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讀古代文學】傅隆基:忠實原著,超越原著

  ——談《三國演義》電視連續劇的成功與不足

  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是根據我國古典文學名著改編的。鄙意以為,把古典文學名著搬上屏幕,要想獲得成功,都必須堅持兩個基本的美學原則:一是忠實,一是超越。所謂忠實,是指忠實於原著;所謂超越,就是超越於原著。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小說。把《三國演義》改編成電視連續劇,一開始就受到雙重的制約:既受到三國歷史的制約,又受小說原著的制約。然而,從三國歷史(公元184年到280年)到《三國演義》成書(元末明初,約1368年左右),其間經歷了一千多年,從《三國演義》正式出版(初刻本在明嘉靖元年1522)到現在又過去了四百多年,將《三國演義》搬上影視屏幕,必須進行兩個超越:從歷史到現實的超越,從語言的想像藝術到視聽綜合藝術的超越。我認為,《三國演義》電視連續劇在實踐忠實與超越這兩個美學原則方面,都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它是一部有相當深度和力度的成功之作。但是,忠實與超越的豐富內涵遠遠超過於字面意義本身。究竟怎樣是忠實?怎樣是超越?忠實,要忠實到什麼程度;超越,要超越到什麼程度?忠實與超越如何把握其分寸?等等。這中間包含著很豐富的辯證內容。我認為,《三國演義》電視劇的成功表現在這兩個方面,缺陷與失誤也體現在這兩個方面。真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下面,我就從這兩方面談點具體的意見。

     關於忠實於原著

   《三國演義》劇組一開始就把忠實於原著作為改編的指導思想,我以為是非常明智,非常正確的。據有關資料介紹,編劇們開始時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並不一致,有點各行其是,各從所好。喜歡曹操的把劉備罵一頓,喜歡劉備的把曹操罵一頓,後來在劇組的干預和堅持下,才得到了統一,即統一於羅貫中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只能按照羅貫中的路子走。我認為這個指導思想非常重要,它為改編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要不要忠實於原著,不單純是個做法的問題,而是一個理論問題。《三國演義》作為一部古典小說名著,四五百年來一直流傳不衰,它影響著不同時代數以億萬計的讀者,始終保持著不朽的藝術魅力,這是什麼原因?在《三國演義》中,精彩的不是三國時代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中,春秋戰國,楚漢相爭,隋末起義,元末割據,精彩的段落有的是,何以只三國紛爭引起人們如此大的興趣?寫歷史的小說也多的是,《東周列國志》、《封神演義》、《西漢演義》、《東漢演義》、《東西晉演義》、《隋唐演義》、《說岳全傳》……數不勝數,何以只《三國演義》具有永恆的藝術感染力?這是因為,在《三國演義》中凝結著、積澱著某種歷史文化精神,這就是中華民族對歷史的反思的思想和審美理想。三國時代的人物和事迹,在民間經過了上千年的流傳,經過了無數民間藝人的講說和傳唱,逐漸凝固、定型,最後經過羅貫中的再創造,產生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文本,到了清初,又經過毛綸毛宗崗的修訂,遂成為《三國演義》的定本。從這以後,說書也好,戲曲也好,一以《三國演義》為準的。因此,《三國演義》作為文學名著,是歷史選擇的結果。它是定型化了的歷史文化遺產。現在把它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搬上屏幕,也就是對這一文化遺產進行傳承和發揚的問題。既然如此,不忠實於原著,還能忠實於甚麼呢?如果隨心所欲,另搞一套,或許能稱之為「新編三國演義」,卻不能稱為「據古典文學名著改編」。

