飾,只有飄帶伴隨,有的是變形雲紋,好似綢子系的花結一樣。

  元代玉人,其主要特徵是開臉像猴臉,它是用粗闊的陰刻線勾勒出眉、眼睛、嘴和鼻子,線線相連。特別要指出的是,元代在刻劃眼睛時出現了眼珠(用一短陰線在圓弧形的眼內表現),這是其它年代少見的特徵;此外其眼梢部位是圓形的,而宋代的眼梢呈尖形。鼻子在靠近眼睛部位呈細狹狀,形成了上細下寬的楔形鼻子,而不像宋代那樣上下一樣寬,元代玉人的鼻子是鼻子頭凸起,鼻樑略低於鼻子,鼻翼不明顯。元代玉人服飾以著蒙古服裝占多數,這可能是因為元代是由蒙古族統治而造成的,玉雕人物身著中式對襟,瘦身短裙,窄袖,腳登馬靴;衣服上褶紋不如宋代細緻,陰線條粗而深,不挺拔,帶有弧線,線條顯得比較軟。人物頸部用斷刀法(就是在人物脖子的位置用粗獷的陰線雕刻),使脖子呈深凹狀,以便把頭部托起,這是元代的一種雕刻手法,無論是人紋、獸紋、飛禽、還是龍紋,頸部都用這種雕法。

  明代盛行吉祥構圖,如麒麟送子、嬰戲等,有圖必有意,有意必有祥,以人為主的題材,多戲劇、故事人物和以名人畫字畫稿作題材,且喜題寫名人詩句和福、壽等字樣。  明代的玉人鼻子有蒜頭鼻之稱,還有楔形鼻,前者多用來刻劃小孩鼻子,後者為成年人的鼻子,另外還有方鼻、八字鼻和鉤形鼻等多種式樣,總的來說,明代人物佩上的鼻子雕得大而明顯。這時期人物的眼睛一般緊靠著鼻子,也有近似元代玉人眼睛的,即在眼睛中間刻一陰線表示眼珠,但明代加的這一橫道是在靠近鼻子這一半,不接近外眼梢。明代玉人的嘴多用弧線來表示,有的雕得很大,好似在微笑,紿人以歡樂的感覺。明代玉人以立像為多,雕琢技術有不拘小節的特點,磨工注重表面,器物側面、底部卻很粗糙。明代玉人衣紋有各種紋飾,有的仿宋代,但線條雕琢得又粗又深,刀法無力,不挺拔,遠不如宋代紋飾。

明代玉器刀工粗壯,渾厚有力,出現了浮雕、鏤空做工,還有雙層甚至三層的鏤雕。

  清代人物玉佩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有老翁、童子、仕女等,內容有太白醉酒、童子戲貓、童子逗狗、騎馬打鼓及布袋和尚等,其人物有立式、蹲式和坐姿,形象生動,神態逼真,為歷代所不及。  清代玉雕人物幾乎都是圓雕立體形,薄片人物幾乎見不到。清代人物玉雕的面部雕刻,用行話說就是其人物開臉為「五官一把抓」,說明它五官緊湊集中,一把就可以抓起。眼睛雕得有神,有的是用兩道陰刻線壓出一道陽紋線,好似雙眼皮,眼睛總有笑眯眯的表情;嘴唇上下分明,向外稍稍凸起,兩面顴骨突出;鼻子不像前幾個時代那樣,只用陰刻線來表示,而是在鼻子兩側去地,突出中間的高鼻樑,突出臉的立體感與寫實感。  清朝玉器精雕細琢,形象逼真,有大量巧作作品問世。鏤空、半浮雕、浮雕三種雕法盛行。嘉慶以後的玉器,其雕工慢慢趨向粗糙失真和獃滯。

