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世界鋼琴大師

20世紀世界鋼琴大師克勞迪奧·阿勞(ClaudioAnrau1903-) 智利鋼琴家,阿勞作為智利著名鋼琴家,五歲即在聖地亞哥首次舉行演奏會,嶄露頭角,少兒時期於柏林及德國其他城市和北歐巡迴演出,獲得成功,被樂壇譽為神童。他的演奏技巧精湛輝煌,所詮釋的作品音樂含蓄內在,保持了純正嚴謹的古典風格並與深刻的情感完美結合。他有一雙強有力的大手,演奏以靈活自如、音色明亮、音量宏偉為特徵。

阿勞曾獲得一系列國際比賽大獎,舉辦多次大型演奏會,並與數著名樂團合作到奧地利、南非、以色列、印度、日本、布拉格、布達佩斯等地進行巡迴演出。他演奏過巴赫、莫扎特的全部鋼琴作品以及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系列,錄製完成唱片。他一生反對商業性演出,重視鋼琴藝術的人格化追求,並因此而譽滿全球。迪努·利帕蒂(DinuLipatti1917-1950)羅馬尼亞鋼琴家,英年早逝的利帕蒂是位傳奇式的鋼琴家。他的演奏技巧堪稱當時最為精湛,但從未刻意展示和過分追求。他對作品的解釋恰如其分,無論是巴赫、勃拉姆斯,還是肖邦、舒曼,或者是拉威爾,他都有令人信服的演繹。利帕蒂所處的年代,正是浪漫樂派大師被世人視為英雄般人物的歲月,人們稱為如燦爛的落日那樣光輝奪目的"鋼琴黃金時代"。作為一個承前啟後的藝術家,利帕蒂與其先行者一樣,既是演奏家,又身兼作曲家的角色。然而,與當時盛行的對作曲家作品的隨意解釋現象大相徑庭的是,他堅持忠實於原作,僅從這方面看,他又是一個真正的現代人,雖然那時他還只是個少年。他說:"我們必須記住,真正偉大的音樂總是跨越時代的,他們從來都是與創作時公認的背景和規則格格不入。"因而,他在演奏每部作品之前都會經過幾年的研究和冥思苦想以達到真正的理解和完美的表達。聽利帕蒂的演奏,對於耳朵和心靈都是一種享受和滿足。阿爾圖羅·貝內代托·米凱蘭傑利(ArturoBenedettiMichelangeli1920-)義大利鋼琴家,米凱蘭傑利是世界著名的義大利鋼琴家。他的演奏技術無懈可擊,善於恰到好處地把握音色和多聲部層次的控制,有條理地處理整體與細節的關係,以追求音色清澄、乾淨的演奏靈魂。他的演奏既保持了古典樂派的內在與平衡,又注入了浪漫樂派的熱情與感染力,極具強烈的藝術魅力。米凱蘭傑利對自己的演奏質量要求甚高,決不輕易舉辦獨奏會。因此他演奏的曲目雖然不算廣泛,但質量都十分完美。他演繹的貝多芬作品,擺脫了任何一種巴洛克風味的彈奏方式,將自己的音樂個性隱藏在樂曲自身的內涵下,完美地表達出作品的深情和精髓。他演繹的德彪西作品,以全然柔軟圓滑的線條歌唱,絲毫不帶鋼鐵的森冷,已達"無槌之音"的佳境,因而獲得"音樂哲學家"的美譽。此外,他還是一位卓有貢獻的鋼琴教育家,指導和培養出了一批鋼琴家,不少已名揚世界,義大利鋼琴家波利尼就是其中之一。毛里奇奧·波利尼(MaurizioPollini1942-)義大利鋼琴家,波利尼是現代義大利著名鋼琴家。他的演奏技巧純熟完美,聲音清晰,手指觸鍵有力而靈敏,音色光輝而分明。他因過分重視技巧而使演奏以"冷峻"著稱。1960年,波利尼曾參加第六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作為八十九名各國選手中最年輕的一個,獲得第一名,因而聞名世界樂壇,從此與著名指揮和樂隊合作,巡迴演出於歐美各國。他演奏的古典作品精益求精,並對現代作曲家的鋼琴作品也有廣泛的涉獵,如勛伯格的全部鋼琴作品、普羅科菲耶夫及斯特拉文斯基的主要鋼琴作品等。1974年,慶祝勛伯格誕辰一百周年,他在幾個國家首都舉行勛伯格鋼琴獨奏作品演奏會。里昂·弗萊謝爾(LeonFleisher1928-)美國鋼琴家、指揮家,弗萊謝爾師承奧地利鋼琴家施納貝爾十年之久,因此他的演奏與其他美國鋼琴家相比,具有更多的德奧鋼琴學派風範。