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慧律法師講《金剛經》,安住每個當下之七(佛經每日聞思修)

聽慧律法師講《金剛經》,安住每個當下之七佛經每日聞思修

《金剛經》重點講了什麼?慧律法師《金剛經》上說:「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是什麼意思呢?《金剛經》所謂:「云何應住」——就是說我們要怎樣安住我們的心。「云何降伏其心」要怎樣降伏我們的心。要怎樣安住我們的心呢?就是無所住,無所著,這就是住。如果有所著,這就是痛苦,就是痛苦。「云何應住」無所住,是名真住。若有所住,即是非住,住亦非住,是名真住。無住即是真住。若有所住,即成執著,不名為住。「云何降伏其心」要怎樣降伏我們的心?一切法慈悲,慈悲。一切寬恕眾生,寬恕眾生。《金剛經》裡面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應如何體悟?如果你見到諸相,一切外相非相就是空性,不是否認,非相不是否認。譬如說這個是杯子相,這個叫做沒有杯子相,錯誤。這個是杯子的相當體即空,緣生無自性,它是緣起法,緣起就是借著條件而存在的,凡是借著任何條件存在的都不是永恆的,既然它不是永恆的,就是透視它叫做非相。諸相透視它叫做非相而不是否認它,所以即見如來馬上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個如來不是佛,不是見到如來佛,不是,是見到自己的佛性。如果你看到諸相,你看到一切的相都是無常,都是空性的,都是緣起,借著條件而起來的非相,你就會見到如如不動本來面目的本性。應如何體悟?心應住何處?無所住、住於無所住是名住一切處。住於無所住就是說:安住在無所執著,意思就是在你的思想不要夾帶著執著跟傲慢就是智慧,佛說在智慧裡面不要夾帶著傲慢,在思想裡面不要夾帶著執著就是本來的面目。意思就是說當你擁有智慧的時候,但是你不要狂妄就是本來面目,當你的思想不要夾帶任何的執著,一切法就是妙用,當體就是妙用。不要看人家的短處、也不要讚歎自己的優點、也不要太過於自卑、一切法平等如如、本來就是這樣子。《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生清凈心。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應該無所著,生起清凈心。為什麼?世間不值得我們執著,不值得我們這樣痛苦,煎熬自己,這是很愚痴的人,但問題是習氣難改。大智慧的人,他的心非常的安詳,他過著世界太平的日子。佛心中的世界,跟我們眾生不同。眾生的世界,是過著戰爭的世界,夫妻從早吵到晚,母子、父子意見不合就起爭執,去上班又跟同事勾心鬥角,就算沒有對象,他也跟自己過不去,他會煩,總是覺得很憋悶,時時都很煩躁,他自己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所以凡夫就是過著戰爭的日子。

《金剛經講解》--慧律法師(七)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這一看就知道了,你不受不貪,你就是本來面目。所以師父告訴諸位一句話,什麼叫做明心見性之人,就是一切法不受。什麼叫一切法不受呢?對於五蘊的色、受、想、行、識一切法,不離不即。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是有人了知一切法無我,沒有一個真正的身體,沒有實在的我,那麼事情就好辦了!我們這個世間就是因為有我,就開始鬥爭了。你既然悟到一切法無我,你當然就能夠忍辱。你既然能夠忍辱,此菩薩就勝過前面菩薩所得的功德了。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為什麼呢?不受福德故。受福德就變成執著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    不可以執著,你既然是個菩薩,是要圓成佛道的,不能貪著。    【是故說不受福德。】    不受福德。連我在利益眾生的觀念都不可以,應該說眾生在利益我們。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句話意思是說:如來的威儀當下就是空的意思,而我們凡夫不了解,以為如來有來有去。你看到佛陀出了精舍,來托缽、來應供,然後佛陀又回到精舍了,夜裡在休息了,或是講經說法,意思就是說這個就是生滅法,不了解空性的東西。凡夫就是只看到佛的外表,根本不了解《金剛經》空的道理,何以故?佛就是證悟到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所以故名如來。就是沒有生滅,就是本來的面目。來時雖然坐在那裡,他的心也空一切法,行、住、坐、卧,他全部解脫。你若要說佛陀實實在在有來,也實實在在有回去,也對,因為那是指肉身、肉體,你眼睛所見的只是外相。無來亦無去,才真正是如來。    