九、龍的傳人

  中國是龍的國度,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五六千年前的紅山文化時期,龍就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祖先的一種圖騰標誌。興隆窪文化中龍的發現則把中國人崇龍的禮俗推到了至少8000年前。在民間,龍被視為一種吉祥動物成為具有悠久傳統的十二生肖之一,始終得到廣大百姓的崇敬和喜愛。由於龍與水的密切關係農民在天早求雨時首先要祭拜龍王。賽龍舟、舞龍燈也一直是中國人逢年過節長盛不衰的喜慶活動。其中還包含著祈盼風調雨順、豐衣足食的深刻寓義。而源遠流長的龍文化也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  龍在中國百姓心中是吉兆、智慧的象徵,也是人與天、神溝通的媒介,被賦予了主宰風雨、載人升天、降臨祥瑞等等的神奇功能。在中國古代,龍還被引入到古天象學、命理學以及帝王政治等領域,被賦予了濃厚的神秘色彩。龍的形象實際是古人綜合了許多動物的特徵想像而成的一種神物。東漢時期,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描繪龍是「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可見,那時人們認為龍身有鱗,顏色、粗細和長短變化不一,而且能夠在不同的季節上天入水。在古代傳說中龍的種類很多,例如有鱗的稱為蛟龍,有雙翼的稱為應龍,有角的稱為虯龍,無角的稱為螭龍,還有燭龍、蒼龍、蟠龍等等。最早的玉龍是什麼樣子呢?  玉器中龍的形象,最早見於中原和東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如距今7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遺址就有玉龍出土。紅山文化玉龍無足、無爪、無角、無鱗、無鰭,代表了早期龍的形象。紅山文化的玉龍中,尤以內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龍刻畫得最為栩栩如生。這件玉龍為墨綠色,高26厘米,身體呈「C」字形,吻部前伸,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梭形,眼尾細長上翹,額上及顎底均刻細密的方格網狀紋。龍鬚及脊背上刻有長鬃,長2l厘米,占龍體三分之一以上。龍背鑽有一個圓孔,經試驗,以繩系孔懸掛,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水平線上,被譽為「中華第一龍」。這件大型玉龍,是用一整塊玉料圓雕而成,細部運用平雕、淺浮雕手法表現,通體琢磨光滑圓潤,龍體曲伸剛勁有力,長鬃高揚飄舉,顯得極有生氣。而玉豬龍則是最常見的龍形玉器。其身體作環體,首部似龍又似豬,有寬厚的雙耳和肥碩的軀體,吻上和眼周圍還有表現顏麵皮皺的線紋多道,有的玉豬龍還有露在嘴外的獠牙。有學者指出這種形象主要來源於豬首,是高度概括化、圖案化了的豬首形象,三星他拉出土的那件大型玉龍也是從玉豬龍演變來的。那麼龍的頭部為什麼會具有豬首的特點?在我國史書中,有「雲從龍」「飛龍在天」等記載,說明龍與自然界的雲、天、水有密切聯繫。古代將龍作為神靈崇拜,反映了龍與農事、天象、祈雨活動的關係。在遠古時期,原始畜牧業中豬的飼養是很重要的。古人除了把豬作為食物外,還視它為「水畜」,在祈天、求雨、防洪澇等祭祀活動中,選擇它作為祭品。紅山文化的遺址和墓葬中,曾出土大量的豬骨,還有陶制的豬模型,所有這些信仰觀念反映到玉器造型中,出現豬、龍合一的形象就不足為奇了。另一種觀點認為,玉豬龍是作為「地母」的象徵而出現的。龍體的形狀源於蛇身,而蛇的活動與季節的循環是相符合的,在春天萬物萌生時,蛇就開始活動,到秋季植物凋落時,蛇便入地而居,正所謂「春分而登天,秋天而潛淵。」因此古人以蛇象徵土地和繁殖力是自然的事。今天的瑤族人民就認為泥土山是龍肉,石山為龍骨,小山的起伏是龍的鱗骨,山崩樹倒則是龍翻身,滔滔河水是龍水,由此可以推測紅山文化玉龍很可能是土地的象徵,加上當時有發達的養豬業,龍首便具備了豬首的形象。  紅山文化的玉龍形象還使我們聯想到一些古史傳說。遠古時期,龍作為氏族的祖先和保護神(即圖騰)而存在,許多著名的人物都與龍有關係。例如,開天闢地的盤古就被描繪成「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的形象;神農氏的妃子受孕於神龍而生的炎帝、黃帝都是龍的後裔。