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詩人」王元明
「天才詩人」王元明
□文/綠蘋
王元明,十歲開始習作新詩,十四歲開始在報刊上發表新詩作品,被稱為「神童」……
二十歲時,他開始習作舊體詩詞。他當時寫的第一首詩《詠梅》,被選入由著名詩人華鍾彥教授主編的《五四以來詩詞選》一書中,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他當時寫的第一首詞《記江南》(春光好),被選入由美國紐約四海詩社編選的《全球當代詩詞選集》一書中,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
他曾夢中寫詩填詞,他能騎自行車寫詩,從洛陽市安樂窩騎車到龍門村北口,行程十餘華里,歷時半個小時,他竟在自行車上作詩3首。他可以用3分鐘時間寫作一首詩詞。他的七絕《詠〈洛陽紅〉牡丹》被列為《中國牡丹攝影珍品集》所選古今牡丹詩詞的壓卷之作;他已創作新詩2000餘首,舊體詩詞20000餘首;他六十歲退休以後所定的詩課是每天3首,實際每天平均寫作詩詞曲9首多;他被國內外名家稱譽為「洛陽才子」、「詩魔」、「詩仙」……
一 十歲神童鄉里驚 早年詩作動三京
泰國一位著名詩人在《洛陽才子王元明贊三首》其一中寫道:「十歲神童鄉里驚,早年詩作動三京。神州紐約名家選,爭識洛陽才子名。」
這首詩說的是,王元明十歲時便能作詩,十四歲開始在報刊上發表詩歌作品,震驚鄉里,被稱為「神童」。他二十歲在河南大學中文系就讀時,開始習作舊體詩詞。這些詩詞不僅被河南大學著名詩人、教授錢天起、華鍾彥、高文、於安瀾以及北京著名女詩人徐亞筠、著名紅學家俞平伯等所賞識,名動三京(北京、北宋時東京汴梁、西京洛陽),而且被選入由華鍾彥教授主編的《五四以來詩詞選》及美國紐約四海詩社編選的《全球當代詩詞選集》等詩集中。於是,國內外詩詞界同仁皆稱王元明為「洛陽才子」,以能與他結識交友為一生幸事。
王元明,字清民,號一勤居士。1942年1月21日出生於河南省洛陽縣第三區翟泉鎮(今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翟泉村)。現移居新加坡。他出身於貧苦的農民家庭,父母都是文盲。王元明從不迷信,但他相信緣份。在《寸草集(王元明舊體詩選)》一書的《前言》中,他寫道:
要說我與詩的緣份,須從我的名字說起。按照五行家的說法,我是五行缺水,因而我的原名是「淵明」。「淵」者,深潭也。深潭裡的水自然多得很,這樣便可以彌補我命中的缺水。後來上學後,老師嫌「淵」的繁體字筆畫太多,於是便將我的名字改作「元明」了。我的原名既叫「淵明」,那就和東晉的大詩人陶潛的字「淵明」相重了。於是,我自幼便和詩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出身於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父母親都是斗大的字不識一升的「睜眼瞎」。他的父親是個閑不住的人,農忙時忙農活,農閑時便出去賣文具。他的父親不識字,一輩子可吃夠了「睜眼瞎」的苦頭。那時候錢印種類很多,經常變換,他的父親認不過來。常常是別人買東西給他小錢,他的父親卻倒找給人家大錢。等王元明長到五歲半時,父親便下決心供他上學。當時父親的期望,只是讓他讀兩年小學,能認幾個字,記個帳就行了,哪裡會想到供他到大學畢業呢!
王元明自上小學起便喜愛《語文》,更特別喜歡詩。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他能把《語文》課本全本背會,全本默寫下來。當時,他的老師都不會寫詩。他開始學習新詩,是從模仿小學《語文》課本上的新詩開始的。他十歲那年,元旦節前,學校號召學生們給解放軍叔叔寫慰問信,王元明寫了一首長詩。這首長詩當時被刊登在學校的「元旦特刊」上。十四歲時,他的一首小詩在《孟津報》上第一次發表了,這就是他的處女作《太陽》:
如果你站在邙山嶺向南望,
你就會愛上那可愛的村莊。
那呀,
那就是我的家鄉。
你看,
那東邊升起了溫暖的太陽。
它照進了人民的心裡,
照遍了家鄉的每一寸土地。
就是它——太陽,
放出了溫暖的光。
在地上生長了茂盛的麥苗,
拖拉機開始賓士在家鄉的土地上。
就是它——太陽,
放出了溫暖的光。
它把人民的心底照亮,
它把人民一步步地引上天堂。
詩題《太陽》,顯然是用隱喻手法,把共產黨比作太陽,給家鄉人民帶來了溫暖,帶來了光明、幸福和希望。詩的語言和技巧都不免顯得稚嫩,但在洛陽解放初期,在文化基礎十分薄弱的農村,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初一學生,竟然有這樣的一首詩登在縣報上,那可真成了一個小炸彈爆炸式的新聞了。於是,人們便稱他為「神童」、「小詩人」。
就在十四歲這年,他考入了洛陽五中(後改名為孟津三中,現名平樂高中)。這個學校原名弘道中學,是河南省洛陽縣的一所重點中學。當時,學校有一個擁有2萬冊圖書的圖書館。這時,王元明開始大量閱覽外國名著。就小說方面,他涉獵的有托爾斯泰的《復活》、《戰爭與和平》,肖洛霍夫的《被開墾的處女地》、《靜靜的頓河》,法捷耶夫的《青年近衛軍》,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等。詩歌方面,他涉獵的有歌德、海涅、雪萊、拜倫、惠特曼、普希金、萊蒙托夫、溫克拉索夫、馬雅可夫斯基、伊薩可夫斯基等人的詩,但他最喜歡的還是普希金的詩。普希金的一些著名詩篇,如《我的墓志銘》、《致大海》、《致西伯利亞的囚徒》、《頓河》、《紀念碑》等,他至今仍能背誦如流。人們說,少年是多夢的時期。而這時起,王元明開始做的一個夢,便是將來做一名詩人。
在中學時期,他大約寫有一百多首新詩,在報刊上發表有近二十首。其中一首長詩《四過邙山》,共一百多行,在《孟津報》上佔了小半版的篇幅。1960年9月,他進入河南大學(原名開封師院)中文系就讀。在大學一年級及大學二年級上期這一年半時間內,他將河大圖書館藏的中外新詩集全部通讀,並創作了一千餘首新詩。這一時期的代表作為《工農橋上》:
月落西山後,
天淡星稀少。
老王送菜進城裡,
一路唱著扭絲調①。
公路平又直,
馬兒得得跑。
長鞭一聲十里路,
車兒馳上工農橋。
對面汽車響,
誰喊「讓讓道」。
一看卻是趙廠長,
打個招呼叫老表②。
「送菜到城裡」,
「社裡去配套」。
一聲長鞭一聲笛,
雙雙馳過工農橋。
【注】
①擔絲調:南陽曲子的一種調名。
②老表:南陽方言稱老鄉為「老表」。
自一九六二年五月開始,王元明雖然不間斷地寫作一些新詩,但開始轉入以舊體詩詞創作為主,對於新詩和舊體詩詞,王元明的觀點是:「不論是新詩還是舊體詩詞,只要寫得好,都是好詩,我都喜歡,寫得不好的,都不是好詩,我都不喜歡。」
在《寸草集(王元明舊體詩選)》一書的《前言》中,王元明寫道:
對於舊體詩詞,我雖從小就喜歡背誦朗讀,但因為不懂平仄格律,又沒有老師教,所以在二十歲以前一直不會寫。1962年「五一」國際勞動節時,我母親帶著我的小妹從洛陽到河南大學(在河南省開封市)去看我。晚上,我母親住在校招待所,和北京來的一位老太太住在一個房間。這位北京老太太名叫徐亞筠,浙江省杭州市人。畢業於燕京女子大學,擅長寫作舊體詩詞。她因身體不好,閑居於北京。她有五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但都喜歡理工。當她知道我是中文系的學生時,顯得特別高興。她問我:「你想寫舊體詩詞嗎?」我馬上說:「想!可惜沒人教我。」她高興地說:「我來教你,好嗎?」我高興得心花怒放,說:「那太好了!」我母親在學校只住了一個晚上就走了,徐亞筠老師又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月。在這段時間裡,我除了上課和做作業,一有空便跑去跟她學寫舊體詩詞。她走了以後,我又曾向當時已八十四歲高齡的著名老詩人靳志學習舊體詩詞,也曾向河南大學中文系的高文、華鍾彥教授請教。在大學的後兩年中,我共寫作舊體詩詞五百餘首。
那是一九六二年五月二日晚上,當人們還沉浸在歡度「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歡樂之中,當河南大學的莘莘學子們正忙於迎接「五四」青年節的時候,王元明卻在校招待所的一間普通客房裡,正津津有味地聆聽著徐亞筠老師的講解。在徐老師的啟蒙下,他才知道詩、詞、曲的平仄格律,才知道《佩文詩韻》、《詞林正韻》、《中原音韻》。才知道學習寫作舊體詩詞的順序應該是:先學習寫作舊體詩,其次是詞,再次是曲。徐老師講解得眉飛色舞,娓娓動聽,王元明聽得如痴如迷,茅塞頓開。直到夜裡十點多鐘,他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徐老師的客房。
但這一夜,他失眠了。學生宿舍是夜裡九點半鐘必須熄燈的。他回到寢室以後,滿腦子都是平平仄仄,都是五絕、七絕、《憶江南》、《如夢令》。於是,他躺在床上,閉著眼睛,開始作起舊體詩詞來了。舊體詩,他先從七言絕句開始;舊體詞,則從《憶江南》、《如夢令》、《浣溪沙》開始。大約到後半夜時,他才迷迷糊糊地睡著了。俗話說:「晝有所思,夜有所夢」。他在睡覺前看的是舊體詩詞,想的是舊體詩詞,寫的是舊體詩詞,他在睡夢中仍然看的是舊體詩詞,想的是舊體詩詞,寫的是舊體詩詞……這一夜,在夢中,他不知寫了多少舊體詩詞。到早上學校起床鈴響的時候,他雖大多想不起來了,但依然十分清晰地能記起來幾首,就是他在起床鈴響起之前剛剛寫成的幾首。他急忙起身來,把這幾首能記起來的詩詞抄了下來:
七絕·詠梅
新枝老乾任橫斜,自是人間第一花。
夜半東風偏有意,早傳消息到天涯。
七絕·春遊
青春自袷各翩翩,迤邐芳郊澹遠煙。
最是東風知我意, 飄絲吹絮自年年。
憶 江 南
春光好,解語燕歸斜。對對衝風爭啄草,雙雙冒雨競銜花。報喜到農家。
憶 江 南
春光好,處處盡東風。錦繡江山誰作主?飛花點翠數工農。高頌舜堯動。
他對了一下平仄和《佩文詩韻》、《詞林正韻》,竟完全符合!「我也會夢中作詩填詞了!」過去,他看到《陸遊集》中有《五月七日夜夢中作》(二首)時,總是油然而生一種自卑感:「古人能夢中作詩,而我們都醒著還不能作詩。古代人就是聰明,是我們現代人所遠遠不及的」。這一次,他不僅夢中作詩,而且填詞!從此,他便打破了對古人的盲目迷信,下決心要在詩歌創作方面趕上和超過古人。
五月三日,他利用全天的課餘時間對這四首詩詞反覆進行修改。到晚上,他拿著這四篇習作怯生生地去見徐亞筠老師。
「是你寫的嗎?」徐老師看完兩首七絕後,兩眼忽然一亮,抬起頭來,直盯著王元明,她似乎不相信王元明能寫出這樣的作品來。
「是。」王元明肯定地答道,「老師,我第一次寫詩填詞,而且還是夢裡寫的,肯定不好,請老師多多批評。」
「這四首詩詞都是你昨晚夢中作的嗎?」徐老師的兩隻手開始有些發抖了。她又一次抬起頭來,用兩眼逼視著王元明,彷彿要用洞穿一切的眼光去逼著王元明說出實話來,容不得一絲兒摻假。
「是,老師,這些確定都是我昨晚夢中作的。」王元明也直眼與徐老師的目光相對視。「作的不好,還請老師多多指教。」
「你第一次作詩填詞,還是在夢裡,簡直是天才!」徐老師高興地說。她猛地又站起身來,用舊式吟詠的方式,又是搖頭,又是扭腰,又是手之舞之,只差沒有「足之蹈之」了。吟完以後,她又坐下來,鄭重地對王元明說:
「你第一次作詩填詞,又是在夢裡,便寫得這麼好,這說明你很有才氣,有悟性,你好像天生就是一個詩人的料。只是有一點,我需要告訴你:四十歲以前一般不準發表舊體詩詞!」
「學生記住了。」對於徐老師的這句話,王元明是牢記在心,嚴格遵守的。至於徐老師稱讚他的那些話,他卻一直沒向別人說起過。他覺得,那只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勉勵之詞。假如老師一開始就將你的習作說得一無是處,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還會接著寫下去嗎?
