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多少大眾不知道的事:普勸大眾恭敬三寶之倡議

普勸大眾恭敬三寶之倡議作者:多寶講寺比丘智敏 來源:新浪網發布時間:2012年04月24日 點擊數: 187諸山大德高僧、居士檀信:現代社會,由於印刷術及各種塑造工藝發達,很多商家為了營利的目的,把經文、佛菩薩像、塔寺像印在門票上、商標上、廣告上、名片上、產品包裝盒上、掛曆上,或者製成各種小掛件、裝飾品。這些印刷品和工藝品經過短期的流通使用後,大都被無知的人們扔進了垃圾桶。尤其在景區里,印有佛菩薩經塔等圖樣或字樣的香盒、門票或包裝盒被人亂丟亂踩,垃圾堆里隨處可見,更有一些廠家為了招攬客戶,於產品上(如鞋底)印製佛塔等形象。還有一些佛教徒,以訛傳訛,焚燒經文佛像超度祖先,或把舊經書及過期的佛教雜誌賣掉。也有一些居士,將經書等同世間俗典墊在座位上……種種現象令人憂心。有鑒於此,本文將分四科對恭敬三寶這一主題進行探討和剖析,以期呼籲十方緇素從自身做起,恭敬三寶,踐行皈依學處。一、不恭敬三寶的過患在《佛說慢法經》中,阿難問佛陀:「為什麼都是信佛、學佛,結果卻有富貴和衰敗不同?」佛對阿難說:「……有的人信佛、學佛,沒有遇到真正的明師,也沒有經書、佛像,又不恭敬三寶……看到經書和佛像也沒有恭敬、虔誠之心。如果他有經書,就以輕慢、玩耍的心態掛在牆上,或隨手丟在床、卧席上,或者扔到衣服、被子、破爛的竹箱里,使得妻子、孩子用不幹凈的手去拿經書,縱然遭到煙熏和屋裡漏雨的情況,也不去查看和關心那些經書,也不燒香、燃燈向經書作懺悔,就跟對待外道、世間的書沒有差異。這樣的所謂的佛教徒,善神就會離開他,惡鬼卻得到接近他的方便,緊緊地追逐他不放過,想盡辦法讓其衰耗害病,各種罪過因此不斷增加,妖魅和惡鬼屯守在他家門口,於是使他不斷衰敗最終死亡,性命盡了以後因為生前的罪惡、業力牽引墮落到泥犁地獄之中,這都是因為這個人雖然表面上信佛,但他內心的信仰並不精誠、專一,對佛法的信仰不堅定、猶猶豫豫,無所專據,根本就是不信佛法的人,所以得到這樣的罪業和災殃,衰敗、虧耗到這種境地!」如此種種,可不畏哉!律藏《雜事》里說,拘留孫佛般涅盤時,端妙大王為拘留孫佛造塔。塔造得很大,有一個工人,看見要造那麼大的塔,二次重複地說:「要造那麼大的塔,哪一天才造得完?」後來這個塔畢竟造成,確實很好,他就覺得過去說的話不對,生了憂悔,就把他的工資用來買了個金鈴,掛在塔上邊供養塔。他後來感到的果報,非常難看,身形矮小,像侏儒一樣。但是,因他供了金鈴,聲音卻是極好,就是因為福田極妙。福田殊勝所感福報極妙,同樣如果對此造不善業,輕視乃至踐踏,所感的不善果也較其他尤重!對於在香盒上印製佛菩薩像,印光大師曾開示曰:「鬻香一事,最易培福,亦最易造業。製造不精潔,裝璜競新異,以佛菩薩像印作仿單,及印於香盒之上,又以佛菩薩像攝於香珠眼中,無知之人,競為購取,褻瀆之罪,何可名言。仿單香盒,隨便丟棄。如此求利,吾恐不但子孫滅絕,恐其人一氣不來,永墮阿鼻地獄。以自彼發起褻瀆佛菩薩像,令敬佛者亦獲大罪,況了無信心者乎。」「此種鬻香者,罪業之大,莫可言狀,彼尚以為得意。」又對於不敬經書法寶之過患,印光大師亦云:「然今之緇素,翻閱佛經,毫無誠敬。種種褻慢,難以枚舉。而習行既久,彼此相安。其褻慢之跡,不忍備言。(如置不凈處,口涎指劃污傷經頁,閱經威儀不正,肆意談笑等。)視如來之法言,同破壞之故紙。且勿謂不知旨趣者,了無所益。即深知實義者,亦只是口頭三昧,面門輝光。如飢說食,如貧數寶。雖有研究之功,絕無實證之益。況褻慢之罪,奚啻彌天。