弗萊謝爾的演奏風格綜合了知識的力量、熱情的情感、優雅的品位和神秘的美感等多種因素。他認為演奏技巧與個人的音樂觀念有關,技術是發出聲音時所有的動作。弗萊謝爾以自己的卓越才能和高超技藝在眾多美國鋼琴家中獨樹一幟。他在音樂的處理方面有著與眾不同的見解,並努力追求音樂中親切、樸實和純粹的美,為了實現這一理想目標,即使右手因病不能彈奏,仍然堅持用左手演奏拉威爾等人專為左手寫的作品。他的精彩演奏倍受音樂界人士的推崇,尤其是他錄製的許多唱片更使他當之無愧地進入20世紀著名鋼琴家的行列。范·克萊本(UanCliburn1934-)美國鋼琴家.克萊本一生充滿了傳奇式的浪漫色彩,四歲即登台演出,十三歲實在德克薩斯州的鋼琴比賽上獲獎後受聘於休斯敦交響樂團擔任鋼琴獨奏。1958年參加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榮獲一等獎,蜚聲國際樂壇。因為他是在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後第一個美國人在蘇聯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因而成為美國的寵兒,在他回到紐約時,像凱旋歸來的英雄一樣受到市民的夾道歡迎和總統接見。克萊本在青年時期就掌握了紮實的演奏技巧,具有簡樸熱情的演奏風格,在他演奏的黃金時期,有著高妙無暇的技術、如訴如歌的音色和出神入化的音樂表現力,擅長演奏浪漫派的作品。而遺憾的是,到60年代中期他的演奏沒有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失去了新鮮感,往往單憑直覺而又矯揉造作,聲音也變得粗糙,以至他的本人的演奏,似乎只是曇花一現已成了歷史陳跡。1962年在德克薩斯州沃恩堡創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克萊恩國際鋼琴比賽。默里·佩拉希亞(MurrayPerahia1947-)美國鋼琴家.佩拉希亞被譽為當代最為抒情的鋼琴詩人。他尤其擅長演奏浪漫樂派作曲家舒曼、門德爾松、肖邦和格里格等人的作品,並以其多樣化的風格展現出非凡的才能和潛力。在演奏技巧方面,他駕輕就熟、得心應手,有鍵盤魔術師的美譽;而對作品的詮釋,也因其多年的不懈努力而在音樂深度上表現出非同尋常的特點,廣受各方好評。佩拉希亞的演奏曲目涵蓋了上至巴赫、下至巴托克的各個時期中的鋼琴經典之作。他四歲就開始學琴,有著堅韌不拔的毅力,長時期的刻苦學習使他奠定了應付各種技術難題的深厚功底,在演奏19世紀浪漫派某些作品技術艱難的段落中,給人以毫不費力的輕鬆感。在演奏協奏曲和室內樂等體裁方面,他最有心得,這兩類作品占他唱片錄音中的主要地位。由於他曾學過指揮專業,所以經常邊彈琴邊指揮樂隊演奏莫扎特等人的奏鳴曲。格倫·古爾德(GlennGould1932-1982)加拿大鋼琴家.古爾德無疑是一位個性怪異獨特並富有才華的加拿大著名鋼琴家。以其演奏姿勢經常前伏後仰、邊彈邊吟,技巧純熟,對節奏、聲部和力度層次的驚人把握,處理手法稍有古怪而不落俗套,具有獨特的悟性和感覺而著稱。他在獨奏音樂會曲目的選擇上也經常獨闢蹊徑,從巴赫到爵士樂都有演繹,被公認為是巴赫作品詮釋的權威。他所錄製的《十二平均律》被譽為鋼琴演奏的"舊約全書";此外,他還錄製過勛伯格的全部鋼琴作品和平常很少有人演奏的作品,但卻從不接觸肖邦的音樂,並極度恐懼面對聽眾。同時,他還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了不少的文章。1959年,獲柯恩-巴赫獎章,1964年多倫多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1968年獲加拿大最高的人文科學獎--摩爾森獎。瑪爾塔·阿格里奇(MarthaArgerich1941-)阿根廷女鋼琴家阿格里奇是當代著名的鋼琴家之一。