像這樣夢中作詩填詞的情況,王元明後來還有多次。有一次,他還在夢中作了一首長詞《沁園春·記夢》(《昨夜猛然》)呢!
關於詩歌創作,毛澤東在《關於詩的一封信》(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二日)中說:「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舊詩可以寫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為這種體裁束縛思想,又不易學。這些話僅供你們參考。」毛澤東在這裡說得很清楚,「舊詩」「不宜在青年中提倡」,「這些話僅僅供你們參考」。但是,被「三反」、「五反」、「反右派」等運動嚇破了膽的大學教師們,卻把它理解為:「舊詩」「不準在青年中提倡」,或「舊詩」「不敢在青年中提倡」。在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下冊第二分冊中,明明有「詩律」、「曲律」,但老師卻不予講授,怕被扣上「在青年中提倡舊體詩詞」的帽子。在那個時期,一旦被扣上這頂帽子,那是要按對抗毛主席的現行反革命論處的。但是,從內心深處來說,這些大學的老教授們,還是希望他們的學生中有些會寫舊體詩詞的。不然的話,中國幾千年優秀的傳統詩詞,不是會後繼無人嗎?所以,當王元明拿著自己習作的舊體詩詞去向中文系著名教授、詩人高文、華鍾彥請教時,他們都是非常高興的。他們對王元明說:「你只要認為需要找我們,隨時都可以到家裡來,不要顧慮我們忙不忙。對於其他學生,我們開的是大灶,像你這樣的學生,我們給你開的是小灶!」在河大中文系歷屆數以萬計的學生中,被高文、華鍾彥以及錢天起(時任開封師院副院長兼中文系主任)、李嘉言(中文系主任)、萬曼等著名教授開設「小灶」的,僅止王元明一人而已!
王元明謹記徐亞筠老師的告誡,四十歲以前一般不在報刊上公開發表舊體詩詞。他當時是年級黑板報《東風報》的主編。他的舊體詩詞習作時常在板報上發表,被同學們傳抄。再加上他在大學中文系就讀的四年期間,除了優秀地完成學業之外,共寫作新詩1000餘首,舊體詩詞500餘首,歌詞100餘首。由他作詞的《雷鋒大合唱》,由河大音樂系教授譜曲,曾由開封市少兒演唱團演唱,並在河南人民廣播電台長期播放。此外,他還完成了四部學術著作:1、《陶潛新論》(16萬字);2、《杜詩試譯》(12萬字);3、《蘇辛農村詞譯析》(13萬字);4、《宋詞的愛國主義傳統論稿》(18萬字)。於是,在河南大學、在古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王元明可以說是名動一時了。此有河南大學中文系著名老教授於安瀾先生《題元明所著〈唐詩名篇新論〉》一詩可證:
昔年文革住牛棚,曾聞同學談元明。
喜愛詩歌絕俗好,朗誦時出金石聲。
熟讀《雕龍》如家珍,功力篤醇眾所傾。
運動期間亂扣帽,險劃白專作典型。
我感勤奮鍥不舍,將於學術必有成。
後於游洛始識面,粹然彥士丰神請。
博覽群書素養厚,每抒卓見廣座驚。
近聞專著行問世,唐詩解析多新穎。
中華名家為作序,文中推許何真誠。
他日定貴洛陽紙,一書頓馳五洲名。
一九九二年初夏於安瀾題於河南大學
於安瀾先生(1902—1999年),河南滑縣人。河南大學中文系著名教授,著作頗富,有《詩學輯要》、《畫史叢刊》、《畫論叢刊》等多種。他寫這首詩時,已是九十一歲高齡。由詩的前八句可知,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在批判錢天起、李嘉言、高文、華鍾彥、萬曼等著名教授時,王元明是被當作「修正主義苗子」、「白專典型」一併被批判的。由此可知,王元明在河南大學、在古都汴京求學期間的名氣是如何之大了。
王元明在河大求學期間,他的大姐、二姐均在洛陽工作。每逢假期,他便住在大姐家。在洛陽,他寫有《臨江仙·洛陽春》、《望海潮·洛陽》等。這些詩詞,以及他的其他詩詞作品,也在(北宋)西京洛陽友人中傳播開來。
一九六二年暑假期間,徐亞筠老師特邀王元明赴京,往返車費及生活費用全部由她負擔。王元明就住在徐老師家裡。徐老師帶他到天安門廣場、故宮、頤和園、長城、十三陵等地遊覽,使他開闊了視野。在北京度假的一個月中,他又在北京圖書館鑽了半個月,看了很多在河大圖書館所見不到的書。但更主要的是,他還是跟著徐老師習作舊體詩詞。這時期的代表作品有《少年游·古戍》、《浪淘沙·赤壁之戰》、《鷓鴣天·農家樂》、《鷓鴣天·還鄉》等。徐亞筠老師和北京的名人俞平伯、吳世昌、周汝昌、吳祖光等人過往甚密。她曾帶著王元明去拜訪這些名人,並把王元明的詩詞習作拿給這些名家們看。這些名家們看了之後,都稱讚不已。於是,王元明的名字也算是名動北京了。
一九八七年,河南大學中文系著名教授、詩人華鍾彥主編的《五四以來詩詞選》一書正式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入選作品極為精嚴,每個詩人最多入選5首,其中毛澤東、郭沫若、于右任、王力等3首,蔡厚示、董必武、胡喬木、王國維、朱東潤等2首,蔡元培、高亨、林伯渠、臧克家等1首。王元明被入選2首,其一是他二十歲時寫的第一首詩《詠梅》(「新枝老乾任橫斜」),其二是他二十歲時在北京所作的《鷓鴣天》(「窗外雄雞應曉鍾」)。《詠梅》詩前文已予徵引,茲將《鷓鴣天》詞全文錄下:
鷓 鴣 天
窗外雄雞應曉鍾,鄰家兒女踏歌逢。天邊細灑紛紛雨,壟上輕飄絮絮風。 春不盡,樂無窮,晚歸猶帶夕陽紅。江山萬里新圖畫,盡在明霞錦繡中。
一九九○年九月,美國紐約四海詩社編印的《全球當代詩詞選集》正式出版。這本選集選錄王儼思、何林天、葉鍾華、潘佛章、霍松林等人3首,選錄劉逸生、宛敏灝、汪民全、龔依群等人2首,選錄丁芒、龍榆生、李廣超1首。王元明被入選3首:《詠梅》(「新枝老乾任橫斜」)、《詠水仙》(「淡黃輕白碧溪邊」),《憶江南》(「春光好,解語燕歸斜」)。《詠梅》和《憶江南》前文已予徵引,茲將《詠水仙》一詩全文錄下:
詠 水 仙
淡黃輕白碧溪邊,不與夭桃爭媚妍。
如得東風一相顧,出塵應是水中仙。
這首詩作於1984年,王元明四十二歲,時在洛陽大學任教。
除了《詠水仙》詩是作於王元明四十二歲之外,其餘被《五四以來詩詞選》及《全球當代詩詞選集》所選的《詠梅》(「新枝老乾任橫斜」)、《憶江南》(「春光好,解語燕歸斜」)、《鷓鴣天》(「窗外雄雞應曉鍾」)三首詩詞,均為王元明二十歲時所作,而《詠梅》、《憶江南》這兩首詩詞則是王元明在夢中所作的第一首七絕和詞!這足以說明,他二十歲時所創作的舊體詩詞已可以和當代的詩詞名家相媲美。在了解了以上情況之後,你再回頭看一下這一章的標題《十歲神童鄉里驚,早年詩作動三京》,還會覺得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嗎?