人、神都可以乘龍上天或巡遊太空,連屈原在自己幻想超脫塵世的「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兮瑤之圃」的辭句中,也是欲藉助于飛龍馱載而升天。因此,古代對龍的崇拜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而深化的,可以說,龍的孕育和出現,意味著中國遠古文明的黎明期已經到來。  商代玉龍常呈片狀,最常見的是被稱作「蟠龍」的龍形玉佩,它細緻、生動,線條清晰流暢,較為精美。商代玉龍龍體大多作盤曲狀,頭尾銜接,眼珠外凸,有鈍角、有爪或無爪,遍體裝飾鱗紋和捲雲紋。龍的頭部刻畫往往以誇張手法表現,這一點與紅山文化玉豬龍有異曲同工之妙。除玉蟠龍外,龍的形象也常用於龍形玦、雙龍首玉璜等玉器的裝飾上。商代不僅玉雕龍形佩很多,而且銅器上也常見各種龍紋,甲骨文中也有一些龍字,猶如帶角的長蟲,非常形象,這一切說明龍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和日常生活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商代也有少數的筒狀玉龍,如婦好墓出土的玉龍就是圓雕玉龍,玉料呈墨綠色,局部有淺褐色沁。玉龍張口露齒,「臣」字形目,頭頂有一對柱形角貼於頸上,雙爪足,背有扉牙,身飾菱形鱗紋,短尾卷於身側,呈伏卧狀。玉龍下頦正中有一對鑽的小孔,可供系掛用。此器為所見商代玉龍中惟一一件圓雕作品,且製作精緻,身形五官清楚可見,對了解玉龍和龍文化的產生髮展,特別是商代玉龍的具體形態,有重要的價值。  周代玉龍龍身較商代瘦長,一般呈環狀或半圓璜形;龍背部出現鋸齒狀脊;龍口上唇呈鉞形,下唇向內翻卷;龍尾比商代厚而無刃;大多數玉龍不琢雕腿和足。西周玉龍常以單徹法雕琢,目一面斜入刀,另一面陰刻線,從產生陰紋凸起的效果,俗稱一面坡法。周代玉龍的裝飾較商代複雜,出現簡單的組合形紋飾,陰陽線並用,多採用彎曲形線。直線雕琢紋較少。  可以說商周是龍鳳文化的成熟期。各種物質文化均離不開龍鳳藝術的造型與紋飾,楚文化亦然。龍鳳造型藝術,在楚國的銅器、帛畫、漆器、織綉等文物中普遍存在,玉器更為突出。玉龍是楚國玉文化的代表之一。楚國雄居南土,其文化豐厚是江南文化的代表。據統計截至20世紀80年代末所發掘的東周墓葬中,楚墓約佔80%。周代的中華文化是二元制社會文化,北方山河雄壯,南方風光佳麗,楚代表了南方;黃帝神聖,炎帝勝任,楚屬於炎帝統系;龍成武,鳳秀美。楚玉龍的藝術風格除雄奇奔放者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造型特點,即玉龍頭部為臉狹長,面額平直,有的猶似馬頭。這令人想到古代神話的「龍馬」。《尚書》中記述古帝伏羲治天下,龍馬出河,身刻八卦圖,謂之河圖。《禮記·禮運》之「河出馬圖」疏:「是龍馬負圖而出。」楚人崇尚老莊,與其莊騷文化相一致。如果把楚玉龍視為中國早期的龍馬神像,則與楚文化的特質合拍。那麼,楚玉龍超乎想像外的文化內涵,可能表現的就是楚人創新與開放氣魄的龍馬精神。  此時,儒家思想將君子之德與玉之特性比較,即君子比德如玉,使得佩玉之風盛行。春秋時期的玉龍多為佩飾,繼承了西周玉龍的裝飾意味的,並創出自己特有的時代風格。造型以璜形器為主,兩端作對稱龍首,中間雕琢成曲折盤繞的蟠螭紋。紋飾繁簡結合。雕琢時陰陽線並用但以陰刻線為主。此時的玉龍,邊角處理圓潤,特別重視玉器表面的質地拋光,選料較商、周時期精良,很少使用劣質玉材,常見的玉質為白王和青玉。  戰國玉龍的龍身很長,婉蜒曲折,造型呈S狀;一般成對出現,龍身上的裝飾以谷紋或勾連雲紋為主,還出現了一條陰刻線橫穿在兩三個小圓圈中間的極為特殊的紋飾。戰國中晚期玉龍或玉虎,口形相似,均為大張口,形象兇猛,兩個鉗狀獠牙對峙,下唇琢成鉞形。另外龍身軀為S形,頭部近似於馬頭;龍眼多琢雕成圓形代梢、菱形、腰圓形等幾種。戰國時期的玉器雕琢工藝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玉龍身常見的谷紋,製作運用了新的減地突雕法,工藝即先將谷紋形狀大致突現,再將四周地子減低,然後把谷紋出芽彎曲的尾部慢慢地用心琢磨,使每條尾巴均無痕迹,達到完美無缺的境地,戰國時期的玉器在拋光技術的運用上也非常獨特,邊角處理鋒潤,玉器的表面打磨平滑,拋光均勻,經過二千多年的流傳,至今表面光亮度極高,被後世讚譽為玻璃光。  秦漢以後,龍被封建帝玉用作自身及其家族的象徵。秦始皇被司馬遷稱為祖龍,而漢高祖劉邦,更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將自己的身世與龍相聯繫的皇帝。從此以後歷代皇帝都把自己稱為「真龍天子」,把自己的兒孫稱為「龍子龍孫」。  