她的演奏技巧高超,音色華麗,風格浪漫豪放,充滿了吉普賽人的洒脫熱情,同時也具有陰沉憂鬱的格調,表現出內在、沉思的詩意。她善於演繹樂思豐富的多樂章作品,琴聲鏗鏘有力、氣勢磅礴,又甜蜜溫柔、細膩柔美,被人稱為"音樂的女大祭司"。阿格里奇涉獵作品廣泛,曲目包括李斯特、肖邦、貝多芬、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著名鋼琴作品,她對這些作品精彩演繹,錄製成大量唱片,深受當代聽眾的喜愛和歡迎。她與阿巴多合作的幾首浪漫樂派鋼琴協奏曲作品,多年來一直受到音樂愛好者的青睞,成為德國DG唱片公司的鎮庫之寶和樂迷們爭相收藏的目標。瑪利亞·胡奧·皮爾斯(MariaJoaoPires1944-)葡萄牙女鋼琴家.在近代世界樂壇上,女鋼琴家可謂是鳳毛麟角,葡萄牙出生的皮爾斯以精湛的演奏技藝和獨特的藝術處理方式,成為眾多著名鋼琴家中的一位佼佼者,其演奏不像巴西女鋼琴家奧爾蒂斯那樣輕柔洒脫,而以細膩、典雅、秀麗、嫵媚而享譽世界。皮爾斯擅長演奏莫扎特和肖邦的作品,其演奏和錄製的莫扎特鋼琴奏鳴曲、肖邦前奏曲集散發出濃郁的法國沙龍氣息。而肖邦夜曲則在浪漫氣氛里,蘊涵著些許陰柔。她與小提琴家杜梅組成的二重奏,是目前活躍在世界樂壇的最佳組合,深得各種媒體和樂迷們的好評。波蘭、斯拉夫風格體系阿圖爾.魯賓斯坦(ArturRubinstein1887-1982)波蘭鋼琴家.阿圖爾.魯賓斯坦是20世紀權威的美籍波蘭鋼琴演奏大師。他的演奏不僅具有超人的技巧和獨到的見解,而且還賦予樂曲以深邃的內涵,甚至使那些不太重要的樂曲,經過他處理後也身價倍增。他的音樂記憶力特別好,對位感較強,並且特別擅長處理自由速度,對他而言,無論是演奏技巧還是樂曲詮釋,都達到了一種藝術的極致。阿圖爾.魯賓斯坦演奏的曲目貫通今古,尤其鍾情於浪漫主義作曲家的作品。他溫暖親切的抒情敏感的分句,豐富變幻的音色和濃郁的詩意,使他被視為20世紀最權威的肖邦作品演繹專家——「真正的肖邦代言人」。此外,他還喜愛勃拉姆斯的作品,所演奏的這位作曲家的《第一鋼琴協奏曲》,雄渾與詩意並存,被樂評人視為精品。阿圖爾.魯賓斯坦的藝術生命頗長,80多歲高齡還舉行音樂會。他一生所得到的多種世界性獎賞和榮譽,更顯示出他藝術成就的至高無上。克里斯蒂昂.吉麥曼(KrystienZimermann1956-)波蘭鋼琴家.吉麥曼在1975年參加第九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獲第一名,他是繼車爾尼–斯特凡斯卡和哈拉謝維奇之後第三位獲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一等獎的著名波蘭鋼琴家,而且也是歷屆肖邦比賽第一名獲得者中最年輕的一個。他具有斯拉夫人的浪漫氣質、高超的演奏技藝和驚人的記憶力,詮釋作品以其自然、親切,情感豐富和極有新意而贏得廣泛的世界影響和讚譽。吉麥曼的演奏曲目較廣,早年以肖邦鋼琴作品為主,近年涉獵面包括古典樂派到現代樂派作曲家的全部作品。此外,他錄製的許多唱片曾分別獲得各種大獎,特別是魯托斯瓦夫斯基的鋼琴奏曲和德彪西的《前奏曲集》更是受到全球廣泛的矚目和好評。伊沃.波戈雷利奇(IvoPogorelich1958-)南斯拉夫鋼琴家波戈雷利奇是近年來逐漸被人們熟悉的南斯拉夫鋼琴界的後起之秀。他曾參加第十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演奏帶有強烈的個性富於感染力,華沙聽眾為之傾倒,而評為認為其演奏不符合肖邦風格未獲頭獎,但卻名聲大噪。此後他在倫敦、紐約等地舉行的獨奏音樂會,以其演奏技藝高超、才華橫溢而極受歡迎。波戈雷利奇的演奏風格傳承了李斯特學派的技藝,詮釋作品時照譜演奏,在觸鍵、音質、深度等技巧方面都無懈可擊,音樂清晰、精練和鮮活,特別是他那強烈的演奏個性,極受聽眾歡迎。波戈雷利奇錄製的唱片數量不多,但每張都有新意,尤其演奏肖邦和舒曼的作品,更是讓樂迷們愛不釋手,爭相收藏。1993年,他與妻子在美國加州創辦了規則與眾不同的鋼琴大賽。