二 中歲偷閑餘興足 長年不廢是詩聲
「潛心學術太專精,紙貴洛陽三論成。中歲偷閑餘興足,長年不廢是詩聲」(泰國鍾季子《洛陽才子王元明贊三首》其二)
一九六四年七月,王元明從河南大學中文系畢業。本來被排在五名留校學生第一名的王元明,卻因為中文系的黨派之爭成了可憐的犧牲品。
王元明出身於下中農家庭,十歲加入少先隊。在小學讀書時,他是校少先大隊委員、校文體部部長。在中學時,他於十四歲加入共青團,曾任班團支部組織委員。在大學時,他一入校便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為年級板報《東風報》的主編。他擁護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模範遵守校紀校規,團結同學,學習成績優異,這應該算是「紅」吧。在業務上,他的成績優異。在河南大學中文系就讀的四年中,他還創作新詩1000餘首,歌詞100餘首,舊體詩詞500餘首,學術著作四部:1、《陶潛新論》(16萬字);2、《杜詩試譯》(12萬字);3、《蘇辛農村詞譯析》(13萬字);4、《宋詞的愛國主義傳統論稿》(18萬字)。這應該算是「專」吧?平心而論,王元明應該算是一個又紅又專的好學生。他在二十歲時所作的一首《浣溪沙》詞中也寫道:
獨步庭園夜氣侵,柳綿飛盡樹陰陰。登高懷遠意何深!願對東風酬壯志,勤將桃李說雄心。紅專道上盡知音!
在畢業分配方案正式公布之前,一位同學在鄭州見到河南大學中文系主任、著名教授李嘉言,問起他中文系的留校學生。他說:「總共是5個。別的4位我不太熟悉,第一個是王元明同學,只有這個同學我熟悉。」
據說,後來在留校學生問題上,系黨總支書記和系主任們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甚至達到了拍桌子的程度。當時的開封師院副院長、著名教授錢天起兼任中文系名譽主任、著名教授李嘉言為中文系主任,著名教授高文、華鍾彥均為中文系副主任,他們均堅持要王元明留校任教。他們認為:「像王元明這樣的好學生不留校,還要留什麼人呢?」他們堅持:「只要有一個學生留校,就是王元明!」但系黨總支書記卻堅持要留其他4位同學,堅決不同意王元明留校。最後,幾位教授、系主任和系黨總支書記拍起了桌子。但在當時,那是只有黨總支書記一人說話算數的。最後,在原定5名留校生中,其他4名不動,唯獨不讓王元明留校,將其分回了他的家鄉——洛陽。他進了一所位於洛陽市郊區關林的一所中學——洛陽八中。
畢業後的第一年,他被分到農村進行勞動鍛煉,並參加了四清工作隊。第二年回校任校,從初一教起。教書不到一年,文化大革命的烈火便燒到了他所任教的學校。1966年6月,學校開始停課。這一折騰便是十幾年,王元明也從洛陽八中被調到郊區武裝部、文教局、37中、市委辦公室,跟著市委書記兼市長盧成松作了4年私人秘書。1977年元月,盧成松書記因病去世;1979年10月,王元明被調到洛陽市師範(後為洛陽市教育學院、洛陽大學)任教。從此,他開始潛心於學術研究,但仍堅持不懈地在創作詩詞的道路上徜徉。
一九八○年七月,王元明的舊體詩詞開始在《遍地紅花》雜誌上發表,題為《詞三首》。其一為《採桑子·麥收前夜》(「南風過後山莊好」);其二為《清平樂·收麥》
(「東方發白」);其三為《蝶戀花·打麥場上》(「日落時分輕霧罩」)。自此以後,便一發而不可收,先後在全國三十餘家報刊上發表1000餘首,並被選入30餘種詩集中。
一九八三年十月,王元明給廣東著名詩人潘佛章先生寄去了幾首詞。潘佛章先生當時已66歲,任廣州師院《詩詞集刊》主編。潘佛章先生當即給王元明回了一封信:
元明同志:
來信及大作收到。大作頗有特色,先選用寫農村的幾首,可能時放在今年第四期。其餘的待後選用。
即候
著安!
潘佛章
(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三日
刊登在《詩詞集刊》1983年第四期上的四首詞佔了整整一個專頁,總題為《詞四首·農村小唱》,茲錄於下:
浣溪紗·山村之晨
夜雨初停更曉風,百花叢里數聲鍾,後強馬壯出西東。
一面旗飄表嶺外,幾排人入畫圖中,八方笑語話年豐。
又·春 耕
裊裊輕煙薄薄羅,五風十雨暖心窩,春耕人馬鬧呵呵。
犁去犁回泥浪細,人來人往笑言多,天涯何處不歡歌!
採桑子·春耕
東風過後山莊好,社社春耕,隊隊春耕,南北吆牛一片聲。 南坡北嶺歌聲起,哥也多情,妹也多情,笑問「豐收有幾成」?
西江月·學犁
小趙學犁花地,聲聲吆喝黃牛。汗珠和著黑泥流,身子歪歪扭扭。 驀地牛兒使性,連人翻到犁溝。騰身抓起犁把頭,鞭子一場說:「走」!
讀完這四首詩,你便會想見這位年已66歲的老詩人在看到王元明這些詞作時,在給王元明回信時的激動情景了。然而,這位老詩人連做夢也不會想到,這四首詩都是王元明二十歲的習作啊!
後來,這些詞有的被選入《當代中華詩詞選》(唐伯康、馬牧編,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1版)、有的被選入《當代田園詩選》(陳楚主編,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2年11月1版)、李廣超主編的《二十世紀中華詞苑大觀》等書中。
一九八三年五月,他開始創作《牡丹名品雜詠》組詩。一開始寫有《姚黃》、《魏紫》、《二喬》、《洛陽紅》等二十首,到1991年4月又寫了《煙絨紫》、《露珠粉》、《百花妒》等五十七首,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又寫《白玉蘭》、《玉蘭飄香》、《赤陽》等354首,共寫牡丹品種詩421首,創古今中外詠寫牡丹品種詩數量之最。再加上他創作的詠寫觀賞牡丹的詩詞,到2008年7月,共計5200餘首,同樣是古今中外詠寫牡丹詩數量之最。
他的牡丹詩,不僅被國內的書畫家用作題畫詩或書寫,還被選入許多書、畫和牡丹攝影集中。如趙書魁編著的《牡丹詩書畫》一書(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4月1版),共選歷代詠牡丹詩詞58首,而王元明一人的牡丹詩竟被選了40首,是其他歷代作者所作牡丹詩詞總和18首的兩倍多。他的《詠「洛陽紅」牡丹》一詩,更被推為《中國牡丹攝影珍品集》一書詠寫牡丹詩詞的壓卷之作。詩的全文如下:
詠「洛陽紅」牡丹
即便燒焦亦不開,根根鐵骨自錚錚。
洛陽恰得相宜地,留取花中強項名。
這首七言絕句作於1983年5月,最早發表於《河洛史志》雜誌1985年2期,署名羊子(王元明的筆名),後被中國著名畫家謝瑞階用章草書寫,並被選入《牡丹詩詞書法選萃》一書(洛陽牡丹花會辦公室編,河南美術出版社1986年4月初版)。由邱士樓主編的《中國牡丹攝影珍品集》一書,於1999年3月由東方出版社出版。這本大型牡丹攝影珍品集,共選入中國127位攝影家的307幅攝影作品,同時又選錄歷代詠牡丹詩詞名作172首。在這172首詠牡丹詩詞中,該書將王元明的《詠「洛陽紅」牡丹》作為壓卷之作。這足以說明,王元明的詠牡丹詩詞,不僅在數量上為古今中外之最,而且在質量上也是古今中外之最。
洛陽市爭評國花辦公室主任藍保卿是《中國牡丹攝影珍品集》一書的編委會主任。1999年6月,他又主持編寫《中國牡丹全書》,請王元明擔任該書文藝卷的主編。他將王元明請到辦公室里,親自贈給王元明一本《中國牡丹攝影珍品集》。並對王元明說:「你負責主編《中國牡丹全書》的文藝卷,在選錄古代詠寫牡丹的詩詞作品時,不僅要注意它的藝術性,更要注重於它的思想性,注重於它高尚的精神氣質。譬如我們這本書選的第一首詩,是詠『洛陽紅』牡丹的,它不僅藝術性高,而且精神氣質特別好。別的詩我記不住,這首詩我背得很熟:『即便燒焦亦不平,根根鐵骨自錚錚。洛陽恰得相宜地,留取花中強項名』」。
王元明一聽,原來是他的詩,不禁故意問藍保卿主任:「你知道這是誰寫的詩嗎?」
藍保卿主任把書打開,指著說:「羊之呀!」
王元明又接著問:「你知道羊之是誰嗎?」
「這上面寫的是清代人,但具體是哪裡人我也不清楚。」藍保卿主任說。
「其實,羊之就是鄙人。」王元明指著自己的鼻尖,笑著說。
「羊之就是你嗎?你怎麼叫羊之呢?」藍保卿主任不禁為之大吃一驚,同室的段全緒、閻榮甫同志也為之一驚。
「羊之就是我,是我隨便起的一個筆名。」王元明肯定地說。
「那你怎麼變成清代人了呢?」藍保卿主任仍然疑惑不解地問。
「誰知道是誰把我變成了清代人了呢!」王元明笑著說。「這首詩最早發表於《河洛史志》一九八五年第2期。一九八六年,被選入《牡丹詩詞書法選萃》一書。在《牡丹詩詞書法萃》一書中,共選錄131首牡丹詩詞,除了我這一首七絕是當代作品外,其餘全是唐、宋、元、明、清代著名詩人的作品。其他作者的名字前面,均標明朝代,只有我的名字前面沒有標明朝代。邱士樓先生不認識我,他將我這首詩選入《中國牡丹攝影珍品集》時,一定是錯把我當成清代詩人了。」
「啊!原來如此。」藍保卿主任和段全緒、閻榮甫同誌異口同聲地說,為終於解開了這個謎而長出了一口氣。
這說明,不僅是該書主編邱士樓(他還兼管該書的詩詞選配工作),而且還包括顧問袁毅平、呂厚民,編審劉典立(洛陽市市長),以及編委會主任藍保卿、副主任及編委二十餘人,在不知道羊之就是王元明的情況下,對自唐代以來的172首牡丹詩詞精品進行了公平的遴選,竟將王元明的《詠「洛陽紅」牡丹》一詩推為壓卷之作,超過了李白、劉禹錫、白居易、蘇軾、元好問、徐渭等眾多名家。
由於王元明在詩詞創作方面的突出成就,所以他40餘歲時便被推舉為中華詩詞學會理事、河南詩詞學會副會長、洛陽詩詞學會會長、新加坡新聲詩社名譽社長、新加坡獅城詩詞學會名譽會長、國際漢詩協會會長等職。
1992年11月和1995年8月,他兩次被邀請赴新加坡參加並主持國際學術會議。1992年11月,他第一次到新加坡,見到了著名老詩人馬宗薌(時年91歲)、李金泉(時年77歲)以及李東山、廖容觀和女詩人劉情玉等。他們對王元明在詩歌創作和學術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均倍加稱賞。茲僅以兩首老詩人給王元明的贈詩為例,便可大略知道當時情況。
在馬來西亞馬侖主編的《新馬文壇人物掃描》一書中,對馬宗薌先生作了如下介紹:「馬宗薌,新馬老詩人,擅寫舊詩詞;1902年12月26日生於廣東潮陽。1940南渡星洲;先後任馬六甲培風中學和新加坡公教中學教師。1966年退休。擔任新加坡新聲詩社的名譽社長。著有《吟香詩集》;主編有《飛霞詩集》。」他贈王元明有詩二首。
詩 二 首
獅城聚晤,快慰良多。惜匆匆一別,未能暢所欲言。加以老朽,年屈九一,行動遲滯,招待不周,至為歉仄。厥後細讀大作《唐詩名篇新論》,更加嘆服。足見學識高深,修養有素。稱之為「洛陽才子」,不為過也。爰特賦詩二首奉呈,乞予吟正為盼。
喜晤王元明詞長
因公順道蒞獅城,細認廬山喜識荊。
自古洛陽多雋士,歆君早已主詩盟。
讀元明詞長《唐詩名篇新論》賦贈
暢論唐詩是與非,琳琅滿卷盡珠璣。
唱酬終把鰲頭占,鐵馬盤空載譽歸。
據新加坡友人講,馬老寫這兩首詩時是在病塌上,每天僅靠輸液維持生命。在寫作過程中,他曾幾次輟筆,侍奉在他身邊的家人也曾多次勸他不要寫了,但他仍然堅持把它寫完,而且一連寫了兩首。不久,馬老便與世長辭了。 於中可知,這位老詩人當時的心情是何等激動啊!