   電視劇以毛宗崗本《三國演義》作為改編的依據,我認為從總體上看,也是好的。因為嘉靖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雖更接近於羅貫中的原著,但本身確有許多缺陷,如諸葛亮曾打算在上方谷把魏延與司馬懿一同燒死,使諸葛亮的形象分裂,不太統一,等等。毛本《三國演義》強化了原著中的正統觀念,但也刪除了原著中的奏議論贊等非文學因素,使原著中的形象更加統一,文辭更加精警,因而取代原著,成為近三百年來廣泛流行的定本。京劇與各個地方劇種、民間說書都據此本改編,它已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因此,電視劇以毛本《三國演義》作為改編依據,編導們所謂忠實於原著實際忠實的是毛本《三國演義》,這點亦無可厚非,但如果把羅貫中原著(即嘉靖本)中許多生氣勃勃的內容也加以遺棄,卻是可以商議的。由上所說,所謂忠實於原著,最重要的是要忠實於原著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精神和審美理想,因為這是藝術感染力的精神源泉。在《三國演義》中,這種歷史文化精神和審美理想即愛劉憎曹的思想傾向性。我們知道,歷史講求客觀而公正,文學追求的卻是主觀和情感。陳壽在《三國志》中,雖以魏為正統,但對魏、蜀、吳三方的人物,卻是盡量客觀公正的進行描述,盡量不表露自己主觀的愛憎感情。而在《三國演義》中,愛劉憎曹卻成了小說的靈魂。愛劉憎曹不單純是作家羅貫中的一種主觀觀念,而是三國故事在民間長期流傳過程中凝聚起來,滲透在人物故事、情節各個方面的一種情感。它雖然以一定的思想觀念為前提(比如劉備的仁民愛物,曹操的殘暴、奸詐),但畢竟是情感化了的思想,它能夠直接激發人們的愛憎情緒。愛劉憎曹體現了封建社會中中國民眾對和平、統一的願望,對仁政賢君的理想和對奸詐暴政的憎恨。而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等不過都是這種審美理想的載體和符號表現。《三國演義》電視連續劇不僅繼承了愛劉憎曹的思想傾向性和審美感情,同時還通過視覺形象將這種感情作了強化渲染,因此,《三國演義》電視劇給觀眾留下了很多的動人情景和感人場面,諸如「桃園結義」、「古城會」、「關羽之死」等等。象張飛失去徐州之後,在一個雨夜,隻身來到劉備的帳篷,關羽連珠炮一般的責問他,張飛羞愧難當,拔劍要自殺,劉備打了他一耳光,奪下劍,然後兄弟抱頭痛哭。這些場景處理,通過氣氛、音樂的渲染,演員的出色表演,的確非常動人。又如關羽死後,張飛痛不欲生,滿腔悲憤。導演設計了一個鏡頭,讓張飛在薄暮時分,背對觀眾,跪在山沿,雙手伸向蒼天,面對群山幽谷呼號。此情此景,真是讓人感到凄愴欲絕。可以說,電視劇在傳達原著的歷史精神和審美情感方面,不僅做到了忠實,而且實現了超越。

   《三國演義》電視劇對原著的忠實,還體現在保持了原著的基本的情節結構,使人物性格鮮活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作為文學名著,一個重要的標幟就是塑造出一批能永久活在讀者心中的典型人物。《三國演義》小說之所以能持久地打動人心,就是因為它寫活了一大批人物形象。現在把小說搬上屏幕,能否讓人物活起來,就成為改編成功與否的關鍵。不要認為有了演員扮演人物,這個人物就一定活起來。他如果沒有富有特徵的語言和行動,沒有精神,即使他有血肉軀殼,他也可能如平淡的文字元號一樣沒有生命力。我們說《三國演義》電視劇獲得了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等主要人物不僅造型生動,符合人們的想像,而且性格豐滿,鮮活傳神,在觀眾面前站立起來。特別是曹操和諸葛亮,現在大體可以斷定,是塑造得極為成功的藝術形象。