在座諸位你想想看,一個人證得無來無去,你看他有多自在!你稍微冷靜地想想看,我們若是賺了很多錢,我們也不會很高興,因為本來就沒有賺錢這種東西,我們若是虧了很多錢,我們也不會很煩惱,因為本來就沒有錢這種東西,我們今天若是很痛苦,男朋友拋棄我們了,本來我們就沒有男朋友這種東西。今天你若是擁有一顆幾克拉的鑽石,戴在這隻手上,你也不必太高興,有一天你死了之後,被扛到外面的床鋪,那隻鑽石戒指馬上就被人家取下來了!其實也不用等到死後下葬,斷氣沒多久身體就開始腐爛了,若是一生都吃葷的人,一死就馬上發出臭味了,吃素的人就比較不會了,吃素的人連放屁也不會很臭,還是有差別的啦!所以說無所來無所去,這真的很管用,這可不是兩個人吵架後賭氣:你要是不來,我也不肯去!不是這個意思。    你若是用這種如如不動的心就真正解脫了。就算是得到,你也不會很歡喜,因為無所來,本來就沒有得到東西。若是消失時也知道本來就無所去,本來就沒有這些事,對不對?不生亦不滅,不來亦不去,放下了得失,一切法就隨緣了斷。對感情很執著的人就想:本來就不來,現在也不去。那就很輕鬆了,非常輕鬆!    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有好幾個小姐都要來找師父,全是被男朋友拋棄的,傷心欲絕,說她簡直快活不下去了!所以我都交代樓下的人或是這些法師,若是有這種情形,她對感情看不開的,叫她來聽經聞法,她要是肯的話就很好,要是不肯的話也沒辦法。要記住師父的一句話,人的生命當中,一定有迷糊的階段,一定會經過很大的痛苦、創傷、無奈,慢慢地才能成熟,因為我就是過來人。    我們沒有聽到佛法,就是會覺得痛不欲生,就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不知道怎麼辦,因為你沒有智慧觀照啊!一直這樣想:我是真的付出真情,確確實實地想要好好疼惜你,可是為什麼你這樣嫌棄我,嫌我長得矮,怎麼可以這樣呢?她母親嫌我病痛多,那時候整個人就是這樣氣不過。。。人家說:哎呀!讀高三就在交女朋友。我說:這也是一種經驗啊!讀逢甲大學的時候開始學佛,那時候智慧就產生了。所以為什麼我到現在從來沒有想到說我要還俗,還俗做什麼?出家就不得了了,非常好,我從出家到現在,我沒有動過一個說要還俗的念頭,做在家人有什麼好的?不如清凈自在的出家人,所以以前沒有學佛就很痛苦,什麼都不對,沒有見面就很痛苦,一見面就是天天吵架,她很不好惹,我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師媽常說我很不好惹,哪個人碰到我算倒霉,一定會很凄慘!真的啊!我從前是很兇的,你看我這一條龍的眉毛,就是這種個性,現在我已經剃掉一些了,不然都是連在一起的,現在的面貌還稍微能看,不然像從前的話,能看嗎?眉毛像是打了二十四個結,很固執,師媽常常罵我是外省人。我說外省人也沒像我這麼固執。所以說真的就是很痛苦,心結就是打不開,整天就是這樣氣不過。。。中秋節時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心裡實在是很痛苦,反正就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因為沒有解脫的思想,無法超越,就老是停頓在那裡。    現在呢,已經很通暢了,障礙不了我了,就算是天仙美女也障礙不了我了,這個世間要是有哪個女眾能障礙到我的,我真是要稱讚她厲害,真的!她若是自誇長得漂亮,我就叫她去廁所大便,先不要衝掉,我先去簽定看看,看有沒有檀香味,當然沒有這麼嚴重,不需要這樣!所以說有佛法的人,就算再多麼看不開,也會比較好過,真的!學佛就是有這種優點,我們的修養提升,智慧增長,每一天都活得非常充實,確確實實得到真正的生命。你無所來無所去,你就沒有得失觀念,你無所來無所去,你就不會煩惱它來跟去。簡單來說,得到的東西不見得很好,離開的東西也不見得不好啦。所以今天你想想看,她若是沒有離去,你看看,我今天就娶老婆了啦,要是像我這種類型的,也是很會生的人啦,可能也生三十個了,就看到我拿著十幾個奶瓶忙著餵奶了(法師笑),講得誇張一點啦!所以佛法太好了,佛法真的是非常非常好!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佛說: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的範圍,把它粉碎成顆粒微塵,那麼你的意思如何呢?這些微塵是不是很多呢?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把世界磨成細沙、粉末,當然就很多了!    【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    若是實實在在有微塵眾,佛就不說它是微塵,因為微塵不是實在的,分析得到最後,也是空的東西,。    【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    是微細到空性的東西,當下就不是真正的微塵,這才是佛所講的微塵。