對於李金泉、馬侖主編的《新馬文壇人物掃描》一書介紹云:「李金泉:新馬資深作家,原名李金泉。1916年10月28日在新加坡出生(祖籍福建同安)。先進華校,後轉英校求學。30年代後半期,曾先後任《星中日報》、《星洲日報》和《南洋商報》外勤記者,也同時兼編電影版和體育版……1950年左右在《星期六周刊》發表短篇小說。1954年,出任新加坡《南洋商報》社督印。目前從商。他的作品,論文多用原名發表,小說則用筆記超雲、鐵津、半閑軒主、夏潞仁等筆名。80年代多與一些吟友寫詩填詞,和唱自娛。他的英文作品不多,但也被國際桂冠詩人學會選登於該會會刊。1986年並曾獲該會頒給傑出作品獎章。著有短篇小說集《桃樂賽》(1951年)。」他這次贈給王元明的詩詞竟達四首之多。
詩詞四首
李金泉
恭迎國際漢詩協會會長王元明教授
洛陽才子蒞獅城,樂得庄樗倒履迎。
海外騷風蒙鼎振,論功堪列冠群英。
感謝王元明教授惠贈巨著
《唐詩名篇新論》(調寄《浣溪紗》)
數載神交未識荊,有緣今日拜先生,蒙贈巨著感殊榮。
新論古詩揚漢粹,廣宣文化振天聲,洛陽才子壯行程。
拜謝並賦別國際漢詩協會會長王元明教授
應感詩翁下遠洋,孜孜賜教誼深長。
燕台盛意何從謝,且待來年上洛陽。
拜謝並賦別國際漢詩協會會長王元明教授
(調寄《燭彩搖紅》)
葉落秋殘,正徵南國詩壇蕭。霸陵呵夜炫屠龍,遍地吟聲寂。 欣見洛陽擎纛,詣獅城,揚傳郢曲。騷風激振,看取荒郊,隨時茁綠。
才思如泉湧的王元明,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在繁忙的會務之餘,竟寫作詩詞30餘首,其中一首詩是贈給泰國航空公司顏瑪達(英文譯名)小姐的。這首詩是僅用了3分鐘時間便寫成的。
贈泰國航空公司顏瑪達小組
逢人滿面帶春風,祖籍神州與我同。
多次相煩終不厭,已忘(平聲)身在異鄉中。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與王元明一同去參加新加坡這次學術會議的,還有洛陽的崔廣淵、劉武漢等人。崔光淵一到新加坡,便迅速辦理了到泰國的簽證。王元明和劉武漢原先認為時間太短,恐怕辦不成,所以沒有和崔廣淵一起去辦到泰國的簽證。兩天後,見崔廣淵的簽證辦好了,才決定去辦。從新加坡辦理到泰國去的手續是:先把他們從廣州飛往新加坡的機票退掉,再購買新加坡經由泰國曼谷再飛回廣州的機票,然後才可以到泰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去申請辦理到泰國曼谷去的簽證。王元明和劉武漢先到泰國航空公司詢問機票如何辦理,接待的服務小姐正是顏瑪達。她面帶微笑,態度非常和藹地問:
「您好!先生。您們是從中國來的嗎?」
「您好!小姐。是,是。我們是從中國洛陽來的。」王元明和劉武漢說。接著問:「小姐,您是哪裡人呢?」
「我和您們一樣,祖籍也在中國。」顏小姐一邊用手接他們的機票,一邊微笑著說。「我的祖籍在廣東,但是我不是出生在那裡,我到現在還沒有回去過呢。」
在聽懂了王元明、劉武漢敘述的情況後,顏小姐說:「您們不用到別處去退機票了,我給您們換一張從新加坡經由曼谷再飛往廣州的機票就行了。」
「那需要多少手續費呢?」王元明問。
「不需要付手續費的。」顏小姐仍然微笑地一邊說著,一邊迅速給王元明、劉武漢換了機票。
「謝謝,謝謝。」王元明、劉武漢連聲說道。
「不必客氣,拜拜。」顧小姐還是那樣笑容可掬。
王元明、劉武漢拿著機票來到泰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大使館簽證處的工作人員當即受理了他們的申辦材料,並通知他們到第二天下午來取簽證,到12月4日中午12時左右離開新加坡到泰國去。
當天晚上,他們從新加坡一位友人處得知,按照新加坡移民局給他們的會議簽證,他們在新加坡的居留時間是12月3日夜24時。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在此之前離開新加坡,否則或者被處以重罰,或者要坐班房。唯一的辦法是:再到泰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簽證處退回簽證,退掉新換的機票,再買一張從新加坡飛往廣州的飛機票。
於是,第二天上午,王元明、劉武漢二人又匆匆地趕到泰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簽證處退回了簽證,然後又來到泰國航空公司,接待的仍是那位滿面春風的顏瑪達小姐。
「您好!先生。」顏小姐正在忙著,一見王元明、劉武漢又來了,馬上先微笑著問候。
「您好!顏小姐。」王元明、劉武漢也學著顏小姐,先向顏小姐問好,接著說明了情況。
「您們先在那邊稍候一下。我手頭正在忙著,大約3分鐘時間,接著就給您們辦。」顏小姐微笑著,指了一下大廳的沙發。
「顏小姐,您的服務態度這麼好。我可以在3分鐘之內給您寫一首詩。」王元明十分感激地說。
「謝謝先生。」顏小姐仍然微笑地說。
王元明離開服務台,坐在沙發上,很快便寫好了上邊那首詩,然後用一張很漂亮的信箋紙狀滕抄了一份,蓋上自己的詩印。
3分鐘過後,顏瑪達小姐站起身來,笑著招呼王元明、劉武漢過去,說:「您們昨天那張從新加坡飛往廣州的機票已經被處理掉了。我把您們這張從新加坡經由曼谷到廣州的機票留下,又給您們換了一張從新加坡到廣州的機票。」
「那需要付多少手續費呢?」王元明、劉武漢問。
「不需要付手續費的。」顏小姐仍然微笑地一邊說著,一邊把剛剛換好的機票遞給了王元明、劉武漢。
「太謝謝您了,小姐。」王元明一邊接過機票,一邊把寫好的詩箋遞給顏小姐。「這是我給您寫的一首詩,請您收下。」
王元明把詩箋贈給顏瑪達小姐,並給顏小姐念了一遍。
「謝謝,謝謝。」顏小姐微笑著,臉色顯得更加紅潤了。
當時,還有一點是王元明、劉武漢二人所不了解的。原來,為了省錢,他們從廣州飛往新加坡的往返機票是經濟艙的,但顏瑪達小姐最後換給他們兩人的從新加坡飛往廣州的機票卻是頭等艙的。這頭等艙的機票和經濟艙的機票是要相差不少錢的,但是顏小姐卻沒有收他們一分錢,甚至連手續費都沒有收。到登機以後,直到同機飛回中國的會議代表問起他們為什麼能坐頭等艙時,他們才大吃一驚。
「你們怎麼能買到頭等艙的位置呢?」同機回國的其他同志說。
「我們不是買的,是人家給換的。」王元明、劉武漢說。
「那你們付了多少手續費呢?」
「一分錢也沒付。」王元明說。
「你們怎麼會這麼幸運呢?」同機的中國代表們說。「我們是公費報銷的,花多少錢都無所謂的。但是我們想多花點錢買頭等艙,人家就是不賣給我們。你們倒好,一分錢也不用花,用經濟艙的機票卻換了一張頭等艙的機票。」
「大概是王元明那首詩起了作用吧。」正當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劉武漢忽然想到了王元明給顏瑪達小姐贈詩這個原因。接著,他把贈詩的詳情向大家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一番。
「啊,原來如此!」大家終於弄明白了,隨即有人大有感慨地說:「真沒有想到,在這種年頭,王元明的詩還這麼值錢呀!」
據說,那位泰國航空公司的顏瑪達小姐,就因為國際漢詩協會會長王元明的這首贈詩馬上被公司升了職,加了薪。
要說王元明舊體詩詞的傳奇效用,還要看他1995年8月赴新加坡出席並主持「首屆『詩詞欣賞與研究的世界』國際學術研究會」之行了。
中國的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但這一句話在新加坡可行不通。新加坡是個以法治國的法制國家,不管做什麼事,講的是法律,講的是公事公辦。任何金錢、物質、人情,在至高無上的法制面前,都顯得毫無用處。但是,就在別人用金錢、用物質、用權力都不能「使鬼推磨」的情況下,王元明卻僅僅憑籍他的舊體詩詞硬是把「磨」給推轉了。
1985年8月底,新加坡同安會館、新加坡國立大學漢學研究中心和國際漢詩協會決定在新加坡舉辦「首屆『詩詞欣賞與研究的世界』國際學術會議」。具體事宜由新加坡同安會館經辦,開會地點就在同安會館禮堂。7月24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在第8版《新加坡新聞·社會之窗》專欄進行了報道,標題是:《同安會館·國大漢學研究中心及國際漢詩協會聯辦「國際詩詞研討會」下月底舉行》。文章說:「 區如柏報道:同安會館、國立大學漢學研究中心及國際漢詩協會將於下月26日及27日,在同安會館禮堂舉辦『國際詩詞研討會』」。屆時,中國、台灣、香港、馬來西亞等地的著名詩人將來新參與這項盛會。……國際漢詩協會的會址在中國洛陽,會長是中國的王元明教授,副會長是新加坡女詩人劉情玉。」「世界著名詩人將參與盛會:李金泉透露,世界著名漢詩詩人如廣州賴春泉、洛陽王元明、重慶凌文遠、衡陽鄧樂群、上海蔣哲倫(女詩人)、香港周錫馥、台灣龔鵬程、沈謙、袁正雄等將參與研討會。」