而受苦之期,豈止窮劫。雖是善因,反招惡果。縱為將來得度之因,難免多劫備受其苦……企依佛教以奉行,庶唯得益而無損。」又有訛傳,殘破經書可做火凈,此乃引誤重罪。《南山律》的《戒疏》裡邊說:「有人無識,燒毀破經,我今火凈,謂言得福。此妄思度」,有的人沒有知識,以為把破的殘的經燒掉,「火凈」,以火來作凈把殘缺的經燒掉,認為以火來作凈,是有福報的。「此妄思度」,這是虛妄的想法。「半偈捨身,著在明典。兩字除惑,亦列正經,何得焚除?失事在福也」,經典里講,為了半個偈,釋迦牟尼佛捨身供葯叉,佛經記載,即使只有經中的「常住」兩個字,就可除去眾生的煩惱,有兩個字可以把他的煩惱除掉,半偈、兩字尚且有那麼大的作用,尚且佛要花這麼大的代價,何況一部殘經?怎麼可以燒呢?這個「失事」,折很大的福!靈芝律師《資持記》(就是解釋南山律的)說:以前有人這麼說,「如燒故經,安於凈處,先說『是法因緣生』偈已,焚之。此乃傳謬,知出何文?引誤後生,陷於重逆。」過去有人這麼說,把那些舊的經,擺在乾淨地方,先說一個偈,「諸法因緣生……」說這個偈念完之後再燒掉是可以的,但是他就說這是誤傳,這出於哪一本經?哪一個文?沒有依據的。這是引誤後生,把後來的人引入錯路的,「陷於重逆」,這些是犯重罪,不能做的。但是現在、以前我們也聽到過,「經像實在不能補了,把它燒掉,丟在海里」等等,這種說法是不行的。半個偈、兩個字都不能燒,何況是一部殘經、舊經?那些還沒有殘的,更不行。「必有損像蠹經,凈處藏之可矣」,他說假使有一些像,已經破掉了;經,蟲蛀掉了,燒又不能燒,看又不能看,殘缺的像供起來,人家看了會起不好的印象,怎麼辦?「凈處藏之可矣」,找個乾淨的地方藏起來就可以了,不能燒,也不能毀的。對於僧寶,經典中曾有一公案,說明不敬僧眾之過患:某地有一惡習,以為向出家人身上傾倒垃圾可感大福,故爭相效仿。幾年後,天上突降金銀等寶並衣食等受用資具,人人歡喜。不料幾天後,天上普降沙土,所有的人被活埋至死。前者降金銀等是以前善業所感之福,未及受用,而不敬僧之惡業已迅速成熟。現世受苦,後世劇苦更是遙遙無期。僧眾是僧寶之代表,佛法之傳演弘揚主要依靠僧團,故不敬僧眾罪業極重。不敬三寶,不但對個人而言有此種種過患,對正法住世、聖教弘揚亦關係重大。欲住持弘揚佛法者大須注意,作為佛弟子,我們自己若不敬三寶,還指望誰來敬三寶?指望那些不信三寶的商人來恭敬更不可能了。若一個人、兩個人、一群人、兩群人都不信不敬三寶了,則佛法愈衰。當我們在慨嘆末法時代來到時,有沒想到,我們自己碰到不信三寶的人多、明師難遇、正知見之善友少的結果和不敬三寶有何關係?以及出家人常被社會上的人誤解歧視,認為是寄生蟲、沒飯吃、失戀者的歸宿處。我們有沒有想到這是不是自己未從內心深處發起恭敬三寶以及往昔不敬三寶之惡業所感之報?本來經像塔寺是三寶的代表和所依,應當作為眾生恭敬頂禮的對境,但由於人們的無知輕慢,上述種種不恭敬三寶的現象比比皆是。試想,如果有人把我們的父親或祖先的照片扔進垃圾堆,或者焚燒,我們會作何感想?而表法解脫和圓滿功德的佛法僧三寶形像,屢屢被丟,被踐踏,作為佛子,我們又於心何忍,又何能視而不見?三寶是眾生解脫的唯一聖福田,末法時代眾生造作如此種種不善業,若一大群人共創不敬三寶之業則眾生的苦報亦極大,此實是導致共業福報急劇損減之因,也植下趣入三惡趣和無法值遇正法等果報之因,令人扼腕不已!那麼,在當下這樣的情形下,恭敬或輕視經像不僅是關係到佛弟子自身修行的問題,同樣也成為一個眾生共業福報增減的普遍性問題。當很多佛弟子也在為所謂「2012災難」等問題而糾纏的時候,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思維,福報增長或災難降臨的原因在哪裡?