     關於超越於原著

   將古典文學名著搬上屏幕,光執行忠實的原則是不夠的。如果機械呆板地照搬原著,使電視劇僅僅成為原著文字的圖解,成為活動的連環畫,這種改編當然意味著徹底的失敗。因此,改編文學名著還必須自覺地執行超越的原則:一是要用時代精神對原著進行新的闡釋,一是要突破原有藝術形式的約束,按新的藝術形式對原著內容進行改造。

   歷史具有繼承性,但又日新月異,具有創造性。人們需要歷史,是要以它作為今天的借鑒。因此人們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同時,總是要從今天的時代精神來理解它和對它重新進行闡釋。《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小說,其實作品中的歷史事實,除了一些大節目如董卓之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足鼎立、三分歸晉等與信史大體符合之外,其中大量的情節和細節都是作家虛構的。小說中人物和歷史人物雖名性相同,然而性格卻大相徑庭,有的甚至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小說不是信史,而是宋、元、明各個時代民眾對三國歷史所作的重新闡釋。即從《三國演義》版本的演化來看,這種闡釋也是不斷進行的。在《三國志平話》中,開頭有一個因果報應故事,說的是劉邦大殺功臣,韓信等在陰間上訴,於是玉皇斷獄,令韓信轉生為曹操,彭越為劉備,英布為孫權,劉邦則為獻帝,三家瓜分了漢政權,報了含冤被殺之仇。《三國志平話》把三國鼎立解釋成宿命因果關係,這是代表了宋元時期民眾的一種歷史觀念。毛宗崗的《三國演義》刪去了冤冤相報的宿命故事,卻加了一段「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議論,這是毛宗崗對歷史的一種循環論的闡釋。比較起來,倒是接近於羅貫中原著的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既沒有宿命因果故事,又沒有歷史循環論的觀點,一開始便從宦官與外戚的爭奪寫起,是朝庭的昏昧釀成黃巾起義和董卓之亂,作者認為這才是導致群雄割據、三國鼎立的歷史原因。顯然,這種認識才更符合歷史的唯物觀點。我們今天來改編《三國演義》,當然要有更高更全面的認識。

   《三國演義》電視劇在超越原著方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較為突出:

   一、電視劇具有古樸、凝重的歷史氛圍。作為歷史劇,理應給觀眾以歷史真實感。這是感動觀眾的一個前提。《三國演義》作為一部古典小說,它本身已成了歷史。因此人們讀《三國演義》的時候,只注重於書中人物故事情節,而對於書中敘寫的禮儀、服飾、風俗等都不予考究。實際《三國演義》中有關的禮儀、服飾、器仗等很多已悖離歷史的真實,加進了宋元時代乃至明代的器物。再加上《三國演義》是語言藝術,人們憑藉文字元號轉化為各自心中的人物形象,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人哈姆雷特,而劉備、諸葛亮究竟是什麼樣子,卻誰也說不清楚。至多也只能回憶起戲曲舞台上的虛幻的形象。現在經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組的辛勤的努力,我們得以從屏幕上直觀地重睹漢官威儀。大至宮庭建築,戰場鋪排,小至人物造型、服飾、禮儀,都力求復現漢代的原貌。因此看《三國演義》電視劇,觀眾可以感受到一種古樸、凝重的歷史氛圍。透過每一個畫面,觀眾都可以看到一層深厚的文化意蘊。沉浸在這樣的藝術境界里,觀眾也就不知不覺受到感染。這種藝術文化的感染力顯然是作為語言藝術的小說遠遠不及的。比如歃血為盟,對歷史文化缺乏了解讀者在讀到這一細節時,恐怕是無動於衷。但當他在屏幕上看到諸侯們伸出二個手指頭蘸上鮮血,在臉上划出兩道血印的場合,一種神聖、莊嚴、悲壯之感不能不油然而生。