由於直到8月19日下午1時半,王元明才收到新加坡移民局批准他入境的簽證傳真件,他必須立即乘車赴北京,到新加坡駐中國北京大使館去辦理簽證手續。然而,8月19日是星期六,8月20日是星期日。當王元明於8月20日下午4時趕到新加坡駐中國北京大使館時,正逢星期日休息,只能到8月21日(星期一)上午再來辦理簽證手續。按照新加坡的規距,辦理簽證的時間一律是3天,不論是什麼人,一律公事公辦。這一點,新加坡同安會館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朋友們都是很清楚的。他們給王元明赴新的時間排了一張日程表,即使按最快速度,王元明到北京簽證,再到洛陽拿機票,再由洛陽到上海去乘飛機一點都不耽誤的話,他到達新加坡的最早時間應該是8月27日晚上,即這次國際詩詞研討會已經剛剛結束,大家正在觀賞文藝晚會節目的時候。如果再稍一耽誤,那王元明到達新加坡時,將會是會議開過一兩天之後了。這次會議是由新加坡同安會館、新加坡國立大學漢學研究中心和中國的國際漢詩協會聯合舉辦的,而王元明是國際漢詩協會的會長,如果王元明不能按時出席這次大會,將會形成三缺一的局面。對於大會來說,這將是一個很大的遺憾。但是,沒有辦法,面對現實,新加坡的友人們只能是搖頭而已。
不料,王元明的舊體詩詞卻創造了一個令新加坡同安會館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漢學研究中心友人們為之大吃一驚的奇蹟!
8月24日晚上十點半鐘,新加坡同安會館副主席、年已80歲的著名老詩人李金泉先生在忙碌了整整一天之後,已經卧床休息了。突然,他家裡的電話鈴響了起來。
「喂,喂,您是李金泉先生嗎?」電話的對方在問話。
「是,是。您是哪一位?」李金泉先生問。
「我是王元明」。
「啊!你是王元明!」李金泉的睡意頓時全沒有了,他馬上來了精神,隨即又急切地問,「你現在在哪裡?」
「我現在已經到新加坡樟宜機場了。」
「怎麼?你已經到新加坡了?」李金泉萬萬沒有想到,王元明不是在會議結束後的一、兩天到達新加坡,而是竟然在會議開始之前提前兩天已經到了新加坡。這使他感到特別意外,卻也特別興奮。他來不及去猜測王元明有什麼天大的神通,馬上說:「你在機場等我,我親自到機場去接你,馬上就到!」
半個小時後,李金泉與陳木輝先生開車來到新加坡樟宜機場。見到王元明後,李金泉的第一句話便是:「你怎麼會來得這麼快呢?我們估計你可能要到會議結束才能來到呢。」
「我給新加坡的總統當過私人秘書嘛!」王元明幽默地、開玩笑地說。「當然有的是辦法嘍!」
「別開玩笑了。」李金泉也被王元明逗樂了,「您是中國人,怎麼會給新加坡總統當過什麼秘書呢?這怎麼可能呢?」
「我曾經給洛陽市委書記兼市長當過4年私人秘書。」王元明一本正經地說,「洛陽市轄屬九縣六區,總面積15208.6平方公里,人口532萬,新加坡的總面積是60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300萬。我給洛陽市委書記兼市長當過私人秘書,還不相當於給新加坡總統當過私人秘書?」
「啊,原來是這樣。」李金泉恍然大悟,笑著說,「那當然了,洛陽市要比新加坡大得多了。」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
新加坡友人給王元明計算的赴新日程,是按正常的情況計劃的,這其實是不錯的。但實際的情況是,王元明憑藉著他的舊體詩詞,竟然在新加坡駐中國北京大使館那裡,將拿到簽證的時間一下提前了兩天。
8月21日,星期一。王元明一早就趕到新加坡駐中國北京大使館去排隊辦理簽證。但王元明沒有料到,有的人比王元明還急,比他到的還早。他到新加坡大使館門口一看,前面已經排了兩個人。8點30分,大使館簽證處開始上班。第一個申辦簽證的是一家公司的大老闆,他把材料遞上去以後,一位服務小姐微笑地對他說:「三天以後,也就是8月24日上午八點半,你還到這裡來取簽證。」
「小姐,那不行呀」,這位公司老闆急了,「我是要赴新加坡和他們進行商務談判的呀!能不能幫幫忙,給提前兩天?」
「提前一天也不行,」小姐仍然微笑著,但態度卻十分肯定而且堅決。「這是規定,都是三天。」
「那可要耽誤大事的呀!小姐,無論如何請您幫幫忙,那怕提前一天也行。」那位大老闆簡直是近乎乞求了。
「沒有辦法」。小姐仍然微笑著,但態度卻仍然還是那樣肯定而且堅決。「你還是三天以後再來吧。」
這位在中國「有錢、有權,能使鬼推磨」的大老闆,在這位始終面帶微笑的服務小姐面前卻顯得一籌莫展、無計可施了。他只好慢慢地退了過來。
第二位申辦簽證的是國家××部的一位部門負責人,他是代表國家機關前往新加坡進行商務談判的。他把材料遞過去之後,那位小姐仍像以前那樣微笑地對他說:「三天以後,也就是8月24日上午八點半,你還到這裡來取簽證。」
「小姐,請您幫幫忙,」這位部門負責人滿臉堆笑地說。「我是代表咱們國家××部××部門到新加坡去進行商務談判的。如果到8月24日再來取簽證,已經比原來商定的時間晚了兩天。能不能給提前一下?」
「沒辦法。」小姐依然那樣甜甜地微笑著,但態度依然肯定而堅決。「只能是三天以後。」
這位部門負責人一看沒轍,也就不再多說,只好帶著失望的神情退了過來。
第三個申辦簽證的便是王元明。他將申辦簽證的材料遞過去之後,又對那位服務小姐說:「我是國際漢詩協會會長。我們和新加坡同安會館、新加坡國立大學漢學研究中心聯合,在新加坡舉辦一次國際詩詞研討會,他們特意邀請我去參加並參與主持這次國際學術會議。您知道,在中國召開國際學術會議,由中國教授來主持,這是不稀奇的。但是,中國教授在國外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上主持會議,這可是不多見的。我這次出國參加並參與主持國際學術會議,不僅僅是代表我自己,也是為咱們中國爭光呀!」說著,他讓小姐看了一下新加坡《聯合早報》以及「新加坡首屆詩詞欣賞與研究的世界國際學術工作委員會」的名單。該名單上寫明王元明教授是大會副主席。「我會寫詩,這是我剛才用3分鐘時間,給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館寫的一首詩。你們兩個(指一位服務小姐和另一位男服務員)只要把姓名、年齡、興趣、愛好給我簡單寫一下,我可以用冠首格給您們各寫一首詩。只是希望您們能把我的簽證提前一下。如果還是三天以後才能拿到簽證的話,我便趕不上後天的機票。而且,等我趕到新加坡,這個會議肯定是已經結束了。」
說著,王元明把剛剛用3分鐘時間寫成的一首《呈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館》詩遞了過去,詩云:
盛會邀吾星國行,登機後日至羊城。
諸君簽證求神速,先記頭功大使名。
那位小姐和那位男服務員一看這首詩,都樂了,爭先說:「可以提前,可以提前。」
那位服務小姐說:「我叫賈紅霞,賈寶玉的賈,早上天空出紅霞的紅霞。他叫周鵬,周公的周,大鵬鳥的鵬。」說完,又笑著和王元明商量說:「本來今天下午就能給您辦好的。但是,參贊和大使下午有個活動,你明天上午八點半來取簽證行不行?」
王元明一聽,高興極了,簡直是心花怒放,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馬上說:「可以,可以。謝謝您們!」
接著,賈紅霞和周鵬各用一張小紙,寫下了他(她)們的姓名、年齡和興趣愛好。王元明接過來,樂不顛地離開了新加坡大使館。8月23日,在從洛陽赴上海的火車上,王元明用冠首格給周鵬和賈紅霞各寫了一首詩:
贈周君鵬(冠首格)
贈詩應寫當時情,周府俊生含笑迎。
君會吾心簽證速,鵬飛萬里比高行。
贈賈紅霞(冠首格)
贈君詩歌記深情,賈府自來多女英。
紅色連裙風度美,霞從笑靨兩邊生。
平時,王元明主要忙於從於教學和學術研究,只能偷閑寫作舊體詩詞。而出外開會、乘車,則是他寫作舊體詩詞的最佳時機。這一次,僅從8月21日寫作《呈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館》一詩開始,到8月31日回到洛陽,他一共寫了35首舊體詩詞。
8月23日,他從洛陽乘坐184次列車赴上海。因是當天買票上車,又是過路車,他沒有買到卧鋪票。上車後,他給列車車長孫家林寫了一首詩,孫車長馬上給他解決了一張卧鋪票……
8月24日下午17時20分,他從上海虹橋機場乘坐新加坡航空公司805次航班的飛機。在飛機上,他又寫了兩首詩。
到新加坡以後,他除了忙於參與會務應酬外,就是寫作詩詞。他給這次國際詩詞研討會寫賀詩、賀詞,給新加坡同安會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寫詩詞,給新加坡獨立三十周年寫詩詞,給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榮照教授寫詩詞、給同安會館主席、副主席寫詩詞,給馬來西亞著名老詩人周慶芳博士寫詩詞……
他的詩詞寫得又快、又多、又好。茲將新加坡同安會館所辦《同訊》等十一期(1995年11月)所刊出的3首詩詞,選錄於下:
鷓 鴣 天
參加新加坡國際詩詞研討會喜賦
萬里清秋卓錦芳,群賢畢至會同堂。才人上海風姿逸,博士南洋氣勢昂。 求達詁,覓幽香,個中三昧費評章。人情更比詩情美,直把獅城作洛陽!