如果還肆意丟棄、踩踏經像等等,福從何而來?難又何能不增?彌勒菩薩弟子世親菩薩所作《俱舍論》曰:「無慚愧不重,於罪不見怖;愛敬謂信慚,唯於欲色有。」恭敬之體為慚,反之,不敬即無慚。「於諸功德及有德者,無敬無崇,無所忌難,無所隨屬,說名無慚。」無慚無愧是不善心所,遍於一切不善心,有此則於有功德處(比如三寶)無有崇敬,無有畏懼,無惡不敢作,一切惡業之門由茲開啟。由此而領受極重惡業苦報。二、不敬三寶之原因我們對三寶之所以不恭敬,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三寶的功德、價值以及對吾等之恩德。這也表明我們對三寶的信心還很欠缺,對三寶沒有一種珍貴的想。我們對某一事物的態度和行為是由我們內心對這一事物的價值的認識程度來決定的。比如社會上的生意人,經過一番努力,好不容易簽下一份合同,他會將合同視為珍寶,藏在保險箱里,小心保護。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很明白那份合同的功德——會帶來財富!所以便努力保護好。又如大家見到地上有一萬元錢會知道撿起,若見一百萬、一千萬絕不會嫌撿起太累,就是因為能見到錢的價值。而今,價值超過摩尼寶的三寶,能夠帶領眾生趣入涅盤城,得到究竟的快樂,三寶之代表卻屢屢被肆意踐踏,我們對三寶的信心和功德認識,難道超不過一位商人對合同的認識和重視?又如我們說撿多沒處放,家裡自己的相冊卻可以放一大摞,因為我們覺得那相片上的圖畫就代表了我,誰亂扔亂畫弄掉了,自己都痛心不已,就因為我們覺著那有價值。見佛像經文在垃圾堆卻麻木不仁,就是沒見到經像的價值。或許有人會認為,佛像、經書等只不過是一些銅木、紙張而已,不必當作真佛、法寶看待,所謂「心中有佛」即可,何必著相。不僅知行上沒有做到一個佛弟子應該做的,反而還為自己找了種種顛倒的理由,實在是愚痴而可憐!對此,印光大師駁斥曰:「古人修行,皆能證道。今人修行,少見明心。豈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眾生沉淪於苦海,必賴慈航救濟,而後度脫有期。佛法化導於世間,全仗經像住持,而後燈傳無盡。」三、恭敬三寶能得到何種利益及為何恭敬三寶恭敬三寶能得到什麼利益?依於這佛法所依——經像我們得以憶念佛陀、正法,能增上福德智慧,能夠得到現世、來生的安穩快樂,能得到完全成辦佛陀果位。下面當詳細敘述:恭敬三寶之功德利益是無量無邊的,備載於三藏經典之中,近則人天福報、遠則三乘聖果,都必須以恭敬為基礎。比如你去收集三寶字紙的時候,做的當下即可遮止眾生不敬三寶之罪。本來我們看到佛像、經文字紙被扔得到處都是,現在我們恭敬他,讓他成為大眾恭敬的對象,這一善舉能凈治自己往昔不敬三寶之惡業。《大集經》云:「商主天子問:佛在世日供養,世尊是受者,而施者獲福;世尊滅後,供養形像,誰是受者?佛言:諸佛如來法身也。若在世、若滅度,所有供養,其福無異」。《善生經》中亦云,「佛言如來即是一切智藏。是故智者,應當志心勤修供給。生身滅身。形像塔廟既供養已,於己身中,莫生輕想。於三寶所,亦應如是。」《金剛經》亦云,「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又雲,「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道宣律師《戒疏》云:「一法所受用者。謂紙素竹木上書經像,或箱函器襆曾經盛貯,克定永施,不許改轉。