俄羅斯風格體系海因里希.涅高茲(HeinrichNeuhaus1888-1964)俄羅斯鋼琴家涅高茲,是舉世公認的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創始人和卓越的音樂教育家。他以學識淵博、演奏富有情感、詩意和獨特的見解而著稱於世。涅高茲擅長演奏舒曼、肖邦和斯克里亞賓的鋼琴作品,曾在一場音樂會上演奏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而被後人廣為傳頌。特別是他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的42年中,辛勤的耕耘,為前蘇聯乃至世界培養了一批著名的世界級鋼琴家,里希特、吉列爾斯、加夫里洛夫、扎克、馬里寧等都是他的學生。其影響之深廣難以估量,以至今日樂迷們提起他的名字時,敬慕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鑒於他在音樂藝術上做出的巨大貢獻,曾獲「藝術博士學位」,及「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弗拉基米爾.霍羅維茨(VladimirHorowitz1904-)烏克蘭鋼琴家霍羅維茨可謂是一位我行我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偉大鋼琴家。他的演奏雖然素以離經判道著稱,但其超群的技藝卻委實令人為之震撼。演奏技巧方面,他對速度和力量的控制卓爾不凡,特別在八度的彈奏方面,有著驚人的能力,既有鏗鏘有力的金屬聲音,又有夢幻般的柔美音色。他的演奏構思不僅只限於充分表現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同時還經常滲入自己的個性以及對作品的獨到見解。他對作品的詮釋時而熱情時而平淡,十分耐人尋味,併產生出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他注重對作品的重新創造和注入新的感受,特別善於演奏的斯克里亞賓、舒曼、莫茨考夫斯基、李斯特、普羅科菲耶夫等人的作品,因此而獲得鋼琴界的「梅菲斯特」的綽號。他一生錄製了大量唱片,其中不少被公認為鋼琴演奏藝術的傳世之作。1972年,英國皇家愛樂協會授予他金質獎章,表彰他在鋼琴演奏藝術方面的卓越貢獻。斯維亞托斯拉夫.里希特(SviatoslavRichter1915-)俄羅斯鋼琴家裡希特是20世紀中期出現的新一代傑出鋼琴家。他的演奏極富節奏感,分句富有句子彈性和詩意,同時兼具歌唱性,在演奏一首樂曲時自始至終都使人清楚地聽到他的聲部層次和樂曲構思。他追求一種特殊清淡剔透的音色,使音樂產生出夢幻般的瑰麗色彩,令人嘆為觀止。在表演上他具有強烈的即興性,既善於宣洩音樂激情,又善於恰到好處地處理音樂內部層次結構,使之達到完美的、詩意般的境界。里希特演奏曲目廣泛,但卻不太喜歡「湊熱鬧」。他錄製的音樂會曲目不少是首演或鮮為人知的作品,如普羅科菲耶夫的第六、第七、第九鋼琴奏鳴曲,德沃夏克的鋼琴曲等。這位彈奏鋼琴習慣熄滅燈光拋棄一切而專心致志於音樂的人,的確是一位將全身心都融入音樂的鋼琴大師。埃米爾.吉列爾斯(EmilGilels1916-)前蘇聯著名鋼琴家吉列爾斯被音樂家稱為「小巨人」,他以其演奏技巧高超無暇、觸鍵強勁、力度驚人、演奏幅度宏大而著稱。他早期的演奏,音色變化豐富,既蘊涵著宛然欲泣的柔情,又充滿了火焰般的熱情生命力;後期的演奏由於受涅高茲的影響,熱情減退,但卻注入了安靜、深沉、內在表達等新的因素,用吉列爾斯自己的話說:「這種演奏風格象徵著現代俄羅斯鋼琴樂派的真正開始。」吉列爾斯演奏的曲目廣泛,從巴赫到巴托克的鋼琴作品都有。他錄製的唱片也包括從古典樂派到近代樂派各個時期的著名鋼琴作品。