臨 江 仙
呈陳榮照、楊松年二博士(冠首格)
呈上拙詞思遠友,陳情難說三秋。榮欣今欲下星洲。照人花錦簇,楊柳意綢繆。 松鶴應知初會處,年年夢斷魂游。二兄更上幾層樓?博通中外學,士目刮相眸。
贊新加坡同安會館(七絕)
自古同安多俊英,獅城會館更崢嶸。
詩詞盛會吟旌舉,天馬開張振漢聲。
中國某著名大學的一位著名女教授×××是該校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國際著名詞學專家和詩人。她曾多次被國內一些高校特邀作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論文答辯的終審導師。她這次被作為著名教授受到大會特邀,住處和王元明的客房錯對。她一看王元明的舊體詩詞寫得又快、又多、又好,便對王元明說:「王老師,你的舊體詩詞怎麼會寫得那麼好呢?我想拜您為師,向您好好學習,可以嗎?」
「不行,不行。」王元明頓時吃了一驚,連說不行。「你比我大,我得向您叫大姐呢,怎麼敢作您的老師呢?」
「我可是真心誠意的」。×教授認真地說。
「再怎麼說也不行」,王元明執意不許。「我怎麼會敢收您這樣的學生呢?」
×教授一看不行,又轉了一個話題:「你的《唐詩名篇新論》還有沒有?」
「還有」。王元明說。「我這次來只帶了10本,都是送給國外朋友的。有幾本已經送出去了,還有幾本沒有送出去,不過已經寫上了名字。我會贈您一本的,回國以後我會給您寄去的。」
「那我就先謝謝您了。」×教授說。「我今天晚上可以借去看一晚上嗎?明天早上就還給您。」
「那當然可以。」王元明說著,便取了一本《唐詩名篇新論》遞給×教授。
第二天早上,×教授按時將書還給了王元明。她對王元明說:「王老師,拜讀了您的這本大著,我更應該要拜您為師了。」
「為什麼?」王元明又吃了一驚。
「昨天我來拜您為師,是因為您的舊體詩詞寫得特別好,水平特別高。今天我更應該拜您為師,是因為您的詩詞研究水平也非常高。」×教授打開《唐詩名篇新論》,翻到第26頁,指著書中《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的寫作地點及其他》一文說:「就這篇文章來說吧。在《唐詩鑒賞辭典》一書中,寫這篇鑒賞文章的是馬茂元先生。但我仔細拜讀以後,認為您的觀點是正確的,馬茂元先生的觀點是錯誤的。馬先生是我的老師,他已經去世了,你說我不拜您為師還拜誰為師呢?」
「×大姐,您不要再開玩笑了,」王元明一本正經、虛心地說:「您永遠是我的大姐,我永遠做您的小弟。」
×教授想拜王元明為師的態度確實是十分真誠的,發自內心的,這一點王元明是看得非常清楚的。但王元明的態度確實也是真誠的,虛心的,他怎麼敢收一位這樣的著名教授作他的學生呢。不過,這也足以說明,王元明的詩詞創作和詩詞研究的水平確實是超國際一流的。
在這次國際詩詞研討會上,王元明教授和楊松年副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同安會館副主席)、周錫馥教授(香港大學中文系訪問教授)、龔鵬程教授(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並列為國際四大名教授,新加坡同安會館1995年11月第十一期《同訊》第3頁上欄,刊登了王元明和其他3位著名教授的照片,下面刊登了他們的簡介和此次會議的報告題目。新加坡《聯合早報》1995年8月28日第7版《新加坡新聞》專欄,以首要位置刊登了《同安會館聯辦詩詞欣賞國際學術會議》的專題報道,並且刊登了王元明和其他4位著名教授、詩人相聚一堂的巨幅照片。
三 斗酒百篇誇李白 三詩日課是正聲
「教鞭換作馬鞭擎,花甲吟哦別有情。斗酒百篇誇李白,三詩日課是正聲。」(泰國鍾季子《洛陽才子王元明贊三首》其三)
美國紐約四海詩社名譽社長、九十三歲的著名老詩人林蘭甫先生在給王元明《寸草集》(王元明舊體詩選)一書的序言中說:「明代著名學者王守仁云:『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教條示龍場諸生》)王元明君,自幼便立志不凡。他尊崇古人,虛心向古人學習,但絕不拜倒在古人腳下,矢志要趕超古人。在《洛陽詩詞學會成立感賦》一詩中,他寫道:「人言後浪超前浪,請汝莫嘲吾輩狂。」1995年8月,在新加坡「首屆詩詞欣賞與研究的世界國際學術會議」上,一位老詩人說:「在中國詩歌史上,唐詩的水平達到了高峰,好詩都已經讓唐人給寫完了,出現了像李白、杜甫、白居易這樣偉大的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詩歌的三座高峰,我們是不可能超過他們的了。」王元明君當即發言予以反駁:「這話說得不對。就李白、杜甫、白居易說,他們的詩歌成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但絕不能說後無來者。作為我們來說,應該有敢於超過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氣魄。」
王元明的話,並非虛言。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從20歲在河南大學中文系就讀期間,就開始研究杜甫,撰寫了《杜詩試譯》一書。後來又研究宋詞,撰寫了《蘇辛農村詞譯析》和《宋詞的愛國主義傳統論稿》二書。從1995年開始,他集中研究李白、杜甫、白居易,完成了《中國唐代詩人研究——李白新論》、《中國唐代詩人研究——杜甫新論》、《中國唐代詩人研究——白居易新論》,總計70餘萬字,並準備繼續完成《李白全集編年新注》、《杜甫全集編年新注》、《白居易全集編年新注》。他之所以重點研究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主要目的不是為研究而研究,而是要師古超古,立志在詩歌創作方面趕上和超過前人。
上文已經舉出一例,即他的《詠「洛陽紅」牡丹》(「即便燒焦亦不平」)一詩,被邱士樓主編的《中國牡丹攝影精品集》一書(東方出版社1999年3月1版)作為壓卷詩。說明他在牡丹詩詞的創作方面,已經超過了李白、劉禹錫、白居易、蘇軾等人。這首詩作於1985年5月,王元明時年43歲,正值中年時期。到了晚年,他更在詩詞創作上加快了趕超唐宋名家的步伐。
「事實勝於雄辯。」「事實是最有力的說明。」下面,我們就讓事實來說話吧。
唐代的著名詩人張若虛(生卒年不詳),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人。曾官兗州兵曹。唐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等吳越之士,俱以文詞俊秀,揚名京都。又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合稱「吳中四士」。《全唐詩》錄存他的詩僅有二首。一首為五言古詩《代答閨夢還》,屬齊梁餘音,平平而已;一首為七言古詩《春江花月夜》,卻是膾炙人口的名作。它通過思婦的所見所感,從月出寫到月落,描繪了春江流水、花林芳甸、白雲青楓,交織著離別相思的情懷和人生短暫的感慨。全詩情景交融,清麗宛轉,澄澈空明,音律和諧,在藝術上達到了相當完美的境地,但詩中感傷情調較濃。這首詩被稱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王闓運《湘綺樓論唐詩》),又被聞一多激賞為「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
2000年7月28日,王元明時年58歲,依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一詩的元玉(原韻)創作了七言古詩《洛陽花月夜》。正如美國93歲的著名老詩人林蘭甫先生所說,王元明的這首詩,「在思想和藝術方面,均超過了張若虛的原作」。不信,就讓我們把這兩首詩作一對讀吧:
春江花月夜 洛陽花月夜
(唐)張若虛 (依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元玉)
王元明
春江潮水連海平, 洛陽河水春波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天津明月隨波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 碧波瀲灧千匹錦,
何處春江無月明。 銀光演漾萬里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洛水西來匯伊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月灑上陽花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 對月不禁思緒飛,
江上白沙看不見。 所思才子不可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憶昔初踏洛陽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上苑寂寂冰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舉頭遙望上陽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低頭回憶故鄉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望月思鄉情難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洛月鄉月何其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洛陽西苑牡丹花,
但見長江送流水。 盡隨前朝逐逝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 思鄉移花念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洛陽花笑鄉月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洛陽牡丹甲天下,
何處相思明月樓? 花滿東都月滿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上陽樓上影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台。 月下獨酌對妝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 九州才子繽紛入,
搗衣砧上拂還來。 不見駱公獻賦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七歲能詩名早聞,
願逐月華流照君。 《帝京篇》成屢驚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去年徐逆揚州亂,