漢代玉龍龍身向盤形發展,龍的四足吸收瑞獸的特徵呈尖爪狀;龍的頭部似馬頭,龍角似馬鬃,細長尤如寬頻;龍耳極小;漢代玉龍的眼睛基本是外方內圓。其形狀多種有方圓形眼、帶梢橢圓形眼,不論何種龍眼,均炯炯有神,可謂畫龍點睛。此時龍身上還出現了飛翼。有的龍近似蟠螭紋,龍尾呈單尾或分岔尾。而龍紋與其它紋飾組合的圖案頻頻出現也成為漢代玉器的一大特點。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仍,社會動蕩,故這一時期的墓葬出土的玉器很少,並且玉飾的體積極小,大型玉禮器和成組玉佩飾幾乎沒有發現。所以研究玉器的古書中極少見到這一時期玉器的著錄,幾乎形成了斷谷期。從迄今所見到的少量玉雕龍飾看,其基本延續了漢代玉龍的風格。南北朝時期的玉龍,龍身細長,一般刻有細麟紋;頭部呈方形,棍棒形長龍角,葉形耳;小腿細長,琢勾一二條陰刻線,突出表現龍的筋骨;龍爪寬厚,龍指尖利;龍尾呈虎尾形;龍眼往往運用重疊的陰刻線紋表現。  隋唐兩個封建王朝的建立,最終結束了近四百多年的戰亂,國家從統一走向強盛,玉雕工藝也隨之再次興起。隋唐玉器在繼承前代玉雕工藝基礎上,特別注重寫實,力求在寫實基礎上做出一些藝術描繪。隋代玉龍出土較少,隋龍應以河北趙州橋石龍為典型。特徵是嘴很大,嘴角開到眼角外,以雙勾陰線勾勒眼睛,眼球突出,腿部粗壯、腳掌厚、爪尖。唐代的玉龍龍身以兩種形式出現:一種體形粗牡,圓潤豐滿,身上無紋,腹部似蛇腹,用一節節紋線表示身軀,背部琢雕出脊;一種身軀細長,從上到下龍身飾斜方格鱗紋。龍角分為單岔鹿形角、花葉型角兩種。頭部下額處雕有龍鬚。龍嘴大張向上翹,如梳子背狀。龍的大腿肌肉粗壯豐滿,小腿細瘦,呈跪卧狀,小腿與大腿之間成九十度彎曲,關節處雕琢成片腿毛。呈飄佛狀。龍尾部似蛇的禿尾,唐代玉龍常伴以火珠或雲紋,火珠光焰雕琢短小,同時並發出五至七個火舌。  宋朝以現實主義思潮影響著玉龍的表現題材和造型。宋代玉龍的龍身較唐龍短小,大多素身,兩側勾勒陰刻輪廓線;龍嘴較唐龍小,下唇上卷;腿部細長彎曲,腿毛短而稀疏;龍爪肥厚,製作隨意潦草。宋代以後的火焰細長向一側飄拂呈珊瑚枝狀。  唐宋時的玉龍姿態優美,富於變化,其特徵是注意使用陪襯紋飾點綴主題玉龍,使玉龍活躍在特定的環境中,如龍鳳成雙成對在花叢中起舞,在祥雲中騰躍行走,踏波戲珠,出海升天等等。還有獨龍在花叢中遊戲的題材。這些構思反映了當時人們賦予龍紋的一種現實主義的新的審美意識,變兇猛威武的神龍為出神入化的祥瑞之獸,使人們對龍的欣賞多於對龍的恐怖。  元代是蒙古族統治的時代,元代的玉雕沿著宋代開拓的世俗化、裝飾化方向發展,雕技有出新之處,作品風格獨特。元代玉龍大體上模仿唐代玉龍,但身軀比唐細長,婉蜒遊動,顯得威武而有生氣;角琢雕為勾角或單岔鹿形角;張口、嘴角在眼角前,有的帶火焰紋肉鰭;眼睛細長,如丹鳳眼,緊貼在粗眉下,眉骨突起,顯得很有神氣;另外,嘴鼻眼佔頭部的三分之一。元代玉龍頭型細長,發毛長長地飄拂在腦後,有的為一綹;有的分成兩股,飄拂在龍頭部的左右兩邊或上下。此時玉龍尾多自後腿下穿過,尾尖上翹;元早期為禿尾,後期出現帶5~7個光舌的火焰尾;腿部粗壯而長,關節處有細長腿毛向後飄拂;龍掌厚實,龍爪鋒利以三爪為多,爪部多團成球狀;小腿上有表示筋骨畢露的短小陰刻線紋,這一特徵為元代龍及其它獸紋的共同之處。另外,元代玉龍在脖頸部,大腿與身軀連接處都留有深雕的痕迹,體現了元代玉雕技藝粗獷有力的風格。  明代玉雕工藝較前代進一步發展,作品精細規整,鏤空雕刻更加複雜細緻,出現了三層透雕法、並繼承了宋、元開創的花下壓花技藝;元代使用的多向打孔的管鑽鏤空法,在明代時也得到更廣泛的運用,最典型的是透雕玉龍游於眾多花葉之間。工藝複雜,手法巧妙,令人嘆為觀止。明代玉龍的頭部線條刻劃很深,鼻子上翹,在裝飾如意雲頭後,鼻孔出現上卷的鬍鬚;龍頭多呈四分之上的側面,均刻雙目;雙目為小圈點眼,依龍頭上下排列,或斜排列。玉龍的髮型隨時間推移而演變:早期向後飄拂,中期向上沖,後期為前沖。龍尾分若唐龍式的禿尾和本朝典型的捲雲式長須尾兩種,明代龍腿較長,小脛細瘦,並布滿了密集短小的直線,排列整齊。龍爪有三、四、五爪,以四、五爪龍居多,呈風車球狀,為明特有。龍腿關節處毛表現手法有許多種,如刻小雲頭,雲頭上再刻出短小的直線等。  中國玉器的發展,到清代進入巔峰時期。清代的玉龍,頭部發毛叢生,根根豎起,呈披頭散髮狀,沒有什麼規律;頭型較明代略短,雙目的眼形及排列如明代,以上下排列為多;龍眼多為蝦米眼,比明代更為突出;清代的龍眉,腮部以鋸齒狀線紋處理(明嘉靖萬曆時出現,清代盛行);龍身軀短粗,雕琢笨拙;腿尾多為鋸齒狀,有的雕為一綹;龍爪有三、四、五爪,但以四,五爪居多;龍爪是一爪在後四爪在前,雕琢不如明代的有力;尾部延用明代,但較明式龍尾寬大。此時還盛行仿古玉雕,由於過於講究精工與規矩,造型與紋飾都顯呆板。