簡單講:佛所講的微細的塵,只在一念之間而已,所以我們看到的這個微塵眾,只是一個外在的色相,不是真正的微塵,還可以再分,所以佛說,方便講,才稱為微塵眾。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李文會曰】 「微塵者。妄念也。 」    為什麼有微塵呢?因為我們有妄念。妄念就是產生業力!業力由無形的能量,就會變成有形的正報、依報。所以簡單來說,一切都是業力,業力從哪裡來?從妄念;妄念從哪裡來?從無明,由無明而來。所以無明是一切世間宇宙、身心的根本。    「世界者。身之別名也。」    我們身體的別名。    「微塵是因。世界是果。微塵世界者。謂因果也。然自己真性。非因非果。能與六道眾生為因果也。謂自性是因。六道是果。」    只因為自性迷了。    「故知微塵起於世界。輪迴由於一念。雖見小善。不可執著。雖逢小惡。必須除去。且眾生於妄念中。起貪嗔痴業。妄受三界夢幻之果。如彼微塵。積成世界。不知因果元是妄心。自作自受。一念悟來。即無微塵。世界何有。故云:即非微塵。是名微塵。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沒有一個實在的微塵,沒有一個實在的世界,簡單來說就是這樣,只是暫時叫做微塵,暫時叫做世界。    「若欲建立世界。一任微塵熾然。若欲除滅世界。覺悟人法俱空。了無一法可得。湛然清凈。不被諸境所轉。皆由於自己也。」    所以我才告訴諸位,心若是清凈,這個世界就和平了。所以賢人說:凡夫是除境不除心,聖人是除心不除境。凡夫就是說希望常處順境,不要有逆境,希望樣樣都能順從我,我才會很歡喜。聖人就不須要,聖人不必這樣,聖人是不管你順不順從我,我都很歡喜,為什麼?因為他解脫啊,於法無所求啊,於法都了知它是空性無相之法。所以我今天建道場,我就是抱持著這種心,能蓋得起來就蓋,盡量去做,若是蓋不起來也不能強求,那是我的業,沒有辦法,隨緣!所以現在的心境就不一樣了。    【何以故?】    為什麼呢?    【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    意思是說,這個世界若是像這個空性,實實在在有的東西,那麼就是一合相,法身無相,名一合相。要無相、空的東西,才能與一切世間諸相和合,對不對,所以說,若是這個世界有實,有實就是永遠不變,那麼這就是一合相,就是跟空性的東西相同。    【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沒有一個固定的相,叫做一合相,所以說一合相,就是非一合相,沒有一個真正的一合相,因為空性的東西,才是真正的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    因為空性的東西,是無法言說的。    【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不達於空理的人就貪著於事相。    【李文會曰】「微塵謂因。世界謂果。若執因果為實有者。即被相之所縛。故云:即是一合相。但莫執為實有。亦莫執為實無。於相離相。故云: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也。即是不可說者。須是學人自省自悟。於理事上。各無掛礙。今凡夫一向貪著事相。不達於理。所以說因果著因果。說世界著世界。」    【 消遙翁雲 】「學道之人。但只了悟靈明之心。是謂本源。本源就是本來的面目。所以念念妄想。皆為塵垢。勿令染著。久當證知清凈法身也。」    只要你起心動念,這個執著性你不除掉,這永遠是塵垢,塵垢就是煩惱。不要執著,不要被這個境界所污染,所以但無著無求,就是本來的面目。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我來跟諸位解釋一下。    佛說的都是以清凈為主,所以你若是加「清凈」兩個字,那麼你就更清楚了。須菩提!若是有人說,佛說的清凈的我見,也就是本性的見,人見就是無念頭的見,眾生見就是無煩惱的見,壽者見就是光明清凈的妙用之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否?須菩提說:不也,世尊!這個人不了解,如來所說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實在是透過清凈的本性說出來的,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一般凡夫眾生所了解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才真正是佛所說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這段要注意聽,我再解釋一遍。    須菩提!若是有人言,佛說這個清凈本性所透露出來的,所謂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你的意思如何?