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健·案例】一招搞掂坐骨神經麻痛——被忽略的骶骨錯位!

導 讀

但是,提到骨盆旋移症,大家最容易聯想到的骶髂關節錯位。但其實骨盆旋移症遠不是骶髂關節錯位那麼簡單,它包含髖骨、骶骨各8種類型的錯位,如果算上混合式錯位,那就更多!涉及骶髂關節、腰骶關節、骶尾關節、恥骨聯合以及髖關節。其中最被我們忽略,卻又容易引起頑固性腰腿痛癥狀的一種情況——骶骨沿斜軸旋轉的錯位!

該類型錯位往往會引起典型的坐骨神經刺激或壓迫癥狀,臨床上往往有兩種結果:1、因為發現腰椎間盤突出這樣影像證據被錯誤手術;2、因為找不到椎間盤突出的影像依據而導致治療無從下手,病情纏綿不愈,成為所謂的疑難雜症,讓患者及其家屬求醫五門痛不欲生!

下面這個案例中的患者,因為外傷後出現腰骶及左下肢麻痛,因為影像檢查沒有椎間盤突出而輾轉多家醫院、治療長達四個月、嚴重到要坐輪椅!經過我們三次治療後坐骨神經痛麻癥狀完全消失。

病案資料

一、患者資料

洪XX,男性;年齡:20歲;職業:現役戰士。

二、主訴

腰骶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痛、麻木4月余。

三、現病史

患者4個月前訓練時不慎從樓梯上滑倒摔下來,左側腰、臀部先著地,立刻出現腰痛活動受限,伴左下肢後側至跟腱放射痛、麻木。4個月以來先後在三家醫院住院診療;經常規腰椎、骨盆X線檢查,腰椎、骨盆MRI等檢查均未發現明顯異常徵象。患者被診斷為「急性腰扭傷」,予以局部封閉注射(共約4次),靜脈輸液脫水劑,口服神經營養類藥物,非甾體類藥物,針灸、自血療法、推拿等治療,效果欠佳。

來診時症見:腰骶部、左臀部疼痛,伴有左下肢後側至跟腱放射痛、麻木。行走困難,甚至需人攙扶行走,行走時左下肢拖地。坐或者站立位時下肢痛、麻癥狀加重;平卧床時下肢麻木明顯減輕,但腰骶及左下肢疼痛依然明顯。強迫重心右移體位。臀部、胸背部、面部遍布毛囊炎。

四、三步定位診斷思路

(一)神經定位診斷

左下肢後側疼痛、麻木——此癥狀是以坐骨神經為主的腰骶叢神經受到刺激、卡壓的典型癥狀。

然而,在患者提供的影像資料中,我們卻沒有發現明顯的腰椎間盤突出徵象,加之患者臀部有明顯的外傷病史,所以我們初步判斷病位主要在骨盆。

(二)觸診診斷、動作評估

  1. 動作評估:站立彎腰動作明顯受限,坐位彎腰明顯改善,但仍有不適。

  2. 望診:右側臀部骶骨下外側角處相對左側腫脹,隆起。左側骶骨溝凹陷,左腰骶部稍微腫脹。

  3. 觸診:L5棘突向左側偏歪,局部腫脹壓痛明顯。左側骶骨溝較右側深且寬,壓痛明顯;右側骶骨下外側角腫脹壓痛明顯。左側髂嵴後緣(腰方肌附著處)有明顯條索狀結節和壓痛。

  4. 按診(關節運動末端彈性試驗):按壓腰骶部時呈保護性高張力,壓痛,向左下肢放射痛且麻木加重。

  5. 叩診:腰骶部叩擊痛,引起左下肢放射痛、麻木。

(三)影像學診斷

1、腰椎間盤CT,腰椎MRI,骨盆MRI等均未發現明顯異常。

2、腰椎正位片示:腰椎略向左側凸,L5棘突略偏左。

3、骨盆正位片:髂嵴左右不等高,骶前孔左右不等高、不等大。

下圖顯示骶前孔左右不等高

五、初步診斷

  1. 骨盆旋移症

    (骶骨沿右斜軸向右旋轉-R/R)

  2. 腰椎關節功能紊亂

  3. 左側腰方肌損傷

六、治療方案

  1. 側卧搖搬法整復L5/S1左側後關節錯位;

  2. 斜向按骶牽抖法整復骶骨的右斜軸右旋錯位;

  3. 局部針刀松解左側L5/S1後關節關節囊、左側臀部軟組織損傷處和腰方肌附著於髂嵴處的陽性反應區;

  4. 局部超聲波治療腰骶部軟組織損傷。

七、治療經過和結果

  1. 首次治療手法整復+超聲波。治療後左下肢麻木消失。左下肢疼痛減輕,卧床時下肢痛消失,走路時疼痛明顯減輕,但仍有左下肢後側脹痛,左下肢拖地依然明顯。

  2. 第二次治療,在手法與超聲波治療後,腰骶部針刀治療,腰骶及下肢放射痛基本緩解。

  3. 經過3次治療後:患者下肢麻木癥狀完全消失,能直立及自主自由行走,無明顯歪臀代償體態;腰骶部還有酸、緊感,走路時左下肢有沉重及牽扯感,邁步困難。

  4. 第4次複診,針對跛行癥狀考慮腰方肌損傷導致左側髖骨上抬受限,行走時邁不開步、有拖地感,予行腰方肌針刀松解。治療後,患者行走自如,步態基本恢復正常。

  5. 第5次複診,再按原方案行手法鞏固治療,腰骶部疼痛解除,行走步態進一步改善。

第4次治療後:

第5次治療後:


推薦閱讀:

頸椎病的這種情況,需要手術嗎?(案例分析)
八字案例分析:弱食制殺的八字批斷!
八字案例收錄
你遇到過哪些預言成真的真事和案例?
!八字六親案例分析之一(父親)

TAG:神經 |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