十、中國玉器吉祥圖案

  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對美好生活嚮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這些吉祥圖案融合了勞動人民的欣賞習慣,反映了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因而在社會上廣泛流傳,為人們所喜聞樂見。吉祥圖案廣泛應用於歷代玉器上。  吉祥圖案的產生一直可上溯至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圖騰可謂是最初的特殊的吉祥物。中華民族是龍的子孫,所以龍是我們最早見到的吉祥物。在史前的新石器時代,龍的形象已經在中國各地以不同的形貌出現。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玉豬龍和「C」形龍不僅起裝飾作用,更主要的作用是祈求吉祥和護身,是當時人們的崇拜物,猶如現代人佩戴的護身符。以後歷朝歷代都有大量玉龍的作品出現。到了商代鳥類玉雕大量出現,它是商朝王族認為「玄鳥生商」,把玄鳥當做自己氏族崇拜的圖騰的反映。於是塑造出許多玉雕鳥類形象來表達對它的崇敬之情,婦好墓出土的玉鳳美麗精巧,就是很好一例。漢代由於迷信思想的影響,人們認為食玉可以成仙,以玉斂葬可以不朽,佩玉可以驅邪等。漢代佩玉中有驅邪三寶,即玉翁仲、玉剛卯、玉司南佩,傳世品多有出現。漢代玉器中「宜子孫」銘文玉璧、圓雕玉辟邪等作品,都是祥瑞玉器。  唐宋時期玉器某些初露端倪的吉祥圖案,尤其是玉雕童子和花鳥圖案的廣泛出現,為以後吉祥類玉雕的盛行鋪墊了基礎。蓮花和童子合在一起,恰好表示連連得子的吉祥語。喜慶、祥和的玉器吉祥圖案獲得上自帝王下至普通市民階層的普遍青睞。遼金元時期各地出土的各種龜蓮題材的玉雕製品就是雕龜於蓮葉之上。龜有長壽之意也是一種重要的祥瑞之物。在明代,尤其是後期,在玉器雕琢上,往往採用一種「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圖案紋飾,這對清代玉器製作影響很大。清代玉器吉祥圖案有仙人、佛像、動物、植物,有的還點綴著祿、壽福、吉祥、雙喜等文字。清代玉器中吉祥類圖案的大量出現、流行,實際上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當時社會人們希望藉助於玉器來祝福他人、保佑自身、嚮往與追求幸福生活的心態。  中國玉器吉祥圖案的形式多種多樣,素材豐富多彩,常見中國玉器吉祥圖案的素材有人物、器物,動物、植物、文字等圖案,表現內容有祈求福壽吉祥、平安如意、多子多孫、升官發財、長壽多福、喜事連連等意,也有顯示個人修養的意義。