此則定,敬同聖教。皆是滅理之所依持。故有損益,並望涅盤而生罪福。」行宗釋云:「前出物體。皆下示所以。紙素函器止是世物,但望所詮至真無價故。」佛住世時有一位阿羅漢,因其往昔曾用泥修補過一尊佛像的坐騎——大象,而感得生生世世有金象伴隨。我們現在修補的不僅是佛的坐騎,而是佛身,從異熟果來說,若求人天福報,果報尚大得不可說,若你發的是出離心、菩提心,那果報更是無有窮盡。對於那些做工不如法的佛像,我們去收集珍藏,將來我們就有福報親見化身佛或遇到非常如法、有加持力的佛像,修補經書是開智慧的因,將來能值遇圓滿教法,能聽聞善知識講法。《瑜伽師地論》說,這些對於我們修道來說都是非常重要而不可缺的順緣。印光大師言:「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則但結遠緣,難得實益。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世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能恭敬者,實乃大智慧人。故恭敬有大功用大利益。故誠如印光大師云:倘能暫息狂見,清夜自思。世尊往昔無數劫時,恆為眾生採集法葯,乃至一偈,以身、妻子而用募求,苦毒求法。當必心神驚悸,涕淚滂沱。悲昔日之無知,誓畢生以竭誠。從茲心意肅恭,身口清凈。永絕粗鄙之惡態,恆依經論之聖謨。果能如是,庶可於佛法大海中,隨分隨力,各獲實益。對於經文,如果我們恭敬凡是帶有佛教文字的經文、紙條之類,修補殘經等等,就可以凈化往昔誹謗佛法、燒毀或跨越經書等罪障。現在學佛者自覺聽聞佛法不能持誦文義,思惟法又不能解其義理,修習法卻又不能相應者很多,依福田力,是重要教授。有些人做世間俗務非常精明,腦筋很靈,因為無始以來串習太多了,一學佛法,學不來了,反應又慢,記也記不住,這種情況,肯定是往昔在三寶面前造了很重的惡業。怎麼懺悔呢?以恭敬三寶來懺悔。具體地講——加行:當你想去撿地上的佛像的時候,就對治了不想恭敬三寶的過失。以前我們在做不恭敬三寶的壞事時,也有個想做的心在指揮我們,現在我們開始恭敬三寶,實際去做的時候,這個好的想法就對治了原來那些壞的想法,把它懺悔了。正行:你在擦弄髒了的佛像並修補裝裱的時候,不斷重複這些動作時,就對治了我們無始以來行為上對三寶的不恭敬。結行:你做完了,隨喜自己,很高興,這不但是大大的積資凈障,還對治了你以前幹完壞事時心裡樂滋滋的那些惡思惟。由於這樣做便能令惡業漸凈,善業漸增,開智增福,善報增長,聞法漸能憶持文句,思惟能解法義,修持能生觸證,故大家當努力行之。四、如何恭敬對於三寶,我們內心的恭敬依靠觀三寶之功德與恩德生起,而行之於身口的恭敬加行主要依經教及大德教導來行持。《佛說優婆塞戒經》曰:不應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當密覆藏,勸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後顯示。見像毀壞,應當至心供養恭敬,如完無別。對於閱讀經典之威儀規矩,印光大師云:「凈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凡欲閱讀經典,須先洗手漱口、潔凈几案、端身正坐、合起雙掌,然後以拇指與二指翻開經本,慎重小心保護經文,勿令染污、勿使損毀。一則保持經文壽命,二則保持經文完整,三則能生福德及智慧性,四則遠離諸過也。」故凡佛弟子當依教而行之,一起力行恭敬三寶之善行,庶可轉末法為正法焉。