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中國夢 祈願世界永和平(四) ——華夏文明尋根之旅·山西永濟

福報由供養布施而來,《普賢行願品》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如果您讀此文受益,請您隨手轉發,分享法喜,布施法益。同時修行隨喜功德,與眾生結法緣,積聚菩提廣大資糧,同證佛果!

華夏文明尋根之旅·山西永濟:夢想就在前方黃河大鐵牛

早秋的晉南川原清涼乾爽,我們用了兩個多小時,到達永濟市。永濟市原為蒲州古城,這裡文物古迹隨處可見。蒲津古渡口位於古城西門外黃河東岸,東與《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普救寺相依,西與中國四大名樓之一鸛雀樓相望。開元十二年,唐玄宗下詔在這裡建設鐵索浮橋,並且鑄造了八尊大鐵牛和八尊大鐵人分置於黃河兩岸。這座跨河的蒲津浮橋雖然時有損壞,但經過維護保養,一直使用到明朝!後來因黃河改道,鐵牛才被埋在泥沙之下。

站在雄渾的大鐵牛旁邊,我們彷彿穿越時光,來到唐開元盛世,感受到了燦爛的大唐文化……

山西永州雄偉的鸛雀樓靜穆地矗立在黃河東岸,凝覽千古沉浮……

也是在那個年代,在一個日薄西山的傍晚,一位喜歡擊劍悲歌的詩人王之渙緩緩登上鸛雀樓,臨欄遠眺:夕陽正向著華岳余脈慢慢落去,滔滔黃河奔出龍門,轉過古渡東流入海,詩人思緒浩蕩,不知不覺吟誦出千古絕唱: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金珂曼荼羅藝術家在鸛雀樓前展示唐密曼荼羅上乘瑜伽舞蹈

就在詩人登樓懷遠幾十年後的一個秋天,一個名叫張君瑞的書生進京趕考,避雨躲到鐵索橋旁的普濟寺,恰巧遇到奔喪在此借住的前相府小姐崔鶯鶯,兩人一見鍾情,演繹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千古奇緣。

 

我們登上鸛雀樓頂層,在唐代詩人王之渙的雕像前,臨欄遠眺,不知不覺吟誦出他的那首千古絕唱……

曼陀羅傳奇

站立在蒼涼的蒲津古渡,斜陽殘照,讓人夢回千古,在有錢任性、物慾泛濫的年代裡,鸛雀樓前的風景依舊,普救寺也還在,可是我們還有王之渙的情懷么?我們還有張生與崔鶯鶯真摯熱烈的愛情么?才子佳人今何在?千古詩人何處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歌手張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國心》,真切地傳達了海外遊子的愛國深情,觸動了多少炎黃子孫的心,多少人因此流下熱淚;隨後台灣男歌手童安格的一首《把根留住》又風靡兩岸三地。這兩首歌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無論何時何地,我們血脈里永遠流淌著華夏五千年的文明,維繫著我們華夏民族同心同根……


金珂曼荼羅藝術家向黃河禮獻曼荼羅瑜珈舞,表達我們神聖的敬意

遠處傳來一聲火車長鳴,猶如催促我們啟程的號角,喚回感傷的思緒,催促我們奔赴遠方,奔赴那雄偉壯觀的八百里秦川……

(未完待續)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推薦閱讀:

許多O3高頻族不是華夏殷周 漢族人口中原初華夏族血統比例很低 四夷原住民融於漢族人口大增 近代統治者蒙滿
來自:華夏「董」氏大全 > 酸枝木
[漢 · 服]最完整的漢服介紹大全,沒有之二!了解下華夏漢服風采吧!
針灸治療乳腺增生病-華夏中醫藥網

TAG:中國 | 世界 | 和平 | 文明 | 山西 | 華夏 | 尋根 | 一帶一路 |