1、表示福富吉祥和平安如意的圖案  年年有餘——圖案為兩條鯰魚。鯰與年諧音,魚與餘音同,表示對年年都有結餘的富裕生活的嚮往。  必定如意——圖案為毛筆、鉛錠、如意。筆諧必音,錠諧定音,合為「必定如意」之諧音,寓做事必定稱心如意。 群仙祝壽——以神話傳說中三月三日王母娘娘生日,各路神仙前來祝賀的場面作為圖案,取喜慶祝壽之意。 樣樣如意——為玉器如意上雕兩隻羊的圖案。羊諧樣,音合為「樣樣如意」,以表示美好的願望或祝福。 平安如意——圖案為一瓶一松鶴一如意。以瓶諧平音,以松鶴寓安意,再加上一個如意,稱「平安如意」為一種祈禱和平的願望。 福從天降——圖案為一活潑可愛的胖娃娃正伸手抓一快到手邊的蝙蝠,意為盼望的幸福就要降臨。  流雲百福——圖案為雲紋、蝙蝠。雲紋形似如意,綿綿不斷,蝙蝠寓福,象徵幸福如意或幸福綿延無邊。  福在眼前——圖案為蝙蝠和銅錢相配。  2、表示多子多孫的圖案  連生貴子——圖案為荷花中有一小孩。荷花之果實是蓮子,藉此喻連續、連綿之意,此圖表示人丁興旺的心愿。  流傳百子——圖案為一開嘴石榴、子孫葫蘆或葡萄。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多子多孫便是福,石榴多子,葡萄多子,葫蘆也多子,藉以表示多子多孫之意。  送子觀音——圖案為一觀音像旁或身邊有多個可愛的娃娃,以此表達人們心中盼望得子的願望。  瓜瓞綿綿——圖案為蝴蝶伏於瓜上,取自《詩經》詩句,意為子孫像瓜瓞一樣綿延相傳,繁衍昌盛。  3、表示升官發財的圖案  平升三級——圖案為一隻瓶上立三隻雞。瓶音平,以雞寓級,因此表示官運亨通的願望或象徵仕途順利。  喜報三元——圖案為喜鵲二隻,桂元或元寶三個,古時科舉會考殿試前三名為狀元、會元和解元,喜鵲為報喜鳥,表示科舉高中。  馬上封侯——圖案為一匹馬上有一隻蜜蜂或一隻猴。蜂音同封,猴音同侯,以這種圖案表示急於飛黃騰達的願望。其他圖案還有,一大猴背一小猴者稱輩輩(背)封猴(侯);一楓樹、一印一猴者或為一蜂一猴抱印者,稱封侯掛印、封侯抱印。  太師少師——圖案為一大一小兩隻獅子。太師少師是古代人臣極品的高官,圖案以獅與「師」同音,象徵官居太師、少師的高位,享受榮華富貴。  教子成名——圖案為一雄雞引頸高鳴,旁有五隻小雞,以雄雞教小雞(子)鳴(名),而寓「教子成名」之意,象徵長輩教子有方,多人登科發達。《三字經》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說的是竇家教子有方,五個兒子全都考取進士。此外還有「五子登科」「教子成龍」「望子成龍」等。  狀元及第——圖案以童子乘龍,象徵高官得中,飛黃騰達,榮登鰲頭之意。古代科舉考試第一名為狀元,前三名為一甲,賜及第,所以有狀元及第之說。  鯉魚躍龍門——圖案為一龍頭於雲中,一魚身於水中。相傳黃河山西河津縣一段,稱龍門,水險浪高,河中魚聚此躍游,凡是能過的魚即變化成龍。故古時科舉考場入口,題龍門二字,象徵舉子科舉高中如魚躍龍門,從此飛黃騰達。  4、表示長壽多福的圖案  松鶴延年——圖案為仙鶴、松樹。松樹除長壽之外,還是氣節的象徵,松鶴構成一圖,為長壽與氣節清高的象徵。  鶴鹿同春——圖案為一鶴、一鹿與一松樹。其鶴是仙鶴,鹿為梅花鹿,仙鶴與梅花鹿都是傳說中的仙物,是長壽和永久的代表,松比喻生命力的旺盛。鶴鹿同春有富貴長壽的意義。  龜鶴齊齡——圖案為一龜一鶴,古人認為龜壽萬年,鶴壽千歲,以兩者作為長壽的代表,寓同享高壽之意。  福祿壽喜——圖案為蝙蝠、鹿、桃、喜字。蝙蝠意福,鹿同祿,桃為仙桃,傳說食仙桃可長生不老,故以桃寓長壽。  