附:恭敬三寶之具體做法我們能做什麼?1. 可以去旅遊時把帶有佛像、塔廟、經文的遊覽券、門票自己收起勿扔。有力量的請把地上的撿起;更有力者,請把垃圾堆里的像撿起;更有力者,請找收門票者索要廢券;更有力者,請找有關單位說明這樣印製門票會讓很多人舉手之間造下業障,請勿印刷。2. 在去寺廟燒香、拜佛時把地上的印有觀音菩薩等形像的商標收起、撿起,勸說等,廣說如上。3. 對有關寺廟管理人員說明情況,勸彼處理或交給自己,或阻止大家亂扔亂燒,說明道理。4. 給以三寶形象作為商品包裝物的生產廠家電話電訊勸止。例如,「觀音餅」盒上印有觀音像,月餅盒上印有彌勒像,僧衣廠、尤其是制香廠的商標,以及造像廠的廣告紙等。5. 其他如殘破的經文以及信佛的人去世後的經書佛像妥為處理,如結緣等,不能將皈依證等隨亡者焚化。6. 勸他人做到以上諸條。7. 見到他人做時,隨喜讚歎,互聯網上鼓勵。8. 發願恭敬擦拭佛像若干尊或收藏安奉若干尊。收到後如何處理?1. 佛像分類:A 可重新流通結緣者,要求:做工如法,完整無損,無其他干擾圖案,背後有俗人照片者不流通。經過沐浴、修補、裝裱後送人結緣。B 放山洞儲存者:除A類之外者。例如殘破不能修者,做工不如法者,包布後記錄下若干尊像,一者自己存放於箱內,二者放無人山洞或室內樓閣空處,三者交給寺院。2. 處理程序:(1)皈依、念皈敬頌。(2)剪裁:佛像周圍留空白盡量大,剪成方形。這是指廣告紙、掛曆、門票等佛像與商品混合的圖案,若是單獨的像,不能剪邊。(3)浴佛:先念三個浴佛偈,然後先濕布後干布,擦乾淨。觀想自己及眾生業障惑障消除。浴佛偈諸佛相續本清凈 纖毫塵垢而亦無為超生死涅槃故 奉請如來澡浴身如彼大覺降生時 諸天供養天凈水我今亦以凈天露 奉獻如來澡浴身佛身語意不具諸煩惱 為凈有情身語意業障奉請佛身語意澡浴水 願凈有情三門三業障嗡 薩瓦達塔嘎達 阿必肯嘎得 薩嘛耶喜耶阿吽註:此法行尤能對治非人干擾及已造作諸種惡業,及現世順緣不具等及凈除修道中各種障礙。(4)A類:修補、裝裱,用於流通法像。B類:同一種佛像,同一規格者,裁成同樣大小,擦乾淨放在一起,用黃布包好捆好,或放小盒子里,把數字貼在外面,放一張樣品在外面,然後放在紙箱內,外面標總數,本來帶有佛像的盒子擦乾淨,將其他佛像裝入,外用黃布包起。門票、名片等載體上的佛像,分AB類後如上處理,B類可放入香盒子,外標數量及「放山洞」字樣。佛像與寺廟像分開。(5)迴向(任選其一)   ①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   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凈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願我及一切父母有情所造破壞塔廟、佛像、經書的罪障消除、凈化,包括所有歷史上造此類焚燒破壞經像者的惡業凈化。願我等能積集成就佛色身、法身的功德等等。②自己加入其他希願的頌文。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最「開放」的相親方式,你一定還不知道這些!
各類商務場合應該如何穿你都知道嗎|Dress|Casual
99﹪的人都不知道,單身的好處這麼多!
關於喵星人你不知道的16件事:眼睛大患近視|貓咪|眼睛|喵星人
知道諸葛亮為何會歧視魏延嗎?因為魏延跟一人實在太像了!

TAG:知道 | 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