魚龍潛躍水成文。 花前月下讀檄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怒斥老相眼昏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浮雲蔽月何處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大赦令頒登鼓設,
江潭落月復西斜。 無奈落月已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海陵錢塘茫茫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桴海豈走不歸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苦思駱公醉花月,
落月搖情滿江樹。 花搖月落上陽樹。
王元明的《洛陽花月夜》,寫的是武則天思念初唐的著名才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女皇,她所開創的「武周之治」,上承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下啟唐玄宗的「開元之治」。如果我們把唐太宗的「貞觀之治」算作「小治」,把唐玄宗的「開元之治」算作「大治」的話,那麼武則天的「武周之治」便應該被算作「中治」了。她之所以能夠這樣,重要的一條是心胸開闊,重視人才。駱賓王七歲能詩,被目為神童。他的代表作《帝京篇》,描寫京都的繁榮,抨擊豪門的奢淫,抒發詩人的憤懣。詩中五七言參差轉換,慷慨流動,頗見才力,「當時以為絕唱」(見《舊唐書·駱賓王傳》)。他又善駢文,其代表作《為徐敬業詩武曌檄》,音情頓挫,酣暢淋漓。武則天讀至「一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時,不禁感嘆道:「宰相安得失此人!」關於駱賓王從徐敬業於揚州起兵討武則天兵敗後的下落,歷來有兩種說法:一、在海陵自殺或被擒殺;二、隱居在浙江杭州的靈隱寺。又傳聞駱賓王乘船到了外國。事實上,他後來隱居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北冶鄉的漏明崖一帶避難,死後葬於新安縣石井鄉之上駱庄(見王元明《駱賓王魂歸何方》一文,載於《黃帝密都青要山》一書)。王元明的詩以此為題材,進行了藝術的典型創造,並穿插了武則天將其家鄉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佛寺中的牡丹花移植洛陽,遂使洛陽牡丹甲天下的事實,可謂立意高拔,思想健康,花月交融,聲情並茂,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都超過了張若虛的原作。
像這樣的例子,在王元明的舊體詩詞作品中,可以說是不勝枚舉。誠如美國著名老詩人林蘭甫所說:「他的七言古詩《安順山水歌》、《東華酒樓歌》,與李白的七言古詩相比,毫無遜色。……他的詞作,也以趕超李白、白居易、蘇軾、秦觀等唐宋名家為目標。他的《憶秦城》(「鳴笛咽」)、《菩薩蠻》(「濛濛細雨留人織」)用李白詞元玉,不減謫仙風韻。白居易的《花非花》詞僅一首,其後千餘年來,更無一人繼作,王元明君卻一連寫了六首,篇篇皆是佳作。他的《水調歌頭》(「穀雨牡丹」發)、《念奴驕》(「大河之水」),用蘇軾詞元玉,氣勢恢弘。縱貫古今。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一詞,王元明君反其意而用之,連作七首,立意高拔,意趣橫生。這些詩詞,與李白、白居易、蘇軾、秦觀這些唐宋名家相比,不僅在思想性方面,而且在藝術造詣方面,都是足相伯仲,甚或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一)與李白《憶秦娥》、《菩薩蠻》詞相比:
憶 秦娥 (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菩 薩蠻 (唐)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憶 秦娥 王元明
(依李白「簫聲咽」詞元玉)
金谷送別加拿大莫愛環女士
鳴笛咽,一聲驚落西天月。西天月,牡丹春暮,洛陽傷別。
天香樓上吟詩節,詩書畫唱皆奇絕。皆奇絕,夢中應記,漢宮唐闕。
菩 薩 蠻 王元明
(依李白「平林漠漠」詞元玉)
洛陽送別加拿大莫愛環女士
濛濛細雨留人織,絲絲長柳牽衣碧。霞落夕陽樓,春宵望月愁。
洛陽窗下立,渥府歸期急。燕影杳雲程,空餘長短亭。
二、與白居易《花非花》詞相比:
花 非 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花 非 花 王元明
飛 瀑
詩非詩,畫非畫,瀑似真,布如假。瀑如王母臉盆傾,布似嫦娥裙子掛!
又 再詠瀑布 王元明
衣非衣,袂非袂。何處來,哪兒匯?分明織女想牛郎,灑下相思無限淚!
又 詠雪 王元明
花非花,絮非絮。天上來,人間聚。來如織女舞鮫綃,去似嫦娥收玉宇。
又 題白 荻水彩畫《瓜葉菊》 王元明
瓜非瓜,果非果。葉似瓜,花似火。開如早上彩雲飛,凋似元宵煙火落。
(三)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及《念奴嬌》(「大江東去」)相比: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流。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水調歌頭 洛陽牡丹花會會歌
(依蘇軾「丙辰中秋」詞元玉) 王元明
穀雨牡丹發,三月麗人天。洛陽花會開幕,共祝太平年。問道遊人何去?西苑王城梵宇,哪怯五更寒。姚魏爭妍處,我亦醉其間。
蜂蝶亂,夕陽戀,夜難眠。花隨主意,明月應向故人圓。辰有雲開霞合,景有香山伊缺,樂事賞心全。花作人媒好,四海結嬋娟。
念奴嬌 洛陽懷古
(依蘇軾「赤壁懷古」詞元玉) 王元明
大河之水,貫華夏,閱盡五千文物。一畫天開,渾沌散,龍馬行空破壁。五帝輝煌,三皇燦爛,史冊如飛雪。中州佳麗,十朝多少豪傑?
回眸周武盟津,二公營洛邑,英才風發。仲聖東來,周禮問,今日碑文弗滅。追漢超唐,今人應邁古,勿雲華髮。《三都》再現,洛陽重耀星月。
(四)與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詞相比:
鵲橋仙 七夕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七首 王元明
讀秦觀七夕詞,反其意而詠之。
一
纖纖素手,長長錦杼,雲彩天張廣廈。誰雲極樂是天堂,豈勝過、自由無價!
終年離別,一宵相會,萬種柔情怎話?竹籬茅舍苦猶甜,最美是,人間圖畫!
二
一河清淺,雙星寂寞,有淚飛流直下。勿雲最美是神仙,自由與,愛情無價。
今宵短會,明朝長別,怎耐冬春酷夏?人間有味是清真,最堪羨,中秋茶話!
三
迢迢天宇,淺淺河漢,分隔雙星兩下。一宵相會勝人間,誰信這,千秋謊話?
牛星有淚,女星無語,暮暮朝朝牽掛。神仙原是有情人,怎肯願,長年離舍?
四 織女恨
天空雲渡,星河波漾,日夜痴痴相望。情人最苦是相思,悔不該,降生天上。
賢夫耕種,拙妻紡織,還是人間歡暢。都雲母愛最慈祥,恨王母,偏非這樣!
五 七夕
銀河堤潰,月波岸毀,都為雙星垂淚。凡人爭盼上天堂,可知道,這般受罪!
男孩牽袂,女娃扯腿,享盡天倫滋味。自由自在樂無憂,還要數,人間最美!
六 牛女願
天宮崩裂,銀河枯竭,王母充軍南粵。竹籬茅舍好風光,從今後,永無離別。
花兒長發,鳥兒長悅,春駐人間不歇。情人美滿似中秋,團圓月,長圓不缺!
七 本意,自創平韻體
一個西行,一個東征,星河暗暗明明。回首人間多野趣,豈能忘,淡淡平平!
一個心傾,一個腸縈,相思脈脈盈盈。一度一年橋上會,怎說盡,我我卿卿!
對比之下,你便知道王元明所說的「師古超古」、「今人應邁古」,確實是言之不虛了。同時,也就會打破對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蘇軾、秦觀等名人的迷信了。難怪,江蘇鹽城師院中文系著名教授王文龍稱王元明為「詩魔」(《戲贈王元明》:「羨君月下獨高吟,料是詩魔良夜侵。」)、湖南著名詩人李仕武更稱王元明為「詩仙」(《贈王元明詩仙》),而美國著名老詩人林蘭甫則稱王元明是「詩詞天才」、「國之瑰瓊」、「洛陽才子」(見林蘭甫《會長文章詩詞天才,作品精華,千匯萬狀,應有盡有,國之瑰瓊,仰慕感賦》:「文章華國詩詞妙,著作妍妍冠古今。承寵唱酬詩友誼,洛陽才子豁胸襟。」)。
杜甫在《八仙歌》中寫道:「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斗」指古代酒器。杜甫說「李白一斗詩百篇」,顯然是高度的誇張,但王元明日課3詩都是真真確確的事實。
2002年1月31日,是王元明六十周歲生日。這一天,他一共寫了14首詞。單是《六十歲生日喜賦》這個題目,他便一連寫了10首。他決定,把60歲以前的詩詞作品和其他著作當作零,從2002年1月22日起,從零開始,並決定每天至少創作3首舊體詩詞曲或新詩,超額不算,算作每天必須完成的詩課。他嚴格要求自己,不管再忙再累,也要堅持完成自己所規定的日課。事實上,他每天大都是超額完成任務的。從1月22日開始,到3月22日,共計60天時間,他一共創作了舊體詩詞曲523首,新詩26首,合計549首,平均每天寫作舊體詩詞曲及新詩9首多。
需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王元明對待詩歌創作的態度是:首先是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決不粗製濫造,濫竽充數,單純追求數量。其次是多中求精。2002年元月,他從已有的6000餘首詩作中首次精選出310首,分別結集為《寸草集》(王元明舊體詩選)、《齊雲集》(王元明舊體詞選)、《龍門集》(王元明新詩選)。由新加坡新社正式出版,便是他這種精神的具體體現。
在這60天時間內,他將唐圭璋所著《元人小令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月1版)一書中所列112個曲牌全部寫完,又將龍榆生所著《唐宗詞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1版)一書中60字以下的73個詞牌全部寫完。此外,還寫了不少五絕、七絕和新詩。從內容上說,他為青少年寫作散曲160餘首,寫作詠寫杭州名勝古迹的詞100餘首。此各舉2首如下:
一、散曲二首
喜春來 有志者事竟成
山高路遠多佳景,有志人言事竟成。休停跬步只攀登。絕頂凌,一覽眾山傾。
一半兒 早春郊遊
南山殘雪未消勻,北岸柳條才覺新。料峭東風涼透身,笑言頻:「一半兒冬來一半兒春!」
二、詞二首
江城子 柳浪聞鶯
西湖春日最多情,柳婷婷,舞姿輕。花叢葉底,是處可聞鶯。人到此園應信服,真善美,在杭城。
鷓鴣天 雷峰夕照
四季杭州景不同,東西南北寫難工。朝暾葛嶺觀流翠,夕照雷峰醉落紅。 心未足,興難窮,更登高塔與君同。錢塘處處渾如畫,一覽全收在眼中!