五福捧壽——圖案為五隻蝙蝠,中間有一壽桃或一壽字。古代人認為五福為:一日壽、二日富、三日康寧、四日修好德、五日考終命,寄希望於有福長壽。  多福多壽——圖案為一個仙桃、數只蝙蝠,此圖象徵多福多壽。  福壽雙全——圖案為蝙蝠一,壽桃一,古錢二。蝙蝠寓福,桃寓長壽,錢寓祿,此圖象徵福祿壽。福壽三多——圖案為幾隻蝙蝠,幾隻仙桃和一隻石榴,石榴取多子之意,全圖寓意多福多壽多子。  福至心靈——圖案為蝙蝠、壽桃、靈芝。此處桃借其形如心,靈芝借靈字,此圖意為得到幸福後會更加聰明。  壽比南山——圖案為山水松樹。《詩經》中有「如南山之壽」。在以前常見的對聯中有「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或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均寓意福長壽永,也稱為「壽山福海」。  三星高照——圖案為三個老神仙。「三星」傳說是福星、祿星,壽星,或稱福、祿、壽三星,傳說的「三星」中,福星管禍福,祿星管官運,壽星管生死。「三星高照」象徵著幸福、富有和長壽。  長命富貴——圖案為雄雞引頸長鳴和一支牡丹花。牡丹花是百花之玉,是富貴的象徵。  玉堂富貴:以玉蘭花(玉)、海棠花(堂)、牡丹花(富貴)寓意為「玉堂富貴」。若圖案為五個柿子和海棠花則稱「五世(柿)同堂(棠)」。  5、表示喜慶的圖案  二龍戲珠——圖案為兩條雲龍和一火珠,表示吉祥安泰相祝頌的意思,以此祈求辟邪免災,吉祥如意。龍據說是」四靈」之長,龍珠被認為是寶珠,可辟水火。如果圖案為多條龍戲珠,稱為「群龍戲珠」。如果圖案為兩條雲龍盤旋,中間有一壽字,則稱為「雲龍捧壽」。  龍鳳呈祥——圖案為一龍一鳳。傳說龍是鱗蟲之長,哪裡有龍的出現,哪裡就有鳳來儀,那裡就會天下太平,五穀豐登。龍鳳是人們心目中的祥獸瑞鳥為一種吉祥的象徵,也稱之為「龍祥鳳瑞」。  喜上眉梢——圖案為梅花枝頭立兩隻喜鵲。古人認為鵲能報喜,故稱喜鵲,兩鵲寓雙喜,梅諧眉音,此圖寓意生活快樂。雙喜臨門——圖案為兩隻喜鵲站在一樹枝頭上,寓意生活中有多件大喜之事。  歲歲平安——圖案為幾束谷穗上配兩隻鵪鶉;寓意生活平安如意。  報喜圖——圖案為一豹一喜鵲,豹音同報,寓意生活有大喜之事。  6、其它圖案  事事如意——圖案為柿子和如意串聯組合,表示生活如意。  四海昇平——圖案為四個小孩共抬一瓶,孩音「海」,藉此表示天下太平。  歲寒三友——圖案為松、竹、梅。松,貫四時而不改其葉;竹,清高而有節,寧折不屈;梅,不懼風雪嚴寒,「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攬天下青」。此圖頌揚品德志節高尚之意。  八仙過海——圖案為八個仙人各持法器,在波浪洶湧大海上顯示法力。八仙人有張果老、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鐵拐李、漢鍾離、何仙姑、藍采和。據說八仙在慶賀王母娘娘生辰歸途中路過東洋大海,各自用法寶護身為舟,競相過海,以示神通。  天女散花——圖案為一仙女提籃作散花狀。佛經故事中說,天女將花撒於菩薩的身上,用以檢驗佛門弟子們的道行好壞。  蓮開並蒂花——圖案為一莖開雙花稱為並蒂蓮,比喻夫妻和美,同心同德,愛情堅貞不變。  聰明伶俐——圖案為蔥、菱、荔。蔥與「聰」、菱與「伶」、荔與「俐」同音,象徵聰慧可愛。  玉鏡合璧——圖案以玉鏡寓肝膽相照和白璧無暇之意,象徵夫妻恩愛,愛情純潔專一,始終不渝。