這個人是不是了解佛所說的道理呢?這個人絕對不能了解,佛透過本性所說出來的東西,為什麼呢?佛陀所說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就不是一般眾生所了解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為什麼呢?一般眾生是執著的見,但是佛所說的是清凈的我見,清凈的人見,清凈的眾生見、清凈的壽者見,不是一般凡夫所了解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才是真正佛所說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所以這個中間要加一個是名「佛所說的」,這才是真正佛所說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如是就是透過本性的知,透過本性的見,如是信解,不要產生法相,就是不要產生法執,對法相的執著。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所說的法相,當體就是空,所以即非法相。是名,不得已,暫時方便稱它為法相。    【李文會曰】「佛說般若金剛之法。始即令諸學人。先除粗重四相。如大乘正宗分中說也。次即令見自性之後。復除微細四相。如究竟無我分中說也。此二分中。即皆顯出理中清凈四相。若於自心。無求無得。湛然常住。是清凈我見。」    你看,六祖的解釋,跟我們一般人都不一樣,佛的我見是清凈之見,本來面目顯發出來的清凈我見,無求無得,湛然常住,永恆的清凈叫做湛然常住,這才是清凈的我見。    【黃檗禪師雲】「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    這句話講得實在是非常好,你懂得再多,不如什麼呢?無所求!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若是到了無所求時,他的人格就很高尚了!你當總經理,這是你的事,你家裡有幾百億,那也是你的事,所以我常常告訴諸位,我若是對這個世間無所要求,我就是世間最富有的人,所以我很富有,我不是說希望你給我多少,而是我要求的很少,無所要求嘛,當然我就是最富有的。世間最富有的人,也不一定過得比我快樂,為什麼?因為無求啊,最為第一!    「諸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但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住。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便是佛也。若見自性。本自具足。是清凈人見。」    現在見到本性之後,由自己的清凈本性所散發出來的,本來就具足,這是清凈的人見。    「於自心中。本無煩惱可斷。是清凈眾生見。」    眾生見,眾生就是一切啦!無煩惱可斷,當然一切就不可斷嘛,當然這就是眾生見嘛,清凈的眾生見。    「自性無變無異。無生無滅。是清凈壽者見。故云:即非我人眾生壽者見。是名我人眾生壽者見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應是一切眾生。無漏智慧本自具足。應信一切眾生。靈源真性。無生無滅。若能了悟此意即是一切智慧。不作有能所心。不存知解相。」    沒有能所,沒有知解相。    「口說無相法。心悟無相理。常行無相行。」    哪一種情形叫做無相行?就是一切法無所執著,擾亂他不得。    「故云:不生法相。是名法相也。」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來用於布施,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對這部經典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講給別人聽,為人演說,他的福報比前者更大。    所以我前世一定講過《經剛經》,不然福報怎麼會這麼大?我的福報算是很大了,雖然建道場都要自己操心,不過沒有煩惱到金錢的事,金錢自然地來來來……我就這樣地一直蓋,都沒有障礙。所以妙廣老和尚說:你真是台灣省一級棒的,我蓋那間老廟蓋了十四年,還沒辦法蓋起來,你這年輕人才花二年,就把這麼大的一棟道場蓋起來
推薦閱讀:

佛學基礎知識05 廣超法師主講 果逸居士筆錄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4)
慧凈法師:一切不論,但能念佛皆往生--學佛網
[法師法語]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四)第二集 凈空法師講解

TAG:金剛經 | 佛經 | 法師 | 聞思修 | 金剛 | 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