這些作品的演繹都有著令人無法預料、無法想像的完整美感,堪稱是當代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卓越表現。拉扎爾.貝爾曼(LazarBermen1930-)俄羅斯鋼琴家貝爾曼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鋼琴家之一,以觸鍵輕巧、音色厚實、有光澤,和弦處理鮮明,彈奏速度自然,表情細緻而著稱於世。他對作品的詮釋,常常是在整體把握音樂的創作構思下,充分表達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既有纏綿、柔美之情,也有鏗鏘、恢宏之勢。貝爾曼擅長演奏李斯特的作品,他於1963年演錄的李斯特的《超級練習曲》的唱片,深得卡拉揚的賞識。其次,他更擅長演奏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柴科夫斯基的作品,那種在獨自黯淡色調中隱藏著溫暖情感的演繹無人能及,經他演奏和錄製的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被公認為是權威性的版本,深受樂迷的喜愛和歡迎。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吉(VladimirAshkenazy1937-)俄羅斯鋼琴家、指揮家.阿什肯納吉是享有世界聲譽的俄羅斯著名鋼琴家,俄羅斯與東歐民族樂派浪漫主義作品的優秀演繹者,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傑出代表。他的演奏吸收了諸多俄羅斯鋼琴家的優點,手指技巧高超,觸鍵敏捷,速度感優異,音色表現豐富,舞台表演氣質高雅智慧、熱情誠摯。他的演奏範圍廣泛,對於莫扎特、貝多芬、肖邦的音樂有著卓然的表現,特別是對俄羅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拉赫瑪尼諾夫、斯克里亞賓等人的作品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人至深的詮釋。此外,他還錄製了大量唱片,其中包括巴托克、貝多芬、莫扎特、普羅科菲耶夫等多位作曲家的鋼琴協奏曲、奏鳴曲全集,被人們譽為是「鋼琴全集錄音大師」。安德烈伊.加夫里洛夫(AndreiGavrilov1955-)俄羅斯鋼琴家.加夫里洛夫是涅高茲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又一位世界級著名鋼琴家。他擁有著俄羅斯鋼琴學派無懈可擊的高超演奏技藝,奔放熱情的表達方式和智慧控制音色變化的能力的演奏風格,以及對作品獨特理解的才能,因而在西歐和世界各地贏得了高度的讚譽和廣泛的影響。加夫里洛夫擅長演奏普羅科菲耶夫、李斯特和拉威爾等人的作品,1978年,他首次到日本舉行獨奏音樂會,演繹的普羅科菲耶夫的鋼琴奏鳴曲獲得很高評價。他錄製的拉威爾的《夜的幽靈》、李斯特的練習曲《鍾》、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一鋼琴協奏曲》、《魔鬼的誘惑》等唱片,也給人深刻的印象,不愧為俄羅斯新一代鋼琴家的卓越代表之一。斯坦尼斯拉夫.布寧俄羅斯鋼琴家布寧是俄羅斯鋼琴學派創建人之一涅高茲的嫡傳,他的母親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涅高茲班,是他的啟蒙老師。布寧是一位深具想像力和詩意的鋼琴家,他富有表情的音色表達了他對作品內容的深刻理解和熱愛。其音樂感最早來自莫扎特作品對他的啟迪。他說:「我初次聽到的音樂就是莫扎特的《A大調鋼琴協奏曲》,並被深深地打動了,那種體驗沒有任何東西可與之比擬。所以莫扎特是我第一和永遠的愛。」在巴黎瑪格麗特?隆國際鋼琴比賽中,他演奏莫扎特《第二十三鋼琴協奏曲》榮獲大獎,評論家稱他的詮釋充滿光輝,近乎完美.