  我國玉器的許多圖案,是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發展而形成的,反映了我國人民追求幸福的樸素而沒好的願望,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遺產。

(資料來源於中華玉器網)

作者簡介
古方,男,生於1962年,北京市人。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89~1997年工作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從事漢唐時期考古發掘和中國古代玉器研究。1997~2000年工作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從事館藏玉器的整理、鑒定和研究等。目前工作於科學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任副社長,從事中國玉器的研究、調查、教學、出版、鑒定和展覽工作。同時兼任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玉器珠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等職。其主要著作有:

《天地之靈——中國古玉漫談》(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冰清玉潔——中國古代玉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國出土玉器全集》(科學出版社,2005年)

《中國古玉器圖典》(文物出版社,2007年)

《古玉之美》(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盛世玉潤——北京奧運與中國玉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

《古方講古玉》(金城出版社,2009年)

《海派玉雕大師精品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

《中國出土玉器全集》(科學出版社,2010年)

推薦閱讀:

JJ轉載
(1)[轉載]【服裝類】黑色蠶繭大衣(帶裁剪圖)
(12)[轉載]《元機賦》解讀
【轉載】有喜有悲是人生,走過路過知深淺
[轉載]虞文靖公道園詩集(續三)

TAG:品味 | 轉載 | 專家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