由此可以看出,他不是在粗製濫造,而是爐火純青,在出精品,出神品!
四 退休「業練」成「專業」
快馬更須加快鞭
二○○二年元月二十一日,是王元明先生的六十歲誕辰。他決定「一切從零開始」。值得慶幸的是:他從此由「業練作家」變成了「專業作家」。他在新詩《專業作家》中寫道:
過去,我對於「專業作家」,
可以說是十分地嚮往。
但是總覺得自己條件不夠,
所以對此一直不敢 有什麼奢想。
再說,要想成為一個「專業作家」,
還須經上級有關部門層層審批。
而我由於不善於社會交往,
所以和上級有關部門領導沒有什麼聯繫。
不料,不管我條件夠不夠,
也不用上級有關部門層層審批。
今天我竟然成了「專業作家」,
說起來實在是輕而易舉。
你肯定會感到十分驚奇,
猜想這其中定有什麼奧秘。
但任憑你猜過來、想過去,
也猜不透這個神秘的謎底。
還是讓我來揭開這個謎底吧,
說出來定會讓你笑破肚皮:
今天是我六十歲生日,正式退休,
我這個「作家」便從此不再是「業練」!
過去,除了「文革」十年以外,他因忙於工作和專業,每年在業餘時間從事新詩及舊體詩詞創作,所以數量不多。如1987年,全年僅寫舊體詩詞33首。而他退休後的2002年,一年就創作舊體詩詞2570首,是1987年33首的77倍。2003年,他全年創作舊體詩詞5668首,是1987年的171倍。自1983年到2000年,他一共創作舊體詩詞2459首,而2002年一年所創作的舊體詩詞竟比這17年多出111首。2003年,則是這17年的兩倍還多出750首!真可謂:退休「業練」變「專業」,快馬更須加快鞭。
讓我們抽看一下他的詩詞手稿12冊,看一下他2003年7月25日到8月4日這10天的寫作情況吧:
2007年7月25日 寫作詩詞15首
2007年7月26日 寫作詩詞15首
2007年7月27日 寫作詩詞15首
2007年7月28日 寫作詩詞15首
2007年7月29日 寫作詩詞15首
2007年7月30日 寫作詩詞15首
2007年7月31日 寫作詩詞26首
2007年8月1日 寫作詩詞55首
2007年8月2日 寫作詩詞86首
2007年8月3日 寫作詩詞15首
2007年8月4日 寫作詩詞31首
2003年2月14日(農曆癸未年正月十四日戌午)晚,新加坡豐加北第一及第三分區居民委員會聯合舉辦2003年新年聯歡會,特邀嘉賓為新加坡國會議員許連瑄博士(女)。王元明先生及其夫人陳雪娥女士也被作為中國嘉賓應邀出席。在聯歡會之前,澳大利亞友人鄭品華先生向大會主席黃志泉先生介紹了王元明的情況,並特意說:「王元明先生是一位從中國來的著名詩人,他可以在3分鐘之內寫作一首舊體詩詞。」在大會開始時,黃志泉先生向全體與會人員介紹道:「今天晚上,我們特別榮幸的人:有兩位從中國來的詩人和畫家應邀出席了我們的聯合晚會,他們是:中國的著名詩人王元明先生,他的夫人、牡丹畫家陳雪娥女士。王元明先生才思非常敏捷,可以在3分鐘之內寫作一首舊體詩詞!」他的話音剛落,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
王元明先生沒有料到黃志泉主席會在大會上這樣介紹他。不過,既然黃主席這樣說了,那就現場作詩吧,他對友人鄭品華說:「你看著表,我開始寫了,你看看能用多長時間。」說罷,他不假思索,提筆便寫了一首《南歌子》(張泌體·新加坡豐加北第一及第三分區居民委員會2003年新年聯歡晚會喜賦):
開泰三陽歲,
豐加不夜天。
情人節喜倍纏綿,
春滿獅城共祝太平年。
他的朋友鄭品華先生高興地說:「一分鐘!只用了一分鐘!」他當即把這首詞交給了大會主席黃志泉先生。黃主席一看,也特別高興,便熱情地邀情王元明先生上台親自朗誦這首詞。王元明先生也不怯場,當即上台作了一番即席演講。接著便朗誦並解說了這首詞。他敏捷的才思,精美的詞句,流利的演講,博得了觀眾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
自2003年12月7日至2004年6月5日,他依《宋詞三百首》(朱祖謀編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宋代名家詞的原詞原韻寫作牡丹詞,志在趕上和超越前人。2005年7月,中國最權威的詩歌刊物《詩刊》,在上半月刊以「本期聚焦」的專欄對王元明先生作了重點推薦介紹,刊登了王元明先生的照片,「作者簡介」和「創作心得」,並選登了他的7首牡丹詞。他的「創作心得」是:
文學即人學,人情之學。無真情實感的作品是「偽文學」;反之,才是名副其實的真文學。
寫自己最熟悉的。如果你寫的題材是只有你自己最熟悉的話,那麼你的作品便是全世界唯一的。
洛陽是中國的牡丹之鄉,素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譽。王元明先生是洛陽人,他十分熱愛自己的家鄉,自然也最熱愛、最熟悉牡丹花。所以,他依韻本和《宋詞三百首》名家的詞作,內容全是寫的牡丹花。茲將《詩刊》所選錄王元明先生的7首牡丹詞與宋代名家的原作照錄於次。
一 千秋歲 宋·張先原詞
數聲鷓鴣,又報芳菲歇。惜春更選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小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街滅。
千秋歲·洛陽牡丹時節
(依張先「數聲 」詞元玉) 王元明和詞
聲聲鷓鴣,不叫東風歇。李花雖榭桃花折。輕陰微雨日,姚魏開時節。有詩道:「洛陽三月花如雪。」
快把時針撥,早起聽人說。誇國色,天香絕。一睹無雙艷,盡了相思結。起床也,東方已白街燈滅。
二 木蘭花 宋·晏殊原詞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重頭歌韻響崢崢,入破舞腰紅亂旋。
玉鉤欄下香階畔,醉後不知斜日晚。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木蘭花·洛陽春
(依晏殊「池塘水綠」詞元玉) 王元明和詞
今年伊洛東風暖,早見牡丹仙子面。王城處處蝶爭飛,古寺紛紛蜂亂旋。
天香閣下清溪畔,聯袂吟詩圍坐晚。賞花十月不稍停,春色洛陽才及半①。
註:①賞花二句:白居易《牡丹芳》詩云:「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此雲「賞花十日」,故曰:「才及半」。
三 踏莎行 宋·晏殊原詞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踏莎行·洛陽天王院牡丹
(依晏殊「小徑紅稀」詞元玉) 王元明和詞
桃李飛稀,魏姚開通,洛陽三月家家見。名園盡日大門開,迎人儘是春風面。
城北迷蜂,橋南醉燕,楊花編繞遊人轉。管弦日夜奏難停,好花半在天王院。
四 浪淘沙 宋·歐陽修原詞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浪淘沙·洛陽牡丹
(依歐陽修「把酒祝東風」詞元玉) 王元明和詞
日夜盼東風,為賞芳容。關心不在洛城東。只在王城西苑裡,姚魏花叢。
桃李去匆匆,一望無窮。洛陽處處牡丹紅。料是今年花最好,同海來同。
五 鷓鴣天 宋·晏幾道原詞
彩袖殷勤捧玉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鏡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鷓鴣天·洛陽牡丹
(依晏幾道「彩袖殷勤」詞元玉) 王元明和詞
連日頻頻舉玉錘,關心不是小桃紅。王城夜舞姚黃月,西苑朝歌魏紫風。
醒始別,醉重逢,牡丹和我一般同。從今但願長相會,共醉春風三月中。
六 一叢花 宋·張先原詞
傷離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一叢花·星洲夢回
(依張先「傷離懷遠」詞元玉) 王元明和詞
笙歌處處樂無窮,春色洛陽濃。牡丹時節歸心亂,養花日,微雨蒙蒙。萬戶千家,名園游遍,不見影和蹤。
夢回唯見月溶溶,音信久無通。綉樓拜月三更後,望秋水,獨倚簾櫳。兩地相思,一般心愿,歲歲祝東風。
七 踏莎行 宋·周紫芝原詞
情似遊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踏莎行·星洲牡丹情思
(依周紫芝「情似遊絲」詞元玉) 王元明和詞
蝶伴遊蜂,人隨飛絮,佯觀姚魏偷相覷。牡丹花好作人媒,洛陽留得相思住。
雁止衡陽,人留伊渚,星洲遠隔山無數。更兼流水太匆匆,教人幽夢如何去!
「對此是最好的說明。」對比之下,結論自出。王元明先生的牡丹詞與宋代諸位名家的原詞相比,無論是從思想上、抑或從藝術上,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由此可知,人們稱王元明先生為「天才詩人」,詢不虛也。
後來,他又將《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改寫成舊體詩詞,將陶潛的詩改寫成舊體詩詞,又依《唐宋詞格律》(龍榆生編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第1版,全書共收詞牌153個,例詞311首),《元人小令格律》(唐圭璋編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全書共收曲牌112個,例曲112首)以及《唐詩三百首》(清蘅塘退士〔孫洙〕編選,顧復生新注,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全書共選唐詩313首)的原詞、原曲、原詩原韻奉和,其中有不少詩、詞、曲都趕上或超過了古代名家的原作。上自所例舉的7首牡丹詞已足以說明了這一點,這裡就不再畫蛇添足了。
看到這裡,你再回頭看一下本文的標題——《天才詩人王元明》,你還會感到懷疑嗎?
推薦閱讀:
※天妒英才!王勃的綻放和隕落
※何基富,紮根人民的著名詩人
※以名篇佳句得名的詩人
※一張圖遍歷唐代主要詩人
※《全唐詩》四萬三千餘首唐詩、兩千五百唐詩詩人【下卷6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