米哈伊爾.普萊特涅夫

俄羅斯鋼琴家、指揮家.普萊特涅夫是一位不屑於簡單劃分類別的藝術家,他在鋼琴和指揮兩方面都業績非凡。其鋼琴演奏音色堅實、技藝一流,對作品的藝術表現別具一格,充滿趣味風格和智慧的閃光。

英國BBC音樂雜誌評論他的斯卡拉蒂鋼琴奏鳴曲是最偉大的鋼琴演奏,本身就足以使他躋身於世界著名的鋼琴家之列。他彈奏的肖邦作品,被評論家譽為「令人驚詫近乎震撼的演繹,堪稱年度最佳。」他詮釋的李斯特鋼琴作品,展現了他與生俱來的大師風範和奇妙的鋼琴旋風絕技,使聽者屏息凝神,不能自已。

普萊特涅夫的指揮藝術在他與俄羅斯國家樂團錄製的柴科夫斯基及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中得以發揮,尤其是後者的《灰姑娘》芭蕾音樂錄音,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三星帶花名片,評論稱其為最有氣氛、最動人、演奏得最好的《灰姑娘》版本。

葉夫根尼.基辛

俄羅斯鋼琴家.基辛屬於風格華麗的年輕一代俄羅斯浪漫鋼琴家。他技藝超群,對音樂作品的演繹具有權威性,體現出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傳統,那是一種感受青春中體驗成熟的激情。

如同其他俄羅斯鋼琴家一樣,他也擅長演奏俄羅斯本民族作曲家的協奏曲,從柴科夫斯基到拉赫瑪尼諾夫和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都是他經常演出的曲目,並且都已出版了唱片。此外,他的曲目還涵蓋了德奧作曲家的大量作品,其中包括舒曼、舒伯特、莫扎特和貝多芬。他演奏德肖邦作品獨具一格,在詩意中透出淡淡的憂鬱,尤其為世人稱道。在群星璀璨的俄羅斯鋼琴家中,基辛是為數不多的幾個沒有在國際比賽中獲過獎的人之一。然而,他的影響不在同代人、甚至老一輩音樂家之下,這一方面說明他繼承了良好的音樂傳統,另一方面也說明他以獨特的風格開創新的演奏風格。

德奧風格體系

瓦爾特.吉澤金(WalterGieseking1895-1956)

德國鋼琴家.吉澤金是19世紀末出生於法國的著名的德國鋼琴家,由於他早期受法國、德國音樂教育的雙重影響,因而在表達這兩國的鋼琴作品時,賦予了作品更多的精確性。吉澤金具有驚人的視奏力和記憶力,強調對作品的忠實性,認為演奏家只是「中間人」的作業而已。他的演奏曲目涉獵廣泛,囊括了古典樂派到現代樂派的全部作品,並以其深厚的音樂修養、精湛的演奏技巧、豐富的情感、對力度節奏恰到好處的處理以及靈敏透明的指觸、細緻的音色變化和微妙的踏板控制,而成為演奏德彪西、拉威爾鋼琴作品的權威。他演奏和錄製的這兩位作曲家的全部鋼琴作品的錄音,曾獲得許多國際大獎,因此而被公認為是地地道道的法、德鋼琴學派的代言人。