   電視劇是視聽藝術。劇組在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再現歷史文化背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不是說非常完美,無懈可擊。因為電視畫面直觀呈現在觀眾面前,因此每一個細節都難逃觀眾的眼睛。電視劇在這方面的漏洞和失誤也是不少的。比如,有的觀眾已指出,劉備一顧茅廬時,隆中農夫耕田使用的是現在還在用的曲轅犁,而東漢時代,即使農業最先進的魏國,仍然是使用「雙牛抬杠」的耕種方法。由此可見,作為視聽藝術的電視劇在創造歷史真實方面,任務是十分艱巨,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電視劇貫串了悲壯、深沉的藝術主旋律。《三國演義》小說本身具有悲劇色彩,因為它描寫了三國由興至衰的歷史,三國誰也沒有能統一中國,最後是由篡奪了魏國的司馬氏政權統一了中國,這不能不說是一幕民族的歷史悲劇。司馬氏靠欺詐、掠奪起家,政治極端腐敗,晉王朝把中華民族推入更加深重的災難的深淵。《三國演義》也刻划了關羽、劉備、諸葛亮等英雄人物悲劇的死亡,但是書中濃厚的正統觀念、天命神化描寫多少沖淡了這一段歷史和人物的悲劇色彩,比如關羽死後成了神等等。

   《三國演義》電視劇的編導利用現代的聲光技巧,使整個劇籠罩在一種深沉、悲壯的藝術主旋律之中。比如說那豪放、雄壯、蒼涼的片頭歌,那嘹亮、深厚的男聲,人們聽了一遍又一遍而不感到厭倦。相反地你細細品味,倒頗有一點滲透歷史哲理的味。片尾歌則是相反相成,以婉轉、低沉、輕盈的女聲,訴說出綿綿不盡的傷感和幽思,低沉而不消沉,悠長而又意味無窮。

   電視劇的戰爭場面非常壯烈,增強了全劇的悲劇色彩。戰爭無比地殘酷、血腥。然而,戰爭又是走向和平、統一的必然步驟,因此,這種戰爭不同於豪強互相爭奪和掠奪的屠殺。蜀軍為恢復中原,復興漢室所作的拚戰,帶有正義的色彩,因此他們死亡也就帶有悲劇性。全劇中壯烈的場面很多,最令人驚心動魄的是陳倉城下的的一幕,這是諸葛亮二出祁山時進攻陳倉的一次戰鬥,由於魏將郝昭的堅守,戰鬥異常酷烈,蜀兵一次又一次進攻,一次又一次被擊退,陳倉城下陳累累,真的是血流飄桿。這時鏡頭掃過那首枕藉的古戰場,再配上那黃昏暮色、凄涼的音樂聲,真使人悲愴不已。

   當然,最具有悲壯色彩的還是英雄的悲壯的死亡。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中曾引用叔本華的悲劇觀念,將悲劇分為三類:①由極惡之人極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構者;②由於盲目的命運者;③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他認為《紅樓夢》的悲劇屬於第三類。當然,《紅樓夢》所敘,是平凡的人物。《三國演義》則是英雄傳奇,其中英雄人物都具有某種理想化的浪漫色彩。比如關羽的大刀八十二斤,死後成了神,等等。因此在改編《三國演義》時,有神化和人化兩條道路。《三國演義》劇組顯然是走的人化道路。在電視劇中,關羽、劉備、張飛的死都由於自身性格的弱點所造成的。他們的死給人以悲感。周瑜也是如此。其實,曹操也應是如此。他既有惡的一面,也有事業未成的一面,「烈士暮年,壯心未已」,不也是悲感的么?至於諸葛亮之死我認為電視劇沒有寫好,甚至可以說是失敗。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秋風五丈原,文字描寫雖不多,但很悲感動人,如下面一段:

     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

   骨生寒,乃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在這段描寫中,有「秋風吹面,徹骨生寒」的環境氣氛,有「強支病體」的動作,有「悠悠蒼天」的心聲,充滿了潛台詞,極富有意境。我覺得電視劇沒有將這種意境傳達出來。電視劇讓諸葛亮觀看兵士的操練,兵士發現諸葛亮後,齊跪下懇求他保重身體,場面雖然很大,但效果全沒有了。不如用秋風蕭瑟,落葉飄飛,悲茄聲聲來襯托,效果可以更好一些。同時,畫面上多次閃現「進伐中原」的旗幟,而沒有「復興漢室」的旗幟,我也認為是一個重要失誤。須知「復興漢室」是更能激發人心的一個口號。三國故事在宋元時廣泛流傳,在流傳中逐漸凝聚了這一個主題。因此,「復興漢室」不單是蜀軍的一面旗幟,同時也是宋元時代處於異民族侵略和統治下漢族民眾的心聲。編導者對這一點是不應忽視的。但這畢竟只是一個失誤,從總體上說,《三國演義》電視劇體現了悲壯、雄渾、深沉的藝術風格,這是編導者對原著所作出的闡釋,也是對原著的一個重大超越。

   三、電視劇對結構的調整和對情節的增飾與刪改強化了原著的主題。原著120回,羅貫中為了忠實於歷史,再現群雄割據,三國紛爭的歷史畫面,不得不把筆放開一點,不僅對魏、蜀、吳三國的興亡作詳盡的描寫,同時也對次要的人物和事件作一些交代,如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李催郭汜大交兵等,真所謂「陳敘豐年,賅括萬事」。據有人統計,原著敘寫的人物有1200多,其中有姓有名的將近1000人。這樣紛繁的事件,眾多的人物,在小說中可以容納,因為讀者可以來回翻看,理清線索。可是在「一次過」的影視藝術中,是絕對行不通的。為此,電視劇編導對原著的結構作了許多調整,刪除了大量的枝節。現在的電視劇分五個部分84集,每集有一個中心事件,每集有一個戲劇高潮,因而更加突出了蜀漢這條主線,突出了劉、關、張、諸葛亮、曹操等主要人物,使觀眾得到一個清晰的印象。例如關羽降曹後,曹操為了籠絡關羽,贈給關羽錦袍、赤免馬等,這些情節在原著中都是發生在到洛陽以後的事。電視劇改為在回洛陽途中,就顯得比較精警、利落,銜接較緊。當然,為了突出主線,把吳、魏一些重要情節也刪除掉,卻是不妥的。如電視劇結局只寫到蜀亡,對滅吳這樣重大的事件只一句話交代了事,未免草草,使人感到有點虎頭蛇足。