魯道夫.塞金(RudoefSerkin1903-)

奧地利鋼琴家、音樂教育家塞金是20世紀中葉最負盛名的鋼琴家之一,他的演奏以觸鍵清晰、音色明亮、節奏平穩並帶有濃重的日耳曼風格而著稱。塞金擅長演奏莫扎特、貝多芬、舒曼、理查.施特勞斯等人的作品,在演奏曲目上,喜歡選擇帶有冒險性的非慣例作品,如戈爾德堡變奏曲、迪亞貝利變奏曲以及近現代作曲家勛伯格、韋伯恩和梅西昂的作品,同時他音樂興趣廣泛,爵士樂、搖擺音樂以及即興演奏,他都很喜歡。因此,經他演繹的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部分作曲家的作品,或是各聲部線條層次分明,或是渾厚細緻而又光彩奪目,可以看出他深厚的音樂修養和成熟、精湛的演奏技藝。

塞金一生對錄音非常慎重,其中1962年在紐約與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樂團合錄的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充分顯示出其王者之尊。同年他與奧斯曼指揮費城交響樂團合錄的理查?施特勞斯的《滑稽曲》(鋼琴與樂隊),至今無人能及。1982年,他與大提琴家羅斯特羅波維奇錄製的勃拉姆斯的《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為唱片史上留下了經典之作。此外,他在室內樂方面也成績卓著,尤其是他與卡薩爾斯四重奏團合作的許多錄音,都被視為經典演繹和重要的音樂文獻。塞金以自己完美高貴的人格和精湛的演奏技藝贏得了世人的尊敬和崇拜。

弗里德利希.古爾達(FriedrichGulda1930-)

奧地利鋼琴家.在世界眾多的著名鋼琴家中,奧地利鋼琴家、作曲家古爾達以其精湛的演奏技藝和獨特的表達方式而享譽世界。他的演奏,旋律自然流暢,節奏生動而富於彈性,音質硬朗、透明、裝飾音新穎別緻,觸鍵清晰、強韌,力度控制恰到好處。儘管古爾達的演奏曲目涉獵面不是很廣,但經他演奏的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等人的鋼琴作品卻深受樂迷的喜愛和專家的好評。他在古典音樂演奏中引入爵士音樂的表現手法,進一步豐富了鋼琴的演奏技巧,並為探求極有創造性的新音樂做出了努力。此外,他曾先後在維也納建立爵士樂隊和創辦現代爵士音樂比賽。為表彰他對世界音樂所作出的巨大貢獻,1970年維也納音樂學院把貝多芬的戒指授予他。作為作曲家,他創作了不少古典音樂與爵士樂相結合的新作品,著有《語言與音樂》一書。綜觀當今的世界樂壇,古爾達無論從演奏技巧到審美意識都是比較超前的,並為自由爵士樂開闢了新路。

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AlfredBrendel1931-)

奧地利鋼琴家.布倫德爾是20世紀德奧鋼琴學派承前啟後的代表人物。他的演奏風格繼承德奧體系的傳統,注重樂曲結構和內在張力,以廣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藝、豐富的想像力而見長。演奏以內在、準確為特色,速度比其他演奏家的處理略慢,善於處理裝飾音和華彩樂段,音色變化細膩,情感豐富深邃,對所品的詮釋深刻完美,充分表現出「學者型」鋼琴家的藝術特色。他對於鋼琴音樂的鑽研很深,喜歡以舉行系列演奏會的方式,探索某一作曲家精神世界的發展過程;尤其是他能演奏貝多芬的全部鋼琴作品,使他在20世紀60年代成為國際上最受歡迎的鋼琴家之一。1989年獲不列顛帝國榮譽二級勛位。

布倫德爾的演奏深受費舍爾–迪斯考的影響,早期以演奏李斯特的作品名噪一時,後期對舒伯特的作品有獨到的演繹,被認為是當今最權威的舒伯特作品演奏專家。他演奏的舒伯特奏鳴曲自然是權威的詮釋,他與克利夫蘭四重奏團錄製的《鱒魚》是此曲最平衡的版本。此外,他演奏的貝多芬32首奏鳴曲也受樂壇好評。《樂思與回想》是他一生的經驗總結,也是他對音樂藝術的又一貢獻。

阿圖爾·施納貝爾(AuturSchnabel1882-1951)

奧地利鋼琴家、作曲家、教師.在19世紀末德奧風格體系的著名鋼琴家中,施納貝爾屬於忠實於原作的學者型之列的帶頭人。他的一生為追求完美、達到藝術頂峰而不懈努力,以至在演奏技巧、審美意識和對作品的演繹等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出神入化的境界。

施納貝爾極擅長演奏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人的鋼琴作品,他的演奏獨具特色,並賦予作品異常生動的抒情旋律,伴奏織體各聲部的配合完美統一,力度控制恰到好處,節奏感較強,使作品的各種因素都達到完美疵的地步。施納貝爾不僅是一位鋼琴獨奏家,還是一位室內樂演奏家,他和小提琴家弗萊什、西蓋蒂、中提琴家普里姆羅斯以及大提琴家卡薩爾斯、富尼埃等人合奏舉行的室內樂演奏會,在世界樂壇產生很大的影響,並被傳為佳話。此外,他還是一位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作為作曲家他作了三首交響曲、五首弦樂四重奏、一首鋼琴協奏曲、七首鋼琴小品等作品。作為教育家,他在擔任柏林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教授期間,培養出了許多著名的鋼琴家。

威爾海爾姆·巴克豪斯(WilhelmBackhaus1884-1969)

德國鋼琴家.巴克豪斯是德國萊比錫鋼琴學派最後和最著名的鋼琴家,因其演奏風格氣魄宏大而?quot;鍵盤師王"的譽稱。他的演奏技藝精湛,音色清晰,旋律表現處理卓越。他在強奏時的蒼勁擊鍵能產生出交響曲般的壯麗音響,在弱奏時極為清晰,冷峻的控制,又常常使人著迷和耐人尋味。特別是他對急快的速度、細微的過門和踏板的運用都有獨到的處理,偶爾的即興發揮,與聽眾的溝通、交流以及對作品的詮釋都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動。巴克豪斯演奏古典作品時,以誠懇、率直、從容不迫的感情揭示作品的內涵,人們認為他是"古典作曲家的忠實代言人",極擅長演奏莫扎特、貝多芬、舒曼、肖邦、李斯特、格里格的作品。他演奏的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奏曲》,充滿難以言傳的動感,深刻揭示了作曲家堅毅、冷靜、淡泊的精神境界。

威爾海爾姆·肯普夫(WilhelmKempff1895-)

德國鋼琴家、作曲家、教育家.肯普夫是當代德國最有代表性的鋼琴家、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他的演奏風格稟承了德國緻密、樸實、嚴謹的模式並與自己的創造精神相結合而形成的,因此不受技巧的約束,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表現功能來運用。他的演奏哲理性強,深沉嚴謹,含蓄細膩,織體清晰,音色明亮、高貴,節奏處理具有獨特的推進力,彷彿脈搏跳動、水的流速那樣合理、親切、自然。肯普夫的演奏曲目涉獵面不是很廣,僅限於巴赫、莫扎特、舒曼、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鋼琴作品,也正因為這種專一的追求和深入的研究,才使他成為演繹貝多芬鋼琴作品的專家和權威。

此外,肯普夫還是一位音樂教育家和作曲家。作為音樂教育家,他曾擔任斯圖加特高等音樂學校校長和領導高級鋼琴班,並多次在各地等教學活動,為德國乃至世界培養了一批著名的鋼琴家。肯普夫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演奏生涯中獲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而成為20世紀德國傳統音樂的最後巨匠。


推薦閱讀:

盤點 | 20世紀世界芭蕾舞名人
20世紀最優秀的6部中文小說
「墨神」黃賓虹:20世紀山水畫大師!
這個「黃色巨人」 主宰了20世紀的攝影界
[轉載]20世紀人類被隱瞞的驚人真相

TAG:世界 | 鋼琴 | 大師 | 世紀 | 20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