     關於缺憾與不足

   《三國演義》電視劇的缺憾與不足,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我突出地感受到的,還有以下幾點:1.在改編的總體原則上,我認為是忠實有餘,超越不足。說它忠實有餘,是說它忠實得過於拘謹,有點過分拘泥於原著。儘管它在結構上有較大的調整,儘管它對情節有增刪,也有改變,如對貂蟬結局的處理,讓她看破紅塵,飄然遠逝,這是優於原著的;但仍然有許多情節和場面,沒有強的戲劇衝突,平平淡淡,純屬交代事件,觀眾看得乏味。比如曹後罵兄一場戲,這是依據毛本改編的,毛宗崗把原著中曹後助兄改為曹後責斥曹丕纂位,完全是為了加強正統觀念,電視劇照樣搬上屏幕,完全沒有必要。忠實於原著,應以對原著的深刻理解為前提。電視劇在正確把握原著悲壯、深沉一面的同時,對原著浪漫傳奇色彩把握不足,因此缺乏風格的多樣性、豐富性。比如張飛在長坂橋的三聲吼,戲曲上誇張為「吼斷了橋樑水倒流」,電視劇雖不能這樣誇張,但也應運用電視的藝術手段加以誇大,如配合回聲加以渲染,效果可能比純用人的自然聲音要好。2.小說《三國演義》在刻劃人物上極為傳神,許多次要人物,只要一筆二筆便躍然紙上,給人深刻印象。可是電視劇除劉、關、張、諸葛亮、曹操、孫權等主要人物能站立起來,並成功的創造了曹操、諸葛亮是這兩個形象外,趙雲、龐統、黃忠、馬超、周瑜、魯肅、呂布、荀、郭嘉、張遼、呂蒙等許多人物都未能立起來。這是什麼原因?一是太拘泥於原著,情節平實,沒有增添傳奇色彩,增添情節和細節;二是演員沒物色好,呂布、周瑜、趙雲、馬超都是才貌特優之人,應突出其形貌美俊,同時也要傳神,性格鮮明,電視劇中演員缺乏這方面氣質;三是頻繁更換演員,使演員難以進入角色。3.人物語言也太過分拘泥於原著,影響了角色的創造。《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帝王將相,應該用雅言,這是肯定的。但羅貫中在他那個時代,已考慮到要讓群眾接受,必須通俗,因此使用一種半文半白的語言,特別是在嘉靖本中,張飛說「將牌印來,我收了,不由我哥哥不肯」,這已是形同大白話了;我們今天來改編《三國演義》,理應在語言上下大功夫,既保持原著典雅風格,又能通俗入時,能為大眾接受。電視劇把毛本的語言幾乎原封不動搬上屏幕,至少有二個弊病:一是演員念得費勁,節奏緩慢,同時影響了感情的表達;二是失去了許多青少年觀眾和農村的觀眾,因為許多話即使藉助字幕也難以聽懂。4.武打方面,電視劇力求恢復歷史的真實場景,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很有成績。但總的看,確實太單調,變化少,太實,特技運用太少,因此不夠精彩,觀眾感到不滿意。

   《三國演義》電視劇在中央電視台剛一播放,議論蜂起,意見紛紜。熱烈讚頌者有之,尖刻批評者也有之。有的小報上甚至下以斷語:「改編是失敗的」,電視劇是一部「成語故事」等。對這種現象,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一、因為《三國演義》是中國百姓最喜愛也最熟悉的一部小說,現在改編成電視,觀眾的期待值很高,希望它完美,符合思維的定勢,因此眼光苛刻;二、因未見全璧,只看了幾集,於是管中窺豹,隨感式發表意見,未免有失偏頗;三、各人的審美需要不同。長期以來,港台歷史題材影片培養了一種審美情趣,借古人幽靈來表達現代人的趣味,如「戲說」之類。其實這種歷史題材影視片與《三國演義》電視劇有根本區別,前者歷史的味道極少,後者則要講求歷史的真實性,不能隨意杜撰。眾多的評論本身說明了《三國演義》電視劇在民眾中引起的反響,而且不管是正確的意見還是錯誤的意見,都可以從中收到教益,為今後改編古典文學名著提供經驗和教訓。筆者認為,對古典文學名著的改編,在吃透原著精神的同時,必須了解和把握當代觀眾的觀賞心理和審美需要。當代觀眾的觀賞心理和審美需要總的說是趨向於多元化、複雜化、快節奏、刺激性和觀賞性。所謂多元化、複雜化,就是指具有受教育、提高認識、追求新奇、寄託情感、娛樂、休閑等多種審美需要,要求情節單純而複雜,含而不露,要求人物圓活,富有個性,等等。當然,也要有一定的刺激性和很強的觀賞性。因此,不了解和把握古典名著產生時代與當今時代在社會心理和審美情趣上的差異,一味強調忠實於原著,是有偏頗的。所以筆者認為:改編古典文學名著,既要忠實,又要超越;在忠實的基礎上超越。把這兩方面把握好了,就能創作出更多的文學精品來。


推薦閱讀:

清朝人是怎麼起名字的?
10個古代奇怪而驚人的皇帝
(10)古代命書中的命理概念(5)
古人是如何剪指甲的?
沒有高科技的古代,刑偵案破解離譜到什麼程度?

TAG:文學 | 古代文學 | 古代 | 名家 | 超越 | 解讀 | 原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